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字文化感悟

汉字文化感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字文化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字文化感悟

汉字文化感悟范文第1篇

关键词:品牌形象汉字标志中国特色中国服装品牌中华民族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服装品牌竞争日趋激烈。对于中国一些服装企业,品牌的成功塑造将使企业获得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成功打造自身品牌的服装既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追随,也能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何塑造品牌,寻求准确的市场品牌定位,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已成为服装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服装品牌的标志无疑是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它是服装品牌在视觉和语言上的表达,对服装品牌起着支持、表达、传达、整合与形象化的作用。它是最短小、最快速、最常见的宣传方式,它始于服装品牌的名称,并且以几何级的速度成长为各种工具和宣传方式的母体。从名片到网页,从广告宣传到立体包装,服装品牌标志能提高人们对服装品牌的认知度,并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

好的服装品牌标志不仅要有完美的“形”,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意”的独特性,令人难忘、与众不同、内涵丰富。目前中国的大部分服装品牌恰恰缺少的就是“形”和“意”的独特性。因此笔者阐述的是将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汉字应用于中国服装品牌的标志设计中,从而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品牌形象。

一、中国服装品牌的现状分析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部分品牌正逐步走向世界,但是我国服装生产仍是以服装生产加工为主,中国只是一个服装加工大国,而绝对不是一个服装强国,中国服装产业如果不想在加工这个低层次上徘徊,想从服装大国走向服装强国就必须创世界级品牌,并借助品牌,提升服装的附加值,形成无限活力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创造更高的市场价值。在服装品牌运营领域里,近几年中国还处在一个发育阶段,有些服装品牌往往出现“抄货”“抄牌”的现象,而且这成了不少中小规模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采取的生存手段。从长期品牌发展来说,这其实是走进品牌经营的误区,并最终断送了企业的品牌经营发展之路。这暴露出国内服装服饰品牌缺乏创造能力和深度系统规划能力的问题。

众所周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市场总价值中,情感实体远远大于物质实体,它的价值是无形的,是一种品牌文化感受。同样,服装服饰更是以品牌文化感受为主要实体的商品,它更需要品牌“咒语”(指品牌灵魂诉求点,斯科特·贝德伯里的定义是可以俘获品牌定位的真实本质和精神)的支撑。所以要想发展中国服装品牌,也必须注重品牌文化的感受。中国的服装品牌多得数不胜数,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太多,其原因就是缺少自己的文化特色。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很多属于自己的文化。要想加强中国服装品牌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汲取传统艺术的精华。

那么,我们要如何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品牌形象呢?在当前全球文化交流、文化互补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作为各个民族精神的综合反映,其价值引起了各民族的空前关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就是说如果想让品牌世界化,我们就要将品牌形象民族化,将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汉字应用于中国服装品牌的标志中,从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品牌形象,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

二、汉字设计的特点和方法

中国汉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是流传到现代的历史硕果,是文字中的寿星。汉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重要特征,是连接所有中国人的文化纽带和文化标志。作为标志的汉字还是一种提升民族文化内容、思想价值的富有感染力的设计。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之中,必定会使企业形象设计更具有文化内涵。中国汉字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汉字标志是以汉字的形式作为标志的主体所形成的,所以汉字标志的设计主要是汉字设计。汉字设计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字体的合理结构、提炼字形、建立字形之间的有机联系,确立情调、想象构图和表现形式的过程。以汉字为主体,可以设计出很有中国特色的标志,汉字设计可以从“形”和“意”的认知和再创造入手,从而使汉字的信息传达更准确、迅速、丰富、独特。汉字设计的“形”是设计的外表构成,或美观、方便、实用;或个性、独特,是直观造型的静止之美;汉字设计的“意”是设计的内在构成,或具有丰富的信息传达,或可感悟到传统的文化意蕴,或有着超凡脱俗的创意,或给人以潜意识的启示,是内容活性化的流动之美。只有“形”和“意”的完美结合,随人们的视觉、心理、应用及审美的需要而发展,才能形成以形表意、以意传情的好的汉字设计。

