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通信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引言

迄今,我国加入WTO的时间已有近16年之久,自那一刻起标志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向全球化经济更进一步。同时,经济的发展带给通信行业的竞争也越显激烈。通信领域的龙头企业也从最初的“邮电局”的垄断形式,发展成为更加多元化的通信企业。变革带来的不仅仅是通信企业的飞速发展,同时还伴随着严峻的市场竞争。信息化的建设有效地提升了我们在通讯行业的综合能力,我们从中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和未来。在此我们将重点说明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发展目标。

1目前信息化技术在通信企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通信企业的起步相对较晚,但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通过近些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业务拓展、网络支持以及管理等方面都加入了相应的数字信息化的管理。

1.1业务拓展与支持

通信运营商首要发展的就是基础类型业务的拓展,在业务中加入相应CRM系统的语音服务、客情电话管理系统、通信故障检测系统以及客户服务系统[1]。就像是我们日常使用的通信方式的客服电话,如联通1000号、116114服务台、移动公司的12580等。同时还加入了适当的增值服务业务,如彩信服务、来电显示、数据管理等。这些服务业务不仅仅减轻了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提升了用户自主的选择权利[2]。通过加入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将营业厅的服务业务转换为网络化的办理模式。使用户的使用更加满意。

1.2网络运营管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通讯企业的发展生存的根本。保障网络运营安全是我们开展通信服务的基础工作,也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通信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计算机程序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通讯过程中的长话接通率,从而提升客户的使用感受。

1.3企业内部控制

通信企业是一个庞大的结构组织,因此在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系统结构。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和干预能够有效地对内部进行控制。建立相应的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工程运作管理系统等与办公自动化相关的综合性的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信息统计的需求,还能更加高效的开展办公。有效的缩短了相关信息的传递时间,使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更进一步。

2通信企业结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

在通信企业信息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无异于是通过信息化的先进技术促进通信企业的更好发展,从长远来开这就是一个1+1>2的结合。不仅能够提升通信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更好的协助其控制资本运转。

2.1客户需求最大化

现阶段要获取更多的客户,就需要给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快捷、方便的服务平台。通过服务平台来简化对应的业务流程,从而使客户在对通信产品使用的过程中感到快捷方便[3]。并依据其消费的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方案和科学的建议。

2.2优化资源利用率

通信企业的利润来源多数是依托于为客户提供语音通话、数据流量以及其它的增值性的服务来获取的。这种盈利方式对于网络的支持,联合性的协作方式有着更大的需求。而网络信息资源正好符合其发展要求。能够通过信息化的建立形成统一的、规范的管理方式,以更好地提升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地减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投入和沉淀,使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优化。

2.3控制运营成本

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的管理体系,通过科学有效地管理,引导企业更好地发展。将信息化的技术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具体环节中,如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企业发展方向、企业设立的目标、目标执行中的监管、对现有业绩的分析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等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体系进行管理。通过数字的表述能够直观、有效地发现问题,并快速进行调整[4]。当然无论如何发展,企业的发展目标都不能够脱离实现效益的发展中心点。

3结束语

通信企业发展信息化的建设,是企业的运营管理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它的引入和建立必须充分的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条件。针对性的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变革。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成分考虑到建设的成本以及资源的利用率,并进行统一的规划和部署。最终实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通信企业。

参考文献

[1]陈强.通信网络结构在现代物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2):160.

[2]冀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信息系统规划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8):34+36.

[3]徐昆渝.浅谈通信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5):00203.

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B

Our country third party flows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ques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

Chen Song Huang Xiaowei

(School of Software, Harbin Industrial University;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Industrial University)

Abstract: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stage, has not be able to meet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Specialized 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the network decid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construction must b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the core.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exist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China's 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could not meet the demand.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s weak, a serious shortage of personnel issues, address these issues before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 words: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party logistics;information integration

当今,人类正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化己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作为现代物流的主要形式第三方物流因其专业化、网络化的特点,正好符合信息技术对物流发展的要求,因此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 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据麦肯锡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公司的调查显示:物流总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美国是10%左右,中国是20%;中国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年周转次数不到2次,商业流动资金的年周转次数不到3次,而发达国家一般在10次以上;这说明我国的物流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的物流信息化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20世纪80年代进行铺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发展阶段。对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

