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早期教育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高危妊娠糖尿病 综合教育 孕早期 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587.1/R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6-0048-03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mode on the high-risk primipara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in the early pregnancy
HE Jing, LU Bin, XU Rong, MA Xiaochun, XU Lina, CUI Ming
(Yinh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mode on the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eight pregnant women in line with the standard were includ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from May to Sept. 2015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intervention one with 84 cases eac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dopted with the routine follow-up and thos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interven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mode. The effects of the incid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blood glucose control during the pregnancy and others were evaluat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blood glucose control rate and incidence of their impacts on the mother and infant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one.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mode in the early pregnancy on the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during the pregnancy and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 mother and infant.
KEY WORDS high risk gestational diabetes;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early pregnancy; effect evaluation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1]。从近些年的工作中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有逐渐增高的趋势。针对普通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措施已有显著成效,而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干预却并不多见。历年来,对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研究大多以已确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6]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而对于暂未发生却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并未得到合理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而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期。本研究旨在探讨孕早期实施综合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处地区拥有20万常住人口。据统计,每月约有150名孕妇来我院建立《上海市孕产妇健康手册》,俗称“小卡”。随后,根据自己的选择前往二、三级医院建立《上海市孕产妇保健服务记录》,俗称“大卡”,进行各项产前检查。在此期间,我院并不承担其他各项检查,除接到上级医院对孕妇并发妊娠期疾病的确诊后,才对其进行每月一次的随访工作,了解孕妇的情况。
很多妊娠期并发症均发生在妊娠中期24~28周,但由于现处于生育高峰,很多孕妇存在建立“大卡”晚及难的现状,往往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间,而80%以上并发症都是可以预防的,或是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而避免[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9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小卡”的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有家族糖尿病遗传史、高龄(>35周岁)、明显肥胖(BMI>25 kg・m-2)、当前尿糖阳性、有葡萄糖耐量减低,且建“小卡”时间均在孕8周及之前。排除标准:孕前已患有糖尿病、经产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无沟通障碍者。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为(30.23±4.52)岁,共计192名,24名孕妇在孕早期流产而被剔除研究,故最终确立168名孕妇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4名,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法,即在孕早期不进行任何干预,仅在接收到上级医院对妊娠糖尿病疾病的确诊后,对其进行每月一次的电话随访,了解其血糖控制情况及疾病转归。
