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字文化发展史

汉字文化发展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字文化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字文化发展史

汉字文化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日本文化 日语语言 形成过程

语言是文化的精髓,颇受文化影响,反过来服务于文化,日本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日语,本文通过探视日本文化发展过程,了解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美国文化在日本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从多个角度了解日语语言的形成、日语和日本文化之间的关系,求教于同行大方之家。

一、日本文化特点之一是全方位、多层次地引进和吸收

纵观日本文化发展史,充满东方特征,具有独特韵味。是传统日本文化和外来文化在接触、交织、融合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古代日本文化经历了“绳文文化”、“弥生文化”、“古坟文化”三个时代。在以日本关西近畿地方为中心的大和发现的上古文化遗迹,被认为是弥生文化的铜铎文化圈、古坟文化的中心地。日本有关学者把它看成日本文化的发祥地。汉字传入以前,日本并没有汉字和文字语言。据《日本书记》和《古事记》记载,汉字大约在公元3世纪左右传入日本,到5世纪左右太刀铭、钟铭碑文等金石文中已经有日本人撰写的汉字。隋唐时代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高峰,多次派使节来中国,尤其公元7世纪的“大化革新”,中国传统文化被大批量引进日本,“大化革新”是日本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到了公元7、8世纪,日本人撰写的汉诗、汉文已很多,汉字已被日本知识阶层所掌握。引进汉字以后,日本人没有把汉字当做唯一文字,而是大胆创新,模仿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了假名,分析汉字意思,再次组合,形成了不少合理的词,如将中国的“粉身碎骨”变成“粉骨Z身”等。汉语中“胃、肠、肺”等表示内K的词在没有引入日语之前,表示内K的词只有“肝、肠”。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创造出汉语词汇,反过来又被中国采用,如“神经”一词,充分体现两国语言的交流史。

因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经过日本人多年使用的词汇具有特异性。如日语中“麻雀”一词,是(打麻将的)麻将,不是家雀的(麻雀)。家雀的麻雀,日语是“雀”。再如日语中“麻药”一词是大麻、海洛因等意思,汉语的“麻药”,日语是“”等。汉字不仅对日语文字形成、日语语音、词汇生成和语法体系建立有极大影响,还是日本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到了近代,日本提出“文明开发”,西方文化融入日本传统文化中,日本在开国后不久接受了西方文化,直接步入近代文明,使日本很快成为世界五强之一。外来语词汇涌入日本,早在室町时代末期,葡萄牙人为了推广基督教,就来到了日本,于是和宗教相关的词汇立刻融入日语中,如“面包、蛋糕、纽扣、香烟、天主教”等。

江户时代,基督教被禁止,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期间断绝了和葡萄牙、西班牙人的交往,幕府只允许荷兰在日本的长崎做贸易,“背包、八音合、咖啡”等荷兰语不断涌入日语中。江户时代中期,有学者成功将荷兰语译成日语,如“酒精、镜头、霍乱、圆规”等。江户时代末期,英、法、德等国文化涌入日本,大量外来语出现在日语中,要追赶西洋文化的日本,学到了各国的长处。医学、哲学、登山运动等词汇主要来自德国,如“病历、主题、纲领”等。艺术、时装、烹饪、外交等词汇来自法国,如:“画室、素描、裤子”等。与音乐相关的词主要来自意大利,如“歌剧、大提琴、节奏”等。与基督教传教士有关的词来自葡萄牙,如“基督、弥撒、鸡蛋糕”等。由于从欧洲采用了大量语言,日语变得丰富起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历了第三次国际文化浪潮。日本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受到了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的影响,美式英语大量涌入日本,外来语词汇的80.8%来自英语,如“钢笔、时髦、领带、水桶、小麦面粉”等。因地理位置、气候、风土人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及西方文化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文化的吸收在世界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日本经历了大化革新前后对隋唐文化、明治时期对西欧文化、二战后对美国文化的吸收,是外来文化吸收的三大,既坚持了本土文明的主体性,又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地引进和吸收,形成了由表及里的“和汉”、“和洋”文化。

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采用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学,解剖日本文化,认为构成日本文化表层是适应“大众社会”、“信息化社会”现状的具有国际特色的文化,有着浓厚的“欧洲色彩”,中层为“中国文化”,里层为绳文文化,即日本本土文化或原生文化――在日本文化模式构架中起决定作用。

