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外培训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 本文阐述了当前校外舞蹈教育缺乏典范性,在教学方法上欠缺系统性,就校外舞蹈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校外舞蹈教育应向正规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当今社会,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思想促使家长们刻意培养孩子多种能力的发展,其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的就是把孩子送到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培训的项目多种多样,从文化课补习到艺术专业学习,例如美术、舞蹈、书法、作文、钢琴、英语等。由此一来,各类校外培训机构日益增多,迅猛发展,但“欲速则不达”,各类培训学校、兴趣班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在貌似繁荣的背景下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校外舞蹈教育现状分析
1.1校外舞蹈教育缺乏典范性
目前社会上各类舞蹈培训学校、培训班,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打破了以往少年宫独统天下的局面。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的龙头老大,在政府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不论是从师资水平,还是教学课程设置,收费标准等方面来说,比较规范和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被社会所认可。但是大多数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因缺乏相应的督导,随意性较强,欠缺一定的典范性,具体表现如下:
(1)“唯考独尊”的教育思想
各类舞蹈培训学校包括部分青少年宫,因缺乏系统的舞蹈教材,有些舞蹈教师在教学时,认准一套考级教材,死抓住不放。往往是一种“唯考独尊”的思想,认为只要让学生能通过舞蹈考级就万事大吉。上课时,为“考级”而舞蹈,不进行任何教材之外的延伸和拓展,纯粹是以考试为目的的填鸭式教学,试图把学生训练成“考试机器”。这种教学方式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极为不利。教授的学生只会“动作”不能“舞蹈”,呆板而僵直。偏离了舞蹈学习的主方向。
(2)忽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校外舞蹈教育机构的学员大多是少年儿童,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有其特殊性,例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语言理解能力不强。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些教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给学生上课时间过长,造成高耗低效的局面;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差,课堂语言乏味,教学模式单一,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设施、人数不合乎标准
有些校外舞蹈机构的教学场地存在很大问题,不管是地板的设计,还是把杆、音响、通风设施都不合乎舞蹈教室的标准,甚至有的培训班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劣质地板和没有足够承受力的把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班级人员安排上,为利益所驱使,很多校外舞蹈机构班级人员严重“超载”,多的班级人数达到五六十个人。殊不知一个舞蹈教师,既要讲解又要示范,还要纠正每个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一节课纵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2.校外舞蹈教育教学方法缺乏系统性
(1)不符合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
有些校外舞蹈教育机构的教师,在教学中不遵循对少儿舞蹈教学规律,为了追求效果,或者迎合家长,一味“炫技”。不顾儿童生理特点,将一些成人舞蹈中的技巧拿来给幼儿练,且一练就是几十分钟,大大超过了儿童的身体承受能力,贻害无穷。譬如,有的舞蹈教师让学生练下腰,总是怀着“一气呵成”的思想,不遵循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不做任何铺垫,对学生强掰硬折,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
(2)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很多校外舞蹈教师,教学时用“一刀切”的方法,置学生的心理、年龄、性别和优缺点不顾,对所有孩子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来,有些接受能力强、身体条件好的学生就学得快,而自身条件差、反应慢的同学则会学得较慢甚至学不会,最终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再加上个别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厚此薄彼,对条件好,学得快的学生呵护倍至,而对条件差反应慢的同学撒手不管甚至嘲讽讥笑,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抹上阴影。
(3)教学过程存在危险因素
校外舞蹈培训机构的一些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一味追求动作的难度,用具有危险因素的舞蹈动作对学生进行训练,这些高难度动作已经超出了儿童的承受范围,长期训练,不但会给学生的身体发育造成很大影响,而且还存在极大的危险因素。对此有些舞蹈教师仍然不以为然,片面地认为跳舞就是要吃苦、加大训练难度才能出成绩。这种危险舞蹈动作的训练,其实是一种铤而走险的舞蹈教学,虽然短期效果明显,但给孩子身体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操作不当甚至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二、校外舞蹈教育发展趋势
1.校外舞蹈教育要正规化
上文已阐述校外舞蹈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是由于缺乏典范性造成的,因此校外舞蹈培训机构要做大做强,继续发展下去,必须走正规化道路,唯有如此才能使少年儿童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获得家长的青睐,社会的肯定。
(1)优秀的师资队伍
舞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一切要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不但要传授其舞蹈技巧,还要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人格教育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舞蹈教师只有具备精湛的舞技、高尚的品德、令人敬仰的人格魅力,才能树立合理的教学思想。因此校外舞蹈机构的老师们要加强学习,提高舞技,博览群书,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教师。 (2)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少年儿童有个很大的特点: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是很长,因此舞蹈教师在教学时,千万不能下“暴雨”,每节课的教学只能点到为止,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已学的内容。不能为了赶进度,连续给学生上两三个小时的舞蹈课。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往往会造成事倍功半的不良效果。此外,孩子们因年龄过小,理解力不是很强,教师的语言应该尽量通俗化、简单化,要充满童趣,形象生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用生动的语言,贴切的比喻吸引孩子,时刻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一堂课应该有张有弛,使孩子们在快乐中舞蹈。