干预组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进行解释说明研究目的,符合医学伦理、知情同意原则后,有专职社区护士进行综合管理教育。方法包括具体如下:①对孕妇进行妊娠合并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包括高危因素、发病情况、对母婴所造成的危害等。②定期每周开展一次健康教育,分为4个专题: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如何规范地监测血糖、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具体包括[8]:①饮食原则的介绍;②确定能量及营养素的供给量[9];③教会孕妇如何科学地制定饮食计划;④制定合理的食谱。并建议孕妇适当活动,控制体重增长,使孕期体重增加控制在10~12 kg为宜。运动指导包括[10]:①选择合适自身的运动方法;②掌握适当的运动时间及频率。定期对高危孕妇进行血糖监测并进行记录,对于发生异常血糖的孕妇,再次进行确认,必要时可多次监测。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定
在整个孕期,采集三次血糖值,分别在第12周、第24周、第36周。血糖采用统一的评定标准[11]。即①空腹状态下血糖浓度处于3.9~6.0 mmol/ L范围,且餐后2 h7 mmol/ L或(且)餐后2 h>16.0 mmol/ L表示控制较差。这三次血糖均达到良好标准,则评定为孕期血糖控制良好;两次血糖达到良好标准,则评定为孕期血糖一般;其余情况为孕期血糖控制较差。
OGTT(75 g糖耐量试验)的诊断标准为空腹5.6 mmol/ L、1 h 10.3 mmol/ L、2 h 8.6 mmol/ L、3 h 6.7 mmol/ L,若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者,即可诊断为GDM;如1项高于正常值,则诊断为糖耐量异常[1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Ridit等级资料法,并经计数、计量资料的统计。P
2 结果
2.1 孕期血糖控制的情况
在干预前,通过对164位孕妇进行2次随机血糖的测试显示,两组孕妇在随机血糖值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在孕12周、24周和36周测量空腹血糖值,采用手指末梢空腹血糖测得。干预组的血糖三次控制良好率达84.53%、88.10%、92.86%;均优于对照组的77.38%、82.14%、77.31%(表1)。
2.2 孕中期糖耐量试验情况(表2)
2.3 确诊GDM孕妇血糖控制情况
对照组确诊GDM患者13名,其中血糖控制良好5名,一般6名,较差2名;干预组确诊GDM患者2名,其中血糖控制良好2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是自身代谢性疾病,更会对妊娠的结局产生影响,从而危害母婴健康,本研究对妊娠的结局分别从对母体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局进行分析(表3)。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与之相关的围生期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母婴并发症较高,且有些患者在产后5~10年有发生糖尿病的危险[1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妊娠妇女的第一建卡机构,能获得较早的主观能动权,并且由于孕期的特殊性,孕妇往往具有相对于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更好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依从性,从而保证了本研究的质量。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从孕期血糖情况、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及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对母婴的影响做了研究。对照组与干预组孕妇在妊娠早、中、晚期血糖控制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干预组血糖控制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对孕妇的各期的血糖控制有着良好的护理干预。干预组高危孕妇确诊妊娠期GDM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教育模式可明显降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干预组发生母婴及新生儿的影响要小于对照组,说明干预起到了提高母婴妊娠的结局,提高围产期的母婴质量。在确诊GDM后,干预组比起对照组来说,更关注自己的血糖情况,从而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避免发生其他妊娠期合并类疾病。
综上所述,在孕期,特别是孕早期进行合理的教育及管理对高危孕妇的转归有着积极的意义。系统分类的健康教育对孕妇有对自身的状况,特别是高危风险因素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提早预防。同时,对妊娠期各血糖进行监测、对糖耐量的结果的记录以及对母婴结局的追访,贯穿于整个全程综合教育模式内,可以起到相辅相成、适时调整等作用。并且,也提高了孕妇对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的认知等,同时,孕妇对于整个孕期的血糖控制也实行了全面、科学地自我监督,参与的积极性也显著增高,主观能动性也显著增加。从而更加有利于孕妇的血糖管理,从而预防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疾病的发生。这种综合教育的模式融入在日常生活中,提高了孕妇的满意度,也提升了围产期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柳耀萍, 刘芳芳, 王金锁, 等. 妇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浅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2): 72.
[2] 陆群, 姚孝娟, 孙海峰, 等. 循征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12): 45-47.
[3] 卢卫平, 冯蕊莉. 整体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3): 63-64.
[4] 叶丽容. 自我管理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自护能力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10): 114-115.
[5] 吴凤会, 钱雷, 孙长虹, 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12): 1939-1941.
[6] 唐建敏, 谢小华, 钮敏红, 等. 电话随访在妊娠糖尿病孕产妇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5): 42-44.
[7] 世界卫生组织编著. 数字背后, 回顾孕产妇死亡和并发症使妊娠更安全[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6: 5.
[8] 张淑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 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15): 1975-1976.
[9] 郭红卫. 营养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 173-179.
