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字文化内涵

汉字文化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字文化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字文化内涵

汉字文化内涵范文第1篇

“教, = (爻,算筹)+ (子,孩童) + (攴,手持鞭子、棍杖),造字本义: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作算术。金文 省去‘子’ 。有的籀文 用‘心’ 代‘攴’ ,

强调‘教’者引导、启发蒙童的心智。有的籀文 承续金文字形。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育”的早期甲骨文为“ ”。“ ”人,指女人,“ ”,即“ ” (子)的倒写,表示出生的婴儿。晚期甲骨文为“ ”,文中符号“ ”是“女”字,在这里用来代替指早期甲骨文中的“人”字,明确“孕妇生子”的本义。金文“ ”承续晚期甲骨文字形,并在“子”“ ” 的头部加三点“ ”,表示妇女生产时的羊水。篆文“ ”将金文的“ ”即“女”写成“ ”即“每”字,将“ ”写成“ ”。 造字本义:孕妇生子。

女人和男人最显著的区别是性特征,孕产妇和一般女人的区别是孕产妇的会变大。所以, 篆文“ ”,左边的字符特意加上两点,来表示,表示这是个孕产妇。金文中的“ ”下面的三点“ ”,和篆文中的“ ”下面的“ ”,都表示母亲分娩时流出来的体液。因此,这个“育”字定格的是母亲分娩的一瞬间,而且是顺产的一瞬间。对于先人来说,生命是最宝贵的,繁殖是第一位的。生孩子对古代妇女来说,有着最大的危险。而这顺产的瞬间,带给人们的是什么呢?是生的喜悦,是对于继承人到来的快乐,对于母亲健康的颂扬。那么,把“教育”连起来看就可以表达出怎样的内涵呢?许慎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再结合“教育”这两个字的构形所传递的本义,可以引申出“教育”一词这样的内涵:

一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教的是知识,育的是人,知道很多知识是为了使孩子更健康地成长。二是教的方法:所谓“不打不成器”,信奉棍棒教育。三是教育的态度:育人是艰难而长期的。教育有时会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困惑,就如母亲生孩子面对死亡之地、巨大的危险一般。可是不管怎么样,教育工作者还是要像那个不怕死的妈一样,一心一意把孩子顺利生下来。四是对教育的启示:①要健康。教师和孩子都要健康的成长和生活;②要想做好一个教育工作着,需要爱心、耐心、细心、慧心,要宽严相济,要教育教育再教育,要持之以恒。这就是汉字文化: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与抽象。

“相夫教子”是传统对于家庭中主妇职责的描述和界定。属于家庭伦理的范畴。那么,什么叫做“相夫教子”?“相”字的早期甲骨文: 。上面是一只眼睛,下面是一颗树。“相”的造字本义是:古人爬上高树远眺侦察,预警放哨。晚期的甲骨文为左右结构: 金文为: 、篆文为: 。从“相”字的演化过程可以看出,字形着重突出了仔细观察眼睛看到的东西的意思。

甲骨文“夫”: 。在 (大,成人)的头部加一横指事符号 ,代表发簪。造字本义:男子束发,并用发簪固定。夫是一个人上加一横,什么意思呢?古人以束发、加冠为男子的成年仪式:男子15至16岁束发,标志着告别童少时期,成为合法公民,国家可以征用;男子20岁加冠,表示成年,可以婚配。说明一个男孩长大成男人了,所以叫“夫”。《愚公移山》里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中的“夫”就是这个意思。“相夫”的原意是某个女人仔细观察着自己的配偶。这个词引申出怎样的一个男女相处的观念呢?即作为妻子,你要多用眼睛观察你的丈夫,这样你才能很好地了解他,才能好好地处理夫妻关系。总结起来一句话:好老公是看出来的,不是吵出来的,也不是骂出来的。因为只有善于观察的妻子,才可以理解丈夫,那么相处时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无不是依着丈夫的实际情况而来,夫妇和谐就可能实现了。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传统的家庭伦理观里面,赋予妻子独特的地位和寄予的厚望。“教”字和“子”字的甲骨文字形分析在前文已有涉及,在此不再赘述。“子”泛指孩子,不分男女。“教子”的意思是教育孩子。综上所述,“相夫教子”可以引申出这样的内涵

