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化建设调研方案

信息化建设调研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化建设调研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化建设调研方案

信息化建设调研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乡镇企业 评价指标 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各行业显现出来的巨大推动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手段用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共识。乡镇企业多数是中小型企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落后于大型企业和城市中小型企业,有多种因素制约了乡镇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乡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在诸多影响乡镇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当中,尽快找到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发展瓶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同的乡镇企业在制定具体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时,首先要确定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水平,然后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规划,在企业现有条件下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重点突破,这样能较快地提高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

切入点的选择源于企业对自身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定位和对信息化建设各方面工作的意愿强度。

一、乡镇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评估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可以使用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2002年底推出的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但是该体系主要是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基本是针对大型企业进行设计的。由于乡镇企业具有不同于大企业的特点,自身在资金、人才、管理者信息化意识、经营管理制度和外部环境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因素,因此设计面向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指导企业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很有必要。

1.乡镇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近几年国内对中小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有所加强,我们参照这些研究,结合北京市乡镇中小企业的调研结果和特点,提出了一种用于乡镇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评价指标的说明

由于乡镇企业在地域差异、信息获取渠道和能力、企业办公以及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不同于城市中小企业,因此我们在指标中对已经研究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进行了一些修改。乡镇企业不同于城市中小企业的最大特点是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各种支持优惠政策的施行,农村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我们增加了环境因素作为一级指标,并调整了部分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专家结果的基础上,辅之我们的调研结果和专家意见进行确定。确定权重时着重考虑了乡镇企业首先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以长远的观点来对待信息化建设产生的效益问题。

对指标1,由于乡镇企业普遍在信息化投入上不足,所以在信息化投入总额的计算中仅比较占上一年度的固定资产投入就能反映出该企业的投入情况。对指标2,把人均拥有计算机台数这一指标的重点转移到办公室工作人员,不计算车间等部门的一线工人人数。指标11和指标13同样以办公室人员为基数进行评价。对于指标6,由于企业进销存业务实现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基础,对于乡镇企业来说也比开展ERP等应用更具有可操作性,故增加了这一指标。对于指标15,由于乡镇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资金运转和库存周转的影响普遍较小,我们将其调整为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办公强度的降低,这样能更接近于乡镇企业的现实情况。在一级指标环境因素中,突出了政府支持力度的作用。在我们的调研中,北京市对乡镇企业信息化的支持是推动和促进调研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时,由于同一乡镇或临近地区类似规模的企业之间交流频繁,其信息化建设情况彼此会互相影响。

我们用此指标体系对北京市远郊区的一个制造业乡镇企业进行了调研。分值一项是该企业不同层次多人调研结果的平均值。利用线性加权计算得出该企业的信息化评价指数是37.15,数值表明该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二、乡镇企业信息化意愿调查指标的设计

1.乡镇企业信息化意愿调查指标的组成

为了充分了解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各方面的意愿方向和意愿程度,我们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意愿调查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2.意愿调查指标的说明

我们根据征求意见的问卷结果和企业能自我解决的一些方面设计了意愿调查指标。由于外部环境的情况非企业能够解决,且多数属于不确定因素,在指标中未加入相关内容。因为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分析企业近期的信息化建设意愿强度,故对未来一年内的预期进行意愿调查。意愿指标的权值参照评价指标设定并参考了调研数据平均结果和专家意见进行了经验调整。每项意愿的分值项是对乡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信息化相关部门经理进行意愿调查后得出的无量纲数据的平均值。

根据意愿指数计算公式:EIWI=∑PiWi 可以计算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意愿指数。其中EIWI是企业信息化意愿指数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Wish Index,Pi是第i项指标的调查结果,Wi是第i项指标的权值。对计算出的意愿指数进行评定,依据表3。

对上面的制造业乡镇企业调查后,该企业的意愿指数是53.49,表明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意愿属于中等强度。

三、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切入点的研究

参考分值较高的意愿指标,可以确定企业近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若干个工作方向。根据以上的研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在这些方向中找到比较适合企业情况又能较快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主要方向和切入点。

