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区别

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区别

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宏微观经济学;居住空间分异;西安;房地产市场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251-03

一、相关概念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西方经济学形成了按研究对象不同分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分配的;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1)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是随着城市的诞生出现的,居住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2)城市居住空间变迁总体上呈现与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相对应的特征。城市的发展与居住空间分异相互作用,城市的发展导致了居住空间的分异,而反过来,居住分异也影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二、宏微观经济学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它们共同组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分析社会经济制度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它们都把市场经济制度作为一个既定的存在,分析这一制度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

(二)区别

1.基本假设不同

经济学的研究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条件有以下三点:(1)市场出清。这就是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2)完全理性。这一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只有在这一假设之下,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才是可能的。(3)完全信息。完全信息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基于两个假设:(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2.基本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1)均衡价格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理论。(4)分配理论。(5)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实现,以及社会经济福利的实现等问题。(6)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等。其中主要有:(1)收入决定理论。(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4)开放经济理论。(5)宏观经济政策。

三、从经济学角度谈居住空间分异

对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最早源于20世纪初的古典人文区位学的空间理论,但真正将其纳入主流经济学研究框架的还是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空间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主义学派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城市土地使用的空间模式,代表人物有W.Alonso (1964)、E.S.Mill (1967)及R.F.Muth(1969)。其中,阿隆索的研究最有影响,他运用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解析了区位、地租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对城市土地在不同活动中进行分配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大规模扩展,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分异已然成为不争的客观事实。

目前,中国很多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西安可以算是一个强有力的代表。以住宅开发项目的档次和价格在空间的分化为有力代表的居住空间分异的格局在西安越来越明显,而这种分异格局和市政府大力开发建设各经济开发区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开发区“特区”运作机制及其影响

开发区与一般性区域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其“特区”性质一即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特别管理体制的区域。其殊经济政策主要是一些相对优惠、激励性的政策,而开发区明确划定的地域界线则将这些相对优越的政策、体制、观念、方法、服务、设施等集中限定在城市特定区段内,使良好的硬环境与优越的软环境在特定局部空间相加在一起,可令开发区内部“小环境”相当鲜明地异于及优于周围“大环境”,乃至形成制度、产业、功能、设施、甚至心理意义上的所谓“孤岛效应”。开发区这类“特区”的设立与运行,等于在城市空间人为地制造出“开发区”与“非开发区”或谓“特区”与“普区”之分割对比,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境遇可导致不平衡的发展,从而可能制造或加剧城市内部经济一社会空间极化分异。

1.开发区与“非开发区”之间的经济异速增长

开发区“特区”机制及其“孤岛效应”影响作用卜的城市极化分异首先体现在开发区显著高于“非开发区”的经济异速增长过程中,这在各地较高等级开发区中尤为突出普遍。西安市经2003—2004年最新一轮开发区清理整顿后现共存有各级各类“开发区”18个,其中等级最高、规模最大者依次分别为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西安高新区”)、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西安经开区”)、省级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开发区(又称“西安曲江新区”)。这几个主要开发区的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增速连年在30%以上、有些甚至达70%或更高,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一般“非开发区”,已成为西安市有目共储的经济发展最活跃区域。虽然由于开发区并非一级行政区,且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而可能跨涉不止一个区县,其经济社会统计数值也相应地被分解纳入到不止一个区县,因而不易进行开发区与各区县发展指标之间的直接比较,但从开发区经济社会数值占全市总值比重快速提高的事实,可以间接反映出开发区的“异军突起”以及一般“非开发区”的相对弱势化。表1显示西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投资吸引(以实际利用外资额反映)、经济增长(以GDP、工业增加值反映)、开发建设(以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反映)、收益回馈(对地方则政收入及就业增长贡献)能力都快速提高,占全市总量的比重也不断扩大,是拉动西安GDP增长的绝对主力。下面以2007—2009年度西安市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和最具有西安开发区代表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经济状况的对比,对西安“经济区”在西安经济的地位进行说明:

2.开发区配套商品住宅开发及其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来,上地市场的建立以及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改革,使地价和上地竞标机制以及市民个人住房消费意愿与消费水平等市场力机制开始发挥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调控功能,基于经济收入差异的不同社会阶层居住空间分异隔离开始在中国城市显现,并成为新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化重构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各地开发区大都配置有30%~40%的居住用地。开发区作为各地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区,形成一种比较纯粹的“全产权私有住房拥有者”聚集区,凸显加剧基于经济收入差异的居住分异隔离。

