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政治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 基础知识 新课改 语知积累
中小学是学习掌握汉语言基本功的阶段,在小学认字写句的基础上,初中语文的侧重点是掌握基本文体知识和文言文基础知识。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和学,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对于培训学生的语文读、写、说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都至关重要。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既不能纯粹教条地死记硬背海量练习,也不能轻描淡写地不当回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通过持续积累、感悟运用、探究实践等过程而掌握运用语文技能的规律。现实教学中,不少同仁把新课标强调语文的读写说能力理解为不用再在基础上下功夫,靠网络搜索,靠大量的课文分析、阅读写作就可能代替纯粹的语知学记。笔者不赞成这些观点,坚持持认为语知教学是初中语文的重要基础内容,应当相对独立,形成体系,并探索方法,努力在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夯实基础,掌握丰厚而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这几年的实践也证明,我教出来的班级考试时语知部分失分相对其它班级要好得多,语文卷面成绩也总体上好于其它班。说明注重语知教学仍然十分重要,具有长远意义。
一、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学得基本的语文技能,懂得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不少同仁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学生新思维的启发,注重探讨文章内涵、分析文章语言,注重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说”。这固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果,但也相对削弱了对基础知识和训练,因而出现了不少能说不能写,错字、别字连篇,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差的问题,不少学生在中考的时候由于语知功底不扎实,不仅影响语知得分,而且影响阅读和作文的能力。事实说明,我们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重的现实条件下,在新课程背景下推进初中的语文教学,一定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过去的拼命抓“双基”训练到放弃基本语知训练,都是没有把初中语文教学语知、阅读、口语和写作四大部分放在一个系统里统筹兼顾的结果。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在语法和基础知识安排上有了很大改变,在各册中安排了记叙、说明、议论等语法知识和其他相关的基础知识,一般都是相关课文的最后,使得一些同仁把它们当成附录对待,让学生自学了事。其实有关部门如此安排的目的是要加强语知学习,而不是降低语知地位;学语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写作,写作好除了有“话”可说之外,还要掌握怎么说“话”,这也是每课后面语知部分所要解决的问题,放弃了这些内容的讲授和学习,学生就难以系统地、持续地提升自己的“规范化”表达意思的能力。
学好基础知识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一些同仁误解素质教育的本质,有意无意地放弃基础知识的教学,鼓励孩子们通过网络“查词义”,通过教案记语知,照抄照搬网上一些现成的语知整理作品,不从一校一班的实际出发整理语知并讲透语知,使得学生初中三年后基本的写字、造句、解义能力没有明显长进,纵然有思想、有见地,却没有很规范的表达能力,同样是素质的不完全、不协调。
二、在整理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无论是说,还是写,都需要建立在厚实的基础之上,都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等等,说的都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量,才能够下笔千言,出口成章。强调积累,就是要强调读背,强调练习,这与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似有矛盾,也使得一些同仁抓语知积累时不那么理直气壮,甚至随波逐流。事实上,没有足够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学生的语文功底。我们所要做的是在积累方法上要努力探索,努力提高积累的效率。
首先,明确整理积累的内容。初中语知应突出四个方面:一是汉语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短语、句子、修辞等内容。二是文体知识。包括基本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文体的一般常识。对不同的体裁一定要系统地掌握其内涵。如说明文就应该掌握说明文的分类,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的顺序有哪些,常见的说明文的结构是什么,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说明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等等。三是文学知识。包括基本课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内容。四是文言文知识。文言文有很多知识点,一定要让孩子们养成积累整理的好习惯。比如: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常见的文言句式等等。
其次,老师的主动整理至关重要。初中生面对一大堆语知内容,往往措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掌握。老师的整理和引导至关重要。要帮助学生宏观认知语文基础知识体系,把汉语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知识三部分架构理出来,可以用表格或知识树的形式系统地为学生列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归纳、归类,从宏观上把握认知语文基础知识的整体结构,这对他们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非常有帮助。千万不能把整理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尽管学生素质各有不同,但老师的统一整理对学生可谓事半功倍。
三、在运用过程内化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目的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而语文能力的提高又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更深入、更全面地把握。要想真正让这些知识“烂熟于心”,最重要的还是要在“用”的过程中来巩固。
