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实践的描述

劳动实践的描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实践的描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实践的描述

劳动实践的描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 实践; 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047―04

引言

虽然教育技术具有非常强的实践价值取向,但长期以来,教育技术理论被认为是一种处方理论[1],这种观点导致了教育技术实践的教条主义倾向,在这种机械的教育技术实践观指导下,教育技术人员不再按照具体的教学情境,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技术理论来解决教学问题,而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这说明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缺乏合适的方法论,教育技术发展几十年的经验证实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真理:忽视方法论和对理论估计不足,会把实践引向死胡同[2]。

教育技术实践的方法论是在教育技术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教育技术的实践不断发展,是人们认识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技术实践的一般方式、方法的理论体系,由教育技术实践的哲学方法论、教育技术实践的一般方法论和教育技术实践的专门方法论构成。

一 教育技术实践的哲学方法论

哲学方法是支配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根本方法,是方法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其他方法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正确地认识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技术实践,创立教育技术自身的理论体系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指导。

1教育技术实践的唯物辩证法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生产实践,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包括种族的繁衍和使初生婴儿进入社会的教育[3],在这里我们撇开种族的繁衍,将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看作是为了使人获得生存、生活和学习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包括教育、学习和劳动实践[4],其关系如图1:

马克思认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5]。怎样生产就涉及到技术问题,对于人类自身再生产来说亦存在技术问题,教育技术就是提高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绩效的技术[4],包括实体性因素(教学工具、教学机器和设备)、智能性因素(知识、经验、技能等)和协调性因素(管理、工艺、流程等)。

人类自身再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不可分割的,发展人类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改造外部世界的人类生产能力(生产力)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源泉。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推动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推动着人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人类自身再生产又要受到特定时代物质生产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受到特定时代人类自身生产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它们都属于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在生产当中,科学的渗透是通过技术进行的,技术不仅是劳动者的技艺、技巧、技能,更是把科学应用到生产中的手段和中介,技术对生产和科学具有促进作用,生产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场所,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只有在生产中才能表现出来[6]。教育技术是连接人类自身再生产(教育、学习和劳动)与揭示人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特别是学习理论、行为科学、脑科学等)的桥梁。教育技术对人类自身再生产和相关学科具有促进作用,人类自身再生产是教育技术的应用场所。教育学、学习理论、行为科学、脑科学等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技术则将这些规律应用于实践,寻求合适的技术以提高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效率和效果[4]。其关系如图2:

在教育技术实践中,以教学工具和教学机器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最容易被公众感知,也成为某些专业者的最爱,导致了某些重硬轻软、片面追求设备的高档化的现象。智能性要素中既包含在教育技术的实践中总结和应用的经验、技能等主观性的技术要素,更包含以技术知识和技术理论为特征的知识形态技术要素,包括视听教学理论、传播教学理论、教学媒体理论、教学系统方法理论及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教育信息处理理论、绩效技术等是智能性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具有主导性的要素。而智能性要素并非像实体形态的要素那样是有形的,具有抽象性的,尽管具有方法论意义,但容易被人忽视。协调性要素是联系智能性要素和实体性要素的桥梁,它将智能性要素渗透到实体性要素中,将实体性要素用活用好。

教育技术实践的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教育技术和相关科学与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分析教育技术实践对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及相关科学的推动作用和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对相关科学、教育技术的根源作用。[7]

2教育技术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唯物史观。恩格斯不仅充分肯定了人类自身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将其与物质资料的生产联系在一起,共同看作是唯物史观的基础,看作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技术活动是人类历史进步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一方面技术的产生和进步,首先在于经济的和社会生产的需要,在于社会条件的形成和满足。另一方面,技术对社会文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采用机器系统而引发的技术革命,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引起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革命。

