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政教学改革

思政教学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政教学改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政教学改革

思政教学改革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总书记还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就包括“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协同共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之一。物理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溶入德育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也是物理化学课程的使命之一。目前,在专业课中开展思政教育还存在教学内容不够鲜活、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还有待增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例,在课程思政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

1根据课程特点,增加“思政”元素

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偏强的课程,它是物理、数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理论来源与实践,在公式获得和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隐性思政元素。合理利用这些关键知识点,在讲解时增加德育方面的引导,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例如表面物理化学章节中的毛细管效应,它的一个具体应用就是解释“锄地保墒”。在讲解过程中,以《悯农》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作为引子,启发学生思考农民为什么不在天气凉爽的早晨和傍晚锄地,而偏要选择炎热的中午呢?结合毛细管效应我们知道了,土壤颗粒之间是有缝隙的,它们形成了一个个直联通地下和地表的毛细管。早晚空气湿度较大,由于毛细管效应会产生毛细管凝聚现象,帮助植物收集水分。而在中午温度高,水蒸发速率加快,由于毛细管效应,地下的水会跑到接近地表位置,更易于蒸发,会使土地失水,庄稼干枯,所以要在中午锄地,切断毛细管,阻止水分蒸发。通过本知识点的讲解,将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并让同学们真切体会到了农民的不易,坚定了大家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的决心。热力学定律中也包含重要的人生哲理,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述为:能量既不可以凭空产生,也不可以凭空消失,它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外一种形式,在转变过程中能量总值保持不变。在这个定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晓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可推及为人处世的哲学道理,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转化为成功路上前进的动力。同学们要想获得好成绩,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需要做好规划并为之奋斗,才能让梦想转化为现实。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增加原理,也可以让同学们体会到如果要克服混乱状态,必须要做功,以克服无序,建立有序。努力学习和工作的目的是让自己获得更多有效技能,向着规划的目标前进。将理论知识和德育目标结合起来,为物理化学课程增加思政元素,了解定义定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同时,拓展它们的思政用途,寓思政于教学。

2评价体系中增加“思政”考核

目前的课程评价已经从单一的“试卷评价”逐渐过渡到过程性评价,增加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得分,但是思政方面的考核很少[4,5]。物理化学课程的思政考核可以在拓展作业和卷面考试中都体现出来。例如,在固体的表面吸附这一节课,布置素质拓展作业让同学们查阅资料找出“莲花效应(LotusEffect)”的发现发展史。同学们在整理文献的过程中发现莲叶具有疏水和自清洁的特性,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两位德国科学家的长期观察研究,其归因于其表面微米级的乳突。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科学院的江雷院士团队揭示了“莲花效应”的本质:原来在荷叶叶面上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在此发现基础上研发的纳米新材料既可以防水又可以防污,而且纳米粉体颗粒可以直达癌症病灶,最大限度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在飞机引擎表面涂上一层纳米材料,可以保护引擎,大量节省燃油消耗。在完成此作业的过程中,同学们知道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本质原因,了解了中国科学家在莲花效应方面的杰出贡献,深刻体会了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并以此激发同学们科研创新,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在试卷的题目设计中,增加科学史、科学家故事、中国发现等知识点,增加思政考核元素。在疫情期间的网课中,我们已经在物理化学课程增加了部分的思政考核,同学们对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较强的接受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提升专业教师自身“思政”素质

作为一名物理化学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储备,更要增强自身的思政素养。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信仰,才可以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信仰就是指明灯,帮助教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其次,教师的思维要创新,教给学生观察和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观点和方法。结合物理化学的专业特点,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阐明规律。最后,教师自身需要每天汲取新的思政信息,通过电视广播、经典著作、学习强国等方式了解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关注社会热点,以此为话题,结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对事件进行科学客观评价,培养学生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的能力。

4结论

专业课程不仅要育才,更要育德,让教育和教学并行,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物理化学的课程的特色是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正是践行了物理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价值观。思政课和专业课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形成大思政的格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方涛,周志强,荣春光,等.“课程思政”理念下物理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化工时刊,2020(2):46-47.

[2]李雪莹,丹媛媛,陈立庄.浅析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德育元素[J].教育教学论坛,2019(3):225-226.

[3]戚传松,荣华,李巍,等.思政教育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5):48-49.

[4]陈欣,翟翠萍.翻转课堂在《物理化学》过程性评价课程中的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11):287-288.

