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环境 目标和原则 研究 策略 教育的可用资源教师培训 计算机 互联网。
1、背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使人们对学习的意义、目标、内容、过程和方式的认识,发生了越来越快、越来越大的变化。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未来社会中的人们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而且必须学会自主地学习。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构成的学习环境,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实现技术和实现方法。研究"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学校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就很有意义。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没有任何畏惧心理的环境下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有足够大的自由度的情况下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需要学习的知识,既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
2、 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教学的目标和原则
在当今班级教学制度下,构建一个有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支持的、以“以学生为本”为基本原则的,“平等、民主、合作”的班级。在这个环境中,有可能促成教师和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共同实现教与学过程的改善。从而让传统教育向信息化的教育一点点的靠拢。逐步寻找到一条通往现代教育的较好路径,力争尽量早一点地、多一些地培养出在信息化社会能走在人类社会前列的人才,应该成为当前中小学推进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课堂教学策略加以研究,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是中小学推进信息化的主要任务。
在推进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人本性原则 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出发,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本,以帮助学生获取终身的学习经验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的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开放性原则 教学的目标开放:教学的内容开放:面向学生的经验世界,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面向浩瀚无边的网络资源;教育信息开放:教育空间和信息沟通渠道多元化:课堂内外结合、学校内外互补、互联网局域网沟通,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网络;评价标准开放:多角度评价,多标准判断,允许幼稚,宽容错误,鼓励标新立异。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给学生自主的空间、选择的机会、体验的环境和表达展现的舞台。
整合性原则 坚持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在适宜的时空下 ,把方方面面的可用教育资源加以合理的组合,不断完善教学系统,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
3、 研究的策略:
3.1 建设技术性资源。
在信息社会中,智能性资源(教育者、被教育者、家长)、知识性资源(教科书、图书馆与影视库、各类知识数据库)、技术性资源(仪器、设备与教学工具、传播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因特网、数据处理及其它工具软件包.....)、环境性资源(政策性、人际性资源、校舍与设施周边环境和社会状况、地域文化和观念......)等是教育的可用资源。而技术性资源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教学改善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
以我校为例:我校的信息技术资源开发的基本路径是以建设带动应用,以应用促进开发。
2002年,学校的技术资源开发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益”的目标服务,学校建了两间共100台的计算机教室;安装了多媒体的双向控制教学系统;为初一教师配置了工作计算机;进行了全员培训计算机操作技能和CAI课件的制作培训。学校开发研制了一批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课件和用Authorware集成的知识素材。这些课件和教学素材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对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了有益有效的工作。然而,这一阶段的技术资源基本上是为方便教师的“教”而设计开发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信息技术的开发建设不仅为教师的“教”服务,更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逐渐强化。学校增建了计算机教室、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一批骨干教师开始在“主题”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开发了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交互式教学软件,制作了可以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的复合型的课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的师生交互,同学间合作,使学生的感觉逐渐从“被牵着鼻子走”变成“张开思维的翅膀”,逐渐从被动的思考转化为主动的思考。但是,就这时学校的技术环境来说,还无法满足部分学生快速增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也难以实现的较高教学期望值。我们显然需要一种更新的、更能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于是,建设与lnternet相连的校园网成为深化研究的突破口。
2003年8月,我校的校园网初步建成。校园网的WWW服务器与Internet相通,师生随时可以自由上网浏览查询。四通八达的“信息信道”为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为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学校使用的“科利华”校园管理软件,覆盖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学籍管理、人事管理、财产管理、图书管理……
3.2 开发知识性资源
建构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仅有先进的技术物质环境的支撑是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知识性资源。学校还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创新,例如:对构建学科教学主题知识库(主题网页群)和应用知识库(主题网页群)进行教学做出尝试。
(1) 确定学习主题。把学生当前需要学的知识与“以学生获取终身学习的经验为本”的思想结合起来,在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学科教学目标以至对与其相关联的其它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后,确定学生学习的某个主题,围绕学习主题进行阶段(单元)教学设计。这种主题可大可小。有时是学科教材上的某个单元,有时是某册教材中的同类课文,有时是某学科几册教材中的关联部分……。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不拘一格。
(2) 组建主题知识库。以“有利于学生围绕学习主题进行意义建构”为目的,创设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景。在制作主题网页时,既注意知识内在结构的关联性,又注意知识内容的广博和精深;既收集与本校教学任务相关的知识信息,又重视最新科学发现和最新科技成果的方面的信息。同时制作时还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追求网页设计的高品位,制作技术的高质量,表现手法的艺术性等,尽可能地使主题知识网页的每一个接口都很美,都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3) 建设班级、个人网页。班级和师生的个人网页是团队智能的集合,是个人的思想、能力、兴趣、品味的充分展现。也是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
3.3 优化智能性资源。
在各类资源中,唯有智能性资源---人,是唯一必要资源。
(1) 教师培训—- 智能性资源开发的重要方面。