对教育技术的历史起源,学术界基本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的历史和教育的历史一样久远。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发端于上个世纪初叶的视觉教育运动,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教育领域中运用的结果。前者是从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认识,后者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研究的角度进行认识。从人出发,从社会出发,是马克思认识事物的一个基本方法,从人出发去认识和理解技术,从技术(工业)出发来理解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技术哲学的基础和原则。因此我们必须从人类自身再生产的实践中去理解教育技术,历史事实证明,人类学习方式的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人类劳动实践过程中技术的重大变革。

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里程碑,而且引发了学习方式的两次质变,催生了古代和近代的学校教育,最终使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而成为专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虽然人类劳动实践过程中的这些技术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自身再生产的方式,然而对于教育技术的专门研究和实践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技术的实践还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教育技术实践从自发到自觉地转变始于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或学科,美国教育技术著名专家伊利[8]认为,教育技术的形成过程存在三条线索,一条是从早期的视觉教学发展到视听教学,之后是从关注物(媒体)转到关注过程的视听传播研究;一条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机器――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到现今广泛研究的个别化教学系统;还有一条是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对教育科学的影响。这三者的起源不同,但逐渐融为一体,使教育技术由视听教学领域扩展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领域,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使人类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也必将使人类的学习方式从印刷时代跨入信息时代,人类的智慧将会创造出与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相适应的一整套全新、高效的学习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人类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毫无疑问,当代信息技术将成为人类学习方式演变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教育技术是在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促进了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而且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受到特定时代物质生产水平和人类自身生产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人类自身再生产对于教育技术的应用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地应用转变过程。[7]

二 教育技术实践的一般方法――系统论

系统科学把事物看作系统,从系统结构和功能、系统的演化研究学科(从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物系统,到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共性规律,是各门学科的方法论基础[9]。

虽然教育技术领域一直声称是以系统论作为其方法论基础,但在过去一直偏重控制论和统计物理的方法,沿用的是早期系统论处理简单系统的所谓分析¬――重构方法,居主导地位的是分析、分解、还原。但是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是较之其他社会生产活动更为复杂的生产活动,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同时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的主体和对象是有极大主动性的人,生产过程既存在他组织也存在自组织。教育就主要是按他组织的方式进行,而学习和劳动对于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来说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所以教育技术的实践不能再仅仅按照他组织理论进行,更要遵循自组织系统的规律,为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在创造提供合适的技术。对于教育技术实践的系统方法来说仅仅靠分析――重构方法日益显得不够用了,还必须用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综合集成方法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方法,将还原论和整体论、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局部描述与整体描述、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

同时,教育技术实践领域一直采用的系统工程方法依然有效,特别是复杂巨系统工程方法。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主要有美国的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英国的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模式[8]。三维结构主要适用于解决良性结构的硬系统,教育技术实践领域以前采用的系统工程方法主要是这种模型的具体化。如前所述,人类自身再生产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存在大量的不良结构问题,而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对解决不良结构的软系统有效,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方法的核心不是寻求“最优化”,而是“调查、比较”或者说是“学习”,从模型和现状比较中,学习改善现存系统的途径。

教育技术实践是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我们要密切关注复杂性方法研究的新成果,改造我们的方法论体系,正确指导实践,使得教育技术实践的方法论具有研究方法强调整体性,技术应用强调综合性,管理决策强调科学性等特点。教育技术实践的三维结构模型[10]如图3。

三 教育技术实践的专门方法论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学科或领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就被期待能改变传统的“言语主义”的教学方式这种忽视语言符号与学生已有经验建立联系的方法,形成了媒体论的教育技术观,在其后发展过程中,教育技术观念经历了“手段”观――“过程”观――“系统”观。“系统”观的形成,标志着教育技术由具体的物质技术和手段的研究与应用上升到关心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和原则上来,教育技术学成为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在学科发展的几十年中,不断吸收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系统论和技术学的理论成果,形成了自己的专门的方法论――教学系统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

1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论,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它把教学视为一个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系统,为达到教学的最优化,研究可控制的,少数的要素,尽可能地控制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的要素,根据少数的要素之间产生的关系,来说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在教学实施之前对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效的设计,系统的中心工作是努力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是科学技术所采用的常规方法,这种过分强调“物理”、“事理”的方法论取向,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

