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业相关理论知识

创业相关理论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业相关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业相关理论知识

创业相关理论知识范文第1篇

1.创业知识教育缺乏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

目前,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无论是在设置、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在很多高校还是空白。在调查中,34.5%的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并未开设创业相超过半数的大学生(356人)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甚至有106名大学生则认为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几乎空白”。这说明目前有些高校并未开设创业知识教育课程,即使开设,课程设置也不够完善,结构单一,覆盖面窄,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

2.创业教育师资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关于“您的学校创业教育师资情况如何?”的调查中,有39.6%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授课教师“创业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还有31.4%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授课教师“创业知识陈旧和狭窄”。这说明,创业教育师资无法达到创业知识教育所需要的层次,教师在理论或者实践上某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学生创业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缺少创业实战经验,教师们也无法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很难提高学生对创业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3.创业知识教育的获取途径偏重于课堂教学,缺乏实践平台。

在“开展创业知识教育方式有哪些”的调查中“开设创业选修课和必修课”以及“定期举办讲座”的比例较高,分别占65.9%和50.5%。这反映了高校在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方面,偏重于课堂教授,而创业者和专家的授课比例却很少,仅占33.8%和17.1%,甚至从未有创业实践教学。有些高校虽然采取了讲座的形式,但在传授知识方面更类似于走马观花,再加上缺乏实践教育,使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夯实所学知识,积累创业经验。因此,目前的创业知识教育途径对于打算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4.创业知识教育缺乏权威的教材体系。

在创业教育教材的选择上,目前重庆市部分高校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大都采用“引进且公开出版的教材”(39%)、“自编且公开出版的教材”(25%),但这些教材内容都比较简单,甚至有的是将其他教材的理论东拼西凑,将国外一些零散的案例生硬地拼接在一起,使得教育内容变得肤浅,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甚至有31%的高校只有自编讲义,这样的教材体系显然不利于学生创业知识的提高,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体系构建的建议

1.加强对创业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构建完善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体系。

针对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课程数量较少,创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的现状,首先,学校要充分重视创业知识教育,增设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为此,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来开设相关创业课程,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其次,课程的设置应更加细化,创业教育模式与专业教育模式相结合。目前,经管类大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可以系统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创业所需要的包括政策、法规、工商、税务等方面的知识还有待提升。因此,可以考虑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在使大学生完成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能够增加课程的实践性、趣味性,熟悉并掌握相关创业知识。最后,为完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体系,经管类专业还应开设一些与创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使创业者具备一些工程设计、机械电子、材料等方面的知识,避免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的情况。

2.建立完善的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高校要根据创业教育目标,建立一支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首先,选择校内具备渊博理论知识和创新思想观念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创业导师,组织他们深入开展对创业教育的理论学习,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创业组织,创业协会的活动,将其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更好的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其次,聘请具备一定能力和资质的企业家、投资家等创业实践人才进行创业指导。通过邀请他们到课堂中来现身说法,与同学一起分析案例,共同探讨如何学习成功者的创业方法、创业品质以及了解创业知识,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中培育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产学研合作,推动创业实践教学的开展。

产学研合作开展创业教育,是一种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等多种教育资源,融合创业人才培养的不同优势,以传授创业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与创业实操为主的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新型创业教育模式。首先,高校应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整合资源,建立校园实训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能力。其次,教师要带领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走出去”,去创业企业实地考察,切实感受创业的内涵和意义,在见闻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创业知识。最后,大学里利用社团活动来锻炼创业能力的机会很多,作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应积极利用这样一个有力的平台,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

4.编写针对本土学生特点的课程教材。

创业相关理论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统计学;创新创业;穿插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106

1 研究背景

统计学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随着学科的发展,共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我们今天所说的统计学就位于“统计分析科学”阶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海量数据的涌现,不断地推动各专业与统计学的结合、越来越巩固其在各专业领域的地位。

无论是什么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其基本要求都由纯理论(概率论、数理统计等)与专业应用两大部分构成,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学原理,又要求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应用各种统计学方法对各专业领域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因此,理论加实践是统计学的基本要求。

