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的校园新的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新时代下,如何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高校文化特色、符合当下人们的理念和习惯的校园景观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校园景观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设计师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大学校园环境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研究。环境心理学主要从人的心理出发,从人的角度探讨人们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以便设计出适合教学、休憩的校园景观。
1基本概念
1.1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旨在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即用心理学方法分析人类活动与社会环境,特别是与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就现代校园景观设计而言,研究环境心理学有利于了解人对环境的心理判断,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把握校园空间的意象,塑造舒适、真实、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户外空间,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1.2环境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思维——景观与人之间的联系比景观本身更重要。那么,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校园环境?未来的校园环境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未来校园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以下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如何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校园景观。
1.2.1公共性
在景观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就是公共空间。人不仅需要私密空间,还需要开阔而且自由的公共活动、交流空间。景观的公共性要求部分区域具备特定的功能,比如观赏、休憩。同时,大的空间可以促使人们聚集和交往,使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
1.2.2私密性
私密性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也可以理解为个人对空间可接近程度的选择性控制。在景观设计中,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是相对的,私密空间是控制信息交流且比较隐蔽的一种空间。
1.2.3领域性
领域性是指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行为需求或心理需求而占用的空间,它的划分有不同的尺度。领域的作用为增强人的认同感和安全感。领域的建立可以增进人们对环境的控制感。
1.2.4宜人性
一种不好看、不吸引人的空间设计,一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的设计。景观设计必须是使人愉悦的,能让人感受到美好,必须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这样的景观设计不仅能使人赏心悦目,还能陶冶人的情操。
2环境心理学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现代的大学校园不仅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场所,还是一个吸引人才的场所。好的校园景观环境能带给教师和学生不一样的思维和启迪。总之,深入了解人的心理,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实现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景。
2.1创造丰富的校园意象
说到可意象的校园环境,不妨设想一下,当别人问起你喜欢的校园景观的样子时,你会如何回答他。你先回忆起的是校园的某一个角落,还是一个大的场景?环境心理学家认为,人能够识别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可意象环境空间的塑造往往依据的是环境心理学。在创建一所大学的前期规划中,一定会对这所大学的校园景观有一个大致的规划,比如是选择“生态式”的校园景观,还是“园林式”的;是选择“传统式”的,还是“现代式”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在塑造一种学校意象。意象不仅体现在整个校园景观设计中,还体现在局部。
2.2明确校园使用者的需求
除了创造丰富的校园意象外,校园景观设计还应该考虑校园使用者的需求。弄清谁是真正的使用者,弄清他们的需求,并研究他们在环境中的活动,以及与人和环境之间的联系。校园景观设计主要是设计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那么我们应该依据大学校园的基本行为来划分区域。大学校园的基本行为大致有以下四种:①休憩。在一所高校中,休憩的空间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是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工作之后放松的地方,是使人感觉安全、舒适、身心愉悦的地方。人对休憩空间的依赖性是很大的。②交流。交流空间是人们通过周边环境与他人交流的区域。现代的校园更加注重交流感,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知识的碰撞起到了促进作用。现代校园更强调交流的随意性和偶然性。③功能使用。功能使用是指设定的某一个区域必须具备一些实用的功能,比如学生运动、学术、交通等方方面面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功能使用将演变得更简洁、更智能。④个性培养。个性培养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大学校园是一个多元化的空间,因此要提供一系列从公共过渡到私密的空间。校园景观设计是一个创造空间的过程,反过来,空间也在改造着人的心理。设计要从人的心理出发,创造出实用、景色宜人、可持续的空间。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外观好看,同时还要富有文化内涵。此外,要重视人的行为因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结束语
研究环境心理学能够通过分析人的心理明确人的需求,设计出真正能被人认可并且使人感到舒服、愉悦的景观。创造一种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是深远的。优美的环境能够塑造人的性格,环境与人的相互联系比环境本身更为重要。不同的环境能形成人的某种直觉,经过反复作用于人心,演变成一种思维定势,从而塑造个人品质和性格。因此,环境心理学对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薛健.景观与环境设计丛书:创意空间[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关键字]心理学社会消费消费心理
一、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分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发现许多消费者尽管在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方面具有相似的条件,但表现出来的购买行为并不相同。这种差别往往是由于心理因素的差异造成的,可以作为群体划分依据的心理因素是生活方式。
