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第1篇

摘 要 体育理论课一直不被重视,甚至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大部分人认为体育课就应该是室外课,让学生们跑起来跳起来就是最合适的。我认为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体育理论课不仅要上还要上好,因为这是体育课有效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现在体育理论课势必要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育的改革和有效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有效教学 体育理论课 改革

一、体育课

(一)体育室外课。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体育课的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体育教育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体育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各种活动,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基本部分是体育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二)体育理论课。体育理论课在整个教学课时中较少,理论课内容枯燥,抽象,并且不被师生重视。一般理论课在学期初和学期末上两节。平时很少上,由于天气原因的体育理论课也多以自习课的形式出现。

二、有效教学的意义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三、体育课在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课不被重视理论课少。体育教师不重视体育理论课,许多教师遇到刮风下雨,就让学生上自习,而且一学期理论课很少,理论课讲的内容也比较枯燥单一,没有专项性和指向性。目的性不强。可以说是把理论课和室外课分离开来的。

(二)室外课教师讲解示范不精准重难点不突出,学生领悟有差异。体育教师在上室外课时介绍技术动作。首先在讲解技术动作时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不可能讲的很细,学习的重难点也是一带而过。学生根本听不明白,只能被动的模仿老师或是同学。再加上学生领悟能力的差异性,也会造成对技术动作的意图不清的情况发生。

(三)体育安全知识缺乏。学生在上体育课时难免会遇到受伤情况的发生,首先在受伤时学生不会判断受伤的性质,更不会根据情况进行紧急急救处理,甚至会错误的处理使伤势加重。其次学生在进行技术动作练习时不清楚,错误的动作可能会导致怎样的安全隐患,应该怎样去注意和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

(四)体育专项知识缺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对一些项目的专项知识不了解,造成在比赛对抗时出现场面混乱的现象,比如在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赛时,由于对裁判法不了解,使比赛不能顺畅进行,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口角和冲突。

(五)室外课的流程学生不清楚,讲解时间长影响锻炼时间,课堂的有效性差。体育教师在上室外课时首先要介绍课的内容和流程,受环境和时间的影响教师不能准确详细的使每个同学做到对这节课心里有数,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而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而且教师在介绍和讲解时,为了让学生尽可能的明白,还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缩减了学生有效的练习时间,不利于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和学习。

(六)室外课结束总结时间少,对存在问题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体育课结束部分的小结时间较短,对于存在的问题不能详尽的提出来,更谈不上提出什么具体的纠改措施了,学生不能准确的获得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和改正训练方法,使得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中浪费了大量时间。也影响了学生对正确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四、体育理论课的有效教学改进方案

(一)体育理论课增加并有规律的设置。体育课的有效教学必须要重视理论课,不但要增加理论课所占的比重而且要有计划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清楚本周的教学内容和要学习的技术动作要领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规范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理论课讲解动作难点。在理论课上可以对本周要学习的技术动作的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视频教学,使学生更加清晰动作要领及准确的技术,进而促进室外课的技术动作的掌握,提高室外课教学的有效性。

(三)理论课教授体育损伤的处理方法理和安全注意事项。体育课有室外活动为主的特点,因此就避免不了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在理论课进行体育损伤及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教育就更加重要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知道什么情况下容易受伤,容易受什么伤。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有意识的去防止此类损伤的发生。

(四)理论课安排学生感兴趣的专项知识。学生喜欢体育,但是又不懂体育,这是现实情况。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利用理论课对专业知识进行介绍和讲解,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更可以使学生在室外课更好的练习。这也是促进体育课有效性的好方法。

(五)理论课板书室外课内容流程使学生心里明白。利用理论课把上课流程展示给学生,学生知道体育课上什么,怎么上,心中有数,对老师在室外教学中就能更好的配合老师,更好的参与进来,变被动为主动,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会更好。

五、结论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行为特征;大学英语教学

关于人们如何学习和思考的问题,教育学和心理学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如强化理论、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形成多种外语教学法流派。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或 mi theory)虽然为大多数人所知晓,但是在传统的一元智力理论的影响下,在国内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目前国内学生外语学习现状,有必要承认、尊重、利用学生个性差异,加深对多元智力理论的认识,因势利导,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本文在评析多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类型学习者的特征及识别方法,最后,就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贯彻多元智力理论提出若干建议。

