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字文化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我国的汉字字体发展史介绍
汉字在我国就是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中最早且最广泛使用的文字,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信息及语言表达需求而产生的汉字。汉字在我国的发展中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也存在着不同的字体设计展现阶段。在我国的汉字发展中由于人们对当时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的体会,在汉字的字体设计中也融入了不同的概念和元素,故此我国的汉字发展至今也经历了不同的字体,包括早期的图画文字,后来的在龟背上刻的甲骨文字,以及再后来发展到篆书、古文、隶书和行书、楷书、草书等,直至发明印刷术后逐渐也派生出来了各种的印刷字体。
在我国的汉字发展史中,甲骨文就是在商朝后期书写或是刻在龟甲以及兽骨上面的文字,至今安阳殷墟还保留大量的甲骨文字,甲骨文中象形文字居多,可谓是中国汉字的鼻祖。汉字中的金文就是雕刻在青铜器皿上,或是铸造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篆书的产生式汉字字体发展的重要阶段,篆书又可分为大篆与小篆。而汉字中隶书的出现,因其种类繁多而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故此有着很长的发展和使用过程,在当时得到了很广泛的使用。汉字中楷书字体,由于笔画端庄而一直被沿用至今,并且还被世人视为标准的字体。行书在汉字字体中也就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可以自由运笔的一种文字书写字体。在我国的汉字字体中,草书也被成为破草和今草,草书也有着今草、狂草、章草之分,它是沿袭了多种古文字的变化从汉代而形成的。
在我国的汉字字体发展中,为了适应印刷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需求,文字也开始向适于印版和镌刻的方向发展,以至于开始出现方方正正、横平竖直宋体,这是为了方便印刷而产生的。并且随着我国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宋体汉字在百年文化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扁宋、长宋和仿宋等多种宋体汉字的变体。并且我国的汉字字体在西方印刷术传入后,又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黑体以及美术字等多种新的汉字字体。但是由于宋体字的使用会更加方便我国的印刷刻板应用,并且还适合于人们的视觉阅读需求,所以现在,我国的宋体字还是在出版印刷中主要使用的字体。
2 我国的汉字字体设计历程
在我国的汉字字体设计中,字体设计已成为中国平面设计的重要内容。汉字是我国智慧文化的结晶,有着特殊的中国文化的视觉效果,汉字字体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创意思维和表现能力,做好汉字的字体设计对我国文化的传播也能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字体也就是汉字的文字符号的视觉形式类型,汉字字体设计自从印刷术发明以来也衍变出宋体、仿宋和楷体等字体。在我国汉字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字体的不同演变也是一种汉字字体的设计过程,是人们在设计思维中对我国字体设计的创新和巩固。[1] 我国的民族文化的发展,使得我国的汉字字体在新时代下也发生了更深层的变化,出现更多的汉字字体设计形式,使得汉字这个信息载体可以将民族文化保存和传递下来,并且使汉字字体可以更充分的融入各行各业中,汉字字体设计在商品经济中也得到更高的地位。
汉字的字体设计作为汉字中的基本元素,汉字字体在设计者的创造思维中也展现了多样的变化,汉字字体设计在信息发展的今天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汉字字体设计者可以在已有汉字字体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创作更多的汉字字体以满足当今我国文化发展的需求,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有一个沟通的桥梁,将民族文化和汉字文化共同发展传承。
3 国外的字体设计发展历程
在字体的设计发展中,国外的字体设计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西方国家的字体设计可以从商品包装的字体设计中看出,字体设计在这个国家中有着广为迅速的发展。国外的字体设计中,不仅体现出设计者的广阔思维创新能力,还可以看到他们在字体设计方面与国家的文化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2] 西方国家的字体设计在追求美观个性的同时,也会将各自国家的民族特色体现在文字的字体设计中,发展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将产品和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推广出去,更有助于国家的发展和字体设计的创新。
在经济危机之下的外国产品经营中,我们从各个国家的产品字体设计中就不难看出,韩国以及日本的经济就在强调民族特色,在字体的设计中加入显明的民族特色,为产品的销售以及民族文化的宣传起到了不小的推广作用,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不小的受益。在字体设计中加入对国家民族正面的设计,也将对国家的发展带来正面能量,在字体设计的视觉冲击中也必将给国家的商品经营带来更多的市场发展机会。
4 我国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联系