1、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绝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仍处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

2、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以基本内容为主,供应链管理极为罕见。由于信息化建设层次比较低,造成信息不畅、企业上下游之间的信息流没有打通,流通环节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现代物流管理意识薄弱、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混乱、缺乏物流信息管理专业人才。

3、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走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信息化之路。具有代表性的是宝供物流,从1997年开始的信息化进程,它花了五年时间使信息化建设上了六个台阶。

4、企业间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落后。

二、 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我国的一些大中型国有物流企业如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外运集团等已经认识到信息服务的重要性,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的许多问题。

1、现有系统不能适应第三方物流进行全球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需要。现代物流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不是当前单独某个企业所能及的。由于传统的运输业、仓储业等各自为政、独自经营,相互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形成服务效率低下,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反映在现有的信息系统上,都是以单项应用为主,原来以运输业为主要业务的信息系统只限于运输业务,以仓储业为主要业务的信息系统也仅限于仓储,不仅数据共享存在问题,而且集成化程度低,形成不了逻辑上集中的数据库管理,与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要求的实现货物全过程的信息跟踪与信息反馈相差甚远。

2、信息系统缺乏总体规划的指导。由于物流信息系统是一项大型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工作方法和工作基础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其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都很大。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期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发展目标,进行总体规划。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物流服务企业业务存在很大的迥异性,国际上找不到一套完全适应各企业的通用软件。所以,如何使以开发信息系统与不同平台的物流信息系统部分集成,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扩大物流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3、信息基础建设薄弱,缺少规范系统的信息结构。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在信息基础建设方面做得并不理想,这也为企业后期的信息化建设制造了巨大困难。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不仅包括要对企业的各种资源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编码,而且信息的采集渠道和方式要规范、通畅、稳定;同时,还要研究对信息进行科学、合理、深入的加工处理流程方式。业务管理人员不要对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可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应用自然而然地实现。经验和教训证明,许多信息系统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信息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在于信息管理本身的基础工作。

4、缺少信息化人才储备。基础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先决条件,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数据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设备、程序和数据问题,还要以人为本。企业应用计算机与其说是技术问题,不如说是管理问题,即人们常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每一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都蕴涵着管理的创新,可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而在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现信息化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学校的老师或计算机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对企业的物流管理业务缺乏感性认识,如果企业人员不予配合,他们很难对整个系统流程做出合理的功能需求分析,“闭门造车”所开发出来的系统跟企业的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往往不能令企业管理人员满意。

三、 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据《来华跨国公司物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受调查的近百家来华外商投资企业中,高达80%的企业对目前物流服务商的满意度的评价为“一般”,受访企业认为物流服务商需要改进的方面,依次为信息传递效率、运作成本、满足需求的波动能力、作业速度、服务态度等 [2]。要加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笔者认为应该主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建设信息系统。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对于信息的依赖可能是其他行业难以相比的,而信息技术毫无疑问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物流信息化的进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信息技术只有在存在需求的时候才有可能起到推进产业发展的作用。在进行信息化的全过程中、应注意人在整个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态度。这就要求物流提供者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跟客户的需求要保持同步增长。要真正实现物流的信息化,就必须紧紧抓住需求这根主线,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却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2、结合企业特点,注重信息化的实效性。针对中国第三方企业的特征,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应该是在基本实现日常核心业务管理信息化的前提下强调:(1)企业对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利于企业在低成本运营下的快速扩张;(2)市场开发能力,以增加客源和业务强度。我们的人工成本相对而言较为低廉,所以在系统设计规划时应该避免机械地追求国外先进的信息系统的高度智能化指标,采用适当的人机互动式的信息化业务操作管理。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难度。并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处理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避免企业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出现休克现象。

3、让软件开发商深入企业调研,结合企业实际开发实用的管理软件。管理软件只有与企业实际相符合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多且杂,所以没有一套万能的软件能够适合各个企业的情况。这就要求企业与软件开发商展开良好的合作,让软件开发商进入企业展开实际调研,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流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软件。

作者单位:陈松,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黄晓伟,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宁波;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

