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在线培训考核

在线培训考核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在线培训考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线培训考核

在线培训考核范文第1篇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培训主要以面对面脱产培训为主,有这样的培训会产生很多问题使培训难以顺利进行。主要问题有培训时间、经费和需求几个方面,本章就此展开说明中小企业培训现状。培训时间难以协调。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希望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尤其是中小企业,每个员工可以用身兼数职来形容,因此工作期间,基本没有时间参加培训。脱产培训几乎是不可能的使事。员工难以支付较高的培训经费。对中小企业来说,一般不会支付员工的培训经费,而培训经费相比于企业的员工来说又有些偏高。培训难以同时满足员工的需求。企业中不同岗位对培训的需求是不同的,而企业的培训难以满足每个员工的需求,使员工丧失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上述培训的矛盾可以通过在线培训得以化解。与面授培训相比较,在线培训的优势包括:教学信息交互性强,学习资源真正丰富,不受时空限制,以学生为中心,且费用较低。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支持以资源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员自主选择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因此可以解决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之间的矛盾。在线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学员可以根据个人时间来安排学习计划,因此可以缓解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之间的矛盾。在线学习的费用比脱产学习的费用要低,不管这笔费用最终由企业还是由个人来承担,在线学习在费用方面的优势是显著的。

二、在线培训体系的构建

在线培训服务系统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软硬件基础设施、学习资源与服务、管理规则与标准。软硬件基础设施是用于支撑在线学习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其中,软件系统由学习管理系统、课程资源库、用户数据库等构成,硬件系统由各种服务器构成;学习资源与服务是提供给用户的学习内容和相关的学习支持服务;管理规则与标准是用于规范在线学习的各种制度,主要用于约束资源提供方的行为,如资源准入与淘汰规则、利益分享规则、学习费用标准、学习评价标准等。企业用户是由企业来承担培训费用,个人用户则由个人支付培训费用;发起方是一个适应于在线培训不成熟情形下的重要角色,它本身不需要直接参与在线培训服务系统的建设,它主要负责寻找和激励能够建设该系统的服务运营方,推动该系统的建设。当在线培训成为一种普遍的学习方式,发起方将逐渐失去作用;监管方负责监管在线培训服务系统的运营,保护用户的利益不受侵犯。

三、在线培训服务体系的运行

(一)政府促进。由政府发起和监管的机制在线培训服务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工作,在刚刚起步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力。各个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可以承担这个职责。政府主管部门不需要投入任何资金或人员,关键是物色有实力的服务运营方,鼓励他们参与建设,从而起到一种“牵线搭桥”的作用。当在线培训服务系统正常运营之后,政府的其他相关部门 (如工商、物价、税务等) 则要介入,进行必要的监管。

(二)评估机制。分配和使用学习券的机制学习券是在在线培训服务系统中流通的“货币”。学员每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就要付出相应的学习券。企业投入的培训经费要兑换成等额的学习券,并按照一定规则分配给员工。员工使用这些学习券,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也可以按照企业要求完成某些特定课程的学习。这种机制可以保障学员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学员的自主选择也是对课程质量的一种客观评价。

在线培训考核范文第2篇

抓信息平台建设,促站点管理规范。实现对站点有关信息的实时查看。通过网络平台,随时对所辖站点的任一数据进行调取查阅,做到站点运行状态一目了然。为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掌握有关情况,有助于做出正确分析研判。为网络业务开展提供数据支撑。以设备和人员信息库为基础建立设备维修流转系统,实现了设备运行使用全过程监管。

抓持续系统培训,促人员素质提升。组织集中培训。采取委托高校代培的方式,每年对所有管理员进行一次集中轮训。实施常态化、系统化在线培训。利用远教综合管理系统网络培训和在线考试板块,将管理员每年的培训目标分解成30个课题,每月组织3次网络培训、1次达标检测,抓好管理员业务能力的持续培养提升。实行梯次培养。将管理员专业技能划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每名管理员只要修完规定培训学分、通过等级达标测试,便可依次在初、中、高三个等次晋位升级,提高了业务培训的针对性。

抓教学功能拓展,促学用成果转化。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成立由大学教授、涉农部门专家、法律工作者、乡土人才、致富能手等组成的远程教育专家服务团,为学用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搭建网上交流平台。通过远教综合管理系统信息反馈、专家在线板块,实现信息沟通、专家预约、在线互动等功能,搭起党员群众与专家交流互动平台。开展面对面教辅活动。依托“三智助三农”活动,根据不同时节的生产活动需求,组织专家到田间地头、群众身边传授技术经验,答疑释惑,推动教育成果在基层现场转化。

