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德教育论文

医德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德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德教育论文

医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遵循“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教育原则,开展读、讲、考、赛、评等一系列活动。读,即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礼仪常规》、《礼仪知识ABC》等书;讲,即讲学习文明礼仪后的心得体会;考,即对所有中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考试;赛,即组织学区性和全区性的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评,即对学生的仪容穿戴、文明礼仪、卫生习惯、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天天进行评比,建立学生个人文明量化评定制度。文明礼仪教育要以点带面。我们在茶园山中心小学召开文明礼仪教育现场会,还召开了全区文明礼仪教育经验交流会。树典型,立榜样,带动全区礼仪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礼仪教育与落实师德规范相结合

我们把教师文明礼仪规范列为教师评定职称和年终考核的内容,??坚持开展“树、创、献”活动。如在第三中心小学召开“弘扬高尚师德,树我教师形象”现场观摩会,教师介绍了讲师德、扬正气、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学生代表作了“良师慈母暖我心”演讲,学生家长热情赞颂教师的高尚师德。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教师在学生面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接待家长时,能注意礼仪规范,给人和风细雨春天般的感觉。

三、净化校园环境,用优美的氛围陶冶人

我们把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作为礼仪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要求学校对校园要整体规划,做到安排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上有陶冶性。

校长抓绿化,美术教师抓美化,卫生教师抓净化,德育干部抓育人化,各负其责。

据统计,今年区教育局投入绿化经费20万元,各校(园)也自筹经费65万元用于绿化。优美的环境促进了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陶冶了师生美好的心灵。

医德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道德教育目的指向的自然也是人。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人”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时代的人,由于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差别对“人”是什么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就使得人们对道德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上会存在一定差异。这里道德教育目的异化便是指道德教育的现实追求与本体目的不一致,更确切的说是,本体目的被遮蔽,而现实追求偏离了理想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

(一)道德教育的本体目的:成“人”

“目的是一切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总体性追求。”本体目的则是活动存在的最基本依据。因此,道德教育的本体目的即道德教育活动得以存在的最根本追求,它蕴含着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着其教育理想,并对道德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道德教育具有许多使命,但最基本的使命是使人成人,成为一个具有人之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所要成的“人”,一般来说具有两个基本目标层次:“一是对道德主体进行社会道德普遍准则与规则的灌输,使道德主体成为‘合道德’的人;二是促进道德主体内在修养的提升,使道德主体成为‘有道德’的人。”“合”道德是指一个人在外在的行为上符合社会对某一行为的道德规范要求,然而内心对这个规范却不一定认可。“有”道德则指一个人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实现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合道德”的人只是道德教育所追求的基础目标,在这基础上培养成“有道德”的人才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现实的道德教育追求:“知识人”

道德教育就其原本意义而言,便是导之以成人之道,做人之理,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它并不是要去告诉人:外部的世界是怎样的,如何去征服和占有它;而是引导人懂得:人自身应该是怎样的,如何不断去提升做人的境界。理性的道德教育只在使人成为人,成为一个具有人之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不是使人成为某一种人,从事某种职业,具有某方面技能的知识人、工具人。然而,我国道德教育的现实却远远偏离了我们所设想的本质目标。正如鲁洁先生所说,“塑造知识人是我国教育的一个根深蒂固的信条。”当代的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在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影响下逐渐知识化。知识化的德育课堂是将德育看作为一种知识,将道德工具理性化、去道德化。客体化的知识取代了对于完美主体人格的追求,被看作是对于外部事物、现象进行控制、预测的原理、原则,是征服、改造世界的工具。韦伯认为现代社会的弊病在于工具理性支配,目的理性消失,现代社会活在一种“工具理性的囚笼”之中。这在道德教育中就表现为将道德视为工具,失去了其成人的目的。另外,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塑造论”的长期指导之下,将受教育者当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加工、改造的对象,受教育者被对象化、客体化,德育过程变成了对受教育者的塑造和改造的过程。这一过程结束时,形成的只能是缺乏主体性、个性顺从型的道德人格。总之,道德教育目的异化的结果是“知识人”取代了道德教育原本追求的道德人。

