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

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

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范文第1篇

大量文献报道,孕妇患原发性高血压可使妊娠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增加。Sibai将初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生危险因素依次列为:血压、肥胖、流产次数及吸烟,血压越高或越肥胖,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危险越高。

肥胖、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

胰岛素是一种血管舒张因子,若无交感神经对抗其作用,将导致低血压,而非高血压。外周胰岛素抵抗是胰岛素功能缺乏的标志,将导致血管功能失调,近年来提出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指:胰岛素的葡萄糖调节功能抵抗,导致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正常的葡萄糖浓度,这样胰岛素刺激钠的重吸收,并有拟交感活性,使血压升高。胰岛素还可刺激非脂类脂肪酸增加、抑制脂肪分解、使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肥胖可能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最常见因素。肥胖者24小时胰岛素释放率是消瘦者的3~4倍,肥胖亦是妊高征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文献报道身材矮、肥胖、颈短的孕产妇较易患妊娠期高血压病。体重指数大于24的孕产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危险性是体重指数小于24的孕产妇的2.669倍.肥胖或胰岛素抵抗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病危险性增加的确切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认为:①肥胖时血容量增多且心输出量增加以满足代谢需要,从而导致血压升高。②肥胖不仅与高血压有关、而且与脂类利用、游离脂肪酸向组织转运、高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有关。尢其是TNF-α。它由人类前脂肪细胞及脂肪细胞产生,肥胖者的TNF-α比正常人高3倍,肥胖、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可使细胞激动素介导的氧化作用增强,这与先兆子痫的发病机理有关。

血栓形成、高半胱氨酸血症

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常有血液及代谢异常而导致血栓形成,Dekker等随访妊娠期高血压病孕妇产后10周血栓形成、高半胱氨酸血症、抗磷脂综合征的发生率,85人接受凝血干扰试验,24.7%存在β蛋白缺乏,50人接受蛋白抵抗活性实验,16%阳性;79人接受高半胱氨酸血症实验,17.7%阳性;查95人抗心磷脂肮体,29.4%存在lgG、lgM抗体。Dekker等人首次系统研究高半胱氨酸血症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关系,以空腹半胱氨酸浓度>15μmol/L,餐后>51μmol/L作为诊断标准,高半胱氨酸血症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生率是正常孕妇的7倍。

镰状细胞病

Larrabee等人研究发现镰状细胞病是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镰状细胞病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明显增加(24.7%,P<0.0001),且新生婴儿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孕妇所娩新生婴儿。

多胎妊娠

多数学者认为,双胎妊娠时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均明显增加,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双胎妊娠时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危险性增加4倍,三胎比双胎的危险性增加,但总的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与双胎相似。

染危体异常、葡萄胎

Vessce等研究表明,先天异常者,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危险性增加,OR为1.34,包括胎儿水肿、13三体、三倍体等染危体异常。

泌尿系感染

Schieve等研究表明,孕期泌尿系感染是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的原因是任何一种感染可使感染产物增加,如细胞激动素、自由基片断、蛋白水解酶等,这些因素导致已处于高危中的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病。

营养不良

现已发现多种营养素如以白蛋白减少为主的低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等缺乏与妊娠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关。钙可稳定细胞膜,维持钠泵和钙泵活性,降低细胞膜对钠、钙离子通透性。低镁可使钠钾泵和钙泵活动受损,导致细胞内钙的堆积和细胞外钙的减少,激活了血管平滑肌内的肌凝蛋白与肌纤蛋白,产生收缩效应,造成血压升高,锌在核酸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硒是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防止机体受质脂过氧化物酶损害。硒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维持细胞膜完整性,避免血管壁损伤,血硒下降可使前列环素合成减少,血栓素增加,从而导致妊娠高血压病的发生。

孕妇妊娠时的年龄

庄氏等[1] 研究发现,35~39岁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病率为16.88%,明显高于20~29岁孕产妇的9.98%,这与患者年龄大,有动脉硬化倾向有关[2]。

低社会经济状况

由于经济原因,不能系统检查,忽略了对孕妇全方位监测,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营养不良、缺钙等妊娠并发症,使疾病在早期得不到治疗,增加了患病风险[3]。

