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计划书的必备因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果你已经创建一家公司,但却还没有写这样一份正规的商业计划,那么我的建议是,你应该现在着手这项工作了。尽管这原本应该是给那些大多数尚未开始创业之旅的创业者们的建议。
基于这一点,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份商业计划书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因素,要知道这些重要因素的存在将会在你的创业过程中发挥重要价值:将创业过程中的试错成本最小化,从而最大程度提升你创业成功的几率。
企业宗旨
阐述你为什么想要创建这个公司。
描述一下你的产品以及服务的宗旨。
要概括一下你的公司的使命
企业目标
写清楚你短期、中期以及终极目标
针对每个目标,分析一下实现目标的时间
也要仔细分析如果这些目标没有实现时的后果
研究探索你的市场
定位你的目标受众市场
分析一下你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有足够的市场需求
分析你的目标受众的需求是什么
将同类型产品或服务对比,分析最有效的广告是哪种?
分析你的竞争对手的优势以及弱点。
优化完善你的产品设计、服务
针对你的目标受众需求,完善产品或服务,提升产品性能,增加附加价值
开发人性化的操作特性
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创新、开发或购买产品或服务
制定营销策略
根据你的竞争对手的优势、弱点制定有效的营销方法,这样,他们的劣势便成为你脱颖而出的机会。
要制定不同的广告方案来试水你的产品
当然,做这些你需要考虑费用,需要你找到以低成本而高效的营销推广方案。
规划你的公司结构
考虑清楚哪种公司形式更适合你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体独资公司)
由此而来的你的团队的权利、责任、义务
确定股权分配、所有权以及任何一笔投资金额
想好你将要给你的员工支付多少薪酬或给予什么样的赔偿?
关于启动费用
有哪些采购以及相关费用是可以推迟到公司启动之后的?
在公司启动以及运作过程中,你如何才能降低其中这些费用?
列出启动前的必备品
在公司开始运作之前,你要准备好哪些相关法律文件、保险?
在开始运作前,需要购买什么样的设备、设施以及物质。
除此以外,在开始运作前,你还有什么需要做的?
编制预计财务报表
如下估算:
总启动成本
在运营公司的前三年中,季度销售额以及销售成本
在运营公司的前三年中,季度运营费用
在公司盈利之前,启动资金以及维持公司运作的资金有多少
在以上这些数字的基础上你可以给出前三年运营的财务数据
完善你的商业计划
按照前面提到的步骤写下这份计划书
仔细从头审核一遍,然后逐项做出必要的改动
可是,想法和商业机会之间是有区别的:一个好的想法未必是一个好的商业机会。例如:你可能通过一项新技术发明一个非常有创意的产品,但是市场可能并不需要它;或者一个想法听起来不错,但是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不具备必要的资源,也是不值得做的;或者尽管有时市场有需求,但是需求的数量不足以收回成本。
事实上在新产品中有超过80%都是失败的。很多发明家的想法看起来很好,但是不能经受市场的考验。如何将想法转化成一个商业机会?
一个简单的回答就是当收入超过成本能够得到利润时。当你真正实践时,你还要全面地调查下面所列的要点。
一个好的商业机会必须是可实行和实现的,并要符合以下标准:
真实的需求。即那些具有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的消费者有未被满足的需求。
能够收回投资。即在承担风险和努力工作之后,可以带来回报和收益。
具有竞争力。即消费者认为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比购买其他的产品或服务能获得更多的价值。
实现目标。即能满足那些冒险的人和组织的愿望。
有效的资源和技能。即是在创业者所具备的资源、能力、法律等必备条件范围内。
人们一旦产生和发现了想法和机会就需要对它进行筛选和评估。这很重要但并不简单。人们是否做了识别和评估工作,将导致他们赚大钱还是亏本赔钱,成功还是失败。
同时,并不是说你那样做了就能够保证成功,因为这还和其他很多因素有关。但另―方面它的确能起到降低风险和减少失败的作用。识别和评估商业机会要思考的问题包括很多方面:
行业和市场。你的想法有市场吗?有消费者――有购买力且乐于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的顾客吗?你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吗?这样的消费者有多少?