二、道德教育目的何以异化

道德教育的现实追求与本体目的之所以不一致,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大到整个社会取向不稳定,功利主义盛行,小到教育方法的失当,教化缺失等等。这里主要通过目标、手段与目的三者模糊不清的交叉关系来探讨道德教育目的异化的原因。

(一)目的降为目标

道德教育目的与目标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但是人们却经常不自觉地混淆了二者。事实上,目的决定目标,目标是目的的具体展开,目标服务于目的。一个目标在逻辑上总有一个结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总是呈现为一个可以完成的指标。目的则不同,它是活动得以存在的依据,伴随着活动的整个过程。目的不能被完成而永远是被追求的对象,目的只有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即转化成一个个可操作的目标才能被真正把握。也即是说,道德教育目的是道德教育的理想性指向,道德教育目标是道德教育的具体化要求。比如,为了培养有道德的人,需要学生通过德育课程学习,掌握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认知,然后行道德行为。在这里面,掌握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认知,行道德行为是一个个具体的目标,而成为有道德的人才是目的。然而,现实的道德教育却常常忽视最本质的目的,只停留于掌握道德知识、道德行为等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将目的降为目标。“目的降为目标,实际上就是将复杂的道德教育简单化、肤浅化,进而道德教育被工具化、功能化。”

(二)目的让位于手段

目的,简单而言就是指人们行动想要达到的境地。手段则指人们为实现目的所使用的工具、途径和方式方法等。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目的决定手段的选择。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人、养成人的德性,相应的教育内容、评价、方式方法等则是为实现这一目的而采用的手段。然而遗憾的是,当前的道德教育混淆了两者的关系,目的让位于手段,手段僭越为目的。这主要表现为:道德知识、行为规范的学习成了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评价成为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加以控制的手段。这样,当德性变为规范,道德成了知识,教育蜕变为训练,道德教育就不可避免地被功能化、工具化、训练化,而功能化、工具化的训练式道德教育所培养的“人”只能是工具人、知识人。

三、道德教育目的的回归

重智轻德、塑造知识人是当代道德教育面临的一大困境。尽管人们加大了对道德教育的关注力度,并极力推动道德教育的变革。但假如这一关注、变革不从方向性指导源头的目的着手,亦无益。道德教育应从明确本体目的开始着手。

(一)道德教育目的的回归:成“人”

道德教育的本质使命是使人成“人”。人是终极目的,道德教育应当向生活回归,回归人自身。这一观点得到了德育、教育、哲学等相关理论界普遍认可,其中以康德为代表。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明确提出了“人是目的”的观点。他认为,世上的一切都可以作为工具,而只有人才是目的本身。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理性决定了人之为人和人的道德价值的根本因素,理性特质将道德赋予了人,使人能够作为目的主体而存在。因此,在任何时候,每一个有理性的人都应该服从这一规律:“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是目的,意味着道德教化必须把人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动力和最终目的而尊重人。也即是说,要解决当前道德教育的问题,必须首先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

(二)如何成“人”

医德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 德育内容偏离主体需求

现实中,中学德育内容往往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无视主体的认知需求。例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够、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等。近年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版本虽不断更新,但内容差异不大,它往往只从国家、民族的高度出发讲大道理,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发展现状有一定距离。课堂教师也只是唯书本论,这就使得道德教育表面化、形式化,德育严重脱离现实,实效性不佳。

2. 德育过程主体弱化

在中学德育中,方法简单,手段单一,灌输式、规训化现象严重,忽视其内适性,习惯依据社会本位去模塑社会需要的人。德育自身由于缺乏艺术、审美的内在视角,根本无法充分彰显德育本身应有的审美意蕴。本真的道德教育游离主体本身,失去了其应有的感召魅力而略显苍白,致使德育的人文关怀不足;德育过程忽视主体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体验,急功近利,对德育赋予过高的期望值,即德育目标的标准被过度提升,甚至超越了个体生活需要和生活体验的发展限度,用规范、宣讲、外铄手段来替代心性修养与心灵感悟,用无条件服从取代自由选择;单一的方法,僵化的说教方式,无视学生的困惑,对学生面临的思想、心理等问题仅采用说教的方式去处理,而且语言苍白,缺乏美感,使知情分离、意行割裂,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妨碍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造成德育自身的困境。