在线培训考核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工培训;激励机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39-02

1.激励机制的定义及目的

我们所说的激励机制就是为了激励职工立足岗位成才,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以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和安全运输的需要,从而建立职工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管理机制(简称"一体化"机制),要以解决工学矛盾,调动职工自觉学习、增强自主培训能力为目的,使职工技能高低与个人待遇挂钩,实行培训考核,择优竞岗;素质定岗,等级管理;以岗定酬,动态考核;岗位准入,尾数淘汰,从源头上解决职工学习的内动力问题。

2.激励机制现场运用效果及作用

为积极激励机制的作用,有效实施业务素质与绩效收入挂钩模式,乌鲁木齐供电段前后修订了2次管理制度,并强力推进《职工业务素质与绩效收入挂钩一体化考核管理机制》,真正把学习、练兵、比武竞赛、使用、待遇等方面与职工绩效收入挂钩,从而实现业务素质高的职工收入多,业务素质低下的职工收入少。结合职工个人月度总学分每5分为一个等级,划分为A、B、C、D、E、F、G共计7个等级,70分以下为最低G级,结合职工个人月度总学分与工资收入进行挂钩,较大程度上提升了职工自发学习的主动性,营造了职工"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3.激励机制运用中存在问题

在激励机制运用过程中,乌鲁木齐供电段从岗位胜任能力考试、月度在线考试等环节分别安排了专人负责,从考试安排到实施考试该段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学分考评执行中仍存学分考核和奖励力度不突出、日常考试成绩偏高、车间及班组对学分考评重视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充分体现出班组、车间、段等多个部门在组织过程管控方面的不足。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3.1思想意识有偏差,缺乏重视程度。培训教育方面,各车间严重存在重生产、轻教育的现象,许多车间领导片面的认为职工会干活、能干活就行,殊不知业务知识和实际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才能融会贯通到现场实作中,也才能使我们的设备状态达到优良,更有利于形成高素质职工队伍,为我段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3.2学分考核各层管理机构作用发挥不强。一是车间管理干部对文件不熟悉,导致在学分执行过程中较多环节把控不到位。车间管理干部对班组日常培训及学分考评缺乏监督检查力度,车间季度考试及岗位练兵没有严格执行。部分车间月度在线考试组织不严谨,成绩普遍偏高。二是月度考试没有严格按照闭卷要求开展,月度岗位练兵等日常培训没有认真开展。学分考评缺乏职工的监督,车间是否严格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统计学分缺少了职工的有效监督。

3.3管控手段缺乏"真抓实抓"的刚性要求。日常培训考试未紧密围绕段安全运输生产需要,严格按照 "真培、真学、真考"的工作理念开展落实。车间、班组日常培训流于形式。车间管理干部不重视,车间、班组考试成绩的真实性有待核实。

3.4段、车间、班组三级教育职能、职责的落实缺乏实效性。一是车间、班组日常培训工作落实不好,车间、班组抓职工日常培训学习检查评价力度不够,对职工参加培训、学习情况不掌握、不清楚,没有形成管理闭环管理。二是段职教部门缺乏现场检查指导力度,对未严格执行学分考评管理办法的车间考核力度较小。三是由于管辖区段较长,月度在线考试段职教科无条件深入到各各车间进行监督,车间在抓考场纪律上大打折扣,致使月度在线考试成绩偏高的现象严重。

4.提高思想意识,发挥管理机构作用有效的运用激励机制,提高职工学习积极性

人,作为安全生产实践的主体,安全意识如何、安全知识和技能如何,直接作用于安全生产的具体工作,只有人的安全素质提高了,才能在生产过程中真正达到安全生产目的。如何解决职工学习积极性,激发职工学习热情,笔者结合上述激励机制运用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4.1提高思想意识,形成挣学分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车间管理干部对学分一体化考核管理办法的学习力度,并要求车间对学分一体化积分情况进行公示,以供职工监督。二是加强管理干部思想意识教育,按照包保车间进行检查指导,对车间管理干部进行宣传教育,对车间学分考评执行中存在问题进行指导批评。

4.2积极发挥各层管理机构作用发挥。一是严格落实班组、车间层层审核,日常培训、考核严抓实抓的刚性要求,加强学分一体化管理,定时要求车间上报学分考核及奖励明细,段严格审核签字后方可执行。二是针对当月落实不好的车间,职教科进行重点帮促,按照包保检查要求,指定专业老师进行检查指导。