首先,加强语知训练。熟能生巧,训练以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十分重要。以写字为例,如果不训练,就不可能把字写得美观、漂亮,如果训练程度不够,还可能连字都不会写;再以作文为例,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就不能很好地表达。对最基本的字、词、句、篇、语、修、文等基础知识,应该改变以往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紧密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加以科学训练。要针对语文基础知识巧妙地设计各种类型和类别的练习题,通过做练习,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知识。练习题的设计应注重多角度、多方位;练习后要注意反馈,讲析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练有所获的目的。
其次,激发学生应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符合中学生好动、猎奇的心理,能创造各种情景和条件,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兴趣盎然,因此要巧妙地设计一些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语文知识活动,比如拼音比赛、猜字谜比赛、书法竞赛、查字典比赛、改错别字比赛、成语接龙竞赛、修辞手法竞赛、对联诗词竞赛、文学常识竞赛、语文基础知识竞赛等。要充分运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以培养学生学习语知的兴趣。比如可以将语文基础知识编成歌诀,如词类歌诀、句子成分歌诀、句子语病修改歌诀等,这样学生读起来感兴趣,记起来简洁易记;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感受生活的真知、美的情景。
参考文献
[1]郭世才.抓好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浅谈[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4).
[2]苏凤新.抓好课改下的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2(22).
[3]苗刚.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方法点滴谈[J].新课程.中学,2011(11).
[4]范秀玲.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究[J].网络科技时代,2008(8).
[5]李睿.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考点分析[J].广西教育,2005(3C).
内容摘要:饭店资源的配置属性决定了它的增值性和竞争力级别,本文提出了饭店资源的配置性分类方式,并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对饭店资源的配置层次和分类配置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饭店资源配置性分类配置层次配置方式
饭店拥有各种经营管理资源,饭店正是利用这些资源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可配置性是饭店资源所具有的基本特点,通过特定的配置和管理行为,饭店资源会发生形态的改变,并聚合成满足顾客需要的饭店产品。因此,科学认识饭店资源的配置属性,是正确进行饭店竞争力管理的基础。
1饭店资源的配置性分类
对饭店资源进行配置,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不同饭店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使用来提高单体资源的增值能力,并通过资源之间的结合来积聚综合利用优势和过程优势,从而提高饭店的效益水平。
饭店资源都蕴涵有程度不同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一个较短的时期之内,技术水平如果没有较大的改善,资源的自然性越高,其增值能力的固化度就越高,它通过人为组合和调配所能产生的增值效果也就越低,比如低值易耗品,由于其使用的广泛性和获取的随意性,它的获取成本和使用成本均可以进行理性的控制,在饭店产品的价值链结构中,它的价值扩散能力是较低的,饭店只能从低值易耗品中得到一般的资金投入回报。
社会性高的资源的增值能力通常不受技术水平的限制,而受管理水平或者说资源配置水平的限制。资源的社会性越高,它通过不同的配置组合产生的增值效果的差异性也就越大。比如顾客偏好信息,同样的顾客偏好信息对不同的饭店有不同的增值效果,饭店对顾客偏好信息理解地越准确,所生产的产品与顾客偏好就越吻合,其增值效应和市场效应就越大,越能给饭店带来超出一般资金回报率的利润水平。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将饭店资源分为三类,即弱配置性资源、中度配置性资源和强配置性资源。
如图1所示,弱配置性资源通常是自然属性较高的设施和物品资源,它们虽然也经过人为的加工,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但比起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等中度配置资源来说,其社会属性显然要低得多。设施和物品资源的质量是比较容易测定的,它们的增值能力也比较容易预测,对它们进行配置组合所能够产生的综合效益和过程效益是比较低的。
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这里通常是指新兴技术)、市场信息等资源的增值潜能则难以预测,不同的配置组合能够产生不同的综合效益和过程效益,其配置性是较高的。相比而言,组织惯例、饭店文化等组织资源是软性程度更高的资源,它们超越了饭店组织实体,并依赖于内在的社会心理和饭店规范而连接在一起,其社会性比弱配置性资源和中度配置性资源要高。相应地,对这些资源进行配置组合能够带来的增值效果更加难以确定,因此其可配置性要高于前两者,我们称其为强配置性资源。
2饭店资源的竞争力层次及其动态转化
(一)饭店资源的竞争力层次
资源配置的目的是营造饭店的竞争优势,为饭店的利润获取提供竞争基础。饭店资源本身就是竞争的基础因素之一。或者说,饭店内的各种资源本身就有竞争力的层级区别。从竞争力角度而言,饭店资源包括核心资源层、优势资源层、基础资源层和劣势资源层等四个层级:
饭店核心资源层。饭店核心资源是与饭店核心竞争力紧密度较高的相关因素之一,它是指在饭店的资源体系中,具有较强的价值增值能力、较为稀缺而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资源种类。核心资源层对应于强配置性资源,饭店通过对这种资源的开发和维护能够获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保持饭店的竞争地位。饭店文化、组织资源等强配置性资源通常属于饭店的核心资源。
饭店优势资源层。优势资源是指有一定的价值增值能力、具有稀缺性但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的资源种类,它对应于中度配置性资源。饭店优势资源能为饭店提供一定的竞争力,但这种竞争力容易被竞争对手赶超,因此不具备可持续性。像饭店的菜肴制作技术、客户资源等中度配置性资源与饭店的优势资源存在较大程度的关联性。