3. 忽视主体审美人格的缺失

主体审美人格,体现了自我的审美价值取向与鲜明的道德导向,是促使每个人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与趋向理想、完美生命的人格状态。而事实上,社会性道德危机与个体信仰的失落只是问题的外在表象,其潜隐的内在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学生缺乏一种艺术、审美化的道德内心体验的心灵涤荡,而对自己行为美丑的辨别能力不高,导致在当代中学生中普遍滋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缺乏积极的人生态度,出现了躲避崇高、精神空虚、没有理想、意志消沉等现象。

二、德艺融合是摆脱德育困境的必然要求

1.“德艺融合”由来已久

早在先秦,儒家学派就提出“尽善尽美”法则,使德、艺两种文化意念水融、难以分割地相互依存。 《论语•八佾》说:“子谓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 《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对美的要求,是着重评价其能否给人以感官的、情感的愉悦;对善的要求,则着重评价评判其能否给人以道德精神的熏染。

2. 艺术与德育殊途同归

自古以来,艺术作品所崇尚的真、善、美,恰恰就是现代德育追求的目标。因此,德育与艺术的目标是一致的。艺术是人类情感创造活动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能够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特别是情感需求的功能。如欣赏 《二泉映月》时,那种包含人间心酸与痛苦的思想情绪,至始至终都使人深刻地感受和领略,音乐的鉴赏是在获得超脱自身的情感体验享受中,提升生命的质量。它往往最能触动心灵之弦,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灵魂。正是通过激发主体的情感体验而使主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使人受到教育感化,对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产生影响,实现其教化功能,从而使艺术教育与德育殊途同归,统一起来。

3. 把德育作为一种追求美的艺术性教育活动

道德是人的道德,德育是对人的教育。德育对象是道德生活中鲜活的主体,在道德生活之中他们以自己的独特方式理解、掌握、运用道德规范,由此决定了德育过程实质上不是由外而内的转化,而是一个由内而外建构或生成的过程。中学德育应以塑造学生的灵魂和人格为核心,以对学生的真切关怀为基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4. 使中学德育工作更具审美价值

要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重视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为德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德育的成功决不仅仅取决于德育主任、年级长、班主任、政治教师等少数几个人,更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它应当包涵个体的一切生活现场。当学生步入社会,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是这个使命的承担者;当学生走入家庭,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这种道德教育的承担者。生活是人生命动态展开的过程,是德育得以生长的土壤。为此,应树立“全员育人,生活育人”的“大德育”意识,使德育以生活为基点,并在动态的生活过程中展开,形成以德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社会育人的良好全员育人氛围。面对现代物质生活的冲击和挑战与精神家园的迷失,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则更有利于良好育人氛围的形成,对中学生的道德发展进行艺术的审美的指引和熏陶,以此唤醒他们的真诚与热情,使其朝着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与提升,塑造起充满活力的个性生命与和谐的主体审美人格。

三、德艺融合能促进中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时代呼唤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对于培养中学生高雅的兴趣爱好、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等都十分有利。

1. 艺以求真,追求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多元化的。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审美能力在渐渐提高,会慢慢懂得悦纳艺术的美感,懂得欣赏艺术作品所焕发的魅力。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对美的认识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中学生在制作陶瓷工艺时,会就作品的形成过程展开探索:人和物的形态结构、几何构图、整体美感、色彩配衬。形成陶具后又如何烧制,需要分析其过程的科学原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在得到精神愉悦的同时,还可以在对美的欣赏中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不断完善身心健美的素质。

'2. 艺以向善,塑造健全人格

在合唱比赛中,学生们唱 《校歌》、唱 《茉莉花》、唱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词是丰富的德育内容、歌曲旋律是审美教育、排练的过程是集体主义教育、登台表演则通过再现艺术情感而起教育熏陶作用。因此,艺术能够提升道德感、完善人格。

