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字文化影响

汉字文化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字文化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字文化影响

汉字文化影响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字幕翻译;文化专有项;策略;制约因素

文字翻译的普及已经警醒人们不能把它当作是纯粹的进行文字的转换,其实翻译面对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氛围,所以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在翻译中面临最突出的困难也是如何把握两种文化范围下的语言风格或是直接的文化碰撞。所以在翻译工作中解决因文化不同带来的问题时,又涉及文化专有项的合理化处理,这是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最具挑战力的问题。然而往往文化专有项在电影中的运用又非常广泛,因其覆盖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及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与文化紧密相连的,文化孕育着语言的成长,所以不难理解文字翻译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氛围的重构,不单单指语言表面上的意义转换。在全球经济文化的日益融合发展的形势下,人们的认识都普遍增长,但在根深蒂固的文化交流中,仍然避免不了在一些问题上会出现文化的冲击与摩擦,于是这些存在的问题就为翻译工作的进行带来阻力。因此,文化冲突问题的协调已经在翻译领域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英文电影字幕中文化专有项的制约因素

文化是语言赖以存在的主要载体,如果语言离开了文化的熏陶就如同失去了色彩,而变得空洞、惨白,显得毫无生气。因此而生的语言翻译就具有独特性,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形式的转换,而是深入到文化领域的交流与植入上。自我国进入21世纪的发展阶段,世界各国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快,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递进,于是也伴随着出现许多文化上的矛盾与冲突,使电影翻译的顺利进行出现了阻碍,也是在新时代下对翻译研究提出的新课题与挑战。

(一)翻译的动机和目的

在针对翻译的不同目的处理上,也会影响采用相关的翻译原则,如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翻译上,就出现了杨宪益和David Hawke的两种不同的翻译手法,因为杨宪益对《红楼梦》中所体现的文化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所以根据他的解读把它翻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而在David Hawke的翻译中,因其所代表的文化范围不同,西方人都信仰上帝,所以他的翻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对比两种翻译结果可知,杨宪益的翻译仍然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是对文化理解的体现。纵向看杨宪益的翻译手法,在进行《红楼梦》的翻译中,他首先进行的是文化的翻译,把我国浓郁的文化艺术感都融入其中。

(二)字幕的文本类型

在翻译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翻译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后,才着手考虑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于是就根据翻译的内容不同把它分为工具类与记录类。工具类的翻译通常是指把原先的文本进行语言的变换而顺利地成为目的语言,关键是要实现从头至尾的过程,所以这类文本翻译一般是广告、宣传等不具文学性质的材料,这种翻译注重要达到真正的目的化,所转换的信息则更需要被接受或运用。而记录类的翻译文本则更重视体现实际的信息内容,记录类的翻译更着重突出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灵活运用,把内容的语言翻译得更圆润,可以根据具体情节的需要做适当的增减。如在电影《美丽的心灵》中,有一句非常简单的台词,“He is a university student”。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很直接地把它翻译成“他是大学生”,但具体来分析一下这个句子,根据电影中的情节需要和汉英语句的不同,为了达到电影中人物的口型与配音相一致,就把这句话做适当的增加,因为这句话共有十个音节,所以在中文的语言发音长度上也力求是十个汉字的,于是经过再三的推敲、斟酌,就把这句话译成“他目前只是一个大学生”,更与原话相吻合。

(三)字幕的受众水平

我国以前的翻译理论研究过多地看中文本内容的翻译,而把翻译者及其他观众的角度忽略了。而现在有许多新的研究发现,文本内容的转换应充分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因为翻译后的文本是要供观众一起欣赏的,也是翻译工作的推动力量,具有引导和牵引作用。所以就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与学识水平不同就造成了审美的感受不同,在这一点上,奈达在他的理论研究中就直接点出了翻译的研究与主观能动性的行为都与观众息息相关,也把观众的反应作为首要前提。他还特别说明,对待翻译后的文本判断不是对其中所涉及的字词用句、修辞手法等方面,而是要看人们对其实际接受程度的理解。

二、英文电影字幕中文化专有项的汉译策略

字幕翻译是通过对两种语言的转换而实现的,但也集中于文化气息的交流与传播。电影是一门艺术代表物,也是进行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电影中的字幕翻译不是只要实现文字的转换就可以的,还需要把原先的语境文化移植到目的文化中,这才是翻译的最终形式。在总结了字幕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后,就字幕翻译这一项工作中对文化专有项翻译的处理可以适当进行直译、缩减、增添等手法的运用。

(一)直译策略

汉字文化影响范文第2篇

教育部日前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琴” “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拟进行调整,此外,还恢复了51个异体字。此次意见征求开始后,引发了激烈争议。对此,有网站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逾八成以上网友反对。

【众说纷纭】

教育部:字体微调主要针对印刷规范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针对网上热议的“调整44个汉字写法”做出了最新解读,称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使宋体字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强调,微调不会对老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进行的。

学生担忧:“亲”字多了钩算不算错?