认识到传统教学设计的局限,充分关注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技术领域亦利用系统方法论的新成果¬¬――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来革新教学设计方法论。Jonassen、Dowling、You等学者提出了教学设计过程充满了混沌性,并对混沌在教学设计中的理论、方法及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我国学者刘毓敏[10]也提出了“混沌基本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是教学设计发展的新方向”。巴纳斯提出了宏观教学设计论,宏观教学设计论的系统方法模型强调非线性和动态性,强调协调与综合,设计者、教师、教学对象和其他与系统设计有关的人员应共同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来。我国学者李芒提出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成果实时地被应用到实践之中,教学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地形成、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把教学引向深入,学生和教师在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学关系中进行教学设计的思想。

2 教育信息处理

人类自身再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的物质、能量的转换过程,它是一个信息的选择、传递与接受的过程,教育技术实践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教育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系统的功能是通过一系列的信息传递与处理过程来实现的。教育信息处理是用信息论的思想与理论、技术与方法对教育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处理的方法。

教育系统的特点决定了教育信息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模糊性,对于这样的信息如何去表示,如何去编码,是教育信息分析、处理应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目前对教育信息的表示主要一是根据教育现象的特点,对该现象赋以一定的数量,称之为数量化,然后根据教育信息数量化的不同方法、不同特点对信息进行统计处理。二是对教育信息进行结构化表示,用矩阵、时间系列和图(包括有向图和无向图)对教育信息进行结构化。对教育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信息理论作为指导,通过信息量的计算,可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研究;利用系统科学中有关定性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图作为工具,对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可对教育中的模糊信息进行处理;使用不同的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不同的数量化的教育信息进行处理。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数学的发展使信息处理技术获得极大提高,但迄今尚未建立可以同信息传输理论相媲美的信息处理理论,教育信息处理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用于教育技术的实践和研究,一方面由于其基础理论的薄弱,另一方面由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尽管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信息处理的方法对教育技术的实践和研究的重要性,但到目前为止取得的成果不多。

四 小结

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和再创造,包括教育、学习和劳动等领域,它追寻用合适的技术提高人类自生再生产和再创造的绩效。其方法论体系包括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专门方法,哲学方法主要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般方法是系统科学中的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专门方法是教学系统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由于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导致了教育技术实践方法论的多元性和层次性,同时由于其解决的是教育技术实践问题因此其方法论具有应用性,解决其实践问题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因此具有整体性。其方法论具有多元性、层次性、整体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Gary J.Angli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Libraries Unlimited .Inc.1995.

[2] П.P.阿图托夫等主编,赵维贤等译.教育科学发展的方法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3] 桑新民,陈建强等.教育哲学对话[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4] 朱鄂桂,赵呈领.提高人类自身再生产绩效的技术――我们的教育技术观[J].电化教育研究, 2007(12):13-16.

[5] 刘进田.哲学原理讲稿[DB/OL].

[6] 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 朱鄂桂.教育技术实践的方法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8] Donald Ely. Toward a philosoph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hirty years on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J].1999, 30(4):305-310.

[9] 许国志,顾基友,车宏安等.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9.

劳动实践的描述范文第2篇

社会实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然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同时,大多数大学生们已经认识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那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究竟如何,本研究报告将初步回答这一问题。

为了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调查小组以齐齐哈尔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大学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进行调查,以下是社会实践的现状描述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1.频率及类型分析:

(1)大多数同学偶尔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少部分同学经常参加和从未参加过,参加社会实践的频率少,参加社会实践的热情不是很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少,学业繁忙,提供社会实践的岗位少。