不良情绪

焦虑、忧郁等负性情绪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有相关性。国内外多项调查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普遍存在情绪不稳、焦虑、忧郁、睡眠障碍、心悸、生活空虚感等症状,同时认为这些精神因素对妊娠妇女有负面影响而且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Kurki等采用焦虑忧郁问卷对623名妊娠早期无任何症状的初产妇做了孕期追踪调查,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伴有明显的忧郁焦虑情绪,沮丧抑郁的负性情绪增加了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病率。焦虑、忧郁作为应激源,由感觉系统传至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从而激活了交感神经系统,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类递质增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

总之,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病病因未明,尚不能做到完全预防其发生,普及健康教育,对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孕妇加大监测力度,可望把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病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汪敏,谭进成. 钙镁与妊高征关系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2002,8(9):509

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妊娠期高血压仅发生于妊娠期的妇女,是临床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妊娠期高血压是以血压病理性升高并伴有轻度蛋白尿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严重威胁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孕妇的心、肾、脑有较大危害,对胎儿可导致其供血不足影响发育,严重者发生栓塞引起死亡。国内外目前的研究仍对其发病机制不清楚,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1]。此次通过对我院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临床资料的随机调查与分析及对危险因素的筛选,总结出了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提早发现、快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标准为收缩压(SBP)≧14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或孕前与妊娠期的血压变化,SBP(增量)≧25mmHg或DBP(增量)≧15mmHg。排除其他干扰因素,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的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表的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统一的科学调查,其中的调查内容包括孕妇年龄、生产次数、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情况、本人及家庭成员是否吸烟等。该调查表由专业人员通过浏览文献内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描述及其可能的致病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和科学依据,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1.3 调查质量控制 此项调查事先已告知被调查者,调查表由孕妇本人填写,如无书写能力的可由专人对孕妇的口述进行记录,严格统一标准和方法,并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内自动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对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多组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 果

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多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初次生产、高血压家族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规律产检、不良情绪和吸烟情况均是妊娠期孕妇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见表1。

3 讨 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中的一种,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合并症之一,通常合并产科出血、感染性抽搐等疾病,是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另据相关报道称,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约为6%-10%,因妊娠期高血压造成死亡的比例约为10%-15%,是造成产科死亡的主要原因[2]。

此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孕妇的年龄>35岁、初次生产、高血压家族病史、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是否进行了规律的产前检查、是否有不良情绪、本人及家庭成员的吸烟情况等是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P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现对各个因素概括总结:①妊娠期高血压与孕妇年龄密切相关,各年龄层的孕妇均有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病例,但尤以高龄孕产妇的发病率最高,其原因与高龄孕妇的自身身体状况有关,如其机体内不同程度的代谢的紊乱。②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初次生产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经产妇,其主要原因包括初产妇因无怀孕知识、无生产经验、分娩疼痛、体型剧变及缺乏自我心理疏导,导致其精神较经产妇更为紧张,所以会一定程度的引起血压的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③高血压家族病史与妊娠期高血压在遗传学上是有一定联系的,这与其基因遗传不无关系,有高血压家族病史的孕产妇的发病率往往高于正常无病史的孕妇[3]。④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女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仍然有一部分没有受过基础教育的女性,其健康意识淡薄、对孕产知识了解甚少并缺乏孕产指导,是导致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因素。⑤能否按时的进行产前检查,对提前发现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临床表现并予以相应的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具有预见性的人为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4-5]。⑥不良的情绪如烦躁、焦虑、紧张可影响孕妇的正常生理状态,如出现失眠多梦,精神萎靡等症状,并会进一步影响内分泌功能及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是避免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5-98.

[2] 雷玉秀,李凤莲.妊娠高血压疾病病因学研究现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3):124-125.

[3] 刘云梅.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J].中国社区医生,2007,9(12):3.

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范文第3篇

听到医生的结论,佳林傻眼了,自己每年都定期体检,血压一直都挺正常的,怎么突然会有高血压呢?