但教育部的解读并未让学生和家长放心。“如果这表真成规范了,是不是高考也得按照这个来?”不少学生担心如果高考时自己不小心没按规范写,“亲”字多了钩,会不会被判成错别字呢?

语文老师:是否扣分存争议

如果《通用规范汉字表》最终颁布,那就成为一条“法令”,具备行政效力。那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按照修改后的写法写,就属于违规,“应算教学失误”。而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不规范的情况也是不允许的,“因为,高考本来就要求考生们写规范的字”。

对此有的老师认为扣分暂时还没有必要,“毕竟手写是很随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法,小小变动不会有影响。”罗老师表示,自己曾多次参与高考评卷,只要不影响辨认,是不会扣分的。另外,即便一个法令要执行也会有缓冲时间,考生和老师们都有时间适应。对考试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因为“手写的区别并不大”。

文字学专家:规范应考虑手写习惯

四川大学历史学院古文字教授何先生对《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修改的44个字进行了逐一分析后认为,“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这44个字的变化还是合理的,并且是应该的”。但他同时还指出,《通用规范汉字表》是按照印刷要求来制定的,对于手写的习惯和随意性考虑并不充分,因此对于教学尤其是考试中出现的一些“不影响辨认度”的手写体应该宽容一些,甚至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还应备注一些手写体的样式,这样才能最终消除人们的疑惑和争议。

【争鸣】

正方观点1 :必然影响生活

汉字微调怎么会不影响生活?至少,我们在书写的时候,要改变以往的习惯了;至少,我们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要给孩子纠正新的“错误”了;至少,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面对陌生的面孔了。的确,不会对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产生生死攸关的影响,但对我们的文字交流产生的影响的确不小啊!

这次汉字“整形”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多争论,不就是因为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吗?如果没有影响,我们关注它干啥?这两天媒体一直在关注汉字整形,就是汉字整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的证明。汉字是国人交流的重要工具,汉字整形必然影响国人的生活,这是客观现实。

正方观点2 :不能唯专家建议是举

汉字的演变是中国历史和文化流转的自然产物,在传承中自然淘汰和优化,最终形成各个时代人们所公认和统一使用的文字系统。汉字不是御用工具和任何外力的产物,不是某个群体的意志,更不是几个专家就能轻易颠覆的。汉字已然形成有序统一的书写和录入系统,任意更迭和改变汉字整体性,无异于绑架民族文字。

汉字调整有何意义呢?除了让人有扎堆凑热闹赶时髦之感,只会让我们感受到政策的动荡、随意、茫然,教育政策应该是成熟的理性的稳定的,不能唯专家建议是举,而应该遵从民族的、历史的自然和客观规律,尊重汉字,尊重教育!

正方观点3 :决策请分民意一杯羹

汉字的规范应该秉持美学原理,普通民众不懂专业美学知识,所以专家们的意见理所当然是对汉字“审美”上的决定性意见;但汉字的使用首先涉及一个“习惯”问题,只考虑专家们的“审美意见”而忽略民众的“使用习惯”,这种“虚置民意”的表现,绝不能成为政府部门决策问题时的常态。

谁给了专家“闭门造字”的权力?在笔者看来,只是教育部门对所谓的“专家意见”看得太重罢了!这反映出当下政府部门在重要决策时往往会陷入“精英思维”的误区,原本是一件关乎广大民众的事情,却往往被某些“专家”“形而上”的思维误导。

有网友评价:是人民发明了并发展着汉字。言外之意很清楚:教育部在改造汉字时应多听听公众的意见。是啊,汉字“整形”本来就是为了让公众更好更方便地使用汉字,公众的意见理所当然是重要的啊!

反方观点 :给汉字改革一些掌声

仅仅“动”了44个字,还不是颠覆式的改革,不过是将其中的某一画统一规范而已,而且还只是“意见征求稿”,就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甚至成为网友调侃的笑料,继而对于专家们也穷追不舍地进行“嘲弄”,令人心疼!

其实,在一个“拍砖”的时代,几乎只要是“专家”的言论,网友便一窝蜂地涌上去一顿痛批,也不分青红皂白,这的确是当前伪“网络民意”的一个悲剧。其实,在笔者看来,我们完全可以给汉字改革一些掌声!

其一,汉字是表意性质的音节文字。既然要“表意”,而且还是“音节文字”,那么注定不能亘古不变,就好比我们不能再回到使用甲骨文、小篆等古老文字的时代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汉字的四方四正并不具备甲骨文的表形美、小篆的线条美等,可是却有着书写方便快捷,看起来清晰明朗等优点,这就是汉字进化的意义所在!

汉字是要给人带来方便的,而不应是人的累赘,那么就有必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繁体字到简体字便是一次这样的“质”的飞跃。相信现如今,多数人都会对恢复繁体字反感至极,原因不仅是“朝三暮四”的政策让人烦,同样让人烦的还有繁体字书写的麻烦。从这种层面上讲,44个改革字还是做到了“力求精简”的目的,值得推而广之!

