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经济工作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公共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精细化管理
芙蓉区是湖南省会长沙市的中心城区,也是彰显中部经济发展成就的标志性城区,历来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湖南省有“芙蓉国”的雅称而得名。芙蓉区区域面积4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万。芙蓉区经济实力雄厚,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突破千亿和百亿大关,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位列全省各城区之首,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省率先、中部领先地位。
芙蓉区是长沙市面积最小的区,仅占长沙市总面积的1.96%,占城区面积的3.5%,但经济总量却占城区经济总量的21.2%,区域范围内集中了6000余企业和5万多户个体户,数量多、产业结构复杂、经济体量大,且集中分布中心区的商务楼宇之中,这一特点给区域经济的精细化管理带来挑战,为全面掌握区域经济的“家底”,以准确的视角、理念、方法来谋划区域经济发展,使城区经济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中开创新局面,芙蓉区政府对全区范围内所有的企业单位、规模个体户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清查摸底。清查摸底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在工作中探索了一条整合基层经济职能部门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共同服务经济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子。
一、具体做法
1.强化领导,建立高规格的工作机制。芙蓉区成立了工商企业、规模个体户清查摸底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统计、工商、税务等所有的经济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5个工作组,将全区14个街道、园区分为5个片区,区级领导带队联点进行督促指导,形成了“分组落实、分街组织、分片摸底”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区统计局,负责日常工作。高规格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工作迅速高效开展。
2.整合资源,实行“大协作”的部门联动。此项工作涉及到各经济职能部门、税务部门、街道办事处,必须依靠各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在征询各部门意见和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区统计局科学合理设计了调查表格,确保调查结果能准确对接到区委、区政府和各个经济职能部门的现实需求。工商、国地税、统计、质监、金融办、楼宇办等部门按照“一盘棋”的思路,互相配合、协作,实行业务系统资源信息共享,以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国地税纳税单位名册为基础,将清查摸底的调查结果与部门信息相互印证、完善和比对,提升工作质量。
3.系统重建,推行“精细化”管理。本次清查摸底工作是区政府一次创新性工作,也是一次建立标准的过程。芙蓉区尊重经济工作的专业性,通盘考虑工作方案,结合清查摸底工作目的,对方案设计、流程掌控、业务资料准备和培训、宣传方案、质量审核和验收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谋定而后动。方案确定后,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动态跟踪反馈信息,及时修正工作方法,下l补充工作要求,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追踪,破解工作瓶颈,进行业务工作上的纠偏,确保工作进度。狠抓质量控制管理,制定一系列的质量抽查、集中会审和工作验收方法,建立调查数据验证和追溯机制,确保工作质量。为保证数据的全面准确性,清查工作借助了质监和工商的业务网站,制定了许多比对的流程和程序。从技术手段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绩效考核,实行量化的考核办法。芙蓉区将清查摸底工作纳入全年绩效考核,制定考核方法,将各项工作进行量化,细化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奖惩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由于业务工作要求的细化和验证追溯机制的建立,各项工作有据可循,绩效考核可以量化且可确保公平公正,也反过来提高工作要求和工作质量。
二、主要成果
从清查摸底情况看,通过这项工作,全方位提高了芙蓉区经济工作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能。
1.全面摸清了经济家底,为推进芙蓉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地毯式的清查摸底,建立和完善了街道的税源、招商、楼宇、项目、产业资源的台账,较为系统、全面地摸清了全区各类经济单位情况,搞清了全区的家底。同时建立了统一完善的全区分街道经济系统数据库,从目前情况来看,数据库内容详细全面,各类汇总结果均能追溯验证,可对接到各个行业、各个企业,能准确对接区委区政府和部门需求,为经济工作安排和政策制订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清查摸底结果,区政府召开了一系列经济工作会议铺排了相关工作:制定了年度国民经济计划目标、修订了《芙蓉区经济发展奖励办法》,召开了各街道和经济职能部门的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经济工作发展思路、具体目标和任务。
2.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当前芙蓉区经济正站在转型升级、率先发展的新起点。通过清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了全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发现了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对芙蓉区情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对中心城区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通过对这次现代服务业、金融业、楼宇经济及其产生的税收、中央商务区发展情况等各方面的情况分析,更进一步明确了芙蓉区发展思路:作为中心城区,必须紧贴时代脉搏,把握发展大势,致力于集约发展、率先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创新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都市工业,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中开创新局面。创新推动中心城区的挖潜提质,发展优质产业,引进优质企业、整合优质资源、优先产业引导,从而全面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力争做到优质产业充分发展,产出高效,把芙蓉区建设为金融中心洼地、商务中心高地、消费中心福地。只有这样才能在转型提质中把握先机,在区域竞争中争取主动,在配套改革中找准位置。
3.创新工作机制,为破解经济信息难以共享利用找到一个突破口。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的原因,各个部门更多地是站在部门利益的基础上来谋划工作,各个街道也经常是站在街道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很少能真正从全局的角度来谋划工作;从业务来看,统计、工商、税务、质监各有一套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建设,独立的系统致使一些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间各自为战,而这些信息又没有实行共享,形成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如某些经济单位搬迁很久,工商办理了注销,税务却浑然不觉。清查工作强化了街道、区级经济职能部门、税务部门的配合,以网格化管理的街道一级为实施主体,把税务信息、楼宇、招商、项目信息对接融入经济工作中,建立了多方的联动机制,整合了信息资源和业务资源,业务进行了对接,打破了部门分散管理的隔阂,有效破解济工作信息不对称难题。
4.在清查中强化服务,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了一个载体。芙蓉区将清查摸底工作结合到全区特色工作――企业服务“直通车”工程中,在清查摸底的走访过程中,收集整理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接企业的服务需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优良环境。并将根据搜集整理的问题和掌握的情况,对驻区单位、楼宇、市场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如解决部分楼宇停车难、电梯慢的问题,商务楼宇的白领午餐问题,企业扩大经营的办公场地协调问题,部分闲置楼宇的对接问题,部分市场的提质改造升级问题等,做到“一事一策”,对症下药,为企业排忧解难,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5.充分挖掘经济增量,为芙蓉经济增强了发展后劲。清查出国、地税务登记均无的企业600余家,反馈税务部门新增了税源,新增接近或达到统计“三上”企业标准单位300余家,另外对接近“三上”标准的单位建立了纳入储备数据库,密切联系跟踪。全面了解了楼宇闲置、租赁情况,对盘活闲置楼宇资源,引导和扶植低端楼宇提质改造,盘活存量、引进增量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三、基本经验和启示
通过清查摸底工作,芙蓉区对区情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又对中心城区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获得了许多重要启示。
启示之一:契合各方面的需求,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是推进工作的基本前提。经济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区委区政府和经济职能部门、街道均需要完整的经济信息来实现对制订决策、业务运作、流程管理以及企业服务等方面的全面掌控。从区委区政府层面来看,对掌握行政区域内各类经济单位整体发展情况、税收情况、行政管理情况、企业经营情况、经济工作思路、引导经济发展、经济政策的制订上有信息需求。从区直经济职能部门来看,对职能范围内的管辖单位有行政管理需求,同时对承担对应职能区域经济发展信息有搜集需求(如楼宇办、金融证券办对相应产业发展情况有信息需求)。从税务管理部门来看,对纳税单位的税收征管有现实需求,共享其他部门数据、结合街道协税护税工作,对加强税收征管、扩大税源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街道办事处来看,作为直接面对经济体的驻地机构,对辖区内经济单位情况、发展情况、部门备案管理情况有直接需求。而此次工作正好契合了各部门和街道的需求和利益,实现了各方工作要求的统一性,所以就能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调动了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了工作有序开展。
启示之二:实现部门数据共享,以区县级政府实施主体,实现“大经济”工作格局是大势所趋。近年来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已使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基本实现了内部高效管理。然而,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建设,致使一些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间各自为战,丰富的信息资源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形成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有工商、税务、质监彼此孤立的信息系统,无法实现对业务运作和流程管理的全面掌控。迫切需要抓住已成熟的信息需求契机,推动跨部门基础信息共享,实现大经济工作格局,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必然选择。
推动关联部门的信息互联,既要基于现有管理体制,又要推动管理体制改革。随着信息交换特别是应用性数据交换工作的深入展开,要逐渐打破信息资源的部门垄断思维,变管理为服务,提高对基础信息共享的认识,并由此带动管理体制的创新,发挥信息资源在加强监管和服务社会中的作用。
一方面区县政府作为基层政府,直接面对基层经济单位。街道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可真正意义上实现条块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区级政府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强,工作要求也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能够整合标准和资源,确保工作执行到位。要整合各级各部门的资源开展工作,下好经济工作部门街道联动这盘棋,运行机制保障是基础。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工作,各个工作组进行指导和督查,部门人员进行业务指导。通过运行机制,部门和街道得到了有机配合,保证力量配备到位,耐心细致配合,形成合力,才能高标准完成工作,确保工作质量。
启示之三: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实施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是搞好经济工作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对精细化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必然要求政府对经济发展微观层面中所有经济体的各类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准确详实的数据和情况是实施经济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要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就必须对接企业需求,进行产业引导,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经济发展是动态的,企业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在当今的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打破工作瓶颈,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建立一个基础经济单位实时动态数据库,是实现跨部门街道数据信息共享和实时更新的基础,政府部门也可以基于该数据库再进行开发和拓展各项应用,从而对接到具体业务工作,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目前的清查摸底结果具有时点性,要实时掌握区域内经济单位的情况,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并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手段进行实现。建立经济信息平台,并同时设置对应的行政长效机制和机构,保持常态化的运转,是经济工作的必然要求。
