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消费观调研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 金钱观 影响因素 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38-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金钱观的研究层出不穷,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金钱观研究也不少,研究结果不得不发人深省。马诺的“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单车后面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研究表明金钱观确实影响到心理健康,焦虑和不信任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为此,对当代大学生金钱观及其影响金钱观的形成因素分析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对大学生的金钱观进行归类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才能够对症下药,找出合理的教育训练方案,为更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金钱观,找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做好铺垫。
二、大学生金钱观现状调研
(一)调研工具
本调研问卷从“金钱的总体态度”、 “金钱与消费观”、“金钱与爱情观”、“影响金钱的因素”4个角度入手设计,经由心理学专业学生预测试并修订个别描述不当的语句最终形成12道题目的问卷。
(二)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广州市4所高校院校的本科生。金钱观调查问卷派发450份,有效问卷427份,其年龄为19~22岁,男生210人,女生217人。
(三)调研结果
1.金钱的态度与观念
在对金钱的看法选择中,大学生都对金钱的意义和价值表示肯定,有82.7%的人选择“钱不是万能,但没钱万万不能”,其次是 “不管怎么爱钱,都不能掉进钱眼里”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亦有道”分别占61.0%,56.8%。
在对于金钱最密切的词语选择中,结果表明在大学生们心中金钱与地位、权力最密切相关。排在最后的是尊敬与安全,大学生们并不认同金钱多少与尊敬、安全成正比。
金钱、事业、健康、爱情和友情按重要性大小的排序结果显示,盲目追求金钱,视金钱至上的大学生较少,但仍然存在的小比例人群也不可忽视。
对于少数大学生被包养,从事有偿服侍工作赚钱行为的态度选择中,有68人表示赞成,占14.3%,有256人表示反对,占53.7%。但男女比例却显示出了比较大的差异:女生有4.2%的赞成,68.6%的反对,而男生有24.4%的赞成,21.0%的反对,男女生20.2%的差距显示出男女生价值观的差异。
2.金钱与消费观
消费观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还是比较理性的,他们不会盲目跟风,随意挥霍,也不会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超前消费。
是否记账的调查显示15.0%的人“有,且能长期坚持”,35.7%的人“没有”,24.2%和25.1%的人“有,但难以长期坚持”、“只记大花销,不计小花销” ,男女生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差异:女生有坚持的占19.5 %,29.2%的没有坚持,男生仅10.5%有坚持,而42.3%的没有记账习惯。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自己金钱的出入没有追究与总结。
当零用钱有剩余时73.6%的人“用于储蓄”,14.2%“继续花光”,仅仅2.9%的人“支持慈善机构或活动”。可以看出,当零用钱有剩余时,绝大部分大学生会将钱储蓄起来,但是很少人将它用于公益慈善。说明了大学生普遍都有储钱以备不时之需的想法,但是他们的慈善意识还不是很高。
3.金钱与爱情观
裸婚,是用“无房、无车、无钻戒、无婚纱、无存款、无婚礼和无蜜月”等诸多的“无”来诠释节俭的结婚方式,如果另一半提出这样的方式结婚:16.5%的人答应,31.3%的人不答应。但在男女性别方面差异则较为明显:男生有24.3%的人会答应,但是女生仅8.9%的人会答应,男生更倾向于认为更重要的是结婚后的努力和奋斗换来车、房等等,而女方则更看重一开始的承诺和资产。
在择偶时考虑对方的因素 ,80.4%的人选择“性格品质”,78.1%的人选择“感情”,49.4%的人选择“体貌”,44.4%的人选择“发展前景”,仅8.5%的人选择“社会地位”。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择偶时考虑比较多的因素是感情、性格品质、体貌、发展前景。但在男女生方面则表现出了差异:男生考虑的分别是: “感情”(74.2%),“性格品质”(73.8%),“体貌”(55.0%);而女生考虑的分别是:“性格品质”(87.3%),“感情”(81.8%),“发展前景”(65.3%);两者对社会地位的选择都较少,男女生分别是5.4%和11.9%。
4.影响金钱观的形成因素
家庭对金钱观教育现状,14.8%的选择“经常有对我教育”,20.0%的人“从来没提过”,可以看出家庭对个人的金钱观教育缺乏的占了将近1/5的比例,大部分大学生在家庭中只是偶尔受到一些引导和教育。
社会的主流金钱观的影响,仅7.6%表示“很大”,33.0%表示“不大”,大部分大学生并不认同社会金钱观对自身的巨大影响,可能社会的主流金钱观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金钱观的形成起到了参考作用,但并不是关键,也可能是大学生自身没有意识到社会主流金钱观对自己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金钱观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排名为: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仅仅排在第三位,由此可见学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金钱观的教育。
