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生态环境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要素构成;财务管理;环境建设
财务管理环境就是财务管理主体围绕资金营运、经济业务、管理事务等活动开展运行,所依存的各种内外条件,形象的说就是财务工作的生态环境。在煤炭企业改革发展转型进程中,财务管理环境面临诸多挑战。企业融资、收益分配会受到金融政策和利益攸关方的影响,会计核算基础、财务分析质量会受到会计准则和法规的影响,成本管控、盈利水平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纷繁复杂,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对影响自身发展的各种环境进行认真研究和利用。
一、研究与建设财务管理环境的必要性
近年来,煤炭作为我国传统主要能源之一,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饱受争议,产业发展更是遭遇寒流,财务工作内外环境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从宏观环境来看,自2008年经济危机来,整个外部市场普遍疲软,煤炭需求增幅下降,国家产能政策限制,积累的一些历史包袱和深层矛盾、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成本高位徘徊、盈利水平下滑很大,财务压力明显。从经营环境来看,在经济不景气大背景下,地方财税压力陡增,各种税务、审计检查也随之加大,无形当中增加了企业经营压力,使本已琐碎纷杂的财务工作,在应付检查与政策协调中更加疲惫不堪。从内部管理来看,一些地处中西部地区的煤炭企业受体制和区域影响,管理上存在保守思想,重安全,轻效益,市场拓展不力,产品适应性差,资产负债率逐渐攀升,负债经营普遍,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和外部形象变差,影响自身投融资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倒闭企业必须研究利用环境资源,积极争取有利发展环境,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效益。
二、财务管理环境构成要素分析
(一)主体要素
企业治理结构不同,财务管理的建设主体所处的环境也就不同,以“集团―专业化公司―基层单位”模式为例。
1.集团总部是财务预算、资金营运的实际管理者,面对的是政府部门、宏观形势、企业战略、文化背景等环境,要做好环境综合评估和制度保障。
2.专业化公司是企业经营运行的上传下达者,面对的是产业政策、发展趋势、组织运行等系统内部环境,要调动所属单位的能动性,尽到监管职责。
3.基层单位是企业与各种环境的直接参与者,各种制度执行的实践者,可能一次安全事故就会对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要提高环境适应度,并善于总结和积极向上反馈。
(二)客体要素
1.按与主体相互关系划分:内部环境,主要有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制度规章、安全生产等;外部环境,主要有产业布局、行业态势、财经政策、投资与债权人利益等。
2.按对主体影响程度划分:弹性环境,主要有人员结构、企业文化、执行力等,特点是可以改变利用;约束环境,主要有政府部门、地缘位置、经济发展周期等,特点是一般不宜改变。
三、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建设的步骤
财务管理环境建设是财务管理主体对所依存的客体环境条的研究、改造和利用,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建设。
(一)环境研析:从滞后反应到事前预警,强调一个“快”
在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煤炭企业中,财务管理要体现其独特优势,就必须洞悉百变市场环境变化,快速甚至提前做出反映。以财经政策为例,时效性要求很高,如果坐等文件传递,层层审批,势必造成工作被动。这就要求财务部门及时进行信息收集、加工整理,结合实际分析判断,提高处置效率。特别像煤炭采掘这种企业,国家产能政策影响很大,对产业政策的影响要准确把握,提前做好未来发展的预警判断。
(二)环境评估:从简单执行到动态控制,强调一个“准”
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环境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影响是好是坏,利多还是弊多等,可以尝试建立环境影响评估体系进行量化。体系设置时间、影响面、影响度测算(经济价值量化指标)、涉及部门、应对措施等要素,分清权重,对财务管理环境做出全面细致评价。如,“营改增”对煤企的影响,会涉及租赁、铁路运输、部分服务业务等,这些都需要财务部门从财务角度对影响企业的产销量、成本、利润水平等准确量化评估,服务企业整体决策。
(三)环境融合:调整适应战略目标,强调一个“合”
如今煤炭企业摊子大、产业多、布局广,没有一个统一的、相互融合的内部管理环境,财务管理就难以释放活力、创造价值。为此,财务管理环境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融合。一是目标融合。不同文化背景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要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将自身发展目标与企业集团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二是制度融合。统一财务管理制度、核算办法和内控体系,理顺上下管控体系,分解落实财务责任,促进组织高效运行。三是文化融合。突破传统思维障碍,通过人才培养和轮岗交流,特别是会计委派人员管理,促进不同产业背景下的财务文化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四是利益融合。寻找投资者、债权人与企业之间的共同利益点,通过收取综合服务费、金融服务费、反担保措施等,将利益攸关方连在一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四)环境利用:提升管理质量效益,强调一个“用”
一是政策利用。要与财政、税收、金融等部门做好沟通、协调,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加强税收筹划,拓宽新融资渠道,如保险金暂缓缴纳、税费暂缓征缴、发行中长期债券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二是技术利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开发利用报表远程报送系统,解决偏远地区送审报表交通不便、成本较高问题。三是人才利用。要加大优秀人才引进,注意人才结构的合理性,通过理论研讨、业务考试、后备干部选拔等,打造一支梯队合理,素质较硬的团队。
