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口腔卫生知识宣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目的:了解固原市原州区小学生(7-9岁)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探讨预防口腔疾病及提高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3000名在校小学生(7-9岁)进行口腔保健知识问卷调查 结果?小学生(7-9岁)多数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为70%以上,部分知识知晓率过低。结论?应进一步加强以口腔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的研究,提高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
【关键词】口腔保健;知晓率;小学生,调查
【Abstract】 Objective?Understand the Yuan zhou qu GuYuan pupils ( 7-9 years old ) oral health and or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knows rate, To prevent the disease and oral health care knowledge know the rate of effective measures.Methods?On 3,000 school pupils (7-9 years old) for oral health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 Results?Pupils (7-9 years old) most oral health knowledge about 70%, part for knowledge about too low. Conclusion?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education mainly with oral health study of comprehensive control strategy, improve students, parents, and even the society as a whole knowledge about of oral health.
【Key words】 oral health ;know the rate;Pupils ;Investigation
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是国家实行的民生项目中衡量儿童口腔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健康教育对口腔保健的重要意义,意识到口腔预防保健重点人群是儿童。为此,我科于2011年3月至5月对固原市原州区3000名小学生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按随机原则抽取了原州区三所小学,39个班级,检查人数3000人,平均年龄为7-9岁,男女生比例为1:1。
1.2 方法:设计口腔保健知识问卷调查表,以了解本区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情况。调查表根据“2010年度固原市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中要求的的口腔保健知识内容设计。调查内容包括:刷牙方法、刷牙次数、牙膏的使用、六龄牙的定义、窝沟封闭的意义、吃糖的危害、牙疼的处理办法等口腔知识等[1]。为了便于统计,采用选择题型,当面由受试者本人独立填写问卷,完成后立即收回,有效答卷100%。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73.5%的学生选择横刷和竖刷结合,有7%的学生选择横刷法;有76.2%的学生选择每天应早晚刷牙各一次;有51.2%的学生知道应该选用含氟牙膏刷牙;知道 “六龄牙”是6岁萌出的恒牙者为22.8%;81.6%的学生不清楚什么是窝沟封闭,不知道窝沟封闭能预防龋病;有77.4%的学生认为刷牙能预防龋齿;有86.3%的学生知道吃糖能导致“虫牙”; 有67.3%学生认为牙疼时应该去医院找医生,21.2%的学生认为只要忍一忍就过去了。
3 讨论
3.1 口腔卫生方面:有73.5%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有76.2%的学生知道每天应早晚刷牙各一次;半数学生懂得选择含氟牙膏有益于牙齿健康。结果表明: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的日益重视,一些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已为小学生逐渐接受。这方面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较有了明显提高,但按照《2010年度固原市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中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需达到85%的要求仍有待加强。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教育的阶段,可塑性强,从小接受正确的口腔卫生教育,能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且使口腔保健知识通过学生影响家庭,影响社会。
3.2 龋病的预防及处理方面:有86.3%学生知道糖是引起龋齿的原因,77.4%的学生认为刷牙能预防龋齿,61.3%的学生认为牙疼时应该去医院找医生,只有31.2%的学生认为只要忍一忍就过去了。这些结果表明,更多的小学生对龋齿的预防意识增强,也能正确的处理龋病的发生,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一些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淡薄、口腔保健知识欠缺、依从性差,虽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患有龋病,却不肯引导其积极接受治疗,这主要与口腔健康教育力度不够,有些治疗方法也不易为学生和家长所接受有关,致使干预性治疗不能顺利实施。以上结果符合WHO口腔流行病学资料库和相关的多项调查结果,表明龋病在发达国家呈下降趋势,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呈上升趋势[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材料统计,我国乳牙龋齿患病率高达60%-80%,恒牙龋齿患病率亦在40%左右,严重危害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身心健康,今后对这些方面的宣教教育仍不能松懈。还应当加强对细菌和牙齿结构缺陷与龋病关系的宣教,使更多学生对龋病病因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以利于降低龋病的发生率。对小学生们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在龋病还在萌芽状态时就积极处理,使龋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3.3 部分知识点的知晓率过低:多数学生对口腔基本常识缺乏全面的了解,81.6%的学生不清楚什么是窝沟封闭,不知道窝沟封闭能预防龋病,只有22.8%的学生知道“六龄齿”的定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从深度和广度加强对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应根据小学生对口腔健康的了解程度,制定系统的教学大纲,从基本知识开始做到全面细致,同时针对口腔保健的基本常识及预防措施进行针对性地宣教。并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手段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好奇心理。掌握基本的口腔健康知识,理解保健和定期检查的必要性,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龋齿的病因,以及如何刷牙。更应让学生从小了解什么是六龄齿,保护六龄齿有什么意义,从而更好地引导儿童进行口腔保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最终降低儿童牙病的发病率。
