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观经济的主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班级管理;主体地位;实现
在学校,很多老师其实不愿意兼任班主任,因为班主任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要备课上课,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要随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各种不良行为习惯,要联系家长共同教育问题学生……这种以班主任为主导的保姆式、警察式的班级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淡化了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阻碍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不经意间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只有班主任才有权力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观念,所以班主任到岗则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一旦班主任因事或因病不能到岗,则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且无法较好解决,从而导致班级管理出现暂时的失控。
从学生角度上讲,传统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很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记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具体谈到学生自治的四个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这种“自治”就其实质而言是学生自主意识的运应和表达,是以班级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通过班主任的有效组织,放大班级管理的功能,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以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班级管理工作模式。
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班级自主管理,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认知感,提高班级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个体潜能和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有利于优良班集体建设,让学生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好处很多,那么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现状下,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呢?
一、加强舆论引导,在班级管理中实现以“法”治班
首先,班主任要通过班会和前期的具体行动让全班学生明白,服从班干部的工作安排,不是服从班干部的命令,而是服从于集体的需要,服从于规章制度的需要。其次,当有学生违反学校或班级的制度后,班主任尽可能由相关班干部出面,以班委会名义对违纪学生进行处理,并由班干部监督执行,同时班主任要逐渐淡化在整个过程中的影响,只是以督查的身份在事后对处理过程进行简单的询问,并适当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和建议,以此来锻炼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增加班干部的工作信心,确保班干部管理的有效实行,同时在全体学生头脑中不断强化自己服从的不是班干部本身,而是班级的规章制度的意识,并最终在班级中创建以“法”治班的良好局面。
二、建立班干部的威信,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在全体学生心目中树立班干部威信,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班干部工作能力和管理意识进行培养,让他们能根据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班级,尽可能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减少因个人情感和面子问题对相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影响学生对班干部的认可,甚至当面或背后抵制班干部管理,最终降低班干部的工作威信,对今后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在班干部工作初期必须对全体强调,班干部管理或处理班级事务,因各种原因难免出错,即使感觉班干部的行为可能是错误的,也不能当面抵制,以致影响到班级正常事务或活动的开展。作为班集体一员,你可以在不影响班级事务或活动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及时向班长或班主任提出异议,但绝对不能因与班干部意见相左,或不满意班干部的工作安排而影响到班级事务或活动的开展。再次,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要及时公布各项事务的进程,特别是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依据,以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杜绝因个别学生想法相异或误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三、通过人人参与,让学生融入班级管理
要体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真正实现服从组织和领导,实现自我管理。首先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制订,通过用自己制订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管理自己,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其次,通过轮流上岗,让全体学生体验班级事务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提高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总之,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同样要重视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不但可以把班主任从原来繁重、琐碎的工作事务中解放出来,而且还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有利于优良班集体建设,更能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分工理论;农村微观经济组织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104-02
1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1.1惠农政策,实而不惠
惠农政策的初衷是补贴农业的生产领域,加大农业生产领域的基础设施、生产作业条件的改善。“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3397亿元增加到8183亿元,“三农”支出占财政的比例由14.5%提高到17.5%,仅2010年,惠农补贴中央财政已经超过一万亿元,但最后落实到新农村建设领域的所剩无几。以“粮食直补”为例,政策规定补偿对象是农地所有者或者土地承包者,由于农地流转多是在农户间的非正式流转,并没有承包协议,因此,该部分资金只能补贴给原来的承包农户,而这部分人已经脱离农业,导致补贴错位。同时由于补贴方式和渠道不畅,资金被重重盘剥。