① 教师要率先成为会最学习的人。人,尤其是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重要资源,比任何人都更需要紧跟时代,更新观念。因为我们在昨日受教育,却在今日教育明日社会的主人。之中观念滞后的必然,应该唤起教师更加执着地学习。信息化的教育环境(首先应包括学习环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将校长、教师、学生在知识面前置于平等的地位。教师要成为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必然需要更加关注学习,更加会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素质水平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最起码的是:需要教师带头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自己学习,体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学习过程,然后才能带领学生去学习。在推进学校信息化的过程中,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让教师率先成为最会学习的人。支持鼓励教师博览群书,吸取新知识,涉足新领域,增强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鼓励教师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以便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转贴于
② 给教师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 第一个层次:全体教师的培训。第一阶段: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和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第二阶段:用PowerPoind制作演示文稿或简单课件,用Excel管理学生学籍和成绩,掌握互联网上的常用操作技能。第三阶段:用Frontpage和更多的工具制作交互式课件、网页、进行图片处理……。第二个层次是对计算机学科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对这个层次培训要求更高:了解IT行业的最新成果,掌握计算机市场的行情信息,超前1—2步掌握目前最先进的各种制作平台工具,对校园网进行常规的管理、维护,还能设计开发部分操作平台,移植、改造部分操作平台。一句话,计算机学科教师不仅要承担学校常规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维护工作,还要承担师资的校本培训任务,定期培养出信息技术教育的骨干教师,保证骨干教师队伍象滚雪球一样逐年扩大。
③ 给教师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应该十分在意用新的教育价值观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对“主题(单元)教学的评价,应该说,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艺术价值,阶段性的教学过程的质量被主要地表现在“指导几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路径”方面的谋略艺术上,而不在于教师的表演艺术如何。“几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才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写真”。在评价的过程中,尤其不去计较教师在传播中的一时的缺憾,让教师有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自主空间。同时,还应该在意让教师自己评价自己。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领导更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因为教师的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识,是在其自主行为的过程与后来的体味中逐步实现的,是在自己越来越重视自己对自己的价值判断的的过程中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只有自主意识较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自主意识的学生。
④ 给教师一个既有压力又充满温馨的氛围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由开放的言论空间,多条信息沟通渠道,为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人际关系、为教学过程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学生、家长、教师的网上求助、青年教师对老教师的期望、教职工对学校的建议、各类人员的留言,有鼓励赞赏,有批评责问……,网络不仅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干群关系,还拉近了家长和家校的联系。在这种环境下,学校和教师都多了一份监督,工作多了一份压力,人际间多了一份沟通,同时也多了一份温馨。面对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环境,学生、家长、教师、校长都在学习,都在适应,都在养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校是没有“栅栏”的,平等的人际关系、民主的学校管理,开放的信息信道,教师们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学习、学习、再学习,少了些盲从,多了些思考;少了些琐碎,多了些大气,一次次实现自我超越。
(2) 教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能性资源的核心
① 分析学生学习需求。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学生所拥有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在自己教学的全过程中,(包括备课、上课、课余辅导……)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状况、了解个人的学习风格和期望、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了解学生周边有哪些促其发展的资源;只有在充分分析学习需求的情况下确定的学习主题和按照主题作出的教学设计,才能够“通教知学”,具有最实用的价值。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在校园网上开辟的师生信道,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老师的水平显现就在于科学地确定学习主题和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很显然,对教师来说,这就是一个研究过程。
② 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在信息技术课和其它一些学科的教学中,尽量早地使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帮助自己学习。计算机和汉字的录入速度,网上查询、获取、整理、处理、储存及表达信息的能力,都是教学中首先解决的问题。无论什么形式的教学,学生只要是在网络环境中学习,就必须首先掌握上述技能。而学生,也只有在轻松自如地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技术的状态下,才能真正走进计算机,走进网络文化圈,从而真正感知计算机的神奇和奥妙,感知网络文化新颖和灵动。过去,教师习惯把语文、数学称为工具学科,在研究中教师们越来越感到:计算机学科是“工具的工具”学科。为了适应非计算机学科教学改革的需要,首先需要改革计算机学科的教学,首先教给学生在网上学习所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应该没有严格的结构顺序,教学方法应该不拘一格,现行的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很难完全适应各个学校的教学。取多种教材的适用部分进行重新组合后用于教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另一方面,学生在使用现代信息工,应该得到的服务包括: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快捷的检索、各部分资源之间畅通无阻的链接等等。
③ 提倡“独立探索”和合作式的学习 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改善教学过程,提倡“独立探索”和合作式的学习的目的意义,对于某个具体的学生而言,并不在于探索到什么成果,而在与养成好的习惯。提倡“合作研究”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懂得平等协作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人在人间生存和参与构筑未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教学中,教师不仅领着学生一步步走向知识,而且引导学生一步步去发现探索知识。
3.4拓宽环境性资源。
