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信息化企业报告

企业信息化企业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信息化企业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信息化企业报告

企业信息化企业报告范文第1篇

1战略对应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IT)在企业中的应用经过了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和战略信息系统3个阶段。在数据处理时代,IT应用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在管理信息系统时代,IT应用以改善企业管理执行过程、提高整体效益为目的;在当前的战略信息系统时代,IT应用以提高竞争能力、获取竞争优势为目的。因此,首先就必须明确IT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和作用,然后才能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根据其作用的原理和途径,协调和应用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的运营目标。这就构成了战略对应研究的基本内容。

战略对应(StrategicAlignment)是对信息技术与运营战略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的一种概括性表述,体现在企业的主要管理要素(如运营战略、IT战略、组织结构、信息化基础设施等)之间的相互适配性。战略对应研究认为只有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协调、和谐一致的状态,才能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企业运营成功,这种状态就称为战略对应。

战略对应的产生来源于企业IT应用方法和管理思想的发展,可以从3个方面来归纳。

1.1对信息技术作用认识的提高战略对应思想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IS)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解决在IT应用中产生的“生产率悖论”,引导企业正确应用IT,著名管理学家Porter提出了信息技术竞争优势理论,认为IT对企业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它改变着行业结构和组织结构,在带来竞争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应用IT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获取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IT与运营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明确IT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引导IT的应用发展。

1.2信息技术在变化管理中的核心地位随着BPR理论及实践的深入发展,企业对IT的依赖性和关联性更加密切。通过BPR,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以IT应用为基础进行调整和变革,管理运营体系与信息技术应用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较高“藕合”度的体系。要使这样的企业系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运营战略的要求,就必须从战略的角度,总体把握企业运营与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1.3传统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规划领域的发展信息技术战略规划、信息系统集成等传统IT应用领域的研究也注意到了IT对运营战略的影响,研究了IT战略与运营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运营战略与IT战略、组织结构与IS结构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战略适配”关系,并且将影响到IT应用绩效,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运营绩效,这一观点已成为研究者们的共识。以此为出发点,形成了将运营战略与IT应用密切相联系的信息技术战略规划、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集成途径和方法。在这方面Earl、King、Teo、Henderson、Venkatraman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2基于战略对应的信息化管理过程的特征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3个阶段。其中,战略规划是企业活动的核心,它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运营目标,并对达成企业目标的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确定企业的整体组织结构和管理运营模式,最后对组织资源的应用做出安排。战略规划规定了战略实施阶段各项活动的目标、方向和内容,明确了对企业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

实现战略对应,必须在整个战略管理过程中,识别那些具有“对应关系”的各个管理要素,寻求促进各要素形成和谐一致状态的有效机制,使企业运营能够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相适应。这也正是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信息系统规划(InformationSystemPlanning,ISP)是信息化活动的重要环节,它是为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目标而对组织的信息资源、信息系统结构、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等做出统一安排和部署的一项管理活动。

基于战略对应的信息化管理过程,就是以战略对应原理为指导,在信息系统规划中以运营战略与IT战略之间的相互影响为切入点,充分考虑到IT对管理运营模式的影响作用,提出能够支持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IS实施方案,并将它贯彻到信息化项目实施、应用及评价等整个信息化活动中。因此,信息系统规划是实现战略对应的重要环节。信息系统规划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实施、应用、评价等一系列活动。

由于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运营战略、组织结构、IT应用必须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使得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谐一致的状态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战略对应的实现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即一个运营战略与IT战略在形成、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适应和变化的过程。因而,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具有以下新特征。

2.1一致性指在运营战略目标与IT战略目标形成过程中,其目标相互参照,保持一致,信息系统职能与组织内部需求协调一致。

2.2动态性信息系统规划与企业规划交织在一起,规划与实施相结合,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调整、循环反复、动态地向前发展,共同促进运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2.3均衡性企业规划和信息系统规划所涉及到的各种组织构成要素保持相互适应、协调平衡。

2.4系统性企业规划和信息系统规划不是仅靠少数专业人员来完成,而是以系统科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各级管理人员(高层、中层、部门经理)及普通用户共同参与、协同工作的过程。

2.5柔性组织结构与信息系统结构必须既满足当前运营管理的需要,又具有适应内外运营环境及IT环境变化的能力,因此各个阶段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具有连续性。