在线培训考核范文第4篇

××县工商局本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服务”的原则,立足考核促规范,加大建设投入,自主研发设计了一套适合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的系统化管理软件系统---电子网络滚动式全员目标常态管理软件系统,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建设的规范化水平。

一、多轮驱动,建设高标准的网络一体化制度体系

一是职责具体化。结合“两费”停收,机制转型的新形势和工作需要,对机关和工商所内部机构和工作岗位、环节、职责进行了改革和重新界定,明确了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政务服务和事务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分工,做到定人、定岗、定责。根据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规范了工商所内部机构名称和设置,设立市场巡查队、行风纠察队和综合服务厅,建立“两队一厅”的监管模式。

二是工作程序化。围绕注册登记、经济户口属地管理、经检办案、“12315”申诉举报和后勤保障等,确定了新的管理工作流程,每项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明确分工,规定了衔接和移交的具体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范,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有效的工作程序运行机制。不管是办事、办文、办案,还是管人、管钱、管物,都严格按照程序运作,一环扣一环,使各项工作在程序化的轨道中运行。

三是管理制度化。从规范内部管理入手,以县局为单位集中对照“两费”停收,机制转型进行修改完善,统一规范,共修改制度24项,新出台《××县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十不准”、“八严禁”制度》、《××县工商行政管理关于在全系统推行使用“文明服务用语”,禁用“文明服务忌语”的若干规定》、《××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风险点跟踪等级化管理暂行办法》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电子网络滚动式全员目标常态管理暂行办法》等新制度6项,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体系,保障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四是服务标准化。结合机关和基层工作的特点,对每一项服务业务的内容、标准、时限、流程、评价等做出具体的规定,明确各项服务要达到的目标要求,高标准规范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先后推行了政务承诺制、办事效率监督卡制、政务确认制、首办责任制、“零距离、零拒绝、零投诉”的三零服务、服务联系卡等制度和措施。

五是环境规范化。先后投资50多万元对部分设施落后的工商所维修的基础上,并制定下发了《××县工商局机关和基层环境规范化建设标准》,《××县工商局机关和基层文化建设标准》,从机构设置、基础设施和装备、办公环境、流程落实等各个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了达标验收标准。规定对考核达标的工商所,通报表彰,颁发牌匾,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不达标的工商所,提出整改要求,督促抓好落实。

二、多纬开发,建设高性能的电子网络滚动式全员目标常态管理体系

(一)软件系统的模块构成。该软件主要包含决策管理、信息管理、学习培训、形象建设、考核评价、考勤确认六大模块。决策管理模块内设:目标理念、工作计划、阶段目标、领导之窗、决策部署和工作日志六个信息管理窗口,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业务工作部署,上下沟通、领导督导和监督等日常工作内容,改革了现行传统落后的工作管理模式。信息管理模块内设:重要文件、工作动态、政务信息、督察通报、问题反馈、各类报表、在线交流、意见建议等八个信息管理窗口,可以实现各类信息的高效传递和限时领会,避免工作互相推诿扯皮,实现上下信息畅通。学习培训模块内设:法规速递、网络文苑、政治之窗、业务之窗、网络讲堂和网络考场等六个信息管理窗口,实现了网络一体化的学分制综合教育,成为××县局“网上工商学校”。形象建设模块内设:工作规范、创优标准、规章制度、政务公开、业务流程、监察速递、光荣榜和曝光台八个窗口,严格建立各项制度规范、先进英模事迹以及履职风险点等警示性资料的定期阅览领会制度和开通业务工作流程的在线查询等功能,方便每个干部职工及时对照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对照先进提升素质。考核管理模块内设:考核办法、考核流程、单位述职、个人述职,在线评议、考核运行、结果查询和综合进度等12个信息管理窗口,通过系统化的单位、个人和领导干部任期三大考核体系建设,将考核的重心由追求硬指标转向综合性的素质、业务和形象的全面评价。考勤确认模块内设一个可供每个干部职工自行登陆查阅的“考勤确认”和考勤情况查阅界面,实行严格的当天限时考勤确认和当月滚动式积分考核的考勤。