1.2强调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忽略农村主体间内部利益均衡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在产业发展上,政府推出的“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工程确实改善了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成长;在土地流转上,积极创新流转模式,对于土地生产效率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考察农村内部,群体间的贫富差距更大了。如农业合作社存在的“大户吃小户”、土地出租中农民只能享受土地流转前的农业地租,而无权分享土地集约、规划化带来的地租增量,土地转出者和转入者的福利水平虽然是一个帕累托改进,但是转入者的福利水平改善幅度远高于土地转出者。新一轮的农村资源开发带来了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剧。
1.3“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吞噬农村资源
为了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繁荣稳定的目标,提出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改革思路确实对农业的发展和城乡统筹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考察工农业领域的属性特征差异,农业进程的自然性决定了不能有效承接工业领域的技术优势、规模优势。以城带乡固然是改善城乡二元对峙的有效途径,而近年来城市资本大量的涌入农村、农业领域。资本追求利润的属性必然导致投资者对农业资源的过度利用,农业生态脆弱,造成了“农业产量在农村、农业利润在城市”的局面,城市资本进一步吞噬农村资源。
1.4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政府主导过多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应该是主体,政府是主导。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村层组织的长官意识严重,村干部对基层事务大包大揽,不尊重农民的意愿,新农村建设更多是依靠政府“推动型”建设。据陈文胜(2010)的调查:村民自治的愿望为例,农民参政议政的愿望强烈,但缺乏正确的引导渠道和参与机制。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反倒成了袖手旁观者(张晓山,2007)。政府的主导性过多,除了抑制了农民主动性以外,也制约了市场资源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生机制难以有效形成。
2基于分工理论的微观主体体系构建及约束机制
2.1基于分工理论的农业产业体系形成机理
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其基本逻辑是劳动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导致报酬递增,但分工水平受到市场的制约。农民是农村经济体系的最小单位,由农民构成的农户是农村经营的核心主体,也是农村组织体系的最小单位。由于技术的应用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必然导致一部分人主动退出传统农业的生产领域,再加上政府的有序引导(如民工培训、迁居并村),多数人会转向非农领域或者兼业状态。农业组织和非农业组织在劳动的分工下产生了。
阿林·杨格(Allyn Young)(1928)动态的发展了斯密的分工理论,他指出:市场规模和劳动分工是相互促进的。分工后形成的农业组织和非农业组织各自产业内部资源产权的相对完整性(如农地承包经营权永久不变),促使农业领域内进行大量的专用性生产资源的投入,在不断的竞争中,这部分农户必然获得最终的竞争优势。由于产业的属性不同,农业内又产生的“种粮大户”、“葡萄园主”、“养殖大王”,以及与农业服务体系相关的“农资供销企业”、“农产品超市”等进一步的分工又扩了农业的市场边界。农业分工和市场范围相互促进。再加上市场经济的改革,农业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农村繁荣。
2.2分工最佳水平下的农村微观组织均衡机制
分工和专业化是新兴古典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阐释,也是目前主流经济学界的基本观点。本来分工深化和市场扩大的经济循环累积上升过程是理想的经济增长模式,但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分工深化过程中带来专业化的好处将被增加的交易费用抵消。此时,人民会选择分工。杨小凯证明了当分工的边际效益等于边际交易费用时,分工水平达到了最优。此时,考察参与分工的微观主体,分工中的边际收益即为分工为其带来的边际效益,分工产生的交易成本,也是生产过程中的边际成本。当产业分工的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微观经济主体也对应着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生产利润达到最大化。由此可见,在产业分工达到最优水平时,微观经济主体也同时达到均衡,且是利润最大化。以上表述见下图。
为了促进改革的效率和保证农村的稳定性,必然要通过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的途径保证分工后农业领域的高效率。影响交易效率的因素很多,其中制度是最主要的因素,诺斯认为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适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刺激将个人的努力获得的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新农村建设中,良好的制度安排是农村改革的基本前提和必要保障。
3加强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地位的构想
3.1严格农户、非农户的身份,严格城、乡界限,保障农村领域投资的效率若要保证农村领域投资落实在农村,必须严格城与乡的界限,严格农户和非农户的界限。城与乡的界限一般可以地理区域为界,较易划定。而对于农户与非农户的划分,目前学术界、法律界尚未严格界定。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确立农户为家庭承包经营合同之唯一当事人,但未对“农户”定义;2007年《物权法》中提到“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但对其概念也避而不谈。界定农户的目的是保证农业的发展。本文暂且将其理论探讨搁置,为研究需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专业农户。专业农户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①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业;②农户的农业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家庭主要劳动力中必须有一个常年务农;③拥有农村户籍,且常年在农村居住;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依靠农村资源(如土地、劳动力等)进行公司化经营管理“农场”不能认可为“专业农户”。
3.2积极推进社会保障的配套改革,凸显农村微观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自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农户的市场意识极大的增强,但其市场主体地位仍停留在理论层面,尤其是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农户游走在城市与乡村的边缘,既没有享受到城市分工带来的利益,也未能全身心投入到农业领域的分工。究其原因,城乡一体的养老、医疗改革尚未完善,农地尚在发挥着社会保障的功能,农户只能选择这种“候鸟”式的迁徙。农民变市民不仅仅是称谓的改变,更重要的农民或农户具备像企业一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拥有资产的完整产权,具备和企业平等交易的主体地位。