其二:书法艺术是世界上唯一一门由文字直接而来的艺术,而且已经为世人所称颂。之所以盛行,原因在于中国汉字的奥秘无穷,同时,也在于中国文字无与伦比的美感。

可是,书法功力需要极长时间的锻炼,其“难度系数”之大令不少外国爱好者“望而却步”。这是推广中国书法艺术的困难之一!熟悉书法的人都知道,“点”是书画中最难把握的一笔,稍微把握不好就影响“全局”,而此次汉字改革中巧妙地“改变”,便是跨出去的“第一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基于以上两点,笔者认为汉字是需要改革的,而且需要“大改革”,这当然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当下,专家们对于“汉字改革”还是相当谨慎的,最起码没有用手中的权力“大刀阔斧”地改革。可以说,当前的“汉字改革”无论对于文字的时代性还是艺术性,都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我们为何不能给“汉字改革”一点掌声呢?

【第三只眼】

汉字绝不只是今世今人的

书写工具

舒圣祥

教育部日前就《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对“琴”“亲”“魅”等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调整。――这原本应该更多是学术讨论的事情,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惊人的民愤狂潮。无论是普通网友,还是职业的媒体评论员,几乎一致用异常愤怒的语气对此表示了强烈的蔑视和嘲笑。

就所谓“汉字整形”问题本身而言,笔者亦认为意义不大,既然繁体字已经被简化成今天这样了,再怎么微调也体现不出当初的字理神韵来。要么下决心恢复繁体字,否则,反正已经大动剪刀了,再微调一些当初简化之时的笔画瑕疵,根本无济于事。但是,微调方案本身不能说毫无依据,比如亲、茶、杀等字的下部,本身就是从木,而不是现在的怪样子。

然而在当下的大讨论中,根本看不到具体的理性之论,而只有大棒子和臭口水。反正上来就是一顿“打倒专家”的狂揍,微调合理不合理则似乎根本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教育部官员出来解释“微调不会对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进行的”,反而被愤怒的人们认为是教育部在自打嘴巴,理由竟然是:不影响生活还改什么?事实上,“不影响生活”只是在强调:此番微调,既不会影响当前人们的书写习惯,又能规范汉字简化的混乱。

在狂轰“汉字整形”的言论中,最典型的观点是斥之为“瞎折腾”。具体又有三种分支:一种“瞎折腾”是指“汉字整形”影响人们书写和辨认,其实这种担扰纯属多余,“不影响生活”的意思即在于此;另一种“瞎折腾”是指专家们吃饱了没事干,汉字整形既不能增加GDP也不能改善人民生活,反而浪费纳税人给他们开的工资;还有一种“瞎折腾”是指汉字只是一种书写符号,大家习惯了就不用改也不能改,专家们琢磨整形汉字根本就是“不甘寂寞”。

看到这样的言论,我不由感到悲哀,因为汉字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不是什么需要细心呵护的伟大文化,而只是传情达意的书写工具而已。至于那些研究汉字的专家,则最好全部遣散,省得他们浪费纳税人的钱。不知道有没有人意识到,这和几十年前称呼知识分子为“臭老九”的年代,其实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令人奇怪的是,研究连书写工具都不是的外国死文字的季羡林先生逝世,居然又有那么多今日批判汉字微调的人写下了饱含敬仰之情的纪念文字。

我坚持认为,汉字绝不只是属于我们今世今人的一种书写工具,而是从几千年历史遗传而来的伟大文化。就像推倒名人故居是破坏文物一样,几十年前以“汉语拉丁化”作为目标的大规模人为简化,同样是对汉字文化的破坏。与正体字在这片土地上使用和流传的时间长度相比,不过短短几十年,为何规范一些简化错误,却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的呢?

汉字既然是延传千年的伟大文化,决定它的就不能只是今世今人的利益。游览名胜古迹,看到满眼的汉字犹如一堆死文字,难道不觉得遗憾吗?为了更好地呵护汉字文化,非但“不影响生活”的微调毫无不可,就算恢复正体字,我们需要付出的适应代价难道比长辈们适应简体字更多吗?又或者,仍旧使用正体字的台湾、香港同胞,是不是因此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呢?

(摘自湖南红网)

【深入思考】

汉字整形背后的

文化话语权之争

薛七七

近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立即引起了激烈争论:《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天府早报》8月19日)

某网站就此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多达87.14%的网友表示反对。如此一边倒的意见反馈,恐怕出乎国家语委的意料。一个据闻“历时八年”、“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才得以出台”的局部性汉字“技术改良”方案,因何如此不受欢迎?

