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日常生活劳动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与挑战的世纪,二十一世纪需要人才是具有“开拓型”的人才,我们肩负的任务是培养新世纪的建设和创造者,在幼儿期,我们不仅要培养幼儿具有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外,还要培养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以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奠定物质基础。
那么,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去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呢?
一、激发幼儿动手实践的兴趣和愿望
兴趣是最好地老师,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游戏,利用游戏来和愿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给幼儿提供操作与实践的机会。
(1)角色游戏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通过动作来表达的,如用身体的摇晃表达在“船上”,再如“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爸爸妈妈幼儿自然在游戏中去模仿成人的劳动,给孩子穿衣服、喂饭、洗脸、梳头,学习叠被子,炒菜、洗碗,打扫卫生等,游戏结束后,还要学习收拾整理玩具材料等。
(2)体育游戏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如在体育游戏中开展拍皮球练习,跳绳练习,还有转呼啦圈,跳皮筋、踢毽子、骑自行车等,都能很好地促使幼儿动手、动眼、手脑并用,以及肌体的协调运动。
(3)科学角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如在科学角或科学室中做小灯泡接通干电池的实验,物体的沉浮实验,虹吸现象的实验,水的三态变化实验,弹力球,磁铁玩具等,都能深深地吸引幼儿去动手操作实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二、为幼儿创造动手实践的条件
提供多种类、多层次的操作实践材料,是幼儿动手的物质条件。
(1)教师要充分利用成品的玩具和材料,让它们在操作中发挥作用。
(2)要多给幼儿提供半成品以废旧物品为主的原材料,可供不同能力水平地幼儿需要,如提供纸工活动后的各色纸屑、纸盒、饮料瓶、易拉罐、鸡毛、雪糕棍棒、线轴、彩色旧毛线、各色布头等。
(3)作品展览活动,将幼儿平时所做得泥工、绘画、折贴、插塑、自制玩具等作品收集起来,供幼儿参观学习,去激励幼儿积极动手的热情。
三、鼓励幼儿积极参加环境创设活动
环境的创设,应体现以幼儿为主的现代教育观。
一年四季的墙壁画得更换,节日活动的环境布置,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参与活动过程。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由于幼儿身心愉悦,无过多的束缚与规定,幼儿能充分动手动脑,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操作学习的积极热情。由于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收集、布置和整理工作,最终幼儿看到和享受劳动所带来的收获与成果。
四、强化幼儿的动手实践技能,并转化为基本的劳动技能
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劳动的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强化幼儿的动手实践技能,使之转化为基本的劳动技能,将来更好地为自我和他人服务。
(1)多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如利用泥工活动、折纸、剪贴等,训练幼儿的手指肌肉的发展及手指的协调能力,利用打击乐 促进幼儿敲击节奏的协调,利用拼拼、折折活动训练动作的灵活性。
(2)强化值日生工作
对值日生的工作要提出具体要求,如当好老师的小帮手,帮助老师整理图书、玩具、餐具、桌椅、清扫地面,照顾自然角的动植物等。
(3)开展园地劳动,经常带幼儿到班级种植园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种植活动,如整理田地、拔草、浇水、选种、播种、观察、记录生长等,这些劳动都有利于培养幼儿认真负责、持久细心地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体验到劳动的辛苦,懂得珍惜和爱护劳动成果。
五、密切家园联系,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强化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和家庭取得教育上的一致,幼儿园或班级可通过“家园之窗”专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想家长介绍有关培养动手能力的有效经验和方法,另外,教师和家长之间还可以采取便条交换,信息反馈等途径,保持教育上得一致。
费;表现;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4―0036―01