“机会窗”的大小。当机会存在时你能创造和抓住机会并利用它们吗?
创业者的个人目标和能力。你真的要冒险去创业吗?你称职吗?你有足够的动机吗?
团队管理。谁将是你企业的成员?他们有经验、技能、社会关系和你所需要的乐于奉献的品质吗?
竞争。谁是你的竞争对手?你是否拥有一些你的竞争对手没有的顾客?例如:你是否低成本生产和经营?
资金、技术和其他必需的资源。你有多少资金、技术和其他必需的资源?你是否已经具备了或者你能得到它们吗?
环境。你周围的政治、经济、地理、法规环境是否有利创业?你的企业是否破坏自然环境?
上述的问题是识别和评估商业机会的典型问题,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决定商业机会是否有吸引力和前景。
如何识别和评估商业机会
人们一旦产生想法和发现机会就需要对其进行筛选和评估。这很重要而且并不容易。对商业机会是否做了识别和评估工作,将决定创业者赚钱还是亏本、成功还是失败。而且,即使做了识别和评估工作,也不能够保证成功,因为这还和其他很多因素有关。但不可否认它的确在降低风险和减少失败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识别和评估商业机会包括很多方面:
行业和市场
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想法是否有市场。这个市场是由有购买力,及愿意并能够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组成的。因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要考虑合适的价格、地点和时间。
另外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市场的大小(消费者对你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和这个行业的增长速度。理想的情况是一个巨大并快速增长的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只是占有―个小的市场份额也会有一个很大的销售量。
想要成为创业者就需要收集信息。一些潜在的创业者认为这项工作太难,他们会安慰自己说:市场数据(市场的大小、特征、竞争者等)经常和真正潜在的商业机会背道而驰,不能真实地反映商机。但是换句话说,如果市场数据很容易获得,并且数据很清晰地反映潜在的情况,那么可能将会有很多的创业者进人市场,相应的机会就会减少变小了。也有一些公开发表的信息来源(也叫做次要信息),包括图书馆、商会、投资促进中心、政府部门、大学、外国大使馆、互联网、报纸等等。除了上述来源之外,通过经常与人们交流也是可以收集到信息的(也叫初级调查),比如来自于消费者和供应商的信息。如果那样的话,你就需要设计一个调查的方法和渠道。
“机会窗”的大小
机会经常被称为一个“窗户”。也就是说,它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不是永远都敞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以不同的速度在增长,市场变得更大,确定市场的难度就更大,因此时机的选择很重要。然后的问题就是决定窗户打开的时间长度,能否在窗户关闭之前把握和抓住机会。
创业者的个人目标和能力
对于任何投资创业的人,是否愿意承担风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个人的动机是成功创业者的本质特征。因此,除非一个人真的想要创办一个企业,否则他(她)是不愿意承担风险的。
―个相关的问题就是潜在的创业者是否具备创业必需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特质)。如果不具备,他们是否能够学习并提高这些能力。许多小企业的管理者都是基于他们的能力才创办企业的。将上述问题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一个基本的问题――企业所必需的条件和创业者的要求和期望是否一致或相符。这不仅对于创业成功十分重要,也关系到创业者的幸福和快乐。像一句谚语说的那样:“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幸福是你想要得到的”。
团队管理
在许多风险投资尤其是涉及大量资金、高风险、成熟的市场、激烈的竞争等特点的投资中、管理团队是一个衡量投资吸引力的重要标尺。该团队在相同或相关行业和市场中的技能和经验通常决定了企业的成败。这就解释了风险投资者(为企业提供资金的人)非常强调管理因素的原因,他们经常会说与其投资一个产品或服务优异但管理不善的企业,不如投资一个产品或服务一般但管理好的企业。
竞争
一个能吸引人的机会必需具备某些竞争优势。例如:在与市场中同类产品相比成本更低或质量更好。
另外,进入市场的壁垒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保护(例如:专利权)、合同优势(例如:一个市场或一个供应商的专营权利)这是决定投资或不投资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企业不能避免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或者企业本身有很多进入市场的壁垒,那么这个机会几乎就没有吸引力了。
资金、技术和其他必需的资源
掌握可用的资金、技术和其他必需的资源将决定是否可以利用某个机会。一般的规则是,如果某个想法、产品或服务在某个地区有一定的市场的话,条件越难被满足,企业也就越吸引人。举个例子,销售一个突破性的专利产品并不能保证能够成功,但是它的确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环境
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于机会的吸引力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谈及的环境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越来越重要了),而且还包括政治、经济、地理、法律等社会环境。
政治的不稳定性,致使在很多国家的商业机会不具吸引力――特别是当需要很高的投资并且投资回收期又很长时。
类似的还有通货膨胀、外汇汇率波动或司法系统不健全都不利于吸引投资,哪怕回报率很{。
缺乏可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例如:道路、水电供应、通讯、运输、学校和医院)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商业机会的吸引力。
虽然当前管理类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日益严重,但具有经济和管理基础知识的管理类大学生,在创业能力方面却具有先天的优势。培养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是解决管理类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具有现实意义的角度出发,对创业与创业能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探讨管理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可行性,分析管理类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探讨如何提高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为其自主创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依据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各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积极实施扩招的教育改革政策来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随之带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近几年的就业率基本保持在70%左右,甚至稍有下降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管理类专业招生的规模和人数不断扩张,管理类毕业大学生人数占高校毕业生总数的比重越来越大,结果使得该专业由“招生热”变成了“就业难”,他们的就业状况对经济增长、社会稳定、自身的职业发展都产生一定的影响。