3基于战略对应的信息化管理过程的框架

图1给出了以实现战略对应为目标的IT战略管理框架模型,主要描述了在战略制定阶段ISP过程的主要活动。与传统IT战略管理框架相比较,该模型强调在IT战略定位、构建IT战略体系、确定ISP途径、信息化项目实施等环节上必须与相应的企业规划活动相协调。

3.1IT战略定位从IT的发展和企业自身信息化应用能力出发,确定企业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并将它与运营战略目标相匹配。基本思路是将运营战略、IT战略按一定的特征属性分类,再应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方法进行匹配。Miles-Snow运营战略模型和McFarlanIT战略模型就是比较典型的分类框架,前者把运营战略划分为防御型、前瞻型和分析型3种,后者把IT战略划分为支持、关键运营、竞争潜力和战略应用4种。

3.2关键因素分析即识别达成战略对应状态的关键战略要素。除了分析竞争战略、信息技术、系统设计和开发、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因素以外,还应分析规划过程、实施过程中的其它影响因素,包括IT管理体制、组织文化、信息化活动等方面。例如,ISP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普通用户的参与、企业规划中IS人员的参与以及企业管理人员与IS人员对企业的运营战略、IT战略、运营管理活动的共同理解和认识等。

3.3确定战略体系一个完整的IT战略体系包括系统战略、技术战略和管理战略3个层次。其中,系统战略是关于信息系统开发与企业管理运营功能需求方面的考虑,要求通过IS应用获得战略优势;技术战略主要涉及技术政策,例如,如何处理系统结构、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管理战略则是描述如何开展IT/IS活动的一个管理框架。

3.4集成实现途径如前所述,信息系统规划是一项通过对多项活动的协调来完成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仅仅依靠某种具体方法就能做到,要从系统性和过程性出发,明确规划的思路,按照一定的途径来逐步应用具体规划方法,其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3.4.1基于BP与ISP作用关系的途径即从运营战略与IT战略的逻辑关系着手,展开企业规划和信息系统规划。它有行政集成、顺序集成、双向集成和全方位集成4种。这种途径只是提出如何展开信息系统规划与企业规划的总体思路,而没有较为明确的方法准则可遵循。

3.4.2基于企业信息化能力成熟度的途径它有技术导向、方法驱动、管理导向、运营导向和组织导向5种。影响选择途径的主要因素有:信息规划活动的步骤、企业的IT应用能力、用户与IS的交互程度、运营管理需要的特殊性以及其它的偶然因素等。例如,信息化能力很强、IS应用较为广泛的企业可以采用“组织导向”途径,使IT应用与管理运营体系完整地集成起来。

3.4.3基于过程的ISP途径它具体明确了按什么样的顺序、步骤,用什么方法对功能、结构、流程等规划对象进行规划设计,以使IT能更有效地支持运营战略的实现。Henderson和Venkatraman所提出的战略执行、技术变革、竞争潜力和服务能力4种途径是其中的典型。其特点是针对不同的IT应用目标(如获取竞争优势、提高竞争能力等),按照一定的方向展开规划活动,以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和平衡,从而达到运营战略与IT战略之间的“战略集成”和组织管理运营体系与IS之间的“功能适配”。

3.5信息系统规划方法信息系统规划最终是通过应用各种具体的方法来完成。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关键因素法CSF、信息工程法IE、组合分析法PA、价值链分析方法VCA等,都是规范活动中采用的主要工具。

3.6评价通过对关键因素的测评,测量所实施的信息化项目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并对上述各项工作形成反馈,以对不足和偏差作出调整。

4战略对应研究的意义

实现战略对应,其核心在于要求企业管理者在认识、规划和战略3个层次上具有一致性,即,IT管理人员与运营管理人员在IT对运营管理工作的作用上认识一致;企业规划与信息系统规划达到完全集成,充分考虑企业规划与信息系统规划之间的双向影响关系,努力寻求通过IT促进企业变革的机遇;在战略上把IT较好地融合到企业的整体战略体系中,使IT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因而,分析研究战略对应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如下意义。

(1)充分认识IT在企业中的地位,合理地应用IT,提高IT应用柔性,使IT成为企业应对复杂外部环境,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保证企业对IT的投资效益。

(2)规范IT的战略管理和应用过程,增加IT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并将它纳入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之中,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企业信息化企业报告范文第2篇