汉字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我国的汉字字体设计也民族文化之间也存在必然的联系,了解了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也必将带动我国汉字字体设计的发展和解决我国的民族文化的融合问题。[3] 汉字字体的设计多是趋于表达象形字的方向,为保障汉字传递时的功能意义,设计师在对字体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融合心理上的感受还要结合民族文化的特色,这样才能使汉字字体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使得汉字具有以形表意,以意传情的视觉审美需求,使得汉字字体的设计更能体现我国的民族文化。
在我国的汉字字体设计对于文化的传播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设计师在进行汉字字体设计时应更加关注。汉字是书写符号也是我国汉语文化的信息载体,记录了我国的发展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各种信息,故此,汉字与民族文化之间也有着多种的关系。我国的民族文化是汉语基础上 人的思维和社会生活以及文学艺术的智慧总结。[4] 民族文化中的方言就比较多,如果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就会方便方言文化的保留,汉字在此时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者,会极大的促进我国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汉字字体与民族文化之间,是承载我国民族文化的基本要素,汉字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方便我们认识和查证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汉字记录了民族文化也推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5 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应用
汉字字体设计和民族文化融合起来,有助于我国的汉字和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将汉字字体设计与我国民族文化融合起来,也必将推进艺术平面的设计能力,下面就介绍汉字字体的设计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应用。
汉字的字体设计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在设计领域中,会因为不同的作用方式而体现不同的设计。[5] 在视觉艺术的传达设计中,对于汉字自提的设计就要表现出民族文化的特殊韵味,可以在设计字体时从形态的设计方式出发,从海报、企业标识、书籍封面以及产品包装等,来更好的推广民族文化的发展,对汉字的字体设计此时也要多多的体现出我国的民族特色。
汉字字体设计在环境艺术中,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古代建筑以及室内设计,汉字字体中就体现出了很强烈的环境艺术。比如门的字体设计就可根据实际民族文化的应用要求,设计出符合当时环境的汉字字体,使字体的设计体现出汉字的风格味道。
汉字字体设计在动漫设计领域中,在作品中加入汉字字体设计,以发挥民族特色的设计理念,对于宣传和推广我国的动漫设计事业,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促进和推动作用。[6] 毕竟在动漫中的字体设计模仿国外作品的设计元素,对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动漫事业是极为不利的。
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融合在装饰设计领域,汉字的字体设计表现出更为突出的作用,在装饰作品中会因为表达的民族文化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设计展现。不仅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汉字的字体设计在此时也要体现出民族特色才行,是装饰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汉字的字体设计在当今的数字媒体领域,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影视片头的制作上,更实用充分体现汉字字体设计在动态表现与影像结合的设计表现。汉字字体设计在这个新的艺术载体上,必将得到更快更有效的发展,这对推进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也有着不小的助力。
汉字的字体设计在服装设计领域,也越来以突出民族特性为潮流趋势,服装的纹样上也出现或多或少的汉字字体设计作品。他们将此作为品牌标识的同时也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形式,这样的结合使得企业的发展之路更为长久。
6 结论
由上可知,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功劳,将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融合起来,又能更加体现出汉字的表现力,使我国的汉字文化得以传承。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也是发展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将汉字字体设计的课程中加入民族文化的渲染和讲解,让平面设计工作人员可以将民族文化运用与汉字字体设计的思维中,使我国的汉字字体设计更能体现出我国的民族特性,使我国汉字字体设计的发展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 赵海燕.书籍整体设计中的字体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2] 刘可为,李伟.现代汉字字体设计中的图形化趋向[J].南方论刊,2009(12).