早期教育是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一般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婴幼儿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一般认为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甚至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本课题中的早期教育主要指的是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
二、支持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依据
1、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要求
(1)婴幼儿身心发展速度较快。在身体发育方面,特别是大脑的发育,新生儿脑重约350克,一岁时约950克,到三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变慢。宝宝在出生后2-3年内,良好的刺激对脑力的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幼儿在认知发展速度方面毫不逊色于身体方面的发展。0-3岁婴幼儿认知的发展和他们动作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婴幼儿动作的发展就是其认知发展的表现。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从极度柔弱的状态,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就能够活动自如,从一个完全被动的状态进入到主动的状态,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动作。
(2)人脑发育的重要性。人类大脑天生就具备了千亿的神经细胞数量,但随着婴幼儿的发育,这些神经细胞出现用进废退现象,基于对大脑的不同刺激,一些细胞选择性消失或留存。例如,很多没有视觉的人,为了生存而更多使用触觉,因而在触觉方面表现优秀。
(3)婴幼儿较强的模仿能力。婴儿出生没多久就表现出模仿学习,例如,新生儿在一定距离内,面对多次重复伸出舌头的成人脸时,也会做出伸舌头的动作。随着婴儿的成长,与周围人物和环境更多的接触中,显示出婴幼儿的模仿学习行为。
(4)语言的获得是先天机制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语言发展即有先天机制的作用,又有后天的环境的影响,这是被许多语言学家早已多次证明的。和其他声音比较,刚出生的婴儿就表现出对人类语言的兴趣,
(5)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是儿童认知活动开展的基础。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给予幼儿安全、信任感,在这种情感背景下,能够鼓励婴幼儿认知活动发展。0-3岁这个阶段是建立良好亲子依恋关系重要阶段。
2、环境因素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
(1)对婴儿生长的环境进行早期干预能促进智力发展。在美国的一项长期研究发现,对贫困家庭的婴儿进行早期环境干预能明显地促进其智力发展,从而证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在贫困家庭挑选了心理和身体技巧相似的100多名婴儿进行了长期研究。这些婴儿分为两组,一半组成实验组,接受高质量的婴儿日托护理中心的照顾,提供教育、健康、社会等训练项目。从几周大到5岁。另一组位对照组,不参加训练项目,正常参与各自的生活。通过追踪研究分三次进行测验,分别在这些孩子18个月大时, 12岁和15岁时,智力测验实验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 在21岁时,对学生思维、受教育性、就业程度、养育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测验,实验组在阅读和数学测验中依然得分较高,上大学就读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两倍。
(2)母亲的敏感性影响婴儿的智力发展。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母亲能强烈的影响婴儿日后的社会发展和语言技巧。如果母亲天性乐观,对孩子的需要敏感,则婴儿的智力发展更好。
(3)谈话方式影响婴儿智力。伦敦语言和听力中心的莎莉?渥德博士认为在婴儿9―13个月大的时候父母与婴儿的谈话方式对他们日后的智力发展至关重要。她是根据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她把140名婴儿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干预组婴儿的父母以谈话指导,对照组的父母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与婴儿交流。7年后的智力测验表明,实验组有9名儿童的智商超过130,另一组没有一个儿童超过130。实验组的语言技巧及总体智力都比对照组的明显为高。
除了以上实验依据外,教育的作用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也被人们所熟知,这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教育决定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促使婴幼儿向前发展。而皮亚杰提出的关于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也会影响婴儿发展,在此处不再详细论述。
三、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认识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竞争意识更加强烈,无论是学业还是工作。很多家长为了使孩子成为一个强者,一个社会佼佼者,很早就开始计划孩子的人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了,很多家长在学前期给孩子报各种特长培训班,更甚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开始各种所谓的早教。教育宜早,这是社会上一个普遍的观点了,但是,现实中人们对早期教育存在着很多误区。在这里我们来探讨一下很多家长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认识误区。
1、人们对0-3岁早期教育的对象存在不完全认识
真正意义的早期教育不仅仅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好的起步点,送孩子参加形形的早教班,觉得只要进入了早教班,参加各种早教活动,对孩子的发展就是好的。而自己只是接送陪伴的角色,甚至连接送陪伴的任务都交由其他人完成。殊不知,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务还在于对家长的指导,指导家长如何对婴幼儿进行科学教养。
2、人们对0-3岁早期教育的目的存在狭隘认识
早期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促进幼儿的整体性发展。而多数家长以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英语、识字和数学,甚至是某种特长的训练和学习。早期教育是促进婴幼儿身体、心理、社会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开发婴幼儿特长还不是它的目标。
3、人们对0-3岁早期教育的内容存在错误认识
对早期教育目的误解必然会导致教育内容的失误。有些家长或者不专业的早教机构,让孩子很早就开始学识字,读外语,学绘画、钢琴、舞蹈等内容,而严重忽略幼儿的情感教育,如亲子间依恋关系,师幼间的师生情感、小伙伴间的同伴情感等等。
4、人们对0-3岁早期教育的方式存在误解
灌输式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人们长期习惯于这样的教育方式,如在孩子不理解的基础上,教孩子死记硬背诗句等。而真正理解和尊重幼儿的教育方式应该有对话的,有互动的,带有情感的,这才是早教的本质,绝对不能全盘灌输。
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点
1、懂得关心教育