启示之四: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再造经济工作流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实施大经济工作格局,把条线工作有机结合既是提高政府效能的有效手段,也是经济发展对政府经济工作提出现实要求。随着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的经济职能管理功能必须进行流程再造。如同淘宝网等网络购物改变消费购物方式一样,信息技术也将促进政府经济工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水平。通过对微观信息的详实掌握,政府将更多的做好监管者、服务者的角色。一是政府监管职能将进一步强化。政府可实现全面掌握信息,实现动态监管,随着发展可以建立信用系统来建立档案,实现精细化奖惩,如食品安全、违约成本、责任追溯,通过这些手段优化经济微观生态环境。税收征管效率得到最大化,可用财力提升,为领导决策提供即时有效准确的信息。二是服务职能将大大提升。可实现即时对接,实现网上办事,同时建立互动机制,企业提供服务需求和困难反馈,经济职能服务对接企业排忧解难,实现良性互动。三是服务功能将大大拓展。随着网络化时代全面到来,移动终端以及4G网络广泛运用,云存储、照相、GPS地理信息均为系统拓展提供无限可能性,如经济微观主体和电子地图结合形成的数字化经济地图,甚至可实现GPS定位,从而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分析及企业信息对接;智能移动终端的及时性可解决信息采集成本降低、时效性提高、信息准确核对核实功能;3G网络和云端存储功能可实现信息及时交换。
一、加强预测分析,切实抓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
一是做好税源调查,及时分解落实。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年财政收入工作目标,做好收入结构和规模的预测分析,并做好财政收入任务的分解落实和每月收入的组织协调工作。二是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开展综合治税工作,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完善和规范非税收入收缴和核算管理,杜绝跑冒滴漏。三是加强数据统计,确保及时准确。根据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要求,及时提供相关统计数据资料,及时编辑整理全市财政收支统计资料,供各级领导参阅和各相关单位及各级财政部门参考使用。四是加强经济分析,及时提供参考。密切关注财政经济运行的变化情况,结合财政经济运行中热点、难点问题,做好月度、季度财政预算执行分析,月度分析注重突出本月变化特点,季度分析着眼于宏观角度突出分析财政与经济的联系,预测财政经济形势,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及时、准确,第一时间提供给各级领导和部门参阅。
二、加强支出管理,确保预算执行
一是严格执行预算,加强资金调度。确保基本支出预算按序时进度及时拨付,项目支出预算按各项专项投资计划和财政性投资项目建设计划以及项目进度及时拨付,及时落实到位各项工业扶持政策资金,及时划拨“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和各项专项资金。二是加强支出进度分析,完善考核通报制度。加强月度支出进度分析,及时反映预算执行动态,完善市本级预算支出执行分析制度,落实财政部门内部支出科室预算支出执行分析工作职责,定期组织召开预算支出执行进度分析座谈会,及时掌握部门预算执行进度,做好督促检查工作,研究解决财政预算支出增长和执行率“双低”的突出问题;密切关注县(区)财政预算支出进度,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三是建立健全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的长效机制,增强部门预算单位和县(区)财政部门加强预算执行的责任意识,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的追踪问效,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益性和安全性。四是加强预算支出执行动态监控。全面跟踪财政资金支付流程,加强核查并通报违规情况,严防各种违规操作和年终“突击花钱”的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三、继续深化财政国库改革,确保各项改革推进更加有力
贯彻落实《壮族自治区财政国库“十二五”规划》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全面推行各项财政国库制度改革。
(一)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1.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的范围。研究制定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的方案;研究推行县级所属乡镇视同县本级预算单位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各县(区)级将所有级次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各县(区)级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轨。2012年市本级、各县(区)完成所有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目标。
2.完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改革管理制度和相关管理措施,优化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审批、支付流程,完善《市本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按照财政国库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对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进行科学修订,为巩固实施改革的成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资金支付方式划分标准和程序,提高财政直接支付审核效率,将可以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办理的财政资金实拨业务纳入到直接支付中来,减少实拨的业务量,提高工作效率。
4.加快推进公务卡管理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务卡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对本级预算单位现金管理,研究制定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将预算单位的办公费、水电费、印刷费、差旅费、招待费和会议费等公务支出列入公务卡强制结算范围,凡具备刷卡条件的,一律使用公务卡结算,切实提高公务卡结算使用率;二是继续推进县(区)级公务卡改革,2012年底前所有县(区)全部启动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三是完善公务卡支持系统,方便预算单位用款;指导预算单位利用公务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四是按规定统一使用中国银联标准信用卡,督促各相关部门在公务卡使用过程中加强对公务消费和私人消费信息的保密性管理;五是强化公务卡风险管理,防范信用风险;督促各银行做好公务卡结算的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大POS机布设力度,提高商户受理意愿,协调优化完善公务卡受理环境;六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手段实现对预算单位公务卡消费信息的动态监控;七是开展市本级预算单位公务卡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并对专项检查情况在全市进行通报。
(二)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1.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市本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一是完善《市本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突出零余额账户在预算单位所有银行账户中的主体地位,严格控制单位实有资金账户,逐步将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纳入监控范围,杜绝单位将零余额账户资金转到实有资金账户随意支用、不经审批擅自开设账户、截留转移资金私设“小金库”、大量结余资金滞留在实有资金账户等违规现象发生。二是完善市本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日常审批制度和年检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三是使用自治区推广的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系统软件对市本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进行动态管理,并争取该系统年内上大平台运行。四是会同人民银行中心支行组织开展对市本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和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对违规设置的账户进行撤销清理。
2.切实做好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及整改工作。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清理整顿财政专户整改意见的通知》要求做好我市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工作,一是结合通知提出的八项主要问题和八项整改意见进行对照检查,制定我市清理整顿财政专户整改方案。二是按规定撤并无有效文件依据、同类性质多头开设以及一年内没有业务往来的财政专户,按照财政专户管理规定对财政专户进行归口统一管理。三是督促指导县(区)财政部门落实整改工作,对部分县(区)落实整改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四是根据财政部的《财政专户管理办法》以及自治区有关财政资金专户管理的指导性意见制定我市的《市本级财政资金专户管理办法》。
(三)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机制建设
1.加强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机制制度建设。按照财政部关于建立起预警高效、反馈迅速、纠偏及时、控制有力的覆盖各级财政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的要求,制定《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暂行办法》和《市本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动态监控事前预警规则》。
2.加快国库动态监控系统的筹建工作。结合我市财政业务大平台建设具体情况适时提出市本级国库动态监控系统建设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改造需求,尽快建立起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基础,以实时动态监控为重点,事前威慑、事中监控、事后查处的一体化预算执行监控机制,提升财政财务监督管理水平。
3.探索完善市本级国库动态监控范围的方法。探索动态监控的范围,切实加强重要领域和重点资金动态监控管理,把会议费、接待费、购车经费支付使用支出等纳入日常监控,研究完善动态监控的基本操作流程、动态监控的管理职责和动态监控信息的运用等,加大违规问题纠正力度,加强动态监控内部管理,切实提高动态监控实时性和全面性。
4.研究提高动态监控分析运用效应。加强动态监控数据的统计和信息分析工作,建立多层次的动态监控报告制度,通过季度、年度及专项分析报告等形式,对动态监控发现的问题及情况进行分类梳理、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反馈效果,进一步加大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效果的综合利用。
5.推动县(区)级财政部门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按照自治区财政厅的工作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我市各县(区)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进度。
(四)加强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信息利用
配合人民银行国库做好我市财税库横向联网系统接入全国财税库横向联网系统的相关业务测试与切换工作,积极推进税收收入电子信息共享工作,研究建立财税信息交换统一框架,扩大信息共享内容和加强信息分析利用,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分析预测水平。
四、规范国库管理工作,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严格按照批复的支出预算、项目进度和财政资金拨付工作规程等办理各类财政资金的日常拨款,及时办理会计核算业务。二是加强财政资金用款计划管理,规范非集中支付单位预算内资金拨付程序,加强资金拨付和预算指标的衔接,将财政资金专户拨付纳入指标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严格按预算办理资金拨付手续。三是建立健全多层次对账制度,强化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人民银行国库、开户银行之间,财政部门内部各业务部门之间,上下级财政之间的定期对账制度,及时反馈对账结果,修正错误信息。四是做好预算收支旬、月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季报、财政专户月报等预算执行数据的汇总上报工作,确保预算执行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权威性。五是规范预算内非税收入收缴流程,确保非税收入的收入项目及对应的缴入科目以及各级次分享比例的准确性,完善非税收入收缴信息反馈制度,确保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执收执罚单位全面、及时、准确掌握收缴信息。六是继续稳妥地开展市本级财政专户资金增值管理运作,科学制定财政专户资金增值计划,在确保资金安全和及时支付的基础上,实行专户存量资金的动态计划管理,有效地增加财政专户资金利息收入。七是加强国债转贷资金、地方债券资金的核算和管理,及时组织还本付息。