具体的设计方法中“形”的变化有:变形变异、异形同构、置换同构、图底反转、共用一形、将虚拟实(笔画减省)、分解重构、节外生枝、以图结字等方法。以上“形”的变化是以汉字的基本字形为基础进行各种装饰、变化的。它的特征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印刷字体的字形和笔画的约束,利用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将字形的结构转化为图形的意象,或加入其他图像点出主题。它往往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夸张、增减笔画形象、变体装饰等手法,重新构成字形,并通过文字本身的点画和字形结构去反映形体美,体现用笔美、结构美、意境美,也就是“以形写意”。这种汉字字体在视觉识别系统中,具有美观大方,便于阅读和识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其笔画本身也有较强的感彩。

“意”的设计方法就是利用象形设计、书法、民间文化等形式体现汉字的中国意味。这里中国意味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气息与风格,它主要是指体现在平面设计中的中华民族性,亦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沉淀。如书法,书法在我国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已发展为一门多姿多彩并可鉴赏把玩、陶冶性情的艺术,其内容十分丰富,从字体上说,书体分呈、风格各异,真、草、隶、篆、汉简、魏碑等有着各自的审美意味和形式构造,篆书雄健浑厚,端庄凝重;隶书方折端正,朴拙高古,精致典雅;楷书稳健端庄;草书简练连贯,行笔飞动圆转;行书纵情挥洒,姿势疏朗。书法字不但点画结构章法很美,还能体现一种修养和意境之美,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的文字无可比拟的优势。

四、汉字在服装品牌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汉字标志应用在服装品牌中除了发挥其实用的推广目的和传播的标志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载负着提升和反映民族文化内容、思想价值的责任。汉字是炎黄文明忠实的记录者和中国文化坚实的载体,即便忽略了它作为文字的性质,汉字单体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仍然是博大精深的。

根据服装企业或品牌的个性而精心设计的汉字标志,除了外观造型不同于普通印刷字体外,更重要的是它对笔画的形态、字间的连接、造型的统一、意境的营造等方面都作了细致严谨的设计,比普通字体更赋艺术性,渗透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使服装品牌具有了传统文化的依托,更具特色,更有韵味。

例如“结”服饰坊的标志设计,以中国结的特征与汉字“结”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蕴含着浓重的中国韵味。“中国字”和“中国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元素,充满了中国文化特色。这个汉字标志的应用,体现了该服装品牌古朴典雅的特点,并且还体现了该服装品牌的服装风格为民族服装,反映了产品的特色。“食草堂”服饰利用书法字体进行设计,增加祥云和印章等中国传统元素,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韵味,视觉冲击力强,沉稳、独特、内涵丰富。

中国品牌服装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洋品牌大行其道,部分原因归于在中国品牌服装领域,中国服装品牌的品牌形象做得不够好,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之处。所以,要想更好地发展中国服装品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品牌形象,在世界的服装市场上立足,就必须树立鲜明的中国服装品牌形象,尤其是针对品牌标志的设计,历史悠久的汉字将充分地发挥出其潜在魅力,最具表现力地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弘扬东方文化精髓,体现中国人独特的理念与智慧,以本民族独特的视觉思维方式引领时代潮流。汉字标志必将以其独特的形式美在世界服装品牌形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成朝晖.平面港[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8.

汉字文化感悟范文第2篇

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本质和精神灵魂的教育,是民族生命形式和生活语境的教育与传承。语文教育的核心本质是塑造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心灵,传承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可以说华夏民族的文化本质和文化根基就诞生于“甲骨文”中。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从诗经到现代文学经典都是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表达,语文蕴含着民族气质和民族品格,语是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基本表达,是每个民族所特有的和唯一的,文是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的基本表达,是凝结民族精神的内核。守住语文教育就守住了民族的根基,就守住了民族文化和精神命脉,就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中国梦的深入人心创造条件,就能实现文化强国的历史责任。

