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钳工理论知识总结

钳工理论知识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钳工理论知识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钳工理论知识总结

钳工理论知识总结范文第1篇

钳工工艺课与生产实习课在教师、教材、时间、课程等方面均有些不匹配的现象;⑵教学中常常是将这两个模块转换成工艺理论课以及生产实习课,分别在课堂与车间中单独进行,二者联系不紧,容易疏离;⑶目前主要是采用“两周轮换”教学模式,即每隔两周在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交换进行,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教学内容前后断裂;⑷教材内容有知识老化的现象,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钳工技术的要求。然而“一体化教学模式”却可以回避以上问题。本文就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钳工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作些分析操讨。

一、整合教学内容

在钳工专业教学总体目标的指引下,有机地将《钳工工艺学》和《钳工生产实习》统一起来,建立相辅相成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钳工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突出单元模块计划的训练机制,在“理论”与“实践”之中寻求平衡点,在单元模块的教学目标下,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改,提炼出对现实操作有益的信息内容,强化钳工的实践性。譬如,将《钳工工艺学》中有关麻花钻的辅助平面与切削中前角、后角、顶角、横刃斜角等理论知识,与《钳工生产实习》中对钻头刃磨提出的要求与鉴定方法等,整合起来进行教学,暂时放弃常用的“每隔两周”教学的模式,建构起整体性的教学模块。同时,本知识目标中关于“各几何角度对切削性能的影响”等内容,在理论教学中暂时不讲,而将其挪放到有关钻孔内容中结合实际操作进行现场体验,并开展教学。

二、落实教学环节

第一,理解概念、感知实物。挂图、实物或模型是教学模式中最为主要的辅助器材。例如,教学麻花钻几何角度时,教师可以先讲授相关理论,如基面、切削平面、主截面等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实物建立测量几何角度的相关辅助平面,再对照实物认识钻头的“六面五刃”,最后结合前角、后角、顶角、横刃斜角等概念,对照实物理解几何角度。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结合实物器材深入学习,学生边听教师讲授,边手执钻头进行实物认知和理解。

第二,示范讲授。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言传”加“身教”。比如,在对麻花钻刃磨方法比较全面地“言传”的基础上,将整个知识体系肢解为若干个细小的技能要点,通过“身教”的方式示范讲解麻花钻刃磨的站立姿势、钻头握法、操作要领等。在教师示范下,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一些教具,展开同步性的模仿训练,当达到动作上的规范要求后,再进行实际的刃磨动作尝试。

第三,观看录像。教师示范教学之后,学生反复进行自主操作尝试,为避免在练习过程中出现随意性,练习时,应同步播放操作录像,让学生在观看直观录像的同时,进行对比操作,进而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学生也可以在对比中纠正自己的动作,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第四,个别指导。由于学生存在认知和动作协调性上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对个别同学加以指导。可以采取逐个过关的方法,教师仔细地观察、监督每个学生的操作,并一一指出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

第五,综合总结。针对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践情况,对教与学的内容进行模块化总结,对知识点进行回顾,指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并提出一些有益的意见与建议,让学生在学习、训练中,强化规范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三、操作实践演练

毕竟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操作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演练的场所和机会。教师需做好技术支持和指导工作,譬如,如何保持钻头和砂轮之间的相对位置,主切削刃的方位,操作中双手的稳健、协调等。

四、模块技能评估

钳工理论知识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钳工 基础知识 基本操作 培训

引言

当今社会,钳工这项行业在整个机械制造的产业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高,各种高精度、高技术的机械的生产和维修过程由于无法全部由机器完成,必须依靠钳工来进行手工操作。钳工虽然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行业,但其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同样不低,一个合格的钳工必须拥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才有资格上岗工作,因此相关的培训工作也显得尤其重要。