在依据生活方式划分消费者群体方面做得最为成功的是美国的SR国际研究机构。SRI在全美抽取了2500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消费者心理特征的数据,建立了著名的数据库VAS(VaueAttitudesandieStyes),并且不断更新。VAS将消费者分为8个群体:
1、原则导向型。消费者的行为主要受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
2、地位导向型。消费者行为主要受其他人的行为和意见的指引。
3、行动导向型。消费者自身的消费经历和体验指导着消费行为。由此,将消费者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实现者。这类消费者拥有最为丰厚的收入,很高的地位,强烈的自尊,丰富的资源,这使得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随心所欲地消费。他们位于最高层,对于他们来说,个人形象非常重要,因为这显示了他们的品位、独立和个性。这一类消费群体喜欢挑选名贵和个性化的产品。
(2)尽职者。这类消费群体在原则型消费群体中拥有最丰富的资源。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成熟且有责任心。他们闲暇时间大多呆在家里,但却很关注时事,了解各种信息和社会变化。他们虽然收入颇丰,但却持有实用主义的消费观念。
(3)信任者。在原则性消费群体中,这类消费群体拥有较少的资源。他们思想保守,消费行为易为预测。他们喜欢本国本地的品牌和产品。他们的生活围绕着家庭、社区和国家。他们拥有中等收入的水平。
(4)成就者。这类消费者在地位导向性消费者中拥有较多的资源。他们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他们在政治上比较保守,尊重权威和地位。他们常会选择同伴评价很高的产品和服务。
(5)争取者。这类消费者在地位导向性消费者中拥有较少的资源。他们的价值观与成就者相似,但收入较低,地位较低。他们试图模仿所尊重和喜爱人的消费行为。
(6)实践者。这类消费者在行动导向性消费者中拥有较多的资源。他们是最年轻的群体,平均年龄25岁。他们精力充沛,喜爱各类体育活动,积极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他们在服装、快餐、音乐以及其他一些年轻人所喜爱的产品上不惜钱财,尤其热衷于新颖的产品和服务。大学生基本是属于这一个层次,也是在消费中站比例中大的一块消费人群。
(7)制造者。这类消费者在行动导向性消费者中拥有较少的资源。他们讲究实际,只关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务--家庭、工作和娱乐,而对其他一切毫无兴趣。作为消费者,他们更倾向于实用功能型的产品。
(8)谋生者。这类消费者收入最低,他们生活在最底层,拥有最少的资源,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奋斗。他们是年龄最大的群体,平均年龄为61岁。在能力范围内,他们忠诚于自己喜爱的品牌。
二、影响大学生消费的群体
1、家庭
家庭是消费者参与的第一个社会群体,又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细胞,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父母、子女是家庭的基本成员,对个人的影响是广泛的、直接的、深刻的和长期的。家庭周期的变化所反映出的各自不同的心理特征、消费特点和规律,家庭消费活动的阶段性、稳定性、遗传性还有家庭结构、家庭角色这些都是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经济上也得到了保证。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往往借钱也要满足自己子女的需要。
2、生活周边的人群
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一些与其它社会成员不同的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指该群体的看法和价值观被个人作为他当前行为的基础。按照影响大的变量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成员资格、接触类型和吸引力三种。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具有影响的应该是接触类型和吸引力。
接触类型指群体成员相互之间人际接触的频繁程度,接触越频繁的群体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就越大。大学生中接触频繁的群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寝室,寝室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单位,寝室成员的频繁接触必然会对寝室成员的消费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朋友,大学生在自己的交际圈中发生的友谊关系会使他们形成一个团结紧密的小团体,寝室群体和朋友群体是影响力最强的两个群体,大学生的购物行为往往是这两个群体的共同行为,在购物的时候这两个群体不仅为购买行为提供意见,而且还会通过他们之间的观念来影响约束购买行为;班级,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其专业的发展有相似性,大学生的发展性消费受班级参照群体的影响较大。
吸引力指某一群体的成员资格受到个人欲求的程度。热望性参照群体就是有吸引力产生的积极参照群体。它是由对某种生活、某种形象、某种文化、价值观的渴望而形成。美国的街头篮球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热爱街头篮球的人会标榜自己是该群体的人,其行为、形象、价值观等都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共同的目标也可以将一部分大学生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由吸引力组成的参照群体。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由这些目标而聚集到一起的人,在为这一目标而进行的消费上就会明显的体现出参照群体影响的特征。
另外,网络把大学生聚集到一起,网络游戏、聊天室、即时通讯工具、BBS等都是大学生中存在的虚拟社区平台。由于虚拟社区的进退自由方便,只有当某个人对某件事或某种东西投入了很强的热情时,他才会加入某虚拟社区。因此,一个虚拟社区中存在的成员就会拥有很强的一致性偏好,对于营销者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目前各个高校都拥有论坛,论坛依据内容划分为更详细的小版块,这些都有利于企业发现和识别目标顾客,有利于开展电子商务和网上营销,还可以作为市场调查的舞台。企业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个平台,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社会文化
每个消费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并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心理、购买行为等,必然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是指包括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世代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态度体系、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观念、信仰等等。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文化为人们提供了看待事物,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标准和方法。2、文化使人们建立起是非标准和行为规范。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结构的高度复杂化,文化对个人的约束趋向松散,间接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行为的这种约束称为规范,一个人如果遵守了社会文化的各种规范,就会受到社会的赞赏和鼓励,如果违背了文化规范,就会受到否定和惩罚,包括温和的社会非难、歧视、谴责到极端的惩治手段