(2)在社会实践中,71.94%的大学生参加的是短期兼职,因为短期兼职固定工作,时间间断,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周末,认为周末兼职不仅利用了课余时间还可以作为日常学习生活的调剂,而一份固定的工作也免去了找工作之忧;固定工作,时间连续,在暑假或寒假这样较长的时间里,有一部分同学在外打工,赚取来年的费用;随即工作,时间不定,这种情况一般是刚来大学的新生,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先尝试做一下兼职,大部分时间用在适应大学生活上。46.41%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说明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较高,志愿服务的观念端正,有着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既是大学生本身的一次磨练,增加阅历,认识自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了解当今社会的现状,同时也是一种积极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比如义务支教,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缓冲部分地区教师资源不足的现象,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希望,狭义地说,发挥自己的价值;广义而言,则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持着教育事业。同时,少部分同学做个体小生意,说明有一些同学具有自主创业的精神,当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2.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与学业的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87.53%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紧密相关,可见,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应用存在脱节情况,知识很难运用到实践中去,57.29% 大学生偶尔用知识但对实践帮助不大,20.72%从未用过专业知识,一方面说明,大学专业结构不合理、学非所好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大部分大学生出现未能学以致用的现象,这固然与部分大学生的素质相关,但更是大学教育的“缺陷”造成的。重课堂教学,轻市场实践;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差,这是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的软肋。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知识的吸收角度上存在问题,应改变一下角度,更多的学习思维方式,在实践中变通思考,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安全问题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67.02%没有受骗经历,58.06%相当重视实践的安全问题,并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说明大学生比较重视社会实践的安全问题,具备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且安全意识和在校的法律知识教育成正比,大学的安全教育逐步先进化、全面化、生活化,使得众多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同时,16.07%的同学有受骗经历,14.19%不是很重视安全问题,甚至有2%的同学几乎不关注安全问题,主要原因是安全观念没有深入其本心,自以为是,社会经验不足等。

4.大学生社会实践态度及需求

(1)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有超过45%的大学生乐于实践,但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导致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没有提前预料的问题,从而导致实践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这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在主观上是积

极的,缺乏的是经验与克服客观条件约束的能力。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有积极认真的态度并且提前做好准备在实践过程中也能灵活应变从而可以收获完备的调查报告。其余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处于被动,大部分是迫于学分压力而不得不去参与,更有的不仅态度不积极并且行为上也违背了社会实践的精神,这样的做法是没有意义的,从而失去了学习积累社会经验的宝贵机会。

(2)有将近一半的受调查同学认为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较为丰富,基本上能够满足大学生所需要的社会实践积累,同时也有超过10%的同学认为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十分丰富,能够满足自己的实践需求。另外也有超过40%的同学认为学校实践活动比较匮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更有8%的同学认为实践活动严重匮乏,无法满足与另10%认为十分丰富的同学产生了对比,这表明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需求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学校应该更多的去了解学生们标准尽可能的满足更多同学的需求。

(3)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目的这一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有60%的同学选择了赚钱这一目的,也就是说有较大比例的同学是从经济这一实在利益出发。而也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参加社会实践能够关注了解社会现实,增长见识结交朋友,这些也都是从自身或者为了解社会现状出发,更直观的看就是为未来自身长远发展而做准备。只有较少的超过30%的同学认为能够学有所用,将自己实践学习来的经验运用到为以后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大学生

并没有真正理解到社会实践的最终意义所在,社会实践不仅只是为自身发展的行动,更多的是为这个社会的发展去深入去总结去实习。

(4)有超过75%的同学在社会实践中最想收获,工作经验与社会阅历,这表明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社会实践所能带来的自身的提高,也有超过66%的同学想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并且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想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这说明有很多的同学想借助社会实践这个机会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能力,为自身以后的发展而不断努力。同时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社会经验可以丰富自身的专业只是,将实践转化为真理与知识,这样是十分难得,而有较少部分的同学想从社会实践中获取报酬,这样的目的虽没有错误,但或许会使自己错过了社会实践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问题

1、自身能力不足。58.64%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面临着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高等教育模式相对后,一贯重视理论教育,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少专业的设臵与市场脱节。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意识淡薄,较少的社会实践使之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缺乏锻炼,自立意识不足,导致动手能力差。