“相夫”就是对丈夫仔细观察,在生活、工作上都给以恰如其分的照顾、帮助,形成一个家庭中有主有次、职责分明、情感融洽的和谐局面,对孩子则要好好地教育。通过上面的阐述,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感觉到认识汉字不仅仅只是认识一个符号,而是在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个家庭,认识一个民族,了解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感悟。

再来说一说汉字另一重内涵:科学的精神与对哲学的探求。“气”的甲骨文字形“ ”,与“三”相似。甲骨文字形的最上面一横代表天,最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短横表示天地之间的气流。早期金文字形为“ ”,将甲骨文字形中表示天的那一横往上翘了,晚期金文的字形“ ”,在早期金文的基础上,把表示地的那一横往下面折了。这个字形的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先人对于自然事物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最先,人们看到、感受到在天地间有流动的气流,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他们就用“ ”字形来表示自己观察认识到的东西,回答了心中“这是什么”的疑问。随着先人认识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开始追寻“这东西到哪里去”?结果发现这天地间的东西是往天上去的,所以用“ ”符号来表示向天上升腾的意思;接着他们又开始追寻“这东西又从哪里来” ?观察结果是,这天地间的东西是从江、河、湖、海中,从大地上升腾出来的,大地是气的根。所以晚期金文就成了“ ”这样的字形,用向下弯折的符号表示与大地的相连。这个字的演化过程,回答了气什么,气到哪里去了,又从哪里来等一系列问题,反映了先民对“气”的完整观察和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种科学的态度的反映。“气”的造字本义是易于在天地之间均匀扩散、飘逸的第三态物质,气流。现在指飘逸、扩散的气流。

“思”的最早字形是篆文“ ”,符号“ ”是“囟”字(读音同“信”),是“脑”的意思。“ ”这个符号很形象,画的是心脏的样子,就是“心”字。“ ”的造字本义是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这个字表明,先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思维活动、情感产生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了。现代科学研究的表明,人的思维和情感确实是心脑共同作用产生的。由此可见,我们的先人们的科学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尊敬。这是早期金文“道”字的字形。它其实由这样几个符号组成: , , 。

汉字文化内涵范文第2篇

汉字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例如,古代的“玉”部字和“车”部字,分别反映了我国的玉石文化和车马文化。透过汉字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到其承载着的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数万年来,人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创造了各种类型的文化,这些文化因地域、民族和其它种种因素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所以文化史上讲到文化类型往往要冠以地名或民族名,例如,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或汉文化、楚文化。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它们往往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显示出文化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

从古至今,汉字经过整理和简化,许多地名用字先后发生了许多变化,其内涵也有许多改变,但仍有一些延续了古代或近代的文化内涵。下面以大石桥市各地名用字为例谈谈其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大石桥市自然地理和地名情况

大石桥市隶属于辽宁省营口市,位于营口市的北部,辽河下游左岸。东与海城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毗邻,南与盖州市接壤,西临营口市老边区,西北与盘锦市的大洼县隔河相望。大石桥地处东经122°05′至123°00′,北纬40°19′至40°56′之间。现辖2个省级开发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13个镇,4个管理区,19个居民委员会,253个行政村,总人口73万,其中城镇人口22万,农村人口51万。有汉、满、蒙、回、朝鲜等民族。面积约1610平方公里。大石桥市历史悠久,永安乡西田村的金牛古猿遗址是30万年前古猿人生活、劳动、创造灿烂古代文化的史迹,证实了大石桥市乃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市内各地区地名用字有“沟”“集”“市”“屯”“庄”“堡”“房”“窑”“营”“村”“台”“大厦”“市场”,这些地名用字承载了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三、大石桥市地名用字文化内涵考察