4、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某些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社会单位,它对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任何群体都会对与之相关或所属的消费者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通过集体的信念、价值观和群体规范对消费者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无形的压力就是群体压力。信念、价值观对消费者个体的压力不带强制性因素,而群体规范对消费者形成压力有趋于强制性的倾向,只要群体的成员不遵从群体规范标准,就可能受到嘲讽、讥笑、议论等心理压力或心理处罚。
服从心理是消费者顺从群体的意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对群体的信任感,对群体偏离的恐惧感均使消费者产生服从心理。
群体的一致性会影响消费者的判断能力,消费者对所接触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与评价标准,当个体标准与群体标准不一致时,群体一致性的压力对消费者的判断力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群体规模对消费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群体人数越多对个体成员的压力越大,个体的服从心理越强,反之,压力降低,个体服从心理也逐步减弱。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形成了高、中、低不同阶层的消费群体。大学生尽管身在象牙塔,却崇尚自我,追求个性,打破传统的生活消费观念,渴望展现一个更加炫丽、独立的自我。因此,他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消费处处都表现着一种“新新人类”的个性自由与开放。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就目前来说,学习、情感、通讯、体育、休闲娱乐、网络是大学生消费的六大热点。
在校大学生主要的消费方向有以下几种分析情况:
1、学习消费。一方面是大学生为考级、考研、考托福、学电脑等让自己“升级”而参加的各种培训班、速成班所花费的费用。另一方面是近年来“考证热”在各类院校悄然兴起,注册会计师、律师、国家公务员、国家英语等级、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名目繁多,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自然不菲。
2、情感消费。其一是恋爱消费。根据许多男生家长反映:进入恋爱生活的男生经常是嫌父母给的生活费太少或者太慢,尽管家长已适当增加了费用额度,但还有不少学生出外打工挣钱,此举并不是想减轻家长的经济压力,而是为弥补恋爱消费空缺。如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是为了追求情感而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了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这样,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其二是人情消费。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来往越来越密切。但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生人情消费有蔓延之势。同学过生日、入党提干、比赛获奖、评上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视为不够讲人情;请客者档次越高,被请者的随礼也就越高。人情“包袱”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3、通讯消费。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一方面是通讯设备器材的消费,也可以称之为“高科技消费”,即时展使追求时尚潮流、炫出真我风采的大学生对手机、CD、MP3、电脑、数码摄影机等现代高科技产品情有独钟。现在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配有手机,而且都是名牌,价格不菲,一般在1500至3000元之间,确实可以称之为“高消费”了。很多大学生朋友见面的第一句话:“你换了吗?”意思是说你的手机换代了没有。这是因为现在科技发展越来越快,运用到日常生活的周期也越来越短,手机的更新换代当然是一月千变。另一方面则是通讯费用的消费。据调查显示,在移动通信市场,拥有手机的大学生占了整个消费群的10.4%。在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每月手机通讯费用在31~50元的占26.5%;51~70元的占23.5%;71~100元的占30.9%,而在100元以上的也占了16%。另据粗略估算,每年高校学生手机通讯费用约有0.5亿元。
4、体育消费。体育消费不仅是指人们买票去观看各种体育比赛或体育演出,而更主要的是指人们为了取得身心健康、陶冶高尚情操、获得美的享受、欢度余暇时间、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而花钱去从事各种各样与体育有关的个人消费行为。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排序:健身、考试、休闲娱乐、社交;大学生目前喜欢的体育项目排序:球类、交谊舞、健身操;大学生传统的“学校花钱,我锻炼”的体育消费观点已被“花钱买健康”所代替。转最多的体育消费是体育服装费用;其次是伴随运动的饮料费用;第三是体育器械费;第四是场地器械租用费;第五是比赛表演门票;第六是体育报刊、图书音像费用;其他(如体育医疗等)列最后。关于体育消费结构,高年级与低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只是高年级学生的场地租用费稍多于低年级。另外,所有男生的运动器械消费最多,然后是服装鞋帽、运动饮料、场租;而女生是服装鞋帽排第一,其他依次是饮料、运动器材、场租。
5、休闲娱乐消费。来自广东的调查显示,70.4%的大学生在假期参加过旅游;40.4%的被访学生平均每次旅游花费在800元以上,其中花费在1500元以上的占34.9%;不打算去旅游的大学生有66.7%,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80%。其二是娱乐消费。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相当可观。进迪厅、打台球、遛旱冰、开PARTY……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也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如一部《泰坦尼克号》就足以让大学生增加一笔不小的额外支出。这部电影的门票最低10元,最高80元,很多大学生看了不止一遍。
6、网络消费。在校园文化不丰富、文艺活动缺乏活力而社会各种流行文化、信息网络发展的诱惑下,很多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走向了校外,而上网成为他们打发时间、消磨无聊的好办法。“网虫”一般分三类:一是求知型。这类“网虫”主要是那些“考研族”上网查资料,他们做客网吧的时间不多,一周三、四次,花费不过10元。二是“聊天型”。这类人有事无事就爱在网络里遨游、聊天。也有很多女生每周末就去上通宵网,跟数不清的新朋老友叙旧,一个晚上也上不了10元。三是“游戏型”。这类人是标准的网虫。此外,许多大学宿舍已被网络覆盖,在宿舍上网已成为时尚。有调查显示,有60%以上的大学生每周上网达5个小时以上;有10%的学生每周上网达15个小时以上;更有甚者是经常晚上包夜泡吧。大学生上网主要目的是消遣:QQ聊天、下载流行音乐、网上电影和网络游戏等。调查显示,90%的学生上网仅仅是为了聊天或打游戏,而上网查找资料、获取知识的并不多。许多大学生月均上网费超过50元,最高的达200元以上。
四、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方式
1、理性消费