3.4 小学生牙病防治: 本文调查的对象均为(7-9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恒磨牙刚萌出阶段,恒牙龋中患龋率磨牙高于切牙,且好发于面的点隙裂沟,因此,仅仅依靠加强小学生口腔卫生等预防措施尚不足以从根本上遏制小学生牙病的高发态势[2]。目前我科已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项目,对7-9岁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治疗,以进一步提高恒牙的保护率[3]。要对小学生进行口腔卫生指导,使之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做到有效刷牙。还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提高龋病的充填率。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加强以口腔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的研究,提高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使家长与小学生都能认识到龋病的危害性,达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扩大宣传效应,从而帮助改善固原地区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减少消耗社会资源和个人负担等问题,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平化。
参考文献
[1] Burt B. Trends in caries prevalence in North American children. Int Dent J,1994,44:403
[2] 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0-132.
【关键词】 学生;健康教育;窝沟封闭;牙周病;龋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arrying out oral cavity health study,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defending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dental caries in schools. Methods 390 six-year teeth’s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students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comparison group and two experiment groups. Due to various reasons, 78 students who lack systemat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oral cavity and whose parents don’t agree to make six-year teeth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operations will be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rest of 312 students will be automatic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group are the students who have systemat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eanwhile have an operation of six-year teeth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The second group were students who just need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and can’t get systematical oral cavity health education. After half a year of one year, all the students’ oral cavity health knowledge, health behaviors, periodontal and dental caries’s condition will be check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rst experiment group have improved more than the first experiment group in the oral cavity health knowledge, behaviors and dental caries’s condition(P
【Key words】 Students; Health education;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Periodontal disease; Dental caries
口腔卫生保健是“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牙病列为仅次于心血管和癌症的非传染性疾病。据文献报道, 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很低, 小学生又是开展牙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牙周病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 引起口腔内牙菌斑积聚, 导致了牙周病的发生发展[1]。研究表明, 不断、有效地清除牙菌斑是保持牙周健康的有效方法[2]。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有效地保存第一、二恒磨牙避免龋病的发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尤其是第一恒磨牙龋的预防[3]。窝沟封闭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向全世界儿童推荐的一种保护新生恒牙的方法, 也是我国卫生部门向全国各地的幼儿园、中小学生推荐保护牙齿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牙防组也向全国儿童推荐这种保护牙齿的方法[4]。为了解广州农村小学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及六龄齿窝沟封闭术预防龋病和牙周病的效果, 特此展开相关调查。