目前西安居住分异格局基本上是“高收入者多居于开发区新城、低收入者多居于老城旧区、而中等收入阶层居住相对分散均匀”。在开发区较优质住宅和住区环境吸引及其较高房价的过滤筛选机制作用下,拥有最强住房购买力和“迁移力”的较富裕人口率先离开旧城而移居开发区新城,从此拉动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空间分化。再结合上述有关开发区从业者职业、学历、收入特征分析,不难看出几个主要开发区正趋于成为西安市较高学历较高收入阶层工作、居住、活动的主要空间,这自然会对相应区段文化、消费、形象、社会服务种类档次、社会活动形式形态等产生影响,继而造成城市经济一社会空间的更深层次分化。

我们可以看到开发区的经济对西安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开发区”建设,导致城市经济一社会空间的总体发展态势是:开发区/新城/新经济区正成为各种发展要素资源辐合汇集的区域极化中心,因而局部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显著高于非开发区/老城/旧工业区。这表明开发区建设发展不仅如一些海外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因设立时间及政策力度的差异而成为中国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的具体机制之一,而且也以其一套特有开发运作机制及内在结构特性而成为强化凸显当代中国城市内部空间极化分异的机制之一。(2)“开发区”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策略的基木思维其实就是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石的“不平衡发展战略”。虽说依据该区域发展理论,增长极核与周边区域差距扩大的空间极化效应属于阶段性的正常现象、会随着“溢出效应”的增强而逐渐消失,但山于增长极理论在世界各地实践应用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所期望的区域整体发展结果并非总能如愿实现,而极化效应的持续强化则可能蕴蓄区域经济社会诸多矛盾和隐患,所以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对增长极理论的批评与反思越来越多。开发区实践对于区域之间及城市内部极化分异的强化凸显效应尤其是其中“政策力”因素的影响作用,同样值得决策者和研究者反思。

(二)从市场失灵角度看此现象

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那么,对于“新经济区”和“非经济区”来说,似乎是宏观经济调控下的政府优先发展经济特区,市场分配不均导致的,形成了“市场失灵”的表象;但是,政府优先发展经济特区后,使经济特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及房地产业快速发展,虽然形成了“孤岛效应”,但是这个效应是暂时性的,是会向四周蔓延的,进而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引入,那么形成居住空间分异格局的居住圈层则是在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所以,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出发,经济特区所导致的似乎是资源的大部分都流向经济特区的现象是正常的,其实质并不是“市场失灵”。

从微观经济学来考虑这一现象,研究资源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是由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决定的。那么在政府优先发展的经济特区的情况下,必然会出一些优惠性政策吸引开发商前去投资,这也形成了社会资源流向经济特区的现象。

2.建议

那么通过以上的讨论,可能缓和、消弭开发区/新城/新经济区与非开发区/老城/旧工业区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一社会差距的措施包括:(1)合理规划平衡投资项目的空间布局,引导和鼓励适宜项目向老城/老工业区的分流;(2)建立开发区与非开发区之间利益平衡补偿机制;(3)大力促进开发区第二产业的全面发展,此举不仅有利于扩大开发区税源、提升开发区整体经济水平、完善开发区产业结构、改善开发区工作环境与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扩大开发区就业而、使开发区发展能够惠及更多领域史广泛阶层的劳动者;(4)增强开发区住宅价格与房型的多样性和“广谱性”,使多处于不同收入阶层、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者有机会共享开发区较优越的软硬生活环境,也有利于创建出独具活力、结构更为丰满健康的开发区新社区。

参考文献:

[1] 蔡汉冲.宏微观经济学比较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2] 李志刚,吴缚龙,等.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倡导还是控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4,(6).

[3] 丁蕾.济南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Alonso W.Location and Land Use: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Land Rent[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y,Mass,1964.

[5] Mill E S.An Aggregate Model of Resourse Allocation in a metropolitian Area[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6,(57).

[6] Muth R F.Cities and Housing[M].Chicago University Press,Chicago,1969.

