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政教学创新

思政教学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政教学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政教学创新

思政教学创新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普及高校教育改革等多种原因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的创新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在新时代下,采用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是相当的重要。思政教育的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创新思政教育的方法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在进行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的时候应该要加大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管理能力,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接受知识而转变。同时,也要紧跟时展的潮流,教育工作者应该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中开展个性化教育。

一、思政教育创新的原则

1.综合教育原则

第一,理论教学。思政教育中的理论教学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理论课程主要是对思政知识的传授,信念的确立。在思政教育中采用理论教学法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该种教学方法得到师生的认可。

第二,情感教学法。在教育中融入情感是当前教育的有效策略,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就当前思政教育来说,大学生对该种教学法的认可度并不是很好。在当前设计中,思政教育应该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信念,在生活与学习中注重学生的发展成长。但是在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说,情感的投入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学生们本身是希望能够与教师建立亲密的关系,但实际中师生之间的情感还是没有很好的沟通,情感教育方法在思政教育中没有得到的运用。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是需要把理论知识与情感教育进行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使得思政教育的方法得到创新,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理论课程中融入情感教育,主要就是实践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来融入情感,与学生共同成长,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继承创新原则

继承与创新二者是相互联系的,若是没有继承那么也就没有创新,若是没有了创新,那么发展也就失去了他应有的活力。高校思政教育方法也应该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实践中对传统教学方法继承,同时也要针对社会发展的形式来进行创新。

传统思政教育方法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在创新教学方法的时候就应该要其中精华的部分进行继承,但是也要在借鉴传统教学方式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思政教育中应该要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创新,但同时也要创新出新的教学方式。在创新新的教育方法的时候不能完全的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传统教学的方式来创新出新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大师生之间的交流。

3.与时俱进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已经成为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在实践上进行理论的创新,这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的特征,我国的思政教育中进行教育方法的创新时候坚持与时俱进是思政教育发展的核心。我国经济在建设发展中就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站在时代的前沿中,不断的创新发展,推动进步,在教育中更是要在建设中与时俱进,思政教育中应该要把创新教育方法落实到实处,不断的推动教育的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在社会中的普及,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人们思想的变化,同时也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新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诱惑面前可能会经受不住进而导致自由放任的现象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影响到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因而,在思政教育中教学工作者应该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进行自我的调节。

4.以人文本的原则

在对思政教育进行创新的时候始终要把“以人为本”贯穿到教育中。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对于走在时代前沿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事物发展的认识具有不同的看法,大学生的情绪是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变坏的影响,使其产生盲目跟从的现象,进而导致思政教育的开展具有诸多的障碍。若是在日后思政教学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在一定的程度上是非常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而,“以人为本”是思想教育开展的前提,也是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

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不仅应该要坚持医学生为主体,同时还应该要依赖心灵的沟通,逐渐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与创新,提高学生的主动创新,将创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到教学中。

二、总结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没有办法离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只有增加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才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传统的思政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能够增加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在思政教育中,应该要重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想,重视学生的需求,并且通过多种方式来开展情感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黄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月。

[2]王畅,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辽宁大学,2014年05月。

[3]杨贤芳,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安徽大学,2014年05月。

思政教学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创新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其中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每年的高职高专招生比例占到招生总量的60%以上。高职高专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技术人才,“三大实践”中实用人才的摇篮,因此,积极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高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担负着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政教育课出现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阻碍了这一课程教育功能的实现。

首先,我们来看看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

在高职高专学生思政教学时,我们要摸清当代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有的放矢提高认识,深入思考。高职高专学生由于接触社会较少,缺少磨练,加上教育模式的落后,通常会出现思想政治状况问题,去具体表现为:责任感不强,对思想政治教学不感兴趣,不愿参加政治性活动,甚至厌倦和反感;缺乏集体荣誉感,,对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缺乏热情,只在乎个人利益;缺乏远大目标的激励力量,思想趋于实际、实用和实惠,追求物质利益;有些学生信奉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存在着攀比和追求生活享受的不良现象。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对法律纪律的观念比较淡漠,导致了高职高专学生违纪事件时有发生。高职高专学生受到社会上各种消极倾向的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显现出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在今后思政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再来看看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思政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一,新形势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时代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网站对传播内容、方式、时间等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有些不良的价值观和理念与我国主导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相偏离。而且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在当代高职高专学生中流行。这些负面影响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