就如前文所言,统计学的基础理论部分涉及到一些关于概率及抽样分布的知识,这一部分较为抽象难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难学。另外,作为统计学中的应用部分,其数据或者多为假想的数据,比较“干净”和单一,或者数据的选取较远离学生所学的专业,前者使得部分学生容易在实验课上得到与课本相同的分析结果但却对现实生活中较为“毛糙”的数据束手无策;后者由于没有切身的体会,使得部分学生对相关统计技术的印象不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效果。

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来看,总理于2014年提出“人人创新”、“万众创新”概念,随后国家以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由于大学生乃至他们的指导教师能力有限(往往多数只具备本专业的知识而缺乏统计学知识或者相反),对这方面的需求比较大,因此本研究提出运用相关的统计知识,指导大学生们进行创新创业活动,达到统计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2 文献回顾

如何对枯燥的统计学进行教学改革,以达到丰富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众多学者提出了有益的建议。赵彤和汤静等人主张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代替教科书上的案例,让学生使用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去思考和解决(赵彤,2008;汤静等,2008)。吴宁和马铁成等人建议采取真实情景的任务驱动法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吴宁,2007;马铁成,2015)。李春华等人建议按照专业将学生分为几个项目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从数据的采集入手到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等进行一整套统计学的训练(李春华等,2016),从而达到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各种省级、国家级的创业大赛的开展,一些教授统计学课程的教师认识到了作为分析工具之一的统计学在各类创业大赛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为统计学应注重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而非理论知识部分的学习(何庆光,2009;朱兴红,2011;张卓等,2014)。有的学者还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应该采用模块教学法,将统计学课程教学分为四大模块:统计调查模块、统计整理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和统计推断模块,以此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赵璇等,2013)。

上述学者们就如何对统计学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也得出了丰富的结论。但是,上述研究多数集中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一角度,而忽视了创新创业这一与大学生切身相关的新兴事物,没有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与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关联起来。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提出:在讲授统计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结合起来综合指导,以达到更好地理解统计学原理、学以致用的目的。

3 具体课程设计

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上,本着统计学理论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目的,将统计学课程分割为四大阶段,如图1所示。

在课程设计上,与大多数统计学课程先全部讲完理论知识再实际上机操作有所不同,这里主张边学边实际操作。

在第一阶段,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相关的统计学知识储备,所以在这一阶段先介绍一些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例如统计学的相关概念、概率基础和分布情况、调查的步骤等等,让学生对统计学以及调查过程有个大概的了解。

第二阶段切入创新创业项目内容,根据之前学习的调查步骤,确定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以及收集调查数据。

第三阶段是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穿行。比如创新创业项目数据收集回来以后,如何从统计学的角度对资料进行描述,学习各种展示资料的技巧,比如各种图表的展示,如何在电脑中使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操作得到各种结果。另外,介绍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知识,随后,使用实际数据进行参数估计,以及设立理论模型做假设检验。

第四阶段,根据统计的结果,结合第一阶段的统计学知识、创新创业的研究目的和相关专业的理论观点,撰写调查报告。

至此,完成了统计调查的整个流程,也完成了创新创业的研究报告。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将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联系起来,突破了课堂与实验室的局限,将统计学的教学范围涵盖到课堂以外,将使枯燥的统计学课程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统计学知识掌握的更牢、更扎实。与此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增强了大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需要讨论的是,本研究的愿望是旨在结合每个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将统计学知识贯穿其中,但是,学生们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收集到满足研究目的的数据,从每个阶段的时间衔接上是否来得及?另外,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创新创业的想法和项目申请欲望,那么,如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实际的项目,是每个学生一个项目还是几个学生合作一个项目等问题,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和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何庆光.统计学专业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若干思考[J].统计与咨询,2009,(6):26-28.

[2]李春华,吴望春.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道路之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6,(11):171-172.

[3]马铁成.探究式教学法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7):108-109.

[4]汤静,苏小东,丁威.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应用的探讨[J].统计与咨询,2008,(04):54-55.

[5]吴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J].统计教育,2007,(12):27-28.

[6]张卓,李珊.统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4,(5):174-175.

[7]赵璇,柳欣,谢淑萍.统计学在创业大赛中的应用与教学改进[J].中国-东盟博览,2013,(4):116.