[7] 徐晓军,沈新坤.城市贫富分区与社区的阶层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区别范文第2篇

我国政府行政审批制度实际上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在传统的集中计划体制下,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是按照列宁的“国际辛迪加”模式组织起来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以及人力、财力、物力的支配权统统集中于中央,就业由政府统一分配,财政实行统收统支,物资实行统一调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完全成了政府的附属物,几乎没有自主权可言;政府的行政审批成了一切经济活动所必需的环节,几乎覆盖了全社会的方方面面。这种覆盖全社会的行政审批制度,排斥而不是保护了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中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政府的行政审批制度仍然存在;而且,市场化改革之后的政府行政审批制度,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审批制度保持了相当大的连续性。以新建企业为例,目前新建企业所需行政审批事项与程序,尽管比计划经济时期有所减少,但基本框架几乎未发生变化(李郁芳,2001)。事实上,行政审批本身就是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条件之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政府在催生市场、扫除市场化改革障碍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有学者认为,“特许式改革”是广东市场化改革的特点。事实上,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指导思想下,“特许式改革”贯穿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事情常常是这样进行的:先由企业或改革项目的实施者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再由地方政府向上一级政府及中央有关部门申请,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批、特许后方可实施某项改革。这种以行政手段强制性推动改革的方式,客观上必然强化政府的审批制度,使大量本应由市场本身实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过程,如企业上市、市场准入等,需要通过层层的政府审查、批准程序方可实现。这样,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审批制度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由计划经济时期直接指挥微观经济活动,转变为目前通过审批标准来控制微观经济运行中的融资、市场准入等关键性环节;然而,政府行政审批的实质仍与计划经济时期一样,是政府企图控制微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的工具。

我国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审批制度,与西方国家的行政审批制度有本质区别。西方国家的行政审批制度,其目的是弥补市场失灵,保护市场机制;而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其功能却是保持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的权力。换句话说,我国政府行政审批制度的起源,应被理解为保持政府的微观资源配置职能,不需要寻找“市场失灵”或“帕累托最优”方面的原因。二者在性质上的区别可以归结为行政审批制度“为谁服务”的问题。西方国家的行政审批制度是政府为市场服务的工具;而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则是使市场机制服从政府意图的工具。

可见,我国的政府行政审批制度还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与政府的公共选择有关。具体说,目前在我国政府的公共选择规则方面,有三个问题使当前的政府行政审批制度长期延续:

1.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的利益结构。正如布坎南所指出的,在行政领域或“政治市场”上,“个人是严格按经济人的方式行动的……当人们改变角色(即从市场交易主体变为公共选择主体——引者)时,并没有变为圣人”。(注: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347。)也就是说,政府并不是公共利益的天然代表,而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在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下,政府部门在履行管理职责时可以运用行政权力收取各种管理费用,并与本部门的收入和个人利益发生了联系。这就在客观上推动行政机关和公职人员谋求更多收费项目,获取更多审批权力。正由于政府官员的利益结果与审批所带来的收益有关,行政审批由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演变为政府官员追求本部门利益以及个人奖金或福利的行为,形成政府本身不愿放弃行政审批的局面。如不久前广州市清理出的1050项审批项目中,各部门自报要求保留的有949项,占90.4%,自报取消审批的只有10项,仅占0.95%(注:李郁芳.关于政府审批制度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1,(4):197-208。)。

2.政府规模膨胀。公共选择学派认为,由于政府官员的名誉、地位、权利、酬金经营与其所在的政府机构的规模大小成正比,因此政府官员必然千方百计地扩大政府机构,争取更多的职能和预算。这就在两方面要求行政审批的加强:第一,膨胀的政府规模需要更多的行政开支,在现有“吃饭财政”的状况下,财政难以满足政府机构膨胀的要求,导致相当多的地方政府因财政困难而发不出工资,迫使国家不得不默认行政机构审批收费。第二,扩大政府规模必然要求为新增加的公职人员提供工作机会,扩充政府行政审批项目是“因人设事”的简便办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规模持续膨胀,从1979年的505万人增长至2001 年的1104万人,在国有单位职工总数中的比例由1979年的5.8%增至2001的14.0%(注:参见,中国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对政府的行政审批造成较大刚性压力。