麦可思在《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研究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等八个专业是连续三年失业人数最多的本科专业,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等七个专业是连续三年失业人数最多的高职高专专业。这些数据表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并不理想[1]。就业难的根源除了大学不断扩招的客观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不足,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其就业难非常重要的原因。促进当代管理类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可以有效地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一、创业能力的界定
大学生要想进行自主创业,首先要具备创业能力。根据有关专家建立的创业能力二阶六维度的创业概念模型,以机会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为第一阶维度,以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和承诺能力为第二阶维度[2]。
第一,机会识别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就是正确及时辨别、利用机会的能力,它也是正常个体快速适应市场环境,顺利开展经济业务的必备能力之一,是创业能力的核心因素,具体包括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
第二,机会开发能力。机会开发能力具体就是指利用识别能力发现市场机会,识别者凭借自身智力寻找突破口,开辟新的市场份额。
第三,组织管理能力。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包括协调关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
第四,战略能力。战略能力是指主体(个人或集团)对关系事物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的谋划、分析、综合、判断、预见和决策的思维过程。战略能力涉及的对象大多是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系统和人与自然的复合系统及复杂过程的能力。
第五,关系能力。利用社会关系或社会能量的能力。创业者具备的社会能力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能力、谈判能力、合作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
第六,承诺能力。民事行为主体对要约作出承诺,使合同有效成立所必须具备的行为能力。承诺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大体相互对应,即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具有完全承诺能力,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具有限制承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没有承诺能力;法人的承诺能力取决于它的民事权利能力,法人只有在其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内所为的承诺行为才能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人的承诺能力不能超出被人的授权范围。
二、管理类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第一,专业知识优势。管理类大学生学习能力强、领悟能力高等共性品质,同时因其专业课程涵盖经济、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具备创业所必须的营销、生产运营、质量管理、人际沟通等知识技能,所以在创业专业基础知识储备方面优于其他专业大学生。
第二,实践能力优势。管理学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宽,除了书本基础理论知识外,还有许多模拟实习、实训和各类实践大赛,这些实践活动有效地锻炼了大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第三,组织协调能力优势。与理工科类大学生相比,管理类大学生突显出更强的社会群体性[3]。他们参与更多的社团、社会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沟通交流、协调合作的平台,培养了其组织管理、合作协调能力,为将来创业与社会各部门人员进行有效地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影响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原因分析
第一,创业意识薄弱。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决定自主创业的强大内驱支撑力,是创业的先导,是创业者必须具有的创业能力之一,要想自主创业必须首先要有强烈的创业意识。但在谈到“自主创业”这个话题,大学生特别是管理类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最后付诸实际创业行动的人却寥寥无几,究其根本是由于大学生只是盲目的跟随“创业”的热潮,没有从本质上对创业形成深刻的认识。
第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目前,创业教育已经引起各高校的普遍重视,但缺乏系统的、规范的、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创业教育课程安排,培养出的管理类大学生既不能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不具有切实的创业能力[3]。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创业教育课程与管理类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融合度低,创业教育课程知识流于表面形式,缺少实质性的创业指导内容;二是教材版本更新缓慢,缺少培养管理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战略计划,多数高校随意根据本校的师资情况订购教材,而且多数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是陈旧知识;三是实践课程比重明显偏低,甚至有的高校只有简单的企业参观实习,根本没有涉及如何锻炼管理类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四是课程教学中包括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较少,管理类大学生属于非技术型人才,基本的产品生产流程、技术研发创新是他们的盲区。