幼儿节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幼儿的一生负责,要从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点滴抓起,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重视幼儿节约意识的培养,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一、日常生活中幼儿浪费现象的主要表现
镜头一:幼儿上完厕所拧开水闸后不关上,任其流淌,置之不理,造成水的严重浪费;幼儿在洗手间长时间逗留,本来已经洗完手了,但却还是戏水玩耍,有时甚至还互相洒水、打水战,造成了水的浪费。
镜头二:幼儿自带的小食品、水果过多,食用时撒的满地都是;有的幼儿还将吃不完的食品或者不喜欢吃的食品直接投入垃圾箱,造成食品的极大浪费。
镜头三:幼儿普遍有随意撕扯练习本的现象。有的幼儿一片纸写一个字或几个字就撕下扔掉了,甚至整个本子也写不了几个字就撕扯完了,既造成了浪费又影响了环境卫生。
二、培养幼儿节约意识的重要性
就个体而言,节约是一种长期养成的行为习惯,是一种品质修养,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对社会进步、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力量。一个人一旦形成了好的节约习惯,就不会因时、因事而改变节约习性,这种节约习性是在从事一切生产生活活动中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习惯。而这个习性的养成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修炼才能够逐渐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学习,不断提高,更需要从幼儿教育抓起。
三、培养幼儿节约意识的主要途径
1.建立家园共育机制,形成教育合力。首先要建立长远的、行之有效的家园联系制度和定期座谈交流等制度。定期开办家长学习培训班,告知家长近期开展节约教育的活动主题和教育目标指向,建议家长做什么或者怎样做以及如何配合教师的工作等。幼儿园工作还要定期向家长开放,让家长深入全面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师的工作情况,家园联合起来共同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
2.挖掘教育资源,进行情景感化教育。幼儿园可利用广阔的田野条件和附近各种中小企业、经营摊点等教育资源,给幼儿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生活劳动场景,以情感人,增强幼儿的节约意识。如,在农忙时节,教师可建议家长带孩子或教师带领幼儿到附近村庄去观察农民的生产劳动,必要时让幼儿亲自参与简单的劳动,亲身体验农民伯伯种地的艰辛,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教师还可教幼儿学习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幼儿能隐隐地体味到此诗的深刻思想内涵,对劳动人民有粗浅的认识和由衷的尊敬之情,从思想深处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
3.设定特定环境,让幼儿在挫折中接受教育。依据幼儿的需求心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受挫环境,使幼儿通过亲身感受,建立节约的思想意识。如,在幼儿玩抓沙、捏泥人活动后,教师把水管的总闸关掉,让幼儿没有水洗手,这时教师就可以问:“小朋友的小手还没有洗干净,水怎么突然没有了?是不是刚才有小朋友把水龙头开的过大,水浪费掉了?以后我们应该怎么用水呢?”幼儿答:“把水龙头开小一点,用完后立即关掉水龙头,节约用水。”
4.加强语言学科教学,丰富语言内容,坚定幼儿的节约意志。教师可充分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和喜欢看图画书的特点,多给幼儿讲节约类的小故事,并给他们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中,能增强理解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坚定节约意志。如,教师可经常开展故事演讲活动,给幼儿讲的节俭故事: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在经济困难时期,他还自己主动要求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和水果。
关键词:体育运动;美;体育美学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智慧以及力量所进行的自由的创造性为就是美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说,美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早在人类社会产生的时候我们体育运动也就随之产生了,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为我们充分的展示了存在于体育运动中的自然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罗丹曾将讲到过,“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体更美”。透过任何一项体育活动,我们都能够从多个方面清晰的欣赏到人体的美感,或速度、或力量、或活力以及激情,每一项都是体育运动做所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以及艺术美感。所以,我们说,体育运动中包含着美,体育运动能够我们无限的美的享受。