3.3基本的农户家庭经营农业的方式不能轻易改变
诚然,土地的规模化经营的理论基础是规模效益的存在,但规模报酬理论存在递增、不变、递减三个阶段,目前户均农地量少的现状确实不利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效率的提高,但是对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不能盲目。土地规模化经营后,必然要引入资本这一基本生产要素的投入,根据其来源不同大致将其分为惠农的财政资金和民间资本,财政资金投入的目标是确保农业的高效发展,而对于民间资本,作为一个基本的生产要素,必然追求最优的资本回报率,这将会导致非农主体对农村资源的掠夺和农民利益的侵犯。目前,各种形式的“公司+农户+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引进和实施过程中有必要成立国家的第三方审计机构,严格监督其经营过程,确保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不受侵害。
参考文献:
[1]党国英.“十二五”规划时期农村改革的基本任务[J].中国农村经济,2010(8):14-23.
关键词:基层团支部;团支部;伟人精神
基层组织建设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团支部是团的最基层一级组织,与团员青年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是团的各项工作的基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以下简称南航金城学院)是全国第一家创建“团支部”的民办独立院校,于2008年开始创建,至今已有六年的创建历史。2012年南航金城学院进一步完善了“团支部”的创建体系,并在全院2012级基层团支部中全面实施“团支部”的创建工作,通过实施,探索基层团支部建设新的途径,丰富基层团支部建设内涵,激活基层团支部的活力。
一、伟人精神助力团支部建设的意义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思政教育为抓手,激活基层团支部活力新模式
2014年9月,南航金城学院针对2014级新生展开了调研,并形成《2014级学生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超过三分之二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爱好广泛,但兴趣多变,主动学习意识弱;政治态度积极,但政治动机多元;缺乏远大志向,超过一半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并不清晰,人生目标与学习目标都偏现实。这些数据提醒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结合“95后”群体的个性特征,开展适应该群体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不断诉求,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团支部”的创建一方面将伟人精神渗透到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优秀品质锤炼中去;另一方面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提升了团支部活力,实现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二)发挥基层团支部榜样示范作用
发挥基层团支部榜样示范作用,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经过多年的实践,南航金城学院“团支部”在爱国教育、学风建设、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提升了基层团支部团员凝聚力和集体主义意识,更加强了团支部团员责任和担当意识,在团支部范围内形成了人人为争创“团支部”努力的态势,在全院形成了“比、帮、赶、超”的氛围,形成良好的基层团支部建设氛围,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伟人精神助力团支部活力提升的路径和体系
(一)寻找路径,挖掘契合点
伟人精神不是信手捏来,就可以用于团支部建设工作的。伟人精神需要考虑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人文条件等因素,南航金城学院创建“团支部”具有以下两点因素:第一,南航金城学院地处江苏,毗邻总理故乡淮安,与南京梅园新村建立爱国主义基地,拥有着学习精神的浓厚氛围;第二,南航金城学院董事长黄飞建先生与生前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有着深厚的友谊,多次邀请邓颖超秘书赵炜,邓颖超卫士高振普将军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南航金城学院在结合以上两个重要因素之后,确定了将精神用于学生的团支部建设中去。
(二)“团支部”创建的内容体系
为充分调动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树立基层示范团支部的榜样力量,南航金城学院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地完善“团支部”的评选标准与考核机制,在全院基层团支部中逐步形成了贯穿大学四年的“团支部”的创建内容体系:一年级申创“团支部”;二年级设立“团支部”提名;三年级正式命名“团支部”;四年级进一步发挥“团支部团支部”榜样示范作用。实现创建“团支部”活动的全程化、系统化和制度化,促进了基层团支部职能建设的完善。
(三)将伟人精神“项目化”,优化基层团支部活动
民办独立院校基层团支部在开展活动时,一般会面临两个问题:经费紧张;活动无特色、重复性。在这两种情况下,基层团支部开展活动时活力必然下降。南航金城学院根据“团支部”创建的工作,结合伟人精神,将基层团支部活动合并同类项,确定了伟人精神“项目化”,如爱国项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愿服务项目:翔宇志愿者;三走项目:伟传递伟人精神万米跑。同时还将给予“伟人精神项目”提供经费支持和项目指导,供由基层团支部进行申报,所申报成功的基层团支部将在“团支部”的创建过程中加分,优化基层团支部活动,激发基层团支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激活基层团支部的活力。
(四)用“伟人精神指标”助力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
南航金城学院积极打造的“团支部”,重在将伟人的精神细化到基层团支部建设中的每一个量化的考核,形成“伟人精神指标”,促进基层团支部在申报创建过程中,鼓励青年团员按照“伟人精神指标”树立自己的目标、明确努力方向,主动地寻求发展、实现发展。
“伟人精神指标”主要分为基层团支部的思政建设、学风建设、社会实践三个模块,具体分为道德素养、专业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养、情商素养五个技能,将原来较为零散的平台整合,使其更加体系化和科学化,更有层次感和延续性。“伟人精神指标”为基层团支部构建了大学第二课堂平台,让青年团员在“精神指标”的指导下,强化素质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志愿服务、文体竞赛等,进一步提升基层支部活力。
