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

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

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学分制 考试管理系统 考试日程安排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可以在一起考试的新要求,设计开发了一个具有模块化、开发性、其动态网页技术(Asp.net)基于现代Web技术、系统整体架构建立在Web Browser/Web Server/Database server三层结构上的考试管理系统,显著减少教务管理人员输入、核对数据及日程安排上的工作量,最大限度实现数据共享,为不同需求提供详尽的数据支持。

我们研制了一种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高等院校考试管理系统 TrMS,该系统按照实行选课后的教务管理模式安排考试日程,最大限度实现数据共享,不仅能较全面地规范考试管理,体现教学计划实施的权威性,使教务工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保证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顺利进行,还为课表编排、教学评价、成绩管理等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接口,便于以后建立一个集成化的教学管理系统。

TrMS的设计思想是从排课系统数据中提取考试的课程,按专业、年级、上课班级分解考试课程信息,由院系在网上核对,确定作为考试日程的数据;根据模糊数学的求解法则,拟用模糊组合规划的分析方法对考试日程评出优度顺序,以便由计算机择决排考试方案。该系统在设计时还突出了实用性、灵活性和方便性。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一切从学校教务管理的实际出发,始终围绕 “以人为本”的核心,集数据生成、日程编排和网上核对于一体;灵活性主要体现在系统开发中采用面向数据与面向过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充分考虑与其他软件实现集成,便于功能的扩充;方便性主要体现在系统良好的智能化人工界面和网络化操作,管理人员可在不同的地方登录(给定权限)、输入、修改、查询考试数据并打印日程安排表,教师或学生都可方便查询到自己监考或考试课程的日程表。

一、 系统简介

高等院校考试管理系统 TYMS是以东南大学多校区管理以及管理模式相近的其他高校考试管理方式为模型,总体结构按照软件工程结构化、模块化的原理来设计 (如图 l所示)。 整个系统由考试信息预处理及考试安排两个子系统6大模块组成。其中考试信息预处理子系

统含有生成考试课程、班级信息修改、课程信息修改 3个子模块;考试安排含有考试时间安排、考试地点安排、考试日程输出3个子模块。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以便系统的扩充和维护。

二、系统设计

本系统的设计,实质上考虑是如何将从排课系统数据库中提取考试数据,经院系在网上核对后,采用数学中模糊数学的求解法则评出优度顺序,利用计算机模拟大脑编排考试日程,同时加入人工调整的界面,对自动生成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数据进行适当调整,并检查其冲突,得到课程一时问一地点一教师 (监考人员)一学生 (学生班级)为元素的考试 日程安排表以及对教学管理有指导意义的依据。设计阶段的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它们密切相关、相互参照。

(一)数据设计

数据是一个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设计应从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充性、系统整体效益、与其它系统接口及局部运行效率等原则出发。我们对本系统的设计考虑了以下几点:(1)判断处理速度快,将系统主要实体转化为相应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编制严密的数据字典,各校区各有一套数据表;(2)查询统计信息方便、全面;(3)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4)数据代码的易用性及系统易扩充性;(5)对课表编排、教学评价、成绩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与兼容。

(二)关键问题设计

在本系统中我们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自动建立考试课程数据库;第二,设计在选课模式下按课程编排考试日程 (包括时间和地点)的算法及管理方式;第三,优化考试班级,合理安排监考人员。就第一个问题而言,以往的考试数据均由院系教务管理人员手工填表上报教务处,再由教务处汇总,形成总表,安排考试日程,数据审核耗时费力,设计的新系统可直接从排课数据库 (即教师授课表库)中按设定条件提取要考试的数据,从网上下发给院系核对,经院系和教务处确定,生成安排考试日程的数据,保证了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的一致性。对第二个问题,由于实行选课制后,不同班级和年级可在一起上课,我们按照课程——班级的优先级别,即课程的性质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上课的学生层次 (是否不同年级或专业)、上课的班级数 (非自然班级数),考虑各年级考试时间间隔及时间安排的优先次序 (尽量先安排上午),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编排考试时间;再从存储数据库中按 “专业”、“人数”和“所在校区”提取数据,搜寻其可用的最合适的教室,分配该教室给该上课班级,并把相邻教室给同--fq课程的相邻上课班级;同时加入人工调整界面,自动检查时间、地点、课程、上课班级等冲突,对生成的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第三个问题,我们考虑监考人员由排课数据库及班主任数据库生成,主、副监考人员分别由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老师担任,院系教务老师只需在网上核对考试日程的同时核对或修改监考人员信息,即可完成监考人员的确定。

