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职思政教学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职思想政治 教学 生活化 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职思想政治课贴近生活教学逐步被日益重视起来。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激发出中职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浓厚兴趣。
一、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涵义
所谓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指将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回归到生活中去,让中职生通过对身边的生活以及事例而感受到思政课程的真正涵义。其实,思政教育是多个方面的,它的教学生活化应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钻研教材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等相关方面为切入。总的来说,就是要把握一个核心:"生活即教育"。
二、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在中职学校当中运用思政课堂教学生活化模式,对我们的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材等的都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因在于没有任何一种教育形式是单独存在的。
1、转变教学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教学有效实施,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且还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是教育生活化这一主题。众所周知,中职生有着他们的特殊性,他们往往更为叛逆,并且大多中职生都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所以,倘若中职教师依旧按照以往的教育形式,简单粗暴的进行教学的话,不但无法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会必将要引起中职生们的反感与厌学的情绪。所以,在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其中的第一个事项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应该与中职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当然,这一关系的建立也是需要建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之上的。如此一来,便要求我们的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关注中职生个性的发展,做到关注中职的生活,到了课题教学中可以多一些关心性的语言,少一点命令性的批评。
2、教学内容生活化,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时下,中职的德育课程有《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和《职业道德与法律》等,以上教材中的理论性知识虽然比较的丰富,可是从内容上来看却有点陈旧,与时代似乎已经脱节;再来便是说教性的内容多了点,实践性不强。也就是说教材知识没有做到深入浅出,导致中职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应该在教材的内容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造,按照课标的要求,相应的提取一些生活例子,将每一节课当作专题展开学习。如此一来,可以让专题实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例如,在对"就业面试技巧"这一内容进行指导时,笔者没有根据教材里边的要求,将要素一点一点地向中职生全部罗列出来,而是一改以往到网上收集了很多与面试相关的视频,然后进行剪辑制作成一个个小短片,当放完一个片段的面试案例,便暂停下来,问中职生:"大家说说在片段中的面试者有哪些地方是好的,哪些地方是不好的?"这样一来,便充分地调动起了中职生们的积极性,对视频中的人品头论足。接下来,笔者再结合中职生的评论,与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结合,做一个总结。如此一来,不当提高了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此外,中职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还必须注意保证教学的内容具备开放性和多元性以及生成性。详细的来说,就是思政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要可以引导中职生通过不同角度去探索政治情况以及对待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譬如,在对《经济政治与社会》这一课中的"科学消费观"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要让中职生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阐述他们所感觉的科学消费观。在课堂中有一味同学会认为节约尽量不花钱便是科学消费,而有的同学则认为只要身上有钱就可以随便花。当听取中职生的心声以后,思政教师可以结合情况适当地给予中职生一些的肯定,但是,也应该具体的向中职生分析何种消费观才是科学的。
3、运用多种手段,创造生活化教学情境
思想政治教学的生话化,要求我们的教师应该丢弃以为仅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根粉笔的单一教学形式,应该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活动得到丰富,让中职在好比身处于生活当中,在这种亲切又自然的课堂活动中轻松的学习,使中职生到各种的课堂教学情境当中去体验生活,积攒知识。
我们知道,理论往往是源自于实践,又为实践而服务,怎样使枯燥无味且抽象的中职思政课程为学生们所理解与接受呢?最佳的手段就是让中职生们走入生活,感受生活。比如,在对《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进行教学时,笔者先要求中职生们到城市的劳动市场进行参观,让中职生切身体会到人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并且,让中职生们了解到当今人才市场所需要的人才是怎样的,这样也有利于中职生在心中形成应该往哪方面发展的决心。如此一来,效果一定要比教师一味的在教室进行说教强。
在中职学校的思政课堂教学当中,导入、理解以及应用这3个环节是大多数教师都会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流程。那么,要怎样在这3个环节当中体现出生活化这一教学方式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极高的教学之艺术。有句老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一环是很重要的,中职教师要构建一个特定的情境,应该做到让教学内容不但源自于生活中,而且还可以激起中职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本着教无常法这一观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掌握生活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做到不断探索与总结,努力寻找更加符合中职生发展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则必定能够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于云荣,宋振令.中学政治课教学策略分析[J].教学与管理
[2]郑兴国.浅谈中学政治教学方法创新[J].成功(教育)
[3]孙芳.生活化教学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J].成才之路
一、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重实践、轻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
大部分中职院校都只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对于非应用型的知识不是很重视。第一是由于学校的生源越来越不足,学校招生困难。为完成招生计划,学校就会以就业率为亮点吸引生源,其教学目标关注点也就相对集中。学校重视学生有没有掌握一门实践技术,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为将来招生做基础,从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如此,导致招生就业的双重困难的不良循环。第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流于形式。根据国家制定的中职教育的教学大纲,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实际情况是思政课成了学生休息或打发时间的去处。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并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敷衍了事。且教师的收入水平较低,除了教授课程安排的知识外,不愿过多投入到学生的思想建设上。第三是学生构成的特殊性、复杂性,使得学校对他们入学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心无力。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门槛低,生源素质较差,一般都是初、高中学习不好的学生,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中职教育的生源在根源上的素质教育就没有受到重视,大部分中职生只想着能学好一门技能,以后去社会上能赚钱的思想。这就导致学校很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种种原因促使学校不得不将重心放在实践教学上,而对思想政治等思想上的教育不够重视。