四、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建设的目标
(一)完善财务管理架构,夯实财务基础
各项财务活动只有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效执行,才能规范会计核算,保障财务质量基础。由于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组织运行以人治为主,缺乏有效监督,产生的财务舞弊问题不在少数。因此,健全完善财务管理架构,优化资源配置,是财务管理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
(二)服务企业整体战略,增强财务保障
没有大家,就没有小我。财务管理环境建设要协调好企业发展发展各种内外部关系,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内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的财务支撑,始终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煤炭企业还要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这一重要目标,没有安全保障,财务管理环境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整合系统财务资源,提升财务效益
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要通过环境建设创造生产力。一些企业,特别是地处内陆的煤炭企业,市场参与度不够,分散型管理,集而不强,财务活动对企业整体效益贡献不高。财务管理环境建设就要充分利用各种环境资源,解决这样的问题,实现企业整体财务效益的最大化。
(四)发挥财务管控优势,防范财务风险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财务管理要时刻防范环境风险。木桶原理告诉我们,决定事业成败的恰恰是那些容易忽视的短板。随着企业规模越做越大,企业也极易陷入盲目扩张、投资失败的风险,可能带来规模不经济,甚至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财务管理环境建设就要防御和控制风险,确保财务安全。
五、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建设要打破更多传统思维的束缚,坚持从效益、质量出发,从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者,努力成为环境的利用和创造者,要更加关注金融市场、经济结构、财税法规等环境的变化对财务工作的影响,研究透,利用好,为企业战略决策和发展大局提供更有力的财务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君霞.试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策略[J].经济师,2012(09).
关键词 区域环境管理;空间格局;DSR模型;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 F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2537(2014)01-0006-05
区域环境管理是解决当前区域环境问题、协调区域整体利益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所在[1].长期以来,我国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跨界生态环境问题利益纠纷[23],这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随着美国建立控制区域空气污染的政府实体机构――南海岸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区与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提出将生态环境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4],区域环境管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国外学者较早注意到区域环境管理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关系范畴中的协调作用,强调多元力量、多种手段对区域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包括市场、经济、制度、NGO等方面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制定的各种环境政策和环境决策行为,其研究多侧重于区域环境管理的实践,以及与企业和产业的关联性[57].国内研究大多关注区域环境管理模式及体制的构建、完善和创新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强调对信息不对称、跨区域污染治理等问题的解析以及对区域环境管理的绩效进行动态评价[811].总结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区域环境管理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3方面:一是不同尺度类型的区域环境管理研究,涉及国家、城市、流域等不同尺度[1214];二是在对区域环境管理研究的同时兼顾大气环境管理、噪声环境管理、水环境管理等部门环境管理研究;三是研究技术的多样性,包括RS、GIS在内的空间统计分析集成技术等[15].当前对区域环境管理的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的研究较少.山东省作为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环境保护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研究山东省区域环境管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借鉴DSR(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对山东省的区域环境管理水平进行测度并探讨其空间格局特征.