五、做好财政决算工作,稳妥推进决算公开
(一)加强财政决算管理,提高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水平
一是认真组织实施年度财政总决算和部门决算编审工作,加强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区)的决算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全市财政决算编审水平。二是加强对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探索建立科学的决算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决算分析和数据利用水平。三是认真做好决算批复工作。尽早谋划,统一制定决算批复的格式,通过部门决算批复加强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达到更好地确认各单位的资金结余结转数额的目的,促进预算单位结余资金管理不断规范。四是开展财政决算考核评比,对决算编制工作水平较好、编报质量较高、数字真实准确的县(区)和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激励和促进各县(区)、各部门及本局各科室切实加强决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决算编制工作的责任意识,提高决算报表数字的真实性、准确性。
(二)着力推进决算公开工作
一是按照国务院、财政部的要求,制定我市决算公开工作方案,积极稳妥推进市本级2011年度决算公开工作,包括财政总决算公开、本级政府“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公开、本级部门“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公开和本级部门决算公开等。二是指导县(区)财政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决算公开工作。
六、落实制度,切实保障财政资金安全
一是对《市财政局国库科财政资金拨付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等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查找财政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堵塞管理漏洞,适时修订和完善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办法。二是充分利用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机制,逐步将动态监控范围扩大到所有财政资金和全部预算单位,根据需要确定监控重点,形成“事前事中有效控制,事后跟踪问效”的资金支付使用全过程监控模式。三是加强对县(区)财政国库部门资金管理情况的工作指导、定期检查与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
七、加强对县(区)财政国库管理工作的指导
一是加强对县(区)总预算会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县(区)财政总会计核算管理,逐步纠正和制止县(区)用超调资金搞建设或从国库暂付无预算安排的支出的做法,确保县(区)按照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进度使用资金,进一步提高全市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二是加强与县(区)财政部门的沟通联系。通过深入各县(区)财政局调研、召开全市财政国库工作会议和县(区)国库工作座谈会,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财政国库工作进度,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全市财政国库干部开展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总预算会计基础规范等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县(区)财政国库干部业务水平。
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综合办公室在人员少、事务杂、任务重的情况下,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主动参与政务,规范管理事务,努力搞好服务,狠抓效能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围绕中心,当好助手,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今年以来,我们围绕两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综合服务职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提高政务服务标准,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1、深化服务,努力做好参谋助手。一是为领导服好务,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对党委、管委会做出的重大决策、交办的事项认真落实、积极办理,做到了领导强调的事情有督办,领导交办的事情有回音。二是为各部门服好务,体现好桥梁纽带作用。我们牢固树立部门工作就是全局工作的意识,保证了上传下达、上下协调的及时到位。各部门负责承办的工作碰到困难和问题的,认真做好了左右贯通和主动服务工作。三是为群众服好务,树立好一流机关形象。对前来办事的基层人员和一般群众,始终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去面对,对每一个电话都热情接待、妥善处理,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全年共处理市长公开电话27个,全部得到及时解决。
2、规范程序,努力做好会务组织。进一步完善了会议组织程序,从会议通知、会场布置、人员核查、桌牌摆放、材料发放以及车辆调度、用餐安排等环节周密准备,保障会议的顺利召开。今年以来,我们精心组织,积极协调,周密筹备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工业新区筹委会会议、工业新区办公室会议以及党委会、主任办公会、电视电话会等各类会议110多次,整理情况简报、会议纪要等文字材料50余份,会务工作日趋程序化、规范化,办会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3、提高质量,认真完成文字和信息工作。认真总结归纳两委领导工作思路,及时了解招商引资、产业聚集、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的最新进展和工作亮点,努力借鉴其他开发区的经验做法,力争综合材料达到领导满意。在工作人员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全年共完成两委领导讲话、致辞、汇报、请示、报告等综合材料400多篇。按照“紧急信息抓速度、同期信息抓角度”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向市委、政府及省开发区协会报送开发区工作成绩和亮点,被市委《信息》采用30条、市政府《政府快报》采用26条、《开发区》杂志刊用18条,反映养元公司发展经验的调研文章《品牌是企业发展的风帆》在市政府《调查研究》刊发。同时,编发《开发区信息》10期,编发《工业新区建设》14期。
4、真督实查,确保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我们坚持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难点工作抓督查,把落实党委、主任办公会议定事项和民生工程、重点项目等作为督点,定期督办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工作责任落实,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围绕雨润、英利等重大项目建设以及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我们进行了20多次专项督查,促进了工作落实。
(二)强化责任,开拓进取,不断提高事务工作质量。一年来,我们坚持高标准定位,向管理要质量,看结果论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1、细致规范做好公文办理。一是严格把关,提高公文质量。对以党委、管委、办公室以及工业新区办公室名义印发的各类公文,严把起草、校对、审核、缮印、发送、实效六个环节,实行办公室领导政策审查、法制科法律审查、综合科文字审查、秘书科格式印刷审查“四审查”。全年印发各类公文147件,全部做到了准确无误。二是准确及时,做好公文传阅。一般公文一日两传,急件密件随收随传,领导批文逐条登记、转办、催办、保结、存档,全年传阅上级文件275件、机要文件497件、传真356件,全部做到了准确无误,件件落实。三是科学规范,做好档案管理。对各类行政公文及时进行分类、整理、归档,对文件档案目录、盒内文件目录、文件资料汇报等全部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输入微机,确保文件查阅的准确性和快捷性。全年,共整理文书档案454件,科技档案28卷,并面向各部门和社会提供档案查询76次。
2、扎实做好网上审批和网站管理。一是开展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制定了《开发区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了全区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项目梳理工作培训会,对相关部门的项目梳理工作进行了督察、指导和协调,对报送的项目梳理资料进行了审核。全年共梳理12个部门的各类项目132项,其中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116项,公共服务事项16项。二是加强门户网站管理。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并按照全市网站CA认证管理的要求,对我区所有参加网站管理、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工程建筑领域管理和维护的人员进行了重新备案,发放了CA密匙。三是做好网络信息安全。为确保建党90周年期间网络信息安全,组织开展了机关网络信息安全自查,并完成了开发区网站在国家互联网中心的重新备案工作。为加快开发区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初步建成了OA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3、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今年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从建章立制、工作体制、工作调度、学习培训等方面入手,初步搭建起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框架。在制度建设方面,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审核、、保密审查、考核、责任追究、档案移交等工作制度。在体制建设方面,实行了办公室牵头、全区各部门分工负责的两级工作体制,明确了各部门的政府信息采集员、审核员、员。在工作调度方面,实行了月调度、月通报制度。在学习培训方面,先后三次组织全区政府信息公开人员进行专题学习,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截止目前,全区共各类政府信息760条,既做到了及时公开,又未发生泄密事件。
4、认真推进政府法制工作。对全区法制工作情况进行了摸底,开展了执法人员清理和行政执法案卷检查考核等工作。特别是联合监察局,对质监、国税、公安、工商4个执法部门的依法行政案卷等进行了评查并进行了打分排名。组织全区130多名执法人员参加了市行政执法培训,对行政执法证件进行了重新审核年检,对调离或退休人员的执法证件进行了收回注销。
5、认真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我们在各成员单位的大力配合下,重点开展了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队伍建设、应急宣传培训、应急示范点建设、应急工作考核等工作。一年来,我们在58家企业组建了应急管理机构、完善了应急预案,建成了2支综合应急队伍、4支基层应急队伍,开展了消防知识“五进”(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幼儿园、进机关)活动,引导鼓励各级部门开展了“四个一”(每人每年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与他人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和避险经验,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隐患排查)活动,组织各类培训、演练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近万份,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提升服务,优质高效,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围绕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重点工作,我们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搞好机关后勤服务,确保了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1、全力做好公务接待。我们认真准备接待方案,反复推敲路线,全面仔细考虑迎接、膳食、住宿、行车、参观等每个细节和环节,提高简介材料的标准,接待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共接待党政考察团和投资考察团42批次,共计约2500余人。特别是省领导来区视察、项目拉练、省级园林城市创建考核等大型接待活动,我们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从制定接待方案、确定项目点、周边环境、沿途讲解、现场讲解等方面做到细上加细,认真做到了路线摸透、情况清晰、材料充足,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扎实做好机关管理。一是加强机关大楼管理。针对办公楼设备老化、维修任务重的情况,积极做好设施维修养护。全年共排除各项隐患事故12处,确保了中央空调安全运行4800小时无事故,维修养护供水、供电设施2700余件次,保障了办公楼的正常运转和干部职工正常工作。在重点部位安装了节能设备,水电费用比去年节约5%。二是加强机关食堂管理。进一步强化用料核算和成本控制,努力增加饭菜品种,在原材料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做到了不提价、不减量。同时接待外来领导和客商380多人次,圆满完成了任务。三是加强机关车辆管理。严把教育培训、安全运行、节油降耗三个环节,严格执行车辆运行、维修、养护各项规章制度和驾驶员奖惩制度,建立了车辆运行及各项费用台帐,进一步降低了费用,做到了安全行车无事故。四是加强机关门卫管理。全面落实来客登记和车辆登记制度,全年盘查登记车辆1.5万辆,8000多人次,维护了管委会的正常秩序。五是加强值班值守管理。严格实行24小时双人双岗值班制度,建立了总值班、部门值班的应急值守网络和县级领导带班、双人双岗值班、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了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做出决策。
