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改委审计报告

发改委审计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发改委审计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发改委审计报告范文第1篇

一、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对涉农资金的审计。重点开展对农村家园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利资金、土地补偿等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和调查,促进政府惠农政策的落实。

二、关注财政风险问题,开展对地方财政债务情况调查。从全局的角度研究政府债务总体性的问题,提出化解财政风险的建议,突出审计工作的宏观性。

三、关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将转移支付资金审计作为每年财政审计的必审内容,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四、关注财政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在部门审计中增加两个专题审计――“部门预算的项目支出审计”和“部门预算编制情况审计”。用“两个专题”将各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串联起来,使其更富有新意和成效。从以往审计情况看,审计部门发现的问题几乎年年雷同,缺乏新意。随着部门预算的推开,新的问题会逐步显现,但审计人员缺少关注,仍按老路子审计,影响了审计成果。

五、继续关注民生资金,加大对民生资金的审计力度。可将审计调查和效益审计密切结合,重点关注卫生医疗、环境保护、水资源费、救灾等资金。对确定的专项资金可同时开展效益审计,不搞大而全的效益评估式的审计,而是在财务收支基础上增加管理方面的问题和分析,就构成效益审计报告的内容,精炼后向社会公告,会有好的效果。

发改委审计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疆 节能评估 项目评审 能力建设 设想建议

经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新疆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节能评估中心)于2010年8月31日成立(设在新疆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院)。在一年的工作时间里,节能评估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在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发改委和发改委研究院的正确领导下,加强与自治区相关厅局、发改委相关处室的紧密合作,在人手缺、资金少、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做好了自治区节能能力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的评审等工作。

一、节能评审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完成节能文件汇编及制度建设工作

为使节能评审工作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有序开展、有章可循、规范运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节能评估中心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严格内部管理。

1.编制了《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评审工作规范与流程》和《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中心内部工作流程》。2.编制了《自治区节能减排资料汇编(一)》、《节能减排技术政策指导目录》、《节能减排政策分类汇编》和《(1998-2009)节能减排政策汇编》。3.制定了“自治区节能评估中心文明服务公约”。4.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中心公章管理办法”,并刻制了公章。5.制定了《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评审工作奖惩制度》。

(二)节能能力建设工作初见成效

根据新发改环资[2010]1522号文件精神要求,积极做好

自治区节能减排、节能评估审查工作。

1. 编制并上报了“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2010年开展自治区节能评估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

2. 编制并上报了“自治区监查、监测、节能三项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3. 编制并上报了“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院2011年新疆节能评估能力建设—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案。2012年完成数据库系统平台研建和基础数据信息的汇总和录入等工作。

4.汇集了钢铁、煤炭、铜冶炼、多金硅、水泥、建材等27项行业准入条件、标准,以及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等相关行业资料的收集汇总;5.启动了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专家库建设。专家库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炭、焦炭、电力、化工、建材、多晶硅等行业300余名专家。

(三)节能评审工作有序开展

自成立以来,自治区节能评估中心积极开展了节能评估评审工作。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表)(节能文件)评审工作于2011年6月开始,节能评估中心全体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文件要求和工作流程对上报的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表)进行了组织评审。截止2012年4月,共接受发改委环资处节能评估评审委托书89份(89个项目),召开评审会项目80个,通过评审并出据评审文件68个,主要包括水泥、煤炭、钢铁、建材、石油天然汽、化工、汽车、铝合金、棚户区改造和资源循环利用等行业项目。

(四)注重对自治区节能评估评审工作的能力培训

在委节能减排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节能评估中心业务人员共8人次分别参加了2010-2012年度由国家和自治区组织在兰州、新疆、牡丹江、上海等省市举办的有关节能评估、节能审查业务、能源审计报告编写及案例分析、节能评估师等培训学习。

二、节能评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由于节能评估文件编制工作刚刚起步,目前还尚未有一家专门从事节能评估报告书(表)的编制机构;中介机构对节能评估报告书(表)内容缺乏深度,节能措施空泛,操作性不强。一些编制单位对可研报告、评估报告的界定把握不准,离国家发改委第6号令、新发改法规〔2010〕2807号和新发改办〔2011〕658号文件要求有一定距离。