3. 艺以启智,激发创新能力

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有很多对艺术情有独钟,如地质学家李四光酷爱小提琴,曾创作了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行路难》;核物理学家钱学森就他与艺术的不解之缘,写就了《科学的艺术和艺术的科学》 一书,他和夫人蒋英恰恰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拉得一手好小提琴;科学家爱因斯坦酷爱小提琴更是妇孺皆知。这些杰出人物缘何这般青睐艺术呢?因为艺术教育能给人的思维以活跃与完善,艺术审美开启了人类大脑皮层中两个区域的思维能力,发挥人类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理解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4. 艺以怡情,培养高雅审

医德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班干部选拔任用艺术

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是班集体管理的第一步,没有班干部,班主任光杆司令,班级是管理不好的。所以说班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是非常重要班主任工作,这个工作好得好,后来的工作会得心应手。这项工作做不好,后来的工作会磕磕绊绊,事倍功半。班主任必须注意班干部的拔作用工作。

1、干部民主选举法。

现在的许多班级干部的选拔任用是通过全班学生民主选举来实现的。这是一种好办法,尤其是对高年级学生,更是如此。但是,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并不是班主任老师完全放手不管,而是尽到班主任教师的责任,做好组织引导工作。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班更应该做好选举前的组织动员工作。许多文章对班干部的选举过程有所论述,我们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阐述。

2、特约委任法。班主任为了某种特殊目的,比如帮助某后进生,调动他的积极性,可以委任他担任某一班级干部。应该注意是的,这种委任不应该是班主任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应该事先与班委会成员交换意见,征求他们的同意后,在进行委任,最好是通过班委会进行委任。我们想多说一句的是,班主任对班级有影响力的非正式小团体的“小头目”,有的班主任教师为了稳住班里有影响力的小头目,不让他们闹事,往往用封官的办法给予安抚。这是一种办法,但是班主任在这样做之前,一定要做好这些小头目的思想工作。否则,收不到效果,反倒把班级搞得一团糟,再撤换罢免就晚了。

3、轮流执政法。这也是班干部管理的一种办法。具体做法是,班里的所有成员按事先定好的期限轮流担任班干部。这种办法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锻炼每一位学生的工作能力。但此办法也有弊端,就是组织不好,干部搭配不当,容易造成班级的混乱。

二、违规违纪处罚艺术

处罚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处罚的目的是告诉学生这样做是错的,警醒学生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处罚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处罚就可以了。在这里要指出的是现在我们的许多班主任处罚不当,或者说是处罚失当,体罚现象时有发生,这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避免的。处罚手段是班务管理的一种方式,运用得好,有利于班集体建设;运用不好,不仅起不到正向教育效果,还会产生副作用。所以,运用处罚手段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1、适度原则。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要根据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影响及自己认识情况,对照学校有关违规违纪处罚条文,给予适度的处罚。

如果“量刑”太重,当事学生不服,则产生逆反抵触心理;如果“量刑”太轻,则起不到教育当事人的作用,又起不到警示的效果。适度原则同时有另一层含意,是说处罚手段不能滥用。如果班主任动不动就处罚学生,搞得学生人人自危,个个害怕,班级成了“劳改所”,久而久之,处罚就失去了效力,班主任失去了威信,班级不但管理不好,而且迟早会“天下大乱”。

2、及时原则。这条原则是含意是,学生犯了错误,班级发生了问题,班主任必须及时处理。因为,学生犯错误后,心里惴惴不安,比较紧张,在等待着老师的处理。这时班主任老师如果及时给予处理容易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能使“事态”得到及时控制,不至于蔓延开去。如果学生犯错误之后,班主任不及时处理,拖了很长时间不表态,不“结案”,学生会认为班主任无能,没有办法。如果班主任过了很长时间再处理,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记忆淡漠,处理也就起不到教育作用了。

3、公正原则。班主任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处罚时,一定要坚持公正原则,对班里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切忌偏心。如果处罚不公正,“看人下菜碟”,降低了班主任的威信,损害了班规规纪的权威,班级管理势必受到很大的影响。

4、情感原则。处罚是一种强制性的惩戒手段,但不排除情感的作用。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处罚前,一定要讲清处罚的根据;处罚后,还要做好思想工作,多找被处罚学生谈心开导,使被处罚的学生从心里感到震动,相信老师是爱护自己才处罚自己的。不管何种形式的处罚,都必须以爱护受教育者,唤起被教育者的自知为目的。如果违背了这一点,任何形式的处罚都是不足取的。那种伤害学生自尊、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处罚方式必须坚决摈弃。

