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地理复习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学习地理的学习地理具备的四个基本理念。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③综合的分析问题。
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 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3、葡萄牙航海学家麦哲伦环球航行: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4、地球是球形的例子: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观察月食的阴影区,其边缘呈 圆弧 (圆弧、直线),由此可推知地球的形状可能为 圆形。
二、地球仪
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作用:①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②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颜色、符号和文字 来表示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①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表示地理事物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
②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③地球仪比地球大大缩小了。
5、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地轴。
6、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底座、固定架、球、地轴。
三、经纬线
1、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①所有的纬线都是圆,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②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③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①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②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纬线。
3、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与经纬线一样,在地球表面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4、经、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经纬线标明了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
①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相同纬度的纬线用南S、北N来区分)
②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③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国际日期变更线)
④经、纬度在地球上的分布:
纬度:以赤道为中心,往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值90度,在南北极。
经度: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值180度。
5、国际上习惯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度;30-60度;60-90度。
四、经纬网
1、定义: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即一天。
3、产生的现象:①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②昼夜更替
4、时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东早西迟,东加西减)
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6、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①太阳照射地球;②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二、地球的公转及四季变化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的公转。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3、时间:一年。
4、产生现象:①昼夜长短;②四季变化
5、公转轨道面:椭圆的
6、公转示意图: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7、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①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②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8、15、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 相反。
三、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
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3、7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4、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5、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会有差别。
6、极圈:66.5度; 回归线:23.5度。
7、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8、北半球一年之中,夏季 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最长;冬季 太阳高度最低,黑夜时间最长。
9、热带 终年炎热,温带 四季分明,寒带 终年寒冷。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3、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
二、地图上的方向:①经纬网定方向;②指向标定方向;③一般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读图: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三、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叫 图例,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学符号叫 注记。
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规定。
四、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3、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4、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的种类很多,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2、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
其他知识点:
1、“世界屋脊”指的是 青藏高原。
2、
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从B处上山省力。
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 山顶用 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征: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2、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为29%。
71% + 29% = 5.1亿平方千米
3、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
4、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5、哥伦布(意大利探险家)——发现美洲大陆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原苏联)。
七大洲
1、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 大洲:大陆与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棱兰岛、台湾岛、海南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突出的部分(山东半岛、印度半岛)
3、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的岛屿:格棱兰岛(丹麦)
4、七大洲的形状都是三角形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5、观察地图可知,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的面积 大。
四大洋
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海洋: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大洋边缘临近大陆的部分。(黄海、东海、阿拉伯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渤海海峡)
其他问题:
1、东西半球包括的大洲: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是: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北美洲;
2、南北半球包括的大洲:
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是: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
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4、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 纬度的洲:南极洲