2. 部分节能评估报告书(表)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指标、内容无法衔接,呈现两张皮现象。

3. 目前部分评审专家对文件政策领会不透,提出的意见缺乏深度,结论缺少依据支撑。

4. 会议组织评审中出现的问题。(1)专业知识掌握甚少;(2)对能评工作重视不够;(3)组织机构与项目方沟通不到位。

三、推进节能评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 为了节能评估中心工作顺利开展,使各项工作都逐步规范化并符合相关政策文件要求,恳请自治区财政和发改委应尽快考虑和安排专项资金的拨付。

2. 建议对节能中心业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察,学习节能评估工作成效突出省区的经验。并引进在节能相关领域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充实到节能评估中心的工作中去。

3. 加强“新疆节能评估能力建设—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数

据库建设”,建立自治区节能评估中心网站。

4. 建议发改委相关培训机构对节能评估文件(报告书、报告表)的编制部门和个人适时开展培训。

5. 建议自治区发改委结合节能评估、评审、审查实际情况,抓紧备案节能评估中介机构,并向社会公布,使项目建设单位可择优选择编制单位。

6. 建议尽快提升评审组织机构各项工作水平。(1)专家是节能评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评估中心应及时将真正懂专业、知技术、有能力、高水平的精品专业充实到专家库中,严把评审质量关。(2)尽快提高能评中心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组织能力,强化行业准入标准、评估报告编写的深度要求和专业知识的学习。(3)为使评审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自治区节能评估中心应进一步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强化求真务实,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二是落实奖惩激励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三是建立对评审意见文件签发,评估文件、印章使用等登记制度。(4)委、院两级主管部门应尽快考虑为评审组织机构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补充新生力量,促进自治区节能评审工作向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方向发展。

发改委审计报告范文第3篇

企业内部能源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一个分支,其审计程序也不外乎制订工作方案、信息收集与检查(监测)分析、审计报告等三个环节。

1.1制订工作方案

内部能源审计工作方案包括审计目的与对象、审计范围及内容、审计期与审计时间(审计基期应超过半年、对比期应选1~3个年度)、审计依据与标准、审计(监测)人员安排以及需要企业相关单位、人员配合的工作要求等。审计工作方案确定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在审计入场前向相关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

1.2信息收集与检查(监测)分析

信息收集与检查(监测)分析是内部能源审计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1)生产基本信息收集。生产工艺流程、能源与物料消耗流程、能源管理规章制度、能源管理责任落实情况等。(2)帐目及相关记录查阅。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统计月报、采购台账、出入库台账、设备台账、生产运行记录(细化到各岗位)、能源动力消耗记录(如电、燃气、蒸汽表记录等)、财务原始凭证(如原辅材料、燃料及水电燃气等采购支付凭证、产品销售凭证等)和成本月报等。(3)能源消耗验证。煤炭、燃料燃油、蒸汽、压缩空气、氢气、氮气、电力等企业所使用的各种能源的期初存量、本期购入量与自产量、期末库存量的实物量盘点;主要能耗设备及能耗情况的实况普查,如对炉窑等热工设备的生产量、能源消耗种类及消耗量的验证,对生产用电设备的生产量、年耗电量、单位产量耗电量的验证,以及对输变电系统变压器的容量、参数、高压侧电流、电压、有功电量、无功电量、全年输变电量代表日电量记录的普查等。(4)耗能设备现场监测。利用监测仪器对主要耗能设备(如热工设备、用电设备等)进行能源利用效率和热能电能损失的测试。(5)能源计量巡视检查。对计量器具的安装、计量精确度以及配备达标率、完好率进行确认。(6)分析结论。根据现场收集到的信息和测试所得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标准和方法对企业能源利用水平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产品能源单耗、综合能耗、主要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或耗能指标等成果进行综合析评价、查找问题、查找出节能潜力,给出审计结论。