一、 了解钳工行业

钳工在入职前,十分有必要对钳工这个行业进行一定的了解。总体上来说钳工行业是一个对机械加工、装配和修理技术要求很高的技术型职业。我们之所以称这些技术人员为钳工,就是因为用虎钳来对工件进行夹持和操作是他们工作中很重要,也是最为常见的一部分。钳工这个职业与其他技术型职业一样也有相应的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以及技师和高级技师,无论哪个等级对理论上的知识和实践中的操作都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所以要想在钳工这个行业中往上发展,拥有丰富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必不可少。

二、 钳工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钳工在工作中利用得最多的工具就是虎钳,配合其他的手工类工具以及工作台等机械类工具来进行零件的加工、装配和设备的修理等工作,具体的工作技能包括划线、錾削、锉削及钻孔等,这都是一名合格的钳工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2.1 认识钳工的常用工具

钳工使用的工具包括台虎钳、台钻以及工作台等,其虎钳也叫虎钳,是通用的用来夹持零件的工具,以100、125和150mm这三种规格最为常见,图2-1所示的即为虎钳的示意图,使用虎钳时一定要保证钳身的工作面在整个钳台之外,一般情况下让钳台的高度与手肘保持水平最适合。台钻的全称叫做台式钻床,是小型钻床的一种类型,一般情况下都是手动操作,主要用于对工件打孔。图2-2所示即为台式钻床的示意图,台钻的优势就是性能非常灵活。钳工使用的工作台简称钳台,高度多为800~900mm,宽度和长度不作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加长或缩短,工作台材质一般为钢材或者木材,主要是保证钳工在上面作业时更为平稳和结实,这些工具都是钳工工作时接触较多的几类工具需要进行清楚和深入的了解。

图2-1 台虎钳示意图 图2-2 台式钻床示意图

2.2 钳工作业的基本操作

操作名称

所需工具

基本方法

划线

划线平台、划针、划规等

平面划线、立体划线

錾削

尖錾、扁錾、手锤等

握法:松握、紧握、反握

挥法:腕挥、肘挥、臂挥

锯削

锯条

姿势:直线式、摆动式

起锯:远起锯、近起锯

锉削

锉刀

顺向锉、交叉锉、推锉

钻孔

钻床、钻头

钻通孔、盲孔、深孔

攻螺纹与套螺纹

丝锥、铰手、板牙等

确定直径和深度,依次攻头锥、二锥、三锥;力度均匀

表2-1 钳工工作的基本操作

表2-1所示的即为钳工工作中几种常见类型的基本操作,各项操作都有自己的作用:划线能够确定加工的尺寸和界线,使复杂的器件简化,并能检验工件尺寸是否符合标准;錾削操作在对金属性的工件进行切削和加工后能提高对设备装卸时采用锤击的准确性;锯削能够切割工件或者进行锯槽;锉削则使零件的形状及粗糙程度等数据更为精确,使其满足生产的需要;在工件上钻孔可以在上面安装零件并使其能够与其他工件连接;通过攻螺纹和套螺纹则能提高螺纹的质量。对钳工来说各项操作都需要完全掌握,所需的工具也要能够清楚地认识,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钳工的大部分工作对精度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操作,在培训中最好能够人手一工具,并一对一进行指导。

三、 培训工作的开展

3.1 培训重点

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员掌握好钳工的基本知识,在培训工作中要针对性地进行传授与教导,一般来说培训工作的开展要以以下几点为重点:①图纸的辨识。学员经过培训后要拥有一定的图纸辨识能力,能够认识图纸中三视图和相关符号传达的立体的数据;②钳工的常识。包括金属热处理的相关知识、工作中常用的器具的使用方法,基本操作的原理等;③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培训中多设置实际操作任务,学员在实践中要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

3.2 培训形式

培训主要采用课堂和实验授课形式进行,对于理论的知识的教学使用课堂来集中授课,实验操作则到设置的专门地点进行培训,之后到工厂参与实践,并安排经验丰富的高级钳工进行带领和一对一的指导。这种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收效最好,同时辅以资深钳工的经验传授,能够让学员了解很多操作技巧和行业要求,学到的知识将更为扎实。

