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课文概括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中语文 同步拓展阅读 教师 学生 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程教学引入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教学理论。这两种教学理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里面包含的内涵却有着千差万别。“教教材”策略实质上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它是一种没有学生参与、缺乏师生互动的教学。“用教材教”的教学是将课堂教学向课堂外、教材外拓展式的教学。拓展式教学在此教学方法推动下成为一种教学时尚,这对推动师生互动式新型教学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高中语文课堂同步拓展阅读教学的概念
高中生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基本上掌握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技巧,阅读理解能力也得到了一定提高,因此,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来说更多的是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式阅读教学,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质的飞跃。“同步”是指将课本知识运用于课外实践,以便强化、拓展课本知识,使其课本知识得到迁移。“拓展阅读”是指围绕语文教材,向更广知识面辐射,以便进行迁移阅读,使得课内阅读的补充和拓展得以实现。
概括而言,“高中语文课堂同步拓展阅读教学”是指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某一课堂的阅读素材,围绕教学重点,搜集重点相关语文信息文本语境,重构文本语境,使其得到延伸和拓展,加深和拓宽学生的课堂素材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解放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提高教师教学活力与动力。
三、高中语文课堂同步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课本以及课本编著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尽可能的进行互动,对课文进行深刻的讲解,既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本,又要帮助学生走出课本,让课文从课内流畅的迁移拓展至课外,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为主导,积极引导学生走入课本。
教师作为拓展阅读教学的组织策划者,要充分感悟理解原始课本材料,做到教材烂熟于心,要将教材熟悉到如出自己心中,如出自己口中。明确拓展阅读教学的方向,精心搜集材料,及时归纳总结,对材料进行总结概括,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想象。如,在学习《雨霖铃》时,教师先分析此课文的教学重点――重点分析诗歌意境,对杨柳进行解读。首先理解原句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柳”字涵义,在此基础上搜集其他有柳字的诗词,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比较“柳”字的涵义,让学生感悟柳字的言外之意。又如,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时,先设计问题,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带着目标去理解课文,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评价,结合苏轼其他诗词拓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拓展载体,提高拓展实施质量。
在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前,要进行课前评估,充分考虑拓展对学生的意义程度,并且拓展的群体不能只针对个别同学,要面向全体。如,在学清照的《一剪梅》时,整体评估作者李清照的影响力,以及在高中教材中诗词所占的比例,可以拓展对李清照的经历进行简介,结合其他李清照的诗词如《声声慢》、《如梦令》等,由三首诗词表达意境的异同来简介不同时期的李清照。进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结合板书,归纳这堂课的中心情境,咬文嚼字学习用词的巧妙。
通过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答完以后可以通过课堂统计,调动全部学生的积极性,整体了解学生的思想。然后对此进行及时点评。用鼓励代替一味的惩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客观倾听学生的心声,恰当的指引学生。最后集体朗读李清照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学生形成对作者的独特感悟和共鸣,提升学生对此文本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力,使拓展课堂出色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科学选择拓展阅读的文本载体。
目前的语文教学,在教学手段如利用音乐、表演、绘画、实物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与拓展。但是过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阻碍了学生驾驭和理解文字的能力。大量的声像信息取代学生的阅读和朗读品味,削弱了学生领悟文字的魅力。因此在课堂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语言规范、科学健康的读物,可以是名著、可以是新闻、可以是评论。文本严格遵循学生学情、文本特点和教学需求三个原则来选定,这样才能保证语文课堂同步拓展阅读发挥应有的功能和效果。
关键词:想象力;培养;升华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从新的视角对物和事进行引导性的阐释,使学生有一个自我发挥、自我发展想象的空间。这是符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改要求的,用物和事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在感知中得到情感升华,想象中领悟语文课本中的精髓。语文课本教学内容源于人们日常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感知和领悟,教师恰当的指引和点拨,会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人翁,把自己的思维想象带着情感的寄托升华为想象的结晶。
一、引导学生,增强想象空间
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都是作者取之于世间万物的真实写照,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文字和包涵深厚感情并极富人生哲理的语句。
教师必需带领学生展开想象,走进书本,把书本中的语句象演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抽象飞翔。果戈理在提到普希金时称赞他的想象知识就像一部字典。只有把学生引入作者内心世界,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宝贵的人生哲理和感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茁壮生长。
例如我在上课前就会让学生提前5分钟走进课堂,预习课文,这叫课前预热。上课后,我带领学生做10分钟的概括,主要是这篇课文的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写这篇课文的目的、写的是感触还是感知。这样学生就会初步了解了当时作者的情形,接下来开始上课,此时学生就会自己主动去想主动去做。就如达芬奇所说,每一个圆都是脑中想象的结果。结果告诉我们,只有学生的想象力提升,才能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没有忐忑。