饭店基础资源层。基础资源指具有一定的价值增值能力,但不具备稀缺性的饭店资源种类,它对应于弱配置性资源。这种资源能够提供一定的价值,没有它们饭店会处于竞争的劣势,但是其它饭店也很容易取得同样或类似的资源,因此它不能成为形成饭店竞争优势的资源。饭店的水、电、设施设备等弱配置性资源种类都属于基础性资源。
饭店劣势资源层。饭店劣势资源是指没有价值增值能力的资源种类,它没有明确的配置层次指向。这种资源不能为饭店提供竞争优势,它往往是饭店的负担。像不适应岗位发展需要的员工就属于饭店劣势资源,摒弃这种资源可以降低饭店的经营管理成本,提高饭店的相对竞争力。
(二)饭店资源竞争力层次的动态转化
如图2所示,在饭店资源的分层系统中,饭店的核心资源是饭店所独有的,市场上不具备同类资源,饭店正是凭借这种资源营造出自己有别于其它饭店的竞争优势,由于这种资源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因此其竞争优势是持续的。
饭店优势资源也是构成饭店竞争优势的资源种类之一,但由于它可以被其它饭店所模仿,因此这种资源所营造的竞争优势有一个逐渐式微的过程,或者说,这种资源会逐步退化为饭店的基础资源。
劣势资源的存在是饭店中一个难以避免的配置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饭店难以完全了解市场中的资源情况,因此资源交易行为蕴涵着和劣势资源发生契约关系的可能性。同时,饭店内部的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个自我老化过程,设施设备、员工的技能、管理人员的管理思想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背离资源基本要求的情况,如果这些得不到及时的修复,相应的资源就会转化为劣势资源。
饭店资源还会与外部市场资源进行动态交流,内部转化和外部转化往往交织在一起,互为推动。
3饭店资源的分类配置策略
在饭店的资源构成体系中,物品设施等弱配置性资源自然属性高,它在空间上具备较强的可流动性,可替代性也高;技术资源、客户资源等中度配置性资源依赖于人的识别和管理,它的扩散通常受整体环境的限制,因此其可流动性和替代性要低于弱配置性资源;而饭店文化等强配置性资源具备更强的内隐性和社会性,它更多的表现为隐性的规范和价值理念,它是饭店行为长期积淀和延续的结果,它的可流动性和替代性最弱。但这也使这种资源难以被模仿,由此它也具备更强的增值性。因此,弱配置性资源、中度配置性资源和强配置性资源分别对应于强替代性、一般替代性和弱替代性。对资源流动性和替代性的判断有助于更好把握资源配置的时间决策点,采用反应速度不同的配置模式。
如表1所示,基础性的弱配置性资源流动性强,饭店需要对资源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和调整,其配置手法是迅捷反映型的配置模式。
中度配置性资源流动性较强,但其发展脉络较为缓和,具有相当程度的可预见性,因此一般采用常规、例行的配置流程。比如,人力资源需要饭店进行持续的更新、培训和结构调整,它的配置行为有其常规性和延续性。强配置性资源可替代性低,它的改变需要较长的时间,其配置行为通常是中远期的战略性规划调整。比如,良好的饭店文化、成熟的组织惯例等强配置性资源的形成是饭店员工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步形成的,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饭店有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
饭店的资源随着其配置性由弱到强的变化,它的增值性也逐步增强,增值性越强的资源与饭店核心优势的关联度越大,饭店由此所能维持的竞争优势也越长久。
参考文献:
1.Barney,J.B.FirmResourcesand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J].JournalofManagement,1991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平整度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施工阶段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在施工阶段,主要有4个因素会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产生影响,一是下承层的平整度达不到要求,从而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产生影响;二是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三是摊铺作业的质量存在着问题;四是碾压作业的质量不符合相关的标准。
2、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技术
下承层平整度的控制技术:路面结构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垫层,因此这种结构体系是层状的。在路面结构层中,上面一层平整度将会直接受到下承层平整度的影响。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如何在施工中控制基层水稳砂藤的平整度。因为水稳有着比较大的摊铺厚度,一般在10厘米到20厘米之间,有着比较大的松铺系数,这样控制起来就比较的难。那么在施工中,就需要不断的调整松铺系数,使其不断的接近于实际情况,然后按照相关的设计来控制标高。具体的方法如下:在作业的时候,通常使用两台摊铺机,将控制桩分别钉在路肩边缘和中央分带边缘,将桩距控制在10米左右,根据相关的设计来进行标记。将一排10米左右的桩加在摊铺路段的中间,在进行摊铺施工之前,需要对一定宽度处的设计标高进行测量和计算,确定摊铺厚度,然后在已经形成一定强度和平整度的二灰砂砾下基层上用红色油漆逐桩做好标记。在施工时,可以将三个铁托放置在两桩间,这种铁托的高度是可以上下调整的。在铁托上放置两根六米长的钢尺,然后在两桩的铁托上,用线绳来依据相应的设计标高和摊铺厚度来对这个六米长的直尺高度进行调整,选用的线绳除了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还需要不小于10米。固定了之后,就不能进行移动,将钢纤在两侧10米桩钉好,在钢纤的线槽内固定钢绞线,水稳松铺标高应该低于钢绞线标高20厘米,这样钢绞线就会比培土标高更高,让传感器的运行更加的方便。将滑靴分别放置在中间的六厘米直尺上,这样钢绞线和直尺上就会各自挂一台摊铺机一侧的传感器,按照设计标高来对两侧进行控制。通过上述的方法,就可以利用设计标高来对基层的平整度和摊铺厚度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整个基层的平整度。
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要求:如果有离机现象存在于沥青混合料中,那么沥青混合料温度的均匀性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如果粗料比较集中,那么就有着比较大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从而导致过快的散热,这样就会加快沥青混合料温度下降梯度;如果细集料比较集中,那么就会有比较小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减慢散热,同时减慢沥青混合料温度下降梯梯度;如果在摊铺作业中,有比较大的石块混入到了某一类沥青混合料中,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机械的摊铺质量和碾压质量。如果有比较大的砾石进入到了摊铺机的熨平板中,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控制的作业面,在之后的机械碾压作业中,因为砾石有着比较高的强度,压碎砾石十分的难,导致凸起问题出现在面层中,这样整个面层的平整度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作业中,就需要对矿料粒径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最大粒径不能大于一半的摊铺厚度。