创业相关理论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业导向 淘宝创业综合实训课程 课程改革 实践技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66-03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明确提出支持大学生创业。而电子商务创业门槛相对较低,如淘宝网之类的第三方平台提供免费店铺,不需要太多的商品库存,如果是帮商家做分销,基本上不用成本。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走上对口的工作岗位后,能熟练掌握网店的运营管理操作技能,这些技能在校学习期间参加创业实践可以得到最有效的提升。正因为如此,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以创业为导向。

一、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比较重视,各个院校都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上做出了改革创新。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实训课程教学中,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在积极研究解决的问题。每个专业都在探索人才培养方案中创业型课程体系的改革,尤其是对于具有创业优势的经管类专业,承担着推进以创业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责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根据企业开展真实业务为主线,按照企业活动的规律,通过项目化教学的模式将任务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业意识和提升创新能力,这是高职院校在实践中的普遍做法,当落实到具体课程中时又会呈现何种形式?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改革。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以往的就业情况来看,毕业后马上投入到自主创业的人数并不多,绝大部分是参与到他人创业企业工作,同时兼顾着自己的第三方店铺运营。他们继续从事着相关创业工作,在积累足够经验后才开始自主创业。在基于创业导向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更多的是要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淘宝创业综合实训一课为例,对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真实网店运营实践。真实网店运营实践较模拟实践的教学方法更能提升大学生的应变能力。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大多是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创业导向的课程更偏重于实践。理论课是基础,引导学生了解网络创业的基本知识,当真实网店运营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了,再通过理论知识去寻找解决的方案。实践部分最好采取实战而非模拟,真实的网店运营更能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淘宝创业综合实训自开设课程以来,一直都是依托淘宝C店来完成实践部分的学习,在实践探索中出现过不少问题。通过不断的努力改进,如今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网店运营经验的学生,真正实现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2013年在超星慕课平台上建设了这门课程的网络平台,理论教学采取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结合的方法。课前让学生自学,实现课堂前移。课堂上分组演示操作,大家经营的产品类目不同,在实践中的做法也各异,这样课堂就成为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当一些小组的做法引起争论的时候,老师组织同学们现场讨论,并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上寻找相关知识点,实现共同提升知识技能。课后实践如果再出现其他的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交流请求帮助解决,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电子商务行业变化较快,创业导向的课程不能完全局限于教材,一定要紧跟行业的节奏,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否则就会出现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与现实做法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大学生就容易在创业中走入误区。如淘宝创业综合实训课程中注册卖家ID名,以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注册容易记住的ID,但现在已经弱化了。虽然在高级搜索选项里仍然存在卖家ID搜索一项,但很多集市店铺的卖家ID搜索后都找不出来,使用这个搜索选项的顾客也非常少。再如使用的SNS站外推广,以前的做法跟现在的搜索引擎优化完全相悖,如果学生还是不断地在QQ空间等社区网站中宣传自己的店铺,就会带来一堆无意义的点击流量,这种流量的转化率非常低,最终会降低产品的搜索权度。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定要紧跟市场的变化。从2009年开设此课程至今已经有7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淘宝做法政策的改变,课程教学内容一直都在不断地调整更新。

(三)采用信息化阶段性考核方式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般来说,课程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两个部分,创业类课程的考核必须改变传统的方式。淘宝创业综合实训课程的理论知识实行信息化考核,成绩由慕课平台系统给出,任课老师在上课前设置好组成理论知识各部分的权重,包括访问次数、在线时长、知识点的学习和考试等。信息化考核能有效地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成绩判定更客观。实践部分的考核相对灵活很多,不能单一的从网店销售业绩来判定,比如一个卖点卡的学生店铺销量肯定是高的,而一个卖手机的学生店铺销量就难以保证。在课程标准中虽然我们把销量作为一个考核参数,但评定成绩的时候会根据学生的销售商品而定。此外,实践部分还要实行阶段性考核,例如在第三个学习情境装修网店学习结束后,任课老师就要从学生的网店装修情况给定一个阶段性的考核成绩。