专家信任危机当然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在公众的权利意识高涨的语境下,精英化的垄断性阐释(及其结论)正遭遇越来越频繁的大众“抵抗”,而部分社会行业领域出现的专家为特定利益群体代言的逐利倾向,则让这一信任危机经常处于紧绷状态。更何况,与某些具有特定专业知识门槛的行业领域不同,汉语言文化属于基础性知识类别,加之其天然的大众属性、民族属性,其引起大范围、激烈的民间情绪反弹,实为必然。

而44个“整形”汉字背后,其实还透射着有关文化阐释权、文化话语权之争。不无巧合的是,纵观汉字的衍变发展过程,同样可以看到布迪厄所说的文化权力动力学的推动作用。

从文字学的角度看,汉字千年演变的逻辑结果,最突出的表象便是由繁至简的结构简化史。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篆书,继而变为隶书、楷书,总体发展趋势便是由繁到简。这一简化过程,恰好伴随着文化权力、文化话语权由小众垄断直至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秩序结构调整。到目前为止,公认较早成型的简体字,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开始普遍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简体字最早被称为“俗”体字。显而易见,彼时,它背负着文化精英主义相对偏激和自负的价值嘲讽。但文化的生命力一旦走向自由释放之路,其历史归宿往往出人意料。简体渐渐取代了繁体、“俗”最终击败了雅,并占据了大众文化市场的主流。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文化以外的因素的影响,比如特定时段国家政治权力的介入推动等。事实上,恰是由此导致的汉字文化自然演变的非彻底性、非纯粹性,为日后汉字文化的简繁之争埋下了伏笔。

在布迪厄看来,文化趣味的区隔(如高雅/通俗、深刻/肤浅等)实际上反映着一种文化权力关系。透过汉字文化,同样也能看到它的现实表现。在许多繁体字的拥趸者眼里,繁体字更接近它的造字精神本源,更能传神达意,同样,也更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张力;至于实用性、可操作性则被其置于次要位置。这一纯艺术化倾向,必然面临可行性质疑:文字的主要功能,究竟是负载信息的符号工具、交流工具,还是文化信仰和艺术表现对象?芭蕾舞姿美轮美奂,但能苛求所有人都踩着它的韵律出行吗?

一个颇有趣的现象是:在很多文化领域,文化精英主义“高雅”“深刻”云云的诉求路径,往往对应的是内容结构上的复杂化包装。繁体字是一例,新诗创作中的去“口语化”、朦胧晦涩化倾向亦如是。形式上的繁复庞杂是否必然意味内涵意义上的高雅深刻?想必不言自明。

汉字文化影响范文第3篇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中国国际地位快速上升,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汉语热正在世界各地悄然兴起,如何利用这一热潮,进一步加快汉语国际传播的步伐,如何进一步扩大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属于非汉字文化圈,在这些国家推广汉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阻碍就是汉字教学。在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眼中,汉字优美而古老,但是其结构复杂,犹如天书,汉字的难学难记,导致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学习汉语时浅尝辄止,往往停留在初级水平,很难跨越中级,甚至因为对汉字的畏难情绪而彻底放弃汉语的学习。“汉字难”成为“汉语难”的主因,这严重影响了汉语在非汉字文化圈国家中的推广。为了加快汉语国际推广的步伐,我们必须依托汉字认知研究、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改革汉字教学方法和教材,充分展示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汉字成为推动汉语及文化传播的动力,而非阻力。

本文讨论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初级水平学生进行汉字教学时应采用的教学模式以及编写相应教材时应注意的原则和策略。

二、汉字难学的成因

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是记录汉语时具有形、音、义三要素的最小自然结构单元。正由于汉字这样的特点,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汉字难学难记的观念根深蒂固,汉字教学也历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方面。

非汉字文化圈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收效并不理想,于是他们对汉字产生畏难或排斥情绪,究其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学生自身认知模式和现行的汉字教学模式。

认知方面,神经语言学研究认为,人脑的语言功能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前脑的“布洛卡区”另一个是位于后脑的“威尼克区”。汉字阅读的主要区域是布洛卡区,而拼音文字阅读的主要区域在威尼克区。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认知模式与汉字文化圈学生的认知模式不同,威 尼克区的记忆主要靠听说。对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习得汉字需要通过布洛卡区的通道,即“视觉-图形-阅读-语言”,而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习惯于利用威尼克区的通道来掌握拼音文字的语言,即“听觉-语音-听说-语言”(张必隐,1992)。因此,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缺乏方块模式概念,往往出现偏误。曲凤荣(2012)将这种偏误概括为四种:部件偏误、笔画偏误、结构混淆、音同或音近造成的偏误。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其拆字、组字能力较差,对汉字本身的字义理解能力较差,进而影响到以字组词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国内普遍采用的汉字教学模式并不适应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目前,国内的大学一般不开设独立的汉字课,或者即使有汉字课,也是依附于综合课的,也就是张朋朋(2007)所谓的“语文一体”“语文并进”模式。“语文一体”是指在教材编写上语言材料用文字来书写。“语文并进”是指在教学方式上一边教“语言”,一边教“文字”,“语”和“文”同 步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不区分“汉语”和“汉字”,认为“汉字”包含在“汉语”之中,因此,只提“汉语教学”(张朋朋,2007)。即“说什么话,教什么字”,也就是文字教学服从语言教学。这种模式的缺点是:1.对于初学汉语的学生,识记汉字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限制了听说课的进度,降低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2.教材中所出现的汉字是杂乱无章的,学生一开始就面对“您”“谢”“起”等复杂的合体字,使学生觉得汉字难写、难记,仿佛“天书”一般, 一开始就对汉字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影响到汉语学习的兴趣;3.由于汉字教学没有把汉字作为一个有规律、有理据的组合系统来教,学生对汉字的部件、结构、理据性了解不足,影响了学生对所学汉字的灵活运用能力,以及自学汉字的能力;4.汉字教学受“词本位”影响,学生在学习时总是以词为整体,缺乏语素概念,不注重对每个汉字意义的深入了解和学习,制约了“以字构词”的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