(四)立足实际,健全机制,努力加强内部管理。今年以来,我们以搞好“三个服务”(服务领导、服务各部门、服务群众)为宗旨,立足工作实际,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整体工作水平。一是加强教育管理,健全学习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组织各科室到先进县市区或上级部门参观学习,邀请市直部门相关科室的领导指导工作,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二是加强目标管理,健全运行机制。办公室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目标分解,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工作定期汇报和年终考核评定。各科室自加压力,达到了限时办结、及时办理、按时办妥等工作要求,促进了工作的高效运转。三是加强考核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各科室工作。实行签到制度,对上下班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由办公室领导班子年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评优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理顺了内部关系,激发了工作动力,提高了工作成效。
(五)强化学习,廉洁从政,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我们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抓学习,抓作风,抓制度,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一是抓学习。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八次党代会、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廉政准则》等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相关规定,强化党员干部把握大局、谋划发展、廉洁从政的能力和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二是抓作风。我们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与监督,办公室班子成员以身作则,教育和引导办公室全体人员廉洁自律,自觉做到了干净干事,切实规范了从政行为。三是抓制度。严格执行党务公开制度、学习会议制度等各项制度。严格发展党员程序,积极发展优秀人员入党,今年发展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
与此同时,我们还圆满完成了工业新区综合协调组和开发区群工办、食安办等相关工作任务。
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两委领导的要求相比尚有差距:一是服务意识还有待提高,对服务方式和服务内涵的认识还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二是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的作用还不够,主动参与意识还不很强;三是由于办公室工作较为繁杂,干部职工全面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二、年主要工作思路
年是全区经济社会建设任务更加繁重的一年,综合办公室将继续紧紧围绕区党委、管委会的中心工作和工作思路,以提高综合服务质量为目标,以“行政提速、服务提质”为着力点,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保障,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努力做到领导满意、部门满意、群众满意。
(一)优化素质,创建一流队伍。一是提高理论素质。以定期集中学习为平台,把学习中央和省、市、区有关政策做为重点,充实完善思想体系,提高办文办会质量。二是加强作风建设。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增强办公室人员的大局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充分发挥办公室的表率作用,努力把办公室干部队伍造就成政治合格、品质优秀、作风过硬的战斗集体,争创一流业绩,不断把办公室工作推向新的水平。
天津五大平台对接863成果与中小科企
国家科技部3月批准建立“天津滨海新区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促进中心”。促进中心依托滨海新区北方技术交易市场建立,以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伙伴城区建设为核心任务,建立企业需求信息平台、融资服务平台、政府资源平台、863专家服务平台、863成果信息平台等五个平台,充分聚集和优化配置这些平台资源,形成863成果与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接的服务网络,构建长效对接机制。目前,促进中心已完成组建,投入运行。
天津滨海新区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伙伴城市(城区)试点工作,自2011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已经建设完善了组织机构与协调机制,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与政策措施,多渠道聚力推进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截至2012年底,共获取了20000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成果和100多项重点推介项目,初步建立滨海新区国家863项目成果库和精选库,在新区和功能区层面组织了100多场次不同规模的对接活动。与北京、大连、武汉、上海等地的500个863项目成果进行了对接,达成合作项目共计202项,其中投资超过亿元的项目8项,投资超过2000万元(含)以上规模项目62项,投产创办企业项目94项,协议总投资达到72亿元,预计新增产值120亿元。
宁夏
宁夏完成《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方案》编制上报工作
3月,按照国家工信部和财政部要求,由宁夏自治区经信委牵头,经过现场调研,在各市筛选上报窗口平台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方案》,并上报国家相关部门批复。《方案》分为宁夏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总体建设思路、技术实现方案、重点建设内容、运营模式、保障措施、预期效果、资金来源、窗口服务平台项目概要等章节,约10万字,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宁夏自治区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上报前,还组织专家对窗口平台及建设方案进行了评审和论证。
《方案》综合考虑宁夏自治区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立足不同区域发展定位构建以自治区服务平台为枢纽、窗口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一枢纽多窗口”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总体格局。以自治区中小企业服务大厦为基础,建设自治区公共服务总平台,按照“区域覆盖、产业调优”原则,重点规划建设6个市级综合窗口平台和符合我区产业布局重点的8个产业集群服务窗口平台。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1个网络(公共基础网络)、3个平台(基础云平台、在线应用服务平台和移动应用服务平台)、3个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呼叫中心和项目运营管理中心)。项目总投资13062.5万元,其中,2013年项目投资10468万元。
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成后,将实现全区统一的在线服务和呼叫服务系统、服务平台网络运营管理系统、共享数据资源中心等,基本形成信息畅通、功能完善、服务协同、资源共享、供需对接便捷、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骨干架构。年带动服务资源不少于50家,开展服务不少于10000次。宁夏自治区广大中小企业将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获得优质、高效、全面的服务。
安徽
安徽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
2013年,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项目达1251项,总投资247亿元;产业集群专业镇及中小企业培育建设项目542项,总投资1277亿元。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以项目为依托,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打造行业“小巨人”。
“中小企业项目绝大部分属民营经济项目,涉及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等众多领域,符合国家政策和产业导向,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安徽省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安徽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项目带动,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逐步从一般加工制造等传统领域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扩展,不断改善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
产业集群专业镇及中小企业培育建设项目,则突出主导产业,强化特色,提升专业镇产业集聚发展的层次,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集群专业镇创业服务能力、建设水平和示范创业基地的综合实力。
今年,安徽省将加强对500户“专精特新”企业和1000户成长性小企业的培育。安徽省经信委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动中小企业项目顺利实施,早投产、早见效;加快培育一批生产专业化、技术高新化、产品特色化和国内有影响、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形成与大企业分工协作、专业互补的产业体系,成为地方经济的骨干和安徽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安徽小微企业注册登记费免征
为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今年安徽省工商部门将继续免征小型、微型企业注册登记费,切实减轻小微民营企业负担。
去年以来,安徽省工商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下,本着最大限度方便全民创业的原则,从投资主体、注册资本、出资方式、经营范围、名称登记、投资领域、集团登记等方面放宽准入条件,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凡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和残疾人设立50万元以下有限责任公司(或个体工商户)的,允许创业注册资本“零首付”,须在2年内缴足注册资本。对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免收包括开业注册登记、变更登记、年度检验、补(换)证照在内的注册登记费。
为扶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安徽省工商局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项目,在安徽省推行了企业登记“并联审批”“一审一核”和“首席代表”制,缩短办事时间,简化工作流程;将能下放到市、县工商部门办理的审批项目,一律下放到市、县工商部门办理。同时,安徽省工商系统还全面实行私营企业在属地登记和监管,尽可能地方便投资者;对合芜蚌三市下放各类企业直冠省名核准权;在12个试点县(市)下放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权限,实行委托给有条件的工商所办理登记注册。大力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全面实行个体工商户的登记就近由工商所办理,委托工商所直接核发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实现了个体工商户登记工作的全面提速。
安徽”合芜蚌”再获税收政策“红包” 有效期限3年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再次收到政策“红包”。在从今日省政府召开的新闻会上,合芜蚌试验区将正式享有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等的3项税收政策。
这3项税收政策为,试点期间,给予试点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和为科技人员缴纳的“五险一金”列入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范围,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列入税前扣除,相关技术人员获得股权奖励应缴纳的个税在5年内可以分期付款。
据悉,此次3项试点政策有效期均为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去年发生的相关税收,可以在今年报税时进行追溯返回。
河北
河北认真办好10件实事 积极扶助小微企业成长
3月7日,河北省中小企业局正式《办好10件实事扶助小微企业工作方案》及《责任分工安排》。方案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要求全省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集中力量办好10件实事,进一步强化服务小微企业、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这10件实事是,推进政策落实、解决融资困难、破解用地瓶颈、推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创业基地建设、推进平台网络建设、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财政资金扶持。
在同时的《办好10件实事扶助小微企业工作责任分工安排》中,细化了每项实事的主要工作内容,明确了责任单位。
为真正把10件实事办成、办好,河北省中小企业局要求各设区市、县(市、区)局要明确主管领导、工作机构和办事人员,积极做好上下沟通、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等相关工作。