1.3审计报告

根据审计结论,完成内部能源审计报告。参照国家发改委关于政府能源审计报告书的相关要求,企业内部能源审计报告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企业能源管理现状概述、生产过程中各种能耗物耗指标的计算分析、能量与物料平衡计算、能源整体利用效果评价、存在的节能障碍及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技改措施建议以及财务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审计报告书完成后,要与企业负责人及有关部门人员交换意见、达成共识,作为企业能源管理改进的依据。

2企业内部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

(1)国家《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是企业进行内部能源审计的指导性文件,涉及能源的管理、计量、统计等项内容的审计标准应遵从该通则。(2)涉及用能概况、能源流程及能源消费指标的计算分析时,应遵从国家标准《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的要求进行。(3)产品产量是计算单位产品能耗的基准,核定产品产量时仅能考虑合格品数量、且必须通过仓库物资盘查与往来账目进行核定,同时不能仅考虑产成品还要考虑在产品的数量,在产品应折算为相当的产成品(应注意标准品与非标准品的区别,非标准品应折算为相当的标准品)。(4)能源消耗数据的核定,应注意能源消耗数据和与之对应产品产量的时间计算区段及所属范围保持一致,注意分品种进行非生产系统用能与损失能源量的合理分摊,注意生产过程中外协加工部分的能源消耗在进行产品能耗核定时需要一并考虑。(5)进行产品能耗分析时,应注意不能简单地将不同原料、不同生产工艺、消耗不同能源等所生产的产品进行简单的对比;在综合能耗无法进行对比时,可对主要生产工序或主要耗能设备的能耗指标进行分析对比。

3企业开展内部能源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发改委审计报告范文第4篇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四个不变”的原则。将等县(市、区)供电公司国有资产无偿划转到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县(市、区)供电公司成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保持企业法人地位不变、趸售政策不变、纳税主体不变、劳动社保关系不变。

(二)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整体划转后,供电公司全面负责县(市、区)电网建设与投资,为县供电企业自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有利于建设统一坚强电网的原则。整体划转后,供电公司统一负责全市电网建设规划,统一谋划城乡电网一体化发展,促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四)有利于安全稳定的原则。整体划转后,县(市、区)供电公司资产、人员、业务、投资等由供电公司代管转变为直接管理,供电公司全面承担安全生产责任,按照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制定相关预案,抓好安全生产,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同时充分考虑职工的切身利益,妥善处理好各种问题,确保职工队伍稳定。

二、实施步骤

(一)制定计划。县(市、区)供电公司划归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管理,关系到我市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建设,供电公司、各县(市、区)政府要确定移交接收工作办事机构,制定移交接收实施细则,具体负责划转、接受和整合工作。

(二)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市国资委、市经信委负责做好各县(市、区)供电公司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的协调和指导工作。各县(市、区)政府要积极与供电公司协商,委托中介机构分别对各县(市、区)供电公司进行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审计基准日初定为2012年12月31日。各县(市、区)政府对资产审计报告进行确认后出具资产划转文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

(三)申请批复。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基础工作完成后,供电公司尽快向省电力集团公司上报资产划入请示,并做好争取国务院国资委的批复工作。

(四)移交接收。县(市、区)供电公司移交接收工作在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后,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为保持工作稳定和连续性,移交接收工作过渡期间可继续实行趸售政策,最多不超过2年。整个移交接收工作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移交接收阶段(6个月)。主要完成财务、资产、人员及其它工作移交接收。移交阶段,县(市、区)供电公司不做机构及人员调整。移交接收后,供电公司全面承担安全、职工稳定责任。

1.财务、资产移交接收。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股权资产等各类资产,重要资产的权属证明以及负债等。

2.人员移交接收。对截至2012年12月31日在册职工进行调查核实,摸清底数,在保持人员身份不变的情况下,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人员身份认定,并通过供电公司内部网络进行公示。3.其它工作移交接收。在完成财务、资产、人员移交接收的基础上,进行营销、物资、生产、档案等专业的移交接收工作。

第二阶段:机构整合阶段(6个月)。依照相关政策和程序完成工商登记注销、变更等后续工作。

第三阶段:完善提高阶段(1年)。对移交接收后的业务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找出差距和不足,制定有效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整体管理标准和水平。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加强划转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为召集人,市经信委、市国资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供电公司及县(市、区)政府参加的县(市、区)供电公司整体划转工作联席会,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联席会定期召开,研究解决划转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移交划转工作的顺利实施。