语文教育作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接受的基础教育,语文教育训练着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通过接受语文教育,人们能够从更多的层次来理解人间百态,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感受力和表达力。内心世界的修养需要通过阅读,通过朗读来孕育自己的语言感受力,感受语言内在蕴含的柔情似水、激情澎湃、热情豪放、惊心动魄、身临其境等。丰富的内心感受几乎都是通过阅读和有声阅读获得的,内心的丰富情感必须外化于自己的行为中,能让行为变得高尚、恰当、得体等。通过在语文教育中鼓励朗读,使其通过朗读来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华夏民族的文化本质和文化灵魂所在,提升我们对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

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启迪与塑造

语文教育不仅是要交教孩子认识字,关键是要教给孩子认识自己身处的文化环境,理解我们民族文化中所具有的各种文化特征。把各种民族文化的优秀内容融入语文教育中,如甲骨文、少数民族语言等,不断启迪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提升它们追求民族文化的勇气。语文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启迪民族精神的主要形式。朗读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孩子们直接感受和理解民族文化的最重要手段,通过朗读学生就获得语感、语调、语境,就获得语声、语气、语态,就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系统和语音系统。朗读在语言教育中启迪着每个人的语言能力,也启迪着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更启迪着自己血液里流淌着的民族文化感。

文化使生命具有潜在的动力,使生命变得更加具有人文性,也使生命变得更加理性。语文教育中的民族精神通过朗读融入学生生活中,它不断地塑造着学生的内在世界和外在行为,如,孟姜女、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内心世界的痛苦,让人们感受到内心世界的痛苦给生命带来的蹂躏。朗读能够展演语言之间蕴藏的情感,不仅能够打动自己的心灵,同时也能感染周围每个人的心灵,打动自己和感染别人实质就是在塑造内心,也在塑造行为。朗读在语文教育中既启迪着自己对民族文化的感悟,也塑造着自己对民族文化有的文化性格和文化行为,朗读不断地启迪和塑造着华夏民族所具有的共同情感。

三、朗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语言能力和语言素质的培养作用

语文教育不仅限于教人读书写字,而是要教人学会用思想的智慧、语言的灵活、表达的幽默来展现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生活内涵。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学生一定要把语言读出来,只有读出来他才能够对语言有潜在的感受,其原因是它们缺乏对语句表达内容的理解,它只有通过朗读过程中对语调的把握来体会语言内在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通过朗读获得直接理解,它就能直接把它融入自己的语言表达体系中,能够直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提升也会直接影响到语言素质,在不同的语言表达和抒写过程中,总能够看到它们中间所蕴含的语言素质,所以说,朗读对语言能力和语言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语境、语调、语感方式的培养作用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特定的语调就能有特定的语感。汉语语义的复杂性就在于以上三者中任何一个变动都可能导致原有的语义发生彻底的改变,都可能使人们的交往受挫或情感倒错。对语境、语调、语感的把握需要通过朗读来实现,没有直接的有声朗读,对它们的把握几乎是不可能的,你也就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人们所说的口头语言。几乎可以说,没有朗读,就没有口头语言;没有朗读,就不可能获得语言的直接表达方式,语言就会变成书本上的语言,语言自身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外在灵活性。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表现在对语境、语调、语感方式的培养,培养我们能够理解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种语调所表达的语义,使自己能够理解自己民族文化形成的不同视角。

(三)语言感受力和语言欣赏力的培养作用

朗读是语文教育中唯一具有艺术性的教育方式。通过自己朗读和聆听别人的朗读,我们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朗读所渗透出的丰富情感和感召力,语言的感受力只有通过朗读来实现,通过感受语言表达中的各种语言来获得五味杂陈的内心感受,使自己获得发自内心的感动。感受朗读语言和感动内心世界实质就是在欣赏朗读和语言,有感受朗读的能力,才能有欣赏朗读的能力。在语文教育中,鼓励学生采用朗读学习语文,渐渐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欣赏力。

(四)情感表达的培养作用

朗读不仅培养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影响着孩子们的抒写情感表达。通过对朗读过程中语言蕴涵情感的把握,学生就能够在自己的写作中表达出来。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不断地把语言中的情感渗透到学生自身,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要想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就必须有丰富的情感收获,学生的情感收获方式就是通过朗读语言获得,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朗读对学生情感表达所起的重要作用。