(1)、合理消费。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选择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调查显示,在费用开支上,16.6%的学生有详尽的计划,67.7%的学生稍有计划,只有15.7%的学生没有计划,随心花费;81.3%的学生没有或偶尔有透支情况,经常出现透支情况的只占到18.3%。
(2)、理性消费。大学生们在购买商品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是价格和质量。有关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普遍比较重视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可见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主流是理性的。
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选择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潮流和品牌。
《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诺基亚、联想、索尼、TOM、汇源、阿迪达斯等成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首批先锋品牌。发现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商品消费上,基本都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对C大学学生的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
3、导向性较强。
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其中也包括新的消费方式。很多商家都将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目标顾客进行市场销售,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
五、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程度的因素分析
购买行为是在一定的购买需求、购买动机条件下,消费者做出的反应。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消费群体,要开发这一个市场,就需要用特殊的方式去引导和开发,因此首先要了解大学生消费的消费特点,也就是大学生的购买行为。总的来说,影响大学生购买行为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强烈、深远、广泛的影响。文化因素是人类欲望和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文化是某个国家和社会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文化,它是人类从生产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信仰、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习惯及其他有意义的象征的综合体。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包括亚文化、社会习俗、教育水平等。处于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在文化特征方面常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而这些差异性又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着强烈而广泛的影响
大学是一个群居的小社会,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各自的语言、风俗习惯和爱好。他们在饮食、服饰、居住、婚丧、礼仪等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各有特点,这些文化因素使得大学生们的购买行为千差万别。虽然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基本相同,但是个别的风俗习惯差异还是有的。
2、社会因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受相关群体、社会阶层、家庭和社会身份与地位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的生活圈子相对较小,无非是同寝室、同班、同校的学生,明星偶像,以及家人亲戚们,绝大部分是相同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学生。他们可以影响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和购买态度等,还极易会产生模仿、从众的行为从而影响他们对产品和品牌的选择。大学生群居性、集中性购买的特点非常利于商家们进行季节性的重点促销,众所周知,在每年的九月份,随着新生入学,高校市场会形成一次井喷的过程,同时在各个节假日来临之际,学生经济能力较强,消费欲旺盛。校园消费将进入井喷状态,形成了“节假日经济”
3、个人因素。在相同社会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仍然会因其年龄、职业、收入、个性和生活方式等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作为年轻人,大学生追求个性的释放,他们希望自己成为有独特风格的人,也喜欢有独特风格的产品与品牌。但是这种独特是群体的独特。大学生每天都和同学、朋友进行密切接触,因此他们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他们希望并主动与群体保持一致,并以这种一致获得群体的认同。他们的空间很小,他们的选择很简单,他们的爱好很集中。大学生们群体生活的方式和现代的网络、通讯设备,使得任何一个小小的火种都可能在大学生中迅速引爆流行。
名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通常大学生在购买东西时,非常看重品牌。没有牌子的东西一般不会去关注。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品牌既是一种质量的保证,也是一种品味的象征。他们有着非常强的品牌意识,在他们看来,有品牌才会有质量。他们认为一个品牌的建设需要很长时间。他们认为“一个品牌能生存下来,就表示市场肯定,有相对可信度,同时建立一个品牌,产品质量是保证。另外,良好优质的售后服务也是非常关键的。”
4、心理因素。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在满足需求过程中的思想意识和内心活动,它支配和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感觉、动机、态度、个性等等。
感觉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刺激物的反应。人们产生购买动机后,如何付诸行动,则取决于对情境的感觉如何。心理学认为,感觉过程是一个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在大学生眼里大量的商品信息,不可能都引起注意,只会有选择的注意哪些符合自己的信念、态度的信息,其他的信息则会被遗忘。
大学生的年龄、职业、收入和生活方式基本相同,主要体现在个性,个性体现了个体的独特风格、独特的心理活动及独特的行为表现。大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需求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他们一般愿意购买与自己个性相称的商品。
同时大学生容易冲动消费,容易受广告等宣传的影响和商家宣传和促销方式的引导(尤其在黄金周等时期),消费具有冲动的特点,因此商家要注意利用广告等宣传形式,尤其加强适合学生特点口味的宣传,如公益与商业相结合的互动型大学生活动,或对大学生活动提供一些赞助。百事可乐大学生艺术新星大赛就是这样的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这种活动影响比较深远。
另外,大学生消费最大的特点还在于追求时尚化,追求时尚的东西,喜欢新奇的和浪漫的事物,消费品追求个性的张扬。追求时尚也是大学生消费具有盲目示范效应的原因。大学生消费有一个趋势就是从实用化向时尚化过渡,消费的大头已经不再是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已经转变成了电脑网络、手机、旅游等比较前卫的带有时尚气息的产品。
