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应用写作;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44 — 02

建构主义是从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渊源中发展而来,是一种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科恩伯格、斯腾伯格、杜威、布鲁纳、卡茨等人对建构主义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使建构主义理论更趋完善。建构主义理论成了当今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主导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其核心内容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即教学中由教师组织、指导、帮助、监督和促进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对知识的重组,即建构新的知识,形成新的能力。教师要创设和利用各种情境、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任何一种知识都不可能是一用就灵一用就准的,知识的运用要结合各种情境,也就是说知识要能很好地解决我的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复制式的学习都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人,不能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知识要水乳般地融入到实际情境的同时,更强调人的个体差异,即不同的个体对同一知识的理解掌握是不一样的,对同一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更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老师不是如何传授更多的应用写作知识给学生,而是设计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更富于启发意义的更有利于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使学生在应用写作学习环境中思索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建构自己新的知识和能力,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择业竞争力。

一、高职高专应用写作的教学目标和现状

高职高专应用写作主要是培养学生会写会用的能力,是一门技能课。教学应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可持续性,培养学生能用应用写作文体记录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即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使学生以学习应用写作为契机,人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目前高职高专应用写作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讲授模式多年来采用理论—例文—练习的陈旧程序,基本上是教师把理论讲得过深过全,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起来昏昏欲睡。忽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储存知识的容器,割裂了学生学习与工作情境生活环境在知识建构中的联系,忽视了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应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合作伙伴和支持者。忽视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性,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应用写作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对外部信息的接收、选择、处理与加工未能建构自己的新知识系统,久而久之,应用写作学习成了学生的负担。因此,要改变目前这种应用写作教学状况,就要赋予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自己的认知条件建构应用写作的学习过程,创设特定的情境,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来实现学习应用写作的建构过程,既强调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协作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实现应用写作学习的意义建构。

二、建构主义理论对高职高专应用写作教学的启示

(一)培养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自主意识

目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写作教学都要根据学校统一制定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教学步骤,并在教学中必须严格按教学计划的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教学理念下,老师成了教学的主体,学生成了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自主意识是指学生对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责任、需求以及学习的心理状态的自我意识,它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和动力,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地位不是自发的,而是靠他人的协作帮助、启发和影响下逐渐形成的。自主性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与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具体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协作互助自主的情境下完成应用写作教学任务。我们要记住,应用写作“这门课的教学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力求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和特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借助他人的协作帮助,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获得新的知识。创设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理想的学习情景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例如学习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时,可设计成某位学生过生日,举行生日宴会或生日晚会的情境,生日的主人要发表欢迎词,欢送词,客人要致贺词,答谢词。主人在此之前还要写请柬等。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完成应用写作教学。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境要逼真,内容要生动,要有时代气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逼真生动的现实情境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从而教好地完成应用写作的学习。

(三)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协作是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之一,协作学习应贯穿在应用写作学习的整个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通过协作来构建应用写作的学习过程。例如学习调查报告时,可要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设计调查题目、目的、内容、方法、对象、时间等等,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等进行调查,也可利用假期进行调查,调查中既分工又协作。协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协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胜任感,使学生感到能完成任务;帮助学生增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使学生学会控制和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潜能,寻求挑战,认识变化,不怕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实践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在协作学习中整个学习协作者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四)建立新的应用写作教学评价机制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考核评价甚至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应用写作的考核评价应放在平时,采取课内课外、阅读写作、实践活动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考核,全面调动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应用文习作可以“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多样化的评价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迁移。”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对应用文习作进行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习作的成功之处,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指出不足,使学生从评价中有成就感。评价中还包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的方法,收获与感受等。要在评价中激励学生,以评价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提高,最终完成和深化对所学应用写作知识的意义建构。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为应用写作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体验、领悟并掌握应用写作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认知结构,全面提高应用写作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李东.关于提高应用写作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5):154—155.

〔2〕王亮.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谈学生语法能力的形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1):178-179.

〔3〕韩彬,曹洪宇.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设计”教学策略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22):151-153.

〔4〕吴剑云.教师要当好应用写作实践的引导者和示范者〔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04):85-86.

〔5〕孙莉.“案例型”课型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探索,2006,(09):63—64.

〔6〕张岩.如何突破应用写作教学的瓶颈〔J〕.教育探索,2010,(11):54-55.

〔7〕王艳萍.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职公共英语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J〕.成人教育,2011,(01):113-114.

〔8〕曹敏.趣味教学法在旅游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0,(35):160-161.

〔9〕王粤钦.关于应用本科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02):174-175.