一、美的含义
美的含义是什么呢,美在我们汉语中的解释是指头戴羽毛或者羊角等配饰载歌载舞的人。从解释中我们很容易能看出,美就来自人的形象。有观点认为,美存在着关系,而关系越为复杂,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美也就会随着改变,从而引起人们呢精神层面上的和愉悦,这种快歌以及愉悦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感。美不单单跟随关系的改变而变化,同时还可以用严格的数量或者概念来表示,例如:均衡、和谐、对称等都可以用来形容美。我们之所以说我们的人体是最具美感的,也是因为我们人体的个部分都遵循着比例对称的原则。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为了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以及风度,在青年时期都必须进行健美的训练。胸部宽广、肌肉发达、四肢有力的男士就是西方美男子的代表特征,战争中胜利者的裸象接受者人们的朝拜。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会使他们的审美观念不同,但却都认为我们的人体是最具美感的。
人体进行体育活动最为根本的材料,体育运动员优美的线条,发达的肌肉都给与人们视觉的美感。而当他们呢做出奔跑、跳跃、旋转等动作时,人们则感受到了更为深刻的韵律美、节奏美。尤其是在花样游泳以及体操等运动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运动员优美身姿最完美的展示,强烈的身体美感以及艺术美感都冲击着我们的观赏神经。所以我们说体育的艺术美总是在人体美的基础上从而表现出来的。
二、体育美学
早在原始时期,体育活动就已经产生于人民的生活劳动以及军事活动中,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事业也逐步被人们所重视,逐渐得到了发展。伴随着体育实践的不断完善、发展,体育也逐渐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艺术色彩。运动员作为体育的实践者,不断地完善体育运动中的动作、技巧以及体态、神韵,在表演风格上也进行了很大的改进,体育审美也就由此产生。又通过对存在于体育中的美感以及艺术成分进行分析、整合,就为体育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体育美学的任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育美学要能够科学的解释体育美的本质以及根源,能够科学明确的阐明不同的体育项目具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以及审美层次;其次,能够服务于人类体育审美学的提高,通过体育美学丰富人们自由想象的能力,从而为人们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帮助;最后,能够在之前体育美学的基础上不断的发现、完善我们的体育美学,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体育运动中的美
在体育运动中,人们总是能够朝着制定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一方面,体育运动能够很好地增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发展人的个性;另一方面,通过体育运动,能够发现、欣赏存在与体育运动中的美。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价值和理性目的,尤其是对于竞技比赛其功利性就更为显著,因为竞技比赛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且与国家、自身的荣耀紧密联系。所以,运动员所展示给观众的正是这种自然与社会的结合,最后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给观众带来美感的同时获得心情的愉快。每一种运动项目都独具特色,因此,每一种运动项目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吸引着观众的审美视线。
在众多项目中,体操运动时众多体育运动的基础,它不单单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运动运肢体的协调性以及柔韧性,对于其他运动项目都具有很大的帮助。体操运动能够更充分的为观众展示自然的协调以及人体体态的美感,艺术体操更是备受青睐。艺术体操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运动运手持简单器械或者徒手进行演绎,是健美、音乐、舞蹈的综合体现,是观众的美感享受需求得到最好的满足。
田径运动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由来已久,它是对速度、远度、高度最为直接的体现,它是爆发力的体现,要求运动员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到速度、力量、耐力的爆发,是“更高、更远、更快”奥运精神的代表。在田径运动中,参与者能够尽情的挥洒和释放,观众的高声呐喊同样是情感的宣泄,田径是最能带动观众情绪的运动,或让观众高声呐喊、或让观众热泪盈眶。田径运动之美由此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作者单位:1. 河北工业大学体育部;2. 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丰.享受运动之美[J].新世纪周刊,2008,(23).