发改委审计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 信息化 发展目标

一、审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一)外部现状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信息技术在重要行业得到了快速应用和普及,审计遇到了“打不开电子账、进不了电子门”的困惑。1998年,审计署向国务院汇报建设审计信息化工程,在总理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1999年筹备,2000年申报金审工程。2002年7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一期工程,投资1.928亿元,建设期2年,建设中央本级应用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机房设施等内容。经过两年建设和一年试运行,2005年11月,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竣工验收。2006年7月,审计署报送金审二期工程,建设规模覆盖中央本级和29个省市。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金审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总投资7.6亿元,建设期3年,建设任务是完善和推广一期成果、建设二期系统,建设内容包括标准规范、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安全系统、机房设施等。2007年12月、2008年7月,国家发改委分别批复了金审二期工程中央本级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二期中央本级投资2.38亿元。

除了审计署推进的金审工程外,税务部门在全国推行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海关系统除了已有的“H883”系统系外,“电子口岸”计划已于 2002 年正式启动,甚至一些规模不大的行政事业性单位都实现了会计核算乃至业务管理信息化,可以看出审计信息化在国家政府机关,特别是审计机关发展比较早、比较快,并且已经较为成熟,相对于国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审计信息化发展较为落后,基本还停留在“手工审计”阶段,审计手段既单一又落后,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即使部分企业进行网络化审计,也仅限于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抽样和审核,所能提供的审计服务比较有限。

(二)企业内部现状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卷烟厂作为一家成熟的工业企业,一贯重视企业信息化可以为企业带来的帮助。然而,财务、生产等领域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审计部门的工作还停留在手工作业阶段,极大的影响了审计的工作效率和效果。特别是河南烟草重组之后,生产厂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开展多经企业的财务收支审计以及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以往都是根据企业要求或者人力资源部的需要,开展事后审计,无法真正起到对多经企业的实时监控,在事前、事中审计过程中存在盲区,对领导的决策支持无法起到事前谋划、事中参考的作用。

2010年郑州厂提出了“突出数字管理,强化持续改进,努力打造行业标志性卷烟加工基地”的目标,就是要用“数字”来说话,而对审计工作而言,就是要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有关领导在相关会议上多次提出了审计信息化及远程审计的构想,企业负责人在中心组学习等会议上也多次强调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数字管理”的目标要求和领导的殷切希望,这些都成为我厂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助推器。

基于以上诸多原因,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卷烟厂邀请相关专家到厂进行了四次专题论证会议,同时对省外同行业先进企业,如红塔集团和红云红河集团的审计信息化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分析,在大量前瞻性的探索和尝试下,为进一步利用信息科技为审计业务服务,强化和充分体现审计的服务和监督职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郑州卷烟厂与相关单位共同研究,致力于开发郑州卷烟厂审计监督支持系统,从而实现对审计业务流程全方位的监控管理。

二、审计信息化发展的目标

(一)审计监督支持系统总体目标

1、构建审计管理信息一体化平台

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软件技术,构建能够对审计业务具有过程监管、全面监管、及时预警、辅助决策功能的信息平台,通过对所有被审计对象的逐步全面联网,实现自动的业务信息采集、预警评价指标定义和智能化执行、业务评价模型定义和智能化执行等功能,构建企业资金走向哪里,监督紧跟到哪里;资金使用到哪里,绩效评估开展到哪里的新型监管平台。

2、建立新型内部审计管理体系

基于烟草行业的特性,建立以审计质量为核心,审计多样性为根本,审计独立性为先导,审计问题为出发点,审计程序为主线,审计工具为标准,审计文档管理为依托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

3、实现审计预警、审计管理、审计作业一体化

审计管理与审计作业无缝衔接,实现信息的交换及传递,保证系统的统一。审计管理系统是以审计计划、跟踪和预警审计项目流程为主线,旨在规范审计计划、审计流程,提高审计质量,维护审计成果。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人员及单位信息管理、审计计划管理、审计项目管理、日常同级审计管理、审计报告管理、审计成果报表管理和数据分析、审计档案管理、审计办公管理、审计资源管理(法规库、审计方法、案例等)、综合查询、系统管理等功能。