第三,师资队伍经验不足。创业管理教育目前还属于管理大门类中的一部分,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相关的创业课程也均由管理类在职教师讲解传授。虽然管理类教师具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功底,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是高校毕业之后直接入职授课,没有在企业工作的职业经历,更何况创业实践经历。此外,有的高校还任用就业办的办公人员作为创业教育课的主讲师,由于他们长期处于行政岗位,教学经验不丰富,很难把握教学的精髓;有的高校想利用外聘成功企业家为学生上课这一渠道来提升创业能力,但是考虑到经费有限,没有真正地付诸实施。由此可见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质量并不理想,也没有达到提升创业能力的预期设想。第四,实践锻炼有效性。高校举行的创业大赛项目涉及的商业领域很有限,如大学生创业挑战杯大赛、ERP企业模拟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都是大学生自身设计理想的创业情境,然后编写提交企业策划书、商业计划书等,但理想的情境与现实的市场竞争环境差距甚远,竞赛的成果不一定能经受实际竞争的考验[4]。有的大学生还热衷在业余时间做兼职来锻炼自己,但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家教兼职,这与培养创业能力的关联甚微。可见学校要带领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定要承担一定的成本和压力。
四、培养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
第一,结合德育教育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活动非常多,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思想教育可以结合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向学生们灌输创业教育的思想内涵[5]。通过各类德育教育活动培养顽强的心理抗挫能力,形成严谨、务实、创新、刻苦、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为创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第二,重新规划课程结构,设置多阶段不同内容的创业课程。不只是在安排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增设创业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同时课程结构设置要突出阶段性,初级阶段为深入学习管理类专业基础知识,为以后进行创业教育打下素质基础;中级阶段引入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学习基本的创业精神、理念、风险、市场商机等,培养基本创业能力;高级阶段为指导实习阶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锻炼自己,积累经验。这种由初级到高级、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有助于提高管理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第三,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创业教学质量。教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更加需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主导创业教育。既有夯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创业经验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大前提。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对现有教师进行创业培养。在管理学院中,挑选对创业教育有浓厚兴趣的老师进行专门培训,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实践创业的机会,引荐他们多与企业成功人士接触,激发教学灵感,鼓励不定期下企业脱产学习和历练,建立成功创业校友录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经验、分享心得的交流平台等。二是扩充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利用教育经费外聘成功创业校友或企业家来校作为兼职教师,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为学生简述创业历程。同时大学生们也可以领略成功人士的风采,激发他们的创业斗志。
第四,鼓励管理类大学生走出校园,体验真正“血腥”的竞争市场环境。鼓励管理类大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企业实习活动,学习企业管理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等方面基础流程,发挥产学研一体化政策的最大效用[6]。鼓励管理类学生在校园里开设小型超市、书吧、茶吧、饮品屋、饰品屋、快递中转站等小买卖,这种活动存在真实的现金流,可以让学生们体验到创业风险的存在;还可以鼓励管理类学生参与创业者的创业过程,管理类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历经市场调查、商业计划书制定、行业选择、地址选择、企业的法律形式选择、资金筹措、员工招聘、销售管理、供货商管理、财务管理等创业程序,每一个环节都涉及资源约束和成本、收益问题,有助于管理类大学生积累创业经验。
五、结语
现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已经形成,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企业人才储备大幅度降低,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管理类大学生就业也越来越困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主创业是解决管理类大学生就业难题有效途径之一。多数高校与创业培训机构的调查实践证明,鼓励培养管理类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效果是显著的。但培养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探索培养途径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构建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也必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企业及政府三者要紧密配合,立足于企业家精神,针对管理类大学生自身固有的特点,为其提供各种硬软件和软环境等优良条件,进而提高管理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这不仅解决了管理类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难题,也为社会储备大批后备企业家,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兄武,陆丽,唐忠明.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管理,2011(4):68.