2、时间太短,无法真正进入角色。39.24%在社会实践中很难进入角色,在一份工作上,如果想把握其灵魂,找到工作的技巧,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使其熟练,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时间较短,没有过多

的适应、练习和总结经验的机会,更无法真正进入角色去体验,所以,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没有预想结果,成为廉价劳动力。59.49%对社会实践没有过多的预想和目标,只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没有看到实践的真正意义,从而没在实践中有所获,只成为了廉价的劳动力,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因此,大学生实践应更多地看重实践的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实践。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1、理论知识储备。64.76%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要做好理论知识的储备,理论知识储备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和前提,为社会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学好理论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实践。

2、心理素质准备。75.94%的大学生认为应有好的心理素质,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一半,因为大部分大学生社会经验较少,面对着社会上形形的人或事,难免会消化不良,也许你不适合这个实践项目,也许你被老板痛批,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的面对社会,勇于实践。

3、对所要进行的社会实践进行了解 。78.27%认为应进一步了解实践内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社会实践内容的了解有利于你更好地衡量自己,制定更完美的计划,去面对社会实践,更有利于社会实践的完成,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成长与进步。

经调查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以短期兼职为主,参加社会实践的安全意识较强,大部分学生乐于实践并想收获工

劳动实践的描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哈贝马斯 历史理论 构建

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1994年荣休。他同时也是西方中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

在哈贝马斯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关于历史理论的构建内容,十分重要,以下将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

一、哲学人类学

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主要是在哈贝马斯的早期作品中,特别是在《巴黎手稿》中形成的。它被认为是马克思历史方法学说的主体,是在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的一系列著作中成形的。

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大多数作者都认为要解读马克思的思想,必须在哲学人类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着两种相互排斥的方法中二选一。但哈贝马斯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对马克思思想的单一描述,去对马克思和进行最初的解读。其结果是在他所描述的马克思思想或在哈贝马斯自己的思想中都出现了可能的对立。随着哈贝马斯放弃了对马克思思想的人类学解读转而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越来越感兴趣,这种明显的对立在他的思想中迅速扩展开来。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存在主义观点的影响,尤其受到了马尔库塞变形的批判理论的影响。

在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哲学解读的时候,他遵循的是马尔库塞关于刚出版的《巴黎手稿》的前卫观点。马尔库塞在这里关注的就是他所认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维度。{1}哈贝马斯用“哲学必须实现自己”这句马克思的名言来进一步发展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解读。在哈贝马斯看来,他所描述的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和革命哲学是一种建立在对异化分析之上的革命人道主义,而马克思的意图是要通过改变社会关系来解决异化问题。

对哈贝马斯来说,很明显,找出马克思哲学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这一点,哈贝马斯做出了很多评论。一开始,他重新强调了马克思提出的“通过消灭作为哲学的哲学使哲学变为现实”这个著名论点。{2}这种最早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3}中的对哲学任务的理解,导致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及其追随者的批评。哈贝马斯不愿意接受为了理解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关系,而用“哲学”去占领思想的阵地。在哈贝马斯看来,将马克思的思想简单地降为哲学,显而易见是对马克思思想的一种歪曲。

哈贝马斯现在还没有详细地说明他后来发展出的思想。{4}他在这里提到这种思想,只是为了警告我们,对马克思的传统哲学解读会产生消极作用。他认为这种哲学解读没能有效地保持马克思的思想与哈贝马斯在这里称之为“纯粹”哲学。在这一点上,哈贝马斯认为所谓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解读”是对马克思思想最好的哲学解读。但可能连哈贝马斯都没有预料到的结果是,为了反击他所反对的对马克思的误解,他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因素,而这恰恰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解读。