[2] 金大陆.体育美学:人·运动·未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关键词】音乐;启蒙;奥尔夫;兴趣
一、抓住奥尔夫原本性的思想核心,使音乐启蒙回归自然
奥尔夫原本性思想探究的是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使音乐回归于人的生命。原本音乐不只是单纯的音乐,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没有困难和压力自然获得。因它接近大自然,所以是适合儿童的。而在教育行为上则是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幼儿亲自参与,甚至自行设计,即兴地去进行表现,这种表现的产生是内心需要,即是从本能中被诱发出来的。
1.将语言富于音乐的节奏,体现奥而夫音乐原本性的原则
当孩子有了模仿的愿望之后,就鼓励孩子去模仿,并带领孩子做一些模仿游戏。 可以充分利用每次唱歌、念儿歌的机会,鼓励孩子用动作来表现音乐,发展婴幼儿的律动能力。 如:模仿小动物。“小鸟飞呀,飞呀飞呀飞;小鱼游呀,游呀游呀游;小虫爬呀,爬呀爬呀爬;小兔跳呀,跳呀跳呀跳。可以边说边做相应的动作,动作尽量和宝宝的节拍一致,鼓励宝宝一起做,并且在读时,语言速度要跟着孩子的动作速度,再如,在唱“小手拍拍”时,边唱边鼓励宝宝一起指五官,宝宝们在这种律动游戏中不仅认识了五官和身体其它部位,而且又好玩又锻炼了孩子的运动能力和节奏感。
2.将孩子日常生活的动作,融入音乐启蒙中去,体现原本性原则
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他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感官直觉的体验、经验获得,这是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的。因此,结合动作进行教学活动是很适宜和重要的。而人本身所具有的动作,无论是简单的走跑和日常生活劳动中的动作,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这些为音乐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结合动作的音乐教学包括声势、身体各部的动作,以及这些动作在时间、空间中的运动,身体的造型活动、配合游戏、形体表演、即兴的民族民间集体舞等等。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它是人类宣泄、表现、交流情感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每个儿童都能自然地使用。它是由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动作组成的。0-3岁左右的孩子喜欢运用全身的动作去体验音乐,能随音乐作一些无规律的动作。这种无结构、无规律的随乐而动是形成音乐动作技能和音乐节奏感的准备。对于正处在感觉运动阶段的儿童,感受音乐和获取其他经验一样,都需要感觉与运动的协调配合。
二、在日常教育中,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对幼儿进行随机的音乐启蒙,体现奥尔夫教育的即兴性原则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0-3岁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终生兴趣和艺术修养,而不是培养“音乐家”“舞蹈家”,因此,培养孩子听音乐的兴趣就显的尤为重要。
1.定时播放固定的音乐
在稳定情绪的时候,播放欢快的音乐,有助于调动宝宝积极的、乐观的情绪。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倾听音乐,让孩子逐渐熟悉并初步有了感受。如在早晨播放《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宝宝哭了》等歌曲,让孩子在逐渐倾听中懂得其中的含义,并且孩子们会在不经意中会哼唱出来。
2.不同的情景听不同的音乐
宝宝们一开始倾听音乐,他们并不懂得音乐的含义,更没有感受,可是当你结合不同的情景倾听不同的音乐。宝宝们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如:在宝宝们玩耍、嬉闹时播放欢快的儿童歌曲;在下雨时唱《大雨小雨》;在洗手时唱《洗手歌》;在宝宝们睡觉时候我唱《摇篮曲》……这样不同的情景听不同的音乐,宝宝们心中的感受到音乐的不同。
3.定期播放古典名曲
在每天起床后可播放古典音乐,每首名曲都要连续播放一个星期,使宝宝们能随着音乐旋律在心中默唱直到记熟,如舒伯特的圣母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海顿的小夜曲,舒曼的小夜曲……这些名曲的欣赏如同对宝宝讲故事一样,能引起宝宝的许多想象,虽然他现在不会说出什么,但是美的音乐能使人陶醉产生脑肽,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都十分有益,每天到这个时刻,是宝宝们最安静的时候,他们都在认真地听,有的甚至会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如在听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时,宝宝们有的闭上眼睛做入睡状,有的干脆躺在地上做入睡状。
三、将各领域内容与音乐启蒙相互渗透,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原则
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对以体验过一切的人,才能真正被理解。”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奥尔夫的实践性原则。宝宝必须通过自己实际唱奏甚至作曲来体验音乐并接受音乐教育,而不是说教、传授和示范。可以通过游戏来培养,而在活动中,如选择一个《报纸的游戏》,让宝宝先找到自己的“座位”{报纸},在引导下再发挥想象以“报纸”做表演的乐器并探索报纸能发出怎样的声音?是如何发出的?宝宝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然后即兴创编出节奏来,最后利用报纸玩各种游戏。活动中通过空间移动、记忆、探索、即兴创编等方面的训练和培 养,使宝宝的实践和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而在上面的例子中也充分体现了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原则。
关键词:吸引力;意义内容;实战经验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19-02