[2]唐靖,姜彦福.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52-57.
[3]王保义.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98-100.
[4]徐华平.创业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3):42
关键词:智能化家居、综合布线、问题与建议
一、引言
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人们也对自己的居住和生活的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安全化、现代化的家居由此而生。家居智能化除了房屋设计合理与装饰豪华精美为主要考虑因素外,更需要考虑的是居民入住后日常生活的舒适和方便。而实现智能化家居的基础是必须引入综合布线,这也使得综合布线不仅仅应用到楼宇建筑,同样可以走进普通的家庭住宅。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通信设备、智能家电、监控设备等在家庭中逐渐增加,很多家庭在全面装修已经完成的情况下,面临着二次布线的问题。很多家庭在早期的初次装修时,用于连接电脑、有线电视的双绞线、跳线、同轴电缆、音频视频线等产品大多埋设与地板下或墙壁内部,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家中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增加,在二次装修时,为了尽量少的破坏现有的居室状态,一些线缆不得不延墙角或天花板铺设,如果忽略设计的科学性,那么不仅不会为生活带来方便,还可能为日后的安全造成隐患,例如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为了避免后患,在家庭智能设备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家居综合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二、智能化家居综合布线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智能家居”这一概念开始出现在国内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伴随着网络发展与媒体的宣传和介绍,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认识并接受。然而,由于科技发展和网络技术的限制,在1990年前后,无论是市场上或者是人们的生活中,并没有真正适合智能化家居市场的产品,所以智能化家居在当时更多的只是一种概念上的推广,真正意义上并没有应用到寻常百姓家中,但时,作为智能家居概念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一安全防范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中国,智能家居的发展阶段已经近十年了,但是其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其主要的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数,短期内的技术开发水平也达不到一定的高度。但是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家居的市场已逐步打开。相对于传统的家居布线而言,现如今的智能化家居布线也已经有了不小的发展。一方面,传统的家居布线除了在满足用户的文字处理、家居语音通信等最基本的网络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还需要满足家居视频监控、有线电视等基础的生活需求。但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会通过一套先进、可靠的基础网络平台,实现上述基础外,还要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比如一些拥有入户花园的家庭建设一个小型的动态景观,一些拥有较大浴室的家庭建设一个高科技的室内疗养设施等。
三、智能化家居综合布线主要内容
随着三网融合的结合点数字技术的迅速和全面采用,同时人们对生活品质以及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家居已经重新成为商业竞争的焦点。同时再加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内涵已经被赋予在智能家居系统,家居布线系统的家庭弱电布线、管理解决方案也是因需求而产生。家居布线的核心功能是解决用户住宅的图像、语音及电脑网络线路的分配、连接和管理。现如今的智能化家居布线系统的核心内容与传统的家居布线系统的核心内容相同,智能化家居布线系统主要的变化在于对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的适应,具体来说:
(1)由于手机和无线网络的广泛发展和普及,固定电话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如果使用传统的布线系统,每个房间内都必须铺设电话线路,卫生间也不例外。但是,现在@样的要求已经越来越少。现在,电话语音系统是根据家庭住宅平面进行布置,根据国家标准,语音电话线采用4对双绞线线缆,在语音终端电话机附近安装电话信息插座。
(2)电视网络方面,首先家庭电视机的早已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家用电器,电视点的需求也随着电视的数量增加而增加。其次家庭电视机已经从有线电视逐步转化为4K高清电视,随着电视的逐步发展接入方式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样人们对于家居布线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直处于不断改进当中。所以在对电视网络的布线中,安装有线电视插座,并采用专用双向、高屏蔽、高隔离的1000MHZ的同轴电缆,以保证各个房间的设备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使电视图像清晰、稳定,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3)电脑网络方面,传统的布线方式主要为标准的有线网络,实际应用的点数较少。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智能化的普及,家庭网络布线也从原有单一信息点变为可以满足全家使用的局域网及用户的全方位需求。
(4)音、视频分配系统,可以实现家庭的背景音乐功能。系统通过一台设备播放音乐,将信号传输到卧室、厨房、洗手间等地方,并且可以实现扬声器的单独开、关以及音量控制。
(5)监控报警系统,在家庭重要地方安装摄像头,并且可以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查随时查看监控信息,同时可以通过遥控器、电话等自动布防和撤销布防。
(6)家用电器控制器系统,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使家用电器与系统数据进行连接,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远程遥控,比如空调、热水器、微波炉等家用电器。
同样,随着家居布线系统不断发展变化,对上述的内的需求也会发生改变。
四、智能化家居存在的问题
(一)初次施工只解决智能家居的部分功能
智能家居已经被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商品化卖点,目前又有什么样思维住宅可以真正称得上智能家居呢?如今的住宅设计阶段,设计人员是不可以代替用户选择产品的,因此布线图中会标明“弱电系统部分由专业公司负责完成,本设计只将预留管线”等等。建设方并没有找专业的智能布线系统公司,而是找电力、安防、电话、广电、燃气、供水、供暖等公司来完成,这样供电、供水、供暖等入户完成。这样就留下了一些问题,大多数用户要自己完成需要的点到设备,但是他们对这部分并不怎么了解。在装修过程中,施工人员只是把系统的从用户点引到设备处,并认为自己负责的施工任务就完成了。因此,在房屋装修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问施工人员,这个接线盒是做什么的那个接线盒是做什么的问题。由于有些弱电系统不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所以在装修时就不怎么了解。这样施工完成后,表面上我们的住宅实现了智能化,其实只不过是智能家居的部分功能罢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家居智能化。
(二)二次布线需求重视程度有限