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
即跨东西又跨南北的大州:亚洲、大洋洲
5、临三大洋的大洲:
亚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欧洲临两个大洋:北冰洋、大西洋
北冰洋临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沧海桑田)
① 喜马拉雅山: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受到强大的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才成为今天的雄伟山脉。 这就是地壳运动。
② 东海海域海底:地壳下沉,人类活动遗迹被淹没。
2、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板块构造学说:
① 是由大陆漂移学说发展而来的。板块运动引起了大陆的漂移。
② 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③ 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④ 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4、板块相对运动,发生碰撞挤压,撞击成山脉(喜马拉雅山)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海洋。
5、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6、魏格纳在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中,发扬了善于观察、勇于实践、不畏牺牲的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兴趣是提升教学质量极为重要的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学习效率。在新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同样,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抽象的英语教学内容转变成图画或者语音,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首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充分掌握教学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图画以及声音之类的元素聚集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同样,计算机能够将更加大容量的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期末复习的时候,教师往往准备众多的复习内容,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复习资料进行总结归纳,以PPT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此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一、整合考点
研读课标和考纲及高考试题,明确新课程高考在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与结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及试题呈现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比如,对初中“区域地理”的知识性内容没有作出具体和明确的考试要求,最近几年的高考也没有考查纯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内容,因此,初中区域地理的复习不应仅在于知识内容上。此外,新考纲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之间有较多的考点重复、交叉,加上新课标“一标多本”的背景,如果仍按某一教材或高考复习资料按部就班、面面俱到的复习,很难将知识内容系统化和综合化。所以,新课程高考复习内容及相关考点的整合非常必要,尤其是高中地理“必修Ⅲ”中的相关考点,都可以整合到“必修Ⅰ”或“必修Ⅱ”的相关内容中,以提高复习效率。如湘教版“必修Ⅲ”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中的“产业转移”内容整合到“必修Ⅱ”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二、设计学案
复习学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考纲解读
根据地理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要求”,逐一列出本课题所涉及的考试内容,如本课题考试内容为“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再结合《浙江省地理学科指导意见》指出本课题必须达到的能力要求,如本课题的能力点为:(1)以温州市某产业活动为例,说出相关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区分区位因素、区位条件和主导区位条件并说出产业活动的三种地域联系方式。(2)阅读温州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产业转移示意图,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基本特点,辩证评价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考题扫描
采用表格形式,将近两三年地理高考涉及本课题的主要考点罗列出来。从今年的考题可以看出本课题“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考到的机率少,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多个省市涉及到,而且选择题和综合题都有。
3.回归教材
以“纲要图表”方式编排知识内容,内容要立足基础、突出主干,主干知识以“填空”形式呈现。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上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整合信息。
4.重点突破
重在主干知识整合、教材内容深化、复习方法指导、思维方法构建,可设计几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完成复习任务。
5.真题赏析
选择难度适中的近几年高考试题(优先选用本省高考试题),让学生了解本课题在高考试题中的命题特点、命题角度,把握地理高考命题的新动向,同时训练和培养学生解答高考试题的方法和技能,掌握解答的套路和策略,如本课题采用2010年安徽卷第36题。
6.巩固练习
试题来源主要是变式题、原创题及近几年全国各地市测试题、名校模拟试题等,试题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以20分钟题量为宜。本课题选用的两道题为2010年海南卷“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和2009年浙江五校联考卷“绍兴、盛泽纺织产业集群”。
7.学习后记
学案最后要留有空白,便于学生书写心得、知识疑惑点、经验教训等。
三、创设情境
情境的创设有很多,本课题采用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地将已有的储备知识激活。
问题情境一:材料:温州服装产业生产销售流程示意图
问题:1.读图说明以上产业链存在哪些产业活动联系方式。2.说出不同的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
问题情境二:材料一:某产业在世界的转移图,材料二:温州不同工业部门比例,材料三:基于温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情况,学术界有两种鲜明的针对性的观点:向高技术、资本密集产业演变升级还是现有传统产业逐步升级。
问题:1.据图说出此产业世界性转移的总体趋势。2.材料一所示主要是哪种类型的产业转移?3.分析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承接此种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4.结合材料二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进行产业转移的原因。5.简析温州产业转移对温州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6.结合材料三说出你更倾向哪种产业升级论及理由。
四、构建知识网络
知识构建的基本原则是由宏观到微观,即学科知识框架、模块知识框架、单元或专题知识框架、课时知识框架和答题模式。本课题建立的答题模式有
(1)影响产业转移的原因:
(2)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3)课时知识框架:
五、精讲典例
分析典例时,教师的“讲”是关键,教师要讲审题,讲思维,讲答题技巧,但也不能完全由教师讲,科学的复习课教学要体现:知识让学生梳理;规律让学生寻找;错误让学生感悟;成功让学生体验;方法让学生掌握。
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学以致用,将问题给解决掉。写工作总结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初中化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请笑纳!
初中化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1本期我担任a1、a4、a5三个班化学教学工作,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储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我把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因此我与其他高三化学教师仔细分析了近几年来课改区的高考试题,结合历年来湖南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如对比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因此在我校暑期举行的教师业务考试当中我与其他同备课组的化学老师全部获得优异成绩。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大纲。
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因此在12月我省考试大纲公布之后,我与备课组老师仔细研究,并准备在今后教学中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我校以《名师导学》)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