施工作业前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尽量弥补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的质量缺陷,保证中面层是清洁、平整、没有杂物的,并且保证没有局部突起和低洼等问题存在于中面层中,这样在保证面层平整的同时,使得上层的平整度不会出现问题。所以,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层的平整度,比如基层、下面层、中面层等等,保证其误差不会大于相关的要求和规定。
施工摊铺工艺:要严格控制摊铺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任何一个细小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我们都知道,摊铺机都具有自动找平的功能,这是因为它们具有浮动式熨平板。只有具有了一个准确的基准面或者基准线,才可以对自动找平装置进行合理的运用。在基准面控制方面,一般有四种控制方法,分别是滑撬法、声纳法、平均梁法和基准线钢丝法。一般将基准线钢丝法用于沥青摊铺机自动找平装置的引导中,从而控制沥青混凝土的上下面层,在铺筑沥青混凝土上下面层的时候,则通常采用声纳法或者平均梁法。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基准线钢丝法可以对设计标高、纵横坡、厚度以及平整度进行准确的控制。在使用自动调平装置的时候,需要首先将纵坡基准选好,有专设弦线或者现场的参照物来作为基准,比如路缘石,已经铺设好的路面结构层等等。
碾压工艺:因为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的环境下,容易压实,在低温的环境下,很难压实,因此,就需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一系列温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比如拌合温度、出厂温度、摊铺温度、到场温度和碾压温度等等,可以采用这些方法来实现,一是保证制定的施工工艺是科学合理的,二是对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依据沥青混合料的特点我们可以了解到,温度是沥青混合料碾压工艺的主线,可以将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工艺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初压、复压和终压。在碾压的全部过程中,都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全部过程中的温度,都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3、结语
因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比如平整度更好、噪音污染比较低、施工比较方便等等,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当前的高速公路建设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速公路建设速度的逐步加快,高速公路的质量和性能也越来越好。但是,在目前的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它的平整度往往会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到了高速公路的质量,不利于其效能的发挥。本文简要介绍了在施工阶段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造成影响的一些主要因素,然后重点探讨了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施工技术,希望可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张秀丽.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45-47.
[2]王莲锑,高翔.浅谈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控制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6):87-89.
【关键词】思想政治 考核评价 评价内容 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24-02
一 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考核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高职学生思想的坚定来源于其理论知识的觉醒,而理论知识的觉醒来源于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在高职院校理论课程的评价中,采用的是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方式。定量评价以考试的方式展开,在具体考核过程中,高职学校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又分为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定性评价以小论文作为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在针对不同的考核内容时采用的考核方式也不尽相同。笔者根据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将考核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政治理论素养的考核内容和方式