[3] 李卉.图形化文字在信息传达中的应用[J].运城学院学报,2010(05).
[4] 辛斌.漫谈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6).
苏美尔人的楔形字、埃及的圣书字及我国的甲骨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都属于表意文字范畴,随着历史的发展,楔形字和圣书字逐渐演变成表音文字(使用少量的字母记录语言中的语音,从而记录语言的文字),只有我们的汉字仍然保留表意文字(象征性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词素的文字体系,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音)的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在甲骨文阶段也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和假借字,已不是纯粹的表意文字。由于这种表意文字向表音文字的发展趋向,部分学者认为,汉字太过复杂,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已然落伍了。我国学者武占坤、马国凡认为,“放眼世界,人类文字早已发展到表音阶段,而我们汉字,却仍旧停留在几千年形成的表意制阶段,与世界文字发展的历史进程相比,汉字无疑是落后了。表音文字,特别是音素文字,它比任何一种表意文字都简单的多,高效的多,先进得多。数以千计的笔画繁多的表意汉字,和笔画极其简易、为数只有几十的音素文字相比,不知繁难多少倍”。而笔者认为,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汉字输入法获得的成功,说明汉字、汉文化与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完美结合,汉字也成为促进科技事业发展进步的最先进的文字之一,对与汉字研究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二、汉字的发展与特征
汉字造字基础是“象形”,东汉许慎认为“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最初文字是前人根据自然界存在客观事物的具体形状创造出来的,如(龟)、(目)、(人)、(日)等字。象形造字十分有限,许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抽象事物无法摹画,又产生“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以及“转注”“假借”等用字法,这就是“六书”,对此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详细的解释。
通过“六书”的造字方法,古人创造出汉字,汉字多是因形见意,后来古汉字经过隶变成为了现代汉字,即古汉字中的线条变为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乀)、折(乛)、钩(亅)等笔画,隶化后的汉字趋于简,更具有科学性,虽不能直观表示事物形象,因其源于象形符号仍然有着表意性质。
汉字80%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形符和意符两部分组成的字,它含有表意的形符,还是表意文字。如三点水旁的诸多字,均与水有联系。看到这些字的形体,人们马上就能理解它们的词义。这种造字的方法可谓匠心独运,让许多中外学者赞叹不已。如日本学者山木宪在比较了汉字与欧美文字后得出:“中国文字至便至利;欧美文字至不便至不利也。中国文字,他日必遍布于宇内”,他还认为“中国文字,虽其音屡讹而其形不变,即千百年之后,无不可复读之忧。凡同文之国,不论其语音如何悬异,皆可借文字以通意思,毫无障碍,较之欧美文字,孰为便利,不待智者而知已”。山木所说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读古代书籍,并不需要按照当时的语音。恰如熙先生所说:“要是孔夫子当时用的是拼音文字,那么我们今天读他的《论语》,恐怕连一句也不懂”,这也从反面说明汉字表意性质的独特优势。
三、汉字研究的重要意义
1.信息时代下汉字需要标准化和规范化
在历史发展过程,汉字的改革也从未停止,从1582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就提出用意大利文字的字母,拼写汉字读音(近似音),即用意大利语,音译汉字的读音。1840年,西方列强的入侵让“天朝上过”的迷梦破碎,中国文人错误的把落后归咎于汉字的笔画繁杂,企图用罗马字母组成“汉语拼音文字”来替换汉字楷体系统。1892年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这是第一套由中国人自己制订的汉语拼音方案,卢戆章把它称为“切音新字”,希望能够“字话一律”,从而“省费十余载之光阴,将此光阴专攻算学,格致(物理)、化学、以及种种之实学,何患国不富强也哉”。1913年,“读音统一会”审定了6500多个汉字的国定读音以及“注音字母”的确定。一直到建国初期,汉字拉丁化几成定论。可见汉字的研究与改革一直都在进行,之后完成的汉字简化改革也存在一定争议,但其在知识文化大众化以及教育普及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信息时代汉字作为记载和传递信息工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古籍电子化也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汉字简化以及规范化等问题。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推广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了。如果要把语言与文字进行比较的话,应该说文字的规范更紧迫些。由于汉字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在通用语言还没有达到理想的通用程度,通用文字起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作用。