思政教学改革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体现了党对现阶段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作为学生德育的主渠道担负着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思想品德,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重要职责,其目标是系统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以及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居于统领性地位,因为只有在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引领下,才能培养出具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心强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国内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引发了多元社会价值观的碰撞和交流。一方面,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道德素质下降,变得功利、自私、浮躁、褊狭。另一方面,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却仍然停留在唯应试教育上,沿用着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方法,致使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有些学生甚至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生硬、枯燥划等号,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如何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实践探索中确立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实现“教化”向“内化”转变,最终促成学生知行统一,已成为思政课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为此,笔者总结自身多年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意见。

一、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通过制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激励全体教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德育工作。通过对学生开展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政治思想品德、意志品格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通过挖掘不同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所蕴涵的丰富伦理道德、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等内容,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间使学生敬畏并遵守社会公德、规章秩序、宪法法律等。这样,就有利于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与学校党政人员、各科专任教师的互为补充,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还可聘请校外有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等相关人员担任兼职思政理论课教师,通过参与教学实践指导或是开设专题讲座,进一步充实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结构。

二、整合思政课教学资源,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以学校党委为领导、思政课教研室为核心、整合教务、学工、团委在内的相关部门力量的组织管理系统,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各自为政”的问题,从领导体制机制上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格局。同时,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机构的组织建设,突出其教学主体地位。可由校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教研室负责人,成立“大思政”教研部,由专兼教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心理健康与公共安全教育、社会实践等任务,教研室负责教学任务中课程方案及标准的制订、选配教师、编写或选订教材、排课、考核等具体工作,教务处全程督导教育教学质量。

三、增强学生考核科学性,建立多元化复合型考评机制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遵循思政理论课既重考知识,更重考能力的理念,实施中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出思维方式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设置考试目标;二是突出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考试目标;三是突出日常道德修养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设置考核目标。具体操作应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理论学习成绩与实践成绩相结合、师生评价与社会考核相结合,以实现考试的实效性与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机统一。

为杜绝少数学生最后几周通宵加班靠“死记硬背”过关,忽视平时学习的日积月累和良好道德规范的日常养成,应加大日常考核、实践考核的权重。同时,参与学生考评的主体除了任课教师外,还应向两头拓展,即相应减少任课老师在考评中的权重,适当增加同学互评和社会评价的权重。课程成绩考核权重可设置为3:3:4。第一个3即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内容包括单元测试、学习态度、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出勤等。为体现学习理论“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根据大纲要求,平时考核适当增加综合应用内容,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个3即实践考核占总成绩的30%。与其他课程配合,将学生日常遵守行为规范、参加市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竞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以及完成诸如调查报告、课堂教案制作、参观感想写作、文明礼仪志愿者活动等实践作业的情况量化计入思政理论课考核成绩。对于那些在校内违反校纪校规并被处以记过以上处分的学生,实践课成绩被视为零分,但本着惩前毖后、教化育人的目的,允许犯错的学生通过在课余时间参与公益爱心活动、义工活动等进行品德补偿式自我教育,以重新获取实践学分。第三个4即理论考核包括期中、期末考试总计占成绩的40%。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只有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用学生易懂爱听的语言,整合生动鲜活的案例,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启发学生思考,才能让学生真心喜欢上政治课,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息息相关,对促进自身全面成才具有推动作用。

思政教学改革范文第3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国内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引发了多元社会价值观的碰撞和交流:一方面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道德素质下降,变得功利、自私、浮躁、褊狭;另一方面,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却仍然停留在唯应试教育上,沿用着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方法,致使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有些学生甚至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生硬、枯燥划等号,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如何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实践探索中确立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实现“教化”向“内化”的转变,最终促成学生知行统一,已成为思政课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为此,笔者总结自身多年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下意见:

一、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通过制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激励全体教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德育工作,并要求部分党政和学生党团政工干部必须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学任务,寓德育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学生开展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政治思想品德、意志品格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通过挖掘不同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所蕴涵的丰富的伦理道德、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等内容,春风化雨,潜移默化间使学生敬畏并遵守社会公德、规章秩序、宪法法律等,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与学校党政人员、各科专任教师的互为补充,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还可聘请校外有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等相关人员担任兼职思政理论课教师,通过参与教学实践指导或是开设专题讲座,进一步充实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结构。

二、整合思政课教学资源,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以学校党委行政为领导、思政课教研室为核心,整合教务、学工、团委在内的相关部门力量的组织管理系统,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各自为政”的问题,从领导体制机制上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格局。同时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机构的组织建设,突出其教学主体地位。可由校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教研室负责人,成立“大思政”教研部,由专兼教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心理健康与公共安全教育、社会实践等任务,教研室负责教学任务中课程方案及标准的制定、选配教师、编写或选订教材、排课、考核等具体工作,教务处全程督导教育教学质量。