(三)功能设计

本系统主要分两个子系统来设计:一是考试信息预处理,此子系统主要是生成考试的课程和“班级”(可为非自然班),并对所生成的课程和 “班级”信息进行核对和修改,以确保在考试日程安排中数据的准确性。二是考试日程安排,此子系统主要是对考试情况的有关方面进行处理,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考试时间安排,本模块是输入的考试起止时间后生成若干个考试时间场次,由管理员根据当学期的具体要求调整确定考试时间场次,按课程优先级别,给从“班级”—课程数组中读取的课程分配时间场次;(2)考试地点 (教室)安排,本模块主要是对确定考试时间的课程分配考试教室,首先对教室进行增、删、改等操作,确定可用教室;再从“班级”一课程一时间数组中读取数组的每条记录,根据 “班级”人数的大小给其分配最合适的教室;(3)考试 Et程输出,本模块主要是由计算机根据学校的要求安排监考人员和校、院系级领导巡视考场;按班级、教师、课程、时间、教室进行查询统计;能够按照用户的各种要求(分为21项)打印考试情况及有关数据统计表。

三、系统特点

本系统的需求是教务处考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模块。早在 1997年就曾由教务处开发过 “考场分配管理系统”,并作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设计的题 目来研究,它一直受到教务处很大的关注。本系统继承了 “考场分配管理系统”的优点,又进一步增强了用户对考试信息系统的控制能力,增添了原系统首次研制中未能扩充的功能。该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实用性

一切从学校教务管理的实际出发,集数据生成、日程编排、网上输人与核对、自动效验于一体,并与已有教务管理系统联合运行,实现数据共享。

(二)先进性 (网络化)

由于局域网或 Internet无时空限制,网络化系统会提供更多的便利,教务管理人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登录,生成、修改或打印出各种考试安排表,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可方便地查询到自己考试课程的安排表。

(三)智能性 (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对于一些操作较复杂的考试日程安排需求,本系统提供了智能化的算法和人工界面,如:考试数据是由课表数据库动态生成;监考人员由任课教师库和班主任库点击生成;自动效验考试时间、地点、课程、班级等冲突问题,对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四)快捷性

系统运行于 Intemet上,采用 B/S结构的体系结构满足了考试管理用户集中大量处理数据的要求,在安排考试日程过程中,涉及课程 333 f-j,班级 1300个,监考人员 1589人,课班教组(课程一班级一教室)1000个,只需两个工作日时间及地点的安排 (人工操作需三周左右),运行过程中有较好的透明度和较强的易操作性。

(五)安全性、可靠性

系统采用 B/S结构,数据集中在 SQL Server2000高性能的数据库服务器里管理,安全可靠;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时经过加密处理,不用担心数据的盗用和篡改;同时由于数据是从已有相关的数据库中提取的,技术上采取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双重效验保护措施。

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分级管理机制;权力制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12-03