(3)设施要牢固、人数要限额,舞蹈配乐要合适
上文已分析某些校外舞蹈机构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班级人员过多。针对此问题,校外舞蹈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应该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对舞蹈教室进行必要改造,凡是存在安全隐患的硬件设施,都要加固或者重新按照标准建造。特别是和舞蹈训练有密切关系的把杆,要使用优质材料进行加固或是重建,最大程度上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对班级人数要限制,不能为了节省成本刻意把班级人数增多,一个班的人数要控制在二十五人左右,这样既能缓解教师的压力,又可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舞蹈配乐不能成人化,要选择适合儿童的歌曲作为配乐,让孩子们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学习舞蹈,感受艺术的无限魅力。
2.校外舞蹈机构的教学方法要形成体系
(1)教材的建设
无论是国办的青少宫还是民办的各类舞蹈培训,学校在舞蹈教学中一定要抓好教材的建设。应当编制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同时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儿童舞蹈培训教材,这是舞蹈教学的关键。各位舞蹈老师应从自己学校班级的特点出发,提炼教学大纲,整理舞蹈教材,这样才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真正达到提升青少年素质的目的。切不可躺在一套考级教材上吃一年或者只是把专业学校的教材简单化。
(2)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舞蹈训练是对人的身体的训练,因此,一定要有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员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训练的科学性,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拔苗助长”。超负荷的训练势必对少年儿童的身体造成伤害。
舞蹈教学还应遵守系统性的规律。在教材设置中一定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辅助以不同级别的训练方法,各个级别之间还应有一定的承接关系,低年级的铺垫是为高一级打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分班,不能大的小的“一锅烩”。这样才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校外舞蹈教师要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多探讨,及时总结经验,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校外舞蹈培训机构的管理者能进一步改进舞蹈培训的设施和场地,定能使校外舞蹈机构走向正规化;倘若校外舞蹈教师能不断加强学习,遵守教学规律,完善教学方法,将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企合作;运行模式;商务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325—02
一、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中都开设了商务英语这一专业,但在这门学科的教材和教学模式上却有着区别。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可能只是英语专业的一个方向,所采用的教材及教学方法比较倾向于研究型,而高职院校所设置的商务英语专业,更侧重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教材选择上偏简单、重实践,在教学模式上力求开发与企业联合办学的途径。
从学科类别来说,商务英语属于文科学科,就因为这一观念的影响,各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商务英语教学上就受到限制,始终很难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虽然,我们不排除实践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但也应该权衡两者之间的力度,明晰商务英语学习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极大力度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教师需采用灵活、有效、合适的方法创造模拟情境课堂,适时给予学生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在运用及问题中独立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随着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提高,适量的校外实训则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关键。近两年,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在教学形式和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开始与一些外贸企业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依托企业的资源优势,拓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领域,量身培养、输送企业所需人才。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系部在介绍招生情况时,都会提到一个亮点,那就是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合作是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载体,也是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前进方向。学校充分认识到就业始终是现在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校发展生存的主要因素,如果我们能够依托企业,就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困难的问题,并且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种人才资源利用优势,商务英语教师也可以通过下企业基层锻炼,熟悉外贸企业业务,了解企业运作模式,以此来改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提高系部专业知名度,创造学院发展的新前景。
虽然,我院商务英语教学已将学生引入第二课堂,学生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来完成理论课堂实训,获得了提高上岗就业的经验。但目前存在实践教材缺乏、教学方法落后、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无法满足实训课程要求等问题。因此,我们还需从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和培养“双师型”教师等几个方面不断地去探索、改革与创新。