河北省降低贫困地区小贷公司设立门槛
3月,河北省金融办下发《关于全省贫困县和黑龙港流域贫困地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若干意见》,对在这些贫困地区设立的小贷公司(特定称为“扶贫小额贷款公司”),出台降低注册资本金门槛、放宽股东单一持股比例等优惠政策。此举在全国尚属首例。通过此举,河北省将建立机制来确保贫困地区引入外来资金“活水”,同时以激励约束机制来培养贫困地区的“造血”机能,让金融扶贫真正落到实处,是支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
降低注册资本金门槛。对于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县(市)设立扶贫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金要求500万元以上;对于一般贫困县或贫困村在5个以上的县(市、区)设立扶贫小额贷款公司,注册地在边远乡镇的(距离县城10公里以外,下同),注册资本金要求1000万元以上;对于一般贫困县设立扶贫小额贷款公司注册地在县城的,注册资本金要求2000万元以上。
放宽股东单一持股比例。设立扶贫小额贷款公司的主发起人(法人企业)的单一持股比例不超过总股本的40%;其他股东的单一持股比例不超过30%,并且低于主发起人单一持股比例。
调整主发起人(法人企业)资格。主发起人(法人企业)的注册地可以放宽到同一设区市范围;允许省内外实力强、信誉好的大型法人企业或社会组织经过省金融办资格审核和有关设区市政府同意,到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县(市)和黑龙港地区,成批连片发起设立扶贫小额贷款公司。
适当增加设立名额。在具备有效监管条件的前提下,对于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的县(市),注册地为县城的每个县不超过5家(含原有一般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下同),注册地在边远乡镇的,每个乡镇不超过2家,鼓励提高乡镇覆盖率;对于一般贫困县,注册地为县城的不超过4家,注册地在边远山区乡镇的,每个乡镇1家;对于除上述贫困县之外贫困村在5个以上的县(市、区),允许在原有指标的基础上,每5个村增加1家,注册地设在贫困村比较集中的乡镇政府所在地。
扩大融资比例和范围。扶贫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融资可以适当扩大融资比例;开展有强大实力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扶贫小额贷款公司定向融资试点。
支持扶贫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行贷款风险补偿和税费减免。对于成绩突出的,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于扶贫小额贷款公司的从业人员按照金融人才落实相应的政策。
加强对扶贫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建立适合贫困县和黑龙港流域贫困地区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实行注册地基层政府监管责任制和主发起人(法人企业)股东责任追究制度,重点防范触犯四个高压线的行为。
四川
四川省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工作分工方案
3月19日,四川省政府《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以下简称《分工方案》),将58项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分解下达到省政府有关部门与有关单位。
根据《分工方案》要求,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会同财政厅、团省委等省促进扶持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成立四川省创业基金会,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负责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50个省级、50个市级、100个县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负责发展金融租赁业,鼓励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设备融资租赁服务,满足企业购置设备和固定资产资金需求。
四川省将建立省级创业基金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3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其中提出,四川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建立省级创业基金,力争每年新增万户小型微型企业。此外,四川省还将建立小型微型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制度,支持管理咨询机构和志愿者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开展管理咨询服务。
根据方案,四川省将积极鼓励创业,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会同财政厅、团省委等省促进扶持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建立省级创业基金,成立四川省创业基金会,创建创业服务体系。同时,实施创办小企业计划,力争每年新增万户小型微型企业。对于稳定经营一年以上,依法纳税且符合相关规定的,给予一定的创业奖励。积极发展小企业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器等各类创业载体,“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50个省级、50个市级、100个县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优先安排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用地,原则上每个县(市、区)用于创业孵化土地面积不低于10000平方米。
在税收优惠政策上,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四川省符合西部大开发鼓励类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条件的小型微型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管理水平方面,方案指出实施中小企业管理提升计划,重点帮助和引导小型微型企业加强财务、安全、节能、环保、用工等管理。并由财政厅负责,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开展培训和会计服务。
四川优惠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所得税
3月,四川省经信委出台《关于组织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补充通知》,正式启动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所得税优惠申请。申请成功的企业可减按15%缴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规定,凡在四川省登记注册,以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为主营业务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或以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贷款为主营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满足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总额70%以上等相关条件即可申请所得税优惠。
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和小贷公司可向注册地所在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委提交书面申请材料,省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在川分支机构直接向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申报。
贵州
贵州省中小企业局将从九方面服务中小企业
贵州省中小企业局日前印发2013年全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工作要点,明确2013年全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指标和重点工作。
2013年,贵州省将完成民间投资5000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3400亿元,占GDP比重43%。为此,贵州省中小企业局将做好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落实倍增计划,提高民营经济比重。开展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评估工作,认真总结倍增计划实施以来的执行情况。分解下达民营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至各市(州),核心指标落实到县。研究制定提高民营经济比重的实施方案。健全和完善全省推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对省内外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进行调研。
二是加大企业扶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围绕大企业、大集团,集聚和催生一批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重点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全和完善全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项目库,建立全省统一的中小企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切实发挥国家、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在提高企业发展质量的基础上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施“万户小老板工程”,新增扶持对象2000人,重点扶持创业型、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加大“万户小老板工程”宣传力度。落实“3个15万元”配套政策,促进微型企业加速成长为中小企业。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提升“两赛一会”品牌,重点打造“贵州名创”和“贵州名匠”。
三是建设服务大厅,拓展服务平台网络。构建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在各市(州)、重点县、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中小企业服务大厅,引导各类中小企业服务资源入驻大厅和平台网络,为企业提供大厅式、窗口化、网络化的普遍服务。扩大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创建效能,推荐申报第三批国家级示范平台,第二批省级示范平台认定名单,开展第三批省级示范平台申报和认定工作,推进各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各类专业平台建设,印制《贵州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宣传画册》。
四是推动民企进园区,提高产业集中度。落实省政府建设100个产业园区的要求,制订促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进园区、进标准厂房的指导意见。开展“民营企业进园区”推进活动。促进商(协)会、企业以商招商。加快民营经济示范园区建设进度。推动小企业创业基地加快发展。加大对入驻园区、入驻标准厂房的民营企业的财政补助力度。
五是创新融资渠道,推动民间资本快速扩张。逐步完善“黔贷通”网络融资平台建设,建立项目融资贷款供需双方交流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推动华润集团设立贵州特色轻工产业发展基金,推动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私募债发行,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加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力度。
六是推动对外开放,促进企业开拓内外市场。全力办好第八届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努力将其提升打造为国际工艺品博览会。组织企业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10届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在香港举办的2013国际中小企博览等经贸活动。积极配合省有关部门筹办第三届酒博会。加强与兄弟省市中小企业的学习交流和信息沟通。加快建设贵州(贵阳)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基地。
七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企业整体素质。推进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和贵州省中小企业“星光”培训。加强与香港国际金融管理学院的合作。组织民营企业家、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负责人赴境外培训学习。开展民营企业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举办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活动。组织企业参加第一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
八是认真转变作风,营造民企发展良好环境。加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基础性研究,加强实地调研和情况分析,求真务实,勤政为民,不断增强服务企业、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加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宣传扶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狠抓政策落实,增强政策透明度,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看得见、摸不着的“玻璃门”、“弹簧门”现象,特别是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让企业了解掌握,学会利用。