(二)软件系统的功能特点。一是强大的全员化应用功能。不受人员规模、数量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只要能够登陆英特网或内部专网,就能供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人员同时在线运用。同时,部门级别、人员数量没有局限,可依据需要随意增减、变更,适合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事业机构应用。二是强大的综合办公功能。可通过特定的窗口在线查阅上级最新的文件精神、工作要求、政策法规、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弥补基层资料缺乏和政策知识更新慢、查阅难的问题;完成年度和阶段性工作计划,完成个人日常工作、学习记录和工作的资料汇报,实现全局范围内的网络在线交流和视频会议等多项功能。另外,

软件还能够实现所有文字、数据资料的自动存储、自动排版和随时打印。三是独特的在线工作部署和督导功能。局党组和各科室、直属局和工商所都能通过专门的操作窗口,实现对日常工作的迅速部署和全程监督,确保人人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人人工作日清月结;同时,软件还能够追踪工作流程及时发现每个单位和个人的工作漏洞,进行及时的在线提醒,便于单位和个人工作的及时开展,防止工作的疏忽、遗漏;防止工作的被动应付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切实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四是独特的考核参数设计和信息自动合成功能。能够科学合理地根据单位意向设计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等参数,有效地将单位、个人和领导干部任期等不同类别的考核数据通过网络进行自动运算和无缝隙链接,合成符合评价标准的考核数据和结果,并能够根据考核情况和结果,自动生成政绩排名、考核督察通报和拟受表彰的单位及人员,生成领导干部任期政绩鉴定书,实现考核工作的规范化运作,真正体现考核工作的透明公开,公平公正。

三、多错并举,建设高质量的电子网络滚动式全员目标常态管理运行体系

一是宣传引导,提高重视。专门编制了《××县工商局电子网络全员目标化常态管理应用简介》、《××县工商局电子网络全员目标化常态管理操作指南》和《××县工商局电子网络全员目标化常态管理系统应用技术作用》等手册,阐明了软件的设计理念,主要功能、主要特点和促进干部职工学习工作,提升素质以及树立工商机关形象的独特作用。

二是试点应用,健全功能。本着积极稳妥的方式,于2009年6月份开始,首先在1个工商所、3个机关科室的20名干部职工中进行了试点应用。经过2个月的集中试点和不断完善,功能更加贴近工作实际,便于干部职工掌握,于7月底获得了试点成功,8月份全局范围内应用,目前已经实现全员应用。

三是集中研讨,完善提升。一方面在本局组织召开四个层面人员的集中研讨会,分别是局领导、工商所、机关科室、直属局负责同志、各业务科室和工商所业务骨干及基层一般工作人员56人次,进行了软件改良完善工作。一方面,积极邀请省、市局人事政工科领导和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为软件开发探索把脉和提供发展意见。通过这两项措施工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21项,提供科学的改良意见12套,为确保软件切实适合基层实际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线培训考核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务员培训 培训激励 机制构建

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变化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务员要适应并胜任当前和未来政府管理的要求,仅依赖学历教育和工作后的业余自学及实践探索远远不够,因而国家特别注重公务员培训。培训必须能够增强公务员的职业竞争能力,为其职业发展过程中提供机会,并通过培训这一手段,激励公务员更加适应政府要求,实现双赢。但随着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持续推进,我国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问题日益显露,急需深入研究。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公务员培训机制的现状,对公务员培训机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激励机制的培训变革策略,努力提高培训激励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培训机制在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调动公务员积极性方面的作用。

一、公务员培训机制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工作在培训规模、培训内容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我国公务员培训机制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公务员培训规模明显扩大,培训内容更加切合实际

据不完全统计,10多年以来,我国开展各类公务员培训超过2000多万人次。尤其是最近几年,公务员培训的参训率不断攀升,每年大约有200多万人次参加培训。公务员初任培训率基本达到100%,对口培训骨干公务员7100余人次,公务员法律法规轮训600多万人次,培训人事干部10万余人次。

近几年来,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一直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有效保障了中央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公务员中开展对于世贸组织的基本知识培训,以提高政府应对外来挑战的能力;在公务员队伍中开展电子政务与数字化信息化等内容的培训,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有关政府部门有效推进关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的学习教育,以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专业性。

(二)公务员培训方法不断创新,培训体系逐步建立

我国公务员培训方法有所创新:一是20世纪80年代的干部培训,普遍沿用了高等教育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二是20世纪90年代公务员制度实施后,教学模式逐步摆脱了体系式方法而形成了以专题讲座为主的研究式教学模式;三是2000年以来,案例式等现代培训方法逐渐被采用。

近10年来,行政学院、各级党校和其他干部学院正成为我国公务员培训的主要阵地,在公务员培训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与此同时,各部门还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干部培训中心,这些中心在公务员培训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务员培训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三)公务员培训选择余地较少,缺乏专职培训管理干部