二、日本文化特点之二是混合性

混合性的最好例证莫过于日语语言,日语词源之一是混合性,除汉语外,包含数十种语言的大量外来语。有人预言,“再过一百年,会有一半是欧美语”。另外,在信仰上,日本人既敬日本的神,又敬中国、印度和南方的神。在节日上,日本人既过中国和西方的节,又过日本的节。在食物、住宅、服饰等文化生活方面,亦是如此。日本人在文化上不走极端,而以平和心态将多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文化的混合性和语言中的混合语。

三、结语

分析日本文化可得知:它是在不断摄取外来先进文化的营养中成长起来的,但绝不只是外来文化的单纯“堆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使之“本土化”,形成特有语言。当社会危机发展到必须变革的关键时刻,日本人总是先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文化在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有了先进文化,就有了丰富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日本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热切关注,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文化兴旺、语言发达。通过探视文化渊源了解日语语言,不失为捷径之举。

参考文献:

[1][美]赖肖尔.当代日本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

[3]上山春平.照叶林文化.日本文化的深层.日本:中公新书,1969.

[4]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5]范崇利.日本概观.外文出版社,2001.

汉字文化发展史范文第2篇

作为中国本土的文化和视觉语言――汉字最能代表东方的艺术文化与特色,是中国文化几千年传承的最重要载体。世界其他很多国家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因文字的断代而留下诸多历史谜团和永远的遗憾。汉字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象形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现代美术字艺术字体等几个连续的演变阶段。由汉字延伸出来的艺术,除了书法篆刻艺术外,绘画艺术、诗词歌赋、语言表达和交流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一、汉字――传达视觉艺术信息的符号

汉字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发展,越来越多地蕴含了人们的情感因素和审美意蕴,其表意性、象形性、表情性、和谐性、审美性等方面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发展。以形写意,以意表情,字画同源,汉字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体系。

从文字的发展历程来看,整个文字系统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其次才有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其中以象形、会意和指事方法为早期出现,形声则是成熟阶段。

从广义视觉角度来看,任何文字字体都具有丰富的图像性。这种图像性体现在文字的结构、造形与笔画之中。图像性已经使汉字成为图形中最为精彩的元素,它积淀了人类文明的诸多特征,包括人们的审美、感观及心理特征等。

现代设计中的汉字设计,是作为传达信息的符号与表现对象之间的形式关系,不仅仅是字体造型,兼有内在含义基础加入艺术的视觉元素进行处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文字的深层含义。文字设计是以研究字体的合理造型结构(点画、字架)、字形之间的有机联系(字距、行间),以及文字的编排为基础内容,还包括字形提炼、编排酝酿、情调确立、构图想象和表现形式的选择等一系列形象思维创造的过程。

二、汉字的装饰设计演变

我国汉字的装饰历史,最初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那时的青铜器是奴隶主和封建主的各种生活用品,也有一些祭祀的物品,上面最早出现了文字装饰。

汉字的装饰演变到了春秋时期,其特点是强力的装饰感和趣味性。如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鸟虫体,就是将基本笔画做出鸟型等的样式,装饰感强。汉字字体发展到汉末,出现了瓦当字体,瓦当是古代建筑装饰中的一种独特形式,这种文字主要特点是结构匀称整齐,在当时很盛行。再到后来,汉字经历了书法艺术各种字体的传承演变,已经逐渐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装饰书写文化,其魅力之强大,为世界各国所共识。

汉字装饰手法很多,设计中常用的就有16种,比如笔画共用、本体装饰、联想装饰、投影等。在实际设计当中,设计师常常根据文字的具体内涵去创意设计。

三、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传承应用

目前,图形文字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运用在标志设计、广告招贴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方面已经相当普遍。笔者就以中国书法艺术为素材提取设计元素,设计了3组标志。

酒店标志(图1):书法字体由洛阳书法家李进学题词,标志的主体是汉字书法的“金”字,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和独特的个性,内涵丰富、有力,突出了企业的中国文化精神内涵。背景为金色的朝阳和红色的地平线,预示着酒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企业的文化凝聚力;饱满而稳重的汉字结合图形细腻的外形,体现出酒店的尊贵与品质感。标志形态古朴真实,含义明晰,并具有较强的识别性。