(一)地名用字与历史文化景观

地名用字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景观有着密切联系,通过某些地名用字我们可以看出某地区的聚居地的地理地貌情况。在历史上有河流、绿洲的地方大都有居民点,人们喜欢依水而居,而当居民依水而居的时候,该地名常与井泉、沟渠相关。历史上以甘肃民勤县最为典型,有许多带“沟”的地名。在大石桥也有许多带“沟”的地名用字,大石桥市隶属于海滨城市营口,市内有很多大小不等的小河溪流,古代居民在河、溪流旁聚居便沿袭了“沟”字作为地名用字的通名,例如,“前沟、腰沟、大沟”等地,以前都是有小河流的,但现今由于环境遭到破坏,小河多干枯,所以这些带“沟”字的地名已经渐渐成为一个记号地名而已,但透过“沟”字,我们仍可以推测该地区原来的地理地貌。

(二)地名用字与历史经济

我国古代社会由于城市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在城市的不同地段便产生了具有行业特点的,多以“集”“市”为地名用字的通名。在我国南方,尤其是两湖地区,就有许多县以下小地名的通名是“市”。在古代,“市”是草市,是许多作为商品交易集散地的集镇,例如,湖南浏阳的文家市就是一个有名的商品交易集散地。目前,大石桥市有些地名用字仍延续古义,有许多小的商品集散地以“集”“市”为地名用字的通名,例如“早市”(早上的小市场)、“夜市”(夏季晚上的小市场)、“马集”(专门进行牛马等牲畜交易的场所)、“车集”(专门进行车辆交易的场所)。但是,今天这些地区作为县辖的行政单位,虽称作某市,却已经体现不出古代“市”的文化内涵了,只是一个行政单位的通名而已,这是汉字发展过程中汉字简化和整理的结果。

(三)地名用字与军事制度

历史上有许多地名用字与当时的军事制度有关。这些地名用字大多来源于明代,明朝为了巩固统治,保卫和开发边疆,在全国设立了十多个都指挥使,都司以下分设卫、所。这些设施与屯田制度相联系,在明代早屯都有固定的戍所,官兵皆有家室,他们设屯聚居之处,有的是未有村庄的荒地,有的本来就是军事重地。他们设屯聚居的地方多以“屯”“庄”“堡”作为地名用字的通名。这些通名在古代大多以姓氏命名,如现在云南东部陆良县的“刘官堡”“李家堡”“占屯”“方官屯”等等。在辽宁省大石桥,也有一些以“屯”“庄”“堡”为通名的地名用字,例如“金家屯”“王庄”“陈家堡”“李家屯”“夏家屯”等等。这是因为大石桥历来是重要的军事重地,在古为幽州属地,秦汉属辽东部,唐代是安都护府并延续至民国初。这些地名反映了大石桥市古时的军事制度。

(四)地名用字与移民文化

历史上有些地名用字与移民文化相联系,这些地名用字的通名跟汉族移民在当地的生活方式有关。当时由于人们刚移居到适合生活的地方时多为一家半户,人烟稀少,便临时搭一间陋室或就坡地挖掘窑洞作为栖息之所。因此,有些地名多以“房”“窑”作为所居之地的地名通名。例如,古代有“一间房”“三道窑”,当聚居的人多时就改为“营”或“村”,有的以初垦时的人的姓名作为地名用字的通名,有的以当地人们崇拜的人名为地名,以后仍沿用。在大石桥,这样的地名并不多见,例如“平二房”“东窑”“太公堡村”(传说是姜太公在那的山上垂钓,当地人民非常崇拜他,便改为太公堡村,并一直沿用至今,初名已不得而知)。