对我们调研的某制造业乡镇企业,从其上面的意愿调查指标中分析出该企业具有强烈改进愿望的前七项指标(分值大于60),其结果如表4。

表中的权重A是意愿调查指标的权重,分值A是意愿调查的分值。权重B是评价指标中二级指标乘以一级指标的综合权重,分值B是评价指标的分值。在“相关的主要评价指标”中只列出了相关指标中综合权重最大的一项。

在上表中,意愿指标“对IT应用技术人员的聘用”反映的意愿强度是第三位,对应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最大,得分却很低。同时此指标分值的提高也会提高评价指标11和13的得分。调查该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仅有一名兼职的信息技术员,没有独立的信息技术部门。

意愿指标“对企业网站的投入”对应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第二位,同时对评价指标8、10和18也会产生影响。

对“仓储部门信息化的投入”、“对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和“对销售部门信息化的投入”三项主要意愿指标,也需重点考虑。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给出如下的发展建议:从引入1~2名信息技术人员入手,定期开展企业员工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重点培训仓储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员工。以企业网站建设为切入点,提高企业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水平。以建立库存管理系统和销售管理系统为企业近期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目标。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有所发展之后,可以重新进行评价调查和意愿调查,开始寻求新的信息化建设瓶颈问题并据此找到解决方案

四、总结

如何在诸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找到着力点,较快地提高企业信息化工作水平并取得实效是困扰很多企业的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把指标评价和企业意愿结合起来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一个乡镇企业为研究目标,为该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本文的研究目的也正是寻找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并为此提供一个制定解决方案的途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情况的不同对分析方法进行调整,使指标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解决方案和建议能更贴近企业的实际工作。

参考文献:

[1]徐学军 施卫飞:中小企业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

[2]王亚军 栾加双: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方法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5

信息化建设调研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特殊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麦肯锡环球研究院在2011年的《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报告对大数据概念、技术的系统阐述宣告了时代的转型,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变革我们生活、工作和思维的同时,也为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探究大数据时代辽宁特殊职业教育集团信息化教学的丰富内涵符合时代需求,具有助力特殊职业教育集团大发展的重要意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中的后起之秀,对培养应用型的创新人才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集团信息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是各类职业院校跨越式深化发展,走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培养更多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必然要求。基于大数据时代环境下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特殊职业教育集团信息化建设这一课题,企求通过系统研究,克服现今特殊教育存在的弊端,提高特殊教育效益,凸显了特殊职业教育的研究价值。针对辽宁特殊教育集团信息化建设进行的理论研究,有利于整体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教育系统的公平化、合理化、现代化。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进行的辽宁特殊教育集团信息化建设,主要应该以以下形式进行。

一、辽宁特殊职业教育集团信息化教学现状研究

通过调研、描述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客观把握辽宁特殊职业教育集团信息化现状。研究是以“一个核心、三个要素”的思路推进。一个核心指围绕以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主体的辽宁特殊职业教育集团信息化建设;通过调研客观、准确地把握辽宁特殊职业教育集团信息化现状,探究大数据时代新型教学模式所需要的信息化环境建设需求;三个要素分别指信息化设备硬件环境建设、信息化资源软环境建设和教与学新思维推广。职业院校为适应信息技术的集成化、网络化及社会发展要求,从人才培养规格出发,营造信息应用环境,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以达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现代化,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过程。它既具有“技术”的属性,以多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基本特征,同时也具有“教育”的属性,以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与协作性为基本特点。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上,“三件”建设是基础,硬件建设是前提和基础,软件建设是核心和灵魂,潜件建设是关键和保障,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一样重要,不可厚此薄彼。没有硬件建设,其他两个都是空谈;但只重视硬件建设,信息化建设只会空有外表,底蕴不足;潜件建设也不容忽视,否则信息化建设将不可能取得成功。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的四个关键域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形成紧密的联系,任何一个环节建设的滞后都会影响到全局。它们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四个关键域不能线性地规划与实施,应保持同步与平衡。

二、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变革

通过信息研究方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变革,探究翻转课堂、微课、mooc等新模式的应用,以及新模式对信息化环境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尤其在针对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研究上,采取了多种多样的研究形式,从而探寻出最适宜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三、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更好地利用信息化促进特殊职业教育教学