二、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的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要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最终体现在课程设计中。以创业为导向的课程,在锻炼提升学生们实践能力的时候,也应该与企业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一致。按一般电子商务公司基本岗位分类标准,主要分为技术类、销售类、客服类、及财务类等几种类型,在确定主要就业岗位与核心工作任务后,再进行课程改革探索。

(一)以真实网店运营的网络创业活动设计课程整体是课程建设的基础。通过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岗位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召开行业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并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工作任务性质一致性和工作内容相关性等原则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合并归纳,形成相应岗位的行动领域,最后转换为学习领域,形成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思路如下图所示。

经过调研分析总结后,淘宝创业综合实训课程确定了“寻找商机―建立网店―装修网店―运营网店”四大操作步骤,以其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了由单一到综合的4个学习情境21个学习任务。学生在通过完成这些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熟悉整个网络创业活动的全部操作,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二)课程体系紧密融合相关课程实现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创业导向类的课程不应是孤立的,而应该纳入整个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以真实网店运营的网络创业活动内容为依据,制定相关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如淘宝创业综合实训课程中“装修网店”这一学习情境,需要有一定的PS基础和网页设计基础,在课程体系中对应着网店美工和网页设计两门课程。在网店美工和网页设计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应该包含淘宝网店装修,同时也要作为教学目标体现在淘宝创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中。此外,企业管理实务、会计基础这些基础管理类课程,同样要纳入到创业导向课程体系中来。一个网店的管理、财务核算等,都是在实践中需要提升的技能。

(三)采用双线式项目教学定制课程标准。一门课程每个班可能由不同的老师教授,甚至一门课程同一个班是两位老师承担,即“一课双师”。如果不制定课程标准,就不利于教学,会出现各自按自己的方法来施教,教学效果会出现差异,加上技能考核部分主观因素大,最终的成绩评定就有失公平。尽管创业导向类课程内容变化相对大,但我们还是要制定相关课程标准,才能让教学更加有序地进行。在课程标准中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要求以及实施建议,然后让任课老师参照执行。如我们在淘宝创业综合实训的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建议采用双线式项目教学,课堂上老师以自己创建的淘宝店铺来介绍从开店初到店铺运营的整个过程,学生在课堂内要完成相应的任务,课堂外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设自己的网店,小组按岗位进行分工合作,定期进行岗位轮换。这种教学方式是我们在经过几年的课程教学后总结出来的最佳方式,放在课程标准中,新的任课老师可以直接采取这种教学方式,避免重新探索中出现走弯路的情况。

三、基于创业导向的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基于创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创新,取得一定的成效。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就熟悉网店运营、美工等技术岗位技能并投入到正常工作中。通过改进教学、校企合作等方式,电子商务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一)树立榜样,培养良好创业气氛。现如今的大环境,电商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创业导向的课程就更需要引导。如果学生短期内看不到任何效果,很容易就会放弃,但让每个学生都在短期内看到收益,这也是不可能的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淘宝创业课程以来,就发现很多这种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后就发现,如果一个班有几个同学能在短时间内有销量,更容易带动全班同学的创业热情,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树立一两个身边的典型,同学们就会意识到虽然大环境让这件事有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选对了货源,找对了方法,网络创业还是有规可循的。当整个班级的创业气氛好了,学生就会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教学也变得更加容易。

(二)“一课双师”,建设创业型教师团队。校内教师长期在学校内,与电子商务最前沿的资讯会有一定的脱节,对创业的实际做法也会缺乏认识和了解;而企业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缺乏专业的方式,所以创业型课程最好采取“一课双师”的方式。校内教师负责基础理论的讲解,实训部分由校外企业教师来承担。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淘宝创业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部分是校内老师讲解,如市场的分析、SEO基本理论、美工部分的PS基础都由校内老师承担,但对应的实训部分是聘请企业专家授课,这些授课的企业教师必须是自己经营淘宝或者天猫店铺,有相应实践经验的。当然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之间需要多沟通交流,避免知识上的重叠或者跳脱,让学生能把理论知识更好地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才能应对电子商务日益变化的市场,真正实现开设创业导向课程的初衷,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三)校企合作,建立课程保障体系。以创业为导向,不只单纯地在一些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网店,还要与相关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除了聘请企业专家授课外,还要让企业参与课程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开发和课程内容设计中。在淘宝创业综合实训课程中,我们与阿里巴巴商学院、淘宝大学合作,对电子商务中的典型岗位、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其技能与能力需求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归纳,共同确立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力要求、学习项目和教学模式等,确保了本课程的整(下转第145页)(上接第67页)体设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与一些生产性企业合作,学习和借鉴线下零售中的理念和成功经验,引进大明山茶叶等产品作为货源,解决学生寻找商品的难题,同时也降低他们创业的成本。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的方式,推进课程建设和改革。