河南省第三届工业设计展标志(图2):同样是以汉字“河”为基础元素,以书法为表现手法来进行设计的。这一汉字书法的“河”蕴涵“三水”,表达了洛阳的地域特色,即“母亲河――黄河、洛河和伊水”的三水结合,即“第三届”涵义图形。这一标志体现了河南省第三届工业设计展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标志以黄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其造型充满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工业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河南科技大学第六届运动会会徽(图3):会徽主体以书法字体“6”为视觉语言,并用自由的笔法将其勾画出驰骋赛场的运动健儿,以象征“更高、更快、更强”奥运精神;整个图案以红、蓝为基础色,红色象征热烈、欢乐、激情,寓意美好的明天;蓝色体现青春、希望、活力。颜色的搭配运用,充分体现出体育竞技项目的丰富多彩,也很好地预示着河南科技大学第六届运动会极具观赏性。会徽整体造型简洁、笔触轻松、色彩明快,充分体现了活力、动感,传达出了学校运动会的丰富内涵。

结语

在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汉字发展和汉字设计传承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要把挑战看成是一种机遇,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汉字的创造和发展,挖掘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现代设计艺术提供更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为中国的汉字发展、汉字设计和艺术设计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瞩等.中国传统文化与产品形态的审美传承[J].包装工程,2010,(2):54-57.

[2]王旭倩.传统文化在中国白酒包装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 2008,(9):199-220.

[3]牛加明,何晓丽.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包装工程, 2008,(12):181-200.

[4]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

[5]卞宗舜,周旭,史玉琢.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6]薛锋,周祖荣.书法艺术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 2005,(6):206-207.

汉字文化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书法课堂;写字教学;书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3-0074-02

【作者简介】王平强,南京大学附属丁家桥小学(江苏南京,210037)。

曾几何时,写字教学一直为语文生字教学所替代。语文课上,为了实现识字教学目标的需要而进行生字教学,往往只是关注新课中生字的音、形、义。音,要求读准;形,要求写对;义,要求了解。写字教学虽然也和字的音、义有关,但关联密切的只是“形”,教学中往往只求写对,不求写美。显然,在许多老师的潜意识里,语文课进行生字识写教学就是书法课堂了。其实,这是把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混为一谈了。写字教学不是书法教育的全部,真正的书法课堂不仅是书写技能的研习与提升,还有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儿童习惯心性的磨炼与修养。当然,书法课堂还应包括校园文化的营造与熏染。

1.书法课堂是书写技能的研习与提升

书法课堂,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的研习,一直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教学从来都没有把书写技能的练习排斥在外,历年来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写字教学都有明确规定与具体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992年版与2000年版都有类似的明确规定: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用毛笔临帖,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每个学段都要加强写字教学,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版)也有这样的要求。如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等。而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对写字教学的要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修订版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教育部进一步强调了包括写字教学在内的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对写字教学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落实措施,其中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

2.书法课堂是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汉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灿烂瑰宝,也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长期以来,以生字识写为目的的写字教学替代了书法教育,课堂上只讲生字识写,不讲来由演变;只有技能训练,没有艺术赏析,更鲜有文化传承与教育熏染。写字教学走向了最为狭隘的一面。而书法作为一门关于汉字书写的艺术,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书法的表现要依托文字,它源于写字,是写字的发展与升华。因而,书法教育首先是关于汉字文化的教育,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中国书法蕴含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小学阶段书法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书法人才,而是将书法作为一种文化来涵泳。学习书法不仅要让学生把字写得整齐规范,还要从中学习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书法精神。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他们弘扬书法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它所展现的不仅是艺术形式,更是内在精神。书法的发展史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缩影,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是认知民族文化的过程。

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书法本身并非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存在。书法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认同、传承、生成的过程。开展书法教育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书法教育理应成为小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启蒙工程。

3.书法课堂是习惯心性的磨炼与修养

书法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心、脑、手及身心各个器官的协调统一。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不仅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和传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意志磨炼、心性滋养、人格健全的重要举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992年版)指明: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也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可见,写字教学的功用远非写写字那么简单。巢宗祺教授认为,要转变汉字教育的理念,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读、写作的附庸。学习写字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规范意识、书写技能、习惯、性格养成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

作为书法教育启蒙阶段的小学教育,应该力求通过书法课堂这个阵地对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通过对优秀书法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鉴赏书法艺术的水平。学校书法教师要从学生的坐姿、握笔、运笔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习惯,提高书写技能和文化修养;要从学生的心理状态、个性形成、学习品质等方面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可以说,书法课堂不仅仅是磨磨墨、写写字,更应在研习中,培养儿童的习惯,进行心性的磨炼。当然,书法教育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只有踏踏实实开展,才有可能实现。将书法教育作为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与途径,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价值选择与实践追求。

4.书法课堂是校园文化的营造与熏染

汉字文化发展史范文第4篇

数千年书法艺术的伟大生命力,在其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根植于中华民族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沃土,所以传承的本质,应从中华文化寻根与发展中寻找答案。