政治理论素养是高职学校重要的政治素养之一,与之相关的课程是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体概论,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理论的原理以及中国化产生的政治理论,这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决定着中国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学生政治理论的教育,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这些理论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坚定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立场。这个内容的考核采用的是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闭卷考试以考查教材所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考试时间为一个小时,考核的形式包括填空、选择、判断、解答以及论述等多种形式,学生需要在熟读教材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才能通过考试。开卷考试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政治理论内容的基本理解,另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通过相关热点问题以及学生的生活实践,通过开放性试题设置论述题,考查学生运用政治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在了解马克思理论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历史实践以及当下的时事热点进行了解,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在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中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政治理论素养的形成。
2.思想品德修养的考核内容和方式
高职学校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主体核心道德的学习,了解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法律基础和当代的一些基本政策。对于这一内容的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的是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的考核,但随着新课程的开展,政治学以及教育学专家越来越认识到,思想道德素养的界定通过思想道德理论知识的闭卷考试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现实生活中也逐渐出现学生理论道德素养很高,而道德实践水平却很低的矛盾,也因此引发了高校对思想道德素养的评价方式和内容的进一步探讨。在高职学生的评价考核中采用的是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在比例分配上不同院校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考试成绩的考核多以闭卷方式展开,对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水平进行考评,平时成绩的考核是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采用的是自评、小组成员互评的方式展开,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在上课期间的表现和在大学日常生活中道德言语和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根据同伴间的日常观察和行为记录,以周为单位进行评价,由学科代表将分数予以记录。但为了避免高职学生互评中的主观性,根据学科课程和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行为设计出加分、减分项目,对学生中发生的严重不良道德行为和随意评价的行为进行减分处理,对良好道德行为(如:学生义务献血、做志愿者、义工等。由班长出示名单,班主任核实签字、系部盖章确认。)和客观评价的行为予以加分处理,以保证考核的公正性,促进学生道德理论和道德行为间的转化。
二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理论课评价的困境
1.评价目标笼统,指导性不强
思想政治的评价目标包括宏观方面从国家角度制定的目标和微观方面从学校角度设置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程的宏观目标是通过等政治理论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高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素质。微观方面的考查以等级的形式展开,一方面及格便为通过的考试评定对学生的教学指导性不高,大多数学生在考试前通过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基本行得通,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定采用的是等级评定,这样的评价方式无法激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评价方式的改革遇到阻碍。一些学生尝试开展的新的评价方式长时间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得不到推广,没有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
2.评价范围的狭窄,评价不全面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评价大多集中在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上,而在课堂教学中又单一的关注学生的知识识记。不可否认,理论知识的识记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单一的理论知识识记一方面无法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链接,无法促进知识的内化,使学生在学业结束后将理论知识大部分遗忘,也使理论知识的理解处于较低的水平。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高于基础教育,但对于大多数非政治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后仍然能够记得和理解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大多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积累。另一方面,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理论的提高绝不仅限于课堂教学,学生在校园活动和暑期实践中也是思想道德的重要发展基地,评价范围的局限性影响了思想道德素养和理论的实践。
三 建设高职思想政治评价体系
1.建立以行为评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评价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仅包括学生理论知识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道德行为和政治素养的实践性,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和根本目标。思想政治评价体系作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工具,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查,还要注重对学生道德行为的测评,形成以行为评价为核心的思想政治评价体系,具体来说,要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如到敬老院、孤儿院、聋哑学校、下乡支教以及见义勇为等行为纳入思想政治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到道德行为的转化,并硬性规定学生每学期必须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2.在评价内容中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