(二)中职院校的管理模式僵化,缺乏对思想教育工作的活力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合作管理。现在的情况是学校承担了大部分任务和责任。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到位,学生的思想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第一,各中职院校的管理机构一般都很正规,等级分明,制度严格。但管理机构设置过多、规章制度过严,学生更容易问题,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就更多。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管理者在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下下达任务,往往行政管理手段过于僵硬,造成执行者的反感。而对这些行政命令,教师和学生不痛不痒的执行,效果并不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这样,上级指派,下级执行,上级追求政绩,至于学生是否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有所进步,管理者却很少关注。第二,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中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中职教师既要懂得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技能培训。但近年来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涌入了大量的青年教师。他们有过硬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教育和管理经验。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应变能力较差,无法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而学校繁冗的管理程序,不能及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第三,学校部门设置目的不明确。例如某学校实行责任制,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虽然学校设有学生处、心理咨询室,但学生一旦发生不良事情,学校和家长都会找班主任负责。学生和家长鲜有从学生自身的心理或者学校的制度上入手去找原因。这些部门也没有积极主动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去配合事情的解决。所以,只靠单纯的课堂教育和班主任一人负责制度,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第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够重视。不同的学生,天赋、个性不同,习惯、爱好也有差异。客观事实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多层次性,多差别性。而大部分院校都是统一制式,流水线式的培养方式。这种重复的教学模式严重磨灭了学生的活跃思想,“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学上很难得到创新和优化”[1]。
(三)中职院校学生价值观的差异
我国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未成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他们的思维活跃、思想敏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第一,受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据调查,某中职院校中有40%的学生家庭是单亲家庭或无双亲家庭。因为家庭的特殊环境,孩子的心理较脆弱,有的极度自卑,有的容易冲动、焦躁、目中无人,其情绪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一旦学生之间发生冲突,家长有的强管,有的不管,对孩子的教育未能正确引导。所以,即使学校加大力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很难因材施教的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做出有效的实践教育。第二,受社会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他们有的受到物质利益诱惑,产生拜金主义情绪,在追求人生目标过程中,迷失自我;有的深受网络的危害,崇尚暴力,盲目自大。加之法律意识淡薄,分不清网络信息的真假,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引诱犯罪的对象。
二、针对中职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现状所提出的解决办法
解决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同时,学生自身也应该加强自我教育,以改变这种不协调状况。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思想修养,成为更有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首先,学校应加大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投入。“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使学校成为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窗口”[2]。学校不但要整合自己的资源做好宣传工作,更要积极探索运用社会上的合理资源,全方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进行科学管理并实施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才能寓教于乐,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融汇到其他科目的教学实践中去。教育工作者还应定期参加政治培训或研讨会,实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总结归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状况。最后,学生应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修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从步入校门开始,就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了解更多国家政策和社会信息,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政治课程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所学融会贯通,提升自己的技能知识和政治素养。
(二)破除单一的教学思维方式
首先,改变以往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认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作为主体,只是被动的接受。这种授课方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该把老师也作为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是学习知识的主体。把老师摆到与学生对等的位置中,且重点加强学生的主导地位,激发起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并充分投入到课程的学习当中。其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求老师教授知识,更需要他们在教学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个性差异,有重点有针对的进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学校不可能实行统一的教学标准,对教育目标因材施教,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人文教育。有效的实施实践教育,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修养。最后,积极运用网络教学方法。网络的普及是一把双刃剑,既要看到网络带给学生的危害,也要看到网络的便捷和实用。青少年普遍接受并喜爱这种动态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对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老师不必单纯依赖课本对着学生上课,且网络的便捷也可以随时找到更新的数据和实际的范例。动静结合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更有助于进行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上的指导。