1 研究目标
通过与学校密切配合, 对学生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咨询、讲座、与学生及家长互动等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取正确口腔保健知识, 了解六龄齿窝沟封闭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促进健康教育及窝沟封闭项目在学校推广应用。为口腔健康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内容
2. 1 研究对象 通过普查九佛辖区内四所小学6~9岁的全部学生, 确定应实施窝沟封闭的3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2. 2 研究方法 将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分组, 一组对照组及两组实验组。由于各种原因家长不同意实施六龄齿窝沟封闭术, 也无系统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78名学生对照组。把余下的312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实验组一为系统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及行六龄齿窝沟封闭术的学生。实验组二是只对学生及家长宣教六龄齿行窝沟封闭的重要性, 单纯行六龄齿窝沟封闭术而无系统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学生。
3 效果评价
3. 1 由口腔科与预防保健科共同设计调查问卷及制定口腔健康教育方案, 调查问卷以《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问卷》为基础, 并根据实际情况及口腔临床医师意见, 部分内容适当修改。
3. 2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及窝沟封闭术。
3. 3 干预后半年、一年对口腔健康知识知晓及行为形成、预防龋齿效果、牙周健康状况的变化三组对比, 进行效果评价。
6 讨论
调查发现, 教育后, 即使实验组一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大有提升, 但有些健康知识掌握仍然较低, 如龋齿是由什么引起的知晓率为53.21%;关于牙菌斑的概念57.1%;预防牙周病的有效方法59.6%;而且在教育过程中发现, 学生关于什么是牙线, 怎么使用, 使用牙线的作用普遍认知较低。说明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全面不足。因此, 口腔健康教育还需进一步努力, 今后的教育工作应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推广, 持之以恒。
通过健康教育, 实验组一健康行为改善较其余两组更为显著, 但有些方面如牙龈出血的正确处理干预后仅34.0%;含氟牙膏的使用率47.4%;正确刷牙方法55.8%;定期口腔检查率58.3%。可能与缺少家长监督, 以及家长文化水平低, 对相关知识认知不足, 不正确指导有关。而且, 从表1和表2对比发现, 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行为改善率提高更明显。因此, 未来医务工作者应多与家长、学校形成互动, 把家长、学生、医护人员与老师很好的联动起来, 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从中探索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健康教育机制。
口腔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改善口腔卫生。对英国不同人群实行口腔保健工作的综合分析表明, 口腔保健教育能够在短期内降低菌斑数量和有效地控制牙龈炎[5]。本次实验牙周健康人数教育后半年与一年比较, 一年后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看出口腔健康行为的逐步提高才能促使健康人数的不断增多。因此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口腔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循证研究结果表明: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口腔卫生状况有积极作用, 但对龋病的减少没有明显效果[6]。实施窝沟封闭术后, 实验组一、二均无龋齿, 而对照组患龋率逐步提升, 由此说明窝沟封闭防龋的重要性。
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龋病和牙周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是危害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的两种最常见的疾病。从上述研究表明, 采取口腔健康教育的同时实施六龄齿窝沟封闭一级预防措施, 可以有效的预防牙周疾病和龋病, 对口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促进人类的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怀周.西安城中村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7(05):363.
[2] 范旭.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评价.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h in J Conserv Dent), 2005, 15(6):337-339.
[3] 洪伟,边立新,郑喜春.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对六龄齿初期龋的治疗.中国妇幼保健, 2002,17(8): 512-512.
[4] 郑伯钧.预防儿童龋齿的良策-窝沟封闭.求医问药, 2006:39.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保健干预
龋齿也称虫牙、蛀牙,是儿童口腔常见病,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疼痛对儿童进食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对恒牙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儿童的发音及容貌,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漱口、刷牙是预防龋齿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同时也对口腔卫生的保持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掌握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现状,提高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水平,更好地开展口腔保健干预,笔者于2013年1月随机选取本社区某幼儿园3岁儿童62例,采用《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在本社区某幼儿园中,随机选取3岁儿童62例,男33例,女29例。