思想政治理论的知识化水平可以通过考试反映出来,而高校的理论考试大多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机械化理解的水平,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素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真正理解是渗透在自我建构范围之内的,是渗透在学生的行为水平中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自己的自我建构和自我行为是第一知情者,学生在课余生活中思想道德行为的表现也是最熟悉的人,因此,评价体系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展开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不同知识水平的评价,以及在本学期对自我行为的优点、缺点评价,这是一种自我检测和自我反省的方式,也是督促学生讲道德理论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一种监督方式。
参考文献
[1]包有或、戴智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评价体系[J].文教资料,2011(30):236~238
关键词: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关系衔接;改进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2
加强实践性教学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提升广大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风貌的主要内容。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知识性强,在融入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思政理论课教师,还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都对实践性教学缺乏全面的认知和正确的理解。为此,基于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实际,积极探讨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尤其是借助于思政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研究来推进思政课程改革的深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践性教学的关系探讨
从课程特点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知识性强,与实践教学关系衔接不足,导致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缺乏针对性,学生参与度不够。然而,全面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转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需要从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关系的梳理上着手。
(一)实践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
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源于实践,服务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本质属性。然而,对于理论知识,正如马克思所提出的“哲学家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一样,在学习理论知识中,要强调社会实践环节,要突出与实践的衔接与融合。事实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忽视实践性,缺乏与实践的联系,往往是思政课程教学常见的突出问题。注重思想政治课程与实践的联系,首先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融入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参观、体验,形成实践理性、策略和智慧。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转变传统的重知识轻实践的教学方法,要遵循理论源于实践、服务实践的规律,要从课堂教学设计上,强调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践性教学是互为补充的
理论知识要服务实践教学,并从教师的理论讲授中,突出案例导入、强调不同观点的渗透与交流,让学生能够从理论思维上来正确认识马克思主要基本理论,来全面认可理论知识的内在逻辑。实践教学是基于理论认知基础上,让学生从理性知识的学习与感性的知识体验中来验证理论的适用性。我们说理论是行动的指导,掌握理论要服务实践,否则理论是无意义的。因此,从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要突出思政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目标的关联性,要让大学生能够从思政理论学习中真正懂得知识、理解真理,从具体的实践中解决问题。
(三)将思政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
从方法论来看,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也是辩证统一的。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既要注重理论知识教育,还要发挥社会实践优势,要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进行统合,要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中,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服务社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要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协同发展上互为补充,要从服务教学目标上来让学生真正从理论学习掌握方法,从社会实践中获得能力和本领。因此,科学统筹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关系,从课堂组织、知识整合、教学方式创新与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让理论知识充实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能力拓展。