(三)重视自我教育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规律,PPT应用
0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三教”改革,是以课程建设为引领,课程建设是“三教”改革的聚焦点。本专题的教学实践是在新业态形式下的课程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已成为消费供应链的“数字新基建”,以新业态助力外贸克难前行,必须更大发挥电商独特优势,培养更多电商人才,满足产业新业态的需要,这也是聚焦本专题教学改革的一个原因。
1教材内容
本专题内容选取了《信息技术》演示文稿部分。为了让演示文稿效果更加优化,本专题对授课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与重构。重构后的教学内容依据教育部刚的《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1+X证书《网店运营推广》相关的岗位任务为依据,以网店运营推广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建构新的PPT网店运营知识模块,形成了符合学生专业发展与岗位需求的新型教学方案。本专题将PPT教学按照网店四个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重构,根据网店培训部、客服部、市场部、运营部岗位工作要求提出PPT制作任务。教学内容的重构,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PPT制作知识点,还能学以致用完成电商各个部门岗位的工作任务。教学内容重构的作用。(1)通过不同的任务、对象、作用,了解电商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标准与要求。发挥PPT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让学生认清PPT技能在专业中的重要性。(2)以项目为引导,由浅入深,节节相扣,通过完整的PPT技能学习过程,完成学习目标。(3)通过不同的模板应用,配合字体、色彩、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配色、构图、动画等基本设计理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学生学情分析。本专题授课对象是中职学生,他们愿意挑战有难度的任务,乐于小组合作和表现自我,具备基本的完成演示文稿的能力。通过测试,学生在SMART图的应用、视频交互应用、图表动画等方面实践操作欠缺,审美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对电商专业知识的了解仅局限于兴趣,对其岗位标准缺乏了解,需要系统的学习了解岗位职责。整体教学目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学情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教学重点)掌握PPT中图片及多媒体对象的编辑操作,学会动画设置方法,学会SmartArt图形、图表等的操作的格式设置,展示个性化的风格特点,制作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画面美观并具有动态展示效果的演示文稿。(2)能力目标:能创建主题幻灯片,对幻灯片进行美化、动画效果设置等,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合作精神。(3)素质目标: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对职业岗位的敬畏,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创业、信息社会责任等综合素养。教学策略。(1)学习平台,资源共享。以云班课和智慧教与学平台为载体,将微课、微视频及网店运营相关数字资源上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效果良好。(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微课及任务单;课中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提交练习;课后学生完成作业上传平台,师生及企业专家对其作品进行评价。
2课堂教学的实践与评估
以项目引领,通过模块化学习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产教融合课堂。(1)教学实施。①课前:将本节课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和重难点解析的微课在智慧教与学平台、云班课进行;通过问卷星对学情适当调查;让学生课前预习。例如在《模板助力网店运营培训》一课,让学生将1+X证书《网店运营推广》的课前学习内容以文本方式提交,提前学习网店运营相关知识、了解岗位任务。②课中:采用项目引领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展示作品、评价作品、知识小结来进行知识的建构学习;使用云机房教室,电子教鞭等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③课后:分层次布置作业。将学生作品进行编号加密,发送到问卷星以无记名方式投票选出优秀作品。邀请企业专家共同评价学生作品,给出点评意见,视频上传云班课,学生观看专家评价了解岗位标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量表,运用线上线下混合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过程、方式、方法、手段等环节进行全方位评价。线下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评、互评、组评、师评、专家评价;线上借助智慧教与学平台、云班课、问卷星和网上大数据评价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对知识技能、能力、综合素质进行多元化评价。每课有选择地使用多元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教学成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切感悟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语渗透励志、家国情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合作能力。(1)产教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有效提升。学生在PPT制作过程中,真实体验电子商务专业的岗位情境,以网店运营内容为载体,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对专业和本课程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乐于主动探究。(2)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达成教学目标。以项目引领,驱动任务引导学生学习,提升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作品展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教师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顺利达成学习目标。(3)还原电子商务岗位工作内容,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将校内电商体验店的岗位需求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用PPT制作的客户服务、产品宣传、营销数据分析等体现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真实场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4)信息化手段的合理运用,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课堂教学从传统的讲授模式转变为师生互动模式、生生合作式,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特色创新。(1)重构教学内容,实现书证融合。结合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新课标,将1+X证书《网店运营推广》内容融入PPT制作知识模块,以项目助学习,将授课内容与网店运营的岗位任务结合,实现书证融合。(2)贯彻立德树人的宗旨,渗透思政教育。在教学中融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每节课的教师心语中解读,将本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3)多元智能评价提升学生素养。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进行多元化智能评价,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参考企业的评价方式和内容,将项目任务的完成度、完成效率、完成质量和创新度作为评价标准,引入行业、企业的直接评价,产生良好效果。
3结语
本专题是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探究中职学生PPT应用的专题教学规律,结合岗位要求和专业能力发展需要,着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岩.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0.