二、理论与实践

在哈贝马斯看来,将实践理性的观点应用于历史问题是一种历史哲学的原有目标,即可以在经验上证明可行的革命的条件,因为一种理论上的宣称总是会导致实践上的结果。基于这一观点,哈贝马斯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唯物主义与他所说的第一哲学在两个方面都有所不同:一方面否认自我奠基的目标,另一方面进而抛弃了仅仅用哲学来充实自己的意图。所得出的结论是历史唯物主义既不是关于存在意义问题的哲学,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于形而上学的哲学。正相反,哈贝马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从根本上是一种实践理论,或一种批判。

哈贝马斯经常坚持说他是受到卢卡奇的影响而开始走向马克思的,他还经常运用特殊的卢卡奇式的词汇以及论题;但是,尽管他受到了这么多人的影响,在他将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成一种与其他形式的哲学所不用的、经验上可靠的历史哲学这一点上,他主要依赖的还是科尔施对思想的批判。通过对科尔施的思想以及其他人的思想的运用,哈贝马斯将自己对马克思和的理解与其他人试图对历史唯物主义提供哲学解释的努力区分开来。

在唯物主义辩证法这个标题之下,哈贝马斯构建了四个主题:对哲学基础主义的唯物主义批判,意识形态与革命,工作辩证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哈贝马斯在这里悄悄地运用了卢卡奇那个著名的分析,那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实现其自身目标,这种观点来源于意识形态的教条。{5}他将意识形态的概念和革命的概念描述成一个概念上的循环论证,也就是说他们互为前提。在他关于工作辩证法的讨论中,他将恩格斯和卢卡奇的观点做了一番比较后提出,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区别在于他拒绝抽象性。在哈贝马斯看来,“唯物辩证法”的意思就是“不在一个形而上学的意义上去理解劳动,而是从劳动关系中必然产生的辩证逻辑”。

劳动实践的描述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的产生;劳动;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38-01

有关艺术起源的问题,在学术上也常常被冠以“艺术发生学”的称呼。在艺术史、美学史等领域里,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都曾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艺术起源的问题上,不外乎有以下几种观点: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情感和思想的交流的需要、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起源于季节变幻的符号、艺术起源于对动物亡灵的哀悼、艺术起源于劳动。

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的艺术都是摹仿的产物。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音乐可以模仿人的真实情感”。长期以来,许多的艺术家相信艺术是模仿。在许多艺术门类当中,都离不开模仿。尤其是造型艺术,更是如此。音乐模仿人的感情,也是音乐的创造者,企图以音响作为材料,来再现人的情感。

艺术起源于情感和思想的交流的需要,也被称为“表现论”。最早发端于17世纪。到了18世纪中叶,这种声音已经变成了时代的最强音。表现论与浪漫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的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受。但简单地把艺术的起源归结为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显然是不正确的。

艺术起源于巫术的观点最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提出来的。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想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用巫术解释艺术的起源,实际上也就是用实用论去解释艺术的起源。并没有科学的总结出艺术起源问题。

艺术起源于季节变幻的符号,有美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马沙克提出。他通过对三万多年前旧时器时代的骨器刻纹的研究,提出了:“这些刻画符号是原始人用来记录季节变换的符号,并且用他们来确定礼仪日期。”艺术起源于季节变换的符号的理论,和巫术论有相似的方面,没有揭示出艺术起源问题的实质。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艺术起源与对动物亡灵的哀悼。这种说法,有些接近问题的本质。因为狩猎生活是人的生产活动之一,在原始社会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

笔者认为关于艺术的起源的正确的理论是艺术起源于人的劳动。这种理论被称为“劳动说”。艺术发生的动力是很复杂的,劳动、情感、巫术、想象等都可以说艺术发生的动力。但归根结底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劳动主要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表现如下:

首先,生产劳动的实践创造了艺术创造的主体――人。同时,劳动在从猿转变到人的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其次,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劳动与语言又进一步推动了意识的产生,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人的意识。第三,劳动推动了工具的制造。

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人们思想情感的产生。当劳动的结果与原来预想不一致的时候,就导致了图腾和原始巫术的产生。灵魂不死、万物有灵、图腾、巫术,这种种因素的综合最终导致原始艺术的产生。