三、大学生金钱观现状存在的问题
“旅行”高消费盛行。如今校园生活丰富,各种聚会、生日会都需要不小的花费,且如今旅行消费逐渐升高,微博上经常看到大学生晒出了自己的旅行照片,一段时间一个地方一次旅游,这样频繁的次数让我们不禁想,到底大学生是来学习还是用大学期间丰富的时间来享受“生活”。
缺乏金钱意识和理财观念,入不敷出。月初与月尾生活质量差异巨大的学生,缺乏理财观念,每个月的生活费刚到手就会被分散用光,理财观念淡薄,每个月的生活费不能很好地支配。对于经济来源还是依靠家庭的大学生如何能够合理支配生活费成为困扰很多大学生的一个问题。
金钱教育的表面化。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教育缺乏,这意味着如今高校并未重视金钱观的教育,表面化的教育工程让学校里居然出现为了盗窃钱财而在饮水机里下的事情,如今的大学生德育教育缺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四、大学生金钱观的引导和教育策略
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从调查研究中得出,长期坚持记账的学生较少,说明大学生理财观念比较薄弱,因此对于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加强十分必要。大学生虽然已经成人,但是消费观却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存在着攀比、盲目消费心理,加上目前很多银行对于大学生的信用卡办理的审核门槛也降低了很多,这更为大学生超前消费提供了条件。对此,大学生应该增强对各种消费诱惑的抵抗力,学会精打细算与量力而行。
挖掘金钱的社会意义,更充分地理解金钱。“90后”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应该存在建设社会的责任心,而不是整天沉浸在娱乐世界里。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类似假期三下乡的活动来体验处于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体会最淳朴的生活。就像昭通“90后”大学生自己成立公益组织为家乡的建设募集资金,甚至有一些同学还亲身投入家乡的建设中去,切实为家乡的建设出资出力,为的不仅仅是大家的称赞,而是自身价值的实现。
重提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 “艰苦”已经不再只是物质条件艰苦,更重要的是磨炼我们的心智。熬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备餐,熬夜之后第二天意味着通天长睡,这样的生活习惯让大学生一天天变得散漫。大学里迟到、旷课是常有的事情,一心想着逃课做兼职,做兼职之后的钱做什么呢?去旅游,去消费,去聚会等等。重提艰苦奋斗,就是要大学生重新回到真正的学生时代。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对于挣钱求得更好条件的这类事情不再看重,提倡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继续打造自己的大学时代。
一、 摘要: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消费水平快速增长。大学
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由于大学生年纪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 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很重要。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呈现出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数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的消费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二 、问卷方案概况
关键字:大学生、消费情况、消费倾向多样化、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分析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调查对象:城院在校大学生
调查项目:
1.明确城院大学生用于消费方式状况
2.明确城院大学生用于消费地点的选择状况
3.明确城院大学生主要消费方向状况
调查范围: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调查时间:2011/11/12
三、问卷调查概况
1 问卷的发放
本次问卷共发放10份,有效问卷 10份,占所有问卷的100%。 发放时,我们以城院经济管理系、建工系、公共服务系、国际商务系、物流管理系,随机发放。
2 问卷的内容
问卷内容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向两大部分,问题大致包括:
四、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
五、现状分析
1 图像分析与描述
从图表上看,一个月购物次数1-3次占比例最大,其次是3-5次。 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购物方面还是趋向于频繁的.
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还是用于娱乐和购买衣服方面.