1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评价指标的选取
区域环境管理涉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根据整体性、区域性、系统性、科学性等原则,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对相关指标进行选取,确定山东省环境管理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指标体系准则层分为环境驱动力、环境状态和环境响应3类,共26项指标.
1.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熵值法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权重赋值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类似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主观赋权法带来的主观因素的偏差,TOPSIS是通过测度优先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来获得最优的方案,两者组合使用将使结果更加精确、合理[1617].主要有以下步骤:
(2)依据标准值,对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矩阵B.
(9)根据表1中选取的各项指标,计算区域环境管理水平评价指数:
1.3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中,经济社会发展类数据主要来自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山东省统计年鉴》、201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等资料,生态环境类数据主要来自于2011年《山东省环境公报》等资料.
2结果与分析
基于上述研究方法,运用熵值法分别确定山东省17地市的26项指标的权重,见表1.用TOPSIS法确定山东省17地市的环境驱动力指数、环境状态指数、环境响应指数,然后根据公式(1),计算出区域环境管理水平评价指数(表2).最后,统筹考虑各地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状况,采用聚类和定性结合方法将环境驱动力指数、环境状态指数、环境响应指数与区域环境管理指数分别划分为4类进行综合分析.
2.1环境驱动力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环境驱动力指标代表区域存在的不可持续的人类社会活动,数值越大,表明区域内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对区域的整体发展压力越大,反之,则说明区域处于较持续的良好发展状态.区域四分法呈现出济南市、淄博市、潍坊市、青岛市等胶济线贯穿城市以及枣庄市环境驱动力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中环境驱动力指数水平最高的是济南市(0.117),最低的是菏泽市(0.036),二者相差3.25倍,见表2;鲁北地区、烟威沿海地区高于鲁南地区,见图1.其重要原因在于:胶济铁路贯穿的4市处于高速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历来是山东省工业和重工业基地,工业污水、COD、SO2年排放总量均占全省的30%左右,人均生活污水年排放量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胶济铁路沿线城市须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技术更新、升级和优化,力争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以及消费模式.鲁北地区如东营、滨州以及鲁南地区的枣庄市,大多以油气产业与煤炭产业为主,兼之地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脆弱,而烟威沿海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同时承接了国外有一定污染的产业转移,致使这两地区环境驱动力指数高于其他地区.鲁北和枣庄应加强高精尖制造业的投资和发展,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大力发展无烟产业.
2.2环境状态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环境状态指标表征区域在特定时段内的环境状态,其数值越大,表明区域的生态环境状态越优越,反之,说明此处的生态环境需要及时的治理和维护.区域空间分异格局表现出济南、淄博、青岛、东营以及枣庄的生态状态明显处于劣势,环境状态指标最高的城市是日照市(0.021),水平最低的是济南市(0.004),两者相差5.38倍,区域差异明显,见表2;而鲁西北、鲁南地区和烟台、威海的环境状态明显好得多,见图2.环境驱动力和环境状态区域空间分异格局存在明显的一致性.胶济铁路沿线城市高速城市化、工业化和重工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紧张的人地关系矛盾,环境状态的改善任重而道远.
2.3环境响应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环境响应指标是指区域的环境管理主体为了阻止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采取措施并处理因生态环境污染而产生的利益纠纷的能力,其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区域采取的政策措施的强度越大,反之则不然.区域环境响应空间分异格局表现为济南、淄博、潍坊和青岛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环境响应指数最大,烟威沿海城市的区域环境管理政策措施的实施力度也较大,区域环境政策措施实施强度最大的是淄博市(0.271),最弱的是菏泽市(0.128),两者相差2.12倍,见表2及图3.近年来,济南市“美丽泉城”、淄博市“碧水蓝天”、潍坊市“十件惠民环保实事”和青岛市“生态村”等行动相继开展,力求改善高污染、高排放状况;烟威沿海城市开展和推进了沿海防护林建设和海岸带综合治理工程以及生态园区和生态海岛建设,专注打造全国重要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海滨旅游城市和人类宜居城市的标签,大力发展以高端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和海洋生物产业等为主的蓝色经济产业.