二、增强阅读范围,让学生自我提升想象力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种广泛的外延,我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文学博大精深。然而,好多高中的学生上了十几年学,居然没有读过我国的四大名著,都说只看过电视剧,视频和文字是无法可比的,文字包涵的感情是丰富而抽象的,这是无法用视频所能完全展示出来的。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语文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我们教师,除了教好学生语文课本里的知识还要带领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所以,我们要切合实际,充分让学生阅读与课文,有相关联的文章去阅读。
例如,在上朱自清《荷塘月色》这一课时,就要多了解朱自清的其它著作,如读他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样使学生就更容易增强自我想象力度,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
三、师生互动
高中语文课中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育的被动局面,打破了学生在下边被动地听,教师满堂灌的局面,现在是教师把问题列出来,大家在讨论中得到结果。也就是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学生易于接受。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想象力。
比如我们在学习《鸿门宴》时,我会先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去读:一、鸿门宴发生在是什时代,时代的背景是什么?二、鸿门宴可以看出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各是什么样的?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会对课文有一个想象的空间,当读完时就会把这两个问题列一个草稿出来,这时我再和学生分享各自观点,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得到答案,时刻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的自我想象力。
【关键词】初高中 语文 衔接
初中语文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又是中学教学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小学与初中使用同一个 “课标”,衔接起来比较方便。而初中与高中使用的完全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课标”,它们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衔接,从而造成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相当长的时间不适应高中语文教学,使得高中老师时常埋怨初中老师。那作为初中老师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的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研究两个“课标”,了解衔接工作的任务
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找出其中的差异,明确各自要求,熟悉各自特点。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初高中语文教学有以下不同:
(一)从基本内容看,初中“课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高中“课标”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不难发现,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偏重积累,而高中则偏重积累基础上的运用。
(二)从培养目标看,初中语文“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高中语文“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而“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
(三)从阅读能力看,初中语文“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高中语文则“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可见,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由初中的理解层面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要求“文本对话”深入读者内心世界。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四)从表达能力上看,初中语文“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而高中语文“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二万字”。从质上看,高中语文“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由此看出,高中语文的作文,由初中感性思维提高到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与提高。
二、熟悉两种教材,明确衔接工作的重点
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存在着衔接不自然的情况,不少学生甚至出现了无法跟班学习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高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基础内容,初中阶段竟没有学或学的不扎实。比如,文言文教学,初中阶段“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高中阶段则“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里所说的“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在初中阶段就基本没有系统学习,更不要说“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了。所以,只有对初高中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明确初高中两个阶段的教材在培养目标上分布点和差异性,从而初中教学才能做到“顾后”,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实现知识的迁移,才能做到学习自然衔接。
三、讲究教学策略,提高衔接工作的实效
(一)加强学习习惯上的衔接。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学生进入初中,教师一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自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圈点勾划批注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踊跃发言、礼貌说话的习惯,自觉积累语言的习惯,仔细观察的习惯,勤于笔记的习惯,大胆质疑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习惯,等等。如果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师都注意培养学生这些良好的习惯,那他们进入高中后就能较好地适应高中语文学习。
(二)加强知识技能上的衔接。