[2]李红.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上推行项目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3]尹维伟.项目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0.
[4]苇丽梅.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人才培养;人文素质
作者简介:梅象华(1969-),男,河南信阳人,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法学博士,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法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民族习惯法。
基金项目:2013年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学教改研究一般项目“重庆高职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两江新区人才需求为背景”(编号:133271),主持人:梅象华;2013年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一般项目“思政课教师实践素质培养长效机制研究”(编号:GZJG131813),主持人:梅象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7-0067-04
重庆是传统的重工业基地,依托汽车、摩托车产业的发展以及新兴的电子工业产业的引入,结合中央把第三个国家级开放新区“两江新区”设置在重庆市,已然为重庆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个大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背景下,重庆除了拥有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重庆理工大学等本科院校外,仍需要更多的应用型高端技能型人才。目前,重庆配置了一批在全国有名气的高职院校,为重庆和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实践型人才,满足日益增长的传统和新兴工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需求。
高职院校基本上是培养工业和经济发展应用性人才或者说主要是工科应用性人才,客观上学生来源中理科背景较多,主观上重理轻文的观念作祟,对于教与学矛盾双方的主体而言,学校往往忽视了人才培养中的人文情怀和基本道德素养上的教育,理科背景的学生对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也没有引起重视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和学生本人都非常注重自身“硬”本领的锻炼即专业技能上的培训,这是学校就业导向和学生本人就业压力使然,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等人文素养的“软”本领上自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可避免地会侧重于学生硬技能的开发而忽视学生软实力的培养。其原因:第一,高职一般以工科应用型高端人才培养为目的,生源多来自于理科和中职学生,学校发展方向和学生自己定位都是为一线工业企业服务。在实用主义导向下,学生在“硬”技术和“软”实力两方面发展不平衡。而且,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暂,在三年有效时间内仍需有许多时间在企业内实习,专业技能培养占据了学生大部分时间,人文情怀、人文精神和法律素养方面的培养自然得不到全面系统发展。第二,高职院校以工科居多,教学实践上注定了素质教育课的教师在队伍配置和教学资源配备上不能与专业学科相提并论,素质教育课没有实训和实验基地及相应课程安排,也没有更多时间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锻炼和调查,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甚至某些本来应有的思政教学承载功能被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学生“政治教育”所占据。第三,工科学生长期对人文课程不感兴趣。高职学校生源除统一高考外,还有很大比例是通过单招进入的,这些学生知识功底差,人文素质更是缺失,许多学生对哲学、历史和文学等学科内容知之甚少,连喜闻乐见的古诗词有些都不知道。思政课老师们若能够对这门课程讲出新意、课堂更加生动以吸引工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压力应该还是存在的。工科学生在众多“一切为了就业”的导向说教中静下心来思考理想信念和人生品质的培养问题,也是非常难的事情。第四,学校教学行政部门受制于全校整体划一的对老师的考查和考核模式,不能单一地对高职院校中素质教育课或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较为灵活的管理。在高职工科学生居多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得到有效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中是每个素质教育课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进行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探讨,使工科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也能逐步认识到人文情怀、道德素养和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一、人生规划应作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开端
针对刚入校的高职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由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更没有本科院校学生有自信和抱负,往往一入校就对未来茫然。鉴于此,在思政课开始就给学生发送调查问卷,预设几个问题让学生解答,如:你进入高职的原因:兴趣、分数、家长压力和其他原因;你进入高职时的心态:无奈、迷茫、心满意得和无所谓;你正式入学后,如何打算:得过且过、卧薪尝胆、但求无过和奋斗一番。在几百个学生问卷回答中,对于第一问题,大部分同学答案都是基于分数的水平在于专科线上,没有考取理想大学源于高考低分数上,多多少少表现出对高中学习生活中没有认真对待学习而致使分数不能达到更高而深感自责和愧疚;对于第二问题,大部分同学选择“无奈或者迷茫”两个选项,“无奈”是基于分数较低只能上专科层次的学校,“迷茫”是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有的甚至有些恐惧感;对第三个问题“但求无过或者奋斗一番”,因为前述基于分数没有进入自己更加理想的大学深造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奋斗一番”,也有部分同学因为“无奈”而选择“但求无过”,在态度上表现为亦步亦趋和随波逐流。