(五)以伟人精神为核心,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2012年4月,亚洲最大的半身像落户南航金城学院。铜像落成典礼是南航金城学院继成立“班”“邓颖超班”“团支部”之后又一次缅怀伟人丰功伟绩的重要活动,进一步为我院创建“团支部”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南航金城学院选择在人流量较多的图书馆建立了“团支部”风采展示的实体阵地,以阵地为抓手,进一步做好伟人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打造以伟人精神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团支部”风采展示阵地,主要由大三或者大四获得“团支部”命名的基层团支部管理,由学生负责管理阵地,由学生负责宣传伟人精神,旨在让基层团支部的青年团员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形成基层团支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职能建设。
在江苏团省委的正确指导下,紧密结合网络时展要求,南航金城学院已联合各基层团支部成立新媒体中心,逐步开始利用新媒体将团支部建在网络上,利用网络开展团支部工作,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伟人精神,凝聚和吸引基层团支部线上的活力。
三、伟人精神助力团支部活力提升的工作成效
(一)基层团支部个人先进典型持续涌现,形成了强大的“磁场效应”
在“团支部”创建过程中,团支部学生干部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如南航金城学院20120213团支部书记张重阳一方面根据“团支部”创建要求,制订详细的团支部创建计划;另一方面以身作则,凝心聚力,带领团支部同学积极在实践中学习伟人精神和传承伟人精神。在他的引领和榜样示范下,团支部有9名团员主动承担党团建设、学风建设、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的带头人,带领团支部创建更多的成果。
(二)团支部凝聚力增强,形成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基层团支部文化
从申报“团支部”那一刻起,就要求团支部同学在学习伟人精神、宣传伟人精神都要形成共同的团支部信念和强大的凝聚力。南航金城学院20120632团支部共有36名团员,在学习上形成了6*6模式,也就是6个优秀的同学担任6人一组的学习兴趣小组组长,在大家齐心协力下,团支部学习成绩一直走在专业前列;在党员榜样示范作用上,形成了2+2党员发展模式,由2名正式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党日活动、团日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志愿服务上,更是继承了伟人无私奉献的品质,在义务支教、环保、走进社区关爱老人方面表现突出,共参加9项志愿服务,其中7项志愿服务获得了学院的表彰,1项为国家级青少年环境改善项目,受到了《南京零距离》等多家媒体报道。
(三)由点到面,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不仅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更加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在南航金城学院“团支部”创建过程中:2012级,共有47个团支部申报,产生了15个“团支部”提名,聘任了15位同学为“团支部”形象推广大使;2013级,申报的团支部有86个,占到全院大二年级团支部数的88.11%;2014级,新生团支部申报数更是达到了96个,占到全院大一年级团支部数的96.3%。已在我院形成了“人人争创团支部”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
(四)不断推广,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是它赖以生存、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财政资金和增加积累的源泉。因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和企业职工的利益之所在,同时也是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力之所需。何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量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人则认为是市场畅销或上缴利润,也有人认为是产值。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考核企业的单项经济指标。马克思曾经说过,“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即低限度的,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生产成本,但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这一论断完全反映出现代管理中有关“投入产出法”的实际运用。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规则、有计划地按着“优质、低耗、高产、安全”优化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目标,有程序、有系统地组织企业的生产技术,分配销售等环节的工作,通过产品销售回收资金。在此基础上根据多方面的数据运用现代数学方法计算其投入、产出比例,以最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从而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在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真正形成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基本层次。对此,分别研究建立它们各自的管理规律和管理途径,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上述认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八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抓好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二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三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经济体制改革上述三个相互联系的任务提出既指明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向,又提出了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管理体制所必须具备的市场条件和微观基础。这标志着我国对于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问题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二者之间虽然没有天然的鸿沟,但也决不仅仅是范围的区别、量的区别、层次的区别。
一、从内涵上划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主要有两个标志