二、商务英语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发展所应具备的特征
为了紧密衔接好商务英语专业地位提升与企业人才综合素养提高之间的纽带,凭借校企合作来加速其自身发展,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从自身条件出发,在培养思路、办学模式、师资培养、教材筛选、教学方式和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并作出调整措施。
(一)培养思路格式化
1、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准确,调查市场需求是重要。系部需根据地方产业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走势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开办商务英语专业过程中,我们对该专业市场需求做了调查,继而编写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面向涉外企业生产、建设和管理第一线,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和扎实的经济贸易及商务专业基本理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商务助理、外贸跟单和商务翻译职业岗位。
2、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课程的设置要切实,落实学以致用是关键。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模块课程体系包括商务助理、外贸单证、商务翻译、综合项目实训等方面,主要通过开设商务英语谈判、报关实务、剑桥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商务英语口译等课程来实现。理想的商务英语专业应该是既重视语言和技能的结合,又重视商务专业内容与培养方式的融合,在培养思路、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上有着清晰的定位,让学生能借助现代电子技术从事涉外商务应用操作和涉外商务活动初级管理的工作。
(二)办学模式灵活化
高职院校与本科学院在办学模式上存在差异,高职院校为了突出体现它的实践性,所采用的办学模式是“2+1”或“2.5+0.5”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或者2年半,另外1年或者半年在校外实习,这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对技能掌握的优势,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减少了一定压力,也为学生提前熟悉业务提供了资源。
高职院校所涉及的专业甚多,我们可以根据各专业特点灵活调整办学模式。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所采用的就是“2+1”政策,学生在两年的校内学习期间,需完成所在专业所开设的所有课程和一些课程的课程实训项目。适量的实训时间可以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也给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提供了依据,重要的是系部可以从学生实训中了解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专业项目建设与教学管理制度。
(三)师资培养职业化
师资是学校生存的生命力,是学校发展的软件指标。评估一所学校的师资够不够强,不仅仅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在高职院校中,有很多学校的师资都存在片面性问题,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不足,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数量有限。学校对师资培养的职业性不够,主要是因为学校安排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机会较好,教师很难走出教室进入公司、工厂进行学习深造。正因为如此,学校接受社会职业培训的空间狭小,专业职业化道路难以得到拓展。商务英语专业是高职院校较年轻的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复合型人才,它要求教师具备企业从业经验,是熟知商务和英语的复合型或双师型教师,但目前状态不佳,很难做出学术型到职业化的转变,实现师资培养的职业化。
(四)教材筛选应用化
教材是学生对技能掌握的理论依托,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离不开教材的理论引导。订置一套适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对于系部和教师来说都不容易。因为所选既要体现出它的实践性,又要合乎学生水平。教材缺乏实践性,职业教育目的难以实现;教材内容复杂,学生难以吸收。商务英语专业在教材筛选上应力求简单实用,紧贴商务情景,侧重于商务翻译(笔译和口译)、商务英语实务和商务英语口语等内容,最好配有相关内容的实训指导书和学习软件。商务英语专业所涉及的教材虽多,但与实训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材则相当较少。许多学校也采用在校教师所编写的一些教材,但内容多为理论知识的积累,学生实训项目较少,很难起到引领学生操作、检验学生过程和结果的作用。
(五)教学方式实践化
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是重在应用,所以对学生的考查既要有书面的笔试,又要有口头的考核,在实习期间,还需有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参数反馈。通过几种途径综合评定学生对专业认识掌握的程度,这对于教学改革来说也是一个有力的依据。
实践与案例结合的教学自然是促进教学方法实践化的一种形式。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校内创造企业环境,以企业理念和文化要求师生,改造课程教学,形成课堂与企业、教学情景与真实商务活动的良好互动,在内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在外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最终实现实践教学方法的最大化。
(六)实训基地多元化
受某些因素的影响,我院校内商务英语实训基地条件难以满足实训课程要求,同时也缺少校外实训基地的支撑。就目前来看,我院校内实训基地缺少充足的实践教学场地和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设备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校外实训方面,应拓宽校外实训基地的领域,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使校外实训基地不停留在形式上,应该达到课程实训的真正意义。
三、高职英语教师执行校企合作教学所应具备的条件
教师是学校校企合作教学制度的执行者,也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了解企业文化的传输者。为了能跟上学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赢得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更大胜利,学校以及系部对所有英语教师做出了新的要求:
(一)确立“双师”教师地位,履行“双师”教师职责
相信双师型教师这个名词对我们来说应该不陌生,它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代名词,也是各大高职院校对教师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的更高标准。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大多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学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所以就把他们划到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行列,因为受专业的影响,他们在教学观念上重语言轻商务,与高职双师型教师有差距。高职教师为了让自己更好地发展,紧随教育发展趋势,加入双师教师队伍是必须的。要成为商务英语专业类双师型教师,需要接受一些与商务英语相关知识的进修与培训,然后通过考核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比如英语翻译资格证,BEC资格证和国际商务英语考官证等),并且将所掌握的能力和知识在课堂上传输给学生,在学生身上看到理想的效果。