3.政府官员的“设租”和“寻租”。如果说审批收费还是政府官员以合法的理由获取个人利益,那么“设租”就是以非法方式获得个人利益了。寻租理论中的租金是指一种由政府官员带来的非生产性收益,它的存在必然刺激人们“寻求租金”,就像利润的存在刺激人们“寻求利润”一样。政府通过行政审批制度在许多领域制造了垄断租金(即“设租”),而那些企图进入这些产业获取垄断租金的人会通过游说、贿赂、雇佣官员的亲属等方式去讨好、接近官员,以便通过行政审批获取租金。在这里,行政审批变成了权钱交易的工具,而那些有行政审批权力的政府岗位则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肥缺和争夺对象。这同样使行政审批制度形成长期持续的刚性。

可见,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政府官员出于个人利益而选择的控制微观经济资源配置的工具。政府行政审批的这种性质,产生了与西方国家行政审批制不同的政策后果。如在产业准入问题上,我国的行政审批缺席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进入某产业制造了障碍;而西方国家的行政审批制度却是要取消或削弱进入障碍。当然,在西方管制理论中也有关于利用进入限制来防止新企业的“过度进入”而引起“过度竞争”的讨论,但这种讨论的目的同样也是要弄清“过度进入”是否会偏离帕累托最优,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企图控制市场机制的精神实质是不一致的。

二、政府行政审批制度的逆向选择效应

我国的政府行政审批制,阻碍了企业的产业进入,这种阻碍是通过逆向选择实现的。政府行政审批制的逆向选择效应,与常规的逆向选择有区别。常规的逆向选择,主要特点是当事人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迫使信息劣势方对信息优势方采取一个武断的评价标准,低于此标准即停止交易;这使得高于此标准的信息优势方因不合算而退出交易,从而形成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效应。而对于政府行政审批制,即使政府审批部门与申请进入市场的企业之间是信息对称的,同样会出现逆向选择现象。产生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是,政府官员为寻求审批收费、租金等自身利益,无论政企之间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也必须为企业制定一个武断的审批标准,以便从企业那里获得符合自己要求的收益,这就将产生阻碍企业进入市场的逆向选择效应。下面我们利用信息经济学根据具体说明这一问题。转贴于

假定存在欲进入市场A的企业i,它预期进入市场后将获得利润R;但如果企业i选择进入其他市场,可获得平均利润S,即企业i进入市场A的机会成本是S。假定S是一个常数且R>S,即企业i进入市场A后将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利润率。这一假定意味着,由于政府通过行政审批对市场A的进入管制,使市场A出现了高于平均利润的垄断租金R—S,吸引新企业进入该市场。但企图进入该市场的企业未必就能够得到垄断租金R—S,因为企业i在进入市场时必须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审批,这种行政审批将使企业i的成本增加W个单位,增加的成本包括三个方面:政府审批机构的收费;因行政审批而耗费的时间;寻租过程中的成本。由于这些成本纯粹是在进入过程中遭遇行政审批而产生的,因此可视为进入成本。政府审批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将选择一个符合自己收益的审批标准,这个标准将使企业i付出进入成本W。在这种情况下,企业i 是否选择进入市场A,将取决于R—S是否大于W,即进入市场后获得的垄断租金是否足以抵偿进入成本而有余;如果R—S<W,则企业i选择不进入;如果R—S>W,则企业i选择进入。

不过,除上述垄断租金、机会成本和进入成本因素外,企业i 是否进入市场A,还需要考虑企业进入市场后成功的概率。 如果成功概率过低,则企业将无法获得足够的垄断租金甚至亏损,它还是要选择不进入。而成功的概率则与企业的预期收益R有关,因为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是,高收益的项目蕴含着高风险(即低成功概率)。假定企业i 存在连续多个投资项目,每个投资项目有两种可能的结果:成功或失败;成功的项目产生收益