2.为便于汉字文化圈的交流需要对汉字进行沟通和研究
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汉字简化后造成海峡两岸以及其他汉字文化圈内产生繁简和计算机编码等差异,这使海峡两岸及其他汉字文化圈内的信息交流受到影响和阻碍。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30多年中,海峡两岸的交流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几乎停止,而这一时期大陆进行了积极的汉字简化改革,而台湾仍然使用繁体字,这就加大了两岸在汉字使用上的差异,甚至产生了对立情绪和政治分歧。信息时代下双方使用的汉字编码不同,大陆使用GB码,台湾使用BIG5码,不同的汉字编码也影响了两岸的交流。汉字文化圈内其他国家,如韩国、日本也较多使用了汉字,并且与中国的汉字有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得信息时代下的各国交流质量和速度受到影响。
3.汉字研究有助于汉语的国际推广和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中华文化也得到推崇,汉语和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媒介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汉语由于本身存在的一些原因,还无法充当国际语言。如汉字的笔画多、异体字多等,不仅外国人学起来极为困难,中国人在学习时也较为吃力。研究汉字,为汉字定音定形,使其规范化、标准化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汉字走向世界的必要条件。
四、小结
对于汉字的研究在汉字发展的历程中从来没有停止过,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进行汉字研究意义更为重大,不仅关系到汉字的发展和运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涉及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段瑾瑜.汉字研究的现实意义[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5):43-44.
[2]赵学清.信息时代汉字研究的重要性[J].山东社会科学,2008,(10):124-126.
[3]山木宪.中国文字之将来.东方,1911,(1).
[4]熙.关于汉字的优点和缺点.汉字文化,1989,(Z1).
[5]卢戆章.切音新字序.1892.
【关键词】高中语文汉字教学中国文化文化内涵
一、从汉字的发展历程来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创造了表达简单意义和内涵的象形文字,并且将其刻在龟甲上来记录事件,这就是甲骨文。自此以后,汉字又经过了隶篆等多个演变阶段,其形象越来越简单,但是表达的含义却越来越丰富。直至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简体汉字,虽然在形式上变得更加整齐规范,书写起来也更加的轻松容易,但是仔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和发展,简体汉字仍然保留了许多创始之初的特征,仍然可以看出许多象形字的端倪。因此,汉字不仅为我们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而且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绵延未断的有力见证,犹如一枚深深的戳记,打在了中国历史文化厚重的躯体上,光辉而灿烂。例如,我们平时最常见的“山”这个字,其在象形文字中表示为相互连接的三个山峰,最中间的为最高峰,高中语文汉字教学中如何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蔡忠元两侧山峰则较低。这个字正是古代的先民们根据山峰的形状进行简化而创造出的象形文字,生动形象,令人一看就能够明白它所代表的含义。而仔细观察简体文字中的“山”字,显然仍然表示了三座山峰,只是将象形文字中的三角形的山峰,简化为一竖,但是具有象形文字的表意特征。仅仅通过一个简单的“山”字,我们就可以大致看出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类似这样的对汉字发展历程的剖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增加学生对汉字,乃至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说文解字,体会汉字所承载的丰富内涵