【参考文献】

[1]吕和荣,孙凤琴.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职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14)

创业相关理论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3-0063-03

一、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一)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

创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末,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Myles Mace教授提出,在企业管理专业中开设了主要以创造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理念,称其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提升到了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层次上[1]。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新精神、创业才能的教育理念,进而培养出综合型人才[2]。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减轻就业压力为目的,力求使学生从谋职者转变为职业的创造者,可以说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是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3]。

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是在夯实创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才能和实践能力为方向,结合社会的发展和专业的特征,将创业才能和创新思维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创业实践教学有利于加深对创业教育理论的认识,加强对创业意识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并结合当前社会创业教育对创业技能培养的要求,来建立新型的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管理类专业相关学科应用性很强,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领域,是知识和能力相联系的综合性学科,构建创业实践体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必然趋势。管理专业创业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整合创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对管理类专业而言,创业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学习创业的理论知识,但如果想要促使学生走向创业的道路,仅靠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并在学生创业过程中给予指导和服务,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创业之路。事实上,完善创业实践体系不仅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创业中,还可以减少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障碍,完善创业实践体系对于管理类专业深入推动创业教育和学生发展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2.提高创业成功率的必然要求。随着创业教育的发展,很多高校管理类专业开始意识到创业教育中对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创业不仅仅只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它需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遵循创业的步骤和程序,整合各种有关的创业资源,才能使具有理想化的创业计划得以实施,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3.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屡次出台有关创业教育的政策,特别地强调了创业实践体系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社会竞争已不仅仅是靠高文凭,实践能力在工作中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创业活动中实践能力必不可少,完善创业实践体系有利于学生、企业和高校适应竞争压力和社会的发展。

4.减轻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目前我国大学教育已经基本普及,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很多学生为“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感到困惑和焦虑,不知道大学学习对未来人生发展的意义,以至于对学习的热情逐渐下降,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失业率如图1所示。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实践,以就业竞争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图1 2008―2013年我国大学生失业率

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与数据信息中心

二、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现状

以培养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基础,提高创业实践能力为目的,我国各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逐步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创业实践,并对创业实践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开设创业实践课程的高校数量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度还远远不够,这对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具体来说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存在以下问题。

(一)创业实践课程较少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多数运用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验、案例分析、演讲、课程设计为辅的教学方式[4]。从理论教学模式上看,它是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仅在表面上对创业进行理解,却没有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是将实际简单化,同时,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的创业实践课程相对较少,个别采用案例方式传授知识也往往也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难以达到真正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效果。

(二)创业实践体系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内现有的实践体系将专业和职能过于细分,在创业实践环节中,学生可能会对所参与的活动某一环节有所了解、熟悉、掌握,但是缺乏对实践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以及各环节相互关联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各高校内的创业实践活动多数采用教师指导、开设创业讲座、举办创业大赛等方式,而创业实战、创业模拟实训等形式相对较少,从而难以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三)创业实践活动缺少专业特色

管理类专业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往往与专业教育相分离,缺少专业特色,没有与专业教育实现双向融合,不仅造成教学资源上的浪费,也削弱了教学成果,使学生难以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创业实践活动之中。

(四)创业实践环节不深入

目前,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创业模拟实训,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但创业实践活动仅仅体现在校园内,学生在模拟创业过程中,难以将其与现实中的企业接轨,更做不到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模式,如企业的预算、生产流程、营销模式等方面。创业教育需要让学生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模式,了解创办一个企业需要与哪些部门相互联系,需要寻找什么类型的供货方、销售渠道等方面,清楚模拟实训与现实工作的区别,未经过真正的创业实战很难实现预期目标。