二、思想政治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衔接
实践性教学是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始终,既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还要兼顾课外实践教学的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要从课堂内外融入到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从课堂学习、校外实践中各取所长。
(一)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是辩证统一的
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从课堂教学中获得应用的理论知识和见识,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体验知识的正确性,形成理性感知。对于思想政治课堂实践教学,要着力从课堂知识的组织、设计上,将之与实践生活相联系,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能够从中感知和体验。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性,就是通过书本知识,来帮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来验证理论课程的正确性,增强学生的政治鉴别力,促进大学生思想自觉、行为自觉。课外实践作为课堂实践教学的延伸,同样需要从实践教学过程中,协同好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力量的组织,特别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从活动组织、设计、实施、监督、考核上来细化实践主题、实践内容、实践方式,要学生能够从实践中真正掌握具体知识,明白道理。如在社会微调查实践中,要从理论指导下,来制定调查流程、明确调点,增强对问题的发现、梳理、解决能力,让学生从社会观察、分析中提升政治素养。通常情况下,课外实践教学是由团委、学生处等部门进行组织,要拓宽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鼓励大学生社团、假期社会实践小组等参与到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中,以具体、可行、务实的态度来确定社会实践主题,细化社会实践任务和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力、协调力、思维力、沟通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以“大实践”来推进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育人格局的形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突出实践性,要做好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衔接,特别是在“大实践”教学导向下,要从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上来构建育人机制。对于实践教学,无论是课堂实践、还是课外实践,其过程都在于引导学生从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增长才干、培养品格中来发展人。因此,要从课堂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衔接上,从拓宽课内外实践资源整合上,借助于思政理论课程的指导,来完善社会实践选题策划,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强实践育人合力。高校要从思想政治实践性教学上,积极构建由校党委领导的思政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小组,并由各院系领导、各教务部门协同思政教学部、团委、学生会等具体小组,搭建自上而下的实践教学工作机制,并从经费投入、教学计划、师资补充、课内外实践教学衔接体系上来发挥实践育人的积极性、实效性,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机制的形成。
三、优化师生关系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有效保障
搭建思政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协同,特别是在师生共同参与、引导上,要突出教与学的衔接,要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要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处理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进实践性教学,发挥实践性教学合力的关键。
(一)思政教师要从把握重点、突出全局,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主导者,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引导者,要充分认识到思政理论课程与实践性教学的关系,要精准把握,突出重点,着力从教学理论知识、学生需求等方面,组织实践性教学。一方面,教师要对思政理论知识进行统合,确立重点、难点和学习目标,并围绕思政理论知识设定教学规划、主题、实践性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关注学生的热点与困惑,了解学生的心理倾向和兴趣爱好,制定针对性的实践性教学设计。如在课堂教学上,围绕实践主题,展开课堂讨论,借助于校园微调查来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并从课堂辩论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从知识学习、实践反思中来增进理论高度和深度。
(二)营造实践性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也是学习知识、锻炼实践能力的主体。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性教学环境的营造上,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要鼓励学生从问题分析、独立思考、感悟知识中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实现知识的内化与提升。同时,提升学生实践性学习的自觉性,要从现有大班授课方式上,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从学生分组上,鼓励学生参与到小组实践和成果汇报中,从实践学习、实践收获中增长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曾狄,汤烈琴.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的独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