一、多元智力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意义

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哈伍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他的《人类思想的构架》(frames of mind)中提出,人类的智力不只是一种模式,而是多种智力的组合,具体包括音乐/节奏方面、口头/语言方面、视觉/空间方面、身体/运动方面、逻辑/运算方面、人际之间(交际)/人际之外(独处)的智力共七个方面。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这七种智力,但是比较突出的却只有某一种或者某几个方面的智力,并且个人最为突出的智力往往和个人的成功或者从事的工作联系在一起。1993年,哈伍德·加德纳又指出,人类在七种智力之外还有第八种智力,即对自然界中存在的事物进行识别和分类的智力。1996年,另一位学者丹尼尔·格尔曼(daniel goleman)认为人类还有所谓的第九种智力,即通过强调或控制刺激进行自我激励的情感能力。

虽然上述研究结果直接指向的是人类智力存在的多种形式,但是对外语教学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作用。首先,同样的学习任务并非适应所有的学生。其次,每一位学生都有他自己先天最擅长的某种能力,造成英语学习障碍的原因往往是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与学生最擅长的能力发生“错位”。最后,如果再联系到“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识别不同学生的学习类型,找准特定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最近发展区”,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同样是语法教学,对于逻辑或运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做解释的效果较好,但是对于视觉或空间型的学生可能只有画图表或演示才能接受。同样,有人独处时学习效率较高,有人在集体活动中才能超常发挥。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类型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或者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二、多元智力与学生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

如果根据加德纳最初提出的人类的七种智力内容将学生划分为相应的类型,那么一些学者的实验结果则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与其学习行为特征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实验结果表明,学生行为特征和其个人的能力类型存在着下列对应关系。

语言型学习者,在行为上偏好于读、写或者讲故事,擅长记忆人名、地名、日期和日常琐事。相比之下,逻辑型学习者却比较喜欢实验、数字运算和研究事物类型及其关系。空间型学习者偏好看图片、看电影或者玩游戏,他们最擅长想象、猜谜语、识图、填词游戏或者看图表。音乐型学习者通常喜欢唱歌、哼曲子、听音乐或玩弄乐器,声音、旋律节奏和时间节拍是他们的长项。运动型学习者比较擅长诸如运动、舞蹈和表演之类与身体有关的活动。交际型学习者,喜好广交朋友,善于与人交谈和加入一些团体,这类学生善解人意,擅长领导、组织、交际和处理冲突。与交际型学习者相比,独处型学习者偏好独来独往,对个人兴趣有着不懈的追求,他们比较擅长自省,注重情感和内在的东西,会为个人目标不懈努力。

上述关于不同的能力类型学习者的理论,为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行为特征的办法判定和识别学生类型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给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提供帮助和支持。外语课堂教学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实现的,尽管不可能在一节课里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征,但是教师依然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语言项目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教学活动定位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定向。

三、有利于发展学生多元智力的教学建议

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结合语言学家的建议及笔者外语教学的实际经验,围绕多元智力模型,笔者提出下列建议作为课堂活动的参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1.语言型学习者

针对语言型学习者善于表达的特征,可以让其先听短文后写书信来培养听力,而在阅读过程中做正误判断练习。还可以把编写故事作为写作练习,就传统话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通过书面材料学习语法,用画脑图(mind map)的形式学习词汇。

2.逻辑型学习者

针对逻辑型学习者善于推理,擅长逻辑的特点,可以把听力材料分割,让其听后排列文稿顺序。在阅读过程中就文章观点、概念之间做比较练习。在写作训练中,要求这类学生记录活动环节或过程。在口语练习中,教师不妨把一组图片顺序打乱提供给学生,让其按照自己的想法排列后编造故事。在学习语法时,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其自己归纳发现语法特征。在词汇学习中,鼓励学生使用诸如词根联想、星火记忆方法等。

3.视觉型学习者

善于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学生,可以要求其在听的过程中填充图表,在阅读之前充分利用有关插图或图片做出预测。对这一类学生,在布置写作练习时可以要求其图文并用,做口语练习时最好让他们就图片或空间差异作比较。教授语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演示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音乐型学习者