另外大学生消费的情绪性还表现在消费上的连续性,如果消费一次后如果感觉很满意,很可能会连续消费同企业的相同或不同产品,并且还会推荐自己的伙伴消费;若不满意很可能不再消费,而且这样的感觉因为大学生之间信息的迅速交流,会感染到周围的同学。
大学生站在先进文化的最前端,容易接触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消费观念也比较超前,大学生具有勇于尝试的个性特点,同时比较喜欢新事物。比如对网上购物容易接受,对“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的对新兴消费方式也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包括全新的物品以及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的新功能,新包装,新内涵,新形象,旧产品的新购买方式(如网上购物)、促销活动(如有奖促销)等等。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这里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希望老师在思想理论教学中,使用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家长应该教育正在读书的大学生子女明确自己的消费定位,不能过于纵容,尤其应该让大学生们清楚自身所处的消费层次和现在所能创造财富之间本来就存在着明显差距。其次,家长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这样看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就更为重要。同时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关注不能只是一味的批评和指责,尤其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突出,单纯的说教效果不甚明显,对其应采用结合现状的引导,用事实来帮助大学生建立自己合理的消费定位,摆正消费心态。
第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建议培养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可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具体操作型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通过良好的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校园内各种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其消费观和消费行为也是如此。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高校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学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和校风的建设诱导学生主动调整和修正自己的消费行为。因此,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与优良学风和校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顾客消费心理学》顾文钧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9-1
《消费经济学原理》尹世杰蔡德荣等[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
《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陈沙麦.[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和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的论述,提出应当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校园环境。
目前,一些学校的德育教育仍然是片面要求学生听话、服从,并以此作为衡量学生道德水准的标志,而忽视了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压抑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现代社会中,青年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愿望日益强烈,对陈腐的、压抑自己的要求和方式感到不满并实行抵制。社会学家预言,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青年取得成功所必备的首要素质之一。严峻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心灵有伤的天之骄子,能承担起建设二十一世纪中国宏伟蓝图的重任吗?唯有大力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校园环境,大学生才能及时走出“精神低谷”,树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勇气。
1、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
2002年,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组织人员对江西省28所高校3422名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进行调查时,学生认为自己心情舒畅和比较舒畅的只有31.8%,感到心态压抑和比较压抑的高达32.2%,一般的为31.8%。
南通大学每年开学后三个月会对新生作一次心理状态测试并建立档案,从这份测试中大概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水平来看,在校生中70%以上的同学心理健康,20% 左右的同学存在一系列的心理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另外有60%左右的同学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异常和心理障碍,这其中还不包括一些羞于承认和没有意识的心理病患者。从近两年来的测试结果来看,2006年被调查者中心理严重不健康者占6.4%,2007年占7.2%,总体呈上升趋势。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在心理素质上有着特异性,其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也有着明显的特异性。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包括个体的外界环境因素以及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
(1)环境变迁因素
这种环境的变迁不仅存在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一个如何自我调适以适应新的人际关系,自我地位变化的问题。而过去,我们更多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实际上,后者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较大。一位大二的学生在咨询中讲到,入学后由于想家开始失眠,白天又打不起精神,昏昏沉沉。大学二、三年级中出现心理障碍的人数最多,很多是由于一年级的适应问题所引起的,环境不适引起对自我重新确认的适应不良。
(2)人际关系与理志的丧失
大学生中经常出现的丧失不外乎几种:重要的人际关系的丧失即指家人、朋 友特别是异性(恋人)的关系的丧失、荣誉的丧失及自尊丧失等等。这些丧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自尊心理,并且严重时会使他们情感和生活上产生严重的障碍。
(3)不正常的消费观念