因此我这次来到了深圳的优雅印刷企业。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一直是最与世界接轨的城市之一,信息化程度很高。因此我相信在这里能了解到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 实践内容

时间:

地点:深圳优雅印刷企业

内容:了解民营企业在信息化的建设和成就,信息技术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有多少。

在1月20号,我踏进了优雅企业。优雅企业一共有五大部门,分别是:产品部门,销售部门,后勤部门,人事部门,策划部门。我首先来到了产品部门,在他们的办公地方,随处可见现代化办公设备。通过与部门经理的交流我才知道,在XX年以前,他们产品部的人员众多,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办公方法,导致他们的产品的产量一直升不上去。后来经过管理部门的研究决定,采购了一批先进的现代化办公设备,并且专门培养了一部分专门的人才。这是这样的举措,让产品部门起死回生,不但使部门的人员的精简,并且使部门的办公效率大大提高。从那以后他们招工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能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并且产品部的经理还说,企业其他部门看到产品部的成效后,都采取了同样的做法,这使得企业业绩大大提高。随后我又参观了其他几个部门,跟产品部情况差不多。在与销售部门经理的交流中,他们部门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因此工作效率很高。然而他们有一些客户由于并没有采取信息化办公,导致了这些客户在工作上效率不高。

二.实践结果

通过这几天的参观,观察和交流,我发现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我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通过这次的实践与我平时所学的,我认为现代企业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因为,企业信息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选择。可以说,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延伸,而且是企业管理与组织管理的延伸。

首先,信息系统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信息资源在企业内部得到共享,原始信息从传递到决策反馈的时间大大缩短,决策层与基层、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快捷。

其次,企业信息化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有助于改变企业内部的低效机制。如财务系统信息化后,上级部门可随时跟踪、监控下面的财务状况。

企业信息化企业报告范文第3篇

本次主题论坛还对产业趋势、行业报告等进行了集中,其中《2013中国企业信息化及软件需求报告》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深入调研,针对近年来企业软件需求总体状况、企业信息化进展总体状况以及国内社会经济各主要行业的信息化投入、采购意向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2012~2013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度会”作为软交会贯穿年度的盛事之一,了2012~2013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军人物奖、突出贡献企业奖、创新影响力企业奖、最具潜力企业奖、最具竞争力产品奖、最佳解决方案奖和最佳服务园区奖等年度奖项,对本年度产业发展和产业新动态、新业态进行了梳理,全面展示获奖企业特色,展望未来产业发展规模、趋势及前景。

另外,克莱斯勒杯第三届黑马大赛——“软件行业”专场也在本届中国软交会上开赛,大赛吸引了国内100余家软件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参赛,上千家软件企业和数十家知名风投机构也到场观摩。大连菜易家、新锐天地、君德文化等5家创业黑马入围红牛创业榜样,22家创业黑马晋级7月5日举办的黑马大赛南京软件行业决赛。

为了便于参展企业、参会观众及新闻媒体更深入了解本届中国软交会及更便利地参与每个会议活动,组委会专门开设了手机Wap页面、二维码信息网站、手机App等多个电子信息平台,方便与会者查询会议信息、活动地点、服务信息等多项内容。

中国软交会肩负发展与繁荣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责任,承载促进中国贸易转型的时代使命,见证了中国软件业发展的辉煌历程,中国软交会将力求进一步创新,在权威性、专业性、国际性、实效性上有更大的突破,专注于高品质的客户需求服务,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和提升交易性,确保在新一轮的挑战和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声音

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积极鼓励政府和企业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合作交流,同时也真诚期待更多的海内外朋友来辽宁投资创业,希望与会嘉宾更多地关注辽宁软件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努力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潘利国

辽宁省副省长

中国软交会作为国家级软件交易活动的盛会,此前已经在大连成功举办了10届。10年来,中国软交会规模与范围不断拓展,国际化特色日益浓厚,为海内外业界合作交流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企业信息化企业报告范文第4篇

传统数据处理的粗放与财务分析的尴尬

会计可谓是穷尽一生和数据打交道的职业。在传统会计领域,与浩瀚的凭证量比起来,会计人员所接触的数据极其有限,处理方法也显得有些粗放。

第一,眼睛要看,从凭证中挑出会计人员所需的数据;第二,脑子要转,这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准和职业判断;最后,手工要录,用手工账本或者电子录入的形式记录下会计处理的结果。