结果表明:专卖店占比例最大.大学生的消费观趋向于专卖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弃物美价廉,更愿意追求高质量。
结果表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追求名牌,注重高质量。
结果表明: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因素,在追求品味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也是在关注的内容范围里,所以网购也成了最佳的选择。
2存在的问题
① 大学生消费的不理想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
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媒体宣传的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即消费,冲动消费。
② 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③ 追求名牌,存在攀比现象
为了拥有一部流行的手机或电脑,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为了自己喜欢的某些名牌东西,不惜向别人借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根据自己的时间经济情况去衡量,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六 、大学生消费状况原因分析
1家庭熏陶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 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所以家庭是培养自己孩子的第一环境,要重视家庭的熏陶。
2 社会影响
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3 学校风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 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七、结论及建议
1 家庭成员树立正确消费观,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所以我们应重视家庭的熏陶作用。因此家庭成员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身体力行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父母每月应给予大学生适当的生活费,让大学生学会花钱、学会理财,使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合理消费。
2社会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 , 确立公正的市场环境
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合理消费。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3学校加强学生对消费观念的培养,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 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 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4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不盲目攀比
当今的大学生在消费时往往比较冲动,缺少消费的理性,缺少消费中的算计,因而常易发生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脚无端浪费等不会花钱的现象,大学生敢花钱但不会花钱,缺乏理财方面的知识。 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在消费实践中学会花钱,大手大脚无端浪费等毛病。 另外我们认为大学可以在合适的课程中加入一些理财的内容,以指导大学生合理消费,使在校大学生懂得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原则,吃要营养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简单实用,行要省钱方便。 引导学生花钱要花在刀刃上,不要一味追求档次讲究攀比,更多地应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等。 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 在大学时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
5 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建议老师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八、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部分城院在校大学生基本生活费状况、衣食住行、学习及娱乐方面的消费状况。这部分大学生的基本消费大体上是合理的,多样化的。但差异化明显,当前大学生每月花费的零花钱的金额进一步拉大,两极化现象加大,存在攀比心理,既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也与自身思想认识、缺乏学校正确引导有关。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受到很多新的文明和观念的冲击。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们还要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盲目攀比、超前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大学生们要从自身努力做起下大决心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等。学校也要加强引导学生积极消费观念的培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再次,社会应提供更多机会,让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能参加社会锻炼,为培养自立的经济意识提供环境,为更多贫困的大学生提供更优惠,更符合实际的贷款政策,各方面因素都需要不断加强、磨合,尚需要较长的一个过程,但我们相信现代大学生们都会朝着培养健康、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发展,随着学生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与努力,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二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我们对身边生活情况的观察,经过我们小组讨论后,我们发现: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为此,我们做了此调查研究。 二、问卷情况
见附录(含调查问卷和结果分析表格各一份)
本问卷共发放96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发放以我们各地的同学为主,有广东省的,有北京,武汉等一些大城市的同学,大部分是在成都本地的同学当中所做的调查,且问卷基本做到了随机发放。
我们在下面对有代表性的几项进行了具体分析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 .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 600~800 之间,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比较合理。600以下和1000以上的人数较少,其中600以下的主要是来自农村的学生,1000以上的主要来自城市。调查中发现,消费额受最大影响的是家庭的经济条件,学生的消费额基本与家庭收入成正比。同时,消费额又与学校所在地有一定的联系,同等家庭条件的学生在城市的消费普遍要比在郊区的学生的消费要高出100~200元。 2 .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 400~50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
到,这一数据受限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并且与个人饭量的关系较大,但还是可以反映成都地区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4 .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调查中表明,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与国外的大学生相比,我们的独立程度远不如国外大学生,这值得我们去反思。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出去打工了,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5.课外兼职打工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都有打工挣钱的意向,但其中只有大约六成的学生有真正去打工的经历。其打工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以挣钱为目的的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低收入家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打工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但是,由上边的问题中又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经济来源都基本靠父母供给甚至是完全由父母承担。
6.恋爱支出方面
现在大学生恋爱是个普遍的现象,不过由于我们在理工科学校,男女比例差距较大, 所以恋爱的比例不是很大,但在其他综合性大学等男女比例较均衡的同学中的调查结果显示,恋爱的双方家庭条件都比较好,特别是男方在这一方面更加突出。同时,无论男女双方都表示恋爱后的消费明显增加,而且男方的消费增加额一般比女方多。
7.消费心理方面
我们觉得值得欣慰的是大学生的消费总体还是比较理性的,63%的人消费都首先看质量,其次是价格,只看重品牌和潮流的人数只有不到10%,且10%人当中大部分都是家庭富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并没有太大的偏颇,在消费中还是很理性的。
8.理财意识和能力方面
结果显示, 71% 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消费情况不合理,但是大家又一直让这种不合理存在下去,可见现在大学生对理财能力尚有相当的欠缺。
四. 更进一步的思考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像鸡尾酒一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1, 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600-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 1000 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
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娱乐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
4 .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成都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五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 450 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 36 名女生中, 66 % 饮食费用在 400 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 60 名男生中也只有 84 % 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 90% 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6 .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 100-200 元左右,最少的也有 50 元左右,最高的达到 500 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7 .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
例如,调查中发现,有 近四成的人根本没有作过兼职,而且那些作过兼职的同学里面,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或是为了挣零花钱,真正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或想在经济方面独立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 16 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养和加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五、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
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2,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3, 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
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六、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七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有如下建议:
1 .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 .克服攀比情绪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3 .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 loan in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he school and society, has caused a lot of problems, and become one of the focus in the socie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mpus net loan problem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llege campus net loan risk.