一、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

在社会体系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是否能立足于不败之地取决于它是否有过硬的产品和优良的质量。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教学质量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有不同于普通企业产品的另一套评测机制和运行体系,它是考量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首先,高等教育的“产品”(接受教育者)的成果,并不会马上直观地在市场之中显现出来,它需要有一个时间段,方能显现出结果。从高等教育的责任和目的来看,它是为了生产或培养推动社会大系统运行、前进所需的各个层面的专门人才的,在教育“产品”(接受教育者)进入社会大系统之后,并不能迅速判断出这个“产品”是否合格,它需要经过一段社会实践的时间后,才有可能显现出来。例如,某一高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寻求工作职位时可能拿出厚厚的一打各类的考试级别证书,但是,这不能证明他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的质量就能符合市场的需要,或者说可以承担这一工作的能力。所以,高校教育同其成果之间出现了时间差,使得需求市场若要对当下高校教育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是十分困难。这样一来,我们看到,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情景出现:以某一成功名人毕业于某高校来说明该高校的产品的成功率和教学质量的优良率,其实,这两者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次,高等教育的特殊产品评价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抑或说在教育者与接受教育者之间信息沟通的差异。我们知道,在一般的市场体系中,生产者与消费者常常会出现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是生产者占有主动性,而选择消费的消费者无法真正确认生产者所提供的产品资料的真实程度,因此,这种状态消费者可以依赖或通过相关的部门进行监管、评测。然而,在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中,教育者与接受教育者之间如果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即“教”与“学”之间的信息盲点和观察视角的不同就极可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情况发生。教育活动在“教”与“学”之间应该是一种引导、沟通、参与的循环活动,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作为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正因为接受教育者无法独自完成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的鉴别、评价,所以就必须尝试建立一种合理的、科学的高等教育评测体系,才能有效保证高等教育中良好的教学质量运行。最后,社会发展的日趋多元和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要求高等教育的“产品”也应该是多元化的科层性人才,即在日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形态中,接受教育者应该是具有健全的道德操行、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以及应对社会要求的能力,这些都是接受教育者在高等教育这个大生产体系中建构起来的,它使接受教育者从个体的自然状态到理性的社会存在状态。对于社会自然的个体人来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秉性、天赋、接受能力、思考能力、适应能力等因素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就无法仅仅凭借接受教育者的某一个方面(知识水平)或某一个能力(思考能力、适应能力)加以评判,更应该注重基础与提高、懵懂与理性、接受与应用等方面,着眼于具有普适性的诸多方面的综合程度的提升。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必须涉及到“教”与“学”、“学”与“用”等方面,在实践中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复杂而多样的评价体系。综合上述高等教育中的诸多因素,使高等教育中的教学质量评测出现了许多复杂的、特殊的困难。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往往回避了这些困难,然而,就现阶段的教育部对高校的评估体制、高校自身评测制度来看,主要的依据依然是以教师配比数量、高中级职称比例、学生就业比率以及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教师科研指标等量化的数字为基础,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面对复杂的高等教育则缺少必要的柔性思维。

二、高校管理层级的“委托-”机制

在高校的管理层级中,一直以来是以高度集中的自上而下的线性管理模式,然而就目前的高等教育形态的变化——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招生名额的不断增加,原有金字塔模式的高度集权管理形态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需要。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转变以往的管理思维和办学模式,逐步把教育管理系统中的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态向各个子系统(二级学院)位移,实现从集权管理到“委托-”的分级管理制度转变。所谓“委托-”关系,是一种由杰森和麦克林(M.Jensen & W.Meckling)所定义的“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即“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力,并依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面对愈加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委托-”的分级管理机制比照以往的高度集权具有科学化、细分化的优势,更为符合现实中高校体系发展的需要和规律。在以学生为本体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分级(校、院)管理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消解了以学校为管理核心的集权弊端,显现出管理科学的原则和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同时拉近了校、院之间的距离;其二,在分级管理体系中,校、院的主动性更为趋向合理,一方面明确了校、院分级管理的目标,另一方面调动起了学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三,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学院处于教育运行过程中的教学核心地位,在以学校整体教育目标的框架中和分级管理模式下,学院可以利用自有的管理权力具体制定和优化教学模式、教育目标和资源分配,从而更加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减少重复设置、投入的数量,避免了闲置资源的浪费。然而,在看到分级管理机制的优势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随之产生的诸多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分级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完善和监督体系的建立。在分级管理的模式中,校、院之间各自找到了平衡点和利益点,在二级学院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和利益之后,使得原本一元化的非经济指标被打破,例如在校级管理硬性量化指标的框架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忽视了作为具体执行教学任务的软性要求(教学质量、思想教育、校园文化等),因此,这方面问题的解决就必须要求一级管理层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量化指标,同时建立起严谨的监督机制,如何解决二级学院在经济利益目标与非经济利益目标之间的矛盾,是高等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分级管理机制的重要问题。其次,教育者与接受教育者之间目标函数的不对称。在这二者之间,同样是一种“委托-”的关系。我们知道,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不具同等信息共享的两个主体,高校作为人的身份所具有的信息优势是一目了然的,作为校、院二级管理机制中办学主体的二级学院有着更为明显的信息优势,在实行“委托-”的分级管理机制的同时,应尽量避免出现上述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说在学校与学生之间如何平衡好各自的期望和目标问题。由于市场化的社会趋势使得高校日益感到生存的压力之后就有可能让高等学校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接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