(二)钻研课题项目开发,服务教研机制建立
科研永远是高职院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重要标杆。加强对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始终是高职教师努力的方向,更是本学科发展的有效助力。商务英语属于交叉学科,是语言学和商务教学的有机结合,如何创建商务语境进行英语教学,如何运用语言适应情境是高职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否顺利引入该领域的教学中,都需要通过教师们的实践研究验证,开发出其中的研究资源,才能更好有效地服务教研机制的构建。
(三)服务社会职业培训,打造专业培训品牌
随着双师教师队伍的强大,商务英语教师除了做好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工作外,还可承担一定量的社会职业培训课程的教学,比如国际商务英语资格考试,外贸跟单员与单证员资格考试,全国翻译资格考试等培训课程。在这些课程的培训中,教师们必将面临由学生到社会人士培训对象的转变,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发展趋势。社会职业培训对高职教师来说就是一种专业学习,对系部专业的发展是一种动力,对学院生源的增加是一个砝码,只要树立社会职业培训意识,做出专业培训的品牌特色,商务英语专业的道路将会越走越宽。
四、结语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虽然面临招生难就业不理想的现状,但通过商务英语专业研究的完善,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牢固树立高职特色的人生观、质量观与教学观,坚持走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培养之路,对接产业、依托行业、拓展职业、力争创业,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知名企业为后盾,以强大师资为导向,以模块教学为手段,打造商务英语的专业品牌,不断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必定能因人才培养适应社会而更加迅速。
参考文献:
[1]刘知国.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一)正确认识校外教育
校内教育:有较强的组织化、制度化的管理;有严格的师生等级关系,学生被动接受;有课程标准,有固定的教学内容;校内教育主要是育人;教师只是教育者。校外教育:有组织,但相对较弱;教师与学生平等,共同参与;教学是开放的,非标准化的;校外教育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老师不仅是教育者还是服务者。校外教育不只是做好老师就行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安排不当、沟通不力,家长不认可;教学没有特色,学生不喜欢。面对家长的高要求,学生的高期望,教师需要做到:教育、服务、组织、科研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具备多面手,做一名综合服务者。
(二)教师专业发展五要素
要素一:师德。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校外教师兴趣、情操、个性及生活目标的改变与转换,有利于形成教师稳定的职业心态和职业习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做教师是良心活,有句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可见教师老师的师德标榜对学生的影响之大。要素二: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校外教育的特点是教师的专业不同,教学方法各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这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参加教学基础的学习、培训、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要素三: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这个时代对所有行业、所有人的要求,国家的创新能力依靠创造性人才,人才的培养要依托教育,依靠教师。所以具备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对教师校外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创新、节目编排的创新,老师具备了这种能力,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就会得到学员的喜爱。
二、实现“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指的是一个教师既是一位积极的学习者,又是一个教育教学能手,还是一名优秀的教育研究者。
(一)积极的学习者
作为一名校外教师,要有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责任。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及时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了解教育发展趋势。通过网络、电视、与同行交流,以及通过外出学习等渠道,获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二)教育教学能手
校外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老师工作的核心,校外教育没有固定的大纲,没有固定的教材,看似是手足无措,其实是一种自我教育成长的过程。通过统筹考虑制定全年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后的反思,组织教学活动等,锤炼成一位优秀的教育教学能手。
(三)优秀的研究者
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一名优秀的校外教师对这些问题不能得过且过,应把它作为教科研的出发点。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要与教学相结合,要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要大而空的问题。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三、在实践中提升
(一)在培训指导中成长
如何实现提升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如何引导教师自我学习、合作学习、激发教师自我提高的潜能,提高教师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教师工作的场所变成教师学习的场所以及成长的场所,从而根本性地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发展方式、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很多年轻教师刚刚毕业踏入工作岗位,对校外教育一知半解,对如何开展校外教学更是一片茫然,大家需要专业的培训和指导。
(二)在学习交流中提高