P键词:互联网金融;校园网贷;风险防控
Key words: Internet banking;campus net loan;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215-02
0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信贷款消费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P2P网贷自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短短几年间成为了投资理财业中的瞩目现象,引发了青年群体贷款消费的热情。目前,中国在校大学生已超2600万,据易观智库2016年报告,大学生群体对于分期消费的接受程度超过67%,按每名大学生每年分期消费5000元估算,分期消费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随着2009年下半年校园信用卡被叫停取缔,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P2P网络贷款平台、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甚至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信贷业务,2013-2014年间汹涌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贷款或小额现金贷款,为学生“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创造了条件,也对相关大学生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引发了不少比较严重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分析总结当前大学生校园网贷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学校、网贷公司、大学生自身等角度提出防控大学生校园网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1 当前大学生校园网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可否认,以P2P为主的网络贷款对大学生消费、创业、开展社会活动等方面融资有着其独特优势。一是操作简单,便利快捷;二是超低门槛,大部分贷款额度在3000元以下,利息按月或按日计算;三是无须抵押。因此为学生解决临时紧急的创业、消费、偿还学费等资金需要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不可忽略的是,网络贷款安全风险控制问题一直令人担忧,随着2016年3月郑州一大学生因无法归还几十万网贷而在青岛自杀,2016年6月一些女大学生“裸持贷款”,2017年2月吉林长春警方破获一起利用“校园贷”采取传销方式的特大诈骗案等事件的被报道,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存在的严重问题暴露出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1 一些网贷平台风险控制不力
一是由于一些平台办贷程序过于简单,风控措施不足,缺乏基本的反查机制,在贷款人真实性审核、还款能力评估、多平台重复借贷等多方面出了纰漏,甚至一些网贷公司为了竞争故意审核不严,导致一些大学生身份被冒用,从而影响其未来的个人信用记录,产生了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二是缺乏监管的网络贷款渠道,动辄为基本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提供万元甚至数万元贷款,授信额度过高。一些无良平台笃定贷款学生的家长不会坐视子女信用破产,逼迫子借父还以搞“风控”,与高利贷无异。三是网贷平台难以控制借款的流向,出现多个平台重复授信,造成较高逾期率,有的甚至高达50%,形成较大信贷风险。四是贷款平台付给中介(社区)、校园、催债人员费用,平台运营、抵御坏账等运营成本很高,从而导致只能依靠采取带有一定欺骗性手段收取偏高的实际利息和手续费、服务费等隐性费用加以弥补。
1.2 导致部分大学生过度消费
加入网络借贷的学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办正事真的急需用钱。另一种是纯粹为了满足虚荣心和攀比心理,买自己目前无法负担的东西。一些校园贷平台还倾向针对家里负担不起这些东西的农村孩子推销,导致部分缺乏消费理性、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挖东墙补西墙,甚至冒用同学身份证借贷以过度消费、恶性超前消费,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1.3 给学生家庭造成很大压力
由于校园贷平台的门槛一般很低,贷款时通常只要学生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信息即可申请到分期付款或提现,不需要父母或老师提供任何担保,但必须有老师舍友电话、学生家庭信息,包括家人联系方式,一些无良平台在贷款前通过了解学生父母的经济情况,故意发放巨额贷款,在平台之外向其收取高额利息,导致利滚利,逾期时的追债催收方式野蛮,威胁恫吓学生,造成学生巨大压力,甚至出现过激行为,最后用连坐等非法手段逼迫子借父还,给学生家长也造成很大的思想和经济压力。
1.4 惊人的实际利率构成非法行为
一些分期付款消费平台搞虚假宣传,以低门槛、零首付、零(低)利息、免担保名义诱惑学生,但费率不透明,名目繁多的服务费、咨询费、管理费、交易费、风险担保费、逾期滞纳金等加在一起变相增高了利息,使消费总额远超商品实际价格,利用学生缺乏金融常识、辨别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的弱点,赚取暴利。据一些调研数据显示,纯P2P学生网贷平台年化借款利率普遍在10%至25%之间,分期付款购物平台多数产品年化利率在20%以上,有的超过了36%的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规定的不受法律保护的界线,有的甚至年化利率达60%~70%,大大超过了法律保护的范围。至于2016年6月出现的一些高利贷团伙利用网络借贷平台提供“裸条放款”、“视频放贷”,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采用挟迫手段逼还,则更属于明显犯罪行为。