在研究过程中,还必须十分重视环境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争取领导的重视、争取政策的倾斜、赢得社会的信任、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使信息化教学的研究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4、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人类创造了互联网,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类的一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学校提供了各种机遇,给优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必须认真思考和提前准备,如何在教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学生在网络化的环境中学习做人。一些有识之士说,如果仅就传授知识而言,计算机、互联网几乎可以取代现行的学校的功能。然而,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和熏陶方面,现行学校的功能是永远无法被取代的。对中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还不是掌握多少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及网络的应用知识,而是培养他们正确的的网络法纪观念,网络道德观念,网络责任意识等等一系列信息化社会所必需的非智力的素质。因此,无论信息技术发展到多么先进程度,无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多么广泛,教学生学习做人依然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教学生学习做人始终是教学的第一任务。
[参考文献]
黎加厚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 1999.7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美术;浅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和深入,进一步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场所。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展开学生的想象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美术课的教材中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图片资料来进行,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以其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悦耳动听的声音来强烈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1、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由教师谱写的优美乐章的前奏。因此,美术课的教学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新课内容,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其学习画画的兴趣。例如在上想象课中我总是先播放些轻音乐,让学生乘着歌声的翅膀,到大森林去、到大海去、到遥远的太空去。信息技术媒体可真实地再现和模拟事物的情景,有声有色,画面、色彩、线条、声音从不同程度上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不同的兴奋点激发想象力,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去思考、去学习。
2、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传统的美术课采取的大都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形式。如:“这是XX画的,这是XX类型的画”老师一般只能采取书本上的图片,学生学的枯燥无味,久而久之,这种方式就会让学生形成一种被动学习知识的习惯,对学习也会缺乏热情。而在美术学科中充分应用网络及各种多媒体资源,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不但能从教师那获取知识,还能从网络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所需知识。通过这样的形式获取的知识,会让学生理解更深刻、记忆更深,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又能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审美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俗话说:生活是绘画创作无穷无尽的源泉,而现在却能“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欣赏,不仅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而且学生能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欣赏,电化教学为此创设了契机。
1、 努力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在没有使用电教媒体的情况下,上美术课的操作惯例是:展示若干张图画挂图,便于学生观察和了解作画的步骤方法:老师分析并指导学生观察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给学生示范各步骤组合在一起的全过程;学生作画,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实际上用于辅导学生的时间很少。而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后,老师能出示更多好看、又实用的图片,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我在实践中不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在绘画长廊漫步、在工艺博物馆徜徉、到世界名胜古迹遨游,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2、拓宽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俗话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由于学生的年龄、生理、环境等特点,使学生的生活视野受到一定的制约,所创作的主题缺少生命力,所表达的画面缺乏表现力。这一直是在美术教学中困扰着我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美术教学中,它能提供直观、生动、多彩的形象,如教一年级《乘上大船游世界》一课,由于生活环境及年龄的差异,学生对轮船方面的知识等于说是一张白纸,有的小朋友只是从电视上面见过,并没有见过真正的船,如何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它们的造型特征?我们在教学时,可以事先发动学生去收集一些有关轮船的图片、录像片、网上去下载一些资料,教师积极地帮助学生去找寻相关的资料,在教学时通过相互展示,使得学生在不出课堂,不需要乘上大轮船情况下,也能在现代信息支持的环境下,直接接触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船,启发学生想象祖国现代话建设蒸蒸日上,同世界各国交往与日俱增,水上交通日益繁忙的情景,想象自己乘着大船周游世界的美好情景。从而,为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资源,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信息化的平台。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欣赏力
一、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
1.社会因素
幼儿涂鸦时常不被家长理解,这在无意中挫伤了孩子画画的积极性;大人们不了解儿童心理,总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对他们的画过分挑剔,使他们对画画逐渐丧失了信心。此外,家长过早给孩子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儿童的思维发展;有的家长则脱离实际,要求孩子过早学成人技法,因而使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或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其失去绘画的兴趣……
2.学校因素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它首先必须借助于观察。如果没有观察,记忆和想象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绘画创作更是无从谈起。在传统的美术教育过程中,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经常在上课时间带学生去校外写生,一般只能通过挂图、书本等有限的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由于学生对现实世界还缺少细腻的观察,只能凭借已有的经验和模式进行创作,导致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物、动物等形象只是重复自己的过去,只是以前作品的再现,呈现概念化和程式化。学生绘画失去了它特有的创新、发展、审美等功能和意义。长此以往,只会使学生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无益于将来的发展。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意义