总之,朗读能够启迪学生对民族文化精神的理解,也能塑造学生所具有的民族品质。朗读在民族文化浇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取朗读的方式为学生塑造民族性,才能为文化信仰和文化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汉字文化感悟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短期留学生 汉语培训课 教学 实效性 探索

一、引言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力度的加大,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公立高校已经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做出了榜样。近年来,教育部推出发展来华留学生的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校开展留学生教育工作。国内公立高校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并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留学生教育工作者,使得来华留学的整体环境日益优化。而τ诿癜旄咝@此担无论是在后勤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上还是在留学生教育教学方面都有待提高,尤其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还是短期培训课的亮点之一,是加强国际情感与友谊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吕必松先生(1996)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这样评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中,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所谓中心环节,就是在全部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其他环节都必须为它服务……总之,教学原则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成绩测试的内容和方法,等等,都必须考虑在课堂上是否可行,都要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所以,为了提高汉语培训课教学的效率,应综合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和因素,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实效性,指教育者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中,依据教学目标,发挥各教学因素的作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所达到的教学实际效果。根据留学生汉语培训课诸多因素的影响,本人拟采用语言的教学需求分析手段分析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需求和特点。语言的教学需求分析是指采用内省、访谈、观察、测试和调查问卷等的方法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手段。倪传斌(2007)认为,外语/第二语言教学界的需求分析形成的研究体系比较完善。其特有的应用价值已在课程设置、大纲设计、课程评估、试题编制和教育政策制定等方面充分展现出来。Hutchinson和Waters(1987)提出语言教学需求分析的框架。他们把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求分为两个方面:“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分为三个小类,即需要、差距和愿望。学习需求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条件如学习场所、材料等;心理条件,如学习兴趣、动机等;知识技能条件,如现有知识、学习方法;支持条件,如教师、学校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为汉语水平为零起点的非汉语专业的短期留学生,还有部分授课教师、教学管理者。被试留学生一部分是来自欧洲的丹麦学生,另一部分主要是来自韩国、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等亚洲国家的留学生。本文调查问卷参照崔永华(2008)对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框架的整合,结合民办院校短期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而成。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留学生填写姓名、国籍、性别、母语等个人信息。第二部分采用单项选择和Likert五级量表的形式调查短期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及学习目的等相关因素。第二部分又分为三个小的部分,一是入学前的教学组织需求调查,包括短期留学生自身学习目标、学习特点情况,以及对于教学管理的安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住宿管理等的需求情况;二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展与实施的需求分析,主要是具体汉语技能培训的认知,教学方法等的需求调查;三是留学生对于短期汉语培训课结束时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测试与评估的看法。问卷全部翻译成英文,有助于留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共发放问卷6O份,回收率51份,有效问卷48份。

三、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一)被试基本情况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为汉语水平为零起点的非汉语专业的非学历留学生及部分授课教师、教学管理者,而这些留学生到中国进行为期三个月到五个月的短期学习,他们是非汉语专业的留学生。但这段汉语学习经历在他们的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观察,他们在汉语教学安排、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生活场景等多个方面对汉语有着强烈的需求。其使用的教材是《汉语会话301句》,《汉语会话301句》是为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编写的速成教材,注重培养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学习需求分析

1.入学前准备

问卷第一部分的第1题,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短期学习的关键不是语言有多少进步,而是文化的感悟和学汉语兴趣的提升。课程的设置以短期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要求为基础,遵循短期汉语教学 的教学原则,同时兼顾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两个方面。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由于时间短,学习目标明确,短期班留学生比长期班同等水平学生表现出更明显的阶段性,汉语水平呈阶梯性增长。初来中国,留学生把对中国和对汉语的所有热情都带到了汉语课堂上,表现出勤学好问、急于求成、过低估计汉语难度等一系列特点。饥渴期过后,留学生陷于迷茫期,汉语学习的种种难点初见端倪,如个别音发音困难、汉字难写、语序灵活多变等。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再高涨,他们开始对各种各样的汉语偏误产生困惑,有的甚至对汉语丧失信心,产生畏惧的情绪。入门期,随着迷茫期的结束,学习的困惑逐渐减少,学生重新找回对汉语的兴趣和信心,并能客观认识汉语学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入真正的入门期,表现为学习行为更加自觉和理性,进步逐渐明显。