在智能家居时代的大背景下,随着网络通信设备、智能家电、监控设备等在家庭中逐渐增加,很多家庭在全面装修已经完成的情况下,面临着二次布线的问题。而现有家装市场有待于进一步细分,有必要细致并深入开发家居综合布线市场,特别服务于有二次布线需求的家庭。家居综合布线市场需求分布较为零散,但客户需求明确,且市场潜力较大,一些大型的工程公司因为工程量少、利润空间有限而无意开发或维持此类市场。同时,该市场进入门槛较低,运营成本较低,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比较适合大学生进行创业训练。
五、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智能家居布线的标准规范要求
相关部门应出台标准规范的家居布线要求,防止智能家居布线市场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发生。比如一根双绞线可以传输语音信号和数据信号,这本是家居布线市场最常见的现象,但是不符合其标准要求。所以,我们在智能家居布线过程中,应该遵守家居布线的标准规范要求,做到有根有据。保证家居布线的质量,提高智能家居的便利性、安全性、艺术性、舒适性、还要注意环保问题才得以体现。
(二)加强专业的弱电施工人员的培训
在家居布线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个施工步骤都必须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布线。目前,智能家居布线通常是由非专业的装修公司来完成,一般的传统装修公司只配备了强电部分的专业技术人员,然而,并没有精通于弱电部分的施工的专业的人员。因此对整体智能家居布线而言,应对弱电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以保证智能家居的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三)引Т匆
可以考虑组织学生创业开拓二次开发市场。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在工程公司兼职工作获得实践经验,然后采取与所在公司进行“初期服务、中期合作,后期独立”的经营模式,进一步细分并开发家居布线服务市场,通过市场调查、可行性论证、编制商业计划书,并结合实例提出典型的家居布线方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创业作准备。为现代家庭日益凸现的二次布线要求进行合理的实现,力求美观、实用,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
(四)加强家居综合布线材料的质量管理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240-03
在当今时代,知识创新己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因素,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我国人均受教育水平仍然不高,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年以上,创新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杰出人才缺乏。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强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无疑是一件特别重要而且非常迫切的事情。人才的创新性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如何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培养新时期下创新性高职商务
人才的培养作简要阐述。
1 创新人才与高职创新性商务人才
笔者认为,创新性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并能做出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学校创新教育所培养的创新性人才,并不指那些天赋奇才或孤芳自赏的怪才,也不是称得上是科学家、发明家或创新企业家的精英,而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合格人才。就高等教育而言,它所培养的创新性人才应当是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凭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可以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实践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职创新性商务人才是指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理论够用,深度适当,特色鲜明,技能突出,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广泛的适应能力、宽阔的面向国际和未来的视野。因此,高等商科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知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观念,特别是培养学生的面向经济建设和未来发展的观念,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商务运作流程和经济活动规律的从事现代商务活动的应用型商务人才,能很快适应企业工作岗位。
2 高职创新性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
2.1 培养目标的科学确定
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的总体要求。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又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实践。
在充分人才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高职商务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面向中小企业的商务岗位,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大专业,小方向,宽基础,重特色”。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中,要建设“两个体系”,落实二个“理念”,这就是建设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切实可行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落实培养到企业岗位“零适应期”的“楔型”人才和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教学理念。高职创新性商务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学习创新能力。 商务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除了行业和产品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外语、进出口业务、国际金融、商务法律等知识以及一些不断涌现的新知识,并能及时了解国内外经济贸易政策变化,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二是调研分析和预测决策能力。 商务人员只有具备调研分析和预测能力,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商务现象,抓住本质,形成正确的决策,实现预期目标。 三是组织协调和经营管理能力。 商务活动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员、机构和环节,商务人员只有具备组织协调、经营管理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商务活动中做到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四是快速反应和危机处理能力。 商务人员只有具备快速反应和危机处理能力,才能在变化万千的国际国内市场中抓住商机,在形形的市场风险中处变不惊,转危为安,稳操胜券。
2.2 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准确定位