学习是成长和提高的基础,支持教师学习,支持教师参加多种培训,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如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编排精品节目,教师带学生参加比赛交流获取经验,都有收获。并且大家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专业水平,所以应鼓励教师走出去,引进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工作。打造高效课堂,打造名师,需要开展人人讲公开课,组内讲优质课,全校讲观摩课,通过开展听评课、组内研讨等活动,使一些骨干名师脱颖而出,使一些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三)教学实践的感悟
[关键词] 陕西民办本科院校 外语教师 职后培训 问题及对策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人文社科专项),项目编号:11JK0309,此论文为项目系列成果之一。
外语教师职后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自从20世纪60年代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之后,终身教育观念在我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深入人心。不断变化的世界,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迫使我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而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加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自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确认和鼓励教师专业以来,人类知识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变化,教育内容越发变得博大精深,教学方法更是与时更新,教育目标也已日趋准确和精化,因而教师工作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一种专业”的观念也已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而教师的职后培训则被视为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参加职后培训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构成要素。在当今知识爆炸、迅速变化的社会中,教师如果不积极接受在职培训,满足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则势必要遭受被淘汰的命运。职后培训会使教师满足时代趋势和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使教师能够在学习的社会中,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更能使自己有效规划职业生涯的发展,促进专业的成长,继而实现其教育理想。职后培训是教师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教师投入到学习的环境中,接受培训,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发展前瞻性的观念,不仅对于促进其本身专业的发展大有裨益,而且也使教师在其人生道路上真正实现了自我。因此大学外语教师要不断地通过职后培训更新自己的词汇,紧跟世界经济发展的脉搏,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陕西民办本科院校外语教师职后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外语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太少,培训内容单一
由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外语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即使连必需的岗前培训仍有36.5%的被调查者没有参加过。攻读学位、研究生课程班属于学历补偿性培训,这是提高在职教师学历的办法,一般都是由教师自己出资。像短期研讨班、学术会议、外语专业培训、骨干教师进修班、教育技术培训、出国考察等发展性培训参加的教师不是很多,比例最高的仅占被调查者的26.9%。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外语专业培训、出国考察等培训参加的教师仅分别占被调查者的5.8%、1%。
2.参加培训的时间太短
表2是对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培训时间长短的调查,从上述结果看来,大部分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都在三个月以下,培训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教师应该是参加攻读学位或研究生课程班的培训。仅有12.5%的被调查参加培训的时间累计达到三个月至一年之间。因此参加培训的教师累计培训的时间太短。
3.培训效果不明显
表3是对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关于参加这些培训所得收益的调查。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参加这些培训的收益并不是很明显。有11.5%的参加过培训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任何收益,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参加培训者态度不认真;另一种是培训教师水平不高,培训的内容陈旧。但笔者认为但凡去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是经过领导认真筛选的,而且参加者也应该是报着学习的态度去的,所以没收益的责任不应该在参加培训者而应该是培训教师及培训内容或培训方法的问题。
4.培训中遇到太多客观问题
被调查者在接受培训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所占被调查者的比例依次从高到低为:学校不够重视、培训经费短缺(39.4%);工作任务重没时间进修(33.7%);会影响收入(18.3%);图书资料缺乏(16.3%);指导教师的水平比想象的差、培训方式不当、家庭负担重(12.5%);教学或研讨的内容陈旧(9.6%);没有合适的接收学校(8.7%);会影响职称评定(7.7%);后勤服务差、没有对口的专业(5.8%);日常管理不到位(3.8%);其他问题(7.7%)。
关于解决陕西民办本科院校外语教师
职后培训工作中问题的对策
1.加强领导和管理,统筹规划、制订严格的考核制度
外语教师职后培训是优化外语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外语教育质量和学校办学效益的基础性工作。校领导要重视,并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从实际出发,为本校的外语教师制订严格的培训政策,确保每位长期任教于本校的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培训,并且要保证每位教师每五年累计培训的时间在2个月以上。充足的培训时间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职前培养一般在学制中都有明确的学业年限规定,但职后培训的时间却具有不确定性。[1]陕西民办本科院校要明确外语教师岗位职责,建立外语教师全员职后培训体系,以适应各级教师岗位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级教师全面的素质和水平。通过制定政策,明确各级教师职后培训的指标要求,并对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考核,作为聘任的条件之一,对没有经过相应培训的教师不得聘任高一级职务。在具体实施方面,外语教师的职后培训要与外语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学科建设、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相结合;要围绕各级教师岗位的全面要求设置外语教师的各项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由教师根据规定的指标要求和自身条件自主安排参加培训,实行先培训达标、后聘任上岗。