其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在我国,约有10%左右的孕妇可发生本病。它是妊娠妇女特有的全身性疾病,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主要表现有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严重者可有头痛、视物模糊,甚至发生抽搐、昏迷。本病对孕产妇及胎儿婴儿都会有严重影响,重者可危及母婴生命。

病 因

发现本病已有100多年,但至今确切的病因仍无定论。研究表明,本病的发生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子宫胎盘缺血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有关。临床资料显示,妊高征好发于下列情况:

(1)年轻的初产妇和高龄(>35岁)初产妇;

(2)地处寒冷地带或孕晚期处于寒冷季节;

(3)既往有内科疾患如高血压、肾炎或糖尿病等;

(4)恐惧妊娠,精神过度紧张;

(5)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或葡萄胎患者;

(6)矮胖体形。

表 现

妊高征的三大基本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严重者有头痛、头晕、胸闷、眼花、恶心、呕吐,甚至抽搐、昏迷。

水肿 妊娠晚期,不少人会出现踝部和小腿水肿,晚上加重早晨减轻。这是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脊柱旁大血管,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所致,也可以说是妊娠带来的生理变化。若水肿出现得早而且波及大腿、小腹部、面部甚至全身,与此同时体重增长也很快,每周超过0.5千克,就应进一步检查。水肿是妊高征最早出现的症状,也是分娩后最早消失的症状。

高血压 正常妊娠在孕早期(孕12周以前)和孕晚期(孕28周以后)的血压应与怀孕前相同,若妊娠20周以后监测孕妇的血压,有两次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即可怀疑患了妊高征。此时,孕妇症状常十分轻微或根本没有异常,故此病早期易被忽略,以至后来病情迅速发展,危机生命。

蛋白尿 妊娠妇女在血压升高之后,检查尿时,若多次持续有(+)以上的蛋白就属病理现象。蛋白尿的出现常在水肿、高血压之后,它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轻重。24小时尿中排出0.3克蛋白即属异常,严重的可达3克或3克以上,会影响胎儿的发育,严重者甚至发生胎死宫内。

上述三大基本症状具备两项即可诊断妊高征。血压高是本病最基本的表现,但针对每个孕妇,症状轻重各有不同,临床上常把妊高征分为轻、中、重度,此病最严重时称为子痫,即孕妇在妊高征的基础上突然发生抽搐及昏迷。

危 害

妊高征在妊娠合并症中属最常见而又最严重的疾病。它使孕妇全身小动脉长时间地异常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增加,内皮细胞损伤,体液和蛋白质外渗,从而出现水肿、血压升高和蛋白尿。小动脉痉挛是全身性变化,可发生在人体各主要脏器,并产生相应的严重后果:

如果脑血管痉挛收缩,脑血流减少,脑组织缺氧、水肿,孕妇就会感觉头晕、头痛、恶心,甚至发生抽搐;如果脑血管破裂,可致脑溢血、瘫痪、失语,甚至死亡。

如果心血管痉挛,心脏会缺血、缺氧,心肌就会受到损害,使泵出的血液减少,加重了全身的缺氧,会有心慌、气短、胸闷等感觉。

如果肾脏血管收缩,会使肾血流量减少,尿量减少,水肿加重,肾小球可因缺血而发生病变,以至肾功衰竭。

如果眼底小血管痉挛,会使视力模糊、眼底水肿、渗出、出血,严重者会因视网膜剥离而致一时性失明。

如果子宫小血管痉挛,胎盘血流量明显减少,可影响胎儿营养的吸收。如小血管发生破裂会形成血肿,使胎盘过早地与子宫壁分离,即临床上称的“胎盘早剥”,它是妊高征严重的急性合并症。

防 治

定期产前检查 每次检查应测血压、体重和查尿蛋白。血压测定应在稍休息几分钟后进行,体重测定应穿相同的衣服,尿标本应留取中段尿。对前述的高危对象更应严密注意这些指标的变化。

注意平衡膳食 多食蛋白质、蔬菜和奶制品,补充钙的摄入。

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妊娠;钙尔奇D600片;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3-1941-02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钙在产科的重要性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逐渐重视孕期补钙。我们对200例孕20~28周的孕妇进行孕期口服钙尔奇D600片前瞻性研究,观察孕期补钙对孕妇缺钙临床症状以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和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同期在我院妇产科门诊产前检查的正常孕妇200例,年龄23~38岁;无产科合并症,正常饮食,无明显偏食,近期无自服钙剂及激素等药物史。进入观察时孕周为20~28周。

1.2 方法:随机将入选的孕妇分两组,每组100例。进入实验前测孕妇的血压、体重、宫高、血钙值,两组比较差异无明显性(P>0.05),见表1。对照组100例不服钙剂,补钙组100例口服钙尔奇D600片(江苏省苏州市惠氏制药有限公司),每片含碳酸钙1.5 g,相当于钙600 mg,维生素D125U及多种辅料,每日2粒,连服至分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FGR)诊断标准参照乐杰《妇产科》第六版[1]。