2.4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是综合性指标,主要是指区域环境管理主体采取各类政策和措施,调控区域内存在的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和经济活动,使区域生态环境达到某种状态的能力.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最高的是淄博市(0.168),最低的是东营市(0108),两者相差1.56倍,见表2.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表现为:淄博、莱芜、潍坊和青岛处于最高水平,日照、济南、德州、威海次之,滨州、济宁、烟台、临沂的区域环境管理水平一般,聊城、泰安、东营、菏泽和枣庄等地最低,见图4.统筹考虑和对照环境驱动力、环境状态和环境响应的空间分异格局,发现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与前三者存在显著关联性,山东省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可以概括为:胶济铁路沿线传统的工业和重工业城市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最高,威海和日照为代表的沿海城市区域环境管理水平较高,鲁南地区的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结论
山东省较早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年来又进一步实施“生态省”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区划政策,但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的可持续发展压力.根据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特点,山东省未来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和枣庄应对区域环境状态作出进一步响应,逐步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状态;(2)鲁南等区域环境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的区域,应当及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转型,按照主体功能区区划要求和“生态山东”建设要求,在跨区域环境污染纠纷协调等方面与其他高水平地区实施跨行政区域环境管理的交流及合作,实现山东省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万薇,张世秋,邹文博.中国区域环境管理机制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6(3):449456.
[2]樊杰,洪辉.现今中国区域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其经济地理阐释[J].经济地理, 2012,32(1):16.
[3]李颖明,黄宝荣.我国的分区实践与环境管理分区研究[J].生态经济, 2010(2):169172.
[4]LESERT R BROWN. Redefining national security[J].World Watch Paper, 1997,14(3):37.
[5]VASAN.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M].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2001:289291.
[6]PORTER M E,VAN DER LINDE C.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 [J].J Econ Perspect, 1995(9):5578.
[7]BERMAN E, BUI L T M.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oil refineries [J].Rev Econ Stat, 2001,83(3):498510.
[8]王刚,王印红.中国沿海滩涂的环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2):1318.
[9]谭琦,王遐.见论企业环境管理机制构建[J].社会科学家, 2012(2):7983.
[10]管宏友,毕春伟.环境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资源与产业, 2010,12(3):137142.
[11]王亚华,吴丹.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22(12):3238.
[12]李雪梅.论我国区域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科技管理研究, 2008(7):9698.
[13]李颖明,李晓娟,宋建新.城市环境管理系统及运行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 2011(6):152155.
[14]陈阳,赵晶晶.海洋区域环境管理立法研究以渤海区域环境管理立法为例[J].东岳论丛, 2009,30(4):159161.
[15]谢森辉,陈志远.基于GIS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环境管理系统的构架与实现[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28(3):226229.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环境保护的严峻现状和民众的巨大需求,决定了必须对其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地方各级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是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公众也有权利和义务共同参与环境保护,要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可见,环境管理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如何管理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落实这一要求需要梳理当前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识别其存在的问题,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至关重要,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环境管理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探索新的环境管理模式有利于适应“十三五”新的形势变化,确保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如期实现,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1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发展历程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环境保护工作至今,我国的环境保护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 起步阶段(1972-1978年)
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采取的是优先发展经济政策,全力推进经济建设,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国家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973年8月5日-20日,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1974年10月25日,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中国环保事业开始发展。这一阶段,环境管理缺乏法律依据,同时机构不独立,管理职能和范围受限。
1.2 创建阶段(1979-1988年)
明确提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国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环境法制建设蓬勃发展,大量环境法律法规出台,环境保护真正纳入法制轨道。1979年第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环境法体系的建立,并规定了环境保护机构和职责。这一阶段环境管理从单纯的污染治理转变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环境管理职能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管理手段单一,还没有理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3 发展阶段(1989-2015年)