《幼儿教育学》是职业学校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虽然是专业课,但因为是理论课偏文字性,因此许多学生仍然对它的兴趣不浓。如何增加这门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就成为相关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重点。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初中阶段学习的失败者,学习兴趣不浓厚,文化基础较差,理解力不强。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虽然其专业技能:如唱歌、跳舞、弹琴、画画、手工、讲故事等的培养很重要,但相关理论的学习也是必要的,尤其是今天的幼儿教育,教师既要面对幼儿家庭角色、地位的变化,还要面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多元化,父母对孩子期望的普遍过高,全面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相比过去更显得重要。为此,老师必须采取措施,增强《幼儿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吸引力,提高幼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从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着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幼师专业的女同学未来都要扮演母亲这一重要的社会角色,对母亲而言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则很难成功完成这一任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今天的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支出已经占据了整个家庭支出的绝大部分,未来还会更高,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哪一级教育有闪失则意味着要为下一阶段的教育支付比同期别的孩子更多的成本。而家长自身的素质,尤其是正确的教育观念,则与孩子教育的成功失败息息相关,并可以增强她们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幼儿教育学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职业学校虽然会统一安排学生的见实习,但很多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的实际经验,她们会先于学校安排,自己到幼儿园见实习。因此,她们希望早些掌握相关的一些操作性知识,在《幼儿教育学》中,“幼儿园游戏”、“幼儿园教学活动”、“幼儿园日常生活劳动及娱乐活动”,这些偏重于操作性的内容被安排在后面,实际教学中,这些内容应该安排在前面进行教学。职业学校的教学强调其实用性,职校学生和家长也很看重学习的实用性,通过这些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到幼儿园就能马上成为指导老师的助手,给幼儿上课、组织幼儿玩游戏、安排照顾幼儿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只能看而摸不着,指导老师满意,学生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增强她们从事幼儿教育的信心,增添学习《幼儿教育学》的兴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有限。调整教学内容后,不仅满足了学生学习实用的需求,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更会促使学生思考,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
三、加强与专业技能学科的衔接
职校生的专业选择完全是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的,每一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课都很重视,尤其是专业技能学科,因为涉及到的都是一些学生的实际操作,因此兴趣更浓厚。如果把《幼儿教育学》与专业技能学科有效衔接,就能把学生对专业技能学科的兴趣迁移到《幼儿教育学》上,而幼儿园游戏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又恰好融进了学生的角色扮演、手工制作、音乐演奏、故事讲述等活动。刚好能把学生在音乐、舞蹈、美术等课堂上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幼儿教育学》课堂上专业技能的展示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满足了她们表现的欲望,既能增加《幼儿教育学》的动感,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四、增加学生的参与,注重知识的具体化和运用
《幼儿教育学》的知识体系完整,结构清晰,学生理解的难度不是特别大,但作为理论性学科,知识在实践层面的运用讲得不够细、不够具体,因此,在教学中应把侧重点放在如何教学生运用知识上。课堂上老师少讲,而是让学生多讨论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例如,讲授“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园教育原则”这部分知识时,就直接选择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具体内容,讨论如何落实。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为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后明白,这一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老师讲课,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遇到问题主动请教家长和老师。将知识变成学生头脑中直观而形象的具体操作,把笼统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感受到《幼儿教育学》能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学能其用。
五、灵活安排见实习,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增加实战经验
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案例情境和学生活动,始终是一种假想和模拟,学生完成活动始终与现实有一定差距。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老师可能就要花好几分钟的时间,以多种形式,如背儿歌、唱歌、做手指操等来组织,我们的同学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在练习幼儿活动的指导,但在面对实际的幼儿时,她们所欠缺的营造课堂氛围、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形成有效课堂秩序的综合组织能力就会充分表现出来,这些会极大地损伤她们从教的信心。因此,我们要把过去那种集中的见实习,分散的、经常的进行,让学生置于幼儿园中,更全面、详细、具体的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以便在学校中的演练更接近幼儿园的真实情形,增加她们的实战经验,便于到幼儿园工作能尽快上手。
六、改变考试方式,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