〔10〕蓝思华.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9):43-44.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方法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as a foundation, puts forward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rn teaching method must be focusing o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target, reflect in the guidelines, learners as the centre, regard as the main line of modern education practice concept, fully embodie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rn teaching method of The Times and professional.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就是要探索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构建能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教师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的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我认为职业教育比较明显的特点体现在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三个方面。

第一,地方性与行业性

发展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服务,为人民的就业服务。职业教育只有真心实意为地方和行业(企业)提供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贴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贴近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贴近人民群众的致富需要,地方政府才会满意,行业主管部门才会满意,人民群众才会欢迎,职业教育也才能够真正获得地方和行业的支持和重视,发展才会有生命力。

第二,技术技能性

职业教育技术技能性,是由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是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尽管随着终身学习体系和教育“立交桥”的建立,职业教育将不再也不应该是“断层”的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继续升入到高一级学校深造,这种趋势还会发展,升学的人数还会增加,这是教育发展所必需的,但是和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相比较,直接升学的这部分学生毕竟还是少数。因此,只有让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掌握专业技术和熟练的技能,才能胜任就业岗位需要。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培养人才的教育应该有所侧重,有所分工。

第三,市场导向性

影响职业教育的市场因素很多,有生源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力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考虑学生的充分就业,这是衡量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 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简要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二)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一) 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教师的角色从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或高级合作者,或组织者或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二)转变教学内容,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

只有让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掌握专业技术和熟练的技能,才能胜任就业岗位需要。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比如:河南机电学校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中逐步总结出“分层次一体化产教结合”的“十个字”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他把中职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文化课、专业课(含专业基础和初阶段的试验实习)、实训课三个环节,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划分不同课程的比例,以体现不同的偏重点。如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的人才,需要加大文化课的比例。如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需加大专业课和实训课的比例。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我们加大专业课和实训课的内容,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当然,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特色,并不是唯技术技能,也必须强调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包括迁移能力和把技能及知识应用于新的情景和环境中去的能力,如任务技能、任务管理技能、应急处理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等

(三)转变教学方法,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市场导向性

从缩短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出发,运用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现场教学法是在生产现场直接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习现场或工厂车间,学练做相结合,缩短了理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应用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苏州高级工业学校的“数控机床编程”课程,学生在数控技术实训室,按教学要求学习编程、练习编程并当场直接上数控车床进行加工。 情景教学法是将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如我校某位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将课堂设置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如商店购物、医院就医、车站接人等,让学生在其中扮演角色,用英语进行面对面的相互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启发

当前面向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研究、开发和实施的主导性理念,应关注个体认知与发展的同时,关注“社会协商”的重要涵义,关注社会之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理论与真实生活实践的联系,批判性地转化西方各种教学模式,使之本土化,建构新的教学模式,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崔景贵.建构主义教育观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3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范文第3篇

1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是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其哲学基础可以溯源于维柯、康德、库恩、拉卡托斯等人的科学哲学理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语言习得理论、科学社会学理论、后现代主义关于科学的观点以及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等等。建构主义以多重视点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反思,形成了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 1 ] 。尽管建构主义流派纷呈,各有研究侧重,但他们对知识与学习的见解和观点几乎相同,互动互补,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情境性;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原有知识经验,主动对知识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高级伙伴;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教学活动与主体交往;重视教学策略;重视发展性评价;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重视教学模式的建构等。

2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常见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助、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中的四大要素,研究者根据这四大要素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模式设计,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如下几种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 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协作学习, 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2 ]。支架式教学。建构主义教学中建构的对象必须是完整的知识单元,并具有足够的复杂性,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把复杂的任务加以分解、设计, 为学生持续的建构提供一个类似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的概念框架,这就是所谓的支架式教学[ 3 ]。

交互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协作学习,强调让学生在小组或小团体中展开学习, 通过完成集体性任务, 促进学习团队内的沟通与合作。由于不同学习个体对于知识的的建构过程及结果不尽相同, 通过这种学习资源与建构过程的共享,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从而对所掌握的知识获得更加丰富与全面的理解。

随机访问教学。随机访问教学主张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 基于不同目的, 着眼于不同方面, 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 使学生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探索和理解, 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方位理解。也就是说,随机访问教学并非对所学内容进行的简单重复, 而是对所学知识或内容意义的不断建构[ 4 ]。

3 传统教育模式的特征与弊端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以认知主义理论为基本出发点,认为知识呈现为稳定、客观的封闭型层级结构,学习就是要把外在的、客观的知识转移或内化到个体身上,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上。整个教学设计过程都是围绕着教师“如何教”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而展开的,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 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这种“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现代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4 建构主义理论在医学教育模式革新中的价值及应用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现代医学教育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应该积极借鉴建构主义理论,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体现学生本位、重视能力培养的新型医学教学模式。