基本规格是培养人才的业务标准和基本要求。建立高职创新性商务人才的培养方案,就要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做到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基本思路就是充分考虑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对现代商务人才的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注重社会和企业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入手,培养知识面宽、整体素质高、综合能力强、适应社会、适应未来的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在人才培养基本规格中,要具体规定学生的培养在哪些方面要体现出创新性,创新实践课程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2.3 合理课程体系的形成
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相应的课程体系中。
高职商务类专业在以下方面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1)精减学时,整合课程,优化体系,防止重复,给学生留有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2)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学习;(3)在校内放宽转换专业的限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4)允许学生跨学科、跨院(系)甚至跨校选课、辅修。
一般认为,高职商务类的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三大模块组成。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个人品质、思想修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创新精神。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是知识、能力与课程体系的主体。它主要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创新能力的直接培养。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学实践、生产实践、实验操作、社会实践和专业课程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这些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整体素质,培养技能和能力的基础。
通过提高课程实习、学期实习、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的质量,切实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改进和丰富实践环节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化的手段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业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如何实施高职创新性商务人才培养方案
3.1 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大学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全面素质,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学习的目的在于创造和应用,创新精神体现了教育所激发的人的主体精神与力量。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更新周期愈来愈短,学生的大脑单纯作为储存知识信息的仓库的教育观已经过时,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形成建构新知识的思路框架,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而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培养创新性商务人才的先导和前提。要实施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应首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应把创新精神运用到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一方面,教师既要从事教学又要进行科学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用科研成果的“源”去充实、更新教学内容的“流”;另一方面,教师在科研中开发自己创造力的同时,应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反过来,教学也能够使教师的基本理论更加严密和系统化,从而促进科研。
3.2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创新能力,首先是要有创新精神。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和灵魂。要把具有创新精神看作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使学生建立献身科学,敢想敢干,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科学精神。
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大凡杰出人才,个个都是个性突出的,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特色。重视学生的个性,还意味着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鼓励,在尽可能促进全面发展的同时,不要求其各方面平均发展,以发挥其特长。
在创新能力培养时要分阶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阶段:培养学生共同的行业感性认识。让学生知道目前所学商务类专业的知名公司和成功人士,了解他们的成功的历程。第二阶段: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在现场教学上,进行熟悉网络环境下的商务管理和实务的运作,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学生定岗实习上,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基层工作,并安排实习单位管理人员作为带教老师,对产学研合作基地的管理机制及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第三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上,紧扣专业课;在现场教学上,对整个企业生产过程或管理过程的构成有较深刻的理解;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制定一份改进方案书,帮助企业完成商业计划书。第四阶段:培养学生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开设相关专业的课程;在现场教学上,进行有关企业管理或生产管理改进方法或途径;在学生定岗上,安排到各个科室及管理部门进行定岗以及由校内提供的模拟实践岗位。对日常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决策方案,协调完成一些实际的管理工作。第五阶段:培养学生创新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上,完成管理学科的大型作业,组织参加高校论文竞赛,强化毕业论文环节,特别要求部分论文与上面的五个阶段的内容有机结合,学生毕业设计的综合评定是五个环节的最高阶段,并作为成绩的基本衡量指标(见下图)。