1.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证明,学生的学习与兴趣的高度成正比。如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产生想学、乐学的愿望,是每个教师都很关心的问题。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极为重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而多媒体组合的视、听、动结合的教学方法、生动逼真的语言环境,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2.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连续直观、形象地展示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教师欲说不清、学生难以“明理”的知识难点。如果运用单一、枯燥的说教和传统教学手段很难克服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静止的知识动态化,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学“朝霞和月夜”时,如何生动地描绘朝霞、月夜所呈现的美感,以及给人带来的感受呢?单凭语言表达和想象是达不到生动的效果的。于是我上网查找到不同地方不同季节的朝霞和月夜图,有城市的、乡村的,江南水乡的、北国林海的……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再配上合适的音乐。无须多说,学生已被朝霞和月夜的美所震撼了,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这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
3.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为美术教学带来了一片生机。运用其声、光、电、形、色诸功能,多渠道传递教学信息,具有更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各种情境的设置,使人身临其境,甚至能把课外写生搬到课堂上来,将丰富的、立体的现实世界凝固在同一平面上,同时又能准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让学生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又可以不断丰富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更新对事物形象的表现形式,避免概念化和程式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4.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能加大练习容量,提高感知力
传统的教学往往由于板书、绘图和重复讲解而占用大量的时间,使学生课上练习少,课外作业负担重。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节约了授课时间,加大了练习容量,并由于其能快速反应的特点,加强了练习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强化。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效率;形式新颖,又能及时反馈,真是妙不可言。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正确导入新课,唤起兴趣
要上好一节课,需要一个好的开端。在教学“快乐的假日”时,我首先做好收集、选择素材的一部分工作:一是在课前举行一次活动,做一些小游戏,并请班级里的小摄影师有选择地拍摄下来;二是要求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假日生活的图片资料展示出来,再把一些画面整理成课件,并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假日里去郊游》。当学生听着音乐,看着大屏幕上小摄影师拍下来的或自己提供的珍贵照片,兴趣油然而生,并且产生了掌握新知识、参与课堂教学的迫切需要。
2.利用好课件解决问题,培养兴趣
“快乐的假日”的难点是表现人物快乐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我打开精心准备的一些开心画面的课件,让学生在回忆、叙述快乐的假日时光时,很自然地被引导他们观察人物快乐的体貌特征,并利用课件由远及近地展示人物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让学生充分感知人物快乐时的肢体与表情的主要特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了。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中学英语教学 作用 应用 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当代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它以生动形象、主动灵活、人机交互、及时反馈和个别化等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教学的要求和特点,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中学英语教学。
1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1.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声音、图像、动画等的集成技术,可以创设形象逼真、生动有趣、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境,能够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距离,可以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从而达到优化中学英语教学、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效率的目的。
1.2 利用特殊功能,制作特殊效果,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越长,学习效果越佳。现代信息技的某些特殊功能,如:闪烁、变色、溶解、扩大、缩小等均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教学效果。
1.3 依托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学生在知识背景、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个别化学习环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使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自主学习,更容易实现能因材施教。
2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具体的应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现代信息技术分别应用于词汇、听力、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教学效率,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2.1 现代信息技术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集图片、音标、拼读规律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词汇教学,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使枯燥的单词学习变得形象生动。更重要的是,这种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我在教bed这个单词时,先在屏幕上显示单词bed及标示单词意思的图片,将枯燥的单词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避免母语的干扰,帮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来领会单词的意思。之后显示该单词的音标,先让学生试拼,后点击“小喇叭”给出正确发音,让学生跟读并校正。最后显示bed、desk、pen等单词并把相同的字母e变成红色并且闪烁三次,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诱导学生说出字母e在这组单词里都发/e/音。这样的词汇教学集图像、声音、特效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和延长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了学生对单词的直接理解,学生不仅学会了新单词、拓展了词汇量,还找出了读音规律,为以后的词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现代信息技术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进行集成处理的能力,可以创设真实而立体地语言使用背景和使用环境,能调动学生脑、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可以将传统的、单一的听录音的听力教学变为“视听说”组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学习英语的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听力教学效率。在学习有关农场的听力时,由于城市学生对农场不太了解,不利于学生理解对话。这时可利用视频播放农场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再对画面中出现的马、狗等动物进行简单介绍,引出 “How many are there…?”这个新句型,这样的处理不仅创设了情境,还消除了听力中的语法及词汇困难。之后再播放听力录音,让学生做相关的听力练习就比较容易了。