从(4)式可以看出,政府的行政审批标准越高,企业i的进入成本越高,则企业i所选择的投资项目的平均成功概率越低。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随着政府行政审批标准的提高,企业要进入市场将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审批收费和寻租成本,耗费更多的时间,这就要求企业在进入市场后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或垄断租金来加以补偿。也就是说,只有那些拥有高收益项目的企业才会进入市场。只有低收益项目的企业,随着行政审批标准的提高,将因为不合算而逐渐被淘汰出局,放弃进入市场的尝试。但在市场经济中,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和较低的成功概率。行政审批标准的提高,实际效果将是越来越多的低风险企业选择不进入市场,而越来越多的高风险企业选择进入市场,从而企业投资项目的平均成功概率将因此而逐步下降。这就是的形成机制。可见,政府的行政审批标准在这里导致了“高风险的企业驱逐低风险的企业”,因此具有逆向选择效应。在这种体制下,优质企业有可能因为进入成本过高而不愿再与审批部门纠缠,放弃进入市场的努力;而只有那些拥有高风险项目的劣质企业才舍得花功夫和成本继续向行政审批部门“公关”。显然,政府行政审批制的这种效应,在提高了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的同时,也使进入市场的企业的质量发生了下降。从长期来看,这是极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做法。

三、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要解决企业产业准入问题,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必要的。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制,即政府的行政审批制是不可缺少的。问题是我们目前的行政审批制不仅没有弥补市场失灵,反而在制造市场失灵,亟需通过改革,使其由政府控制微观经济资源配置的工具转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工具。在这方面,西方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可以效仿的蓝本。但是,在目前政府行政审批制长期持续的深层次原因尚未解决的情况下,直接照搬西方的经验不现实。目前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实际上需要对政府本身进行改革。

1.重塑政府机构及官员的利益结构。据施蒂格勒对美国管制收费的研究,1969年美国的反托拉斯司、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关税委员会等基本不收费,其他管制机构的收费也很低,仅占总开支的0.022%—0.229%不等。这些费用只能弥补一些变动成本和手续费,政府官员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财政拨款。这种利益结构足以保证官员不把审批收费作为“创收”的目的。因此,改革行政审批制实际上就是官员的利益结构的改革。政府官员的收入只能来源于财政拨款,不能与审批收费挂钩。如果做到这一点,就可大大消除审批项目的冲动。这就要求通过财政拨款适当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

2.缩减政府规模。如果政府规模持续膨胀,财政开支就难以满足提高政府官员收入水平的需要,“因人设事”的现象也难以避免。如果仅仅取消审批事项,而机构和人员编制不作相应调整,行政审批制早晚会卷土重来。所以,缩减政府规模也是改革行政审批制的一个必要条件。目前我国的困难是事业单位规模、人员膨胀,占用的财政开支过多,使财政缺乏提高政府官员收入水平的能力。这就形成了一个链条:要改革行政审批制,需要缩减政府规模,而后者又要求缩减事业单位规模,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

3.建立制约政府行为的力量。改革政府行政审批制度,说到底是要约束政府行为。但由于政府本身所具有的政治强制力和内在的扩张冲动,只靠政府自身改革难以奏效,前述广州市的审批项目改革就是例证。所以,改革行政审批制还需要建立外部的制约机制,即建立超越于市场和政府之上的力量。这就是法治。只有把政府行政审批制纳入法治的轨道,真正做到依法审批,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和遏止行政审批项目的扩张。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实现政府行政审批的法制化,进而为实现法治社会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丹尼尔·史坦博.管制与市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李郁芳.关于政府审批制度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1,(4):197—208。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BAUMOL, W. J., AND R. D. WILLIG. Fixed costs.Sunk Cost, Entry Barriers and

Sustaimability of Monopoly[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5, August,1981,405-431.

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经济 资金时间价值 市场经济理论

1 工程经济自身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1 工程经济与技术经济的主要区别

技术经济一词来自东方,以前苏联为代表。工程经济一词来自西方,以美国为代表。7 O年代前,原技术经济中基本方法多为静态分析方法( 或采用单利计算),采用静态经济指标,而工程经济自1915年就提出了复利计算, 一向用动态分析方法,采用动态经济指标。如今事实证明技术经济就是工程经济,并全用动态分析方法与动态经济指标了。

1.2工程经济的含义

工程经济是运用经济学中的理论、名词、术语及方法研究技术先进、工程技术方案的优选及可行的技术本身的经 济效果问题,以使先进的可行技术与最佳的经济融洽的结合。因此,工程经济除了主要研究工程投资的经济分析、经 济评价、控制、决策等理论外,还担负了研究工程经济与社会需求、生态资源、环境条件等之间关系的协调任务,这也是人类永续的话题,更是人类行为的宗旨与理想的目标。