现有的教学模式完全不适应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我们为了扩大汉语的传播范围,加快汉语的传播步伐,必须针对教学对象,同时结合汉字的特点,改革汉字的教学模式,并编写相应的教材。

三、教学模式改革

针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初级阶段可以采用“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关于“语文分开”的模式,前人已有过讨论,如崔永华(1999)、赵金铭(2011)主张“先语后文”,张朋朋(2007)主张“语文分进”等。笔者赞同“语文分进”的教学模式,认为汉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就应该开始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训练。佟乐泉(1997)也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习汉字有时可以成为学汉语的重要依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以文带语’……如果能够在学汉语时通过视、听两个通道同时接收到汉字的符号和汉语的声音,就有了互为联想线索的便利”。所谓“语文分进”是指“语言教学”和“文字教学”分开进行,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和教法,教授独立的内容。语言教学是教普通话的听说能力,汉字教学是教中文的汉字读写能力,二者相对独立(张朋朋,2007)。其具体做法就是分别设“汉语课”和“汉字课”,根据汉语教学和汉字教学的特点分别编写独立教材。“汉语课”利用拼音教授基础会话,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一定的听说能力,这既提高了他们学习汉语的信心,也为今后学习汉字打下了基础。汉字课不再依附于口语教学,自成体系,根据“由简到难”的原则选取常用的、构字能力和构词性强的汉字进行教授。主要教授汉字的“部件”及其构造规律,介绍字形结构及其理据性,教学时采用“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教学方法。消除学生对于汉字的负面情绪,使学生形成“部件意识”,学会分析汉字结构,并初步了解汉字“音义”的组合规律。教授汉字的同时,给出1~2个由该汉字组成的典型的、常用的词语,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的日常会话,并且识字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回归“语文合流”的模式。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汉字字形已有认识,汉字教学从字形转向字义,立足于“字本位”原则,通过“以字构词”的方式,将被动的因词而记字转变为主动的因字而组词,使字的记忆变成一种在理解基础上的扩展和生成过程。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个阶段主要教授汉语课中已经出现的汉字,以精读课词汇表中的汉字为基础,结合字形、字义、构词特点,围绕核心字(有笔画、部件、结构上的典型性和类型性,便于扩展联想出其他的字)适量扩展,以达到核心字反复出现的目的(王汉卫,2007)。这样,汉字不再是汉语学习的“拦路虎”,反而有助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成为汉语学习的助手。

采用新模式进行汉字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一)注重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江新(2007)曾通过实验验证了“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教学方法的成效。通过实验对比,她发现增加认读量、减少书写量,遵循了汉字学习的规律,既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又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对提高识字效率有显著效果。

(二)注重部件教学。传统的笔画教学过于分散,不利于汉字识记和运用。基于“多认少写”原则,利用汉字的可分析性和部件的音、形、义特征提高识记汉字的速度和质量,通过训练学生拆字能力,培养学生自学新字的能力。费锦昌(1996)认为“部件是现代汉字字形中具有独立组字能力的构字单位,它大于或等于笔画,小于或等于整字”。崔永华(1997)基于心理学假设“汉字拆分出的记忆单位越少、可称谓性越高、含义越明确,越利于记忆”,论证了利用部件进行汉字教学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教学原则:注重独体字教学、注重对比分析、注重结构教学。

(三)注重提供汉字的使用语境。徐彩华(2010)通过试验证明,频率是汉字学习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贡献量达到15%~31%左右,而其他文本因素(如笔画数、声旁规则等)均在5.5%以下。学习者身处外国,从“零”开始,汉字课堂几乎是他们全部的“汉字时间”,如何增加学生接触汉字的频率?课堂提供的使用汉字的语境至关重要。语境包括所教汉字组成的词语、短语。随着所学汉字量的增加,可以编写句子、短文,这不仅增加了汉字复现率,巩固了学生对所学汉字的记忆,而且“以字构词”的方式,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学生在增大识字量的同时提升了阅读水平。

(四)注重汉字的复现率,避免“前学后忘”:对外汉语教学界相关研究也表明,汉字的出现频率和复现率与汉字认知有显著正相关,当汉字复现率达到24次左右时,外国留学生对汉字音义识记的正确率为69%。在目前的对外汉字教学中,汉字的复现率还远远不够,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提高汉字的复现频率。(梁焱,2012)

四、汉字教材编写策略

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依赖于相应教材的编写,下面谈谈根据“先语文分进,后语文合流”教学模式,编写初级阶段汉字教材时应采用的策略。