当中华文明还处在襁褓中时,作为萌芽状态的书法艺术便诞生在华夏母亲的摇篮里。古老中华在文明进化之初期,由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到仓吉造字文化文明的转化,即根植了书法艺术惊人的智慧与灵根。据唐代张怀王灌《书断》记载:仓吉“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仓吉独具慧眼拮取自然之美造出文字,这叫作“依类象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把古人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文字象图画一样再现自然,记载自然,传替自然信息,这种象形之美,就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美的萌芽和灵根,是先人书法美的伟大创造。

《汉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之本源,象形与会意是传统书法的艺术本源,汉文字以象形、会意为特色,在尔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变化万象,起源于象形意义的中国初期古文字,“形无定体,笔无定画”,至小篆经省改,才出现形体方整、笔画圆匀的定型化书体,但仍保留形象痕迹。经过汉代隶书的变化以后,汉字由繁复的象形文字,趋向于符号化、抽象化、简笔化,但它的象形性质依然存在,又如鲁迅所说:“将形象改得简单,远离了现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到现代的楷书,和象形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门外文谈》).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源于无法,变而有法。创新是结于有,起于无,又承于有,变于无。但万变不离其综,象形与会意的艺术本源没有变,汉文字的载体本源没有变。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象形”或“不象形的象形”,是汉字最基本的特点,也是继承与发展传统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规律。

那么如何对待书法艺术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传承和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链条,继承首先是对先人书法艺术创新精神与成果的继承。

提倡尊崇优秀传统,必须解决继承什么?如何继承?笔者认为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首先必须继承先贤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这些是先贤书法艺术智慧的结晶。只求复写传统的“传统唯美主义”或脱离优秀传统“创新”的“流行主义”对发展书法艺术都是偏颇的、畸形的、是不可取的,先贤探索的书法艺术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是传统书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传统,优秀传统是创新的结晶,创新是传统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传统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才切身感受到创新才是揭示传统书法艺术经久不衰的发展规律的精髓所在。

继承传统,在于推陈出新。创新更是渐进中继承,继承中的变革。如石鼓文是上承西周金文的精粹,下启秦代小篆的楷模,被后人誉为“书法第一法则”,至今仍引人入胜。大篆、小篆、隶书(如前)都有其传承与演变的轨迹,小篆都是中锋、藏锋用笔、线条挺劲圆匀,富于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它把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与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在书法艺术上折射了封建中央集权威严统一的特征,这是秦篆反映的时代精神。“隶书”作为书法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汉朝“汉承秦制”“秦篆汉隶”,汉朝隶书发展逐渐定型,与此同时草、行、揩都逐渐从隶书中演变出来。民间习隶书的热情蔚成风气。定型后的隶书彻底消灭了汉字的象形形态,造成了汉字形体的巨大变化。汉隶脱胎于篆书又大异于篆书,是从笔画到结字方正平直化的新书体。汉隶具有波、磔之美,创“蚕头”、“燕尾”笔法,用笔方、圆、藏、露诸法齐备。同时它又为未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开拓出广阔的前景,为后来的草书、行书、楷书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也是创新基础上的继承。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本身就遵循着揭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史观。

流行书风该如何认识啊?笔者认为流行是传承和创新结合、推进社会文明的结果,流行书风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技法上都是深受社会欢迎的书法艺术极至之法,流行则是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会合的“贝多芬交响曲”。历史上流行书风是因其释放了书写的效率,拓展了美的视野,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能千年流行。根据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去创新与发展是书法文化的生命。流行书风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而为社会广泛接受和喜爱的创新书体书风,脱离社会需要虽标新立异,矫揉造作、即使名噪一时,但终归不能“万紫千红总是春”。书法艺术流行数千年无一不与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结下深厚的根源,格调高古的甲骨文取代结绳记事适应人类蒙昧向文明的起步,小篆适应中华一统的文化文明的需要,是中华大地迈出了书同文的坚实脚步,隶书、草书都顺应了社会生产生活的书写便利解放生产力的需要,“草书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其后产生于汉代的草书,西汉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东汉章帝甚喜爱,因而名“章”草,章草传承了隶书的笔画形迹,仍有波磔,字字独立不连,实际上是隶书的草率写法,杜度、催瑗便是东汉章帝时代闻名的章草书法家,汉末张芝传承章草又进一步“草化”,将上下字的笔势牵连相通对偏旁作了许多省略和假借,而创今草。张旭,怀素将书法艺术的创造性“心灵之音”得到神灵极至的发挥。通观古今流行书风无一不是传统与创新相交融的结晶。