4. 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教育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转变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中以教师为绝对权威,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倾听者与接受者的惯性思维,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兼顾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重视知识的继承和传递,又注重知识的发展和创新。

4. 2 建设素质全面、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质上是教师创设教学情景,提出高质量问题,在教师提供的概念框架下学生围绕问题在小组协作中展开自主学习。教师成为了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组织者以及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引导者。由此可见,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作用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情景,因此每一次教学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针对每次授课,教师都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并备课,必然增加课前准备时间与精力,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教学积极性与爱岗敬业精神。

基础宽广、专业精深的金字塔形知识结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严密求证的开放式过程,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对于本专业知识具有深厚的造诣,还应具有宽厚的生物及医学基础知识,在这种“宽基底、大纵深”的金字塔形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从容应对开放式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不可预估的情况,帮助学生掌握医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深厚的人文素质与底蕴。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应在真实情境中学习, 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与帮助者应该具有对教学情景进行创设及“导演”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旁征博引的论证技巧、对教学现场的控制力以及幽默感等诸多非专业因素在确保情景教学顺利推进的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都对教师的人文素质与底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良好的组织协调与社交沟通能力。强化团队意识,开展协同学习是建构主义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为确保学习内容的顺利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小组划分与任务分配,密切调控教学现场气氛及进度,解决可能发生的各种冲突与矛盾,以上都对教师的组织协调与社交沟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及媒体的能力。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教师收集资料、创设情意、测评学习效果、反馈学习信息及交流师生感情等方面的有效辅助工具。通过多媒体的图文并茂、声音动画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丰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构主义主张“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主张“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是主动地进行探索,将学习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建构知识的过程。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的教育理念、健全的创新人格、创新教学的能力等特征。

4. 3 优化整合医学课程体系,使基础与临床教学“一体化”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基础及临床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有的医学课程设置使基础、临床严重脱节,导致了学生学基础时不知临床为何物,学临床时又已把基础知识几乎遗忘殆尽。因此,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将基础、临床与实习三个阶段综合考虑,逐步实行“一体化”,即基础阶段就引入临床内容,拓展和加强基础阶段的学习,临床阶段融入基础课内容,实习期间将基础课和临床课内容适当贯穿,从而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衔接和结合。但医学课程设置的优化整合工作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医学教育各相关学科的密切配合。

4. 4 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知识的构建过程,因此对其的评价也应寓于过程之中。以抛锚式教学为例,学生解决面临真实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习效果的直接反映,教师只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不需要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同时,建构主义教学强调学生的协作学习,因此,教学评价不仅应包括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还应包括其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以及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综合能力的评价。因此,重视评价学生知识建构过程,运用灵活化的评价手段。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综合评定课程成绩;考试时机灵活化;逐渐加大课堂讨论表现、课后讨论记录、论文及病历书写等在考核成绩中所占比例,做到既考知识,更要考能力。

4. 5 确保师资充足,采取更富弹性的教学组织形式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所倡导的情景教学,要求教师准备丰富的现实病例,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开展小班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的弹性较小,往往使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因此,为了满足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应该扩充适应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需要的师资力量并采取更为灵活机动的教学组织。

4. 6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提供高效的教学保障

高效的教学保障体系是实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主动探索、严密求证的开放式教学过程的必要条件。学校应当加强教学设施和信息环境建设,加大对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实验设备及教育网络等配套硬件设施的投入,为“教”和“学”提供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信息环境和技术平台。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也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医学课程中的多数基础课程以及临床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学习以记忆为主,属于初级学习的范畴,而内、外、专科等一些具体疾病的学习则多属于高级学习,当前医学教学中最严重的弊端是混淆了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的区别, 将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不合理地应用于初级学习的教学中,其结果是事倍功半,反而造成教学效果削弱与教学资源的浪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及传统教学模式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各具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所扬弃,结合应用,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1 ]莱斯利·斯特弗,杰里·盖尔,高 文译.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英语教学应用

一、建构主义

1.建构主义发展

建构主义对于大家或许还不是一个特别熟悉的词语,不过建构主义已经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为学生减压减负口号的提出,素质教育也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而建构主义的发展刚好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吻合的,也是目前西方社会较为前卫的新型教育观念。建构主义主要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赞同当前我们高中英语教学中所普遍存在的老师满堂灌输知识的模式。建构主义非常的重视以现有的经验积累,内心活动的变化以及主动意愿的强度,突出的表达了同学们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较为抽象的情境性。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提出了许多新型教学方针,并且将一些新型的科学技术运用到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去,以更好的促进高中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新式教学模式