(五)地名用字与地理交通

古代的交通路线与地名用字关系密切,任何与其相关的地名都会留下印记,如“驿站”“亭”“铺”“庄”“关”等地名通名。在清代,驿站的名称分的很细,各省腹地称“驿”,专为军报而设称“站”,嘉峪关外叫“塘”,西北地区称“台”。带有这些地名用字通名的地方都是军事重地。大石桥市的“西炮台”就取“台”为其通名。“西炮台”地处辽河入海口处,具有海运、捕捞、晒盐和经商的天然条件,又是海运要地,是清朝北洋水师在此组建的,因地处要冲之地,在中曾发挥过作用。“台”沿用了古义,了解了这个地名用字的含义,人们便可以通过“台”知道“西炮台”曾经的地理交通情况。

四、规范地名用字

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其代表的文化内涵也在变化。有一些地名用字虽与古代地名用字相同,但其代表的文化内涵已经大不相同,例如,现在的“营口市”“大石桥市”“沈阳市”等地名中作为通名的“市”大部分都是表示行政单位,已经跟古代的“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还有一些地名用字的通名虽与古代地名用字的通名有所差异,但却与其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例如,古代作为商品集散地的集镇的通名“市”,现在大多被“大厦”“市场”等通名所代替,如大石桥市的“兴隆大厦”“三山大厦”“中心大市场”等等,都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今天,有些地名用字的通名沿用古义,有些则相反,给人们的理解造成障碍,所以对于地名用字也要进行规范。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不仅是世界上地名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其文化底蕴之深厚也非一般国家所能比拟,是一座地名文化资源的“富矿”。规范地名用字对于我国的建设有重大意义,有关部门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并做了一系列成绩卓著的工作:从1956年到1964年,全国有8个省和自治区的35个地区和县经国务院批准更改了生僻的地名用字;2000年4月,两部一委发出《关于开展全国政区名称用字读音审定工作的通知》,决定以政治性强、涉及面广、使用频率高的“政区名称”作为全国地名标准化这一巨大系统工程的试点和先导。对于规范地名用字,我们应该立足于现实,将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于地名规范化工作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地名规范化工作:(一)在地名用字的音、形、义三要素中,“音”与“形”承担着地名的交往功能,应体现其现实的使用价值;“义”蕴藏着该地理实体命名时所具备的各种自然或人文特征,应体现其包括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潜在价值,是地名的灵魂。(二)要对异体字、简化字以及生僻地名用字的规定明确的标准,使其有一个明确严格的概念来指导地名用字的标准化工作。(三)在地名标准化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对地名用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地名用字的特殊性,对其进行认真溯源,据义审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为使古老的地名更好地为当今、为后世服务,必须增强对地名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从一字一音做起,规范地名用字。

参考文献:

[1]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刘保全.中国地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商伟凡.构建地名用字生存的和谐氛围[J].中国地名,2010,(2).

汉字文化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汉数字词 文化内涵 翻译

1.引言

数字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出文化的各个方面。英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其数字文化也存在差异。两大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这就赋予数字不同的文化内涵。儒家文化、道教和佛教对中国文化有著非常重大的影响,而英语文化则深受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汉语文化心理深受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的影响,主张万事万物的和谐统一。因此,人们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喜欢双数的偶合意义。英民族受到基督教三位一体思想的影响,则偏爱奇数。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感性的,依靠直觉;而西方民族则以逻辑推理为主,重视分析。文化上的种种差异使得英汉数字在文化内涵上产生了不同。

2.汉英数字文化内涵

(1)“二”和“two”

在汉语文化中,“二”是一个偶数、双数。根据阴阳二元论,偶数是一个大吉大利的数字(安美华,2008)。因此,中国人喜爱数字“二”,遇到喜庆的事情,总会用到双数,寓意好事成双、成双成对。而在英语文化中,“表示‘二’的英文单词‘Two ’,源于‘Die ’(骰子)的复数Dice,而其原型‘Die’这个词又含有‘死’义,因而在英美文化中‘Two’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张怡玲,2006:109)。而到了现代,two既可以是一个中性词,也可是一个贬义词,如 “Two of a trade never agree”等。

(2)“三”和“three”