关键词 高校外事 管理与发展 良性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在给我国高校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我国高校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国内高校的国际化交流合作已经呈现多元化、多方式、多渠道的发展趋势,国际合作交流势必能够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与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校外事工作是对外交流的桥梁,也是提高学科建设与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加强国际化交流是大势所趋,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政府也鼓励高校与国外优秀高等学府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借鉴他们优秀的学科建设理念,引进优秀的院校项目。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对于外事管理工作方面,个人认为具体要有以下的几方面来构成。
一、组建一个高素质,业务精,文化素质高团队
外事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对认真执行国家的外交政策,维护祖国的荣誉、民族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世界和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外事工作主要是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与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工作,这就要求高校的外事部门有一个出之能战、战之能胜、团结奋进的高素质的队伍。
作为高校外事的工作人员,在从事外交事务过程中,首先应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遵循基本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提高服务意识,力争为服务对象提供良好优质的服务,对外事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说实话,办实事。
作为一个外事工作者,在对外服务与交流中,还要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保持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操,保持昂扬的工作斗志,才能不怕困难,做好纷繁复杂的外事工作。
外事工作是一个涉及面广,接触人员多,纪律与原则性强的工作,一个外事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与应变能力,还要熟悉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社会发展历史、各国之间的文化习惯差异。因此外事工作人员必须要博览群书,不但了解国情,还要了解世界,树立全球意识,对外展示我国质朴的道德风尚。
其次,外事工作者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与专业技能。
外事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但是又要体现友善,既要讲究原则但也不能有失礼节,涉外活动一定要张弛有度,做到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外事工作与外国人士接触频繁,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灵活处理。另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与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化,专业化,交际广泛的外事工作者。
再者,作为一个外事工作者,要严格遵守涉外纪律。作为外事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会掌握一定的国家与高校的机密,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尊严,维护国家与高校的利益。
二、加大团结协作,提高技能
团结协作来自于集体精神,只要将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将工作做好做完善。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发展,集体的发展同样需要个人的力量。在工作中,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一定要做好团结工作。要努力创作一种和谐友爱的工作环境,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从大局出发,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以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另外要提高自我的技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国外风俗,熟练掌握外语,懂得外事礼仪,做到外事接待有礼。
三、完善与加强外事工作
国际教育交流是提高国内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引进国际人才方面,我们更应该关注引进的国外人才,是否能有效的解决高校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专长是否与高校新学科建设的方向一致。是否有利于高校的长期发展,有效充实高校教学科研的薄弱环节。他们的到来有利我们高校的新性科研和边缘科研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扩大视野。我们应该利用国外人才的专长,重视他们的工作建议和要求,总结他们工作的特点、方法与经验,达到为我所用,有所发展的作用。
还要大力开展与国外大学以及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在文化发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充分与国外的科研机构以及国外大学进行学术或教学合作交流,能够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使教学科研交流工作长期化,定向化,这对我们高校的发展是能够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四、加大派出老师进修
高校的师资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科研质量,因此师资的外派进修工作是外事工作的重点,在派出工作的方针政策方面,要坚持支持出国留学,欢迎归来工作,来去自由的政策。多为学术及科研带着骨干教师提供留学及进修的机会,支持他们出国学习、交流、讲学。还要鼓励留学人员归国服务,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就业渠道,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之能够全心全意为祖国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完善各种环境与条件,使各项工作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能够更有效提高外事工作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兴.积极开展外事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J].苏州工学院学报,2001,(5).
[2]胡秀云.关于新形势下引进外国智力工作 [J].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