1.3 观察指标:(1)服药后2~4周重复测定孕妇血压、体重、宫高及下肢水肿情况,了解一般产科情况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2)记录服药后是否出现腰腿痛及腓肠肌痉挛等症状。(3)孕38~39周复查血钙、尿蛋白。血钙值由我院生化自动分析仪(日本,HITACHI Boehringer Mannheim 717 Automatic Analyzer)测定。(4)每次随诊时了解服药情况及有无胃肠不适、便秘等不良反应,了解孕妇用药的顺应性和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资料数据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服药前后血钙比较:在38~39周复测血钙值,补钙组血钙(2.46±0.12)mmol/L,与补钙前(2.29±0.12)m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2.2 补钙组妊娠期缺钙症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2.3 两组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FGR)比较:补钙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为2.0%(2/100),较对照组25%(25/10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2.4 药物顺应性及不良反应:补钙组服用钙尔奇D600片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并均能自觉坚持服用。

3 讨论

在妊娠期,除孕妇自身需要钙外,胎儿于妊娠30周以后需钙量猛增,增加量为孕20周的7倍。母体向胎儿输送的钙离子由中期的50 mg/d增至350 mg/d,由于孕期母体内血容量的增加使血钙浓度相对降低,再加上此期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又使尿钙排出量增多,孕期雌激素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母体对骨钙的吸收,因此中晚期孕妇体内处于低钙状态[2]。本研究证实孕妇血清钙随妊娠进展而下降,血清钙的降低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出现腓肠肌痉挛,同时由于骨中的钙流失,导致骨质疏松,故出现腰腿痛及抽筋等症状,补充钙剂可以减少缺钙症状的发生。从表2可见补钙组的临床缺钙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然而补充钙剂吸收率是一个常见问题,一般离子钙会在小肠中以氢氧化钙形式大量沉淀下来,或黏附在小肠壁上,吸收率低,同时引起胃肠道不适,出现便秘、腹泻等症状。钙尔奇D600片是一种新钙剂,其主要成份碳酸钙和维生素D,同时配有辅料: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苯纤维素钠、硬脂酸镁、交联吡咯烷酮、吡咯烷酮、月桂硫酸钠、轻质矿物油等共同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的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多种辅料能阻止钙在酸性胃液及碱性肠液中沉淀,并促进钙在小肠的吸收,故有较高的吸收率,且无不良反应。本研究观察证明了钙尔奇D600片孕妇服用顺应性好,所有服用孕妇均反映满意。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动物实验、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一致认为缺钙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有明显相关[3]。在妊娠中、晚期胎儿生长发育需钙量明显增加,为维持机体内钙平衡,PTH随妊娠期的增长而进行性增加,促进钙的吸收以维持肌体内钙含量在正常生理范围。当机体钙摄入不足时,增加的PTH促进游离Ca2+向细胞内转移,出现血清游离Ca2+浓度降低,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游离Ca2+增加可促进血管平滑肌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大量文献资料证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钙含量普遍较低,补充钙剂可以降低孕妇血压,同时也可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比非妊娠期高血压高6~7倍,妊娠期高血压是引起FGR的主要高危因素,妊娠中、晚期补钙可以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从而可减少FGR的发生。补钙组FGR的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乐 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7.

[2] 丛克家,迟绍霖,刘桂荣.钙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28(11):658.

妊娠高血压高危因素范文第5篇

由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称为肾性高血压。由于肾性高血压的危害极大,高血压又会造成肾的损害,二者相互促进,会使疾病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肾性高血压要积极治疗。弄清以下19个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防治肾性高血压。

1

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有什么不同?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资料相比较,患病率又上升31%,并且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仅为30.2%、24.7%、6.1%,仍然很低。

高血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其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饮食、精神应激)、其他因素(如体重、药物)等。

凡是由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病变所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范畴。肾性高血压又分为肾实质性和肾血管性高血压,发病隐匿,进展较快,血压不易控制,易发展为急进性或恶性高血压(收缩压大于20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130毫米汞柱),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严重者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只能靠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

哪些肾脏疾病会引起高血压?