最后切入两个男孩交谈的动画,先让学生跟读,然后设置静音,让学生为其配音,以画面提示听力内容来促使学生开口。这样的听力教学,将视、听、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3 现代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栩栩如生、丰富多样的语言应用情境,可以拉近情境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可以缩短教学和现实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热情。在进行“Jim's day”的教学时,将本班的某个同学的一天生活用数码相机录下来,进行视频剪辑后呈现给学生,以本班学生为对象拉近了阅读内容与学生的距离,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敢说、乐说。然后再将生活画面按时间顺序用多媒体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根据画面复述课文或介绍自己的一天。受到精彩、熟悉的视频画面提示的学生就会自然地进入角色,成为交际互动中的一员,学生乐学、愿学,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教材上的阅读内容,还通过复述或介绍强化了对某人的一天内容的理解与应用,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2.4 现代信息技术在写作中的应用。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中的BBS、QQ在线聊天、e-mail等实时交流技术平台,可以轻松地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信息交往,这种人机交互的学习方式拓展了教学空间、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写作训练,有利于分层教学、自主学习的实现,有利于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教师把写作内容以看图写话、写日记、写贺卡、改写课文、续写课文等形式布置在自己的E-mail或校园网站中的特定栏目中。学生看完题目后,到相关的网页中搜寻资料和范文,在接触足够的语言材料、保证输入量的基础上,完成有效输出。之后把经过自己和同伴修改的作文发送给教师,教师浏览批阅后用E-mail发还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意见进行修改再发送给教师进行二次批阅。对修改后的优秀作文,教师将它们发表在相关网页上,供学生交流学习,这样不仅达成了写作教学目标,还使学生获得了写作经验,有利于学生持续写作动机的形成。
2.5 现代信息技术在口语交际中的应用。口语交际能力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能够运用英语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交流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现代信息技术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给学生创造交际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刺激,引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拓展口语交际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列出一些适合中学生英语水平的英语网站,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再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真实情境,可以达到在短期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目的。在让学生利用May I have…?进行口语交际时,扣住教学目标,围绕教材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两个情境:情境1: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衣裳单薄的小孩在风中行走;情境2: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个小孩在烈日下满头大汗地艰难前行。让学生先观察,再配上对话表演这两个角色,安静的教室里马上沸腾了,May I have a coat,please?May I have an ice-cream,please?…学生仿佛亲临创设好的情境中,引发了学生交际的欲望。在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操练之后,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口语交际表演,每位学生的表演都很精彩,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思考
3.1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与教学密切相关,要为课堂教学活动服务。现代教育技术是先进的教学手段,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地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只有适用于具体的教学目的时才具有效力,不能为了给课堂增添现代化教学气息,就不加选择地在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不能把英语课上成一堂毫无交际性和交互性可言的“图片展示课”或“音乐欣赏课”。我们应该记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要为英语教学服务。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不应该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
3.2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仍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作用是计算机的一些功能不能代替的,如:教师的适当的引导、启发,英语课堂开头几分钟的值日生报告或师生的口头交流都是必要的。英语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大量的师生、生生之间的英语语言交流,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仍应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3.3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应有利于实现分层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个别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选择所要学习的形式和层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较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地应用于词汇教学、听力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中,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拓展教学、实现实时互动,有利于分层教学、自主学习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可以达到优化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英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问题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
教育,2006.3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生物教学 整合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对教育过程中的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存在一个偏向,就是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单纯事物的演示和教学内容的呈现上,从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那么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的关键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基础上采取适合本学科的形式和方法。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即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要把教学作为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而不应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因为把计算机和网络用于教学,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大胆想象,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节,教师完全可以摒弃传统的一言堂式的灌输式教授模式,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本节教学中,会取得更佳效果!