工具:根据李秋忠设计的儿童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对其条目进行筛选和修订,制成新的《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调查问卷》,修订后的问卷Cronbach's α为0.8068,重测信度0.87。内容包括:每天刷牙次数>2次,选择竖刷,持续时间>3min,选择保健牙刷,选择2~3个月更换1次牙刷,有无饭后漱口的习惯,父母有无参与孩子刷牙等7个条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
资料收集方法:对62例儿童进行问卷测评,由健康教育小组人员一对一指导家长填写。发放问卷62份,有效问卷62份,回收率100%。
结果
62例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情况,见表1。
讨论
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与其口腔卫生知识的掌握密切相关。刷牙和漱口是口腔保健中最基本的行为,刷牙可以对牙菌斑进行有效的祛除,漱口能够对食物碎屑给予及时有效的清除。通过刷牙和漱口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及减少龋齿的发生,进而预防牙周病。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很低,自理能力也较差,缺乏口腔卫生自我保健意识。本研究结果显示,有38.71%的儿童坚持每天清洁牙齿2次,37.09%儿童坚持每天清洁牙齿1次,有3.23%的儿童从未刷过牙。可见多数儿童未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而早晚刷牙对预防龋齿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刷牙方法和刷牙时间及其所使用的牙刷不符合要求,这也会直接影响幼儿口腔卫生保健的效果。本调查发现,62例儿童中刷牙正确率也不尽如人意,仅56.45%的儿童刷牙方法正确,19.35%的儿童刷牙时间达不到3min,使用保健牙刷和选择2~3个月更换1次牙刷这2项指标分别达到93.55%、66.13%。应该对儿童加强指导口腔卫生的相关保健知识,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儿童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
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与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相关。由于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相对薄弱,不能对儿童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从而导致儿童存在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本研究结果发现,82.26%的孩子清洁牙齿时缺少家长监督,家长自身也存在不良口腔卫生习惯,说明家长对口腔卫生保健不够关注。口腔卫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是幼儿期,但是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无法自觉主动地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此时就有赖于家长的教育与监督,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可塑性,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正确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在生活的点滴中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为了提高家长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社区应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牙齿应从儿童做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
积极开展口腔保健教育,宣传其重要性。龋病是由牙菌斑引起的,预防龋病的有效措施是对牙菌斑进行有效的清除,其中自我口腔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林靖雯等发现,2岁儿童就可能发生龋齿,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龋病的预防中,4岁以前是其中重要的时期,3岁以前开始刷牙发挥了一定的预防作用。应加强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儿童自觉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让儿童从小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针对学龄前儿童生理心理特点,设计适宜的教育培训内容及形式,定期开展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培训。每次培训时间应宜短,形式可采用小讲座、观看口腔知识动画片及漫画、刷牙模拟训练等,指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要让儿童了解不正确的刷牙,不仅不能对牙齿起到清洁的作用,而且还可能对牙龈造成损伤,导致牙龈萎缩,牙齿形成楔状缺损。正确刷牙的基本原则: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清洁效果佳,对牙齿及牙周组织无损伤。鉴于学龄前儿童接受能力,选择比较容易学习的旋转刷牙法(ROLL刷牙法),并且应一对一,手把手指导儿童学习。家长应为儿童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大小特点的保健牙刷,刷牙的次数为早晚各1次,进食后漱口应每次2~3min。可以设计一些卡通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册,开展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有奖竞猜、儿童刷牙竞赛等活动,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关键词】四手操作;口腔护士;压力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30-02