汉字教材的主体是汉字的选取与排序,所教汉字是否实用、排列是否合理,决定着教材的质量和成功与否,目前市场上的汉字教材,虽然选字都是来自汉字大纲、或根据频率统计,但是排序显得比较随意,特别是前后内容之间缺乏关联性,导致学生常常前学后忘,从而丧失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体例上,虽然有的教材给出了字源解释,或者给出了该字组成的词语,但是词语往往没有注意选择常用的、学生已知的或便于记忆的,这徒增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而且仅给出词语,在汉字的复现率和强化记忆方面作用有限。在练习方面,目前的教材都不注重练习的设计,练习量少,并且题型陈旧,无法起到强化练习的目的。以下就上述方面给出一点建议。

(一)汉字的选取与排序

1.从简到难:基础阶段的汉字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现代汉字系统的基本面貌,为日后的后续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该阶段的汉字选取应结合汉字的难易度和常用度,可以按照以下类型和顺序进行教学:(1)构字能力强的独体象形字,比如:人、木、水、心等;(2)常用且理据性较强的会意字,比如:好、美、休等;(3)构字能力强、表义度高的常见形旁,比如:亻、氵、艹、讠等;(4)声旁简单、表音比较准确的形声字,比如:妈、们、请等。

2.关联性:每一大类中汉字的组织必须合理,可以根据不同的线索对汉字进行分组和排序。开始的时候可以采用根据“语义”进行分类,比如教授象形字时,可以分为动物类“马、牛、羊、鸟、鱼、虫”,自然现象“日、月、云、山、水、木、目”等;或形似字,如“人、从、众、大、太、天、夫”。随着识字量增加,逐步过渡为由部件、形旁以及结构作为分组线索,如按照形旁组织“江、河、海、湖”,按照声旁组织“青、晴、情、请、睛”。无论采用哪种线索,目的都是保证每次学习的字之间有某种内在联系,使学生不孤立地识记汉字,而且习惯把具有联系的汉字放在一起记忆,如具有相同形旁或声旁地汉字,有助于学生建立其心理字典。

3.以旧带新:进行下一部分汉字教学时,基本上应以上一部分的汉字为基础,循序渐进,以旧带新地教授新的汉字。比如象形字部分我们教授了“木”,在会意字部分,我们可以教授“本、未、末、林、森”,这样既巩固了以前学习的汉字“木”,又容易使学生掌握新字。

4.理据性:在象形字部分我们学习了“人”和“木”,在会意字部分我们学习了“本”,因此在教授“单人旁”的汉字时,可以告诉学生“人倚靠在树旁休息”“人的根本是身体”,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汉字“休”和“体”,使汉字学习高效而有趣。实施这一原则的关键在于,选择教授的汉字时,必须是构字能力强的常用字。

(二)练习的编写

1.认写分流:在编写练习时,减少传统的抄写或听写练习,增加认读练习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使用拼音输入法用电脑打字,增强学生对于汉字的敏感度及辨析力。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还可适当设置一些写作练习,从句子到短文,如让学生用电脑写作“一天的日程安排”。

2.汉字教学与阅读训练相结合。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利用所学汉字编写简单的短文,未学过的汉字加注拼音。在教材中定期出现短文阅读,一方面可以复习所学的汉字,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习汉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阅读和书写。

3.循环性。学生识记汉字的最大障碍就是因为缺乏环境而导致前学后忘,因此在编写练习时必须注重汉字的循环复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汉字复现率,帮助学生巩固、记忆以前学习的汉字。在编写练习时,可以根据已经学习的汉字,定期为学生总结一些汉字规律,或者把散落在各单元中但是具有相关性的汉字组织起来,以不同的线索再次呈现在学生面前,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例如,可以定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同音字,如“做、作、坐、座”,或者复习含有相同部件的汉字,如“门、问、间、闷、闻”等,同时比较这些汉字的使用区别,帮助学生建立起已学知识点的关联性。知识点间的关联度越高,记忆越清晰、越长久。

五、结语

汉字文化影响范文第4篇

The Impact and Strategy of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in Information Age

FENG Weijuan

(The Humanities College,QuJing Normal University,Yunnan QuJing 655000)

Abstract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been sufferd a strong impact and influenc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opportunities and time spent on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reduced greatl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forgetting the characters when they want to write; the cases of non-standard writing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refore, we propos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raising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handwriting; implementing the national policy on the relevant Chinese handwriting and so on.