问卷第一部分的第2题,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小班教学的特色和优势。小班教学显然有利于增加师生间和生生间有效的认知与交流,更好地实施与开展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尤其为留学生学习汉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如果班级规模从每个班级规模减少到20人以下,对一般的学生而言,其成绩也会显著提高。

问卷第一部分的第3题,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发现,凡涉及住宿问题,留学生对其满意度较低。留学生宿舍以双人间为主,不能满足学生有多国背景的需求,也没有考虑到留学生群体这个特殊性,而仅仅参照中国学生的住宿标准,仅局限在安全性方面,可指导性差,在留学生住宿管理执行中,对学生的诉求不够积极,管理过于简单,不够专业,建议以咨询服务性的方式来管理,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营造具有人情味的管理环境,提高留学生的文化认同度。

问卷第一部分的第4题,调查留学生对短期汉语学习课堂内容的需求。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有关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的课堂讲解比例的选择显示,全体留学生中有47%的人期望汉语课堂中两者的讲解比例为“语言课70%,文化课30%”;希望讲解“语言课50%,文化课50%”比例为37%;希望讲解“语言课30%,文化课70%”比例为16%。调查结果表明很多留学生都是抱着对中国文化的敬仰之情前来中国体验中国文化,但是对于汉语水平零基础的留学生来说,学习日常的口语社交是必要的,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可以适当学习与汉语水平相适应的中国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考虑到留学生的这一需求,则可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

问卷第一部分的第5题,调查留学生对汉语知识侧重的方面的需求。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对于汉语零基础的短期非学历留学生来说,注重语音和口语的练习十分重要;也是他们求学过程中最想要了解的部分,这也正符合他们学习汉语的初衷,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急需了解的汉语技能,语义和篇章不作深入地讲解,最多作为兴趣教学。对一些通俗的流行语和贴近于生活实际的实用语句可作了解,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问卷第一部分的第6题,调查留学生对课程量的需求。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一般一个课时为40分钟到50分钟。科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完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15分钟,而最受留学生欢迎的选择为两课时,这也符合学习规律,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若增加课时数,则可适当考虑丰富课外练习等其他有利于汉语课的方式。比如上书法课、唱中国歌曲以及学习中国的礼仪礼节课等。