九是强化工作基础,健全完善民营经济统计制度。进一步加强与省统计局的合作,建立全省统一的民营经济统计制度,覆盖到县,统计数据定期报送省联席会议办公室。拓宽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工作信息交流机制。
贵州省中小企业局将努力做好以上九方面重点工作,全面完成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目标任务,促进贵州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云南
云南公共服务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
3月,云南省中小企业网络建设项目启动。该项目计划在今明两年,投资1.5亿元建成30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快捷服务。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今年10月以前将建成省枢纽平台,昆明、曲靖、玉溪、文山、保山5个重点州市和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等13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014年在各州市建设完成17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015年完成129个县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后,将吸纳金融、法律、税务、工商等多部门和中介机构入驻,形成全省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和运营单位定期磋商、协同议事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云南省工信委、省金融办、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云南银监局、云南保监局联合下发的通知提出,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云南省全面推广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试点工作,确保3000户小微企业通过试点实现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通知》指出,小微企业信贷试点以开展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为突破口,有计划地选择3000户“专、精、特、新”型优质小微企业,联合开展信用贷款试点工作的任务,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中,省工信委会同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等优选2000户左右的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省农业厅和省林业厅分别组织优选600户和400户左右的特色农业、林业产业化小微企业。
《通知》强调,建立云南省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试点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存在的问题,收集整理试点信息资料,评估试点效果,制定奖励办法等。
新疆
2013年新疆重点扶持20家机电中小微企业
以努力培育大中小企业协调配套,推动中小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集群集约发展为目标,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定重点扶持机电行业20家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集中力量帮助解决这些中小企业在产品研发、关键设备购置、融资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过去十年,新疆机电工业规模快速扩大,全行业规模增长近7倍;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年均增长达53%。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超过60%,在新能源装备、汽车、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石化装备等行业,实施了一大批新项目。随着机电行业相关主机产品的快速发展,对基础产品和基础技术的现实需求也在增强,亟须一批事关行业体系建设的基础零部件加工项目。
自治区机电行办相关负责人说,中小企业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围绕重点项目做好协作,围绕主机企业做好配套。“我们的目标即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负责人表示,今年新疆自治区还将支持2至3家示范企业申请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培训中小企业各类人员300人(次),建设机电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及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撑服务,引导小微企业集群发展。
江苏
江苏省实施中小微企业“十百千万”行动计划
为积极有效地引导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强管理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今年开始,江苏省经信委将在全省组织实施中小微企业管理素质提升“十百千万”行动计划。
此次“十百千万”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为:每年培育评定“江苏省十佳管理咨询服务机构”;培育评定100家江苏省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和优秀企业;表彰100名“江苏省百名优秀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1000名中小微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带动和实现万家中小微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全省中小微企业的运行质量与效益明显提高。
按照行动计划部署,江苏省将依据《江苏省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示范企业认定暂行办法》和《评价标准》,加强对省级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和优秀企业的培育,省级中小企业财政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省级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和优秀企业实施管理创新项目。研究出台省级管理咨询机构备案管理办法,对管理咨询机构从业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实行资质资格动态管理和持证上岗。此外,从今年开始,还将举办“江苏省中小微企业领军人才管理创新培训班”和“江苏省中小微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每年培训500—1000名中小微企业管理领军人才和10000名管理人才。
江苏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招用毕业生可获社保补贴
今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3.2万人,就业总体压力依然较大。江苏省人社厅、省教育厅3月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今年江苏省将确保实现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70%以上、年终就业率达90%以上。
通知规定,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并组织开展岗前培训的,按照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当年新招用毕业年度的高校毕业生,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对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年的全额补贴,但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政策执行期限从2012年5月起至2014年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要为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
此外,今年江苏省还将购买5000个公益性岗位,包括:基层公共卫生、基层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管理服务、基层民政、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等岗位,有效帮扶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
山西
山西省低租金零收费帮扶创业
对于刚创业的青年,过高的租金常让他们望而却步。今年,山西省将通过为创业者提供低租金、零收费、“一站式”服务的创业环境,提高创业服务水平和创业孵化成功率。
山西省去年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创建活动以来,扶持近4万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12万人。树立劳务品牌20个,为重点工程输入劳动力10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山西省今年将加大资金投入,为劳动力免费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劳务输出服务,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小微企业。
同时,山西省将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建设,培育和鼓励劳动者创业。围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结合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招商引资项目需要,引导组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改善创业就业坏境,解决创业者在市场准入、行政管理、融资服务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使用效率,加大对创业者的资金支持力度。
此外,山西省将探索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完善户籍、工商、税收、住房、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山西省确立中小企业今年发展目标
2月27日,山西省中小企业工作暨中小企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在太原市召开。会议确立了今年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左右;新创办1万户以上小微企业;新培育100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山西省中小企业系统将推出“组合拳”,积极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中小企业发展体系,努力开创全省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一是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助推企业快速成长,做大中小企业规模和总量。实施“星火”培育工程,帮助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新创办小微企业1万户以上,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实施“小巨人”提升工程,促进中型企业快速成长。新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100户以上,特别是要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龙头企业。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支持“专精特新”发展,大力开展协作配套,积极推进集聚发展,推进转型升级,努力提升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增强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创新服务理念,搭建融资、服务、市场三大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五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山西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不断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
吉林
吉林省每年将为新办企业免税6亿元左右
3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中提到,吉林省将为新办企业提供2年内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优惠政策。从个体、小型微利企业到大中型民营企业,都将是一个普惠政策消息。据测算,此举每年将为吉林省内新办企业免税6亿元左右。昨天,吉林省地税局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针对《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作如下解读。
政策解读一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
政策:对经过认定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按规定比例和方式在税前扣除。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其中,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解读:上述政策对我省转让技术的企业个人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是最大的优惠,税务部门所涉及的这一政策是普惠式的,凡是符合条件的企业、个人都能惠及,从支持力度上来看对企业和个人优惠也是非常大的。
政策解读二
小微企、个体户营业税起征点调到最高2万元