三、“委托-”分级管理模式下的教学质量保证

“委托-”分级管理机制已成为高校改革的必经之路。我们所关心的是,在实施分级管理机制的同时如果不能解决上述矛盾,必将会对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既能使分级管理机制有效地运行,又能够以此保证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简而言之,对教学质量的保证,既不能完全依靠数模的量化指标加以评测,也不能仅仅依靠校级管理层面的行政手段,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建立一种综合性的长效的机制,笔者以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信息公开、透明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基本措施。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以各个高校为信息源基础,建立一个全面的网络公示平台,把各高校的评估数据与评测结论予以公布,使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完全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中,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在高校内部实行专家管理体系,以此平衡高校的行政权力。在教育体系中,学者、专家比之于行政权力更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在校、院各级管理体系中建立相应的专家监督体系,一方面,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水准来监督、管理日常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他们可以有效地在教育者和接受教育者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从而掌握更真实的教学信息,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为教育质量的保证机制提供可行性建议。第三,打破专业壁垒,实行跨专业选修制度。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专业壁垒森严,接受教育者只能按照高校计划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这种状况极大地限制了接受教育者的选择权和评价权。因而,在保障基本教学秩序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导接受教育者跨专业选修并最终实现高校之间学分互换以及国际高校之间的学分互换,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实行分级管理机制的大环境下,提升教育质量是高等院校生存的基础,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高校;非教师岗位;招聘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0-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83?02

2006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暂行规定》中指出:“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需要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聘。”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进一步强调,要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整体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深化用人机制改革,规范招聘管理。

一、公开招聘高校非教师岗位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高校非教师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

高校公开招聘非教师人员,拓宽了高校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从而使社会上的优秀人才补充到高校非教师队伍中。这样一批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高学历、高能力、高技能的人才,提高了非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改善了队伍的人员结构。一支素质能力高、结构优化的非教师队伍,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是对高校提升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支撑。

(二)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人才竞争环境,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招聘管理要求公开化和制度化,这样克服了信息不对称、程序不透明等问题,践行了“逢进必考”的思想。实际上,一种竞争的意识贯穿于始终。而且,招聘管理与聘用制和岗位管理相衔接。作为用人的入口,招聘解决了岗位的需求问题。基于岗位管理,由聘用制管理做出续聘或解聘的选择。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非教师人员的流动机制,一种建立在公开化和制度化基础上的、在有序竞争环境下的、人员的合理流动的机制。

(三)有利于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进程

坚持公平、平等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非教师人员,形成人员引进和管理的长效机制,符合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义。作为用人机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招聘管理的健全完善直接有利于探索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人事管理模式。此外,招聘管理与聘用制改革、岗位管理等相辅相成,也会间接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大局的发展。

二、公开招聘高校非教师岗位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有待于完善

目前,与高校招聘相关的文件只有原人事部颁布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及地方人事部门出台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简章等,没有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而各级公务员招聘录用之所以较为规范有效,显然离不开《公务员法》的有力保障。

仅就规定本身而言,也多是原则上的要求,并没有对招聘录用进行具体的控制。2011年底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已经就公开招聘的内容、方式和程序等进行了规定,但尚在讨论定稿中。

(二)招聘标准有待于规范

各高校基于自身用人需求,往往自行设置一定的招聘标准。这样,就不免存在非教师岗位招录资格滥设的现象。近年来,在高校条件和岗位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对应聘者的任职资格要求大相径庭的现象并不鲜见。尤其有的高校的招聘标准甚至出现前后不一的情况。这种标准上的不统一,一方面说明高校非教师岗位招聘任职条件没有规范的设置参考,另一方面,也留下了招聘腐败的隐患,与公开平等的原则相违背。

(三)招聘管理与其他人事模块的衔接有待于改善

2002年《关于在事业单位实行聘任制的意见》的出台,拉开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的序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委托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确定人事关系”。但有的高校没有顺利地实现人员选留与聘用管理的衔接。此外,根据2006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精神,招聘需求也应建立在高校岗位管理的基础上。而有的高校尚未能实现从岗位设置、岗位需求的角度来计划招聘。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聘用制改革、岗位管理、招聘管理等多个环节。如果割裂招聘管理与其他模块的关系,不但影响招聘管理的推进,更不利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大局。