2.课堂教学中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1题,调查留学生对教学设计要求的需求。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对于汉语水平零基础的短期留学生来说,先让他们开始说话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短期留学生的目标比较明确,大多数学生想利用目的语环境学好汉语,以方便日常的生活中能用汉语进行交流,那么在教学设计的安排上,留学生清楚教学目标,了解课文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是关键,在这个原则上,参照教学大纲是有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学生掌握的程度上课,有利于留学生学习汉语。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2题,调查留学生对课堂讲练时间的需求。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留学生选择“C”项和“D”项的最多,可见他们的喜好更倾向于“精讲多练”,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加入练习来巩固留学生对汉语的学习,也能够培养留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和动脑的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3题,调查留学生对教辅工具的需求。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辅工具尽量提供各种不同的教学场景和真实的交际场面,使得汉语教学变得生动、直观,这样有利于延长留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激发留学生h语学习的兴趣。“电脑(PPT)或视频”是留学生推崇的主要教辅工具。留学生更倾向于视觉感官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汉语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这个特点进行教学,更有利于上好汉语课。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4题,调查留学生对课本练习的练习形式的喜好。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从留学生所使用的汉语教材来看,课本练致可分为机械性练习、半机械性练习和自由性练习。从上表的几个选项可大致归类:机械性练习包括朗读、替换练习;半机械性练习包括:根据记忆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模仿练习;自由性练习包括:话题讨论,情景对话,个人表达和看图说话。在这三种归类中,自由练习的比重占得最大,所以在课堂练习当中教师应考虑到这一点,适当加以引导。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5题,调查留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其他学习方式的需求。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据调查显示,留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其他学习方式是热衷于与中国人交谈、交朋友,其次是旅游,这样既丰富了学习汉语的环境,又增加了社会实践的机会,进一步与汉语环境融合,使学生感受到与课堂汉语教学不同的中国文化内涵,在这个过程中缓解了留学生的文化休克,有利于留学生对汉语文化的适应。所以这方面的需求,教师应考虑到这个特点,适当给留学生一些见解和建议。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6题,调查留学生在听力训练中的困难。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留学生的声调偏误率比较高,主要集中在第二声的误听,因为第一声声调的调值相对比其他三个声调的调值高,容易与升调的第二声相混淆。而汉语中基本的声调虽然只有四种,但是加上轻声和变调使得调型的数量众多,而且每一种声调与其他声调组合后在语流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调值,这些差别就导致了留学生的声调偏误困难。其次就是留学生在听力句子中的语义常识理解上,很难一时反应上来。“理解后听”是值得推荐的听力教学方法,这在很多初级汉语教学中得到了认可。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7题,调查留学生口语训练的困难。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他们的语言体系和汉语截然不同,这些差异造成了留学生发音不够标准,尤其是汉语的第一声的调高与第二声声调难以辨别,还有连读和轻声,这些复杂的变化使得留学生感到困难,从而也影响了语速的快慢,降低了学习效果。而大多数教材都是从习得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开始,这就更加要求授课老师注重对留学生发音的指导。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8题,调查留学生阅读训练中的困难。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语阅读的困难就是词汇量少,帮助其扩大识字量、词汇量,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汉字的特点和掌握一些汉语文化背景知识等,才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对授课老师的启发则是多种方式的训练,包括笔画、笔顺和各种汉字部件。

问卷第二部分的第9题,调查留学生对作业形式的选择。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在作业形式的选择上,看得出留学生更倾向于笔头作业和记忆学习,且能够独自完成课后作业,而不是小组作业,对于大多数零基础汉语水平的留学生来说,他们最喜爱的作业形式是“练习书写汉字”“造句子”和“背生词”,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譬如可以开展一些专题活动,如“书法课”“汉语游戏课”等。

3.学期末评估

问卷第三部分的第1题,调查留学生对教师期末成绩认定方向的倾向。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在调查问卷中,选择“B”项的人数最多。这也符合教师命题的考虑,实行平时成绩考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平时成绩的反馈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结合学生期末总评成绩,也有利于教师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虽然各有利弊,但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选择“B”项的留学生占大多数,而且据了解这种方式的考核目前为止是相对合理的形式。

问卷第三部分的第2题,调查留学生验证自己汉语水平的理想方式。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分析:考试可以辅助教学改革,通过考试客观地反映学生汉语水平的同时,也为评估教师教学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可不断完善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各方面工作。根据有关文献阐述,科学的考核方案应是运用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根据考核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考试,这样的方式才有利于调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问卷显示的数据“C”项最多,因为没有涉及书写而且比较随意,对于这种方式虽然值得提倡,但更应与教师的命题考试相结合。