2 防控大学生校园网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由于校园网贷是近几年新崛起的行业,虽然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0月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但专门针对校园网贷还没有明确具体的监管措施,因此如何合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学校、网贷公司、大学生自身之力防控大学生校园网贷风险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2.1 政府相关部门
校园网贷有其作用,也固有其风险。作为成年人,一批有收入来源、资质良好的大学生完全有权享有这项普惠金融的好处,但校园网贷决不能成为高利贷,金融监管部门对之也一味封杀,而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促进一个正常的校园金融生态的形成。各相关监管部门要严格准入管理,强化资金监测,建立举报和“重罚”制度,及时惩罚滥发贷款并利用暴力、株连等手段追债的机构,加大整治不正当竞争的力度,做好相关风险教育工作。
2016年4月,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印发“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后,重庆市等地为金融机构和高校列出负面清单,规范校园网贷行为,其中包括不得仅凭学生身份证、学生证等低门槛方式发放贷款;未取得家长、监护人等第二还款来源方书面同意,不得向学生发放贷款;不得以手续费、滞纳金等各种名义变相发放高利贷等内容。2016年11月,银监会联合14部委开始重点整治校园贷市场,暂停涉嫌暴力催收、发放高利贷等违法违规机构的校园网贷业务,把校园贷逐渐纳入严格O管之下。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大学生网贷相关负面事件虽仍有发生,但已得以扼制和减少。
公安机关和网信等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络高利贷的控制,依法处置,一旦发现涉嫌到违法犯罪,给予打击,以促进学校、家长和学生向网络高额贷和高利贷陷阱说不。
2.2 社会
网贷作为新兴的贷款形式,没有现成的监管治理法律法规,也没有国外现成模式可供参考,再加上当前金融环境本身的复杂性,民间借贷、非法集资、金融创新交织在一起,导致网贷问题更加复杂化,对校园贷等网贷形式有力的监管和治理体系的完善还需要时间,因此,整个社会必须负起这个责任,要利用网络、媒体等各种手段加强网贷案例、金融知识和消费观念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家长作用的发挥,提升家长、学校、学生防控校园网贷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2.3 学校
由于目前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缺乏理财技巧、诚信意识、金融知识的训练教育,对贷款利息计算、畸高的贷款成本、欠贷不还对自己造成的信用污点等不了解、不敏感、不在乎,加上信贷消费等观念强烈,很容易上了不良网贷平台和中介人的当。为此,2016年4月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将学生网贷纳入学校管理职责,明确要求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实时预警机制和应对处置机制,及时发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问题,分析评估其潜在风险,向学生预警提示信息,同时要求加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念和意识,切实增强学生金融、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提升其金融理财实践能力。学校要积极探索建设和发展校园社区银行,为学生提供渠道畅通、手续便捷、利率合理的金融借贷服务。《通知》后引起了高校重视,纷纷采取行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2.4 网贷公司等平台
网贷公司等平台要从根源上化解风险,首先要制定科学可行的风控标准和统一的贷款额度、收费、交易模式标准,加强风控审查,给学生提供小额、与还款能力匹配的适度性消费金融产品,让风险关口卡在前端。其次,各贷款平台要加强数据共享合作,与征信机构联网,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完善贷款资金流向记录,防止学生多平台过度借贷,配合相关部门打击非法套现。还应更多地把学生贷款嵌入消费场景中,限制学生借钱用途,确保贷款用于学习而非随意挥霍。
2.5 大学生自身
大学生应努力养成勤俭节约、自立自强意识,纠正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树立文明、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科学制定消费计划,结合实际,量入为出,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增强抵御诱惑和辨别风险的能力,提高消费理财素养和金融理财实践能力,提高对刷单诈骗、裸条侵害的警惕心和防范力。
参考文献:
[1]张正平,胡夏露.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文献述评[J].华东经济管理,2013(9).
[2]高少华.大学生“网贷热”风险被忽视[J].国际先驱导报,2016-1-28.