在新学期开始就做这样的问卷调查,对该调查进行归纳和总结,分别对同学们不同心态作以解读。首先,能引发同学们对人生意义和自身定位的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带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定位自身发展方向两个问题来随着老师教授课程进展而逐步清晰,老师也会将学生们的类似问题来贯彻整个课程始终,及时地加强对学生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的导向教育和引导,激励同学们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和确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其次,起到让同学们在心理上宣泄和释怀的目的。无论你入学时候是茫然、无奈或者内心陷入愧疚和自责之中,那么从现在起,就应该树立目标,为未来进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同学们通过问卷回答和随后学生们的讨论及老师的分析,实际上起到了给予他们心理疏导的作用,让他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不再沉溺于对过去高考的失利和自责中。如果将人生历程比作长跑比赛,那么每个人都会因一时的懈怠和懒惰而落后,高考只是前面的比赛暂时性的落后,在更长路上更严酷的竞争,机遇总会留给有准备和付出的人。第三,通过问答和讨论,让同学们每个人都认真思考自己未来,起码会潜意识上会想一想自己的未来人生规划。鼓励工科高职学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从高考的失利中走出来,做好规划,重视品德和技能两个方面学习。
二、案例导入是贯穿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方式
案例教学方法无论在思想品德教育还是法律基础部分,都是贯穿教授课程始终的,尤其是法律基础部分内容讲授。列举经典案例为学生们讲解某个原理,工科学生人文知识缺乏,但是逻辑思维能力强,法律案例讲解既能吸引学生对案件逻辑推理也能通过案例的分析传递人文思想。
在讲授“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时,把我国古代三种婚恋观进行评价与讲授:第一,《诗经》中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现代歌曲《牵手》比较起来理解,表明婚姻是一种坚守和责任。第二,苏轼《江城子》对亡妻的思念,表达古人对于婚姻的相濡以沫的情感。第三,元好问《雁丘词》传递着人类美好爱情中不离不弃的情感。通过对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讲解,在同学们内心和情感上引起共鸣,把较为枯燥的说教转换成对历史、文学中爱情、亲情等美好情感的记忆,并通过该记忆悄无声息地沁入自身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知识同时也是工科高职学生所缺乏的,甚至有些内容是第一次了解。因此,案例导入法能诱使学生思考问题,同时也能扩大学生掌握知识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职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掌握基本知识,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学者指出:“让学生学会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1]高职院校思政课老师应该积极探讨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帮助他们面对许多人文知识上的困惑。
在讲授法律观念时,笔者以热点的“彭宇案”为例,通过对该案的起因、一审和二审结论讲解等以及留给同学们思考风险社会中如何做雷锋?如何理性看待社会对于助人为乐的评议?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同学们认识了有关法律原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界限等人文知识,也使他们培养了法律的证据思维和理性思维,法律意识也能逐步形成。
案例导入法区别于高中阶段的填鸭式教学,后者使学生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和发展。坚持应试教育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更不能满足企业对于高职院校人才需求。有学者指出:“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师生双向交流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分别采取讨论启发、提问启发等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2]可以看出,案例给予学生不仅生动活泼的课堂和对知识的深刻记忆而且对于学生从高中到大学思维转换的培养取到重要作用。
模拟法庭是法律案例导入法的重要形式。在学生具备一定分析法律案例能力基础上,提供一个法院已经判决的案例,让学生自愿组织模拟法庭并组织其成员,让他们担任该模拟法庭中的法官、检察官、法警、证人、辩护人、书记员、被告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人,而老师仅作为法律上和组织程序上的答疑者,任何角色都不参加,甘当学生组织模拟法庭活动的顾问。其意义更在于:“在模拟法庭辩论审案的过程中,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有明确的角色担当,负有一定的责任,为了确保自己的团队胜诉或判决得当,学生会表现得相当积极主动和配合。”[3]为把模拟法庭活动组织好,模拟法庭成员自觉集中在一起排练,分析和探讨案例以及对每个角色扮演上如何与实际更加相似等都认真地去准备。在模拟法庭实践中,给很少接触法律的高职学生更多展现自己机会,既有情景剧的表演,又能学到法律知识和了解法律程序。