3.3 培训过程安排

培训的总的过程可分为培训前准备,培训中任务和培训后评价三个基本的过程。培训前主要带领学员熟悉曾经学过或者了解过的钳工的相关知识,然后培训讲师进行整合并以课堂教学方式授以钳工所需的基础专业知识,培训的真正开展主要为实训部分,可以将学员分组准备实训所需的资料、仪器和工具等,然后完成布置的任务比如模型装配和制作等,任务完成后要写出总结报告由讲师进行评价。实训完成后可以将学员带到厂内实地开展操作培训,向经验丰富的钳工讨教,丰富自己的专业方面知识。

3.4 培训工作总结

全部培训工作完成后不可缺少的一步就是总结和巩固,尤其对于钳工这类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一个疏忽就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甚至事故的产生,组织学员对所学到的理论上的知识和实践中的技术进行总结,不懂的地方及时补充和掌握,这有利于培养学员的职业责任感,对于未来的就业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也是进行钳工基础知识培训工作的更深层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四、 总结

钳工的基础知识培训是可以说是整个培训工作中的重点,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一个合格钳工的基本要求,基础知识的培训必须与实践的操作结合起来,理论学习要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实践操作也必须以理论为基础,在钳工就职前对其开展基础知识的培训,对于钳工整体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胜贤;浅谈钳工的实习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钳工理论知识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钳工实习 教学改革 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9-191-02

1 前言

钳工作为机械行业的典型传统工种,具有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技艺性强的特点,尽管机械加工方法飞速发展,数控加工日渐普及,但仍然无法完全取代钳工,例如装配调试、安装维修、工具制造等必须依靠钳工完成。所以不管现在还是将来,钳工都在机械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技能型中、高级技术人才。实习教学在职业技术教育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职业技术教育成败的关键。对于广大机械专业的高职毕业生来说,熟练掌握各项钳工技能非常重要,为胜任未来各项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很多,如:划线、錾削、锉削、锯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矫正、弯形、铆接、刮削、研磨等等。这些基本操作既是本专业的技能基础,又是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的结合。然而,钳工操作训练动作机械、枯燥无味,再加上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使学生感到又苦又累,这必然会影响实习成效。因此,采用一些不同于以往新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避免厌倦和疲劳,同时可以保证实习安全和效果。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多年钳工实习教育的教师,结合一些海外学习的经验,在钳工实习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项目教学法”是“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之一。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在于跨专业和跨课程,整个学习的过程被有序的划分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案例,根据这些来设计出一个个独立的教学项目,师生通过共同实施这个项目来完成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和完成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完成项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自己与未来从事职业相关的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检索及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进行项目协调的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职业能力。具体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都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价所做结果”,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3 项目教学法在钳工实习中的应用

钳工实习项目教学的设置内容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应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作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紧密结合,把理论知识融合到每一个具体实训项目中。具体项目设置上,按循序渐进的过程,确立:锯、锉、錾、钻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刮削、研磨等十来个项目,把相关的知识融入到各项目中,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的同时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掌握如上这些基本钳工技能之后,根据职业岗位和技能鉴定的要求,按技能形成先易后难原则,确立:直角工件、曲面工件、角度工件、角度圆弧结合件、钻铰定位综合件和装配综合等十来个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训,掌握中等难度的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方法和加工方法;掌握基准的选择方法;掌握正确选用合适工具、量具方法;掌握正确的检测方法;熟练掌握钳工常用的设备操作方法;最终达到中级钳工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一定加工技巧。

项目确定后,应对每一项目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教学要求和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钳工实习“项目教学”的教学过程一般有六个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1)资讯阶段。教师布置项目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导引学生开始收集与任务相关的各方面资讯。