最后,生产劳动的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人类创造艺术,最初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生产实践活动。通过审美的三个阶段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人类最初创造艺术,更注重实用性,也就是对社会生产有直接的功用。

人类艺术起源于劳动过程,简单轮廓如下:

人类用四面墙壁把自己同外界隔离,保护自己的安全,并且驱寒保暖。用建筑物作为追逐捕猎时候所用的驿站。人们在实用的基础上将建筑物美化,就产生了建筑向建筑艺术的质的飞跃。于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种类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了。

由于造型艺术所使用的媒介材料是最具耐久性,因此造型艺术的艺术品也最容易保存下来。于是,我们今天所能看见的人类所创造的最早的艺术品是造型艺术的作品,而不是建筑艺术作品。音乐最初最突出的特征是节奏而不是旋律。在原始社会里,诗歌、音乐和舞蹈是三位一体的形式。音乐不仅随生产实践而产生,而且随着生产实践而发展。首先是生产实践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思想感情,然后是生产实践的发展使得一部分人从生产实践中分离出来专门学习音乐,提高音乐技巧,从而促进了音乐艺术的向前发展。

艺术产生于文明社会以前。在文明社会以前,艺术与道德、宗教哲学等浑然一体,并没有“纯粹的”艺术。混沌性是原始艺术的显著特征,对于这一点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复杂的历史过程,我们应该对艺术的起源有清醒的认识,应该对艺术的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有足够的充分的认识。

劳动实践的描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观;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94-02

实践观是哲学的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和精髓所在。在这个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实践"这一哲学范畴。《提纲》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却高度凝练,马克思在《提纲》中,从实践的角度说明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人,即把实践的观点运用于认识论、自然观和社会生活,第一次全面地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本主义,阐发了新世界观的重要原理和核心观点,奠定了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史乃至在整个哲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实践问题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提纲》的始终,成为其所论述的中心。

1.马克思之前的实践观

实践作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实践的认识也各有所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继续教导、劝勉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1]亚里士多德主张:"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的内在活动。"康德把实践看作人的道德践履。黑格尔的实践观的基本观点有:"它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本前提和框架,以自由为实践的目的,把实践与逻辑联系起来,运用辩证法考察实践,强调实践是以自由为目的的有意识的中介活动,强调实践包括理论并高于理论,强调实践是一个对象化与异化相统一的辩证过程。"[2]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在原则上与康德、黑格尔的实践观相对立,但他不理解实践与生活的真实关系,认为生活不过就是吃喝、享用对象,不理解实践与人的、实践与世界的真实关系,"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马克思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了先哲思维的精华,特别是在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科学实践观。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释的实践观 ;(2)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

马克思在《提纲》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区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3]在这里,马克思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把实践规定为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并以此作为划分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界线:即哲学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为主体的对象化,理解为主体对象活动的结果,理解为劳动的产物,理解为主体对象性的活动所创造的客体,不仅要看到在场的事物,还要看到不在场的东西(例如面对一张桌子,我们要能看到它是作为主体的人通过对木头这一对象,经过一定的加工(劳动)所创造的)。这就是感性活动,即实践;唯心主义把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抽象化为纯粹的精神活动,不讲感性,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现实的感性活动"就是实践活动);一切旧唯物主义不理解客体是主体对象性活动的产物,他们仅仅看到自然的优先性、客观性,仅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事物,只能看到在场的东西(现成的、即成的东西,例如:摆在人们面前的桌子,在旧唯物者眼中它就只是一张木头桌子),把自然理解为和人的实践活动没有丝毫关系的纯客观的东西,究其原因,就在于旧唯物主义不懂实践,看不到感性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看不到自然、现实在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属人性。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主体对象化必须通过对象性活动才能实现。

2.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4]在这里,马克思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实践和认识统一起来,或者说把认识问题也看作是一个实践问题。认识源于实践或者认识生成于实践,无论是认识的主体、内容和过程都离不开实践;并且,认识又是在实践中获得发展的动力。同时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认识是否正确、一种意见是否真理,这个问题不可能在思维的范围内得到解决,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解决。马克思将实际引入认识论,并表明里这样一个基本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理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证明、区别真伪。因此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5]

