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早期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

早期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早期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早期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

早期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研;创新能力;医学生;就业

Effects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n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Employment

LI Jiang-bin1 YU Yong-zhu2 HUANG Guo-bin1 NIU Yong-jie1

(1.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China;2.Puning Overseas Chinese Hospital,Puning Guangdong 515300,China)

【Abstract】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 is an important quality requirement. However, the training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is relative lack.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mployment need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n employment and method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esearch skills.

【Key words】Research;Innovation ability;Medical student;Employment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历年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且受到经济的影响,就业形势更趋复杂和严峻,被誉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医学专业的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其就业问题更不容乐观。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中,教育部门如何加强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本文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分析其对医学生就业的影响,为教育部门制定有关基于策略提供参考。

1 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现状

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明确提出,“通过五年的在校学习,应获得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以适应今后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需要”[1]。可见培养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然而我国高校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方面相对国外起步较晚,上个世纪90年代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一些著名学府才相继开展本科生科学研究。直到2007年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次召开“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高校工作研讨会,并首次在国内部分重点院校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1999年以来国家招生政策调整,全国范围内进行扩招,从“精英教育”逐渐变为“大众化”,与此同时医学院校也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医学院校的软硬实力远远落后。医学生的科研创新教育一直是薄弱环节,表现为多方面如:传统教育模式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听讲为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实验课操作主要是验证和模仿,缺乏对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导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科研与教学脱节;学校在实验室开放程度、科研经费、科研制度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强[2-4]。

2 医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发展

只有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毕业生才能在就业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教育及教材的滞后性日益显著。要实现医学生的合理充分就业,不能停留在分析和预测职业发展前景及提高医学生的择业技巧和技能等,更应该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知识的更新,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010年陈赞等人[5]经过调查发现影响医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学习成绩、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等。笔者于2012年至2013年走访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惠州市、揭阳市、江门市、湛江市和阳江市等广东省内多个地区多家医院、中专高职专科医学院校和大型医药生物科技企业,了解到除了与以上提出的几个因素吻合外,用人单位尤其是地方或基层单位提出了新的需求。那就是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包括了独立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理念、科研思维等。主要原因为:(1)医院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许多医院或研究企事业单位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入职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力提出了要求。以医院为例,在以往的招聘中主要看重专业是否对口。而近年来,科研水平在决定医院是否能“创三甲”,是否能获得“重点学科”、“重点专科”,以及吸引高端人才的平台等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医院从科研水平发展的要求出发,对于新招聘的本科生,非常希望他们除了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外,还希望他们有一定的科研技能,以满足单位科研发展的需要;(2)引进拥有高科研能力的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受资金限制,且研究生受择业观和家庭因素等影响偏向于在大城市发展而基本不愿到基层单位;部分医疗单位受困于地域或单位发展现状,底子弱,条件差,很难吸引高学历人员,而高学历的毕业生如博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区别主要恰恰在于科研能力的培养。招聘具有一定科研技能的本科生,既可以满足单位科研发展的需求,又可以节约人力成本,是中小医疗单位科研发展的较好选择;(3)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水平一般较差,人才匮乏;目前我国的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普遍较差,许多甚至是零起点。而恰恰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具有良好科研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将显得与众不同,格外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将科研创新能力作为自己的特长引入就业,将大大增加就业竞争力。

3 扩展就业领域亟需科研创新能力

一直以来医学生的就业观念比较保守与局限,就业相对比较集中,医学生普遍期望到大城市大中型医疗单位从事临床工作。有调查显示接近70.0%的医学生选择公立大中型医院[6,7]。但是,目前大城市大中型公立医疗单位的人才资源逐渐饱和,可吸纳人才的岗位越来越少。为此,作为医学生不得不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要扩展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专业是否对口,可以考虑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工作,如养老院、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高校实验室助理或助教、高职院校任教、医药生物科技公司和研究所等。这些行业对医学生的要求比较综合,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等外,更需要实践操作技能、综合分析能力、计算机使用技能和自我学习能力等。科研是一个系统、全面的过程,不止给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成功的科研培养不仅让学生得到了发表科研论文、科研奖励等硕果,更让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学会了怎么确定关键问题、检索并收集相关资料、合理安排实验并进行实践操作、综合分析问题和科研写作等基本技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垫下了基础。

4 本科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右江民族医学院自2004年已经开始了本科生导师制而且在培养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发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8]。近年来许多院校成立了学生科研组织,而且把对学生的科研要求制度化,建(下转第27页)(上接第28页)立了学术评价制度并对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奖励。许多毕业班同学反映,在校期间跟随指导老师开展科研工作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在毕业找工作时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得到多家用人单位的青睐。然而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医学生除了少数考研成功能够继续深造得到规范系统的科研能力培训外,大部分医学生大一、大二期间对科研基本不了解;在大三、大四期间专业课程负担繁重;大五期间受到实习工作环境、条件等的制约,很少机会能够再进行科研训练。所以,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早期教育,需要学校在学生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开始营造浓烈的科研氛围,改进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并且引导学生正确查阅中英文文献、综合分析信息、实践动手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同时,高年级与低年级医学生组合小组,互补互助,将高年级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纯熟的实验技巧和科研思维等与低年级学生充分的课余时间合理地相结合。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探索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训流程(见图1),经过3年的实践,效果显著,受培训本科生在发表学术论文、承担研究课题、参加科研竞赛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在就业中展现出较为明显的就业竞争力,找到了较为理想的工作。

科研创新能力不仅使医学生就业时突显优势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而且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意义重大,对医学生在岗位上的学术研究、科研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应用都具有重要影响。科研创新是当前医学发展的重要元素,只有高水平的科研创新能力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尤其是医疗保健领域,教育部门通过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拓宽就业范围,有效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逢丽红,林志国,辉.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策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1):2679-2681.

[2]张海元,夏鹏,何小兵,等.实验教学改革中培养医学院科研创新能力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11):1102-1104.

[3]黄成华.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其对策[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8(2):28-31.

[4]赵虹,刘燕清,苗卫军.培养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2):38.

[5]陈赞,孔明.医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36(6):146-148.

[6]赵露,任成.新一改背景下临床医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1,24(8):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