三、公开招聘高校非教师岗位的措施

(一)明确招聘计划,把握人岗需求,推动岗位管理与队伍建设

制定招聘计划最重要的两点:一是要明确招聘岗位需求与岗位任职条件,即对岗位有充分的认识;二是要明确高校非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即对人员队伍规划有清醒的认识。所以说,招聘计划要反映出高校非教师岗位的需求及其对人员的要求。岗位管理和人员队伍规划是高校人员招聘计划制定的基础,而招聘执行的过程则将运用人事测量来甄选出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从而实现人与岗位的匹配。

当然,完善的招聘计划还应包括招聘团队的组建方案、招聘渠道的选择、信息的确定、问话提纲的准备、招聘方式的选择,及招聘费用预算等。

(二)运用人事测量手段执行招聘过程,保证人与岗位的匹配

人事测量以人为对象,测量应聘者的任职能力、工作动机等。执行招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人事测量实现人员甄选的过程,就是甄选出符合岗位需求的人员的过程。基于此,招聘执行往往包括初选、笔试、面试等。

初选主要是对应聘者的基本特征和社会特征(年龄、性别等)、知识技能特征(学历、专业、专业工作经历、专业资格证书等)、心理特征(兴趣偏好等)等做出筛选。笔试则是在初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应聘者基本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素质及能力要素进行考察。应该说,初选和笔试主要是一种能力测验,而面试则是对应聘者的情景反映、工作动机、个性特质等进行综合考察。实际上,面试更大程度地体现了心理测验的成分,能更全面地对应聘者的胜任性进行判断。

(三)规范招聘决策,留存招聘信息

一般而言,高校人事部门在招聘中扮演着组织和监察的角色,并不干预用人部门的招聘决策。人事部门提供招聘初期的服务和信息,用人部门就自身特点和岗位需求等自行执行后续招聘。但非教师岗位招聘必须设置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在符合规范标准的前提下,人事部门对用人部门的招聘决策做出肯定,并统一办理录用手续。

此外,高校人事部门应建立应聘人员数据库,并对未被录用的应聘者致辞谢信。数据库的建立可能会为以后用人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而数据库的完整性有利于分析当次招聘情况,多年数据信息也可以呈现高校招聘人群、规模等要素的发展变化趋势,从而为以后的招聘情况做出预期、分析及应对。

(四)重视招聘评估,促进人员配置

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以人为本建立现代教师管理制度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人为本也是新时期中小学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教师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是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应着重强调对教师人性的关注,更多地注入人文关怀,创设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使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发展是学校制度管理的终极目标。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宝贵资源,教师的高素质、现代精神和现代品格对一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教师的整体水平和整体状态调整到最佳的时候,才能为学生及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承担起为社会输送优秀和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从而彰显学校的真正价值。因此,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引导社会对教师的价值期待与教师管理制度相契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关注教师的人性需要和情感体验,最终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一、基于人性需要的教师管理制度

人性是人类作为生命体存在与动物相区别的共同特性,即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统一。认识一个复杂的整体,其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是无法割裂的整体,此三者的完整结合才构成复杂的人性。人性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性的根本则是人的社会性。因为人的自然性是社会化的自然性,人的意识性是凝聚了社会内容的属性,人性是建立在人社会活动基础上的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统一。制度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形式,与人性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制度一旦形成,会对人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通常制度都与人性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师管理制度也不例外,是基于人性之上产生和建立的,关乎教师自身的人性需要,是教师制度和理性的深刻根源。学校在管理活动中要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遵从教师管理活动的规律性。

现行的教师管理制度通常过度强调秩序和效率,忽视了教师人性的需要和身心发展的需求,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经常将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以决定论的思维看待具有独立人格的教师,否定教师作为独立主体人格的正常需要,忽视尊重个体和教育的复杂性,用非线性和客观的立场来实现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提倡价值平等、自由的追求。从一般意义上讲,教师管理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有两种。一是工具性价值,主要指教师管理制度所要达到的首要事实。学校之所以要利用制度来约束和限制教师,其根本出发点应当是为了让教师的身心的需求能得到更好的满足,目的是保障学校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即人们常说的“秩序”,这是管理制度被学校教师认可接受并自愿遵守的一个重要前提。二是目的性价值,是和教师管理制度自身所追求的秩序必须体现学校教师所追求和理解的自由的价值理想,它应该由客观真实的反映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顺应新时代要求的价值观等构成,它既是制度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目标,体现了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对教育活动中个体独立性和生命的尊重理解之上。因此,教师管理制度应当产生于教师自身的人性需求。