这一阶段,国家的经济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国家修订和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环境管理的地位日益提升;环保部门机构设置逐渐完善,管理职能逐步强化。环境管理从“末端治理”走向“源头治理”“全过程控制”,治理方式由点源控制转变为点、面结合,环境管理手段由命令—控制型政府主导阶段逐步转向政府引导、市场参与、自愿合作。
2 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环境保护工作至今,伴随着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变革的时代,经过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制度,形成了以环境法治制度、环境管控制度、环境经济制度等为主体的制度体系。其中一些制度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2.1 环境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环境立法缺位、现行环境法处罚偏轻。环境保护的体制、职能和部分管理制度在环境法律中并没有得到明确和细化,一些重要的环保领域立法缺失,行政处罚普遍偏轻。例如,《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违反环评规定擅自开工建设的,只能给予2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于处罚太轻,一些企业根本不重视环评,采取边开工建设、边做环评报告;一些企业先上车后补票、先建设后环评;甚至一些企业以交罚款代替环评。运用司法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制度尚未建立,环境民事赔偿法律制度不健全,司法诉讼渠道不畅,生态环境损害难获赔偿,生态环境破坏者并未得到应有处罚。基层行政执法缺乏强制手段,现行法律规定执行不到位,缺乏有效性。
2.2 环境管控制度执行效率不高且效果不佳的问题依然存在
针对决策者的制度不健全,当前环境保护制度并没有解决指挥棒问题,唯GDP的政绩考核机制还普遍存在,不少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生态责任感;环境保护领域利用市场手段不足,能够体现生态服务和自然资源价值的市场机制和制度尚待构建,资源低价、环境廉价甚至无价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政府、企业与社会公众的有效沟通和协商机制仍未形成,公众和舆论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制度有待加强。排污收费、排污许可证、污染物总量控制等部分现行制度设计不合理、执行不到位,难以适应当前环境管理和监管的需求,亟待围绕环境管理转型进行调整。
2.3 环境经济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市场在环保领域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环境经济制度的探索刚刚起步,在基层执行和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环保领域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制度亟待建立。环境损害成本的合理负担机制,如环境资源产品定价机制、收费机制和税收机制等尚未形成;现有经济制度政策之间协调不够、配套措施不足、技术保障不力。
3 探索适于中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制度新模式
2015年,中国政府先后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清晰规划了未来一个时期生态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和基本路径。2015年12月4日-5日,排污许可制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出席开幕式。他首次提出要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项环境管理基本制度,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很好的运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作为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2014年4月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也明确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标志着排污许可制度被正式纳入国家改革实施阶段,关于排污许可证的制度设计和立法进入关键时期。
目前,环评、三同时、总量控制、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限期治理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各行其道,衔接不够,功能单一,缺乏核心和系统整合,导致整个环保管理体系庞大繁重,且不能形成有效管理。“一证式”管理将排污许可证作污染源综合管理的载体,将现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对污染源的环境管理具体要求,集中通过排污许可证加以明确,实现对污染源综合系统、全面、长效的统一管理。
3.1 排污许可证是管理执法依据
所谓排污许可证,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排污单位颁发的环境行政许可证明。基于“一证式”管理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核心,具有法律强制性、持续有效性和运用多样性的特点。它可以融合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管理、总量控制、排污申报和收费、排污权交易等各项制度的管理要求。政府可根据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来进行核查其环境行为,为执法部门的监管提供依据。
3.2 排污许可证是公众参与监督的平台
环境保护的公益性使环境信息具有共性,公众有权利知晓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并对其进行监督。排污许可证可以集中排污单位全环境要素、全生产过程信息,并系统地提供给公众,为公众参与提供了一个有效、透明的监督平台。
3.3 排污许可证是经济调节的基石
排污许可证是排污单位总量控制的体现,同时也是记载排污权的载体。建立基于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基础上的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通过实现环境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促进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良,提高环境质量,实现总量控制,同时变被动为主动,依靠排污企业自身的力量来充实环境治理资金,降低总量控制成本,形成企业与社会双赢、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4 结 语
“一证式”的环境管理就是要通过排污许可规范污染源的环境行为,实现多种污染物达标排放;以排污许可为核心,整合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制度,按照环境要素对企业提出环境管理要求,建立统一且唯一的环境管理平台,实现排污企业在建设、生产、关闭等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全过程管理;施行一企一证,综合管理;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实现“一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从而提高政府环境管理效能;明确各方责任,强化监管。
【关键词】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原则;措施
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影响
1.1对人类的健康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当前,人们的居住密度较大,尤其是在城市中,人口的密集性往往都非常高,如果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过程当中,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那么反过来自然生态环境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总的来说,会对人们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环境因素有三点:第一是生物因素,第二是物理因素,第三是化学因素。在这三点因素中,化学因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最大、最直接,当带有有害化学成分的气体进入到空气中、水中或是土壤中,会对人类的人类的健康带来一系列的破坏,一方面会导致人们的各种发病率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会使人们的心情日渐压抑,对生活与工作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等等。
1.2对人们生活、生存所需的资源造成破坏