政策:小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营业税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上调到月营业额20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上调到每次(日)营业额500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解读:国家政策中,对于营业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至2万元的调整幅度,但我省将这一政策直接调整至最高限2万元,一次性把政策给足,真正把政策落实到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纳税人身上。
政策解读三
新办企业2年内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政策:对新办企业,自办理税务登记始,两年内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解读:该政策鼓励创业就业,应该对初创企业者有较强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作用。目前,对于新办企业的界定和具体实施细则地税部门正在进一步研究细化中。
政策解读四
5年内创业孵化基地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政策:对经省级主管部门认定的孵化基地和创业基地,五年内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解读:省地税局自2005年开始至今已经出台了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7个政策性文件。2009年省地税局也依据省政府相关文件提出过创业孵化基地的免征税政策,但原来的政策是3年,现在已经延长至5年。
吉林省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全面发展
记者从吉林省地方税务局获悉,吉林省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新办企业两年内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个体工商户和个人营业税起征点上调到20000元等。
该省出台了5条11项地方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有该省在税权内放宽的政策,也有支持民营经济快发展、大发展的突破性政策。仅仅新办企业2年内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这一项,就将为全省新办企业每年免税6亿元左右。
此外,该省个体工商户和个人营业税起征点上调到20000元后,将为全省4.8万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减免税4.5亿元;微型企业执行营业税起征点政策,也将减免税约4.4亿元;对经省级主管部门认定的孵化基地和创业基地,五年内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等。
吉林省地方税务局正在抓紧研究细化相关优惠政策,并将进一步简化办税流程,提高办税效率,加强纳税辅导,优化纳税服务,为民营经济主体建立纳税服务绿色通道,积极推动民营经济的全面发展。
湖南
湖南省“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正式实施
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湖南省“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这宣告湖南小微企业扶助活动正式实施。
根据方案,“专项行动”将采取点面结合、集中活动与分组服务相结合的办法,主要围绕政策咨询、投资融资、创业创新、转型升级、管理提升、舆论宣传等方面组织开展服务活动,并将组织工作组重点深入创新型、创业型、劳动密集型等小微企业,帮助小微企业在优化结构、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在专项行动中,湖南省经信委将组织开展产业对接系列活动、中小企业管理提升、融资服务月、万家“数字企业”创建、软件信息服务与中小微企业牵手、第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法律服务进企业、中小企业人员培训和湖南高校与中小企业科技创业项目对接等九大活动。
陕西
2013年陕西省力争新增小微型企业2.5万户
2013年,中小企业发展目标是陕西省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2%,增加值增长17%,新增小微型企业2.5万户,新增从业人员25万人。
在服务体系建设环节中,将加快陕西省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中心建设和第一批、第二批省市及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窗口平台建设,力争第一批年底建成,并与省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重点支持创新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发展,新增小微型企业2.5万户,其中工业企业5000户;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等措施,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0户。
陕西省百项公益活动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从3月起至12月,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将举行百项公益活动免费服务中小企业,以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人才难、融资难、信息不对称、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自去年2月10日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成立以来,已先后为中小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以及企业战略、企业文化、银企对接等专项服务活动200余场,为省内57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服务,得到了工信部及省上有关领导的肯定,并受到众多企业家欢迎。今年,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再度联合省内近百家服务机构,在此前活动基础上,制定出百余项服务中小企业的公益活动计划,内容涉及融资担保、管理咨询、技术支持等。同时,还将组织平台入驻单位及特约服务机构深入企业接地气,主动上门为企业送政策、送法律。
内蒙古
内蒙古三项示范工程强壮中小企业
今年将通过大力实施千户创新型工业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创业带就业”工程及生产业领域中小企业发展工程三项示范工程,推动全区中小企业发展。
千户创新型工业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将重点培育和扶持1000户创新型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引领与带动全区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大幅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加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创业带就业”工程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扶持创办2万户微型企业,带动就业10万人。落实好自治区政府关于中小企业增值税起征点执行国家规定上限的政策,充分发挥好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的重要作用,扶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促进小微企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生产业领域中小企业发展工程将重点支持500户中小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生产业领域发展,培育一批服务型中小企业。
江西
江西启动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试点
江西省政府3月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签订《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合作备忘录》,标志着江西省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成为全国第十四个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的省市。
中小企业私募债是我国中小微企业在境内市场以非公开方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其发行人是非上市中小微企业。推出中小企业私募债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大创新。它不仅丰富了我国债券市场结构,也完善了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新的途径,将有效缓解其资金短缺的局面。
江西省近年来加快培育“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具有产业特色、科技优势、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脱颖而出,为推进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试点奠定了良好基础。
江西省政府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试点,对进一步拓宽省内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建立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江西省将在全面落实合作备忘录有关事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广泛开展宣传和辅导,精心筛选发行企业,积极推动私募债券发行工作。同时进一步深化与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沟通和合作,做好发债企业的信息披露和风险监控,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广西
广西将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纳入风险补偿范围
从今年起,广西中小企业发行的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将纳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支持范围。
中小企业的集合债、集合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融资工具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创新手段,也是融资性担保机构拓展生存空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的日前出台的规定,从2013年起,广西区财政将中小企业发行的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纳入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支持范围,即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开展的中小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担保业务,按照一定比例给予风险补偿,引导和激励担保机构参与广西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项目担保业务。
目前,广西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财政风险补偿措施的实施将有效调动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担保机构对广西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服务水平,让更多中小企业更加便捷、高效地实现融资,获得可持续发展。
甘肃
甘肃兰州市拟推最惠政策鼓励全民创业 微企投资15万政府给你补5万
为了缓解就业难,鼓励全民创业,兰州市拟出台相关办法,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兰州市拟对实际投资达到15万元的微型企业,给予5万元的财政资金补助。
每年扶持微型企业不少于千户
在近日的会议上,兰州市工信委提交会议讨论《兰州市鼓励全民创业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办法》(初稿)(以下简称《办法》)。兰州市将扶持的微型企业应符合国家确定的微型企业标准,且实际货币资金达到15万元,并带动5人以上(含5人)具有本市户籍人员就业。重点扶持才能够使加工制造、科技创新、创意设计、软件开发、文化旅游、居民服务、农产品产销加工、特色食品生产、民族手工艺品加工等生产型、实体型、生产业微型企业。
从今年起,兰州市每年扶持微型企业不少于1000户,带动就业不少于5000人。《办法》同时给出了对微型企业和拟创业人员具体的扶持政策:微型企业在实际货币投资达到15万元后,政府给予5万元的财政资金补助。微型企业除享受国家和省、市对微型企业及特定行业、区域、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外,按照企业实际缴纳的所有税收中市级及以下地方留成部门总额进行等额奖励。累计对单个微型企业税收奖励总额不超过20万元。
微型企业可获得20万元以内贷款
没有启动资金,是很多有创业想法的创业者的苦恼。为此,《办法》还特地对支持全民创业的贷款管理予以明确。有贷款需求的微型企业,可获得不超过20万元的银行贷款或担保支持。市、县(区)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对有贷款需求的微型企业进行担保,并根据实际情况减收微型企业的担保费。符合相关规定的微型企业,可向兰州市及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中心申请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享受免费担保和给予贴息。
微型企业套取资金记入市场诚信系统
纵观此次会议讨论的《办法》,可以看到这是兰州市政府近年来对创业者及微型企业最大最优的扶持政策。同时,该《办法》还对微型企业的监督管理政策予以明确。市、县(区)工信局会同财政、工商、人社、监察等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企业生产经营、劳动用工情况等进行指导和监管。严厉查处微型企业套取、抽逃、转移资金和资产等行为。对上述行为应当记入市场主体诚信系统。相关行政机关、金融机构依据不良信用记录,在银行信贷、行政许可、政策扶持等工作中依法对违法当事人采取禁止或限制措施,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出现不按投资计划书使用补助资金的;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的;抽逃、转移注册资本(金)及其他资金、资产的;出租、出借扶持资格的;采用欺骗手段取得扶持资格的等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微型企业,将由县(区)工信局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撤销申请人扶持资格,并按规定追回补助和奖励资金。