二、社会价值期待对教师的价值诉求

社会的价值期待是衡量教师管理制度合理性的一项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园丁”、“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等称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的价值期待,这种价值期待是形而上学的假设,必须通过教师管理制度这一载体来体现,以引导教师的行为与社会价值体系相趋同。但是教师管理制度自身所蕴涵的价值并非必须和社会期待完全一致,因为教师管理制度不仅承担着引导教师与主流社会价值期待相统一的责任,更应该将社会的价值期待建立在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之上,尊重教师的人性需要和自身身心发展和成长的需要。教师不仅仅只是“园丁”和“春蚕”,这只是他的社会属性,而是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存需要,除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耀眼的光环,教师也是普通人,虽然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担任教育者责任的人要有更高的素质和品格,但是不能完全脱离教师本身来讨论这一问题。一般来说,社会是将教师这个职业和教师本身割裂开来看等的,把原本统一的整体分离开来,教师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意识属性并未统一。因此,教师目前所处的社会地位比较尴尬,教育问题的所有矛头都指向了教师,教师这个职业面临着很多误解。从这些方面来说,现行的教师管理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不合理性,其作为体现载体和桥梁,并未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要使教师管理制度和社会价值期待达到一个相互贯通和理解的高度,在制定管理制度之初应充分考虑社会的价值期待,把是否趋同社会价值期待作为评价教师管理制度和理性的标准之一。教师管理制度所体现的道德水准和价值水平既要符合当今国情,政治、经济和社会需要和公民的道德水平,又要高于一般的国民道德水平。为些,最重要的是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包括学校和社会对教师的评价维度,即奖惩性评价或者是发展性评价,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各取所长。同时,将学校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身评价相统一,扩大民主,使师生广泛参与,避免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仅仅局限与课堂和考试成绩,而应从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等各方面展开,充分考虑教师和教师个体、学生个体的复杂性,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教师的德能素质和行为绩效。正确引导社会价值期待对教师的价值诉求。

三、管理制度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以完全服从主要管理方式的学校理性管理,管理制度只是被看成刚性的要求和准则,强调科学管理、奖罚分明、量化考评,虽然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如果实施不当,极容易挫伤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对工作活动的开展只能被动服从,很难发挥创造性。客观来说,学校管理者和普通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期待是有区别的,学校管理者对工作和绩效的关心重于对人的关心,而教师对和谐氛围、良好人际关系的关心重于对工作的关心。这就产生了矛盾,导致教师对学校管理者和管理制度的不满,从而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因此,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

(一)尊重和理解教师

学校管理者不一定能成为教育家,但一定要以教育家的情怀对待教育。应充分意识到,对于教师和管理者,只是工作分工和各自承担的角色不同,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尊重老师,尊重他们的需要和人格。教师的需要分为几个层次,而学校的工作就是要满足教师的各种需要,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做到关心每一位教师,关注每一个人的价值和所做的奉献。一方面,要介导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学校要信任教师,给教师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让教师有被尊重和信任的感觉,真正享受到教育的乐趣。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想做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一种事业,热爱和享受教育过程中的乐趣。学校要多引导教师思考和研讨,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寻找改进方法;让教师尽量减少教育功利性的目的,使教师有做思想者和学习者的意识,多思考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探寻教育规律和学生的独特性及个体差异性,从各方面提升自己。还要重视教师的成功体验,使其积极主动地体验教育活动中的激情和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从而产生更高的理想追求。更应激发教师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获得角色认同。为此,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积极、健康的竞争机制,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更看重自己的人格独立和自尊,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荣誉,渴望自我反思、发现和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一种可贵而伟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师管理制度既要按照有关规定关注教师的物质需求,也不能忽视教师的精神需求。学校的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而人本化的管理更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具有融合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的意识,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期待,实现学校管理刚性和人性关怀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赵敏.论教师管理制度的双重合理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改革措施;管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127-01

教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相适应的制度予以配合,随着学校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教师队伍实际情况的变革,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往往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学校实际管理需求的地方,进而造成制度管理效率的低下。尤其在教师工作业绩考核、制度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制度的执行力方面,现有教师管理制度与实际管理需求的不适应日益的凸显。因此教师管理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管理制度中的条例、执行的范围、奖惩措施等具体内容也应当得到精细化的处理与探究,进而保障教师管理制度改革能够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支持,保障改革的有效性,为构建高效率的教师队伍提供支持。