4、提高审计部门工作效率和效果

通过对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卷烟厂审计监督支持系统建设,可以实现对被审计对象自动的远程网络数据采集、智能预警、职能分析,自动化形成审计线索,一方面,实现了对被审计对象的全面核查;另一方面,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审计重点自动筛选;同时,通过预警指标和分析模型的不断完善,能够促成审计疑点的过程化发现。从而提高了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审计风险,优化了审计成效。

(二)审计监督支持系统建设目标

1、总体建设目标

通过审计监督支持系统的实施,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与服务的职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审计业务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增强审计资源的优化与配置。最终达到审计工作管理规范化、审计数据安全集中化、项目实施过程智能化、审计监控预警动态化及全面审计工作网络化。

2、分项建设目标

在审计工作管理方面:实现审计资源、审计计划、审计项目、审计成果、审计档案及合同管理的全面管理,使审计工作在可视化的信息应用平台上相互协作、高效管理,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在审计项目开展方面:实现被审计单位数据无障碍采集、审计项目合理分工、审计程序规范有效、灵活应用并不断沉淀审计经验、运用辅助工具快速定位审计疑点,全面助力内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开展。

在审计模式创新方面:实现由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与事中审计相结合;由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与远程审计相结合;向审计风险预警、审计计划制定和项目审计相结合的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转变。

在人员能力提升方面:通过审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培养一批既精通业务,又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工具的双栖人才;培养审计管理和审计作业人员运用计算机思维,适应被审计单位信息化建设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培养审计人员灵活运用计算机、直接采用审计模型沉淀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开展更加深入的专项审计。

3、分步实施

结合企业发展的需求,统筹资金、管理等诸多因素,郑州卷烟厂审计信息化即审计监督支持系统分两步实施,第一步首先要建立在线监控审计系统和合同管理系统两个系统。

在线监控审计系统是企业经营运作的免疫系统,针对经营风险关键点,利用建模引擎,构建分析模型、监控方法和预警指标等业务模型。可以实现查询分析、结构分析、图形分析、趋势分析,以及跨数据集的多维分析和基于分析结果的再分析。监控预警结果能够以多种方式通知,能够确认为审计疑点,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强大的支持。

合同管理系统,专注于企业的业务管理过程,以资金管理为核心、以合同管理为主线,通过风险预警、统计分析和查询等多种手段实现企业的业务管理,帮助企业把合同审批、合同履行、资金收付、合同变更、发票、合同资料等管理得更具条理性和统筹性。使以往繁琐混乱的合同管理变得轻松愉快,繁多拖沓的收付款管理变得及时到位。 图文并茂的合同、收付款数据统计,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4、建设蓝图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卷烟厂审计支持系统要考虑及建设的内容有诸多方面,我们从实际出发,可以从若干个方面分别入手,分开考虑,综合建设,必将能合理有序的达到建设目标。总结起来在系统建设的蓝图就是:一、建设一个平台。搭建系统管理平台,在系统管理平台中,包括业务设置、权限设置、系统设置3个部分。可以完成审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关于审计系统的初始设置工作,如组织机构管理,系统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流程配置和其他系统设置管理。二、整合一批资源。在系统中整合有效资源,包括OA办公、在线监控、合同管理、审计数据管理。三、规划一批流程。按照实际业务配置在线审批、合同审核、工程审核等业务流程,以及相关权限,使各个系统用户可以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完成审核流程中各个环节工作。四、展示一个门户。通过审计监督支持系统全部信息的展现平台,不同权限的审计人员就可以快速浏览审计信息、审计新闻、部门公告等审计内外部动态,通过个人办公进行工作查看和实时处理。五、辅助领导决策。系统提供综合查询模块预置了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进行多条件、精确到模糊、简单到复杂的进行查询,辅助领导决策。

参考文献:

[1]刘志远,刘洁.信息技术与企业内部控制[J].《会计研究》,2001(12)

[2]廖忠友,陈茸,苏长江.内部审计信息化展望[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