(2)计划阶段。根据项目所要完成的目标,同学们自主制定项目实施的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3)决策阶段。计划制定好后,教师参与计划的修改与讨论,最终学生做出决策,准备进入下一阶段。

(4)实施阶段。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合作形式后,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和程序工作。

(5)检查阶段。学生采用各种测量工具自行检查项目实施过程与结果。

(6)评估阶段。主要根据每个学生在该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可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

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原来的靠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知识不同,主要通过学生自觉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从问题的理解,资料的收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而后再小组讨论拿出解决方案。项目教学法中学生的自由度和学习的主动性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这在目前我国师生比比较悬殊的情况下,会给课堂纪律和学生的管理带来比较大的难度,这也是项目教学法在我国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瓶颈之一。这就决定了项目教学法目前只能在质量较高的大专院校中进行推行,学生的自律性是项目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元素之一。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要意识到自己是项目参与的一份子,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项目完成的效果,自律精神和集体荣誉感都是项目教学法中值得大力培养和表彰的尊贵品格。

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讲解者、报告者、示范者和控制者,而是起组织、咨询、解说和总结性评价作用。在项目准备阶段,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与完成教学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景,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时,他就给予具体的帮助,他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项目评价阶段,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让学生评价自己的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总结自己的体验;评价学生在项目教学中的独立探究的能力与小组合作的精神,他主要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

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由于钳工项目教学是以根据图纸制作出一套零件的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内容。其中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操作,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通过项目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过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既能讲又要能做。否则很难胜任该教学工作。同时也对相应地教师培养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性的课题,精于技术而疏于理论以及只懂理论不会动手的教师都会逐渐被淘汰,这也要求教师也要不断学习,经常参加实践,在系统掌握钳工教学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后多去企业参加锻炼,这样才能作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高职钳工教学教师。

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在项目教学中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这要求教师课前熟悉项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好项目开展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注意与其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协调;介绍项目内容要讲究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项目的设置更要投入较大的精力,按照从易到难涵盖各个必要知识点的顺序来精心设计项目,同时项目设置也要做到活泼有趣,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项目的完成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钳工理论知识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钳工;实训教学;方法提炼;教学分析

如何教好钳工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钳工实训教学的基础

众所共知,理论指导实践,要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很难,除了条件受到限制外,大多是教师本身的原因,要么是理论知识欠缺,要么是技术水平不突出,在授课时,照本宣科,把本已抽象的理论知识讲得更加枯燥无味。笔者认为,钳工实训的每一个课题,在讲授前,教师应充分备课,对所讲的内容及相关知识要充分了解,把其他机械专业课的知识也贯穿于实习课中,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刀具切削原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公差与配合等,这些都与钳工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学生能否学好钳工课程也至关重要。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认真做好功课,在讲课时反复强调其重要性,如讲到錾子的刃磨及热处理时把金属材料、刀具几何角度等知识及时融入实习教学中,在学生实习后再认真总结、讲评,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实践和理论是分不开的。

二、培养学生的识图及编制加工工艺能力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操作以后,要进行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综合练习,这是巩固提高学生基本操作的好机会。教师要让每个学生认真阅图,自行编制加工工艺,然后再集中讲解,在每个学生都明白后再开始实习操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又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打下了基础。

三、了解机械加工的过程,熟知钳工工作

当学生的知识、技术学到一定程度后,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他们渴望对机械加工有更多的了解,这时应带领学生到设备齐全、工艺先进的机械企业参观,让学生对整台设备的生产从零件下料到设备的出厂有完整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从零件的划线、零件生产到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中钳工所起的作用。在参观的同时,教师要结合教材进行讲解,特别是在课堂上不易讲明的内容,要重点讲解。对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全面、认真回答。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当学生在基本操作学完,进入装配、维修部分时,要培养学生对设备的安装、检验、调试及设备维修的能力。装配和机修是钳工专业的重要课程,要想学好必须具备广泛的技术知识,包括材料力学、热处理、机械原理、液压传动及各种设备的结构原理及使用、调整、安装、调试等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等,都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善于将所遇到的问题及前人的经验,不断总结、归纳、分类,变为自己的经验知识。特别在机修练习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听、二看、三观察”能力,也就是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要通过听机器的声音、看机床产品的外在表象、问故障出现的详细过程、查看故障记录单及相关资料。通过分析、判断,逐步缩小故障检查范围,准确得出设备故障的具体部位及原因,确定修理方案,最后对失效零件进行修复或更换。这样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具有良好的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