在有些学生为明天的早餐而发愁时,有些学生却一掷数金。下馆子撮一顿的事在大学已屡见不鲜,至于撮的理由是五花八门。其开销少则数十元,高达千余元。撮来撮去油了自己的嘴,撮瘪了父母的腰包。另外,化妆品、香烟、零食、网吧、“感情投资”等也是大学生消费的主项。
(4)预支了的生活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的大旗似乎再也扛不住了,他们崇尚活着就是要享受。在社会呼吁真爱需要等待的时候,校园同居已旁若无人地愈演愈烈。安全套自动售货机亮相高校校园或门口,在某种程度上似乎给了同居的他们一种暗示:社会已承认了我们的行为,尽管这件事曾在舆论界引起过不小的争论,谁也不能否认它给大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3、积极营造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
社会都希望每个大学生能通过短短几年的高等教育使其无论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使其综合素质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从而毕业后更好地报效祖国,报效人民。要实现这样的愿望,首先须建立良好的健康校园环境。
3.1健康的校园环境是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
文明健康校园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陶冶情操。北大、清华等知名高等学府,延续百年芳名而魅力不减,不仅因为其拥有一流的教授、一流的人才,还因为拥有那溢满学术氛围的文明健康校园。“自强不息,厚德裁物”使清华百年不败,傲视同侪;“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在北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校园文明涵括整洁、优雅、卫生、安全的校园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及健康高雅、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多方面。
3.2 参与校园文明健康环境建设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实践过程
校园文明健康程度最终体现在人的素质上,要求教师热爱学生,严谨治学,言传身教,做学生良师益友;要求同学们以校为家,尊师守纪,发奋图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健康环境建设是同学们成才和学校发展的需要,需要全体师生群策群力,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做一个道德高尚、举止文明、博学多才、有用于社会的人。因此,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健康环境建设是同学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实践过程。
3.3 师生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健康校园
“学校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要建设文明健康校园,必须党政、工、团各部门和学生社团组织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组织学习执行《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学生手册》等文件规定,学习发扬高等学校的优良传统,努力创建一个整洁优美、健康向上、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从而加快我国高等学校办学上层次、上质量的步伐。
3.4帮助学生解决和调整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追求的目标时,可以积极地寻找一些理由来解释和安慰自己。这些理由尽管不一定正确,但可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遭遇挫折时,可设法用一种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抒发心中的积怨,以使心情舒畅起来。情感的渲泄是一种缓解心理压力,保护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目标转移法,即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挫折源中转移到其它较为轻松的活动中去;他人倾诉法,把自己的内心痛苦与不快告诉给可以信赖的亲朋好友,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帮助;自我倾诉法,把自己心中的不快用日记等方式记载下来,以稳定情绪,起到维持心理健康的作用。
3.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创建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相结合
多年来,我国高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在阵地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以图书馆、礼堂、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馆、校史展览馆、科技文体社团等为主体的文化娱乐阵地,以书报刊、广播台、闭路电视、宣传栏、阅报栏、公益广告牌、互联网等为主体的宣传阵地,以及以中外著名科学家塑像等为主体的校内人文景观。这些无声的教科书,对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都起到了耳濡目染、细雨润物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各高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以及优良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着力于大学生素质的拓展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两极融合,改善大学生人格品质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为大学生健康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4、结束语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和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高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趋势,加强特殊群体的研究,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高等教育健康校园的环境的变化,对营造大学生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提出了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形成新思路。只有正视变化,积极探索,与时俱进,才能真正落实加强健康校园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陈锴
关键词:3G 数字化 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12-0031-02
the research of Digital Campus information service in 3G mobile environment
Gu Wen Wen Wu Jing Ha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3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tatus.Then analyzes the mode and the Service concept of digital campus information service in the 3G mobile environment.Finally,discusses the mobile digital campus services applications.