在现实的公务员培训过程中,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培训除了学习培训所规定的公共和专业必修课之外,选修课的开设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公务员对于参加何种培训学习的选择余地较小,难以满足那些素质高和求知欲强的公务员的需要。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地方部门一般没有专职培训的管理干部进行培训工作,基本都是由人事干部兼任,甚至有的单位和部门没有设置培训综合管理部门,需要时,就临时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组成。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我国政府来说,若将培训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使公务员在获得自身需求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为政府和社会服务,还需对现有的培训激励机制进行完善。目前我国公务员培训的激励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训工作与职位任用脱节,公务员参与动机不明确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公务员所应具备的工作行为与培训内容联系起来,公务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情况,将作为任职和晋升方面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与职位任用相结合作为约束性条件,很难得到落实。是否参加培训并没有作为公务员任用的必要条件之一。

公务员的参训动机研究对于搞好公务员培训工作也同等重要。制定培训制度时,不仅要规定应该参加培训的群体、参加何种类型的培训、培训的时间地点要求以外,还应规定按照要求去做,与不按照要求去做的不同结果。只有履行这种硬性规定,才能促使公务员激发更高的积极性来保住现有岗位,引发参训动机,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通过努力达到新的目标。但现行的培训制度没有充分明确公务员参训动机,不能对公务员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二)培训课程与内容缺乏针对性,考核体系不健全

现实状况中公务员培训流于形式,以应付上级行政指令为目的,对公务员个人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同时,在培训课程设置上,现有的培训课程对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及对胜任工作所需知识、技能和特征等的描述不详尽,公务员培训内容缺乏依据。

通过参加培训,公务员所取得相应的成绩应与组织奖励相挂钩。但是培训成绩的取得,还需要进行培训考核。目前我国公务员培训考核体系不健全,首先,培训考核缺乏严肃的考试纪律,还普遍存在着作弊过关、人情买卖的考核现象。其次,我国公务员培训考核标准模糊,并没有将考核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量化的科学的标准体系,在进行考核时大都采用了笼统的评价方式。最后,考核方式方面,我国公务员培训考核过于注重对公务员学习效果的直接考察,对公务员参加培训后工作行为的考核有待加强。

(三)培训制度落实不理想,奖励公平不完善

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落实情况不理想,主要表现在:首先,培训需求分析对个体差异重视不足。中国政府部门过于重视组织的需求分析,侧重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服从于政府部门的发展目标;而对职位差异与个体差异的忽视,造成了对职位能力需求和公务员自身能力状况分析相对不足。其次,培训结果评估不完善。目前,中国公务员培训质量评估体系仅侧重于对公务员的学习成果进行直接考察,从而忽视了对公务员参加培训后工作行为的考核,没有真正起到验证培训效果的目的。

目前我国公务员认为对于培训奖励的公平感愈强,或者培训的价值越大,公务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与从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就越强。就奖励公平的角度来看,要使奖励公平合理,既要使培训和使用真正结合起来,也需要政府部门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但从我国公务员培训实际情况来看,公务员培训与奖励脱节严重,培训结果与晋升的联系并不紧密,大大削弱了公务员参加培训的动力,奖励公平需进一步完善。

三、对策与建议——构建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所谓激励便是要处理对象的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在公务培训过程中如何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激发其参与热情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主题,同时也是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关键,而最大限度激发公务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完整的培训激励机制。具体而言,这种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培训内容激励

要使培训成为激励,首先是要合理设计受训者与培训内容的关系。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奥德弗的ERG理论,公务员培训的内容应该满足受训者的成长发展的需要,并且能够使得受训者的参与动机能够实现,这种动机主要包括了受训者的期望和培训的效价。只有当培训的内容可以满足二者,才能使得受训者参与培训的热情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从而产生提高培训效益的内在动力。

首先,做好公务员岗位描述与分析。政府部门必须科学地构建岗位分析,撰写清晰的岗位描述,对各个岗位的工作条件、目标和要求进行清晰的说明,尤其要明确岗位的工作胜任特征,使培训课程设置能够紧密围绕政府职能和中心工作及受训者的岗位要求。

其次,建立胜任特征模型,为培训内容提供依据。基于胜任力的培训内容与传统的培训内容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注重深层胜任特征,关注经验分析,放眼未来等几个方面。为了更好的在培训内容方面激励公务员,提高公务员参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内容不仅涉及组织和培训者的现状,更为组织和培训者的未来指明方向,试图从胜任特征入手完善公务员培训内容,可以促使培训为政府战略更好地服务。