人们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就破坏了生活、生存所需的资源。其中比较突出的便是水资源,我国本来就是一个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非常低的国家,水资源受到破坏后,会进一步加剧缺水现状。
1.3对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破坏
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是短暂的,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一方面当地对经济的吸引力与市场竞争力会直线下降,另一方面会丧失经济发展的后劲,不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
总之,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会从健康、资源以及经济等方面,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
2.环境管理中持续发展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2.1以保护与预防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为主
当前,全球的许多地方都因为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而影响到了今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这是对人们今后发展道路的警示: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会使人类延续与发展走向尽头。所以,在环境管理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保护与预防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为主的基本原则,将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承载力平衡在一个中间点,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同步并进。
2.2使经济与物质发展的量与质相互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始终是“发展”,但却要以“可持续”为前提,所以在环境管理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注重经济与物质的发展数量,又要注重经济与物质发展的质量。这就需要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以及控制发展的频度、密度以及规模,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要只注重发展数量,不注重发展质量,使自然生态环境受到过大的破坏,造成付出与收获失去平衡。
2.3坚持可持续的基本观念
“可持续发展”自提出之日起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其中“可持续”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与观念,它必须要建立在相对应的道德观念以及文化意识之上,将自然生态环境看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保障,所以在环境管理工作中也必须要坚持可持续的基本观念这一原则。
2.4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从当前的社会发展观来看,要实现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有效发展,所以在环境管理过程当中也必须要坚持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
3.通过环境管理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3.1发展循环经济
在以往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一般都是单向流线型的发展模式,从资源到产品再到污染排放是不可逆的,这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自然资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它能够有效的控制并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并减少环境破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使经济发展的方向朝着更加健康与科学的方向迈进;第二,它能够对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发展新的经济领域,尤其是对于一些资源枯竭的地区,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经济转型调整作用,促进该地区长远发展;第三,它能够有效的减少污染排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十分有益等等。总之,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倡导并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我们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从而对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2向社会企业强调清洁生产
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活动中心提出的定义:“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政策持续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或者说,清洁生产时保持整个生产过程(从原料到最终产品)处于清洁状状态。《中国21世纪议程》对清洁生产的定义为“:所谓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性生产方法和措施,是对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实施综合防治战略”。以往提倡“无废”“、少废”工艺观念,现在已发展为“清洁生产”概念,其实质是一种消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是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这对于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
3.3向社会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当前的一种新型消费理念,它一方面能够买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够起到环境环保的作用。其基本内涵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节俭消费。当前,社会生产技术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通过倡导绿色消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俭开销,降低污染,所以应当鼓励人们尽可能的减少物质消费,从精神方面来丰富自身的生活;第二,绿色生活。绿色生活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主要是指在必须的物质消费上,选择绿色能源、绿色食品以及起到绿色产品,这能够起到很好的环境保护作用,降低生活废物、废气排放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第三,重复使用。即尽可能的开发废弃物,变废为宝,通过循环使用来减少自然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第四,保护物种。绿色消费主张绿色食品,不吃珍稀动植物及其制成品。
3.4发展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指的是那些在社会经济发展体系结构中,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发展,还能够对改善自然生态环境,预防环境污染起到积极作用的生产活动,是以信息技术和生态技术重整传统的生产工艺系统,有利于提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可以为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资源永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工程技术支持,在保护社会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总之,当前人类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障碍,我们应当不断提升环境管理工作质量,才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科]
【参考文献】
[1]赵海宝.浅谈城市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3,(10):211-212.