三、班主任赞美表扬艺术

表扬是教育的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的手段。表扬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恰当适时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励其进取和自信,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

1、口头表扬法。这是班主任经常用的表扬方法——站在讲台前,说上几句某某学生,做了什么好事,取得了什么成绩,然后说我们大家应该向他学习之类的话。这种表扬方式简单方便,但有些单调,激励效果没有达到最佳。班主任应该探索更多更新颖的表扬学生的方式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医德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独立能力逐渐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较强,可塑性高。然而职校生年龄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表现为自控能力差、心理素质不高、明辨是非能力相对较弱。同时由于职校生大多都是在中考中失利的学生,所以学习意识淡薄,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加之一些职业学校对学生德育教育有轻视的现象,导致职校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令人担忧。就以我系为例,在实施一体化教学中引入德育教育前,80%以上的学生无具体学习目标和未来规划,50%的学生学习是为了混文凭,10%的学生在学校混一天是一天。认为学习对将来没有任何用处的学生高达20%,遇到教师当作不认识或者绕道走的达8%,有问题主动找教师帮助的仅仅只有5%。针对中职生目前存在的心理状况,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教育工作,在肯定中职生主流思想健康向上的同时,一方面,加强德育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另一方面,更要加强一体化课程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其积极向上。

二、一体化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自2009年一体化教学改革以来,改变了原先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脱离,理论枯燥无味,学生听不懂不想听,厌学、逃课的现状。就以我系汽车维修专业为例,其一体化改革的思路是:(1)以市场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能够顶岗实习并适应汽车行业的高素质一线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2)以就业知识需求为前提,分析汽车维修厂、汽车品牌4S店技术工作岗位过程,确定工作任务和学习领域,引入实车实操及汽车二级维护、汽车一般检修内容,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3)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实用”为要求设置理论基础,加大教学中实训的比重,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为此,我系建立了9个一体化实训教室、3个汽车仿真机房、1个汽车展厅、1个综合维修车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将教学场地与学生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这些改革中如果没有德育教育的加入,在教授技能和传递知识时,没有把人才素养的提高考虑其中,那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不能称之为高素质的一线应用型人才。而这种现象在改革的一开始是存在的,笔者发现,虽然我们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软硬件,但是学生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是“我要学”,教学质量提高并不明显。职业学校的学生与大专院校的学生年龄上是有差距的,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仅需要家长的引导,更需要一体化老师和班主任的引导。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在平时教学中从学生的行为习惯、为人处世、与人交流等各个方面观察学生、引导学生,做到从细节出发,在教学中随时随地地加入德育教育,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成熟起来,积极学习,提高效率。

三、一体化教育中加入德育教育后所取得的成果

在一体化教学中,一体化教师将理论知识讲授、能力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结合,使学生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德育教育有关内容。学生在多方面可以取得提高,从下面的一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系自成立一年多来在德育教育加入后学生所取得的变化。操行考核方面对学生进行操行考核,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教育,有效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具体体现在学生上课情况和住宿情况中。以2013—2014学年为例,从上述两张表格可以看出,随着德育教育环节深入一体化教学,我系整体学生操行考核优秀率呈上升趋势,及格人数明显下降。说明德育教育的效果是显著的,学生迟到早退、上课睡觉玩手机、在宿舍区违规使用电器、夜不归宿等现象大大减少。家长满意度方面以2013级学生为例,2013年12月笔者在就学生入学3个月以来的学习和生活变化做了一次家长满意度调查,调查汇总显示,家长对我系的教学和教育都比较满意,家长认为学生明显比以前更懂事了,似乎长大了。说明学生在我系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养成了好行为习惯。学生满意度方面以2014年4月我系在校340人学生满意度调查汇总为例,可以看出,就本专业中所涉及的教学管理、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学生都很满意。说明学生对我系一体化教学中加入的德育教育是认可的。调查发现,随着德育教育深入到一体化教学中后,学生对一体化教师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也是越来越高。这说明学生认可一体化教师的教学。我们应该认真贯彻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让我们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