此类学生对乐音或者节奏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把一首流行歌曲的某些词“挖”去,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填空,也可以先把歌词作为阅读材料,然后让学生听音乐的同时做词曲配对练习。与此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就日常生活中的东西编写歌词、顺口溜等以锻炼写作能力,就音乐电视画面展开讨论去提高口语能力。对于语法难点,编造或者收集一些韵文提供给学生,指导学生通过流行歌曲扩大词汇量,对于语法和词汇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运动型学习者

好动是此类学生的天性,因此更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在听力教学中,把一个任务分派给三个小组,让各组分别听一部分内容然后合作完成任务。在阅读中,把阅读材料打乱,让学生恢复原来顺序引导其主动思考。对于此类学生,一种有效的写作活动就是写好第一句话,然后让一组学生传递着续写编成故事。学习语法和词汇时,可以提供一些“赌博”性的游戏内容,激发此类学生的学习热情。

6.交际型学习者与独处型学习者

在听力教学中,对于交际型学习者可以在听一遍材料之后引导学生之间对照答案然后再听第二遍,但对于独处型学习者最好让其自己订正。在阅读教学中,既要鼓励交际型学生讨论,也要允许独处型学生自己思考。对于写作练习,可以让前者编写对话,让后者写日记。在语法和词汇方面,可以要求交际型学生多举一些别人的例子做练习,相互测试学习内容。但是,对于独处型学生,应该诱导其多描述跟自身联系紧密的事物,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步调和方法。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大学生 教学方法 实效性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情感态度体验,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思想政治课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是其中相当关键的因素。引入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置身其中,主动参与,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社会热点问题或学生自身的问题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有利于准确地把握学生情况和思想发展动态,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加以解决。这种讨论可以预先准备,也可在课堂上即兴进行。比如针对体育系新生适应能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开展人际交往方面的讨论;可以就当前社会现状和一些典型社会现象,组织诸如运动员个人荣誉与国家的利益、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校园网络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专题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获得行为的启迪。讨论能使学生互相启发,深化认识课堂讨论最终应由教师予以归纳、小结,也可由学生自己进行评判、小结。教师精心安排的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精彩纷呈。①

2 营造对话氛围,促进实效性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创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所以我们就要通过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氛围来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②

2.1 和谐对话,关爱学生

体育专业的学生本身基础比较差,课时又比较少。根据体育专业的学生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顺序由于教材涉及的内容知识点多,比较琐碎,学生比较难掌握,突出教材的重点就特别重要。这种方法不是生硬地由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然后再由教师总结答案的传统方法,而是揉入了西方行为主义理论的一种新型的启发式方法。教师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以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只有把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激发出来,学生才会自动地学习和发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条件,让其亲自实践,使其产生好奇、疑惑、惊讶,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其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对话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的批判意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强调人性观照、生命意义的追寻和终极关怀,力求将知识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启发学生心灵。“关爱、谦逊、信念、信任、希望、批判性思维”是对话的先决条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中,教师应该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与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感到安全,从而主动与同学、与老师、与文本进行对话。要入情入理地回答他们在成才、立志、交友、恋爱、就业、做人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

2.2 真挚对话,感染学生

在教学中要回答他们在社会急剧变革进程中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的问题。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而言,惟有自己信仰坚定,才能在讲坛上理直气壮而不是心虚气短,才能迸发出激情,富有感染力;只有理论功底扎实,才能把理论讲得深入浅出、透彻明了,才能讲得生动,使学生首先愿意听,继而听得进,最后乐意听。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和真实事件。如围绕国际金融危机、社会公平、边疆民族问题等许多国际国内热点都可以设计话题。既不丢“老祖宗”又要说实话、说新话,改变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局面,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社会现实,从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接受。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确立他们的人格主体地位,努力找到师生之间心理上的平衡。让学生心情舒畅,心理放松,真正启发他们去主动、自由地思考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来共同探讨一些疑点、难点问题,或者是师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以达到教学目的,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得到启迪,增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③

2.3 运用实践教学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学生 素质教育 融入 践行思路

1、引言

体育课程是高校中各种专业的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是随着高校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多样化而产生的。把素质教育的理念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是为了丰富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对体育课程本身学科价值的深入提炼和丰富,同时对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理念也有重要意义。