2.1实践是历史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人类历史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人类历史的作用,总是用抽象的人性论、人道主义去说明社会历史,因而不能说明人类历史的本质。例如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只要改变了环境,改变了教育,人就能改变;同时又认为,教育和法律是由人来制定的,人的好坏影响着环境和教育制度的好坏,即环境的改变、教育者的知识和才能依赖于少数天才人物,由此便陷入了唯心史观。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历史,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发展的历史,没有物质生产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马克思划时代的贡献,就在于他跳出了抽象人性论的理论陷阱,从历史的实践出发,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两者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达到了辩证的统一。正是实践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实现了由低到高的发展,从而构成了人类历史。

2.2实践是认识宗教和人的本质的桥梁。 关于宗教的本质的认识,是近代以来重要的命题。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6]在这里,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在宗教批判上的正确方面,即不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而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但是,费尔巴哈却无法对宗教产生的社会和历史性根源及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作出回答。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不彻底性为马克思的进一步思考提供了空间,马克思认为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导致了宗教的产生,因此只有对世俗基础进行实践的改造,才能消灭宗教,这样马克思第一次从实践的观点上,清除了旧唯物主义者不彻底的宗教观,为日后人们进一步认清宗教的本质和消除宗教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上,费尔巴哈虽然肯定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但是费尔巴哈却把人的本质描述为理智、感情、意志、爱,在费尔巴哈看来,人是理性的人,人具有道德意志;宗教本身就是联系的,联系就是相互之间的爱,宗教就是爱的宗教。费尔巴哈进而把人的本质看作是固有的抽象物,否认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针对费尔巴哈的说法,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独立的、抽象的,而是社会的、时代的,与现实生产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共同性、普遍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看到的只是抽象的个人,没有看到人的社会性,因而是不能认识人的本质的。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没有对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的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独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7]

马克思在指出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人与社会的关系。费尔巴哈虽然肯定了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但却否认"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他所分析的个人只是抽象意义的,与现实社会没有任何联系的人。人是具有二重性的,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与其他动物没有什么区别。而人的社会属性则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中更具有意义,人可以通过和其他人进行相互交流,沟通来组成各种组织,构成社会关系网,使个人在社会中得到尊重和能力的提高。因而人与社会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单独的个人不能构成社会,因而也就无所谓社会属性了。社会离不开个人的存在和活动,否则只是形式的社会,人的社会属性是通过人的社会生活来体现的,表现为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既然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那么不仅社会关系是实践的,而且人的本质也是实践的,这样马克思通过对人与社会进行论述,不但科学的回答了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也解决了有关人的本质的问题。

2.3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8]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关系, 必然看不到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然对社会的认识,只是一种纯客观的、经验的直观,而未把人类社会看作是实践活动的过程,没有看到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而,它不能认识社会的本质。例如,费尔巴哈虽然批判了黑格尔将人类社会视为绝对观念产物的思辨性,虽然批判了宗教,但他由于没有用实践活动说明宗教产生的社会起源,最终仍然深陷唯心主义的窠臼中。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社会领域,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即生产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首先,社会的起源、基础是物质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社会,没有物质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其次,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实践。物质生产时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他制约着人类的其他活动,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科学、艺术莫不是如此。再次,社会规律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自然规律、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各有其特点。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参与,即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人的实践。

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现实意义

《提纲》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马克思实践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它要求我们必须能动地认识和探索社会改革和建设的客观规律,深入思考、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纲》中强调的实践观点的原理,要求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践标准,从实际出发,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用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去发展、完善和检验真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关注的是"改造",而不是"解释",社会主义也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壮大。所以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亲身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队伍中去。

参考文献:

[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68页

[2]欧阳康、张明仓《在观念激荡与现实变革之间--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阐释》 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