1.3工程经济学科属性

由工程经济的含义可见,工程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分支,是应用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的边缘学科,而且是人类追求高质量生活行为的基础学科,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相当完善与普及。

1.4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

1.4.1资金时间价值理论

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条件、考虑方法等问题都已被一致默认。在进行等值计算时可有十多个公式,但其基本公式可以归结为一个复利终值公式( F = P ( 1 + I ) n ) ,因为其他所有公式都是由此公式推导出来的,关键在于清楚推导前的假设条件。资金时间价值理论、等值计算方法、计算技能是工程经济的最基本的理论、方法、技能与核心内容。

1.4.2市场经济理论(意识)

这里更强调的是市场经济理论(意识)与资金时间价值理论间的关系,通俗地说两者如同绿叶与红花。市场是人、物、财、生态、资源协调发展的中心,不按人的主观意志转移,而能自觉遵守客观的经济规律并融自然规律为一体;市场经济理论(意识)是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得以充分发挥、充分应用的充分与必要条件。资金时间价值理论是客观的经济规律,不是由人主观承认与否而决定的,因此,应该深入地研究,自觉地应用。然而,在接受、学习、研究与运用资金时间价值理论时一定要有市场经济理论意识。

1.5工程经济的基本方法

不同的工程经济和技术经济类书籍与教材有不同的提法与分类。不同的经济问题应当并可以采用不同的工程经济分析方法;同一问题也应该并可以用许多工程经济分析方法,因此可以见到许许多多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同时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其实,工程技术经济的基本方法仅有两大类,静态与动态之分。其中静态方法并不始于工程经济,因此,工程经济中的基本方法可归结到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即称动态方法)。事实证明将原有的静态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即可得到动态的同名指标,相反,动态的方法不予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便可得到同名的静态方法。事实还可证明真正掌握了资金时间价值理论、计算方法与技能的人,是有可能进行某工程技术经济问题分析的。对进行经济分析的许多问题、项目、方案也可归纳为两大类。需要强调的是在此提出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虽然浓缩到了一个内容,但绝非指学习本学科时专门学习这一内容就能获得这一内容“知识理论方法”的,因为工程经济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尤其是可应用的面更宽、更广,为此本文须阐述工程经济外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 工程经济外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从工程经济的功能及适用性看,工程经济能应用于任何行业的技术与工程,应用于一切部门、单位、企业管理乃至家庭。然而不同行业( 专业) 应 用工程经济理论、方法的同时,应该具备各行业技术独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化工、农业、药业、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工程等专业等等,应首先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行业标准、规范与规定以及本专业的“工程经济特色”理论。

2 ) 从工程经济是经济学分支的属性看,掌握、应用工程经济时,必须掌握一定的宏观、微观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应该熟悉财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制度、政策及规定等。

3 ) 从工程经济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的边缘学科看,在掌握、理 解工程经济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概率与统计、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以及对社会的深刻认识与责任感等。

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收入效应;替代效应;预算线

微观经济学将商品分为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又译为劣等商品)和吉芬商品。在微观经济学教材中商品效用章节结合预算线、消费者均衡的知识进行展开。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商品消费量的影响可以划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这里的替代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的替换强度的变动,从而影响到商品消费数量的变动,收入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导致的支付能力的变动,进而由支付能力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消费数量的变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因为吉芬商品是属于特殊的低档商品本文就不讨论吉芬商品的内容,只关注于普通商品和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问题。

1.对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理解与认识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内容属于微观经济学里面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因为理解该知识点需要掌握几个基本的知识点,如正常商品、低档商品以及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均衡方面的知识。首先,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如何划分的呢,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是根据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区分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如果价格需求弹性为正值的是正常商品,价格需求弹性为负值的是低档商品,当价格弹性大于1则是奢侈品而小于1的是生活必需品。需求量随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减少的商品称为低档商品。人们对正常商品的消费会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对后者的消费则恰恰相反。其次,如何区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呢。在现实生活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往往会给消费者的决策代来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提高了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对于消费者来说名义货币收入是不变的,但是商品价格下降后,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增强了,会改变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这就是收入效应。一般来说,收入效应在图形上表现为消费者均衡点向更高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的移动。第二,消费者会更多地消费现在相对便宜的商品,减少那些现在变得相对较贵的商品,表现为价格相对下降的商品销量会上升,而从图形上面看就表现为均衡点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移动,这就是替代效应。