在传统的汉文化中,“三”是一个神圣的数字,代表完整、全部。如《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三”衍生出万物,“三”代表世间万物。此外,“三”还代表吉利,因此,祭祀天地、祖先时,国人要以“三牲”供上,并跪拜三次。佛教中有“三生”一说,即前世、今生和来世。同样地,在西方,“3”也具有相似的意义,是最完美的数字。如:天空、大地和海洋构成了世界。“3”象征着圣洁、吉利。如:基督教中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英语中有这样的表达:The third time is the charm.(第三次一定会有好运)等。此外,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三”代表着整体。“三”是一个完美的数字,代表事物发展的开始、中间和终结(黄兵,2002)。

(3)“四”和“four”

在汉语文化中,“四”最初是从“四肢”、方位和时令变化的观念中产生出来的(安美华,2008)。因此,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表达:四面八方、四海平升、四季等。此外,作为一个数词,“四”用来表示数量,如:文房四宝、四书五经、等。再者,“四”在古代是一个吉利的数字,有完满、安稳的含义,如:四平八稳、四世同堂等。但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四”与“死”谐音,人们认为“四”很不吉利,都尽量避讳它。选择号码、挑选日子时,都尽量不选含有四的。含有四的词语也包含贬义,如:不三不四、朝三暮四等。在西方,“四”代表公平、正义、稳固和全面(安美华,2008)。因此,英语中有这样的表达:four star(极好的);Four Hundred(上层人士);a four-leaf clover(幸运草)。“在英语文化中,数字“四”通常与“不体面,猥亵”之意相关”(赵昌彦,2012:315)。例如:the fourth指的是卫生间;four-lettered words是指脏话;forty-four则是指。此外,英美人在挑选日子结婚时,一般不选择星期四,他们认为星期四不是个幸运的日子。

(4)“五”和“five”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处于“一”到“九”之间,《易经》称之为得中。“五”象征和谐、美好,如:五谷丰登、五光十色等。“五”和人体的部位关系紧密,因此汉语中有这样的表达:五官端正、五体投地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五”的数字意义逐渐淡化、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比喻意义,表示全部、完全等。但在西方人看来,星期五则是一个很不吉利的日子,让人感到恐惧。因为这一天,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亚当和夏娃因偷食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因此有黑色星期五的说法。同样地,the Fifth Column则指被敌军收买的内奸。

(5)“六”和“six”

“六”在中国文化中也很受欢迎。“六”象征顺利、安稳、兴旺、吉利、圆满,所以汉语中有这些词汇:六畜兴旺、身怀六甲、六六大顺等。人们在挑选号码、数字和日子时,会倾向于六。在英语文化里,“6”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数字,它既含褒义,又含贬义。“6”代表着健康、幸运。“可是在《圣经・启示录》中,‘6’是个罪孽的数字,它是古罗马暴君尼禄(Nero 37一68)的幸运数”(安美华,2008:14)。因此,人们认为“6”是一个不吉祥的数字,所以英语中常有这样的表述: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hitfor six(给某人以毁灭性的打击);six of the beat/best:以藤鞭击六下。在基督教文化中,“666”则指的是撒旦。

(6)“七”和“seven”

在汉语文化中,“七”的含义是双重性的。“七”代表神圣。佛塔有七层;有七位神灵。“七”还跟死亡联系在一起,有“祭七”、“头七”等说法,因此中国人认为“七”不吉利,比较忌讳。此外,在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会面的这一天,天空总会下点雨,使得气氛更为悲凉,因此“七”总让人联想到凄凉、悲切的氛围。例如:七上八下、七零八落。英语文化里,“7”是一个神奇的数字。英美人的美德、罪恶都要讲究七种,如:seven virtues七大美德;seven deadly sins七宗罪等。“7”象征着美好、神圣,如:the seventh heaven极乐世界;lucky seven幸运之七等。此外,“7”还表示不确定的次数和时间,如: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 will find a use for it.(东西保存时间长,终会派上好用场)。