会引起高血压的肾脏疾病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多囊肾、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瘤、血栓性肾动脉炎等。

3

肾性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肾性高血压的危害和原发性高血压相似,主要是对心脏、脑和血管的损害。

(1)对心脏的影响:由于血压升高,心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会导致心脏肥大,同时高血压会损害到供应心脏营养的名叫冠状动脉的血管,逐渐使它发生粥样硬化和狭窄,给心脏供应的血液减少,最终导致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2)对脑的影响:在长期的高血压作用下,脑部的小动脉会出现硬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容易形成脑血栓。微小血管堵塞,形成腔隙性梗塞,可以导致脑萎缩。因为脑血管结构比较薄弱,在发生硬化时更为脆弱,容易在血压波动时出现痉挛,继而破裂导致脑出血。

(3)对周围血管的影响:由于血管病变使氧和营养物质向周围组织转运减少,出现以痛性痉挛和疼痛为特征的间歇性跛行【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患者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跛行呈间歇性出现,故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常发生于动脉栓塞后。早期表现为肢体皮温下降,足部发凉,上举后变苍白,下坠后发紫,静脉充盈迟缓,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后期皮肤变薄、萎缩,毛发脱落,最终出现溃疡和坏疽。

4

怎样知道是肾性高血压还是原发性高血压?

要想知道是肾性高血压还是原发性高血压,需要对患者仔细地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明确发病的先后次序及因果关系。肾性高血压多有肾脏疾病病史,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多囊肾、肾病综合征及慢性肾盂肾炎等。此外还可能存在腰部外伤、腰背痛、腹痛等病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般年龄较大,多在40岁以后发病,父母或兄弟姐妹可能有高血压,先有高血压,以后才有肾损害,如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

5

肾性高血压有那些特点?

(1)舒张压较高,脉压差(收缩压减去舒张压所得的值)较小。(2)症状少。(3)肢体往往湿冷,面色苍白的多。(4)肾功能不全明显,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有鉴别价值。(5)病程恶性者相对较多,有肾病史,年轻者多。(6)出现心、脑并发症相当缓慢。(7)交感神经阻滞药(如利血平、可乐定)一般效果差。

6

肾性高血压需要做什么检查?

如果怀疑是肾性高血压,可做下列检查:(1)静脉肾盂造影,可显示患肾较健肾小,形态不规则;(2)肾血管造影,可发现肾血管狭窄等。(3)分肾功能测定,可显示患肾尿量少,尿钠低,肌酐或菊粉廓清率降低;(4)双肾B超检查,可见患肾较小。(5)尿液检查,可见蛋白、红细胞和管型。

7

肾性高血压有没有危险度分层?

肾性高血压患者也可按血压升高水平、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脂高等)、糖尿病、靶器官(如心、脑)损害以及并发症情况,将其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4层。

8

慢性肾炎引起的高血压有什么特点?

(1)患者既往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史。(2)反复出现水肿、蛋白尿,并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氮质血症。(3)视网膜病变并不明显。(4)蛋白尿和镜下血尿出现在高血压之前,蛋白尿持续存在而血压升高并不显著。(5)静脉肾盂造影显示造影排泄延迟和双侧肾脏缩小。

9

哪些降压药适用于肾性高血压?

既然是肾疾病引起的高血压,那么在选择使用降压药时就要兼顾到肾。可选择能扩张肾动脉、改善肾脏供血供氧的降压药;那些伤肾的药物则不能用。常用于治疗肾性高血压的药物有可乐定、甲基多巴、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肼苯哒嗪、长压定、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对于较顽固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应用作用不同的降压药,以加强疗效。

10

哪些降压药不宜用于肾性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所致肾性高血压,尤其是尿少时,禁用保钾利尿剂(如安体舒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等)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如氯沙坦)。肾动脉狭窄所致肾性高血压,禁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11

肾性高血压用利尿剂有没有讲究?

肾性高血压应用利尿剂一般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肾功能不全所致肾性高血压,尤其是尿少时,禁用保钾利尿剂,如安体舒通;若肾功能明显受损,应选择袢利尿剂,如呋塞米。

12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怎么治?

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如氯沙坦)、长效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和小剂量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联合应用比较合理,较易达到目标值。假如糖尿病肾病到了中晚期伴有高血压,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要谨慎。

13

肾性高血压可以手术治疗吗?