2.用图形化的方式说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如右图所示,用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衣服和食物,期中食物是正常商品时,食物的价格下降的时候,预算线RN会向外移动到RT。同时作为消费者均衡的(X,Y)组合也会发生变化,消费者均衡由A转移到B点,在这个B点意味着消费了更多的食物,少消费了衣服,食物的增量为F2F1的部分,即食物价格下降以后食物消费量的改变,F2F1的部分又可以划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部分,两者相加则为总效应部分即F2F1的部分。当食物价格下降以后,相当于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加了,为了便于理清这一部分的性质,我们可以按照衣服价格/食物价格的比值根据算出预算线RT的斜率,并根据此斜率做一条平行线MN与原等产量线U1相切于D点。现在可以看到的是在原等产量线U1上出现了产量相同的两个点A点和D点,则由D点对应的(X,Y)可以和A点对应的(X,Y)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减少的衣服替代了增加的食物,这个替代效应的大小体现在图上是F1E部分,即用F1E数量的食物替换了C1C2数量的衣服。

当食物是低档商品的时候,如右图所示,食物的价格Px变化前的消费者均衡点在A,Px下降以后消费者均衡点在B,则B点对应的E点和A点对应的F2增加的数量表明了在收入增加以后消费某种低档食物的数量会减少,这就是总效应。用刚才的方法,通过作于预算线RT平行且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的补偿预算线MN,就可以把总效应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从图上可以得知,Px下降以后食物和衣服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由A运动到均衡点D,对应的需求量增加量为F1E,这就是替代效应,是一个正值。而Px下降以后引起的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的变化,使消费者均衡点由D点移动到B点,这就是收入效应。在食物的价格下降的时候,收入效应是负数,即随着实际收入水平的上升,消费者消费低档商品的消费数量下降。由于收入效应是负数,所以图中的B点必定落在A、D两点之间。而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所以在图中总效应F1F2是一个正值。但是在少数的情况下,我们会发现,某些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的作用会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于是就会出现微幅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现象,这类物品就是吉芬商品。总体来说,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是否导致消费者选择该商品数量的增加,取决于价格下降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符号和大小。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正常商品而言,商品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使得该商品需求量增加;对于低档商品而言,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商品需求量增加,但收入效应却使得商品需求量下降。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的变动,低档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反方向的变动。由此可推知,当商品的价格变化时,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由于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不对替代效应产生影响,所以,所有商品的替代效应都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3.两种效应的应用及经济学意义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两个概念,结合三个假设来进行分析。第一个假设对单个的消费者而言,如果收入增加对个人的消费有什么样的影响?替代效应会使个人由于更高的工资而增加工作的时间。收入效应会使个人移动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面去,而由于消费和休闲都是属于正常商品,所以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第二个假设是,如果银行利率下降会对个体消费者的现在和将来的消费发生什么影响?人生的收入可以分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储蓄是当前收入和当前的消费之差。当消费者在将来需要消费时,就将动用储蓄部分。如果储蓄部分利率下降,那么结合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分析:当利率降低时,相对于当前的消费而言,将来的消费成本增加了。因此,替代效应会使消费者将来的消费更少,而当前的消费更多。现在来考虑收入效应,当利率降低时,根据前面的结论可以知道,消费者会移动到更低的无差异曲线上去,因为利率这个变量使当前的收入状况变坏了。由于现在和将来消费的都是正常商品,消费者会选择在现在和将来都缩减开支。因此收入效应会使消费者在两个时期都减少消费。当然,最后的结果既取决于收入效应也取决于替代效应。如果低利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会增加当前的消费,相应的将来的消费会减少,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前的消费会减少,将来的消费也会减少。第三个假设是如果对居民收入所得税调低征收会对居民的劳动供应量有什么影响?降低税率等于增加其收入水平。当税率降低时,相对于工作而言,休闲变得更加昂贵,在这种情况下是会鼓励其花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的。换言之替代效应会使其比之前更加努力工作了,因此替代效应使其增加了劳动供应量。考虑收入效应的话,当税率降低时,个人的收入水平增加了,现在居民获得了更高的预算线。因为休闲是正常商品,个人就倾向于用这种福利增加来享受更多更高级的消费品和更多的休闲。所以在收入效应下,工资增加时,消费和休闲都会增加。