一、引言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会计信息化主要是指在组织或企业的会计活动中,普遍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以高度融合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有效开发与利用会计信息资源,从而为组织或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的过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会计电算化”概念以来,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已有30多年。可以说,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随着社会经济与时代的发展进行变革的必然结果。

浙江省的企业性质特点是民营企业比重占总体九成以上,宁波作为浙江省的发达城市之一,其小微企业在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总量中占比约70%,数量超过三十万家,对宁波乃至浙江省的经济增长影响巨大。会计信息化对宁波小微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李杨(2013)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长期来看,信息化可以促进小微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提高。然而宁波大部分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仍处于起步与初期阶段。在宏观经济环境极其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之下,宁波小微企业作为民营经济中活跃而敏感的重要力量,面临着各种困难与挑战,深入分析宁波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探究其存在问题及原因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宁波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会计信息化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通讯、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的,然而信息安全、计算机安全与网络安全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威胁着会计信息的安全。宁波小微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因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造成漏洞,使会计信息被泄露、篡改或破外,从而对企业经营管理造成极大威胁。

2.小微企业缺乏复合型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众所周知,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实施与运行需要既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又精通会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牵头与推动。然而,在当期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形下,世界经济不景气、消费动力不足,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其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是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企业成本的不断上升、市场环境的恶劣条件,小微企业往往难以吸引优秀的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加盟,这就决定了小微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没有领军人物的把控而迷失方向,从而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或者紧紧浮于表面完全与企业经营脱离,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宁波小微企业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也有待提高,虽然有些小微企业会计部门的人员也比较多,但是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并且良好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业务中去的人才却寥寥无几,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始终难上新的台阶。

3.会计信息化建设与其他运营流程脱节

事实上,许多小微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仅仅在财务会计部门实现信息化,由于对会计信息化理解的误区,企业其他部门的信息化没有得到重视,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化建设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无法有效衔接,缺乏横向的沟通与信息传递与共享机制,最终影响财务职能与企业业务流程脱节,难以真正有效发挥作用。

4.会计信息化软件不适应宁波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

虽然目前的会计软件种类繁多,但是对于小微企业用户来说,其功能依然不是非常乐观。由于真正有数据安全保密性的会计信息化软件较少,多数软件仍需完善,有些数据完全暴露在所有用户面前,可以随意查询、修改甚至破外,以至于小微企业用户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顾虑与担忧。这些会计软件的功能和价格参差不齐,再加上软件市场管理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大大阻碍了宁波小微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发展。

5.会计信息化系统开发程度尚浅

部分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宁波小微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就仅仅停留在单一功能会计核算上,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管理作用。小微企业的许多会计从业者在会计信息化之前并未接触过专业的财务会计软件系统,对这些软件的功能模块缺乏了解与认识,从而造成 功能使用单一化,极少利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与控制等工作,对会计信息化系统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信息系统的意识。

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油田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

1.引言

当前,飞速发展以及日益更新的信息技术正在广泛的普及,并且正在从各个领域深层次的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活动。对于油田企业来讲,信息化的建设以及企业管理的改革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信息化的建设与革命同时也在影响着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油田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使油田企业在生产油、炼制油以及运输油方面得到更多的优化处理;第二个方面,信息化建设能够完善油田企业的管理模式,增加企业管理的效率,企业管理的优化也成为了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信息化建设以及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是油田企业提高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2.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当前,油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比较滞后的现象,相比具有高新技术的制造型大型企业,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决策者的运作能力、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资金储备、销售渠道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因此,上述原因造成了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观意识不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信息化建设滞后等结果,使得很多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尽管我国社会的信息化已趋于成熟,但是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以及建成后的利用率较低。另外,我国对推动油田企业信息化的相关政策还不完善,信息化的服务体系发展还相对落后。上述这些因素均限制了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基于油田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以及对策。