(7)“九”和“night”

在汉语文化中,“九”是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九”是最大的阳数,中国人非常看重“九”,认为“九”是天数。因此,历代帝王称自己为九五之尊;皇宫建筑和皇家器物都和九有关。此外,由于“九”和“久”谐音,因此人们选择号码,挑选喜庆日子或结婚送贺礼时,会偏爱“九”,寓意长长久久。在英语文化中,“九”也是西方人很重视的数字。基督教文化中天使有九级,古希腊神话中有九缪斯,天有九重,地狱也有九级等。“九”隐含有数量众多、快乐、完美等意义。

3. 英汉数字词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在进行英汉数字词翻译时,首先要弄清楚词的基本内涵,把握其引申出来的意义,仔细探究数字词语的深刻内涵。弄清楚它的文化来由、隐含的意义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分辨清楚数字词是实指、虚指还是泛指。

(1)对于表示实指的数字词语,翻译时保留数字,直接翻译。例如:

原文:一箭双雕。

译文: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2)对于表示虚指、泛指的数字词语,翻译时可对数字进行更改,再进行翻译。例如:

原文: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译文: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3)意译。英汉数字词语的含义在文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翻译时要考虑译入语读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例如:

原文:管他三七二十一。

译文:It is none of my business.

(4)借用。英汉数字词语的内涵不尽相同,有时两者在数字上不能一一对应,这时就要考虑选择和译入语具有相似内涵的数字来替代。例如:

原文:半斤八两

译文:It is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4.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英汉民族在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数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文化内涵。数字文化博大精深,相同的数字在英汉文化中有相似或不同的含义。译者只有充分领会英汉数字文化的深刻内涵,才能使数字翻译准确。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英汉数字词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其中隐含的意义,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最恰当的方法,以保证能最确切地传达信息,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汉字文化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紫砂;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023-01

宜兴紫砂艺术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支,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被世人所接受和喜爱。它的独特魅力是以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DD成形技法、质地表现出来的,这种独特性尤其以紫砂壶为代表。紫砂壶,这种用紫砂泥做的壶,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因为一方面它是一种文化形式;另一方面是它独特的成形技术在紫砂艺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紫砂艺术独特的艺术风貌。

紫砂壶的使用,因材质的特点,表现一种其他器皿所无法企及的优点,那就是在于它于使用者能进行感情交流。对它倾注的感情越多,常加摩挲宝爱,它对你的回报也越深沉,越发可爱,光润古雅,故最好的茶壶不要束之高阁,而应该经常使用把玩。明人周高起说过:“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这句话,实际上是用壶,养壶的根本之法。具体做法,步骤大致如下:

1.新壶购置回来后,可用细砂布稍加磨擦,千万不要用粗砂布打磨,以伤表皮(有的壶作者在出手时已作处理),先用水用或布洗擦去处表面的尘灰和内里的陶屑,然后放较溶的茶叶水锅里,或中连同茶叶,小火煮沸,沸后不久即可熄火,用余热焖壶直到茶水稍凉再点火煮沸,如此再三,可使新壶土味尽去,也使新壶初次受到滋养。待完成此工序后,取出新壶自然晾干便可沏茶使用。这并不是必要的程序,其实新壶到手,洗净后用开水泡上二次,即可沏茶。

2.不论新壶,旧壶,用开水切茶后,壶体表面温度较高,此时可用湿毛布,或干净湿布,擦抹壶提,水印旋擦旋干,反复多次,壶温稍降后,亦可用手摩挲,因手掌有油汗,有利于壶体光润。如此坚持三四月后,新壶大体可发“黯然之光”。

3.茶壶长期不用,或因疏忽未及时将茶渣倾出,发生霉变或产生异味,可在消除霉味变异味茶渣后,注满开水,稍晃数下倾出,旋即没入凉水中,异味可处,若一次不行,可反复2-3次,总会有满意效果,且不用担心茶壶会因热凉急变而发生暴裂。这就是古人所说:“壶宿杂气,满贮沸汤,倾即没冷水中,亦急出水泻之,元气复矣。”