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言,对于我们研究微观经济的相关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作为一种静态分析方法,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是不涉及时间变量的变化的,当然更不涉及由于时间变量而造成的其他变量的变化,可以看成是某一时刻的状态,这种分析方法是为了后面的宏观经济研究打下了基础,为以后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分析做好准备。 [科]

【参考文献】

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区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现状;完善的启示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了实体经济,我国大多数企业也都深陷于融资困境。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融资租赁业务已经成为解决资金与设备的融通问题最有效的方式,而融资租赁机构作为金融机构,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融资租赁的需求迅速膨胀,国际跨国金融财团在我国纷纷设立了分支机构,以占先的公司战略,以求更大的全球融资租赁市场份额。经验丰富的外资机构早已将市场深入我国大型工程和交通运输等领域,而我国融资租赁业务起步较晚。随着我国入世的深入进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本土的专业融资租赁机构的成长是特别艰难和曲折的。为了我国融资租赁业蓬勃健康的发展,本文对比了国内和国外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融资租赁业发展较慢的原因并吸取国际财团丰富的业务经验。

一、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业务最早出现在二战后的美国,是一种集金融、贸易和租赁于一体的新型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极大地满足了的企业扩大投资的需求,解决了战后缺少资金而又急于恢复经济的国家和地区的融资问题。我国于改革开放时首次将融资方式引入国内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正在进入关键战略机遇期。对于融资租赁机构的建设,国家已经意识到其重要性,并且继续加大对其投资的力度,从而为融资租赁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依据承租人对出卖方及标的物的指定,向出卖方购买标的物,承租人为使用该标的物而承诺分期支付租金的合同。一般标的物的资产价值较高,偿还期也较长,因此承租方签订合同的目的主要是融资,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租赁。此外,融资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够美化资产负债表,提高投资者投资的信心。融资租赁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资产专业管理的优势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营运能力的重要力量。融资租赁专业机构肩负着企业扩大再生产和厂商设备适销对路以及完成产业结构迅速升级的重要使命。

二、国外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现状

1952年第一个融资租赁公司出现在美国,标志着融资租赁市场的兴起。这种新的融资方式很快受到了大多数企业的欢迎,于是大量的融资租赁专业机构出现在西欧和日本等发达的经济体,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层面上来讲,融资租赁业务对经济的贡献远远超出预期。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为止,三分之一以上的投资采用了融资租赁方式,融资租赁已然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方式的关键筹资手段,将以小搏大的财务杠杆效应发挥到了极致。虽然融资交易额近年来迅速膨胀,融资租赁额占投资总额的比例不断攀升,但是融资租赁市场主要集中于美日德等发达经济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融资租赁市场份额占总的融资租赁市场80%以上,这些国家的专业融资租赁机构凭借庞大的资金来源和丰富的融资经验,在金融风暴中依然能够向投资者提供较高的回报率。而过度依靠传统的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其他国家则面临者巨大的财务危机。但是这些国家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个国家都面临着资金短缺与技术进步的压力。

随着融资租赁市场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融资租赁市场按照客户所在行业的细分标志着融资租赁业的进一步成熟。传统标的物飞机、汽车和工程机械融资依然处于市场的主导地位,近年来,船舶、医疗设备、包装印刷设备、铁路运输设备、高校科研实验设备以及芯片制造设备、IT设备、软件和IT相关服务等呈现迅猛发展态势。2012年融资租赁市场的潜力正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进纷纷展现出来,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租赁的交易额占全部融资交易额的三分之一以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占到整个融资租赁市场90%以上。并且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自1962年起长期奉行扶持本土融资租赁业的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企业投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金融机构的优惠贷款倾斜政策以及投资相关的保险和信托等业务组合,除此之外,这些政府还纷纷出台与规范融资租赁市场相关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当事人的权利,特别是对开发海外的融资租赁市场给予关税抵免的优惠,为融资租赁市场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例如:美国政府制定投资税收抵免制,司法机关通过经济复兴税法,中央银行通过贷款大力支持融资租赁,保险公司为跨国租赁业务提供风险保险;日本采用投资促进税额减免制度,政府制定政策性融资政策为融资租赁提供信用担保和风险保障等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