五、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培训重要任务之一,技工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而钳工实习操作本身就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素材。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机床维修部分内容时,故障排除的过程就蕴含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修理过程中,要结合对失效零件的分析,决定某些结构或零件是否需要改进,使学生认识到设备修理的任务不仅是恢复原有的性能和精度,关键要结合修理改进设备结构、改善设备性能。例如给普通车床增加自动刀具、夹具和检测控制装置,使旧机床成为半自动化的单工序机床;增加数控系统,变普通设备为简易数控设备等。从而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在改进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案判定、生产组织等综合能力。

六、钳工操作课题教学实例——钻孔

钻孔是钳工生产操作中最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通过对钻孔这一课题训练过程的分析,教师能够充分了解课堂式教学的全过程,了解在课堂式教学中应如何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了解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师在授课前应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钳工》的技术要求,对所传授的相应等级操作确定明确的培训目标,并使所指导的内容符合标准要求。现就钳工中级工钻孔实训的过程作如下分析:

(1)教学目的

了解实训教室的台钻,立钻的规格、性能及其使用方法;掌握标准麻花钻的刃磨方法;掌握钻孔时工件的几种基本装夹方法;懂得钻孔时主轴转数的选择方法和切削液的使用;掌握划线钻孔方法,并能进行一般孔的钻削加工;掌握钻削的安全和文明操作知识。

(2)主要教学内容

①刀具方面

钻头各切削角度的介绍,标准麻花钻的刃磨方法,钻头的装拆。

②加工方法

标准麻花钻的刃磨,钻孔的划线、起钻,手动进给的操作。

③工艺知识

台钻、立钻的结构,主要机构的使用和调整;钻孔的作用,刃磨时砂轮的选择,钻头刃磨的检验;工件几种基本的装夹方法;钻孔时切削用量的选择;钻削时的安全操作知识。

④测量要求

测量钻头刃磨的角度,包括目测和用磨刀样板测量,测量孔及加工的质量。

2.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1)讲授指导

教师结合实习教室的台钻,讲解立钻的结构、传动系统、主轴的变速方法和钻轴头架的升降调整,介绍台钻、立钻和摇臂钻的维护保养要求;钻头的刃磨方法,讲解钻头刃磨方法时可用钻头模型及讲桌侧面的砂轮(或用一盘形零件充当砂轮)讲解钻头刃磨要领。

(2)示范指导

教学中示范指导要有的放矢,应将讲解指导与示范指导良好地结合起来,所示范的内容应该是学生不易掌握的工序、实际生产中出现返工几率较高的工序、对质量影响比较大的工序。教师的示范操作过程必须十分规范,哪怕是细小的环节也要十分注意,不可使用不规范的习惯性操作方法。

根据上述讲解指导内容示范过程如下:结合讲解台钻结构、传动系统,作改变台钻主轴转数的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独立操作一遍,并检查掌握效果;刃磨钻头,分解动作示范操作,包括站姿、双手握钻方法、钻头与砂轮的相对位置等方面;检查钻头刃磨角度的示范操作;直柄钻头装拆示范操作;示范起钻、校正的操作。

示范中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为4人),分组进行示范然后按组轮换。

(3)巡回指导

巡回指导是一种即时指导的教学方式,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观察和检测,可以发现学生不当的操作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

例如:刃磨钻头时,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应边示范指导边检查,发现技术、操作、安全等问题及时纠正,以安全为重点。