而所谓高端财务分析,也多表现为比较固定的指标计算过程,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知道“如何为”。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总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这种尴尬,也正是管理会计力图改变的。

技术进步、思维突破与数据范围的急剧扩大

好在随着技术的进步,会计人员的工作方法得到了极大优化。比如ERP(企业资源计划)在集团化企业的实施、BPR(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替代人工肉眼识别原始凭证要素的过程,再比如FSSC(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会计人员有条件跳出固有局限,实现思维上的突破。

要突破思维的局限,关键还是要敢于打破数据的藩篱。如何打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步,从单据着手。会计人员将目光从财务数据,扩展到原始凭证上的非财务但是有用的其他信息。

第二步,企业信息化的实施。纸质单证不再是数据的唯一载体,数据范围可以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所有数据,如供应链数据、研发数据。

第三步,当了解并掌握内部数据后,会计人员自然而然就会把目光投向企业外部数据,如汇率、利率、征信等。

海量异构数据带来的困扰与解决之道

上述做法可以实F数据范围从有限到几乎无限的几何级数跃升。会计人员豁然开朗的同时,问题也随之出现:面对这么庞大的数据量,原来粗放式的处理方式显然不再适用,该如何应对?答案是:从数据规范着手。

在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系统可以解决企业的全部问题,这意味着企业必须以多个系统并存的方式来管理和构建其信息系统。不同的数据存在于不同的系统,而且这些系统往往是异构的,它们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格式各异,形成系统之间天然的数据壁垒,造成的后果是:语义不统一、交换效率低、信息不准确。

企业信息化企业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XBRL;实施;会计信息;经济效益

一、我国会计信息化新趋向-XBRL的产生、发展和应用

(一)产生: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中文名称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一种基于XML的标记语言,用于商业和财务信息的定义和交换,是会计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XBRL通过一组标准化的标记给各项数元素打上“标签和”记号“,使不同计算机系统能以统一的方式自动识别、处理、比较商业信息。

1998年4月美国华盛顿州的注册会计师查尔斯・霍夫曼,报告XML格式财务报告的潜力,提出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的构想。 1999年,查尔斯等研制完成XFRML测试用原型,AICPA将XFRML更名为XBRL。XBRL一经提出,便得到全球信息供应链有关参与者的认可。

2000年,我国财政部注意到XBRL对会计准则应用和财务报告编报的革命性影响,开展相关研究。2007年中国证监会实现在上市公司等资本市场年度报告使用XBRL技术。2010年10月,中国《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正式。2010年12月,财政部拟定首批13家企业实施通用分类标准。2011年,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同年首批试点企业完成XBRL实施工作。2012年4月,各地确定5家以上试点企业,要求这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2013年,大型企业推进实施通用分类标准实施工作。XBRL拥有优于传统报告方法的许多优势,能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有限提供信息,让使用者一目了然地得到许多信息。XBRL已经风靡全球,成为全球企业报告的核心技术之一。

(二)应用实例―以厦门水务集团实施XBRL为例

2013年厦门市政府选取国贸、建发、象屿、水务等以贸易为主的国有集团企业实施XBRL,这四家企业信息化基础较好,便于推广XBRL技术。从长远看,XBRL实施将对企业经济管理和经济效益产生巨大影响。

在总会计师的带领下,我司开始实施XBRL,主要分为三步:一是前期准备,由软件公司培训财会人员并向试点企业学习;二是实施过程,由总会计师亲自组建XBRL实施小组,其次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完成了元素梳理和扩展分类标准并创建实例文档,之后进行效验;三是总结分析,并进行XBRL实施经验推广。

经多方考虑,我司决定采用网络版和外挂式。与外挂式相对应的是内嵌式,实施过程是最重要一项步骤。主要工作集中在元素梳理和扩展分类标准上,并比对通用分类标准和相关行业扩展分类标准元素。首先,进行会计元素梳理(确定扩展元素及其属性,确定元素标签);其次,创建扩展分类标准(行业内特殊事项进行披露),定义链接库(列报链接库、计算链接库、中文标签链接库、英文标签链接库和定义链接库),并创建实例文档,最后校验扩展分类标准与实例文档中错误。