四、结论

邱芳婷(2015)对崔允教授“有效教学”进行了评述,她指出有效教学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三个阶段。本文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对调查问卷的结论做出了相关分析和归纳。留学生短期汉语培训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研究命题,而解决这一命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对留学生需求的调查和分析,本文着重了解留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想要学习的知识,合理设置课程、课时等,同时还要了解学习者所期待的教学环境、生活条件以及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对于短期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来说,他们的需求集中在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在中国生活的适应以及在中的旅游等。因此,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专题性的课堂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利用目的语大环境学习汉语,可以组织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结对子学习汉语等,使留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加入到中国文化活动中,使他们了解中国国情,融入中国。这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灵活转换留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进行交流的意识,重视非语言交际文化。比如中国人日常口头语中“老李”、“老外”等,体现了对对方尊重和热情,但“老”字在西方国家中则意味着“年迈”、“衰老”、“无用”的含义,这就是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文化障碍。而留学生带着强烈的文化体验心情来到中国进行短期汉语学习,他们最感兴趣的文化体验方式则是加入到中国社会文化实践中,课外可为留学生创造一些交流机会,使其能够融入中国人的圈子,课内注重语言知识的示范模拟训练,增加奖励机制等,提高留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前准备中,留学生的住宿安排也要非常讲究人性化,建议以咨询管理式的服务为目标,全方位地为留学生的生活提供便利,比如宿舍管理规定,宿舍维修服务,周边设施、设备的使用等。为了提高短期留学生汉语培训课的效率,班级规模要小,据查阅相关资料和调查所得, 少于20人的班级,课时为90分钟到100分钟的上课效率比较好。课堂教学中,留学生对汉字的发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二声语调的误听,因为汉语发音的规则根据调值不同而辨别,留学生如果掌握不好,会造成“洋腔洋调”,发音上使人难以听清,长此以往,留学生势必会丧失学习汉语的信心。所以这种语音的练习则要反复强化,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就会出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留学生对课堂练习的自由练习如看图说话、情景对话和问题讨论等比较开放性的练习较为感兴趣,所以适当增加这种练习的比例是科学的,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必须增加留学生的词汇量、有用的句型和对基本汉字的笔画教学,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动手和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暗示留学生培养学习汉语的自信,开始有意识地说话。课后作业应尽量由学生独立完成,而不是照搬或者抄袭别人的作业,能够做到抽查个别学生独自完成的作业。同时,期末考试评估在整个汉语教学过程中也不容忽视。这既是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水平的一种测评,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评估,参考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这两种方式,且占比例相当的评估是目前比较合理的一种考试方式,可信度比较高。

五、建议

教师对课堂管理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且管理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但总体上遵循两个方面:一是监督和控制学生,让学生遵守规范;二是引导和激励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前者旨在维持,后者重在促进。良好的课堂管理是教学开展顺利的保证,也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汉语零水平的留学生来说,体验中国文化是他们最主要的需求之一。教师应鼓励留学生通过体验式的文化学习,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教师应从第二语言的角度进行教学,要考虑到文化背景的不同,文化引入的时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等不同围度,让留学生有积极探索中国文化的兴趣,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自身汉语水平。其次,教师上课的内容应考虑到留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他们的需求有价值,否则,就会降低或挫伤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力。只有教师充分了解到学生学习的难处和需求,使自己在情感上能为学生多多考虑,积极为学生创造学习汉语的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才会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率。

大多数留学生的来华学习动机十分明显,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有的倾向于毕业后在中国实习或就业。这也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留学生的考核则要多维度地考虑,而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比如可选择一些优秀的留学生带头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之中,使得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更加舒畅,给这些留学生加分和奖励等,使得更多的学生融入管理之中,通晓规则,达到自我管理。这种管理方法不仅肩负着桥梁的作用,也减轻了管理老师的负担,另外还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无论是在专业上、在管理上还是思想上,不能做“门外汉”,要跟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交流,要有心做好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就要从物质、精神层次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打造全方位的专业体系作为支撑点,提高留学生管理的服务意识,为发展留学生教育提供更好的外部制度和环境支持,以此为学校的国际化转型做点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青云.初级阶段留学生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以《请多提意见》为例[D].河南:安阳师范学院,2015.

[2] 张燕.北京若干高校短期非学历留学生汉语教学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2,27(2):108-109.

[3] 邱芳婷.崔允有效课堂教学思想述评[J].语文教学通讯,2015,834(4):5-7.

[4] 祁林艳.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个案研究[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09.

[5] 李融.关于改进和促进上海高校留学生教育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 赵金铭,杨俊萱.关于短期汉语教学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2):11-17.

[7] 王忠.关于来华留学生汉语短期班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研教改,2009,2(上旬刊):24-25.

[8] 魏春木,卞觉非.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1992,1(19):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