对于建构主义而言,在新式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已经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大多数的新型教学模式,较为成熟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支架式新型教学模式,抛锚式新型教学模式以及随机通达式新型教学模式基本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在我们具体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采用这几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总体而言,无论是这三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才进行教学的,所以他们都突出的展示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应有的积极主动性,以及主体感知性。

二、建构主义教学应用

1.建构主义阅读应用

根据上文所提到对建构主义的分析,我们对构建主义应该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容纳后就结合具体的高中英语教学,谈谈说建构主义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首先,建构主义新型教学理念认为,学生在其阅读的过程中已经在内心中对文本的内容作出了大体意义上的建构,读者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建构自己的意义,当然这些知识也都需要他们在接触知识并接受知识的整体过程中完成的。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而言,讲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运用到其中,就需要培养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充分的发挥其主体性作用,让其主动的探索有用的知识点,然后在老师的统一讲解,引导下,让大家积极主动的与文本作者交流,并与老师的思想产生碰撞,不断的提高大家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大家思考预测,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2.建构主义课程设计

建构主义在具体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也有其新型的课程设计。首先就是预读的问题,在预读的过程中,问题和启发式老师们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应该由老师抛出问题,然后大家分组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加以预测。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断的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清除同学们的阅读障碍,还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然后便是阅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是个让大家寻找以往经验,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老师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将大家的之前预读与具体的文本信息联系起来。让大家带着目的去阅读,逐渐的培养寻找关键词经验词的能力。接下来便是阅读的后期问题了,要通过对预设问题的检验和测试,了解大家对文章的理解程度,突出掌握难句和生词的具体掌握情况。

3.建构主义教育观念

在建构主义的具体教学模式实践中,还有其独特的教育观念,我在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以这些观念为指引,正确的用建构主义来指引我们的学生。首先我们应该明白高中英语的学习应该以我们的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然后要注重情景对于同学们的意义建构作用,还不能忽视了具体的协作学习对于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对于课堂课程的设计,也应该充分发挥建构新理念。

三、结束语

由于目前高中学习压力较大,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不高,大多数的学生都感觉是在被迫学习,根本毫无学习兴趣可言,这样的学习状态很难会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恶性循环只能使大家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进一步的降低。建构主义经过进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的简要介绍,以及对建构主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展开研究,探讨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金平.高中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刘立,芦丽婷.2009年12月四级阅读理解评析[J].新东方英语,2010年04期

[3]沈奇.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网络英语教学[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章涛敏.试论逻辑思维在科技英语阅读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2期

[5]陆英.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0年06期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职英语教学

当前,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对外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应用型外语人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高职教育也发生着重大变革,从传统的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向重视能力、情感培养的转变;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型”向以学习方法为主的“能力型”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科学教育理念。建构主义教学观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什么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的分支之一。继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后出现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它最早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皮亚杰派”(Piaget Sch001)或“日内瓦派”(Geneva Sch001),是认知发展领域中的学派。皮亚杰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这一角度对建构主义不仅是哲学观念,而且是教学理念。它对于揭示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阐明学习发生的原因,了解意义建构的方式,以及明确学习环境对知识建构的作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应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活动”,即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教学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个体所掌握的有意义的知识是在不断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的,学习者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对知识的接受,而是一个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动态生成过程。在教学中。学习者根据自已的经验背景,主动对新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在英语教学中的贯穿与运用

与传统教学观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观念上,它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主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作用的同时。又不忽视和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目标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发挥潜力,培养学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的能力,树立信心,最终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方式上,重视教学设计和教学的情境建构,借助多媒体或分组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指导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达到自我提高的学习目的,同时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的意义,能够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修正的能力。实现不断的自我发展。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以及学习观符合我国英语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因此,将它贯穿于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1、创设情境。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为此,教学情境的创设既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应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帮助学生建构能灵活迁移的知识和经验。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教师通过电影、录音、录像、节目和网络资源,也可以利用直观教具、实物、幻灯、图片、简笔画等方式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他们的长期记忆,调动他们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并能将所学知识再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

2、对话交流。建构主义强调教师应放权给教学小组。教学小组的成员必须通过对话协商形成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思路。此外,协作共享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成员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和外显化了,他们的思维成果能够被整个教学小组所共享。有效地安排组织协作也是建构主义教学的关键性因素。它也是对话交流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在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采取多种不同的协作方式,要求他们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先让整个班级进行沟通交流,再依据话题或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或者一开始就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再进行全班范围内的学习交流。在建构社会知识、把个体意义转变到集体意义并对某个问题达成共识时,协作小组学习就显得尤为

重要。通过协作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协商,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