在我们看来,每一个汉字其笔画和结构在今天已经演变得非常简洁,所以常常让学生们误以为汉字就是汉字,仅仅是简单的表情达意的文字符号而已,从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但其实,每一个汉语文字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些汉字在创造之初的含义和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已经截然不同。有些汉字在被创造之初,仅仅只有简单的一个含义,但是随着人们的使用,已经赋予它更多更丰富的含义;有的汉字或许仅仅只是为了表达自然界的某一个事物而产生,而另一些汉字的诞生,其背后却蕴藏着社会发展进步的变化,或者一个个精彩难忘的历史故事。这些都需要教师在高中汉字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一一讲解,只有追根溯源地全面了解一个汉字,才能够对其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也才能够让汉字的学习变得更加立体和深厚。例如,在夏商乃至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常常使用的工具有青铜铸造的鼎、剑、釜等工具,所以人们创造出了相应的文字。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了新的工具和物品,中国的祖先们又创造出了“车”“纸”“炮”等文字。从解析这些汉字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一个汉字所代表的特定诞生时期的社会历史形态,乃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这些都是汉字自身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需要被当下的人们不断探索和铭记。
三、通过朗读古文诗词,感受汉字的韵律之美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从各种各样朗朗上口的诗词歌赋中,我们早就已经体会到了汉字的韵律之美。这种和谐统一、节奏明朗的音律并不是巧合,也不是多此一举,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正是因为这样极其富有音乐节奏之美的韵律感,使得诗人们所创作的文章,能够被人们自愿地口耳相传,从而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流传了下来。可见正是这样的文字音韵之美,才为我们保存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和诗词。因此,教师在高中汉字的教学过程中,不妨经常带领学生们进行诗词等古文的朗诵,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文字音韵之美,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文章储备,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中国古代哲学智慧,而且能够达到陶冶情操,愉悦情感的良好效果。例如,唐代伟大的诗人白居易所作的《琵琶行》,就将汉语文字的音律之美发挥到了极致,不仅有众多押韵的手法来保证音节的和谐,而且通过使用多个拟声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既模拟了琵琶女所弹奏出的琵琶乐,准确地表现了其内心世界,而且也使得整篇诗歌的韵律感更强,从而被当时的人们争相传诵,广为流传。通过一遍遍地朗诵这首长篇诗歌,学生们不仅对汉字的音律美有了更多的体会,同时对我国的诗词文化也增添许多新的了解和兴趣。
四、贴近时代,感受汉字所焕发出的新的魅力
汉字教学与其他内容的教学一样,既要严肃也要活泼,既要遵循严谨的态度,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体现出时代性。我们现在可以发现,随着网络时代的崛起,汉字已经被人们赋予了许多新的特点,展示出了新的魅力。各种各样的网络热词已经屡见不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网络文化中兴起的这些网络热词,其中有些的确充满了网友们的智慧,不仅诙谐有趣,而且表情达意更加精准贴切。但与此同时,这些新兴的网络汉语中也有着一些文化糟粕的内容存在,这无疑会侵蚀学生的大脑和思想,不利于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汉字教学中,也应该密切关注新兴的网络热词,教会学生们如何辨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从而做文明向上的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避免被低俗的文字内容影响。例如,在网络上我们常常会看到网友们将古人的诗歌进行改编,从而使得其更加贴合某一个使用场合;也有些网友常常利用汉字的谐音特征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不仅有趣而且更加生动。这些都属于正确使用汉字,让汉字产生新的生命力的范例。但是,将汉字原本的意义进行恶心的扭曲来表达低俗的思想,或者丑化中华文化等行为是坚决要进行抵制的,这不仅是在捍卫我们古老的中华文化,也是净化社会空间的重要行为。
五、总结
关键词: 汉字表音化改革问题发展对策
汉字表音化改革具体来说就是汉字的拼音化,指的是为了更容易地让广大民众来学习和使用汉语,改革现行汉字,促使汉字向表音文字的方向发展。它一直是汉字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在中国语言文字领域,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便是汉字改革问题。人们普遍认为:汉字难读、难写、难用、难学,也难以进行信息处理,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和政治家都主张改革汉字,走汉字表音化道路。当然,这里所指的表音化主要是指汉字拼音化。当然,汉字拼音化并不代表废除汉语,汉字表音化改革所改革的只是汉语的书面文字形式,汉语使用拼音文字后仍然是汉语。[1]
1.汉字表音化发展的原因
文字朝着表音化方向发展是世界语言文字发展的潮流,汉字之所以朝着表音化方向发展,跟汉字本身的特点有重要联系。