1.把好识字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认识累计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左右会写。落实了这一要求,对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2.抓好书写关。写字对增强学生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也是提高中考、高考成绩的重要手段。字写不好,在中考和高考中就会失分,这是非智力因素失分,如果我们初中语文老师不关注这个问题,就会给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留下遗患,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3.扩大阅读量。我们知道,初中课外阅读不少于26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10部,背诵篇数不少于5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课外自读文学名著2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为了衔接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师或开设阅读课,或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也可自己给学生开设阅读书目,营造有书可读、有书能读、有书好读的环境和气氛。语文课上要压缩过多、过深的讲解,简化教学过程,克服形式主义,保证有足够的读书时间。鼓励学生熟读、背诵那些百读不厌,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典范诗文,可以收到非常有效的效果。
4.激发求知欲望。我们可以通过初中课文来激发他们对高中课文的学习热情,从而较好地把两者衔接起来。
总之,让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终身学习,对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切实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验稿)》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4]《新课程怎样教》,辽宁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教学改革如春风般地给语文学科灌注了新的生命力,广大教师努力践行新的课程标准,把握新的理念并渗透应用于自己的日常教学。但是我们发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在一些地方,少、慢、差、费的现象依旧存在,课堂效率仍旧低下,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语文课堂中的学科思维训练偏少,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不到提升。
语文教学的内核之一是思维方式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思维,不仅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还要有语文学科的思维方式。语文思维是“思维主体在运用汉语进行认识与表达、审美与创造、鉴别与吸收的思维活动中,借助于形象对语文对象展开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过程”(《语文思维论》,P29)。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而读写听说和思维有着密切联系,当人们“听”的时候,要进行一番分析、理解,努力去把握对方说话的观点及持这种观点的理由;当人们在“说”的时候,思维水平决定了他说话的逻辑性、条理性,以及言语的概括性;当人们在“读”的时候,要开动脑筋去努力把握作品的主题和要点,进行分析、鉴赏和批判;当人们在“写”的时候,从材料的收集、主题的提炼、内容的安排列语言的运用又离不开思维的作用。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语文课程中诸因素中的核心因素。抓住了思维训练,也就抓住了语文训练的核心。因此叶圣陶先生曾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朱绍禹先生也曾说:“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6处提到思维培育,涉及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目标各个方面,而其中“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是它的核心内容。高考语文试卷也一直体现了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功能,从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考查考生的文化积累和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学生思维能力不放,让学生关注自己的思维品质,优化学生思维训练,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能力。
一、激活学生思维
教师可采取提问法、多媒体法,通过“激疑”创设思维环境,诱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质疑”和“解疑”步骤,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从而激活其在探究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
二、展示思维过程
学生是在思维过程中学会思维的。由于教材内容蕴含作者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活动,且思维活动本身有时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而教学中要适时地向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把凝结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发生发展的过程展现出来,着力引导学生参与到这些思维活动之中,让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以使学生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应用知识,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训练思维策略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加强思维策略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有效程度。比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自主探究、变式训练等,着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使之逐步掌握各种思维策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一)以训练认知性阅读思维为核心,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认知性阅读思维主要是对阅读材料客观梳理。表现为:(1)能够认字、释词、通读课文;(2)能够复述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3)能够理清课文段落、情节结构;(4)能够依照课文注释回答问题。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认知性阅读思维主要体现在能够体会、推敲词语在特定语言情境殊的效果和深层的信息。它是语文阅读教学第一层次中的重点。目前这一重点也运用到语文阅读试题的考试当中。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体味和推敲这体会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意义、深层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在训练时引导学生联系作者观点、文章主题,结合词语的具体语境从内容角度、结构角度、表达效果三个角度切入来分析品味词语的比喻义、双关意义等深层含义或文外含义(即言外之意)。
(二)以训练理解性阅读思维为核心,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阅读中的理解能力就是在认知基础上对课文思想内容与写法的领会和把握的能力,是认知的发展和深入,是阅读的关键环节。理解过程即思维过程,如果只认读不理解,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这一层次要求是:(1)能分析具体问题;(2)能综合问题;(3)能概括问题;(4)能抽象出文章主旨、作者的意图。
事物的本质往往会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学尤其突出。所以要想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对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进行分析,理解词语的本义,以及在课文中的语境;分析作者写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这个词语、这句话对内容起了什么作用;分析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是如何支撑观点;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特色和作者情感等,强化课文主旨的揭示,让学生养成对有关语文知识要领的背景、内涵、处延的深化再认识的过程。在以上过程的推进中我们还要整体上把握单元构思、每课要点,同时精选语段开展读、议、讲、评、练,以求思维的深刻性。