二、XBRL应用优势

XBRL模式最终的目标是“数出一门,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财务报表编制效率,XBRL能够使需求者更方便、更快捷检索,为财务报表数据提供更广阔的可比性。XBRL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解决“多头报送问题”。XBRL可实现跨平台的数据传输交换.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有效利用财务信息。采用XBRL技术的报送模式,会计个体只需编制一个XBRL格式的报告,不同报告需求者各取所需。第二、建立了全球通用的电子格式财务报告数据标准,保证财务分析的实时性,提升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一方面,计算机可以迅速从众多财务数据中提取、整理、分析,省去繁琐且容易出错的人工,信息出错率大大降低。同时,通过XBRL的通用分类标准自主开发的公式链接库,提供更强的校验功能,验证信息的正确性,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准确率。第三,XBRL产生的财务动态信息指标,为报告需求者提供了更迅速更丰富的数据,实现了财务报告数据互通互联和信息共享。XBRL分类标准项目形成更多的商业信息,丰富了信息类别,满足了投资者的决策需求。

三、XBRL实施的问题及建议

尽管XBRL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问题,主要问题及建议如下:

(一)企业缺少即懂XBRL又具备会计知识和熟悉会计准则的人员,这给实施带来很大的障碍。实施XBRL难在梳理拆分数据元素等,会计人员被“实元素、扩展元素、超立方体、模式文件、链接库”等专业术语难倒,实施操作有难度。加强专业化培训,加大XBRL推广力度,培养即懂XBRL又懂会计准则的复合型人才,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

(二)投入巨大财力与精力,不见产出,导致没有实施积极性,内驱动力不足。应建立统一的XBRL标准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实现XBRL优势,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

(三)XBRL作为会计信息化的产物,其网络的财务信息安全性较低。XBRL的信息披露功能给企业内外的信息使用者带来便利时,存在企业信息泄露的威胁。应建立全国统一的XBRL标准数据报送平台或为企业提高便捷高效的转换工具,提高XBRL财务信息的安全系数,防止数据被改,避免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四)XBRL软件市场处于开发前期,尚未形成较为认可的XBRL软件品牌,且目前XBRL软件企业会计软件未有便利接口,软件使用成本较高。应规范XBRL软件市场,培育支持XBRL软件先行先试、开拓创新、提供方便操作的汉化界面友好的XBRL软件,为实施XBRL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五)作为财务报告供应链的参与者,会计师事务所尚无法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尚未通晓XBRL相关知识、理念与技术操作,无法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会计师事务所要深入研究XBRL报告编制的工作流程,掌握XBRL技术,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编制报告服务于实施辅导服务,让XBRL技术在披露信息的标准化得到广泛应用。

四、实施XBRL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积极作用

会计信息化以XBRL为先导,引领和带动全面会计信息化的有序推进和目标的实现。通过实施XBRL,可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对于加强财务管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能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完善财务管理能力

XBRL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促进财务管理能力得到完善。XBRL的跨平台的设计,意味着可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使用,加快数据传输速度,内嵌式的XBRL能实现企业财务系统与内部业务系统的信息融合。通过XBRL筹划企业预算,掌握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将财务指标完成率与预算目标比较分析,经营活动得到及时改进,增强预算弹性;XBRL能增强科学合理的投资分析和信贷决策,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二)能够有效促进成本控制

真实及时的财务指标为成本控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XBRL极大地改变了财务报告信息质量,降低了财务报告信息的出错率,数据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提供符合监管部门要求的、质量更高的财务报告同时节约信息报送成本,而且更加精确把控企业成本,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三)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效能

对企业而言,除了可以优化流程,大大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即时快捷地进行财务分析,内嵌式的XBRL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运营情况及企业管理中的薄弱之处,并加以改进,为企业管理做出科学合理地决策提供有效保证。会计信息化减少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能,充分实现XBRL技术的优势,对延伸管理触角、实现精细化管理、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五、结论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采取全新的管理模式,会计信息化是必然趋势,已渗透到社会各行业。实施XBRLL是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要求,带来财务报告模式的发展契机。因此,最大限度减少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会计信息及时准确披露是XBR的目标L。XBRL作为会计信息化先进技术,将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推进XBRL技术加速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春燕.浅析XBRL在我国会计信息化进程中的应用[J].财政监督,201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