4.茶壶最怕沾上油污搞得脏兮兮的。明人周高起就指出:“若腻滓烂斑,油光烁烁,是曰和尚光,最为贱相,”如果这,就如同让西施蓬头垢面一样。壶体若沾上油污,可用手摩挲擦去,若油污过重,亦可用细布稍沾洗涤剂轻轻擦拭,然后再用手摩挲,让壶体发光,出现本质美感。但古壶古物就没有必要去该头换面,留下古美感也是体现年龄的具证。总之要对具体对象具体正确处理,不能作一法律。

5.不要将茶渣长期存放在壶内的方法来养壶,虽然紫砂茶壶有越宿不馊之说,但时间稍长,仍然会发生异味,特别是夏天茶叶更易发酸发馊,这样会影响壶内茶山的形成和积累。把茶汤留在壶内阴干,日久累积茶山,也要注意适时适度分寸掌握,以茶汤不变质为宜。

6.台湾已有一套完整的符合台湾茶道的养壶,用壶方法:黄墩岩编著的《中国茶道》一书就用壶养壶有如下文字:壶的保养通称为“养壶”,养得目的在使其能善于“蕴味育香”,并使其壶能焕发本身浑朴的光泽。此乃由于陶壶有吸水性,若是长期吸附茶质,确有“助茶”的功能。

对于茶道中人而言,养壶绝不是品茗的目的,但一把维护得法的茶壶,能够提升品茗目的之实践,却是被肯定的。养壶就如同培养树苗般,揠苗助长则难免有失自然形成之功,所以养壶也不必急于一时,只有要平常多加使用并维护得法,就能如同接受天地自然滋养的幼苗,不必人为附加补养也可成器,而且更加珍贵。

紫砂本身的气孔率是其特点,高岭土也有气孔,但是全闭合,上釉以后就更别提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紫砂是半闭合和闭合气孔组成。所谓透气性,也就在这了,红泥、朱泥、段泥、紫泥等等,气孔状态不单和泥料有关系,烧结程度也有影响,欠火的胎质疏松,泥上讲,朱泥过筛颗粒细腻,烧结以后气孔率,透气性肯定比紫泥等差一些,所以,朱泥适合乌龙,焖泡力量好,紫泥敞口泡绿茶,散热稍微好些,但这些事又肯定不能一概而论。

也许这一定是要懂茶的人和同时又了解紫砂壶的人,不断磨合,找出最合适自己用的泡茶利器和自己最喜欢的茶搭配才是可行的,如果没有自己用心去探索,永远的盲从,是不会懂的。

一件较完好的作品,必须使器皿自己能够抒发艺术语言,给人油然而生一定的艺术感受。具体反映在以下三方面的要素:一是形象,即物体本身的形状式样,展示给人们的视觉印象。二是神态,即通过形象表达散发出的情趣。三是气质,即器皿内涵的实质性的美的素质。能使这三者融会贯通,方可称为佳作。当代著名紫砂大师注重在传统中创新,正确把握中国文化和中国紫砂的内在结构关系,正确掌握中国紫砂发展的本质规律,充分估量前辈艺人传统技艺在中国紫砂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走传统中创新的路子,增强了宜兴紫砂在中国紫砂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汉字文化内涵范文第5篇

很多事情,似乎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我想我也希望在这样一种环境里面,去寻找一些更不一样的东西。哪怕是一些更广阔的自由,一些现在看起来,完全用不到的东西。

我都希望,他们能够有朝一日,内化到我的生命离去。

即便是有一条,我们的生活终于以及变成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但是那个时候,我们依旧觉得自己其实很简单,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伟大。其实说的是真心话,他们也会以为是谦虚。

只是因为,他们不曾那样努力,也不曾那样幸运。

所以,很多事情都决定了最后的结果,而我们却始终都不能真正的去理解,这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又有着一种怎样深刻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