概括是指人们感知事物获得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抽象、综合,将其本质、非本质属性归结为概念的逻辑思维过程。没有概括,学生就难以形成概念以及系统的知识体系,自然对知识的运用就不能开阖自如。可见,概括能力是培养中学生阅读和思维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从教学实践角度和学生高考阅读题的答卷来看,概括题的得分率相当低。主要原因有:一是片面性,只注意到材料一部分内容,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内容,没有弄清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概括出来的内容不能包涵和覆盖全部意思。二是主观性,没有认真阅读文本,或者是看不清内容,抓不住重点,理不清头绪,主观地改变和歪曲原材料的内容。三是表面性,看到过程现象,没有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人物特征、写作手法多作训练,对相关的内容要用字数限定进行概括,进而对所学文章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一单元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把书读薄,再让学生从薄回归到厚,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自然就可以顺利实现。
(三)以训练比较辨析思维为核心,发展学生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这里的严密性,主要是指思维的清晰、准确,合乎逻辑而不紊乱。为此,我们可通过比较与辨析的方式来训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辨析是语文思维训练中不可的重要环节,它是增强思考推断水平的砥砺之举,也是推动学生跨越提升的重要方法。在比较辨析中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增加思维的力度广度,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形成优秀的思考习惯和思维品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辨析。(1)辨析课文中隐含的线索。(2)对事物正反论点差异的辨析。(3)对中心思想的正误与材料的完整性辨析。(4)以点带面,对普遍与特殊进行辨析。(5)对语言表达的有序性和规范性辨析。在辨析中,强化思维习惯,在辨析中求精,我们要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进行判断推理。经过辨析,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而且还能有所表现,有所创造。
(四)以训练发散性思维为核心,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研究,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认识。因而,对已知事物变换角度去认识,就可能发现他人尚未发现的新的特征、新的性质和新的功能等。在训练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形成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或横向推进、纵向深入或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引导学生破除思维定势,引导学生贯通知识,渗透知识,在变换中求广,改变学生思路的狭窄、片面、简单的现象。教师可使用这些指导策略:(一)自己发现问题;(二)多角度想问题,取其最佳者;(三)善于假设推理;(四)接受未成熟现象;(五)讨论问题不机械,重变通性。用特级教师钱梦龙的话说:“老师这里没有现成答案,你怎么想就怎么说。”例如琵琶女在今天该有什么命运?别里科夫真与华连卡结了婚,婚后生活幸福吗?孔明不派马谡去守街亭行不行?祥林嫂能不能独身?鼓励学生多思善想,无拘无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在各种思维的互撞中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火花。
总之,发展学生多种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之一。思维能力发展了,阅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冉正宝.语文思维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一、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思维
语文思维是人的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思维主体对语文现象和语文表现的认识、表达、交流、沟通以及创造与吸收,是对语文感性认识的升华,是对语文活动意义的重新定位和归纳。中学生必须具备下列几种语文思维:
1.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语文课本身带有模糊性、多义性,大至课文主旨、段落理解,小至某一句话、某个词语的含义,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所以,语文思维可以延升,也可以创造性地展开。
2.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学会“批判”,学会创新,意义重大。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与知识、能力、素质同步发展的过程。为此,要求学生要有必要的语文素养和必要的明辩思想,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3.辩证性思维。
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是语文教育提高学科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辩证性思维,不仅能促使创造性阅读更具有科学性,而且也是将创造性阅读引向深入的“助推器”。
二、培养高中学生语文思维的方法和途径
语文考试很少考现成的题目,也无现成公式可套,主要考查学生的见识,考查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考查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能力。教师如果只给学生传授死的知识,要他们死记硬背,面对变幻莫测的题山题海,学生只能束手无策,望卷兴叹。
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语文思维的广度。
语文知识遍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宽广时空中,无处不受语文思维的潜在影响。首先,要拓宽学生在知识领域的广度,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课外的素材。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引导,由于大部分高中生还没有配备电脑,也没有时间去查阅更多的书籍,所以,这些资料教师可以事先提供给学生。
2.凭借课文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
对一些课文,如果不能拿捏到它的要害,领略不到它的精妙,只是一鳞半爪、浮光掠影、轻描淡写地走过场,留脚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深层地挖掘知识的内涵,了解事物的本质。
3.转变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拟定明确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训练思维,不要代替学生思考,要善于集中群体智慧,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讨论形式展开综合性学习。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汲取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全新的教学模式中。
4.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