三、增强学生考核的科学性,建立多元化复合型考评机制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遵循思政理论课既重考知识更重考能力的理念,实施中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出思维方式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设置考试目标;二是突出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考试目标;三是突出日常道德修养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设置考核目标。

为杜绝少数学生最后几周通宵加班靠“死记硬背”过关,忽视平时学习的日积月累和良好道德规范的日常养成,应加大日常考核、实践考核的权重。同时,参与学生考评的主体除了任课教师外,还应向两头拓展,即相应减少任课老师在考评中的权重,适当增加同学互评和社会评价的权重。课程成绩考核权重可设置为3∶3∶4。第一个“3”即平时考核占总绩的30%,内容包括单元测试、学习态度、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出勤等。为体现学习理论“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根据大纲要求,平时考核适当增加综合应用内容,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个“3”即实践考核占总成绩的30%,与其他课程配合,将学生日常遵守行为规范、参加市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竞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以及完成诸如调查报告、课堂教案制作、参观感想写作、文明礼仪志愿者活动等实践作业的情况量化计入思政理论课考核成绩。对于那些在校内违反校纪校规并被处以记过以上处分的学生,实践课成绩视为零分,但本着惩前毖后、教化育人的目的,允许犯错的学生通过在课余时间参与公益爱心活动、义工活动等进行品德补偿式自我教育,以重新获取实践学分。“4”即理论考核包括期中、期末考试总计占成绩的40%。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思政教学改革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专业建设;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思政课实践教学旨在从各种各样的实践中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真谛,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达到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目的,有效地弥补单纯理论说教的抽象与枯燥。但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本文试图从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高职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找到可行的实践路径。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两者的结合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一致,都是围绕培育高素质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进行。前者侧重于职业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培育敬群乐业的职业情感,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教学生“做’的道理;后者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教会学生具体的操作理论和实践。思政理论课是学生专业学习实践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引导,专业的学习实践是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源泉与基础。

有利于解决思政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从正在进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来看,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脱离了专业建设的规划指导,造成思政课与他们的专业学习没有多大关系的假象,也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缺失了丰厚的资源。利用高职院校最为重视的专业建设项目及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来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是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难题的突破口。

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是近年来理论界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而导致教条化、形式化的弊端提出的教育理念。它以生活为基点考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所有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引领生活,并最终融入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学生整个高职生活的主旋律。如何从平常的生活和实践中去学习,不仅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的指导,更需要对日常生活学习体悟。

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深化,一般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划为课堂实践、课外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其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及其实际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夯实学生行动转化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基础,促使学生从思想、情感、态度,到行为上的转化。在实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如下:

内涵、目标、标准界定不清,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是什么?与专业课实践教学有什么根本不同?与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有什么关系?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实践教学的效果依据什么评价?怎么评价?这些在现实的操作中没有统一的答案,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据自身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缺乏质量标准的指导,实践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缺乏持续性,系统性,难以砥砺学生的品格态度 思政课虽然是围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的,但是仅仅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观念上的灌输,或者是通过一些实践教学活动,增强他们的某些认识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一般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有时间限制,难以做到对学生进行持续有效的影响。

资源不足,开展困难大 根据已经进行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的平台主要是课内活动、校内各种社团活动以及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从现有的情况看,实践教学难以保障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加入到实践教学中,来并从中受益。其中,有时间的因素、资金的因素、实践资源紧张的因素,还有个人的因素等,并且这些因素还交织存在。

偏重教师主体,忽视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的自我教育 思政课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这只是一个方向指引,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进行的自我教育。学生能不能进行自我教育是衡量思政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思政课不能引导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规范的动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堪忧。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

思政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学生的眼中就是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无形之中就引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思政课在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就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实际,以培养具有优秀职业精神、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夯实学生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基石,搭建课内外实践平台,形成开放、自由的实践教学氛围。

以日常校园生活为基础,夯实学生思想转换提升的土壤 日常生活学习是学生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主动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生命状态,体现着主体内在的精神需要、精神追求和精神状态,演绎着不同价值追求的生命情态,是大学生活状态的直接反映,最能反映学生真实的思想状态、行为态度和价值倾向,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学生的自我监督及规范。例如,现在的学生普遍拥有手机且爱好摄影,开展“我拍校园”的系列活动,通过拍摄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某些问题的关注并从自身开始逐步改善。(2)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规划及自我管理。高职院校应该提供更多更好的便利条件,让学生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能找到让激情喷发的乐园。这样,学生的自我教育才会有厚实的土壤。(3)构建和谐校园,营造充满优秀精神气质的氛围。高职学院也应该有自己的精神气质,学生在这里应充满对知识、对前辈的敬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日益受到熏陶,达到教育的目的。