三、管理类专业创业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一)管理类专业创业实践体系的构建

遵循以学习理论知识为前提,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原则结合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和发展,针对目前创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理论知识、基本素质、学习能力作为基础,与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创业意识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学理念为发展思路,在统一的计划中整合各种资源,构建“课堂创业实践、校内创业实践、校外创业实践、模拟创业实践”四位一体的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从而更加符合高校教学规律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1.营造课堂创业实践体系。创业教育课与学生学习的文化课、政治课有所不同,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将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并达到良好的效果,应开设以能力为主导的创业实践教学课程,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上,可减少必修课的学分,增加选修课的学分,增加实践课的课时,特别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多开设一些实践研究型课程、讲座和论坛,丰富课程内容使其具备多样性、变通性;积极引用互动式、研讨式、模拟式、开放式和案例式等类型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将多媒体以辅助教学的形式引入课堂,对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用多媒体简单、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

2.整合校内创业实践体系。将管理类创业教育实践延伸到高校内部大环境中,将校内各种实践活动作为整合高校内部资源的载体,将创业实践教育拓展到课程实习、课程实验、学年设计、毕业设计、营销大赛、职场之星大赛、创业大赛、ERP沙盘模拟、模拟招聘以及学校社团等活动中,构建多样的、开放的、灵活的校内创业实践平台和创业实验室。例如ERP沙盘模拟实训在部分高校的开设,为管理类专业为创业实践体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它与一般的以理论为主的课程有所不同,该课程包含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以及财务等各个方面,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方法、组织结构都体现在ERP沙盘之中。通过学生参与模拟经营企业和对抗演练等一系列实验环节[5],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模拟的企业运作,运用理论到实际工作中。充分合理地利用校内资源,构建校内创业实践体系,是提高学生创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3.搭建校外创业实践体系。管理类专业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创新型和实践性要求较高的专业,应通过产学研结合强化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训练。探索管理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设立定点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一批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基地。积极组织学生从事认识性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性环节,加大技能训练的强度,把创业意识的培养和专业技术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校外实践教学方法的引入在某些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的管理类专业理论教学模式的弊端。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相对有限,不应只简单地运用参观讲解的方式来了解企业的运作,应更宽泛地选择企业范围,效仿理工科专业实验,让学生深入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使校外实践取得真正的效果。

4.综合模拟创业实践体系。从管理类专业实际出发在创业体验园区或创业孵化园区有计划地开设创新性的综合实践,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术业有专攻,各行各业都有不同之处,管理类专业学生很难对各种行业都进行渗透学习,因此将管理类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组团共同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实现管理类学科和理工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知识的相互交流[6]。跨专业交流不仅可以拓宽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知识面,也能丰富其他专业学生的知识层次,促使各个学科相互融合,学到本专业无法学到的知识,带动创业意识。创办一个企业不仅需要管理人员,还需要财务人员、市场人员、服务人员和行政人员等,各个部门需要配备相应专业人员,了解相关知识,组团式开展综合模拟创业实践可以提高模拟企业的成功性,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以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课堂创业实践为基础,通过创业理论教学,使学生累积一定的创业知识;以校内创业实践和综合模拟创业实践为本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程序,在模拟实践中得到锻炼;以校外创业实践为手段,在真正的企业进行实习、实战,积累经验,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清晰的理论和实践双向融合的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的创业能力得以提高。

(二)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实施

在构建创业教育实践体系进程中,根据不同时期学生所具备的不同能力,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与个性,不同年级侧重点不同,设计贯穿学生大学生涯的较为完整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按照学生的年级及自身兴趣的差异性,设计创业思维、创业实训、创业实战三元互动的递进式创业教育实践进程,实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管理类人才的目标。创业教育实践时间安排如表1所示。

1.创业思维培养。创业思维培养是指针对创业应该具备最基本的创业意识和逻辑思想,开设相应的创业理论课程,使学生掌握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流程以及相应的基本方法,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创业的目的性。主要面向本科一年级学生。

2.创业管理培训。创业管理培训是指针对学生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风险分析等经营管理能力进行培训,在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有课程设计、实验等教学环节,系统地传授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主要面向本科二年级学生。