四手操作技术是指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医生护士取舒适的座位,病人取放松的仰卧位,医护双手同时在口腔完成各种操作,平稳而迅速的传递所用器械及材料[1]。四手操作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此后被许多西方国家迅速采用。国外的口腔医疗体制与国内有很大差别,国外的口腔医疗机构中除了医生,还有口腔助手和口腔卫生士,绝大部分工作由口腔助手和口腔卫生士完成。口腔助手和口腔卫生士都是进行了口腔专业学习。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口腔医院和私营诊所也采用了此项技术,然而,我国现有的口腔医疗机构中,从事口腔临床工作的只有医生和护士。护士也就承担了国外口腔助手和口腔卫生士类似的职责。护士不久需要临床护理的一般知识,还需要掌握口腔专科护理方面的知识。对于口腔专科操作的特殊性,使处于配合角色的口腔科护士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
1 口腔专科知识不足
我国目前并没有有足够的口腔护理专业的护理院校,大多医院和私营诊所的护士毕业于普通护理专业,他们所接受的护理学习围绕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并没有接受口腔护理方面的专业学习与实习,只是在进入医疗领域后为适应口腔科工作的需要而进行了短期的岗前培训而上岗[3],使得口腔操作配合不能及时、准确、熟练。国内口腔科护士工作繁多,从接待安排病人到配合医生诊治,从为病人洁治到对病人进行口腔健康宣教,从病人资料整理到拍摄X线片,从器械清洗消毒到设备保养维护,从技工加工件的发送接收到器材采购保管等[4],繁重的工作,使得他们无暇顾及理论知识的再学习。理论知识不足,不能更好的指导口腔实践操作,不仅不能发挥四手操作技术的优越性,反而出现种种问题。具体到操作本身大致存在下列问题:(1)对治疗程序缺乏了解,与医师的配合仍然处于被动状态;(2)口腔基本理论知识缺乏,对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不熟悉,导致诊疗配合不准确;(3)对常用器械设备不熟悉,给诊疗配合造成障碍;(4)口腔宣教知识缺乏,在传授健康知识反面,内容简单,不能满足病人需求,缺乏健康指导能力[3]。这样就没能在治疗的过程中与医生充分配合,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并且没有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就医服务。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护士必须要与时俱进,学习国外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口腔科护士本身知识不足,再加上工作繁重,学习国外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对他们来说是提出了高要求,使得他们压力更加大。
2 职业暴露
口腔科的诊疗环境和诊疗过程中有其特殊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大多在口内,护士在椅旁操作配合,容易接触到患者的体液,血液等,者也成为职业危害之一。近年来,各种新器材,新方法,新工具运用到口腔治疗中,口腔科护士遭受职业暴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无疑对护士生理及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及压力。
2.1生物性因素:目前,在牙科治疗前对病人进行血液检查尚且做不到,病人是否有传染性疾病医护人员不得而知。对于需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的口腔科护士而言,诊室的各种管道,高速旋转的牙科手机,洁牙机等,工作时产生大量飞沫四处飞溅并气雾化溅到医护人员的脸和身上造成污染。
2.2环境因素:高、低速手机或超声波洁牙机等在高速旋转或震荡时所产生的飞沫和气溶胶飘落在诊室的物体表面或飘散在空气中造成污染[8]。
2.3化学因素:消毒用品是口腔科护士每天的工作,口腔科常用的器械等用物消毒是戊二醛、甲醛、含氯消毒剂等,这些消毒剂具有刺激性、挥发性强的特点,直接接触或吸入会对皮肤黏膜产生一定的损伤[9]。在四手操作技术当中,还需要现调配一些材料,而有些材料当中常有银汞,在调制和使用银汞合金时,汞蒸气在室温下挥发,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后引起体内汞积累,可导致慢性汞中毒[10]。口腔操作中,为了减轻患者疼痛,常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剂是由护士准备。有研究表明,接触麻醉剂的医护人员中,不良妊娠结局、肝脏病、肾脏病及维生素B12代谢紊乱的发生率较高[6]。
2.4物理因素:口腔科护士在进行口腔操作中必然会与口腔器械和基础护理器械接触,这些器械中大多数是比较尖锐的。护士在临床操作、器械回收、器械分检、器械清洗、器械消毒时可被患者的血液或唾液污染的器械不慎刺破皮肤,而导致感染机会增多[8]。病人使用过的医疗用物包括棉签、棉球、敷料、缝针等都可能对对护士造成感染。其他危害还包括辐射,拍牙片等放射性检查产生的电离辐射以及对视网膜有损伤的光固化仪产生的非电离辐射等。
2.5心理因素:我国口腔科护士相对较少,口腔科护士工作量大,每天服务于不同的病患,还要和医生和其他护士充分沟通,繁重的工作导致护士精神紧张,疲劳,有压力感。多数护士未接受过心理健康的专门教育和训练,心理卫生知识缺乏,不会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的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平衡和完善。
3 直面患者疼痛
牙科医师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处理疼痛,因为口腔组织比身体其他部位有更丰富的神经支配。四手操作技术中,护士和医生配合为患者诊治,治疗的过程中,护士会面对患者的疼痛。在操作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操作会为患者带来疼痛,疼痛让患者产生恐惧心理,也就是牙科恐惧,是患者对牙科所持有的紧张害怕心理,反应在行为上就是疼痛的敏感性增高,耐受力降低[12]。护士一方面面对患者的疼痛,心理压力巨大,另一方面对于患者疼痛产生的恐惧心理而造成的避医行为做更加多的口腔宣教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这些需要各方面的综合知识,对于口腔护士是个巨大挑战,压力增加。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又更加害怕自己的操作引起患者的疼痛,心理上是个巨大的挑战。
4 职业压力
目前,我国的公立口腔医院比较少,大部分是私营的医院以及诊所。四手操作技术的运用,增加了护士的就业机会,但是, 护士的工作相对不太稳定,私营医院不能为护士提供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许多私营医院在护士到达一定年龄的时候就将其辞退,护士就得重新找工作,在就业环境不太乐观的当下,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私营医院没有完善的晋级机制,牙科护士得不到像在其他医院的护士那样晋级的机会,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中容易失误,不仅患者不满意护士提供的服务,医生同样也不满意护士的配合。
5 社会价值不高
四手操作技术运用于国内临床时间较短。口腔护士每天做大量工作,从接待到病人离开,但仍然无法得到应该有的尊重。医生是治病救人,而护士就是医生的助手,而不是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这不公平的社会评价会使护士怀疑自己的价值及能力[11]。
参考文献
[1] 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第2版.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1.