【关键词】 生态审计; 审计主体; 民间生态审计
当前,全球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加速了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作为生态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审计随之悄然兴起,成为审计领域一个新兴的战略课题。全社会对生态管理预期越来越强烈,生态审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当年的企业信息化,都是需要从战略、流程、组织架构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应对的课题。在实际工作中,生态审计的基本职能就是依据生态审计准则鉴证被审单位履行生态责任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弥补传统会计的缺陷,对积极响应中国政府环境保护的国际承诺、探索与自然和谐的低碳经济增长方式及提升社会责任价值等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支持作用。
一、生态审计的概念、目标和作用
(一)生态审计的概念和本质
生态审计,又名绿色审计,是环境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抑制、消除或改善并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鉴证、评价,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独立的监督行为。生态审计以生态风险为基本评价内容,其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应用于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和产业生态学等学科。而就其本质而言,生态审计实质上是一种监督和控制手段。
(二)生态审计的目标和作用
众所周知,生态审计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活动,因而必然有其明确的目标。作为一种环境管理监督手段,生态审计的具体目标应该是通过生态审计实践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监督生态用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确保生态资金来源合法、使用合规、管理有效、效益良好,其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认为,生态审计作为一种生态环境管理工具,主要是通过评价管理活动的绩效,督促被审单位认真贯彻执行相关环境政策,促进被审单位提高生态环境管理的效益,使企业实现生产与生态环境双向可持续发展。在英国,生态审计被认为是“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尽管对于生态审计的作用众说纷纭,但是都离不开监督、鉴证和评价这三项基本职能。
二、生态审计的主要内容
生态审计的审计范围涵盖了与生态问题有关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国家环境政策审计,环保资金筹集、使用、管理、绩效审计,环保项目审计等内容。具体说来,生态审计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合规性生态审计、生态会计信息审计、生态管理系统审计,如图1所示。
其中,合规性生态审计主要是审查被审单位执行相关环境政策以及环境合约的情况,审查出存在的问题。生态会计信息审计则是通过审查企业生态会计核算信息,主要是审查相关的生态会计科目,监督企业正确核算生态成本,促使其真实反映承担环境责任的情况。审计基础源于会计信息的披露,虽说生态审计与传统审计基本原理相通,而传统会计信息显然不能满足生态会计信息审计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促使了环境会计系统与生态审计准则相对应的完善,使其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环境会计信息。而生态管理系统审计则是通过建立企业生态管理系统,在日常管理活动中控制企业生态风险,有效引导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促进企业实现预定的生态目标。
三、生态审计的实施
虽然我国生态审计起步较晚,其理论研究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但国家审计机关早已在包括工、农、渔、林在内的行业中开展了资源与环境保护审计实践活动,先后经历了环境保护资金审计阶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阶段、资源环境审计阶段。总的来说,我国生态审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未来的审计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在实践中,仍然暴露了许多不足。故而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对生态审计流程、组织构架进行系统的完善。然而,对应不同的审计主体,开展的对策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一)政府生态审计
第一,在审计计划阶段,正确发挥政府的统一领导作用。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广泛关联性,决定了解决环境问题需要一个具有强制力的权威机构来进行统一协调、规划,而能够实现这一管理功能的机构只有政府系统,政府在环境责任管理和环境控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制订审计计划时,尤其是在选取审计项目时,要遵循“全面检查、重点审计”的原则,实现审计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第二,在审计执行阶段,融入新的审计项目。近些年来,我国引入了国外的问责制,在国内开展了干部离任审计。离任审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强化领导干部在任期间的权利制约,有力地监管企业的经济行为。本文认为,将生态考核加入到干部的离任审计中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有效开展政府生态审计的重要突破。