第二,高职高专院校缺乏针对性、减弱实效性,培养目的定位不准确。高职高专院校与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思政课的培养目标都是为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具体的培养目标上应有所不同。高职高专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院校,奉行的是“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没有要求全面高素质。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高,不够认同学生,而且过多注重学科的体系性和逻辑性,往往导致空洞说教。

第三,教师在传授思想政治课程中,受传统教育观的束缚,脱离学生的实际授课,而且有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情况,只重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没有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入手,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不能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思想政治课。还有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离现实生活很远,没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体现在思想上不重视,学习态度上抱着应付考试的心理。

第四,高职高专的教师素质偏低。由于高校扩招后,高职高专学生人数快速增长,授课任务增大,但是师资力量没有跟上,高职高专教师学习进修和科研的时间相对较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更新提升知识,自身可持续发展无法保证。由于学生对社会观念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信息的接收的速度相对教师来说要快得多,教师的没有针对性的空洞说教显得软弱无力。

第五,少数院校没有把大学生思政课教育教学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办法不多,投入不够。加上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相对陈旧与庞杂、教学方法的呆板性、教学手段的滞后性都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抵触情绪。

再次,我们来谈谈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实践方法。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教育,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此为出发点,教育发展的道路就会顺畅很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除了重视知识教学,还要注重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增加师生间的感情,使学生增加学习信心,也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改善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态度。作为高职思政教师应该用真心对待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积极学好思政课。

第二,针对高职高专特点,进行教学内容创新。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教材为基础、学生为本位”进行创新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创新创业意识,并适当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内容。

第三,因人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学要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因材施教,因人指导。摒弃那种脱离实际,脱离学生实际以及其自身特征,讲抽象理论,讲课内容要新,要结合热点、难点和疑点,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四,从实践环节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中,通过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投身现实社会中,使得课堂学到的基本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消化、升华,并把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在课堂上得以研讨解决。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播放影视片、记录片、科教片;运用生动典型的实践例子;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社会调查或分析社会现象与问题,开展讨论、辩论等。这种多样化的教学实践环节,能够活跃学生思维、而且教学效果明显。

第五,增加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投入,完善教学机制。要保证高职高专的思想政治教学时间,科学合理的课外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计划。认真执行列入计划的课程和活动,保证充分时间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另外,应把思想政治课教学经费列入预算,从教学设施、手段的现代化,改善单独说教的空泛,再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全体教职工重视思政教学工作,并实行评审制度考核思政教学专业职务。

第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教学水平高低与教学媒体的利用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日益普及,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学校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多媒体教学设备,购置先进仪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课堂的激情和兴趣,实践证明,丰富的素材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集中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对丰富课程内容的好奇心,让学生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思政教学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思政课教学 实践教学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19

1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各个高职院校为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在实践课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探究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模式。这对于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做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仅仅围绕思政课展开,职业性不够突出

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大体上包括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两种。课堂实践教学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讨论、辩论,学生课堂讲演、课堂观看影像资料等方法。课外实践教学包括学习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学习参观考察大都是组织学生到企业、农村参观考察,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使他们在了解社情、民情、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的理解。社会实践大都是结合团委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问题,开展主题社会实践。建立教学基地就是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优势,建立教学基地使学生亲自置身于社会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治理论课的积极性。这些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起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也存在不足。这种实践模式,不管是课内实践还是课外实践,仅仅是围绕着思政课展开的,没有和学生的专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职业性教育不够突出。

1.2 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得还不够密切

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这几年,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实践课教学模式。但是这种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结合得还不够紧密。比如有些高职院校把思政部分为两个教研室,一为思政理论课教研室,一为思政实践课调研室。思政课理论教研室专门负责理论教学,思政课实践教研室专门负责实践课教学。但两个教研室很少沟通,很少交流,这就形成了思政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两张皮的现状。即使有的高职院校没有把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分开,但所进行的实践课教学内容也没有很好地与理论有机结合。