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因此我与同备课组老师基本每周都精心准备了一张周练卷;每单元准备了单元过关测试卷。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必须开动脑筋,多思善想。
1.精读教材,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初、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尤其适合中等以下的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
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积极沟通,因材施教
本期我所教班级中学生情况参次不齐,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有平时的正常面上的教学,有优秀生的提高,和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加强基础等不同的形式。
1、在备课中我不但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更是认真备学生,积极在课前、课后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个性发展及思想情绪,尽可能的在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注意创设不同的情境,诱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不断提高。
2、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
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与方法的辅导,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
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五、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因为是首次使用新教材,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内容体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学进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练习的训练量还是多了些,由于招生的原因,基础差的学生多,教学进度总是滞后,要做到段段清,节节过关就显得前宽后紧的局面。
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计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始终坚守原则,争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化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2__学年,我们学校初三化学学科在中考中取得了区里第六名的优秀成绩,这与学生的努力以及教师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以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将工作总结如下:
①.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
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②. 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今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③.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今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么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⑤.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⑥.加强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因而这一部分相对得分较高。
⑦.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⑧.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首先要扎扎实实抓各学段的合格率,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毕业合格率,最后取得高的升学率及较好的优秀率。
通过大家共同努力,__学年初三化学取得了这么优秀的成绩,今年我们将继续保持,做好工作计划,并争取更大的进步。
初中化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3在晚上及周末的办公室值班中,本人主要承担的是我校第二教学楼电教中心办公室的值班工作。在值班期间,本人坚持一贯原则,在确保老师的多媒体授课教室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其余时间在电教中心办公室当值。主要做到维持办公室的卫生与清洁,自己做做作业或者上上网。当然,上班期间时刻准备着,不擅自离职,特别是具体的上课前后10分钟左右。这段时间是老师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出现多媒体故障的高峰期,一般他们打电话过来咨询,我都会热心地询问清楚,及时亲自跑到教室帮助其解决疑难,确保教学进度的通畅。
3、其他电教工作方面:
第一、协助电教老师,监督各电教员工作情况并向老师汇报
在电教老师的指导下,除了负责组织和安排电教小组成员各项工作的实施,我还协助电教老师做好监督各电教员工作情况的工作。在大家认真负责责任区的检查与维护工作基础上,协助电教老师,坚持做好日常的电教值班工作,及时完成临时安排的电教任务,并将大家近期工作情况向老师汇报。
第二、做好每周的活动通知及任务安排,保证信息顺畅
做好电教组每周的活动通知及任务安排,保证信息顺畅,主要是抓好电教qq群的公告栏及飞信的消息宣传工作。一般若有临时活动通知,我都利用飞信向大家手机发送信息通知,同时更新qq群公告,对于少数用电信的电教员就用手机短信发送,保证大家之间的信心通畅。
第三、对于一些比较重大的活动提供摄影服务,作为资料保存
现在电教组自己拍摄的视频资料都是利用模拟录像带进行保存,主要是对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术报告会等重大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需要我们提供摄影服务,对于学术报告还需要负责调试话筒设备、负责灯光的控制、负责会场值班及转播等工作。
4、工作不足之处
学校电教中心坚持以服务学校的教学计划为中心,结合客观实际情况,我们电教员应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协助电教部老师做好全校公共教学资源的服务、管理和维护。在本学期的工作之中,我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第一、没有做好组长的带头工作,说话体现不了威信力;
第二、多媒体故障处理技术不够强,自身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对责任区的检查与维护不够仔细,做事有些粗心;
第四、电教值班经常换班,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五、做事还不够主动,与大家欠缺必要的工作沟通。
总的来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在电教老师的指导下,做好电教管理及电教值班工作,同时学习不怕苦、不怕累的业务精神与动手能力,树立电教责任感,积极承担任务,热心服务大家,促进我校的电教日常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初中化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4转眼,一个学期又过去了,本学期我担任了化学教学工作。九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程,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找到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多部分学生基础差,接受能力也比较差,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还抄袭作业,上课有时不能专心听课,学校施行的阶段性考试,多学生被归为三类。针对这种问题,我着重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这类的学生我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这样,学生对我也就慢慢的喜欢和尊重,也开始喜欢学习化学,养成学习的好习惯。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学期工作回顾
1、认真备好每节课。
不但备教法、备教材更应备学生。本届学生,学生没有以前那么整齐,所以我尽量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课的类型,备课前尽量做到自己先完成每节课的作业以及课外练习,从中选取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题目。认真写好教案,做到每节课都"有备而来"。每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后认真作好总结,及时从课堂教法和学生的反映情况总结出每节课的得与失,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虚心请教其他教师。
在教学上,能和其他老师团结协作,有问题及时向他们请教。在每个章节知识的处理上,通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他们的优点以弥补自己教法上存在的不足。
3、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也有针对性。为此,我常常到网上搜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次作业都能起到的效果。对学生的每次作业都能作到认真批改,通过作业及时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上及讲解时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分析原因并总结,进行透彻的评析,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二、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现在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化学的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本学期在学校的工作中,我经常去听学校各科组的公开课,虚心向教师们学习更新的教学方法,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注意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三、成绩与反思