以专业人才培养为导向,增强课内实践教学实效性 在思政课教学中,应根据高职新生的心理性格特点,结合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需求、用人单位反馈信息以及学生群体职业素养调查反馈为选取教学内容的依据,进行模块化教学,有针对性地引导,使思政课教学具有实效性。例如,在教学中,可把“绪论”作为角色转化模块,高职新生对大学以及专业的认识了解相对肤浅,对于自己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既充满好奇,又有些忧虑。绝大多数学生刚进大学时激情满怀,但又没有明确的目标,为此会浪费掉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中设置讨论环节,让大家畅所欲言,谈谈对大学生活的认识。针对学生在发言中暴露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确大学学习生活是什么样,大学学习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如何对待自己的专业。再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结合学生自身的实践认识以及专业的发展趋势,写出自己的高职生涯规划,并在课堂上汇报交流。不同的学习模块,围绕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素质,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主题,采用不同的方式,如演讲、辩论、讨论、话剧表演社会调查等,促进学生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思政教学改革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15501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一大批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然而,不少学校一味注重培养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却轻视了思想、内涵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毕业以后人文素养缺乏、法治观念淡薄,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只有不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和人文素养熏陶,抛弃原有的知识灌输、死记硬背、理论传授的传统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早日成为有用之材。

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承担了拓宽学生社会人文眼界、树立正确三观的任务。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确立渐进式的与职业教育相贴近的教学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并重,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关系到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

1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与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道德、心理、健康、军事、就业等方面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它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任何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换句话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只有牢固树立这种思想,才能在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添砖加瓦。

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融政治性、先进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教学体系的改革就是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开拓新的思路,加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不断完善新的教学体系。

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既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脱离僵化的书本,增加实践课的课时,又可以关注学生性格特点,顺利开展和谐的师生关系。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很多人印象中都是“口号当中重要,实行起来次要,实在不行可以不要”的课程设置,这一现象在高职类院校中尤为突出;在实际教学当中又存在“教师备课很辛苦,领导同事熟视无睹,学生心中可有可无”的情况。那么,到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存在哪些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方法单一

很多学生对思政课的评价就是“枯燥、无聊”甚至是“睡觉课”的代名词。虽然说的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课堂,基本上都是教师照本宣科、了无新意、生搬硬套,既不创新思路,又不结合实际。在这样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更别说入脑入心,深入研究了,所培养出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新能力。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也不能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所以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刻不容缓。

2.2教学内容陈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大特点就是时政热点不断变化,而教材不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理论和现实有一定偏离。如果教师没有在教学内容上融入这些与学生自身发展相关的热点问题,就会导致教学与社会相脱节,培养的学生也跟不上时代需求。然而,大部分学校的思政课教师明显受到教学体制的影响,使用统编教材和一份永远没有多大变动的备课笔记,这样也很难适应90后的大学生,所以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已势在必行。

2.3实践教学困难重重

目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重讲解、轻互动,重内容、轻体验,使原本妙趣横生的课堂变得空洞乏味,所以应多开展实践教学。那么在开展实践教学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由于资金短缺,学生人数众多等原因而被省略掉了,好一点的学校仅在一些实践教育基地挂牌,很少把学生带到实践基地去。可见,开展实践教学是大势所趋。

3如何进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高职院校应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不应只重技能不重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高职大学生提高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发挥好它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策略。

3.1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伴着移动互联时代到来成长的90后学生了。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普通教学与多媒体、音像资料结合,化枯燥的静态教学为生动活泼的动态教学。吸收各种教学经验、方法、模式的优势。合理采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专题教学、情景教学,运用案例驱动、问题驱动并设置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2加强教材建设,重视实践教学

面对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现实的情况,教师可以积极探索教材建设,及时将热点问题与大学生思想结合起来,更新教案,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征。或者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案例类教案,引导学生将视野从单纯理论转向现实生活,对身边的热点进行深入探讨,从而谋求共识,凝聚正能量。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它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理论教学的感染力。

3.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它专业课程的联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与其它专业课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整合课程,在课堂中也可以渗透相关专业的内容,比如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让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蒋洪霞.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时代教育,2013,(10).

[2]彭军林.高职思政教学之我见[J].科教文汇,20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