(1)从汉字的字数来说。汉字字数多,难以全部掌握。虽然每个汉字都能与语言中音节对应,但在字的形体上缺乏统一的表音符号,因而缺乏便于识读的规律性,绝大部分汉字需要一个一个死记,识字任务繁重,这是汉字难以掌握的首要原因。[2]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汉字7000个,其中绝大部分字的读音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单单靠记忆十分困难,不能完全掌握。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尽管形声字本来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大部分形声字的声旁已经丧失了表音功能,并不能正确地表示读音。这样经常造成读音混乱,依据字形来推断读音极易导致错误。
(2)从汉字平面结构来说。其结构复杂,笔画繁杂,有很多文字不但认识起来困难,而且书写十分麻烦。汉字的平面结构不但增加了书写和识记的难度,而且有碍于书写速度的提高。虽然汉字的形态多样,给人一种美感,但是笔画多,曲折多,笔画变化多端,所以给书写带来一些困扰。
(3)从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说。汉字虽然称表意文字,但是今天的汉字并没有像原始的汉字那样具有形象表意的作用,也缺乏规律性很强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的提示。[3]同时,汉字的形体结构方式多样,非常具有个性,这是汉字的优点,也是汉字的缺点,因为汉字的部件缺乏合理组构的规律性,学习的人难以从汉字形体结构获得信息,不但很多时候不能得知其字面意思,而且不清楚字或者是词的读音,所以严重影响到识字效率。
2.汉字表音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从上文可以看出,汉字表音化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障碍。
(1)汉字表音化所需要的社会环境还不成熟。虽然汉字比起表音文字来说更难以学习,但是它的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用汉字记载下来的,所以在汉字表音化过程中,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样继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要有什么经济条件支撑,都是要预先考虑的问题。[4]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不具备一个成熟的社会环境,简单地下结论或者采取措施,都会给文化教育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2)普通话普及情况不容乐观。就中国现在的普通话推广现状来说,普通话的推广情况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并没有完全普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只能看和写普通话,不能听和说普通话。这是很不利于汉字表音化发展的,如果没有共同的口语作为依托,大家不使用共同的民族语言,即使有了表音文字,也将无法使用。
(3)国人“词意识”不够强。汉字通常是以字为基本单位出现,一个字一个音节,这样便忽略了“词意识”。很多人在使用汉语拼音的时候,还是难以区分一个音节多个字的情况,这往往在信息处理中造成困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汉字的人“词意识”不强,往往知道《汉语拼音方案》的人很多,但是知道《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人很少。由于大众整体对“词意识”的忽略,人们的观念始终停留在表意汉字上,很难实现汉字表音化,因此积极推广《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提高国民的“词意识”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4)语言文字法律意识有待提高。首先由于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我国语言文字法律难以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其次,国人语言文字法律意识的淡薄,主要表现在仍然使用不规范汉字、对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抱无所谓的态度。因此,怎样保障语言法律的实施,怎样提高国民的语言法律意识,是汉字表音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针对汉字表音化提出的发展对策
现在汉字正朝着表音化方向迅速发展,针对在发展过中所要面临的各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对策,用来引导汉字朝着表音化方向健康发展。
(1)加强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汉语拼音方案》是汉字表音化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因此,继续推广方案对于促进汉字表音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汉语拼音方案》是一座现代化的文化桥梁,简单易学,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一方面方便了人民大众走向文化,另一方面方便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有利于提高中国整体的国民素质,也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此外,还应该注意的是与《汉语拼音方案》配套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我们要使汉语拼音的学习和应用更加方便,也更加科学,首先应该注意用它来拼写词,而不是字。以词为单位就是要实现词内连写,词于词之间要分开,让人从外形上知道哪一个是词。为了使汉语拼音一目了然,并且容易阅读,就必须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这个辅助工具。只有这样,才能使汉字向着表音化方向健康发展。