Key words information age;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impact

汉字书写在信息化时代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如何在信息化时扬和传承汉字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关注的事情。

1 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的表意文字,是流传范围最大的文字之一。汉字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汉字的书写更加重要。

(1)汉字书写可使人们充分感受汉字文化气息,培养其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感情。汉字是集音、形、意于一体的表意文字,因此在汉字的点画、部件和组合结构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汉字文化内涵魅力的感悟和领会,只有在亲自提笔书写的过程中才能发生。对此王宁给出了非常生动的解释:“汉字有这么个特点,你光看着它,它没有亲和力。你只有自己动手写它才有亲和力。你一写字,它就到你身边来了。”①因此,汉字书写的过程就是人们充分感受汉字文化的过程,这过程对于培养人们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感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汉字书写能充分运用汉字的书写知识和技能,使这些知识和技能能够一代代地相传下去。规范汉字的书写要求按照一定的笔画顺序,一笔一画地正确书写。这就要求人们对汉字的组成要素,如基本笔画和合成笔画的称谓、形态及其在字中的笔顺和组合关系等内容熟练掌握。一旦很少或不书写汉字,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就渐渐被人遗忘。(3)汉字书写有助于提升汉语甚至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汉语热”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作为汉语学习中最难的汉字,正因为它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外国学习者。中国汉语教师的汉字书写,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影响着外国学习者对于汉字和中国的印象。

2 信息化时代汉字书写受到的冲击

信息化时代的电脑、手机等各种数码设备,以及各种汉字输入方法的研制,使得汉字书写面临着极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汉字书写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减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电脑、手机的键盘等输入工具进行书写。这大大减少了人们手写汉字的机会和时间,导致书写汉字的能力逐渐下降。2011年,光明网曾以“在网络时代如何看待汉字的书写”为题做了一次有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96%的人很少用笔书写汉字,46.25%的人更喜欢电脑输入,85.29%的人认同全民汉字手写水平在下降,92.49%的人认为如果“提笔忘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②(2)“提笔忘字”的人群越来越多。由于人们对电脑等信息化设备的过度依赖和使用,汉字书写的机会和时间越来越少,对汉字笔迹书写感和印痕感越来越弱,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失写症”等现象。(3)不规范书写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人们在享受了信息化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之后,再手写汉字,主观上就觉得麻烦、慢,因此在书写的过程中,一味求快,不太注重书写的规范性。除了不规范书写之外,汉字书写的美感意识也在渐渐淡化。

3 缓解信息化时代汉字书写受到冲击的对策

怎样让人们既能享受信息化的快捷方便,能更快速更准确地在键盘上打出、选出要使用的汉字,又能传承汉字书写这个问题就亟待解决。对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条对策:(1)提高人们对汉字书写重要性的认识。汉字书写所受到的冲击,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对汉字书写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人们对汉字的珍视程度不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敬重不足。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说,文字与民族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一个民族应该把本国的语言文字看作民族主权与尊严的象征。从个人角度来说,人们应该认识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来保护,来珍视。(2)落实国家对汉字书写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汉字书写所受到的冲击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国家已《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等法规,对现行汉字确立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教育部于2011年、2013年先后印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中小学要开设书法教育课程。党的十明确提出要“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将其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3)加强对社会不规范用字的管理。电脑、电视、报刊、广告牌、手机短信等信息传播媒介为了求新、求异,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现象,比如随意更改某些成语里面的字,频繁使用错别字等。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社会上不规范用字的管理,多一些正确的、积极的引导。(4)提高教师队伍汉字书写的能力。教师队伍是汉字书写过程中一支领军队伍,他们起到的是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因此提高教师队伍汉字书写的能力至关重要。教师队伍要形成一种风气,带头进行汉字书写,教师之间或者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汉字书写的心得、体会,共同体会汉字蕴含的文化和魅力。(5)开展多种多样的全民汉字书写活动。汉字书写是全民都应关注的事情。开展多种多样的全民汉字书写活动,则非常有利于缓解信息化时代对汉字书写带来的冲击。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在全民广泛开展汉字书写活动,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参与到汉字书写中来。(6)普及汉字书写规范的相关内容。信息化时代对汉字书写的冲击之一就是人们对汉字书写的规范性意识越来越淡化,人们的耐性在信息化时代受到了挑战。因此,加强对规范汉字书写的再教育,从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书写工具、书写姿势等方面来进行再教育,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4 结语

汉字书写在信息化时代受到冲击是必然的,是不可阻挡的。我们不能为此就否定信息化。但汉字书写的发扬与传承也不容忽视。我们相信,在国家、社会各界的积极倡导和参与下,汉字书写一定会再现它的光芒。

注释

汉字文化影响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汉字设计;审美文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50-02

汉字――中国文字,和其他国家文字一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人们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汉字设计逐步走向世界,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也融入汉字设计。汉字作为象形文字,更是抽象与具象的紧密结合,中国的文字设计承载了人类思想感情的抽象意义,自身的象形化就具有完整的结构及变化无穷的鲜明形象,这就使得汉字设计必将走向多元化。

一、汉字设计中的文化性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播的载体,最直接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所在,中国的汉字设计不能脱离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欣赏习惯,汉字艺术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有着丰富的蕴涵、开放性的内容、千变万化的设计语言与视觉表现形式。