1.3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和其他部门的学生管理结合得还不够紧密

各高职院校为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都制定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思政课实践课实施方案,也安排了实践课课时,但是要实施这些措施,必须各部门密切配合,需要各部门的支持,也需要各系部的支持。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落实起来非常困难。比如要带学生出去参观,在各系部调课非常困难,联系车辆也很困难。因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落空了。再者,思政课实践教学不能和学院团委、学生处等部门组织的学生社团活动、各系部组织的班团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没有和辅导员、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2 创新高职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我们要不断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就得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完善创新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如何创新?笔者以为在创新时必须得遵循以下原则:

思政教学创新范文第4篇

一、为学生创设出有利的思想课堂环境

高职思政课堂强调学生政治立场、思想观念、法治意识、道德水平的培养,要优化教学效果,必须要拥有“好的师资”和“好的环境”。为此,各个高职院校应该意识到好师资的作用,为高职思想课堂培养大批良师。何谓良师,就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学生喜欢、教师任课的教师,思政课教师应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启发学生智慧,予以他们鼓舞。

在思政课堂上,要严格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做到“有教无类”,对于每一个学生,都要公平对待,不能将所谓的“优生”与“普通生”隔离开来,更不能歧视差生,要引导他们逐步步入到“优生”的行列中,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表现机会。

思政课堂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单一的给学生灌输理论,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倦情绪,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在我们的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业、感情、就业压力,动不动就放弃自己,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政府、国家说三道四,各种不满,这一系列的现状都说明,必须要抓紧思政课堂,充分发挥出思政课的效用。

作为教师,要为思政教学活动的开展创设出有利的环境,关注时事政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学团组织、学工处以及思政部门的合作,找出工作合力。作为学校,则要为高职思想课堂的开展提供优惠政策,制定一系列的鼓励政策,让思政教师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愿意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殚精竭虑。

二、创新评价模式实现多元化教学

(一)创新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是高职思政课堂教学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就目前的现实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依然在采用传统的标准衡量学生,即便学生能够取得高分,也不代表他们更好的道德水平。新型高职思想课堂的教学评价模式应该是学生喜闻乐见,看能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这种评价标准从何而来呢?正是由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推论而来。

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上,并不是让他们积累理论知识,而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能够解决问题。传统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模式是不适宜思政教学的,新型的课堂评估模式应该满足几个标准: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②强调“以能力为目标”;③利用布置恰??的训练任务。

(二)优化课程设计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高技能企业人才,而不是考试能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合理优化课程,推行以“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的课程模式,重视实训,关注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能力目标的培养上,增加“诚信”、“信念”、“创新”等教育内容。如,我们可以来引导学生模拟场景,表演《洗衣服》、《来校报到》、《寄宿学校》、《打工》等小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独立意识和实践能力,达到“联系实际”、“启迪心灵”的最终目的。

(三)推行实践教学

传统的思想教学课堂是单一的“粉笔+黑板”的形式,这种静态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笔者认为,要让思政课堂“活”起来,必须要推行实践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将信息化教学引入思政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情境模拟教学便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应用该种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讲解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即可让学生对“小悦悦事件”进行讨论,组织学生从各个角度来分析,引导学生组织出模拟法庭,自己来扮演法官、被告、原告的角色,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的掌握所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生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促成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解决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而最终目标乃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及道德行为的真正养成。由于在以往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忽视了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因而也忽视了这种平等促进、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又符合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成长规律,值得高度重视。

三、推行活动育人的教育模式

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的时间,高职思政课堂是难以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思政教学需要贯穿在学校的整个育人过程中,利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对学生提供帮助和引导,为此,有必要建立起思政课为主体的导师制度,成立成长咨询室,为学生排忧解难,让他们遇到什么心理问题,都可以及时的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和学习。

此外,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堂教学后,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避免他们对大学生活丧失信心,锻炼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体会生活,领悟人生的真谛,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引导他们改变错误的思想,积极主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意味着思政课对人的影响是一个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此,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架设有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文化生态,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基本指向。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囿于单一的教学方法,要将多种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教学方法,如“情境案例教学法”、“案例专题教学法”等等,应用该种方式可以显著提升思政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乐于参与。在具体的应用方面,学界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努力挖掘、刻苦钻研,多走进学生群体中,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感,根据学生的需求来灵活应用教学方式。