2、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素质教育融入的践行思路

2.1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文体育理念的形成

体育运动中,有很多方面都能体现出人的道德品质,因为体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公平竞赛,竞赛中要有争取优势的雄心壮志,但又要注意培养有关竞赛的道德,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尊重裁判,尊重对方与同伴协作等。而我们传统的体育课程注重的是体育技能与体育只是的传授,很少有教师去关注引导学生重视这些道德方面的教育,教师们想当然的会认为道德教育是政治课范畴的,体育课程中用不上。其实,体育本身也是一种基于“人”的活动,从体育诞生的那一天起,体育就与道德紧密联系到了一起,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道德越发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包括加强对兴奋剂的检测,恶意犯规的惩罚,不公平裁判的处理等等,一切这些相关规则的制定和使用目的都是为了维持体育运动的公平公正。因此,教师需要利用这些环节来逐步的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还要注意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以培养“德技相长,文理兼修”的适应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1,2]。

2.2 注重心理素质培养,构建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坚定的意志品质

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体育运动与心理素质之间存在关系是由二者的本质所决定的。另外,心理素质还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决定着人们的交际能力,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人才能在社会中拥有良好的交际圈[3]。体育运动中,有很多都是涉及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尤其是一些团体项目,比如排球、篮球、足球等,这些运动决定性的要素往往不是某一个队员能力有多强,而是要看整体的能力,尤其是整体的配合是否默契,而这种默契的配合就来源于队员之间的有效沟通,队员之间的良好感情。所以,教师需要在集体运动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拥有稳定的心理素质,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健康心理在体育比赛中的沟通,另外也是促进队员之间的交流,同时拥有稳定的心理素质,也会促使学生形成坚定的意志品质。比如在比赛遇到逆境时,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形不成坚定的意志,很可能就放弃了,但如果具备这种良好的心理,则会顽强的挺过去,最终还可能会取得比赛的胜利。

2.3 差异化对待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体育运动是与人自身的身体素质密不可分的,很多人因为受到身体运动天赋的限制而无法开展某些体育项目。但每个人的特长也不同,有的人身体强壮,适合力量型的运动;有的人小巧灵活,适合技术型的运动。因此,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要因人而异,合适的人要配给合适的体运动项目,这样才能发挥最大限度的能力,才能使运动的人获得信心。在具体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调查,看看哪些学生有过哪些运动的背景,身体天赋如何,有什么兴趣爱好,运动潜力如何,然后在有针对性的为每个学生安排最适合的体育运动。教师可以尝试开展“体育俱乐部”,比如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兵乓球俱乐部,让相同爱好的学生在一起切磋、探讨,相互促进和提高。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属于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是属于自己特有的,并且通过这种发展还有效的调动了自身相关能力的提高。

2.4 关注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机能

很多人肯定认为,体育部就是在锻炼身体,发展身体素质吗。其实未必,我们以往的高校体育课程更多关注的还是让学生学到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而且身体素质能达标即可。比如每年体育课程都要检测男生1500米,女生800的训练成绩,看是否能达标。但测完以后也就是给个成绩就了事,至于说学生为什么达标,为什么不达标,如何量化,又如何科学分析这些数据并将其运用在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上,恐怕没有教师去认真对待。而恰恰这些都是最直接影响到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因素,所以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把体育课程中每一项运动都科学的转向学生身体素质的形成上,强化学生的身体机能,避免出现以往重技能传授,轻素质教育的情况,让体育课程真正有效的服务于高校的素质教育。

3、结语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课程更多的都是培养学生有一些基础的体育运动技能,锻炼一下身体,定期的考核一下学生的身体状况即可。很少有学校在继续深入的探讨体育课程的其它作用,导致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始终无法有效被开发出来,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简单,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素质教育的理念给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基于,把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与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推进高校体育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体育与人文教育[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4).