学生可以利用生物课堂和课余时间,先通过查阅图书、实践调查再加上网上浏览等形式收集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再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行分析、整理,提出建议、设想,再利用信息技术将自己的主题内容做成个性的网页或网站,展示自己的科技和教学成果,还可以进一步开展网上讨论和网上电子问卷调查及评比,这一课题研究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可以真正达到探究和学习的目的,同时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又可以产生多方面影响:在认知方面,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IE信息检索和浏览、word编辑排版、frontpage网页制作和photoshop图象处理等;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尊重、倾听、说服、交流和沟通;情感方面,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品质、协作精神,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实践方面,促进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独立品质。这些影响是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的。
(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生物教学的整合,要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学科内的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上。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上。这一原则不仅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还要改变教育观念;同时也要求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信息素养,并具备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生物学科教学中,这一原则尤为明显!例如:《生态环境的保护》一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纯理论教育,最多运用一些教具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往往使学生感到空洞、乏味,更不用说建立环保意识了。而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弥补这样缺陷。教师可以在课前介绍学生一些环保方面的网站,如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保网等,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和相应的资料,通过收集材料,包括文字、图片、动画、法律和法规以及相应的新闻材料,制作成自己的学习课件或网页,学生或一人完成或团队合作,给他们足够的个人想象、创造和发挥空间,有的以图片形式对比污染前后或者是改造前后的景象反映主题;有的摘录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示警戒,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有的以网页、动画形式来映衬美好生态环境下生物的和谐生存等等,不在拘泥于一些简单的pownpoint、word课件,这样可以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语文写作、美术绘画和欣赏、计算机课件制作、网络查询等其它科目理论知识,既完成了生物学科的学习任务,也使其它知识得到内化和升华,又可以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也加深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法律观念,更重要的是学生也真切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学习方式变革的紧迫感。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要与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结合。
众所周知,信息传递工具的改变带动了整个信息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同样,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以文字课本为主要教学传媒的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口授心传为主要传递手段的教育模式;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以文字课本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必将为以信息技术为教育传媒的新型教育模式所取代。教育必将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彻底的变革:
1.革新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教书本知识,学生学书本知识,教学功能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而新的教学观则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功能,它既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还要培养品德,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学效率,而现代信息技术恰好是这种变革和效率实现的最佳工具,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主体,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这是对教师的一个新的挑战。作为生物教师,不应在注重所教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是把教育的观念转变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例如《光合作用》一节,让学生通过网络,自己查询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从而建立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2.改革教学目标和内容
新世纪的社会需要新型的公民,这也将使人们对教师和学生的观点产生变化,更加关心如何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为实现新的目标,教育内容也必须作出相应改革:应重视基本理论,强调知识内在联系,课程设计上重在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少而精,教育内容还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能力。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终将是其学科发展的主轴,尤其在现今的信息化社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着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所以改革是必然趋势。
3.改革教育形式和方法
我们目前的教学基本形式是班级教学,大班上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注入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基本教学手段是口授、粉笔、黑板、文字教科书。这些单一、落后的教育手段制约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也必将被现代化教育手段所替代,只有这样才能是我国的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时代的特征
目前,很多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都已经在进行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和探究,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但是,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还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影响着,还需要解决很多根本性问题,同时也应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尽艰辛的过程,还需要我国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全体努力、不断探索和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