第一,是否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一个企业、公司,它的范围再大,产值再高,但它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微观经济范畴。而县、乡的经济,它的范围再小,产值再低,由于它不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因而属宏观经济范畴。在旧的体制下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国家统负盈亏,企业实际上是国家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而全国实际上也是一个大企业,也就很难区分宏观与微观经济。第二,是否是经济总体。一般说宏观经济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而微观经济则表现为一定的经济个体或经济系统要素。据此,不难得出结论,宏观经济就是指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及其总体运行。其外延包括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地区、城市、部门、县、乡镇总体等。微观经济则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及其活动,其外延包括企业、公司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本经济单位。因此,单从管理主体方面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凡是国家政府机构发挥其应有的经济职能所进行的管理则是宏观经济管理。这一点也是划分宏观、微观经济管理的显著标志之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大体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所进行的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等过程。在这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是宏观管理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是它的客体,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是目的。规划、调节、监督、服务则是它应发挥的主要经济职能。
二、理解、掌握宏观经济管理的本质特征
综观我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是要坚持搞活企业,搞活微观经济;二是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这两个基本方面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国民经济就不能协调稳定地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管理体系,这是由它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与微观经济管理相比,它的特点主要是:(1)管理主体的行政性;(2)管理客体的总体性;(3)管理方式的间接性;(4)所需信息的综合性;(5)管理目标的全局性。其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也有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1)指导思想不同;(2)管理主体与客体不同;(3)管理内容不同;(4)管理方式不同;(5)管理目的不同。
总之,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经济体系不同于过去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在指导思想、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从指导思想上说,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基础上的,而宏观调控体系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力求做到计划与市场即价值规律调节的统一。从管理的内容上看宏观调控体系则以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为前提,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混淆一起,统包统揽。宏观调控体系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国家政府部门以对整个宏观经济的长远和全局发展进行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上。从管理方法上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主要运用间接管理的方式,运用指导性计划和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方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引导,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运用直接管理,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为主的方法进行直接的全面的控制。
三、完善探索实现经济管理结构规律
摘要: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浪潮下,传统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必然被打破。基于不同功能区建设的需要,传统区域公共管理模式也必然需要作出调整。笔者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蓝本,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解析,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公共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并对如何应对作出展望。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区域公共管理;问题与挑战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于2006 年,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辖区,以及崇左和玉林两个物流中心。2008年2月,国家正式批准《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正式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自此,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
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我国首个全国性的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为《全国规划》)[1]。《全国规划》将广西北部湾地区确定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并将其功能定位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的门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和桥头堡,区域商贸基地、物流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主体功能区战略
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关部门对与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关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开发潜力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依据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信息数据库,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在《规划》中,广西主体功能区由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及禁止开发区所构成。其中重点开发区包括两个层面,一部分是《全国规划》中已经规划定属于重点开发区,另一部分是省级重点开发区。其中作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南北钦防”四市的13个主城区,以及下辖的灵山、横县、合浦、东兴4个县(市),土地面积2.5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面积的12.1%。北部湾经济区所辖区中除了有重点开发区之外,还有其他的主体功能区划,只不过有些地域界限还比较模糊,本文将相关北部湾经济区内相关主体功能区划归纳为下表:
由上表可得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主体功能区战略,由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所构成,其中重点开发区是主体部分,限制开发区为区域性的,禁止开发区在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之间呈点状分布。三者互为补充,协调发展。
《规划》在划定区主体功能区区划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划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其中重点开发“十三区+四县”定位为我国面向东盟国家开放的重要门户,中国—东盟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我国沿海发展新增长极、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区。发展方向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明确:一是在城市建设上,构建以南宁为中心的、滨海至南宁为主轴、综合运输通道为纽带的北部湾城市群;[2]二是在产业结构和布局上,构筑石化、造纸、能源、有色金属、船舶、海洋、旅游、现代服务、高新技术以及文化等产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体系,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三是在区域公共基础建设上,完善区域内基础交通运输体系,加强港口建设,提升出海出省出边大通道,加快形成以南宁为中心、通往周边各省市和东盟国家的快速运输交通体系。四是在区域公共服务上,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在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基础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改善外来人员的生存环境,吸引外来人才的加入,加快以南宁为中心的大城市群形成。
对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而言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上要求相对单一些,限制开发区中的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功能定位即是建设成为区域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为区域提供大量优质农产品。其发展方向自然也就在于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生态农业,引进先进农业科技,促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产业化方向的发展,加快把武鸣、宾阳、浦北、隆安四县建设成为北部湾城市群可以依赖的菜篮子乃至西南内陆有重大影响的农业示范基地。限制开发区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功能定位为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区域,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主要发展方向在于以保护环境和提供生态产品为前提,对区域内人口实行有序转移,因地制宜进行保护性开发,适量适度发展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服务性产业。重要能源和矿产区域可实行适度的点状开发,但相关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必须同步。北部湾经济区内的禁止开发区主要是成点状分布的生态公益林、水源保护区、红树林、珊瑚礁、沿海湿地以及四明山等生态林区,其主体功能定位为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其发展方向的核心即管制、保护、修复,对区域内的人类活动进行有效有序的转移。
二、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公共管理分析
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打破了北部湾经济区传统行政区划界限的刚性约束。基于不同的主体功能建设的需要,《规划》对北部湾经济区的相关行政区进行了新的功能定位,使得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结构更为合理,而具体相关行政区的功能定位更为明晰且具有针对性。这一新的变化,也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要求。
北部湾经济区本就是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且成立时间不长,一体化程度不高,在区域公共管理上本就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区域公共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公共产品,它不仅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且因为供给与需求主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它一般处于某种利益博弈关系之中,[3] 故而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更为灵活的集体协调行动机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立时间短,各个行政区的磨合还不够,还未能形成很好的联动性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以致供给不足。如北海、钦州、防城港的近海污染治理问题,由于没有合理的协作机制,近海污染屡治难成。
二是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分工不均。区域内各个行政区都不愿放弃或调整既有产业所带来的利益,且出于争夺利益不惜跟风建设。如此一来二往,各地产业布局难免趋于雷同,这也就导致产业同构化。例如,北海、钦州、防城港都是海港城市,按照区域一体的发展理念,三地应该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各有突出地进行产业布局,但事实并非如此。如石油化工项目和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都是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在各自辖区内不惜余力打造的招牌产业,未见合作反倒是大有一比高下之势。