3.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和方向

在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方面来讲,由于当前市场竞争十分的激烈,使得很对油田企业之间的竞争持续升温,这很容易导致企业的资金不足以及周转困难等现象出现,这些因素能够严重的阻碍油田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作为油田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筹集,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信息化的人才引进以及软件技术等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从人力资源方面来讲,油田企业应该注重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尤其是加强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与信息处理技能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模式以及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管理的优化升级,能够利用规范的、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对企业的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为企业建成完整的、高效的管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部门协同合作来讲。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内部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够顺利完成的,单凭管理层的工作是不够的。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切实的遵守由管理者进行统一部署和领导,由各个业务部门共同进行筹划来完成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油田企业的战略分析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要从全局进行油田企业的优势和不足,面对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市场环境,详细分析企业遇到的基于和挑战,及时的调整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和经营模式等,为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全局的,长远的目标规划。

4.油田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的很多油田企业共同的问题就是企业管理基础十分薄弱和落后,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经营理念落后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低下。油田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在这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得到有利的位置,必须要对当前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还要借助信息化技术的手段,其中包括了采油、炼油设备的改进,更主要的是控制系统的硬件与软件的开发方面。油田企业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应用信息化建设来促进油田企业的管理模式革新。信息化建设与油田企业管理模式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信息化建设要依靠高效率、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而企业的优化管理需要依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支撑。在油田企业的日常运营时,管理的每个方面均依赖于企业信息的实时传达以及高效率的数据处理。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要注重与企业管理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

5.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分析了油田企业目前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方面、人力资源方面、部门协同合作方面探讨了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以及发展方向,并在最后给出了油田企业管理模式革新的发展方向。

总之,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管理模式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的关系,信息化建设要依靠高效率、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而企业的优化管理需要依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支撑。因此,将二者进行结合的发展才能够保障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顺利建成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付吉群,赵权.构建油田内部网站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6) :100-103.

[2]曾范清.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初探[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3(02):156-158.

[3]陈婉玲,刘湘轶.拓展企业信息化管理咨询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01):99-111.

[4]詹英姿,陈显平,王丽萍.石油企业信息化以及企业创新管理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 :78-79.

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技术;信息化;网络;对策

所谓企业信息化,就是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知识资源,对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改造,充分开发、利用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及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达到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企业的生产、设计、经营、管理、采购、仓储等全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过程,它包括生产过程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商务活动电子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层次越来越高,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和价格的竞争,逐步转向信息应用的竞争。企业信息化实质就是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信息化,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企业外部沟通信息化,其目的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辽宁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据对企业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辽宁省部分大企业对企业信息化认识较高,很好地实施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如2005年1月,朝柴ERP系统成功上线运行,5月CRM系统在朝柴销售公司、全国27个驻外办事处和600多家服务站正式运行。系统上线运行虽然才几个月,但其在企业的规范化和流程化管理、生产计划的科学制定、准时化生产组织、库存管理、财务和成本数据的动态反应、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等企业经营各环节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2005年9月该项目通过省级验收,验收专家组对朝柴ERP/CRM项目的技术先进性、整体集成性和应用效果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朝柴ERP系统与CRM系统、条码系统、质量系统和供应商的MRPⅡ系统充分集成,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以及与客户、供应商在因特网上的信息交互,全面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今后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整体的信息平台。

辽宁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又处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前沿,其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令人堪忧。在对辽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中发现,辽宁省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认识停留在表面应用层次上的现象,在被调查的123家中小企业中,处于企业信息化中级阶段占30%,初级阶段占56%,还有14%的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进行任何信息化工作,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网站,大部分中小企业核心流程信息化只占到5%,更多地停留在办公自动化阶段。由于辽宁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意识薄弱、结构不健全、投资不足和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信息化管理尚未深入到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使经营管理中各环节出现不协调,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因素较多、时间长、风险系数又大,在实施中必须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强化企业信息化意识,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组织保证和政策支持,加大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制定规划、研究政策和宣传力度。充足的资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先进的管理水平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先进的设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企业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网络设施建设,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完备的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制定有效措施吸引高级人才,改革管理模式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重组,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

现代社会企业面对着极为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小企业要面对全球一体化的新市场,自觉走上信息化道路,尽快缩小与国外先进企业和大企业在管理上的差距,实施企业管理现代化。作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在制度、技术、管理上进行创新,更应当认识到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方面。把握时代变化的趋势,研究制定科学的战略,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投资上要克服“重建设轻维护”、“重技术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等结构的误区。