再次,通过需求调查建立科学的培训课程体系,努力提高培训激励的强度。科学、全面的需求调查是取得培训激励效果的前提,政府要充分运用各类激励因素来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这种激励手段首先需要保证受训者的“保健因素”还有满足“激励因素”,二者相互结合才能有效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培训激励的强度。

(二)培训考核激励

培训激励机制的构建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上文主要是从培训的行为上进行激励机制的构建,本部分则主要侧重于培训结果的分析,即培训结果的考核激励。培训效果的激励,其主体是政府的主管部门,而客体则是受训对象。二者的目标是不相同的,因而关注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对于考核的执行者政府而言其目标是为了部门的公务员素质的提升;对受训的公务员而言,其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评估考核的方法多种多样,政府可以通过座谈会、访谈观察、面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取得相关数据。通过培训考核进行激励,主管部门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严格考核纪律。在培训考核中要严格实施考勤制度,在考核的程序上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控制机制,对考核评估的结果进行监督审查。同时,若被考核者提出申诉,复议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

其次要完善考核方式。对公务员培训考核要从两个方面来完善:一要丰富直接考察的方式,比如进行角色模拟、主管与客观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考核。二要对公务员参加培训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行为进行考核,考察培训对受训者工作实际的影响。

再次要明确培训考核的评价标准。培训成果的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公务员对所学技能和原理的掌握程度、对所学习培训项目的反应、公务员经过培训后在实际岗位工作中行为的改变等。政府部门在对公务员培训进行考核时,应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科学合理的设置考核标准。

最后要确保培训考核激励价值的实现。对于培训效果的考核应与公务员的晋升和薪资待遇挂钩,对参加培训后能力提升快、工作业绩优异、培训考核优秀的公务员进行物质奖励,使公务员能够主动参加培训,从而持续地提高培训效果。

(三)培训方法激励

培训机制的构建除了需要从内容和结果评价上保证需要、动机和目标上满足激励机制的实施者与参与者,还需要从行为上有效的保证培训激励的有效实施。要选择合适有效的培训方法需要考虑培训的内容、培训目的、受训者自身特点以及政府已具备的培训资源等因素。

首先要重视在线培训体系的激励作用。相对于传统学习方式来说,在线培训或电子学习可以促进学习与工作的结合,有着没有疆界限制的优势。同时,政府为公务员学习设计多种培训途径与渠道,提供政府奖学金,建设网上学习政府、网上开放学府,从而形成在线培训的“e政府培训”模式,大大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了公务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起到了激励导向作用。

其次要重视非正式培训的作用。相比于正式培训,非正式培训在阶段划分、方式确定和成本绩效等方面更注重灵活性,在培训内容和方式选择上更具有针对性并有所创新。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改革公务员培训制度中不合理因素,结合自身情况,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不断创新非正式培训方式,提高公务员自身对培训的认识程度,提升公务员参加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培训激励得到最有效发挥。

再次培训机构和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总结有效的培训方法,比如通过互动式教学、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分组辩论赛等方式使受训公务员真正参与到培训环节中,亲身感受案例与情境带给自身的深度思考,从而体验到培训的重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从而提高公务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享受培训的乐趣。

现代政府受制于传统的管理机制,在培训效果与激励机制的构建上达不到原有目标,人力资源也未能得到合理地开发。随着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员培训要应对国内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更新管理体制,加大经费投入,主动对公务员培训进行变革,运用在线培训等方法实施全员培训,通过需求调查建立科学的培训课程体系,同时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形式进行个性化培训,不断提升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实现由传统培训向现代培训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杨月新.J省邮政企业培训激励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2] 安蕊,于苗苗.基于职业发展视角完善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J].集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2010,(10).

[3] 孔春梅,陈玉明.基于职业发展视角下的公务员培训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8).

[4] 张丽.论公务员培训激励模式构建——以期望理论为视角[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3).

[5] 袁泉,焦慧卿.我国政府公务员非正式培训问题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0,(8).

[6] 袁金辉.中国公务员培训的回顾与展望[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

[7] 张相林,杨琼.美国公务员在线培训体系述评及其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9,(6).

[8] 何丽君.公务员培训设计新视角——基于胜任力[J].中国人才,2009,(9).

[9] 王健,王树恩.关于我国公务员培训创新的对策研究[J].新视野,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