一、调查时间:x年x月x日x年x月x日
二、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式:网络问卷
四、调查方法:
自己制作调查问卷,通过e-mail发送给认识的朋友,并请他们转发给熟识的同学进行调查。通过回复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六、调研统计人:xx
结果与讨论: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167人参加并且完成了问卷,有效回复率为90%.并且参加调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大学生手机调研具有一定普遍意义。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学生手机族的目标确立分析5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最后给出结论。
在接受调查的167名大学生中,涵盖了从大一到大三的样本,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女性占53.3%,男性比例是46.6%。
1、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
你现在是否拥有手机?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者中有89%的学生拥有手机。同时45%的学生将会在近期更换手机。在没有手机的学生中,71%学生将会在近期购买手机。
从这些数据可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在大学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了,已开始普及化了。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者群体。
现在使用哪个牌子的手机?
可见诺基亚这一世界手机销售商果然不负众望,霸占了头位,而其他牌子也不甘示弱,拥有一定的支持者。可见需求成上升趋势。
你获得手机的途径是?
家人购买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5%;自己购买占51%;朋友赠送占3%;来历不明占1%。
以上调查表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提高,部分学生有稳定的收入以满足他们的消费。
2、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
①最重质量
另外,部分消费者对外观款式要求也较高,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们的口味,由于大学生都是年轻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机者年龄的下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而对外观款式的要求会更高。
②中抵挡产品较受欢迎
③购机地点较集
中对消费者购买手机地点的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地点较为集中,大体上分布在手机大卖场和品牌专卖店,其比例分别为56%和38%,其它的只占6.5%。手机是高科技产品,普通消费者难以了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质量是否可靠,他们只好以销售人员的信用和专业知识作为判断标准,而手机大卖场或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因而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此外手机大卖场的价格优势也是学生朋友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④手机品牌比较复杂
⑤手机用途比较统一
大学生使用手机用途较统一,在已有手机用户中,多数用于联系亲友,占67.7%。还有少数只是跟着大家走(受周围人影响的)和追赶时尚的,各占9.8%。
家长方面认为,手机是用于方便和孩子联系的,学生手机族的手机58.0%都是家长掏钱买的。同样学生也认为有了手机可以方便与亲友进行沟通,以维系家人及朋友的感情。
⑥手机费用普遍较低
⑦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购机环境
配合度检验结果表明:被试者大都倾向选1米或是0.5米;和选沉默的、微笑的倾向较为明显。;和喜欢拥有柔和音乐的购机环境。
分析:
大学生其有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发展心理学认为:在生理方面,大学生大脑的活动特点是兴奋性与抑制性处于平衡状态,这为大学生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基础。在心理特点方面大学的思维方式以辨证逻辑思维为主,不再凭一时冲动盲目消费,他们会从多个角度去权衡得失后再作出决定。
3、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动机分析:
消费动力与消费需求是密切联系的,当一个消费需求出现以后,为满足这种需求的动力也就随之产生了,对此我不想加以详细论述。从上面各种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是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的,造成这一高消费动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欲望增强。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缩短,特别是在通信领域,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达到一周一款。手机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的缩。
第二、信息的极大丰富化、便利化,对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动力也有影响
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台、店堂、车体广告铺天盖地,宣传无处不在,各大手机厂商与广告商们的努力,使得通信领域(主要是手机市场)的信息极大的丰富化、便利化了,在这种强烈的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的说来,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是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的,在这种前提下,结合他们以往在消费过程中的学习,就会导致一种或一系列消费动机的发展。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经过学习过程对其消费需求的明确,消费动力的强化,学生手机族逐渐形成了具体的购买动机。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可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求实购买动机