小学体育理论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足球普修;教学设计;实验研究

0.前言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博士根据神经生物学及多年临床研究,以及各种科学与艺术研究,尤其是生物学与人类学方面的研究为依据,于1983年在其专著《智能结构》一书中首先提出,认为智能应是“个体用以解 决或生产出为一种或多种文化或环境所珍视的问题和产品的能力”[1],并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认为人的智能由八种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组成,他们互相联系却又各自独立,即语言文字智能、数理一逻辑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的教育带来很多启示,将有助于转变大家的教育观,丰富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广大教师形成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改进过去的学生观和形成多元化的评价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大学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有必要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来提高我们高校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就业率。在我国,地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足球普修课程基本上还是沿用过去的那种以足球基本技战术传授、体能训练为中心以教师为核心的单一课程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情感体验很少涉及,从而导致学生多种能力缺失,特别是教学实践能力,不能很好适用社会的需要。本研究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结合足球普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采用教学实验法,力图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与具体的足球普修教学中,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更好的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地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课教学。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多元智能理论与足球普修教学设计研究有关的论著和文献资料;访问互联网,登陆中国期刊网、与高校足球普修教学设计研究相关的网站,围绕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校足球普修教学设计应用研究查阅相关资料。

1.2.2专家访谈法

以电话、邮件、走访的形式对地方高师具有丰富的足球普修教学经验的8位专家、教师进行咨询,听取各位专家的建议,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1.2.3问卷调查法

设计了教师和学生两套问卷。教师问卷发放对象主要是从事足球普修教学的老教师,主要是了解目前足球普修教学的一些基本情况。学生问卷发放对象主要是选择足球普修学习的学生。问卷采取当面发放和邮寄两种形式,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检验性剔除。

1.2.4教学实验法

(1)实验对象。随机抽取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班两个男生教学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选取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人数均为 20 人。

(2)实验时间与地点。2011 年 9月-2012年1月在衡阳师范学院足球场进行实验。

(3)实验教学设计。首先从多个方面、多个渠道了解学生的足球基础和个体智能情况,确定学生的多样化特征,其次是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足球普修教材紧密联系多元智能理论,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检查评估五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

为了提高本实验的效度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式教学对学生各项学习指标的影响,我们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基础水平前测。测试指标涉及两个组学生的身体形态及素质以及对足球的态度(具体见表1与表2)。

(4)教学实验控制。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教学都由同一教师担任,采用单盲法进行教学实验;两班除教学实施因素不同之外,在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场地、器材等各方面都基本一致。

(5)实验实施过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见表3)。

1.2.5数理统计法

采用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法,对教学实验数据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采用 SPSS12.0 for windows 软件统计对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处理与分析。

1.2.6逻辑分析法

对实验结果、实验中数据出现的问题展开科学分析和讨论,在比较基础上得出结论,使实验效果更客观和可靠。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运动技能

足球术科教学的一个主要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足球运动的技术,因此关于技术的掌握的评价是本实验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在经过4个多月的教学后对学生的足球术科进行测试,结果见表4。

由表3可以看出P

2.2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讲解能力

讲解能力是一名体育教师最基本的技能,而做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以后主要从事的职业也很可能是教师行业,因此讲解能力也是对他们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因此本研究将讲解能力也纳入了试验后的测试范围。结果见表5。

从表5中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分数分布比较集中在79-93之间,而对照班的分数大多集中在68-85之间且P

2.3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生教学组织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是确保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着重培养学生的课堂组织能力,对于学生将来控制教学节奏,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组织能力是本研究的所选指标之一,结果见(表6)。

从表6中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分数分布比较集中在78-94之间,对照班的分数大多集中在67-83之间。从表13可以看出P

2.4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是所有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所不可能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在传统的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更关注的事学生的运动技术,而对其观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度不是很高。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课程设计则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把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测试内容之一。(见表7)

从表7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经过四个月的不同教学设计下的教学后,实验班的学生在观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版(P

3.结论

多元智能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并促使学生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练习,有助于学生技战术水平、讲解能力、教学组织能力、以及观察分析和解决事情的能力方面的发展与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促进了学生多项智能能力的发展,证明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地方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足球普修教学中运用具有可实施性。 [科]

【参考文献】

[1]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前景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09,(09):17-26.

[2]苏蕊,崔丽.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再探学校体育教学改革[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6,(01):107-108.

[3]张补君,新课标下“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06,(01):77-79.

[4]余江大,王慧娜.多元智能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92-93.

[5]郭戈.多元智能理论与高校体育教学[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3):107-108.

[6]王存良.体育课堂中小团体合作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时代,2006,(10):78-95.

[7]吴爱军,王渺一.立足体育课堂科学进行课时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 2010,(0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