汉字是源于自然的,它的精髓源于自然美和人类生活美。中国各个时期优秀汉字艺术设计,既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内蕴,又表现出文字意象的形式特质。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具有形象会意的特征。如“周”字的甲骨文(图1),《说文解字》中说:“周,密也。”周字的造型如纵横交错的田间,经纬分明,点画如田间禾苗的密布。早期的象形表意文字是与具体的形象相联系,发展到后来,汉字的象形表意特征摆脱了具象的束缚,在笔画中提供了更自由的想象空间。使得中国的汉字成为物象符号化、语言图象化的典范。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使汉字成为一种诗画文字。文字的意义超出了表面意义具有一种审美意境。

但无论怎么发展,汉字中对空间的划分都具有一种和谐之美,正如康定斯基所言:“抽象的点、线、面并没有多大意义,重要的是这些抽象的形式被用以表情达意。附着了一定意义的点线面,因此而有了生命――构成中的内在共鸣。”

另外,汉字是线条艺术,其笔画体现了和谐性和整 和谐性、整体性的美学特征,凝结着先人对现实宇宙的审美评价和审美判断。例如(图2)“雷”字的象形文字,成回纹状,雷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只闻其声,而形式看见摸不着的,但先民们用抽象的回旋纹线条来传达出雷声滚滚的信息,并且这些线条的回转形成虚实结合,让人领略到动静结合的具体生动形象。

汉字中的文化性还体现在它受到多方面思想观念的影响,基本上呈现出中华民族对生活的朴素追求和对传统伦理道德的遵守。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对“吉祥如意”的追求向往的祈福观念。祈福观念表现出人们希望与自然共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传统的生存态度。并把这种态度寄情与汉字的艺术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张道一先生将这种以物寄情的内容和手法总结为十个字―“福禄寿喜财,吉和安养全”。 将创造主体的思想情感投射其中,诉诸于视觉的表达,通过艺术创造中的图案纹样、色彩等特定观念将寓意展现。从民间汉字图形装饰的内容上看都是民间艺术的吉祥主题与汉字字体结构结合。例如:(图3)“福”字图案样式繁多,常与谐音的蝙蝠、天官等图案组合而具有不同的寓意。在字形构成上,有百福字组成寿字图案,字中有字,寓意“百福捧寿”。传统题材中以福字为创作题材的还有“十福来朝”、“五福临门”、“五福捧寿”(图4)、“天官赐福”等。“寿”一直是人类追求生存愿望的象征,还是中华民族敬老祝福表达孝悌的象征符号。

二、汉字设计审美文化的多元化

审美文化的多元化指人们面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具有两种以上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在不断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和审美能力。

这是由于现今整个社会认知的多元化带动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趋于多元化。这就使得我们今天在对待汉字设计的时侯,要考虑到如何使汉字设计审美文化走向多元。即:中国现代汉字设计领域,如何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将富有东方文化哲理和意蕴的中国元素合理、巧妙地融入到具有现代审美的视觉模式之中,并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代风貌,赋予汉字设计全新的精神内涵和视觉美度,是当前中国汉字设计面临的一重要问题,也是中国汉字设计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例如中国印(图5)的设计,像是一个人字形的“京”字的中国印,“京”字犹如奔跑的人形,代表着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像是母亲河,承载着悠久的岁月与民族的荣耀,又像是生命的血脉,涌动着生命的活力,又像是蜿蜒的巨龙,体现着祖国的伟大与坚强。运动的人形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中国文字的“京”字是人文的体现,正体现“人文奥运”,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期待着全人类与之共舞。

这一形象既具有显著的中国传统民俗审美特色,又运用艺术化的处理手法,体现了汉字的奇妙之处,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创造,简洁而具有现代意味的形式,是有中国精神和中国神韵的汉文化符号。

时代的发展让人们的审美标准与审美习惯在某一时期相对稳定,同时也是在不断变化中,单一状态的审美文化已很难独自生存。任何一种设计要想在现代社会保持旺盛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具有彰显个性、强调自我存在价值、主张多元并存的审美趋向。这些要求汉字设计需满足多元化审美,要创新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不停地发掘并运用,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相融合,以适应多元化审美的时代需求,直面这一“和而不同” 的艺术发展趋势,赋予设计新的理念,以激荡人们的心灵。

三、多元文化在汉字设计中的表达

多元文化具体到艺术设计领域指艺术创作活动的过程并不仅仅局限于色彩、空间、排列等这些形象思维本身,同时也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美学、心理学、逻辑学、经济学各学科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过程,在艺术设计的创作中体现文化的多元性。

现如今的诸多汉字设计,为适应时代需求,已经不是单一的文字的变形与排列,而是附加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与之结合,组成具有形象意义的汉字设计。如(图6)以下两组汉字设计在字体变化的同时附加人们熟知的网络符号@,让人一目了然而并不影响其字体的识别。或者在文字设计中利用人的心理因素,注重人的视错觉也成为汉字设计中的发展趋势,如(图7)。

汉字设计如同其他各种艺术形式一样,既有精神内涵又有形式美感,在研究汉字设计艺术性的时候,需要结合各类因素、各种文化,使之相互融合达到一种近乎完美的表现,将生活中的各种思想、情感、哲理、行为构筑成令人感动的汉字艺术。这样,汉字设计艺术就能够拥有生命和灵魂,能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走向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