据调查显示,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最注重的还是质量与实用功能:39%的被调查者表示,好用与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还有9%的人认为手机的售后服务质量是关键的。形成这一购买动机的原因,除了受他们最基本的消费需求:工作需要与家人联系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受他们依赖性消费的程度较大及自身缺乏经验,购买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求新购买动机
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首先考虑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同时,有61%的学生希望拥有为大学生量身订做的手机。且多数被调查者均明确表示,选购时会优先考虑质量可靠、设计轻巧、款式新颖、色彩时尚、功能够炫的手机。
第三、求便购买动机
根据前面对学生手机族的分析,得知大多数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真正目的在于方便与家人、朋友、用人单位联系。对于购买手机与家人联系这一目的,据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手机族的父母均持肯定态度,而这种态度对学生手机族购买动机的产生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另外,还有部分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怕漏过任何招聘信息的压力,也推动了此种购买动机的产生。
第四、求廉购买动机
大多数学生手机族所能承受的手机价格在1000-1500元之间。也就是说,他们需要的是中低档的手机。总的说来,此动机的产生与我国综合国力不强,人均消费水平偏低有着密切联系。这种经济现状直接制约了仍处于依赖性消费阶段的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能力,从而导致了他们在选择手机时通常会把眼光放在中低价格的机型上。另外,为了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他们通常还会选择免月租或月租较低的充值卡来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求廉的购买动机并非只是一味的追求。
一般情况下,学生手机族的这四种消费动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他们的消费行为进一步的发生。实际上,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动机的产生才意味着消费手段、消费目标等一系列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发生,这对于学生手机族来说也不例外。因此,学生手机族四种相互交织的消费动机在得到发展以后,紧接着结合在动机上行动希望得到的结果,就会发展出一系列满足消费动机的目标,从而最终做出购买决定。
4、学生手机族的目标确立分析:
在学生手机族的购买动机产生之后,为了进一步满足需求,他们会开始收集与购买有关的信息。在调查中发现,37.5%的学生是通过网上获得与手机相关信息的。但一般情况下,所收集到的产品信息会出现重复、相异、相反或抵触的情况(例如,同档次同功能不同品牌手机之间的重复,同款手机不同商家的不同定价,印象中的手机信息与实际了解到的信息不符),这样,就可能形成多种可供选择的购买方案。因此,学生手机族就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综合评价各款手机的各种要素(如性能、价格、质量、款式等),去伪存真,去弱存强,筛选出购买所要考虑的主要要素,评价择优,确定出具体目标,包括具体商品的品牌、规格、性能、价格等因素在内。一般地,这一目标可以是具体的最终目标,也可以是抽象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他们购买手机的目的可以是真正地为了保持与他人的联系,也可以是为了炫耀或得到某一参照群的认可。另外,可以肯定的是,最终目标的确立不是直接一步实现的,最为常见地,是建立一系列子目标,逐步导致最终目标的实现。
结论:
总的来说,本调查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影响大学生手机消费的因素。不过,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理论支持还不够。谨以本调查为以后的研究作下铺垫。手机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并与电脑网络一样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手机的相关使用和消费中,大学生充分体现不过也有不足之处,在某些方面,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还是不能理智的思考,在手机的使用及消费中没有过于详细的计划,在学习与娱乐中并没有找到切合自己的平衡点,结果浪费了自己的精力与财力。在学习方面,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很弱,因该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训练,以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通过对这次小范围的问卷调查,得到一些比较准确的第一手数据,根据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一些情况,和一些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并没有就此进行更深的研究与讨论。这次调查透过对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四个主要方面的调查,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大学生的的使用手机的基本情况,其中得出7个细分结论。
(1)低端手机在大学生中最为普遍
(2)大学生在手机上的日常消费支出较多
(3)大学生对短信功能使用率远远超过了通话功能
(4)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比较成熟
(5)多数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停留在基础的应用上
助力工具的调查方案
1.老年人助力工具消费者调查