3.3 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特别是要加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改革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要体现“精”、“新”、“实用”的特点。要精简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具有自身特性和时代新意。如在会计专业中可将基础会计、基础会计实训两门课整合为基础会计理论与实务,将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成本会计实训、审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为筹资与投资、购货与付款、生产与存货、销售与收款、对外财务报告等课程。这样,教学过程就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过程了,而是围绕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目标的一体化过程。要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将抽象的理论与创新性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扩充教学信息量,将一个丰富的、富有时代感的知识世界展现给学生。
在教学方法上,应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的角度入手,使课堂教学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主动地探求知识、拓展思维,促进教学过程由知识的掌握与向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过渡,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革教学方法,要求“精讲”与“自学”相结合。同时,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形成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增大课堂教学信息量,为学生创造更大的时空范围,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把知识学习融入娱乐形式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有些专业课的考核可参考国外先进的方式――大作业(project)制,课程大作业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很有帮助。教师列出“Project”的相关题目,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题目,自己组成2~4人的小组,自己查资料,做实验,最后写出论文并做出演讲文件,在全班及老师面前演讲。
3.4 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归宿,创造思维是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的,创新能力是在不断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培养出来的,要克服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断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模式,站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研究和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螺旋交替形式中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并遵循渐进的原则。学生实践活动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每一阶段中,学生实践花了大部分时间,但实践的过程也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学生处于低年级,学生主要在学习基础课,对企业的实际运作活动了解甚少,此时应由学校、企业共同制定指令性实践内容及实施计划;中级阶段,学生对专业知识已有所了解和掌握,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细则己有所了解,此时学院主要制定实践指导内容和细则,具体内容可让学生参与确定,并由其自主实施;后期阶段,学生已学完全部课程,已经对企业的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其专业知识已能在各方面综合运用,并与其择业想结合,可采用参加企业项目形式(见上图),参加企业项目形式就是选择具有创新潜质的大三学生作为项目参与人,通过项目的工作实践来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了必须运用综合知识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外,还必须与企业内各种类型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培养团队意识,使他们在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意志品德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受到较全面的训练和培养,为他们毕业后在企业界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达到培养高质量创新性人才的目的。
只有通过指令性、指导性、自主性三阶段渐进,使学生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顺利实现就业,才能为以后在工作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5 实施教学管理制度
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就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需要,必须实行学分制,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进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所学专业相结合,要让学生早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3.6 建立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学校校风建设和校园环境的建设上,要提倡和鼓励创新精神,多举办学术讲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潜移化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意识。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创新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首先,努力完善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改善教学条件,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使教学活动多样化。
其次,在精神环境上: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跃学术氛围,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创新性学生集体的建设,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著名科学家王选院士曾在为西安交大学生所作的报告中,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提出了“I+We =Fully1”的著名公式,告诫青年学生: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作用,新世纪的人才要善于与他人合作。
总之,创新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实施高职创新教育教学培养方案的研究和改革是当前与今后高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兆峰.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商科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6.
[2] 陶晓艳.论文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