(2)大力普及普通话,实现文体口语化。要实现表音汉字必须充分普及普通话。从口语第一性,书面语第二性来说,只有口语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也就是普通话已经普及,才能促进语言共同化,更有利于汉字表音化发展。现代汉语拼音是用来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因此,只有更好地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才能使汉语拼音的学习更加容易。几十年来,普通话从不普及到逐步普及,从没有全民族的超地域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到有了全面、准确、科学的规范和标准,现在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各地区人们的交流也逐步增多,这也意味着汉语拼音越来越普及,这是汉语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是汉字朝着表音化方向迈进的一个重要表现。另外,没有高度规范的白话文,书面语和口语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距离,这也是极不利于实现汉字表音化的,所以,我们应该极力提倡文体口语化。[5]书面语是以口语为基础的,现代汉语书面语是以普通话为基础,如果我们说的是普通话,而书面语却极不规范,夹杂着文言词语之类,跟口语脱节,这对于汉字表音化改革是很不利的。只有实现“言文统一”,标准的普通话和规范的书面语相辅相成,才能使汉字表音化发展更加健全。[6]
(3)继续落实和实施好国家语言政策和法律。语言政策是国家权利机构为了实现语言发展的一定目标做出的强制性规定。语言法律是把语言建设中的要求国民遵守的语言行为准则用法律的方式明确下来。现在,汉字的表音化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定的因素,汉语需要规范的地方还很多,因此,只有落实和实施好国家的语言政策和法律,一步一步地把基础落实好,才能促进语言更快更好的发展。
(4)群众参与、学者研究、政府政策三者合力推动。[7]群众始终是发展的基础,只有取得群众的支持,并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汉字的表音化改革才能顺利地进行;学者的研究在于它的引导作用,只有根据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有深有浅,才能产生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才能激起群众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同时也为政府制定相关的语言政策提供依据;政府的政策要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才能保障语言的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不变。
4.结语
汉字表音化改革对于汉语的发展意义重大,它不但有利于本民族的学习和交流,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现代的信息化发展,更是中国文化更快地走向世界的关键。同时,汉字表音化改革这条道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困难,有很多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简单地下结论或者采取措施,都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急于求成和草率,都会给文化和教育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这样才能促进汉字朝着表音化方向健康而稳定的发展。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将变成更加容易为全世界人民学习,更加易于用来交流的语言,这样才能使汉文化走向全世界,使国家更加繁荣,文化更加发展,社会更加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建康.浅谈拼音化是汉字的发展方向[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4):42.
[2]廖才高.汉字的过去与未来[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247-249.
[3]彭泽润,刘英玲.汉语拼音应用的优势、局限和问题[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VOL17,(2):105-106.
[4]彭泽润,李葆嘉.语言理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444-445.
[5]彭泽润.中国语文现代化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北华大学出版社,2001,VOL2,(2):44-45.