第三,在审计报告阶段中,充分利用好审计成果。目前,我国不乏环境保护的法规,也不乏相关的环保监管机构,主要在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审计机关在审计实践工作中要有所作为。政府要对相关资金进行监管,把生态审计实务及处罚措施落到实处,从战略上杜绝政府不作为行为。充分利用审计报告,挖掘审计成果,做到发现问题的同时做好解决问题的准备。具体说来,政府首先要开展环境政策审计,审核国家环境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中开展审计调查,审核国家环境方针的具体内容与实际情况的适应性,并评价各行业执行环境方针的实际效果,据审计报告督促各企业有效落实国家环境政策。其次,要加强国家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审计。对于财政部门安排的环境保护资金,审计机关必须加强监督,审计结果表明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政府要及时采取强制措施,促使有关部门按预算如数拨款,以保证满足有关环保工程或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防止国家资金的流失或者截留。另外,政府审计部门不能将重心仅仅停留在环保资金的渠道、使用途径的相关报告上,还要深入至环保资金的使用效果中,综合评价环保资金的经济与环境方面的双重效益,促使环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二)企业生态内审
第一,明确审计目标,加强内控制度审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逐步渗透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内部审计引入企业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中。而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内部生态控制系统则有利于开展企业的生态内审。内部生态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五要素:生态控制环境、被审单位的生态风险评估、生态信息和沟通、生态控制活动、对生态控制的监督。生态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生态控制制度的基础,在企业内部开展生态审计,首先要在企业中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建立起环保理念,确立健康的经营标准,不盲目追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利益。有了正确的工作目标,企业员工也就有了具体的行动方向,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企业会面临不同类型的生态风险,因此,有必要建立起生态风险评估机制,事先对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分析生态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而后采取必要的生态风险应对措施。
第二,整合审计资源,完善相应的信息系统。在构建生态内控制度时,企业应注意保持信息的畅通,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系统,使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单位的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流程相适应,尤其注重环境会计信息的记录。企业在落实目标过程中不仅应重点审计环境会计信息的公允性,还应开展一系列的生态控制活动,以确保管理层的决策得以正确高效地执行。在生态控制活动中,企业管理层应当根据经营活动的记录,与企业制定的环保目标、环保成本预算相比较,评价出单位的环保资金绩效水平,找出目标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分析出差距形成的原因,再进行适当的决策调整,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三,加强内部生态监督及内审人员与管理层的沟通。内部生态控制系统效力的发挥还离不开适当的生态监督,这种监督不仅包括伴随在生产经营当中的监督,还包括专门的环境监督活动。企业应当有规律地组织评估活动来检查生态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及时发现生态控制系统存在的漏洞,并反馈到管理层。
(三)民间生态审计
民间生态审计,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主体的生态环境影响的审查业务。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生态审计业务还属于一个新型的领域,所以必须建立起注册会计师开展生态审计业务的广泛基础,才有利于民间生态审计的发展。
首先,健全生态审计评价标准及执业规范。民间生态审计之所以能够获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可,是因为审计人员的独立客观以及公正。所以,要推动其继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其科学的执业规范体系,在遵循传统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增加生态审计的相应款项,使民间生态审计人员具备坚实的理论指导。
其次,完善民间生态审计的法律规范。虽然我国已颁发了多部环境法规,但是注册会计师在生态审计工作中仍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与支持,因此,有必要尽快完善我国已有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法规,将生态审计纳入其中,为开展民间生态审计、明确企业环境经济责任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最后,丰富审计人员的生态知识,出具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生态审计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综合性,相关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常规审计所必需的技术要求外,还要求他们具备综合的环境管理、环境评价方面的知识,因此,为了保障注册会计师所出具报告的公允性、合理性,拓展其生态环境专业知识极为必要。
四、结语
总之,生态审计是生态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两型社会”目标的重要监督手段。生态审计实质是对涉及生态环境因素的经济活动履行监督、控制、鉴证及评价的基本职能。基于生态审计的定义、目标及作用等内容的阐述,本文构建了生态审计体系,也提出了如何分别从政府生态审计、企业生态内审及民间生态审计等不同生态主体来实施生态审计的具体方案。
【参考文献】
[1]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sation.ISO 14040.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Life cycle assessment Principles and framework. Geneva:ISO,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