信息化建设调研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 信息化建设

中药鉴定技术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药及相关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中药调剂员”职业资格考核课程,又是执业药师(中药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课程。在该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课时少而需要识别鉴定的药材多”、“课堂教学中很难呈现职业真实工作场景”和“贵重、稀缺药材标本难获得”三大难题。为解决以上难题,教学团队拍摄、收集、整理了大量的中药材(饮片)图片,摄制了中药鉴定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环境和操作程序,创建了该课程的学习网站。学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了解中药鉴定的职业环境,认识常用及贵重、稀缺药材。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以上难题迎刃而解,不但降低了教学成本,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说明了课程信息化建设既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教学的迫切要求及发展趋势。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在该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逐步进行的,并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总结该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搭建“中药博物馆”网站专栏

中药的鉴定首先要建立在对药材(饮片)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谈课程之前并未接触过中药。由于该课程需要掌握的药材数量较多但课程相对学时较少,学生对学习过的中药无法产生相应的实物识别映像,学习中存在印象不深的困难,导致学生对药材的识别技术难以加强和巩固,对药材容易混淆,因此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为了加深学生对药材的感性认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药材真实彩色图片分类制作成精美的PPT课件在授课中进行展示。一方面,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药材的整体、细微特征和鉴别要点,避免了单一教材黑白插图的单调性和枯燥性,在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药材图片讲解鉴定要点,解决了贵重、稀缺药材标本因价格昂贵、资源有限而难以获得的困难。

课程组教师充分利用现有“药用植物园”中的药材资源,结合昆嵛山野外采药实训的机会拍摄了大量药用植物的视频和图片资料,通过多年的积累,多途径搜集资料,分类整理出药用植物、中药材(饮片)图片三千余幅,视频资料百余个。

基于此,在学院网站上开设了“中医药博物馆”栏目(网站地址见文末)。栏目共包括“中医药名家”、“药用植物图集”、“中药材图集”和“中药饮片图集”四个学习板块,除上述视频、图片资料外,还包括两万多字的相关文字材料。通过搭建此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共享教学资源;不仅充实了课余生活,更弥补了课时相对不足的缺陷。

二、构建项目化课程学习网站

项目化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实践性和职业性,这既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课程组结合自身条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中药鉴定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尝试,重新制定了课程标准,完成了课程整体方案和单元方案的设计。为了在课程教学中更好地体现职业性,校企双方加大了合作力度,教学团队人员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充分利用假期进行顶岗实践锻炼,录制了大量中药鉴定岗位工作相关的视频,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将课堂知识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使学生更清楚将来从事的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结合中药鉴定技术课程项目化改革过程中收集的大量教学素材,构建了该课程的学习网站(网站地址见文末)。网站共有“课程简介”、“教学方案”、“学习任务”、“教学资源”、“习题库”和“在线交流”六大学习板块,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项目设计方案、任务实施方案、参考教案、多媒体课件、中药图片集、习题集、在线答疑等内容。该学习网站是对课程改革的全面展示,同时也是对现有教学资源的一次全面整理。

在课程网站的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成员完成了大量的文本编辑、PPT课件制作、图片编辑处理以及视频录制、编辑、剪辑工作,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运用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三、集成省级精品课程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学习网站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为了更好地展示课程项目化设计的理念和具体实施情况,充实课下教学资源,课程组摄制了教改后的课程录像,并上传至学习网站。

中药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药用植物、中药材(饮片)图片为中药的来源鉴定和性状鉴定提供了直观地学习资源,相比之下中药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学习内容更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为了直观地展示中药的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现象,课程组利用显微摄像技术拍摄了50余种中药的显微结构图片,以及典型药物的水试、火试现象视频及典型中药理化鉴别实际操作和鉴别结果的视频,一并上传至学习网站。另外,考虑到毕业生和社会上本行业从业人员进修或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在学习网站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拓展资源”和“职业资格”两个学习栏目,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学习网站,经过三年的使用,效果良好。

为了更全面地阐述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方案,说明项目化教学实施条件,为兄弟院校提供借鉴,课程组按照省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完成了精品课程申报网站(网站地址见文末)的建设。申报网站全面阐述了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课程考核和课程评价等内容。经过专家评审,该课程最终被评为2013年度山东省精品课程。