练习钻孔时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指导每一个初学钻孔的学生练一遍,注意检查学生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4)结束指导

总结课堂情况和存在问题,对于如何刃磨好钻头加以总结归纳,分析钻孔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原因,提出纠正措施;总结文明生产、安全操作情况;布置作业;整理工作位置,清理机床、钳案,打扫卫生。

3.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钻头的刃磨是本课题中的重点、难点。学生掌握刃磨钻头的技能比较困难,在教学中一般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1)在讲授指导中利用学生所学过的钳工知识并结合挂图,讲解钻头的各个切削角度、几何形状及作用,加强对钻头各角度的理解。在讲授时要用较大的模型(模型钻头直径在100mm以上)使学生看得清,同时可以发几支已磨好的钻头,让学生找出各切削角度,加深直观印象。

(2)刃磨钻头的操作技能只有通过反复地练习才能逐渐掌握。要多给学生练习时间,并找一些废钻头,让学生分组练习,多做示范,使学生通过刻苦练习,真正掌握刃磨钻头的操作技能。

(3)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刃磨钻头练习后,仍没掌握刃磨钻头的技术要领,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讲解要领、仔细示范,帮助学生分析刃磨不好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增强学生学好刃磨钻头技术的信心和决心。切不可对学生进行不耐烦地斥责,这只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学习。要多做个别指导,对他们在刃磨钻头方面的微小进步也要多作鼓励,并多给他们刃磨钻头的操作练习机会,使他们能较快地掌握刃磨钻头的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唐云岐.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1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04.

[2]何建民.钳工操作技术.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01.

钳工理论知识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钳工实训 分段教学 教学效果

钳工技能是机械专业学生必备的一种专业技能,但学生对钳工技能的掌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 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不断的思考,笔者认为, 将整个钳工实训过程分成五个阶段,进行合理分段教学,逐项落实技能训练的阶段目标。实践证明,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钳工技能。

一. 基本操作技能训练阶段

主要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能的动作要领、操作方法为重点,同时介绍钳工基本知识、工、量具和设备的使用与安全操作。采用理论讲解结合示范指导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每项基本技能训练前,要先向学生讲清与本技能相关的工艺知识、动作要领,再用规范的动作示范,让学生认真观察操作的每个细节,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动作去模仿训练。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讲练结合的原则,坚持手把手地指导。发现个别不规范的姿势、动作要及时予以纠正;发现共性问题要及时地集中示范纠正,并且有意识地抽调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操作表演和经验介绍。有些经验从学生口中说出会更易于被其他学生接受,而技能好的学生在介绍经验时也能对知识再次升华和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学会分析在操作中出现废品的原因。例如,在锉削训练中,经常发现学生站立姿势不对,锉削速度过快,工件装夹不正确等现象。这时可以给学生分析:两脚间距太小,不利于锉削推力控制;两脚间距太大,重心过低,不利于锉削压力控制;锉削速度过快,不但人容易疲劳,而且会使锉刀的平衡失控;锉削时两手的用力程度要随锉刀的移动而不断变化,这样才能保证以工件为支点两手的力矩随时相等;工件装夹时,一般在台虎钳中间且一定要水平,在两边会容易使工件歪斜,所有这些若不规范操作都会影响平面的垂直度和平面度。通过分析,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避免或减少废品的产生。

在传授新的技能时,教师要讲清各个技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有意识地利用技能的迁移,以促进对新技能更快的掌握。例如,在讲解锯削时,应指出锯削与锉削的站立姿势、操作速度等共同点,同时,还应指出锯削与锉削在两手用力、左右手的摆动等不同点,让学生在操作时注意,防止干扰新技能的形成。此外,对有代表性的单项课题,如平面、圆弧面、角度等的锉削以及孔位的精度控制等要反复进行训练,确保学生掌握好基本功,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 基本工件操作训练阶段