2013年12月,以“传承汉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的全国汉字输入大赛在河南落下帷幕。
决赛现场,选手们一人一机坐定,进行连续文本、离散文本、混合文本、古典文本的输入。参赛选手可选择使用五笔输入法或拼音输入法。最后,来自辽宁的34岁银行职员王士辉凭借五笔输入法以每分钟输入175字的速度获得冠军。
赛事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该项赛事提高汉字电脑输入的质量和效率,让人们能够正确地书写汉字、科学地运用汉字、准确地理解汉字、发自内心地热爱汉字,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汉字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氛围。
然而,人们普遍认为,正是由于电脑输入取代了手写,才导致“提笔忘字”现象的出现。
为了避免这一趋势恶化,唤醒人们对汉字的热情,2013年暑假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由央视主播主考,社科院专家当裁判,14岁上下的小选手们同场竞技听写汉字。节目中还设置了成人参与的现场体验团。令人感到尴尬的是,成人们提笔忘字情况严重:“熨帖”一词,体验团中只有一人写对;“癞蛤蟆”一词,七成的人写错了。
该节目一播出,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人们对“自己究竟还会写几个汉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说自己“会念不会写,会写也写得很难看”;有人说自己“习惯了拼音打字,输入法会自动生成成语等词汇,把传统文化都忘记了”;还有人痛定思痛,表示要多看看《现代汉语词典》。
同时,如何继承汉字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也成为讨论的热点。
汉字传承真的遭遇危机了吗?汉字输入大赛顾问李栋恒认为,参赛选手的出色发挥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结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则认为,汉字并未遭遇危机,而是人们的书写能力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键盘也好,其他方式也好,无论汉字书写方式如何变化,都不能改变它承载中华文化的功用。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坚持规范地使用汉字,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汉字书写和传承的基本途径。
蔡 畅: “提笔忘字”令人羞愧。
高科技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汉字也遭到了挑战。当下,人们普遍轻视书写,懈怠练字,认为生僻字、不常用的字不认识也无妨,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对此充满羞愧。
是汉字勾勒出汉唐盛世魏晋遗风,编织起华胥幻境旧蕴变迁;汉字于不动声色中展示铮铮铁骨,一如含蓄却又不失傲骨的中国魂。对于温存于墨香之中的一笔一画,我们应牢记掌握,更应熟练使用。
黄泽阳:“提笔忘字”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现象。
随着电脑、手机的日益普及,阅读、写作电子化方便快捷的优势必然会压缩纸质阅读与书写的空间,不习惯提笔临纸是科技与生活变革带来的必然现象。看到能认得、打字能打正确,日常生活、工作便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因此,对提笔忘字,我们不必太过大惊小怪。
马悦倩: 顺应发展,寻找契机,传承汉字。
信息交流的工具越便捷越好用,电脑汉字输入法的出现也是为了满足时代的需求。然而“用进废退”,长期不用笔书写,使汉字的字形、笔画在我们的脑中变得模糊。
科技冲击着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不能坐以待毙,需要从中找寻新的契机,以顺应科技的发展。汉字输入大赛、汉字听写大会这类活动就是一个突破口,激发人们对汉字的热情,进而对汉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我们要做的,是让在键盘上飞舞的手指略停一停,拿起笔,好好品味汉字、品味文化。
马世媛: 守护传统文化需要身体力行。
近年来,汉字危机问题不断进入公众视野,有人痛斥电脑和网络剥夺了人们的书写能力,有人甚至呼吁要恢复繁体字。汉字危机折射出的其实是传统文化的危机,除了提笔忘字现象,当下的青少年中,有多少人将四大名著全看过了?在热衷过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节的人群中,又有多少人以同样的热情对待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
社会上不乏呼喊守护传统文化的人,却少有人拿出实际行动。文化的薪火相传,并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的。社会不缺言论,缺身体力行。
唤醒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心
汉字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文化积淀,而今,科技的发展正冲击着这项传统文化。
在电脑输入普及的时代,如何传承汉字?或许我们更应注重汉字的“字外之功”――了解形声、会意、象形等汉字的构造艺术,重新发现汉字的独特美。而大众传媒也应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责任,通过节目展现汉字的形状美、文化美,激活人们对汉字的情感。
正如某位同学所说,汉字危机折射出的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危机。在学校里,传授母语知识的语文学科地位不高;社会上,传统技艺无人传承,传统习俗渐渐被人淡忘。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代代相传,首先要对它们心存敬畏。
好在,从“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到北京高考改革出台的增加语文学科总分的方案,全社会都开始关注我们的母语、我们的文化传承。我们正可借由此事,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
东阳中学 郑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