三、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授课需要耐心的育人态度
前述讲到在工科高职院校中,由于受制于三年学制的限制以及学生到企业实训的要求,学校也受制于学生的就业压力,在有限的学时内就会分配更多的学时给予专业课,使得对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培养上课时不能得到满足。甚至有学者毫无避讳地批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最大教学失职。”[4]该种观点认为以专业和学科建设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忽视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人生观教育,最终因为没有正确对待“育人”的问题可能导致教学的失败。这种现象真实地反应了当前某些高职院校办学功利性的现状,单纯地强调授业而轻视造就人才道德素质的培养,可能是某些高职院校和某些专业老师观念上的通病,当然也是学校与教师的失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高职从事人文素质教育者而言,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课时耐心给学生讲授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高职学生中文化功底差,有些学生在高中阶段还有些不好习惯甚至恶习,耐心地塑造人格和提升道德的教育就非常重要。
在高职院校配置人文素质课时相对较少情况下,教师应处处为学生思想境界和认识世界能力的提高着想。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课时在布局上轻重有度,应重点针对学生对于社会认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上作大量讲解。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收集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们思维上在即使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也可以互相讨论和发表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老师进而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分别加以指正并把较为正确的处理办法传达给学生,老师也可以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者态度与同学们分享。总之,人文素质教育课的老师在课堂内外都应该为学生着想,把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理解、态度和激情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高职院校内接受技能培养时也能感受到人文情怀的洗礼,做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和尊重他人的人。
素质教育课如果仅仅是空洞的说教,对于文化起底比较低且学习兴趣不浓的高职学生来说,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让他们对这些课程感到厌烦。因为学生在高中时期就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各门学科都是反反复复的说教中度过,若仍遵循说教式的讲课方式,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就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素质教育课应遵循人文社会科学基本规律,讲授某个原理应把书本与现实结合起来,渗透教师自己的情感在社会事务判断和人生看法上与学生形成共鸣,既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又使学生养成对社会关注和建设的美好情感。素质教育课老师应乐意同认识或者不认识的高职学生讨论对人生的看法、对社会上热点问题分析、对法律问题甚至他们在情感上的困惑等问题的解答,也应愿意用客观、公正和中立的立场来答疑解惑,使高职院校学生养成和保持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自我发展定位上思考,而不是仅仅成为公司和企业需要的“高级技工”。
高职院校在面对学生就业压力和生源竞争的漩涡中,重视学生的学科和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有其自圆其说的逻辑前提。但是,高职院校也属于高等学校范畴,培养的学生直接进入社会进而影响社会也被社会影响,因而,任何高校都有责任对所培育的人才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且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从而不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感染,而是为社会注入清新的空气和活力“感染”社会和影响社会。人文素质教育课本身具有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功能,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和塑造。素质教育课老师就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用心用情地把对生活和社会的正确见解和看法传递给学生,也让学生带着对人生思考的强烈兴趣期待着你去讲解下一课程,用现实社会中正面的案例激励、鼓舞学生,也用某些反面案例警示学生和引导学生。
近年来,用人单位反映工科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出现缺失诚信和职业道德的现象。重庆暨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需求大量高职院校人才以满足不断入驻的公司、企业用人要求,重庆高职院校应培养出具备高技能与高人文素质的人才,重视人文素质课及其教学效果为社会提供讲诚信有道德的合格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冬梅.高职法律基础课教改浅思[J].辽宁高职学报,2003(3):86-88.
[2]唐治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经济,2007(1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