通过上一阶段的训练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接下来主要以培养学生对基本工件的工艺分析和工艺编制能力,逐步提高基本操作技能水平以及测量技术,并达到一定的精度为重点。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在训练中讨论解疑,在讨论解疑中训练的教学方法。

在实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时间思考和训练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理解和掌握。要针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质疑,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化理解,在训练中提升技能。例如,在制作燕尾样板训练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相关的问题,如:有关的工艺尺寸如何计算?对称度误差对转位互换精度有何影响?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再通过自己加工,编制工艺步骤及相互间的探讨,从而提高了工艺分析能力、尺寸精度控制能力、解尺寸链能力,促进了操作技能技巧的形成。

三. 综合课题训练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上面两个阶段所形成的技能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逐步要求学生能对中等复杂工件的工艺分析和工艺编制能力,使他们能分析和处理在锉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能达到锉配精度的要求,强调对典型工件的反复训练,全面提高操作技术和测量技术水平。为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采用项目教学和分层次教学模式。

如先让学生观摩操作任务实体——六角螺母,让他们明白他们自己也可以用钳工方法把它加工出来,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后,再向他们介绍六角螺母的制作流程和必要的加工工艺,如:划线、锉削、锯削、钻孔、铰孔、攻螺纹等钳工操作技能。学生便会非常努力地学习并积极去完成,最后由老师就本项目进行思路和技巧总结,把每一种加工方法不管难易都展示给学生,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加工一个工件并不是只有一种加工工艺,但有优劣之分,好的工艺不但加工效率高且精度易控制。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增加了他们对掌握钳工技能的信心,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也增加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成果。

由于学生的素质有差别,体质有强弱,接受能力有快慢,所以要分层次教学,针对每位学生的素质和体能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课题,这样一来,接受能力好且体力充沛的学生觉得任务有挑战性而不断冲刺,不仅可以顺利完成各项实验,还能对工艺提出改进措施,能举一反三;而接受能力欠佳且体力不够的学生也认为自己还是行的,也能积极参与,这样所有同学的能力都能不断提高。完成任务后就再布置难度相应高一些的课题让他们尝试。这样循序渐进地训练,他们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再做下面的课题就有更大的冲劲。

四. 装配操作训练阶段

本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编制装配工艺规程和解装配尺寸链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常用机构调整的能力及故障原因分析和检验的能力为重点。采用教师列表归纳讲解,学生分组探究训练,工艺知识的讲解与技能训练交互并进的教学方法。

在工艺知识讲解中,可采用列表法。例如,把固定连接、传动机构及轴承和轴的装配这三种部件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装配方法、装配注意事项、检验及修复等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和合理归纳,制成表格,以凸显知识点的系统性、条理性和直观性。 再按步骤进行示范操作,然后分组让学生进行齿轮与轴的装配、箱体尺寸和形位精度的检验、齿轮啮合质量的检验与调整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装配、调整、检验等项目的操作中。在训练指导中,要引导学生对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探究和总结,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融会贯通。这样不但可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透彻、记忆深刻,而且可使学生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互补互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 等级考核强化训练阶段

针对钳工等级工考试的基本要求,着重指导学生对典型工件的工艺分析和工艺的编制。对一些典型工件的加工工艺应一个个进行详细分析,精心编制,再进行归类,使学生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对工件的加工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提高学生的工件加工速度。这里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对关键部位的锉配、测量方法的灵活应用,启发学生寻找省时和先进的加工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让每个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分段教学要围绕技能训练的总体目标,做好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要落实不同阶段的训练目标,还要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别,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才能在钳工实训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增明. 钳工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贾华川. 分段式教学法在钳工实习教学改革中的尝试职业教育研究,2006.(5).

[3]黄智华. 钳工实习课教学心得[j].职业论文,2009(03).

[4]张雅. 关于中职钳工实习教学的思考.《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5]王宝红. 浅谈钳工实习教学中教与学的感受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