Key words:3G digital information service
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为65.5%。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3G用户达8051万,在移动用户中的渗透率达9.09%。
到今天,互联网与通信服务已经高度深入到高校校园,基本形成了人人有PC,个个有手机的信息化环境。然而我们还是感觉还无法能做到真正的服务于人。无线校园的建设成为实现这样的服务的又一新的主题,通过覆盖全校的无线互联网实现在任何地方都能接入信息服务。因此,建立移动数字化校园服务平台,为协同教学工作、丰富校园信息化的软环境、满足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协作性的高校教育需求,实现主动的推送式服务,提供面向人的个都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1、移动数字化校园的服务方式
短信:3g提供的多媒体业务(mms)与普通短信业务(sms)相比,除文本外,可以包含声音、图片和视频片断中的一种或多种媒体格式的组合。特别是今年出现的飞信和超信,更是为移动数字化校园短信服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电脑登陆飞信和超信,可以使用免费短信、 超低语音资费、手机电脑之间文件互传等诸多强大功能,管理人员仅仅需要将手机号码注册飞信和超信用户,就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即时服务,用户如有需求,就申请加入这个飞信或超信,进行提问,通过手机进行查询、阅读和定制信息。
Wap网站: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为无线应用协议,WAP是一种向移动终端提供互联网内容和先进增值服务的全球统一的开放式协议标准,是简化了的无线Internet协议。手机浏览器现在通行的是WAP协议。WAP采用的是“移动终端+WAP网关(Gateway)+Web服务器”的上网模式。WAP使移动Internet有了一个通行的标准,其目标是将Internet的丰富信息及先进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等无线终端之中。中国3G的全面开启,也标志着中国WAP2.0时代的即将到来。采用xhtml可使得手机网页更加漂亮,操作更加方便。
客户端程序:手机wap图书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图书馆的特殊服务,但是在访问速度及下载流量等方面存在问题。有了手机客户端在其他商业中应用的成功先例,移动数字化校园手机客户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移动数字化校园服务理念
移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要性就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产生的,依托移动数据业务渠道,将服务思想融合到学校各种应用系统中,整合校园内的学习、工作、生活等信息,并结合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面向学校管理和学生生活提供教育教学管理,信息交流互动的信息服务,校园信息服务将帮助学校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高校信息化建设重点如何向服务转变;(2)但如何使高校对校园人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交互服务;(3)目前大多数的学校信息系统还是孤立的,没有能真正面向到对校园人的服务,需要由后端管理转向前端服务;(4)校园人的生活特点希望能摆脱办公室、宿舍和电脑的束缚能随时随地得获取到相关的信息,并及时体验;(5)应用系统展现层的终端类型单一、数量有限以及展现手段有限;(6)在应用系统建设中,在多大程度上能方便人们参与其中将是信息化建设水平的真正体现。
3、移动数字化校园服务应用研究
3.1 短信中心
短信平台解决方案是基于移动终端“方便、经济、快捷、准确”等优点,将在学校行政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直接发送给相应的手机用户并可接收回复信息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用户也可通过移动终端主动查询,从而实现信息的双向快速传递,解决传统通信手段的高成本和低效率的问题。
3.2 WAP网站
实时将各种HTML转换为WML,可将各种网站、论坛等转换为WAP网站,直接使用手机可访问学校网站、学院二级网站、论坛等。
3.3 移动图书馆
“手机图书馆”以为读者服务和提高图书馆效率为目标,全面集成了数字图书馆的各种功能工作,更好的为读者服务。读者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发短信即可享受到咨询服务。内容包括:开馆信息、书目检索、文献请求、参考咨询、讲座咨询,预约借阅等。
3.4 移动教务管理
教务管理系统了高校业务管理系统中核心应用,一般包括:排课管理、学籍管理、选课管理、考试报名系统、成绩管理、教学评价管理等。教务移动扩展到移动终端能实现课程查询或主动上课提醒、手机选课、成绩查询、教学互动评估等。
3.5 移动办公
目前大多数高校有拥有自己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移动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将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业务以触发的方式到手机上实现双向互动,包括信息、日常办公和公文处理。
3.6 移动学生工作
学工系统涵盖了完整的学生工作管理部门业务,协助高校规范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实现在线业务处理,为学生处老师、学生、各院系老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等提供统一的移动终端的互动平台。
3.7 移动财务管理
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所有环节,涉及到基本信息、帐目管理、现金管理、项目管理、应收应付、劳资福利、固定资产、存货核算、财务分析与上报数据等若干方面。主要的服务模式是一些重要财务信息的提醒。
3.9 各种信息
就业信息的:就业是学生校园生活最重要的主题,及时准确地就业信息是高校就业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通过移动终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愿意开展的就职意向进行定制,满足条件的信息将直接在第一时间发送到学生的移动终端,及时展开与用人单位的互动。
校园信息的:校园生活涉及到学生处学习外的方方面面,通过移动终端的信息定制,可以将学生更关心的信息及时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互动。
4、结语
据调查,高校师生手机的拥有率达到了95%,而手提电脑持有率仅为20%[1]未来十年将是移动手持设备逐步取代PC的时代。无线信息服务将来可发挥自己强大优点,就是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对于所有的读者没有时间、地点、文化、语言的障碍,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读者获取校园的信息资源服务。因此高校数字化校园的无线建设是时代的大趋势[2].迎上这个大趋势,拓展无线数字化校园服务应用更是我们当前需要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胡晓,高鹰等.基于3G通信网络的移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信息技术,2010(6):52―54.