楷书是数千年书法文化中应用最广与流行最持久的书体,草书是扬弃了汉隶的规矩追求书写速度,至今的简化汉字无不得益于草书创造性的书写艺术。魏太傅钟鹞对楷书作了重大的改革,以横代替“蚕头”、“燕尾”又融入篆书、草书中的圆笔法使楷书定型化,加之其超妙入神的书写艺术,新体楷书很快得到了推广。又如流行至今的行书据说为汉末书法家刘德升创造的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其法盖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刘书人称“风瞻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王羲之创造的行草继承古迹中古掘朴质的风格为妍美流便的新书风格,古人喻之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王羲之“博采众"美,熔铸古今”,其神韵超逸的《兰亭序》倾倒千载书家,可见流行书风不仅是当代的更是历史和未来的,不仅是书家自娱自乐,更是社会发展的责任和贡献,不仅是别出心裁,而是高超传统艺术和革新智慧交融的结晶。不是书家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产物。

汉字文化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紫砂艺术;社会文化;思莲壶

谈及紫砂艺术与时代社会文化的关联,可以追溯到它的诞生。宜兴地区的陶艺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宜兴紫砂艺术作为陶文化的一种,诞生于北宋年间,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它的诞生与当时社会中茶文化的兴盛密不可分。

一、紫砂艺术诞生与时代社会文化的关系

茶文化源远流长,贯穿数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史,它与佛教禅文化有一定的联系。自从佛教传入中国,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禅文化兴起。茶文化的特点与禅文化相近,禅文化促使了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资料显示,唐人的饮茶习惯正源于佛教寺庙,当时佛教寺庙周围种茶并不鲜见,而后饮茶文化从寺庙走向民间,引导了整个社会文化。饮茶文化发展促进了茶具的繁荣,宜兴地区的紫砂茶具同样因此而生。宜兴紫砂因地制宜,想来最初制陶人用紫砂做茶具或许并不知道它的宜茶特性。最初的饮茶文化是煮茶形式,因此紫砂陶最初被做成了紫瓯的模样,它的功用就是煮茶。紫砂艺术的诞生,可追溯到最初的紫瓯。在紫砂成茶具之初,它与当时中华民族茶文化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再深入探究,可以说它的诞生与佛教禅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紫砂艺术发展与时代社会文化的关系

因茶文化而生的紫砂艺术,它最初的紫瓯形式满足了当时人们煮茶的需求。茶文化发展到宋代,由士人阶层走向民间,社会文化中开始盛行斗茶的生活习俗。北宋年间我国陶瓷文化正值繁荣时期,宜兴地区的紫砂陶也适时登上了陶文化的社会舞台。紫砂艺术诞生后,随着时代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发展。到明代中叶,紫砂艺术又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繁荣时期。随着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宜兴地区的紫砂陶同样繁荣起来。明代人推崇茶文化,尤其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中流行追求茶文化的生活方式,而茶文化的文化素养与儒雅的文化特征,使明代人爱茶且爱泡茶。随着明代社会文化的转变,饮茶风尚也发生变化,从之前的煮茶转变成了沏泡茶。饮茶形式的转变,势必影响与之相生的茶具文化,而紫砂陶艺趁此良机登堂入室,紫砂壶逐渐进入明代文化的视野。紫砂陶艺也随之从最初的紫瓯、大壶,转变成与沏泡茶相应的小雅巧妙之器。明代文化与茶文化、紫砂艺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促使紫砂艺术逐渐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文化,诗词、铭文、雕塑等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形式被士大夫融入紫砂艺术,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陈曼生与他的曼生壶,他开创了一个紫砂文人壶的时代潮流,并影响至今。

三、《思莲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紫砂艺术长期发展,扎根于每一时代的社会文化,既要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应紧密联系文化生活的时代潮流。在《思莲壶》(图1)创作之初,笔者考虑到紫砂艺术与佛教文化的关系,因此选取了具有鲜明佛教文化特征的莲花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简洁的形体与装饰也符合佛教清静无为的追求。壶盖上简单的如意花纹边饰,延续了人们追求吉祥如意的传统。富有气度与韵味的挺括壶身,刚正之气扑面而来。所有的造型与装饰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和追求,而这种艺术的精神追求与时下的社会文化关联甚深。莲花代表高洁,象征佛教清修己身。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莲花之“莲”又与廉洁之“廉”谐音,两者可谓天作之合,思莲即思廉,以茶文化修心,以紫砂内涵明性,与佛家禅文化交融,常修己身,是每一个时代人所应抱有的精神文化追求。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