综上所述,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行之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实际的教学难题,促使校企之间更深入地合作,提高了教师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了课程的全面建设。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源源不断、永无止境的过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利用Flas、三维动画等技术,更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蔡中齐.中药鉴定技术实训项目化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

信息化建设调研方案范文第4篇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put forward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defined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zation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means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use of computer, multi-media,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in terms of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learning, management, logistics services and other aspects for meeting the require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creating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integrating education resources, promoting and deepening the reform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realiz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t lays a foundation for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urther defin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rasps the basic content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o into a scientific planning,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关键词: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教育改革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reform in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191-02

0 引言

今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速度很快,同时,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也加快了步伐。我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促进现代化教育的形成,并从根本上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

1 提高认识,统一规划,科学发展

首先,要从思想上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学校领导通过对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并将院校的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未来发展规划之中,在根据本校的资金等情况,采取分时间段进行落实,并最终形成全校的信息化模式。信息化建设的设计方案要进行可行性的分析,尤其是对院校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并论证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好处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说,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学校领导的事情,而是全校师生需要共同重视的大事,都应该在思想上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并切身支持院校的信息化建设。

2 发挥自身优势,体现职教特色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要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不要盲目的照搬其他院校的经验和方式,从自身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出发,探索适合自身院校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职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的显著特点,无论是在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都要突出其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的信息化建设同样不能脱离职业教育的特点,要重视实践性教学。对高职院校来说,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对院校本身专业的建设,例如建设校内的实训室,仿真工厂等实践性教育基地。高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就在于针对对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通过模拟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与真实工作相似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的教学更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 注重管理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障,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支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不能闭门造车,而需要走出去学习国内外的优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范例,但是也不要完全照搬他人的模式,要懂得利用对自身有利的措施。要积极的组织行业专家对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出谋献策,并对这些建议进行分析和研究,作为学院进行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依据。②作为一种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事前做好完善的发展规划,专业的规划研究部门通过对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信息化建设的建设进程进行设计,并逐步的进行落实,保障信息化建设在有序,协调下稳步推进。③有了发展规划还需要有相应的管理部门来保证计划的有序实施。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筹备建立学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和整体的运作管理工作,由领导小组带动全院师生员工共建学院的信息化工程。

4 加快集成整合,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

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统一的系统是无法形成强大信息资源的核心问题,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系统平台很是关键。在选择时应该本着应用为先、够用为度,积极稳妥的进行选择,要采取严格的市场调研、技术论证,以及利用效益评估等方法切实有效的提出一些有创造性地探索方案,使我院信息化建设具有自己的特色。总之,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要从教学的特点出发,坚持需求性、系统性、规范性、开放性、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实用性,凸现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共享平台建设规划,保障教学资源的整合建设能够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5 强调应用建设,注重应用实施

应用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灵魂,信息化建设的魅力只有在丰富多彩的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在应用方面,我们应该充分肯定我们以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利用现有的资源积极提高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在信息化建设应用的过程中,学院领导应该起到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规划和管理,并鼓励全体师生员工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进行现代化管理;教师要按照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开发和利用好教育资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和科研;学生要培养现代化的学习观念,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机房、实验室等进行综合性的学习。这样才能实现对信息化的最好应用,这样才能肯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了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要求,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为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全面把握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才能促使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步入一个科学规划、全面发展的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陈海英.浅析如何加快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的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

信息化建设调研方案范文第5篇

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担任,副组长由副主任孙志刚、副主任陈啸宏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担任。小组成员包括国家卫计委办公厅主任于学军、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王羽、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梁万年、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等。

在“领导小组职责”部分,《通知》指出,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化整体建设的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负责统筹管理卫生计生信息化总体建设,组织制订和审议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重大项目和综合政策,研究确定年度计划、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督促检查各地区、系统内各单位相关部署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统筹协调解决建设任务落实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规划与信息司,办公室主任由侯岩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规划、顶层设计、重点项目立项、标准安全、监管评估等具体事项,承担全行业信息化认证认可和安全保障审批的具体工作,指导各业务司局应用系统建设。

《通知》还确立了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全体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必要时可由领导小组临时召集,专题会议由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