[2] 吴浩.高等院校无线数字化校园建设.价值工程,2011(18):161.
作者简介:
关键词:新媒体 电影院 营销
随着中国电影的大力发展,一批有实力和影响力的演员得到了全球影迷的喜欢,加之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平台的日益多元化,人们可以更便捷地观看一些影视作品,这也为电影票房做出了一定贡献。如何将现代高科技和电影市场相结合,使得高科技能更好、更优质地服务人类,同时也能使电影票房取得更多盈利,这更值得我们研究。所以,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让电影产业谋取更多收益,采用何种营销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影院线传统营销现状
(一)电影作品方面
首先,对于电影院来说,最为重要的还是电影作品。其一,互动性是新媒体的一大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院线与观众的互动增多,因此根据市场可以做出好的作品无疑更具有吸引力;其二,中国电影的收入靠的是票房,所以电影的质量成为衡量票房标准的利器。此外,由于新媒体的崛起,给影院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迫使其通过提升电影质量来继续吸引受众。
(二)价格方面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电影票价格有很大的影响。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对各大影院的票价进行对比选择,且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购票可以获得更大的优惠,这使得影院被迫在价格方面不得不做出让利以吸引观众。
(三)销售渠道方面
如今,我们消费者有很多种购票方式,可以通过现场购票、VIP购票、合作企业优先购票、单位团购、网络等形式进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买到电影票,各大APP上便宜的团购票吸引着众多的消费群众。智能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人群选择网络购票,如美团、猫眼、淘宝等都可以快捷地购票,这让传统的购票方式远远落后于网络购票,网络购票就这样成为消费者喜欢的方式,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影院线营销对策
(一)硬件的更新、升级
在新科技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时代,人们的视野也极度开阔,人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屏幕来获取视觉体验。智能手机、便携式电脑等媒介产品为人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院线营销模式要想跟上竞争激烈的态势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新媒体的发展节奏,就如曾经外面的露天影院发展到现在高大上的影院,由曾经的2D变橄衷诘3D、4D,这样的升级要不断加强自身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地升级和越来越高端化,才能够保证票房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二)多元化拓展经营
院线要不断了解当下主要消费群体的心理,电影院要注重客户体验,打造VIP套装、情侣套装等,对不同年龄段推出不同种类的消费产品。在销售方面要掌握更为灵活多变的销售方法,大力借助网络平台,对于一些年龄偏大、不会借助网络的客户适时改变销售策略。好的作品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趁热打铁,合理安排优秀影片的播放时间。
还可以与汽车销售、房地产以及其他公司进行宣传合作,通过多种渠道在宣传自己的同时,来把院线特点推销出去,从而增加收益。
(三)利用网络平台宣传
当今社会就是信息化时代、网络时代,也就是偏远地区的农村还继续用U盘的拷贝来满足电影观赏,绝大部分地区都在利用网络,登录网站就可以很快地下载或在线观看。
传统的宣传速度不仅慢,而且单向,不可以互动,但是新媒体不一样,它可以很快地让人们接收到新的电影作品,并且可以参与互动。院线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利用,如手机、QQ、微信等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推出各种优惠活动,以宣传院线作品。
(四)网络购票渠道化
在这个网络信息化时代里,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多数人已经不愿意排着长长的队,花费很多时间去窗口购票。网络购票不仅可以让人们在线选座、在线购票,还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最近几天上映什么电影,更加便捷化。因此,购票网络化成为我们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结语
我国电影业目前的发展处于上升期,发展势头很好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要及时地发现问题,完善策略,及时地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好,并避免在日后的发展中出现。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变革,更是一场改变人类生活模式的革命。电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媒体的帮助,借助新媒体的发展,电影产业也会有更为广阔的未来,新媒体有效地整合会是未来电影产业利润增长的新契机。希望我国电影产业能有更好的发展成果,为更多人带来丰富的生活乐趣体验。
参考文献:
[1]刘汉文,陆佳佳.影院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电影技术,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