有的可以。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很多,有一种类型的高血压药物治疗无效,而手术治疗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即肾血管性高血压,也称做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医学上把它称作大动脉炎。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原因,一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生所引起,二是由大动脉炎所引起,前者多见于老年人,后者则多发于年轻人。

14

肾性高血压可以治愈吗?

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一样,是不能完全治愈的,但可以通过药物的治疗而平稳控制,因此需要终生服药。

15

中医治疗肾性高血压有无特色?

中医认为肾性高血压大都是肝肾阴虚而致肝阳上亢,少数也可在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的基础水湿上扰清窍引起。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可进行辨证论治治疗。

(1)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宜平肝熄风、清热镇惊,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天麻、杜仲 、黄芩、丹皮、夏枯草各10克,钩藤25克,石决明20克,牛膝8克,桑寄生15克,山栀、益母草各9克,夜交藤、茯神各30克)。

(2)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宜滋肾清热、平肝潜阳,方选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白芍、玄参、丹参各15克,天冬、川楝子各10克,代赭石、生麦芽各30克,牛膝8克,甘草6克,石决明、牡蛎各20克)。

(3)阳阳两虚:宜补肾益精、育阴助阳,方选二仙汤加减治疗(仙茅8克,仙灵脾、熟地各15克,黄芪25克,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杜仲、山茱萸各10克)。

(4)气滞血淤:宜活血化淤通络,方选血府逐淤汤加减治疗(当归、生地、红花、桔梗、枳壳、牛膝各10克,桃仁、赤芍、川芎、丹参、葛根各15克,柴胡、甘草各6 克)。

(5)痰浊中阻:宜健脾祛湿、祛痰通络,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法夏12克,白术、天麻、茯苓、石菖蒲、竹茹各15克,枳实、陈皮、泽泻各10克,甘草6克,薏苡仁25克)。

以上所列药方均需要中医师进行判断决定,患者不能对号入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肾性高血压往往血压都比较高,单纯中药较难控制,需要联合西药降压药一起治疗。

16

肾性高血压患者饮食有什么讲究?

(1)要避免饮酒及浓茶。(2)应限制食盐量,一般肾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食盐量不应超过5克,若伴严重水肿、心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时,每日食盐量应限制在3克以下。(3)控制食用动物脂肪,因动物脂肪会加重血管硬化,不利于肾功能的保护,应食植物油(如大豆油、花生油、香油等),因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多,能降低胆固醇。(4)适量摄入蛋白质和热量。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须根据病情调整,如肾功能正常,尿中蛋白大量丢失者,应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瘦肉、牛奶、蛋、鱼)及热量;如已发生肾功能不全者,则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5)适当摄入糖,以补充热量,但不宜摄入过多,以免增高有害血脂,加速动脉硬化。(6)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17

肾性高血压患者可以过性生活吗?

病情稳定、血压控制平稳者可以过性生活,但要适当控制,因为性生活时会引起血压升高而导致不适,要防止性生活过度,以第二天不感到疲劳为度,不能太劳累。

18

肾性高血压患者可以妊娠吗?

肾性高血压(尤其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月经异常和停止排卵,生育能力常常下降,成功妊娠是罕见的。此外,慢性肾衰竭患者妊娠时,肾脏不能适应妊娠期代谢增加的需要,因而常发生自发性流产。妊高征、早产、婴儿发育停滞和死胎等会危及母亲及胎儿的安全,故应进行避孕。

19

肾性高血压患者能否进行体育运动?

应少活动,尤其是激烈的运动。因为肾脏要负责代谢全身的代谢产物,运动后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且使血压进一步增高,所以在急性期希望患者能静卧休养,恢复期也要尽量减少活动,恢复后也不要做重体力活,但可参加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徒手操、甩手、太极拳等,以放松紧张的心情,缓解心理上的压力,这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好处的。

>>相关链接

服用降压药7忌

1.忌降压操之过急: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2.忌擅自乱用药物:降压药有6大类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有些降压药对这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有些降压药对另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服药类型不对路,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时还会误以为“降压药不灵”。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

3.忌不测血压服药:有些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无不适时少服一些,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药很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

4.忌单一用药: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要联合用药,复方治疗。其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

5.忌临睡前服降压药:临床发现,睡前服降压药易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正确的方法是睡前2小时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