3.创业综合实训。创业综合实训是指对税务、财务、旅游、服务等各种行业整体创业流程进行实训,培养学生具体的创业能力。主要面向本科三年级以及研究生一年级学生。

4.模拟实战支持。创业模拟实战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与创业技能的双向融合。模拟创业实践并重点对自主创业的学生给予创业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结合专业优势创办企业,提高创业成功率。主要面向本科四年级以及研究生二、三年级学生。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与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同等地位,成为推动创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学生也开始积极参与创业实践,对高校创业实践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客观要求。如何将管理类的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双向融合,使它们之间相互协调和配合,从而推动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现代社会仍然需要人类的不断思考和探索。对管理类专业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须配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服务平台,构建“四位一体”创业实践体系,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小洲,梅伟惠.高校创业教育的战略选择:美国模式与

欧盟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2]翁丽华.现象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

研究,2014,(5).

[3]李炳论.论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11,(27).

[4]钱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高

教研究,2005,(8).

[5]施飞峙.“企业经营决策沙盘模拟”教学对大学生创业教

育的作用[J].会计之友,2009,(12).

创业相关理论知识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办高职院校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我国培养和输送着大量的知识技术型人才,为我国的社会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在素质教育不断被倡导的基础下,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将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在以就业基础为教学导向的情况下,树立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立足于实际教学情况的教学目标,将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今后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

一、民办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生就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制度的改革,促使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不断的扩大招生计划,使得本身就极为拥挤的人才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面对此种情况,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巨大,很难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鉴于此,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增加学生的职业选择,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具备创新的就业思想,面对传统就业途径,更容易接受创业来参与社会竞争,减轻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依靠创业拉动了就业。

(二)高职院校自身教育理念的体现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培养和输送着大量的知识技术型应用人才。面对社会快速的发展,高职院校要依据学生的知识掌握、个体能力、素质结构[1],合理的设计关于学生教育培养的方案,帮助高职学生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较强的工作经验,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加强高职学生自身的竞争力。面对复杂且多样化的行业发展需求,高职学生要积极提高自身的创业创新能力,在拥挤的人才市场竞争中,通过自身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在积极利用实习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就业岗位,使得高职院校所具备的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的教育理念得以全面体现。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固化的创新创业理念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高职学生对于创业的理解,还单一的停留在传统观念里,认为创业就是自己当老板,工作时间自由,没有人管束,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中包含的真正理念无法深入高职学生的内心中。鉴于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宣传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形象具体的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含,认识到创业不仅仅是找不到工作后的无奈选择,而是通过自己的能力,为自己、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一条有效的途径[2],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选择,让学生改变固有的就业观念,正确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缺乏实践操作课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有效途径,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时,过分的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使得学生无法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创业中,制约着学生创业潜能的激发[3]。同时很多高职院校很少开展创业大赛等创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创业自信心,影响学生在毕业后开展创业活动。

三、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增加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课程

正如本文前面所述,创业实践课程的开展对学生提升创业积极性以及自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中引导学生自主创设创业社团,并支持和鼓励创业社团在学校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4],比如邀请一些创业中取得巨大成果的校外人士,到学校中开展相关创业经验的演讲,也可以在学校开展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创业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到创业实践活动中。同时在学校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创业创新产业孵化园区,与当地的企业合作督办创业大赛的开展,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业自信心。另外学校要加强对自身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将课堂教学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掌握一定的创业经验,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专业综合化建设

单一具备专业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教师,无法做到对学生的启发教学[5],更不要提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的转变。因此,高职院校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开展相关能力的培训,以此构建一支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到实际的企业中进行操作实训,并组织教师到当地的创业产业孵化园区中进行实地的调研和考察等,以此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可以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的意见和指导。

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的发展中,高职院校要改变固有的就业理念,引导学生淞⒄确的就业观念,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以及自信心,对推动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做出最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蔡小簪.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徐莉君,孙海涛. 高职院校如何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A]. .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 总第5辑)[C].:,2015:2.

[3]杨伟英,张希胜,咸菁. 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J]. 继续教育研究,2014,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