四、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思政课程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的特征,其投入和产出往往是无法立竿见影的,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属于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量变转化为质变,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与延续性。关于评价体制的建设,既要重视教学过程,也要关注教学目标,兼顾能力与知识,既要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

(一)评价体系的制定要“以人为本”

我国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培育出“具有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高素?|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堂评价体系的建设中,首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以学生为出发点。

(二)明确评价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反映出学校教育的现状,在评价思想方面,需要遵循“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学”的原则,通过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推动教学活动的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兼顾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就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及时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调整教学方式。阶段性评价则是针对每个学期的教学情况进行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评价、学校考评与学生自评三个内容,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充分反映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四)注重个性评价与全面评价

一方面,高职思政课的评价要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方面的评价,另一方面,则要严格遵循国家与学校的育人标准,兼顾到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评价,提高评价的质量。

(五)健全评价激励机制

采用量化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评价结果与绩效和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具体的做法是一看工作表现,包括工作态度、责任心、科研能力、培训情况和部门工作完成情况,等等。二是工作成绩,通过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然后量化为分值,按最终的成绩给予相应的激励。

思政教学创新范文第5篇

(一)思政课课程性质决定了思政课与校企合作之间共有的辩证融合

首先,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道德素质提升的主渠道,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思政课也是顺利实现大学生由个体走向整体、由自我走向他我、由偏颇走向成熟的社会教育活动,其教学内容渊源于流变的社会发展,根植于丰富的社会生活,其教学手段也应侧重于实践教学,直面大学生身边的社会场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处通能力。所以,“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创造了可能性,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与 “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是现实所需,更是社会经济与教育需求的题中之义。

(二)校企合作的实践性强调了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必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校企合作对高职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与企业员工素质的要求极其相似,思政课教学可以借助于校企合作对于高职人才综合素质的把握,在实践教学方面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实际与职业定位,优化教学资源的选取,搜集出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有特色的教育与教学材料,并在大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以及职业素质的提升与完善方面壮大实践成果。

二、 当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校企双方后续合作有限。“校企合作” 缺乏整体推进,市场经济下,由于过多考虑成本和收益, 企业常把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视为 “无利可图” , 企业导师也常片面强调专业技能提升, 没有真正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综合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以至于校企双方合作常出现“短期合作”甚至“一次性合作”,合作初期的新鲜感和热情不能持久,已有合作成果难以得到巩固和加强。

(二)道德教育效果不甚显著。无论政府、 行业 (企业)还是学校,对于校企共同进行高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内涵的认识不尽一致,在“以‘校企合作’模式进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这一全新教育观念上,各方还没有形成共识。许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主要关注专业实践,德育实践创设机会不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理解也局限于专业技能知识的提高,对人才德育素质的培养重要性认识较少。

(三)运行实施形式较为单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要求实现教育运行机制中与生产劳动相应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

三、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创新举措

(一)构建基于校企合作、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1、引入企业精神,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企业基地

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要围绕高职学生专业设计,联系思政课教材渗透的专业、职业教育等德育资源要素,将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纳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思政课企业实践基地的正面教育意义,选择性地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挥正面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品德熏陶和思想升华。

2、以企业为基点,组织思政课教师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中

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依据学生人数、班级设置和专业门类以及教学内容需要,把课堂有条件地延伸到企业,让行业、企业的先进人物现身说法、示范激励。

(二)采用多元的教育方法,匹配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

多元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是校企结合视角下创新的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期教育方法也层出不穷:(1)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教育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践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4)以活动赏析为主的教学方法;(5)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采用第一种教学思路最为普遍,通常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最为低下,在校企合作后,学生能够在实训的单位的具体岗位中,通过感知、实践、赏析以及探究的方式更加生动地学习和领悟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学习到更多关于人际关系、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三)师资力量的有力调动

校企合作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需要一批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扎实、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实践教学教师队伍。思政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包括专业课教师都是思政教育者,需要将他们纳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师的参与行业中来,让他们实地了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情况,使他们可以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思政教育实践工作中来,更全方位、多角度地指导“校企合作”期间学生的思想情况、道德素质、政治素养等方面。这其中也需要保证充足的实践经费、合理的教师课酬,保障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真真正正落到实处。

(四)更新“校企一体化”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