通过对居住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老年人的调查,了解老年人对助力工具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的要求,确定外观造型的风格及选择购买时的心理、行为特点,为设计开发出符合老年人行为特点的助力工具提供设计依据。
(1)青年、中年消费者调查
老年人助力工具通常来说都是子女给予父母孝心的一种途径。现代社会忙于工作的子女们大多采用这样的方式给予父母精神上、物质上的安抚。根据自己的能力给父母购买各种的助力工具,大部分会选择购买价格稍贵的。
(2)老年消费者调查
一般来说,老年人首先考虑的是子女的成家经济问题,用于自身消费的并不多,表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即老年人消费的自我压抑。但由于中国优生优育的人口政策,使得老年人这一消费特点正逐渐在改变,即子女压力的减少,以及收入的增高,从而其购买力的不断增强,表现出日益变化的消费观。现在的老年人会选择不同的养老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渐从自我压抑的状态中走出来。
但总的来说,老年人的消费需求稳定而集中,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消费观念,不轻易的为新产品的广告所动,他们一般根据自己心理和生理变化的特点,相应的增减消费需求。同时,出于少花钱多办事的缘由,物美价廉是老年人的座右铭,通常“一物多用”的产品会受他们的青睐。
2.老年人助力工具市场调查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老龄人口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正在日益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也在日益加剧。而现今老龄产品中存在着许多与设计有关的问题,所以对老龄产品的设计研究不得不引起重视,从老年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和生活轨迹中发现真正的产品需求,从老年消费者的需求中发掘产品的开发策略原则,是开发老年产品的必然趋势。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与人口老化的速度相比,老年产品的发展还远远滞后在现有的老年人用品市场中,老年用品单调,品种稀少,多以保健和医疗产品为主,针对老年人设计的产品相对比较少。根据问卷设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87份。受访者包括住家老人、销售人员、教师、实习医生、工人、自由职业者、学生等,涵盖了不同的收入阶层。其中男性52人,女性35人,调查问卷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问卷结果统计如下:
由此可见,简洁,稳重的老年助力车是很受消费者的喜爱的,消费者不仅注重助力车的基本功能,同时也十分关心助力车的体积大小、价格和其他的附加功能。虽然市场上助力车种类样式很多,但它的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基于调研结果的老年人助力工具开发策略
1.目前老年人助行工具的不足之处
目前市场的助力工具分为拐杖和步行器两大类,根据拐杖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可将其分为手杖、前臂杖、腋杖和平台杖等四大类。步行器分为交互型步行器、固定型步行器、前方有轮型步行器、老年人用步行车、腋窝支持型步行器、单侧步行器。据调查,每年有上万名老人由于使用拐杖或者步行器导致摔倒,表明拐杖和步行器在使用和设计方面有改进的余地。拐杖类助力器功能单一,携带不便,支撑点不稳等问题,安全隐患较大。步行器设计大多以轮椅为设计主体,或加以动力来源,助力车的舒适程度、方便程度、助力车的时速等问题都应该加以改进。
2.改良性助行工具的设计要点
(1)设计的车速要合理,要安全。充分的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身体状况。
(2)材料选择上尽量使用让老年人容易接受的材料,让老年人舒适的材料。
(3)简易程度,尽量的设计的简洁一点,是老年人一目了然,不要让老人因为繁重的外形而拒绝使用。
(4)在刹车方面,需要有定位刹车装置,配备倒车功能或语音提醒。
(5)使用较好的减震功能,在不平路面驾驶时让老人更舒适。
(6)造型方面:造型设计以产品设计为核心,围绕着的人对产品的需求,更大限度的适合人的个体与社会的需求而获得普遍的认同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对于老年人产品造型的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老年产品的形态设计而言,因遵循安全性,方便性和舒适性原则。
老年人助行工具的整体设计方案
1.老年人助行工具的功能设计定位
(1)自带手电筒,老年人走夜路时就不必带手电筒。
(2)FM收音机。可根据老年人的喜好,自动调台,适合老人休闲收听。
(3)紧急药瓶。在手杖的上方设计一个小药瓶,存放一些应急药。
(4)SOS报警器。老人突发疾病时,按下报警按钮,手杖可通过发光并发声来报警。
(5)高度可调。手杖有三节铝合金管伸缩组成,课任意调节高度。
(6)可充电。
(7)“不倒翁”。采用“头轻脚重”的构造,保证手杖在无人把持也能站立,避免老人为捡起手杖而对腰部造成负担。
(8)心率测试仪。在拐杖的手柄处设计一个心率测试仪,并且合理的贴近老人们的手腕,方便老人们随时的了解自己的心率和健康状况。
(9)GPRS定位。可为记忆不好的老人安装,让老人不会迷路。
(10)短信发送器。将事先编辑好的求救短信输入,在按动SOS报警器的同时对自己的子女或身边的亲人发送求救短信。
(11)其他个性化设计,充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特殊需求。
2.老年人助行工具的最终设计方案
采用头脑风暴法和优点、缺点改良法进行设计草图发散,老年助力拐杖必须轻便耐用,把手处使用U型造型方便老年人的使用,多角度防护。底部内有弹簧,为老年人起身时提供助力,更能容易的帮助老年人起身。此拐杖还带有照明,时间等功能。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如下:
结语
老年人产品设计需以人文关怀为主,切实为老年人营造的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无障碍设计是其中的一条设计准则,在现代社会,一切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虽然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老年市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老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老年人专用产品和服务开发不够,老年人用品市场单一,产品无差异性。对市场现状的分析表明,助行工具的开发将会丰富老年用品市场,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而具有极大市场前景与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