一、现有教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探究

文章结合实际的教工管理工作,在本节首先对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以从制度运行的实际情况来发掘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点,进而为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提供相关的参考与切入角度。

1、体制管理量化困难,教师工作考核难以细化。现阶段教师管理制度的构建往往采取的是“指导式”的管理模式,制度条例的制定侧重宏观管理,部分的制度往往只是注重方针方面的指导,并没有在细节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与调理。因此实际的教工管理过程中,教师的工作业绩、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情况无法真正的去量化衡量,制度的激励效果、制度的惩戒性无法得到落实,进而整个制度的有效性难以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管理工作难以高效率的开展起来,客观性、科学性、公平性无法得到保障,整个制度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实际的教学效果也无法获得提升。

2、制度落实缺乏监督,管理制度落实效果不理想。由于教师管理制度不等同于一般的管理条例或者规章,因此整个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往往忽视监督制度模块的建设。在宏观角度下,监督条例的制定往往也只是注重宏观方面的指导,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与地位,总体的监督条例往往只能在思想认识方面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对于制度的落实的质量、制度的公平性、制度的执行范围无法起到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管理制度很难获得实际的监督,制度的执行以及管理效果的发挥也无法真正的被体现出来。

3、“人治”强于制度管理,制度执行缺乏保障。现阶段,学校官僚化、等级化现象仍然非常的严重,职位权力高于教学能力,人治管理强于制度管理,这些现象的存在逐渐的弱化了教师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各项制度逐渐被架空,多数情况下,教师的工作管理、教学质量监督以及工作奖惩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这一方面来看,现阶段整个教师管理制度的执行仍然缺乏必要的保障,实际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考量。

二、关于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

根据文章的分析,现阶段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落实仍然存在着量化困难、监督不力、制度执行缺乏保障等问题,对管理制度效果的发挥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文章在本节结合之前的分析,对教师管理制度改革进行进一步深化探究。

1、精细化教师管理条例,保障管理工作的量化处理。教师管理制度难以量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制度条例无法获得精细化的建设,教师工作的考核与管理无法找到具体的条例依据,因此现阶段在进行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层首先要注重对教师管理条例进行精细化处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具体的工作内容落实到管理条例中来,并予以详细的量化标准。只有精细化教师管理条例,使得教师的管理工作有具体可行的依据,并且能够得到科学的量化,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才能得到最为客观的评价,奖惩的执行也能更加的公平合理。

2、建立独立的监督条例,充分发挥教工代表、工会以及学校管理层的监督作用。监督工作的缺乏往往会造成教师管理制度效果的缺失,因此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的另一个重点工作就是应当建立起一项独立的监督条例,提升监督条例的实际地位,并同样做到精细化处理。同时,学校应当积极的发挥教工代表、工会以及学校管理层的作用,结合监督条例的实际标准,对教师管理条例的落实情况、客观性、公平性进行全程的跟踪监督,进而以规范的制度、多方强力度的监督来保障教师管理制度的落实,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管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保障制度管理效果的充分发挥。

3、提升制度与实际工作的透明性和管理地位,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人治强于制度管理的首要原因在于权力的过度集中与滥用,在制定规范的监督条例前提下,学校管理层要加强教师管理制度与教工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详细介绍管理制度中各项条例的含义与量化标准,保障制度的客观、无异议。同时建立起教工管理工作跟踪记录,使得教师的管理工作能够与教师管理制度相对应起来,经得起比照推敲,经得起全体职工监督,将权力限定在教工管理制度的范围之中。只有保障制度管理强于人治甚至完全替代人治,教师管理制度才能真正的得到落实,并且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整个制度的执行力才能真正的建立起来。

结束语:文章通过对现阶段教师管理制度的分析发现,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仍然存在着体制管理量化困难,教师工作考核难以细化;制度落实缺乏监督,管理制度落实效果不理想;“人治”强于制度管理,制度执行缺乏保障等问题,整个教师管理制度的效果无法真正的发挥出来。因此在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管理层一定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的措施,保障教师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一方面,要精细化教师管理条例,保障管理工作的量化处理;另一方面,要建立独立的监督条例,充分发挥教工代表、工会以及学校管理层的监督作用;最后要不断的提升制度与实际工作的透明性与管理地位,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保障教师管理制度能够真正的成为学校教工管理的依据,提升教师队伍管理的水平与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