为了认证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根据市下达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二OO八年工作计划。
具体措施
一、学生健康检查
9-10月份对全学生进行健康体检,体检率要求98%以上。做好体检的组织工作,安静有序,把此项工作作为展示本校学生行为规范的平台。体检结束后,做好学生营养和身高体重等级发育评价,并做好学生体检情况体系反馈工作。
二、学生健康状况综合检测
抓好学生健康体检因病缺课管理工作。协助市疾中心对学生进行血红蛋白和肠道寄生虫病监测,对阳性学生进行矫治。
三、班级卫生监督
1、各班级的室内外卫生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为确实抓好本校卫生工作,校经常性的卫生监督检查,特建立一支监督岗,检查的学生队伍,从二年级到六年级各班轮流值班要求检查。
(1)地面:无粉笔头,无纸屑、果壳、无污渍。
(2)窗、墙面:窗子清洁无灰尘、墙面无污渍、手印、脚印等。
(3)卫生工具,课桌椅:卫生工具摆放整齐,课桌椅整洁。
(4)学生的个人卫生:学生衣着整洁,红领巾无破损污渍,无头虱,勤剪指甲,头发整洁。
四、卫生宣教
1、“9.20”全国爱牙日,我校将利用横幅,广播,放录像等不同形式进行
广泛宣传。
2、做好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
3、根据不同季节,进行预防肠道、呼吸道传染病及学生常见病、多发病
止、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宣传。
4、开展口腔卫生、青春期等专题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良好卫生行为。
5、掌握健康教育课情况(课本、课时、教案、有评价)
6、各班要坚持每周三次晨间个人卫生间查,记录完整。
五、学生常见病防治
各校常见病防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根据《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与《技术规范》,切实抓好学生常见病防止工作。学校根据视力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近视率。
1、防近工作
(1) 开学第1周为防近宣传周,广泛开展保护学生视力的宣传,防近小报上交市疾控中心。
(2) 视力实行分档管理,重点抓好5.0-5.1边缘视力学生的防治,对于视力减退的学生,采取用双星明、珍视明等眼药水进行综合防治,矫治率95%以上,边缘矫正率90%以上。
(3) 新发病率力争控制在2.5%以内。
2、沙眼防治
根据体检结果,对患沙眼的学生采用“利福平”、“氟方沙诺星”等眼药水组织治疗。矫治率95%以上。
3、龋齿防治
(1) 根据体验结果,对恒牙患龋的学生通过告家长通知书,去医院进行 矫治,恒牙充填率要求在30%以上。
(2) 在学生中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
(3) 抓好口腔卫生宣传教育,使学生养成一日“三漱二刷”的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六、抓好因病缺课检测工作,掌握学生健康动态
加强传染病管理,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疫情做到“四早”,控制传染源。
七、学生营养卫生与食品卫生
1 加强对学生饮食健康教育,普及食品卫生知识学生营养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 加强两餐的卫生管理,严格把好进货渠道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学生身体。
八、填报各类报表,严格当案管理:
1 认真填报学校卫生各类报表,数据正确,按规定时间上报。
2 健全《学校卫生保健档案》管理,填写完整,清楚,正确。
九、积极参与技术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进行定期培训。
十、计划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