黑龙江
黑龙江哈尔滨市中小企业招高校毕业生享政策优惠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窗口建设,提高行政服务。
1、加强教育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政治、思想、业务、文化、作风等各方面的素质。中心定期不定期召开全体窗口工作人员会议,中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学习贯彻全市、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市委黄书记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调研时的讲话,全市行政服务及企业房产证办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市中心有关行政服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升服务。
2、加强入驻中心窗口建设。中心管委会制定了中心工作职责;中心“六制”办理及“六件”管理制度;中心投诉督查管理办法;中心工作例会制度;中心窗口服务考核制度;中心统一缴费制度;中心计算机管理制度;中心服务窗口考勤制度;中心学习制度;中心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规定等。加强对窗口人员的管理,要求窗口人员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在岗杜绝串网、脱岗、聚集聊天,禁止利用计算机炒股、玩网络游戏等,并定期对各窗口进行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基本杜绝了玩游戏、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保持了较好的运行态势。
3、确实转变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要求窗口工作人员按照“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热茶暖心、一身正气行政、一腔热情办事、一句亲切道别”的接待办事群众“六个一”服务要求,热情接待办事群众。引导窗口工作人员由“你找我办事”转变为“我为你服务”的理念,改变不良作风。转变服务态度,结合“创五优争先行”,认真开展“五比”竞赛活动。每季度从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办事效率、组织纪律、办件量等方面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测评,同时评出“示范窗口”,年度评出“红旗窗口”、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设立意见箱和投诉电话,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4、推行“五心”微笑服务,打造“四最”环境。按照大厅业务办理零误差、服务质量零投诉、项目收费零违规、两地受理零出现的“四零”目标,严格按《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规范各窗口行政行为,推行咨询服务要热心、工作过程要细心、受理投诉要耐心、听取意见要虚心、服务要诚心的“五心”微笑服务。同时,推行“零差错”工作法,要求中心所有工作人员每项业务不出现一次差错,每项工作不出现一个纰漏,建立工作差错登记制度,将工作差错分为一般差错、较大差错和重大差错3种,明确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和具体人员责任,对一年内出现5次一般差错或3次较大差错或1次重大差错的年度考核只能评为不称职,中心向原单位退回该窗口工作人员并向全县通报。通过推行“五心”微笑服务和“零误差”工作法,树立了“人人都是环境”的理念,大力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发生,打造了“成本最低、回报最快、信誉最好、效率最高”的投资环境。
5、深入开展“四个不让、五比”活动要求,打造优质可依的政务环境。按照全县招商安商“四个不让、五比”活动总体要求,中心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的目标,深入推进投资软环境建设,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和行动,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取得良好成效。中心在“四个不让、五比”活动期间,克服时间紧、经费少等困难,从服务水平、廉洁自律、文明用语、业务素质和办事效率等方面请客商企业、服务对象和县直单位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评议,以求不断改进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从而更好地立足窗口服务于群众、服务于客商、服务于企业。
6、进一步规范统一受理窗口的管理。根据明政务〔2009〕6号文件精神,中心下发了《关于行政服务工作综合考评考核报送材料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统一受理窗口的管理。1-11月份,共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96579件,其中即办件为191756件,承诺件为4823件,办结率为98%。并不定期对统一受理窗口的一次性告知单,受理事项开具承诺书通知单,严格按照承诺时限办理,在承诺时限内办结等进行抽查。
7、召开全县行政工作会议,部署下阶段工作。5月31日,11月13日,我县召开全县行政服务工作会议,会议由县政府办施春发主任主持,会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蔡礼俊做了重要讲话,同时安排部署下阶段行政服务的各项工作。
8、确实抓好乡镇行政服务试点工作。认真落实全市行政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四百”活动要求,扎实抓好乡镇行政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工作,在中片、南片、北片各确立一个示范点,即中片光明乡、南片黄潭镇、北片大源乡三个乡镇行政服务中心示范点。光明乡行政服务中心已于11月6日正式运行,半个多月来,共为群众办结170项服务。同时,光明乡行政服务中心把服务延伸到各行政村,在行政村建立了便民服务室(点),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
黄潭镇、大源乡示范点正在建设之中,年底可正式运行
9、扎实抓好中心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认真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的政策法规、政策文件和业务知识以及相关的工作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二是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切实按照双重管理的办法,加强窗口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和监督,为确保窗口工作人员的稳定性,规定选派到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必须连续工作至少满2年,原单位不得随意调用或更换,部门确因工作需要调用或更换人员时,须经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同意后,方可调用或更换。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对窗口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从今年开始,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由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负责,窗口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优秀”考核指标由人事局实行单列,适当提高“优秀”考核指标系数至20%。并逐步完善激励机制。
10、切实做好办件统计及办公室日常工作。办件统计是业务科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反映出“中心”业务运行的情况,各窗口办件中是否存在问题,便于开展业务督察,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办件统计包括周统计、月统计和专题统计,这项工作我们做得很扎实。同时认真做好办公室每天的日常工作,确保一切工作运转正常。
(二)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为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中心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利用政府信息化资源平台,逐步推行网上公告、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审批、网上投诉和网上监管。
1、扎实做好网上审批项目清理上报工作,进一步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建设。为了顺利开展网上审批工作,中心继续抓好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拓展工作。根据市中心文件精神,制定了《关于印发推进网上审批和项目清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对各单位的行政审批、许可、服务和涉及审批服务事项的收费项目进行认真的梳理,进行一次再过滤、再筛选,摸清项目办理程序、条件、依据、标准、时限及收费等情况,为政务公开和网上审批创造条件。11月3日下午召开网上审批系统工作培训会,18个具有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同时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切实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建设。
2、继续做好电子印章的申购工作。
为了全面推进网上审批服务工作,确保网上审批系统顺利运行,保障网上审批数据的安全,防止审批数据丢失和被篡改,根据市政府办和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的部署,县政府办下发了《将乐县人民政府关于统一申购电子印章的通知》(将政办函〔2008〕31号)文件,规定县直具有审批服务职能的单位,必须向县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申购电子印章。截至今日全县具有审批服务职能的63个单位有49个单位上交了电子政务数字证书申购款。
3、开展网上审批系统建设情况调查。中心配合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开展网上审批系统情况调查。要求具有行政审批服务职能的单位上报本单位网上审批系统的运行情况、项目清理、内网建设、印章申购等情况,为了便于下一步网上审批工作。汇总到市中心管委会,同时会同县政府办有关工作人员深入发改局、经贸局、人事局等19个单位,行政审批项目外包与县政府网站建设是否脱节、网上审批的硬件接入是否到位(接入政务网)等方面落实情况进行了现场督查。其中计划局和人事局的政务网络已经联入审批科室。同时中心对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的线路重新测试布线,保障中心大厅的网络畅通,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顺畅的网上办事空间。为下一阶段开展网上审批工作提供依据。
4、协调试点单位,开展网上审批工作试运行。为了更好的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工作,中心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确定县发改局(含物价局)、人事局、民政局、国土局、建设局、卫生局、广电局、经贸局、劳动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环保局、文体局等15个单位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网上审批试点单位,确保2010年1月1日起与省里对接。以便下一步在全县推行网上审批系统工作。
5、中心窗口解决硬件设备,保障网上审批工作顺利进行。中心文体局、物价局和气象局窗口购买了电脑设备,用于网上审批工作。同时中心大厅在每个窗口开通了政务网,只要接入网线,就可以进行网上办公。
6、确定增加入驻窗口单位。按照全市行政服务和企业房产证办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结合县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的实际,进一步增加职能部门和扩大项目进驻中心。共确定县农业局、林业局、民政局、计划生育局、人防办、房管所、消防大队等7个与群众关系比较密切的职能部门于今年12月低前入驻中心。
(对照明委办〔2008〕6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的规定》,目前,我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与市里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存在问题
1、部分单位对行政服务中心工作还是重视不够,进驻中心窗口的单位和审批服务项目不够理想,影响了中心综合功能的发挥。
2、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尚未完成。一是审批服务项目清理还不够到位。少数单位没有按要求和进度上报。二是硬件接入还不够到位。网上审批要求具有审批职能的科室接入政务网,目前除发改局、人事局等少数单位已经接入到各审批职能科室外,其他大部分单位审批职能科室只接入了互联网,未接入政务网,影响了网上审批工作的进度。三是电子印章申购工作尚未完成,到目前为止,还有14个单位未完成申购工作。
3、窗口人员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部分入驻中心单位没有派驻业务骨干或业务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到中心窗口上班,同时授权不到位,影响办事效率提高;个别单位派驻人员不够多,窗口拥挤,群众有所意见等。还有,现在推行网上审批工作,部分窗口工作人员还未能熟练使用电脑,难以适应网上审批服务工作的需要。
4、中心大厅办事窗口少,影响中心功能的发挥。未设立统一收费处,造成办事群众两头跑。
5、部分窗口硬件设施滞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三、下步工作
1、加强和规范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的规定》(明委办〔2008〕64号)文件精神和县委“创五优争先行”活动要求,建立和完善中心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对现有入驻中心窗口单位,进行规范性管理,确保为业主和群众提供高效服务。
2、继续开展网上审批的各项工作。继续清理审批项目,继续催缴电子政务数字证书未申购的单位。督促有关职能单位将政务网接入具有审批职能的科室,配置符合网上审批系统运行的电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