(二)结合企业实际,注重实效性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既要有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实际,避免盲目性,尽量少走弯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分阶段、分目标、有层次地推进,在循序渐进中实现信息化。信息化一定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所以,要使企业信息系统服务于业务系统,使信息化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循序渐进,从企业内部出发,实现集成化、价值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管理,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的集成,这样才能走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之路。

(三)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资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据资料统计,80%的企业认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因素。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及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计划,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专项基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使资金落实到实处真正到位,从根本上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同时,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政府要大力建设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体系的建立,网络安全以及法律法规的健全等,全方位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并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

(四)选择经济实惠的信息化建设方式

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1、充分利用资源,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也将不可避免的进入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是加速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企业必须建设充分体现本企业特色的、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高速、大容量、高水平的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同享用。伴随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将逐渐从辅助管理过渡到主要管理,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2、分步实施。这种实施也被称为渐进式实施,主要是指企业为了避免项目实施风险,使信息化能够在平稳状态下顺利执行,在具体实施步骤上遵循“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采用从最需要的部分开始的层层开展原则,这是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最佳途径。从辽宁省的实际情况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薄弱,管理水平低下,企业生产、销售、财务等多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想一次解决所有问题存在很多困难。中小企业信息化切忌盲目追求大而全,而应从最基本的做起。首先,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目的在于增进信息交流,包括公司内的信息交流,这是通过内部网络连通实现的。中小企业可利用企业局域网首先实现办公自动化,达到信息的快捷传递和共享的目的。其次,从最基本的管理系统开始,各种管理软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比较早,大多比较成型,因此选用成型的管理软件对于中小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没有任何风险。再次,建立企业网站,逐步探索电子商务,企业上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网站在现代及未来的资讯社会将成为不可缺少的企业识别标志之一。由于因特网在全球迅速普及,建立企业门户网站,这样不仅可以展示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而且更有助于加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沟通及信息互动交流。最后,在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包括生产过程控制的自动化,管理决策的信息化等等。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分步实施”具体过程来说,每一步的目标应该是“一步到位”的,而对于建设的长远目标,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3、制定有效措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瓶颈,它要求管理人员精通信息技术,技术人员掌握经济管理,因此,企业要加速信息化建设进程,必须制定有效措施加强综合人才的培训,通过各种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进行融合,发挥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渠道造就大批既精通企业管理又掌握过硬专业知识的综合型高层管理专门技术人才,有效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五)中小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选择

企业规模不同,信息化建设模式不同,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信息化建设模式也可能不同,常见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主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能够充分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业务要求,系统实施比较容易,风险较小。但对于企业自身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于中小企业很难使用这种建设模式。

2、合作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是企业与系统集成商、软件公司合作联合进行信息化建设,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回避企业自主开发模式中开发经验少、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企业人员参与开发与建设全过程,使得系统实用性得到保证,且系统的使用与维护也比较方便,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中小企业。

3、整体引进模式。该模式实际上是通过购置商品化软件来实现企业信息化,一般商品化软件功能完善、使用方便、价格昂贵,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成本较高,可能造成软件包中的很多功能模块根本无法使用,据统计,购置成套商品化管理软件的用户模块使用率不足40%,浪费严重。由于商品化软件不是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量身定制的,容易脱离企业实际,适用性较差,项目实施风险较大,这种方法一般不太适合于中小企业。

4、系统托管模式。这是一种适合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都比较差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的最佳模式。该模式是指中小企业租用专业的软件托管服务商的融合商务平台提供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在该平台上实施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与维护及升级工作有托管商完成。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化价格昂贵是最主要的问题,在线托管企业信息化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大问题,从一次性大的建设投入到租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模式减少了企业的费用支出,这种模式适合所有企业的信息化实施工作,尤其适合于中小企业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如果不重视信息化建设,必将在日益激烈竞争中逐渐被淘汰。对于大型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而实现信息化是企业发展必然的需求,而对于多数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中小企业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系统地进行信息化建设。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必将日趋完善,同时也使企业的生产高效率及管理科学化,从而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豪锵.电子商务实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管会生.大学信息技术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游文丽.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