三是各地方政府对区域公共管理模式的认知不足。北部湾经济区是一个以经济区域一体化为前提的概念,它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组织并不具有多大行政权威,更多是充当一种居中协调的角色,这种中间人角色的公共管理模式,久而久之易被各地方政府当作一个摆设。加之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建设缺位,各地方政府对区域公共管理模式及理念没有强化的动力,最终区域公共管理对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个口号。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必由之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区域内空间开发的战略目标,勾画出了区域内产业经济空间布局,明确了各县市的功能定位。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看北部湾经济区的公共管理发展,既要看到其挑战也要看到机遇。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土空间利用重构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这两者之间寻找到有利于全局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本就存在短板的北部湾经济区公共管理而言,在进一步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同时,搞好主体功能区建设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主体功能区建设为北部湾经济区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区域公共管理要有更高程度的协调性。主体功能区建设追求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序共享,破除传统行政区划刚性约束所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区域间的壁垒,在区域公共问题的处理上实现有效的跨界合作。而要实现这些必然也就要求原有的区域公共管理具有更高程度的合作与协调。
二是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公共产品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有大幅的提高。北部湾经济区内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占据主体部分,致力于建设北部湾城市群,发展方向在于建设成为人口聚集度高、经济规模大、具有现代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城市群。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求的就是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同步。
三是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避免同质化政府与异质化区域的冲突。对于北部湾经济区而言,其辖区内的各地方行政区是同质的行政区单元,中央及自治区政府赋予所有行政区发展经济的任务,并用统一的GDP指标衡量不同行政区的发展,用GDP和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考核政府官员的主要指标。[4]主体功能区建设依据不同区域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以及资源禀赋的不同,将不同的行政区作为异质化区域对待,并对不同的行政区进行不同的功能定位,采取不同的区域政策及以不同的评价指标对不同区域的发展进行评价。如南宁的六区及所辖的横县为重点开发区,而辖区内的武鸣、宾阳、隆安三县属于限制开发区中的主要农产品区生产区,上林、马山两县为限制开发区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南宁市政府作为这些辖区的上级行政单位对这些区域的发展作出评价应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六区和横县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应当侧重于经济规模、人口聚集度、产业布局等方面,武鸣、宾阳、隆安作为主要农产品生产区当侧重于农产品的生产建设上,而上林、马山则应注重于植被保护、森林面积等方面。
四是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在利益博弈中,地方利益必要性地让步于区域整体利益。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国土空间开发的调整和重构,是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局出发,强调的是空间整体效率最大化和区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这就需要对区域内利益做一次重新分配和调整,调整也就会意味着要打破原有的既得利益格局。如上林和马山两县原就着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势头,都有很高的发展经济、引进大规模工业发展的积极性,而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其主体功能后,其发展方向在于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不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五是传统路径依赖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冲突。路径依赖是指经济、技术、社会等系统一旦进入某个路径(不论好坏),就会在惯性的作用下不断自我强化,并锁定在这一特有路径上。[5] 北部湾经济区成立已有六年之久,区域内公共管理相关之制度建设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在惯性的作用下业已成型区域公共管理方式和理念,在区域内已经得到一定的强化,尤其是在既得利益的驱使下,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
主体功能区建设在诸多方面给北部湾经济区公共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笔者认为,北部湾经济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对于其还比较青涩有待成长的区域公共管理来说,也将是一个难得机遇。对北部湾经济区公共管理短板的研究,在学界已有不少,诸如区域协调不力问题、产业布局雷同问题、区域环境治理问题等等,都已经成为制约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顽疾。虽然区域内各政府都想解决,但鉴于行政区划的约束以及相关利益的冲突,最终总是不易解决甚至是退而不想解决。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从国家政策的层面针对不同区域的区域差异,规划各区域的功能定位,明确了各行政区的发展方向。这无疑是给了改变原区域公共管理困境一个破旧立新的良机。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钳制下,各行政区根据自身情况及规划的功能定位,搞好本行政区内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在各自的行政区内,根据功能定位合理规划发展产业布局。再者因为不同行政区域的功能定位不同,发展方向不同。最后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不同,如此基于市场供求需要,各不同功能区间的合作也就有了互通有无的良好基础。例如“南北钦防”的主城区都定位为重点开发区,南宁的武鸣、隆安、宾阳三县以及钦州的浦北县定位为限制开发区的农产品主产区,且这四县成点状分布在“南北钦防”四大城市周边,如此四县所产农产品可以有效供给四大城市的需求,四大城市也可为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这种基于市场机制的互通有无对于区域间的公共管理将是很大的推动力量。故主体功能区建设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区域公共管理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遇。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EB/OL].gov.cn/zwgk/2011/06/08/content1879180.htm.
[2] 宋春风.桂在转变:更优更绿更美更平衡[N].广西日报,2012/12/11(1).
[3] 陈文理.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及分类模型[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