班上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欠积极,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虽然也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但是,有个别同学上课不正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有些同学考试不认真,成绩很差也没有羞耻感。由此,导致部分同学学习成绩很差。所以也是我最觉得头痛的地方
四、下学期教学工作打算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中考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来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初中化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四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让学生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化学课教学,使学生能掌握本学期化学课本的知识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化学知识靠日积月累,化学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要靠不断的渗透与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经常地灌输化学的学习方法、分析方法、渗透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和技巧。化学教学中,要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不断进行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地自觉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学习和分析方法,去理解知识,分析许多实际问题。如有关环保问题、生态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同学们都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
二、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九年级化学是启蒙课程,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第一节课,我首先出示一块手帕,让大家猜想:用火点燃后会是什么样子?同学们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烧坏了,我微笑着没有说话,把一块手帕在酒精灯上点燃,熊熊大火持续了1分钟左右,火灭了,手帕完好无损,同学们惊呆了。紧接着,我又变了几个小魔术:魔棒点灯、藏猫咪、清水变牛奶等,同学们强烈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我将他们带入化学的王国。接下来,我就说,同学们我从不打听大家以前的学习成绩,化学是一门新课程,不存在什么基础,在我的化学课堂不存在什么差生。化学是理科,但比数学、物理要好学的多,是理科中的文科,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只要想学好化学,从这堂课开始,你就能学好,大家有信心么?同学们就举起有力的拳头,高喊有;就在这一声响亮的回答中,我和这些同学的合作就建立起来了,我们的命运就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三、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题,上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仅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更能运用知识解决学习、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技能、技巧,提高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能力。这样使教学相长,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法水平和能力。
四、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化学课的学习具有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虽然是理科学科,在某种程度上却具有文科学科的一些特点,比如,许多的化学知识点需要机械性记忆和理解记忆;同时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认真做好化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提高学习成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关于教学大纲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包括说明和教学内容要点两部分。在说明部分,有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和安排体系,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这个说明部分,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又是教材编写工作的指导思想,所以出版时都用大字排印,以受重视。教学内容要点部分,则是系统地规定教材范围和教学时间,以及课堂练习的要求等。
教学大纲历来的发行对象,主要是各科教师,所以各科大纲也就分册出版,以利使用。现在教学大纲同时需要作为高考复习辅导的指导性文件,所以又专门编辑出版了合订本,即《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部分教学内容要点汇编》,分为文科版和理科版两种。这种合订本在形式上同过去的高考复纲相似,对应考者有好处,便于他们了解各科教材内容的概貌,免得分册去找,费时费事。对于在职青年、社会青年来说,他们要做好高考的复习工作,由于条件不如在校生,就更需要这种合订本。
2. 关于课本 课本是以教学大纲为根据,系统地叙述教材内容的书籍。学生要获得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技能,就必须掌握课本中的全部内容。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最直接、最有用的是课本,而不是教学大纲。但是,教学大纲毕竟是依据。大家只要细心核对一下,教科书从章节编排到课文、插图、练习题等,都是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要点的具体化。至于教学大纲中的说明部分,它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选材原则、教材编排体系原则等,对课本编写工作的指导作用,那也是贯彻始终的,而且是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过去几年,由于全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采用复纲的形式,各地编辑出版的复习资料很多,致使考生眼花缭乱,不知所从。现在情况变了,改用教学大纲作为指导性的文件,而各科教学大纲都有课本与之配套,所以问题简单多了。就地理学科的情况来说,考生所要掌握的教材内容的范围,只是《中国地理》(分上下册)和《世界地理》(分上下册)两种课本,以及与之相配合的《中国地图册》和《世界地图册》。简单地说,就是四册课本和两本地图册。
3. 关于地图册 现行的中学适用《中国地图册》和《世界地图册》,分别同《中国地理》课本和《世界地理》课本相配合,每年列入用书表中,随同课本发行,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许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方面运用挂图,一方面指导学生去看地图册,适当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效果都是较好的。
地图册的各个图幅,基本上都能配合课本各章节的内容,但是也有个别的特殊情况。例如,《中国地图册》的地球知识和地图知识部分,内容有超越课本的情况。那末高考复习辅导工作中应以何者为准呢?我认为应以课本为主。但是,地图册中那些超越课本的内容,作为基础知识,特别是对高中程度的学生扩大知识领域来说,还是有好处的。又如,《世界地理》课本第三版按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章讲述,即按照自然地理的分区原则编写教材;“拉丁美洲”作为一个政治地理概念,课文只是顺便提及而已。但是,现在用的《世界地图册,(第二版)仍按拉丁美洲为主题,编绘了一些图幅。这是地图册落后于课本的问题,原因是地图编绘、出版的生产过程较长,无法与课本同一步调进行修改。
加强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许多人认为,学习地理就要死记硬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错,地理知识中包括大量的地名、物产名、地理数据等,那是需要记忆的。然而,就是记忆那些知识,也不能依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掌握地理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地理学科在高考复习辅导工作中讲到加强理解的问题,还因为中学地理课程设置的特殊情况。现行十年制学校的地理课只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而高考的应考学生则是高中毕业生的程度,要求他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就不同于初一、初二的学生。许多教师的经验证明,象气压带、风带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的知识,集中起来首先教学,占用较多的时间,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后面学习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都有好处。道理很简单,有关大气环流和气候类型的知识好象一把钥匙,学生掌握了它,许多章节的难点问题即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