关心是一个人对他人、事件或物品的关注和关爱。在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中,应当给予孩子更多人性化的关怀。做到用心呵护孩子,悉心照料孩子、关注和重视孩子。首先要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更好地认识孩子,发现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及时的帮助;其次关心和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正确合理地认识这些差异,帮助每一个幼儿得到进步;最后关心情感需要,早期教育不是单纯的教育,不能一味的强调教育者的主动性,而应当给予幼儿更多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呵护。
2、教会幼儿感知生活
0-3岁婴幼儿的成长是对周围生活的认识过程,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幼儿的学习,更多是与生活直接相联系的,是直接体验、感知和经历生活事件的过程。因此,学习生活是早期教育的重点,在生活中,幼儿学会感知,学会发现,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同时,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也要求幼儿首先需要学习适应真实的生活。
3、教育形式侧重于个别教育
由于0-3岁婴幼儿的特点,如身体发育不完全,认知发展水平有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等,决定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不适合参与集体形式的教育,而需要进行个别教育形式。另外,早期教育对象除了孩子,还有成人,每一个孩子所在的家庭都有其特殊性,在早期教育中,给予不同家庭进行早期教育指导时,也需要个别对待。
关键词 早期教育 教育机构 婴幼儿 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Creation of Earl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Environment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re is increasing emphasis on early education, early education enables young children leading at the starting point, so a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rely on the early launching of early education, early education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you should focus on the creation of the early environment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principle of the creation of the earl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the creation of the early environment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for the creatio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nvironment similar to the early education experience.
Key words early educatio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children; environment creation
早期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指幼儿从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 0~3岁属于教育院校所规定的早教范畴,从而将此时期称之为早期教育。幼儿期教育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能帮助幼儿进一步形成判断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大力发展早期教育,创设符合幼儿身心的教育机构环境,对幼儿的早期发展和持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①当前,早期教育逐步受到重视,然而早期教育并未形成一个规范的发展体系,各种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未形成规范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早期教育的效果,同时也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不规范的教学方法甚至将误导幼儿,对其身心发展不利。
1 早期教育机构环境创设原则
1.1 早期教育机构以兴趣为引导
早期教育机构应以兴趣为引导,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尤其是0~3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早期教育应以此为突破口,使幼儿在好奇心的驱动之下实现事物的认知和感知,从而进一步实现对相关事物的思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都是将思维体现于行动中,边做边想,甚至是先做后想。他们的心理活动往往与直觉行动相联系,他们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地玩某些东西,例如孩子看到电视中天气预报时就全神贯注跟着电视里的播音员念词,那就可以趁此机会让孩子认识更多地名,预报员说“北京”“上海”等词,幼儿也将无意识地重复这些地名,喜欢重复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早期教育机构在创设教学环境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喜欢模仿和重复的特点,创设易于幼儿掌握知识的教学环境。
1.2 早期教育机构应贴近生活
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不仅仅应限定在教育机构当中,同时也应在家庭的生活当中形成教育的氛围,在生活中,各种生活用品上的文字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够扩展他们的生活空间,例如喜欢吃糖果、饼干等零食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性之一,我们可以指着包装上的字教给孩子读,引导婴幼儿的认知,提高其认识、阅读以及表达能力。同时,一个良好的教育机构应有一个自由而温馨的环境,营造一个婴幼儿易于接受,乐于融入的教育环境,使婴幼儿对于陌生的环境不产生抵触感、恐惧感,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良好的早期教育。因此,教育机构在场景布置与材料上的选择上,应以婴幼儿的接受和认知能力为特点,选择贴近生活的材料和物品,从而设一个安全、自由而又温馨的环境,为婴幼儿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2 早期教育机构活动场所的设置
2.1 户外游戏场的创设
户外是孩子们最向往的地方,一般的早期教育机构的户外都是塑胶场地还有简单的运动设施,能有效提高婴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带领孩子们在一定范围内的树林、种植园以及草地上玩耍,从而使婴幼儿充分接触自然,培养幼儿开朗、乐观的心态,同时也能从玩耍的过程中实现对自然的正确认知,教师可带领学生观察植物、观察花朵,使学生以自然为课堂,形成对自然的基本认知,也使幼儿能真正认识自然融入自然,并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实现自我的认知和发展。除了自然的户外活动场所,教师还可在户外的活动地面上开展绘画和图案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游戏,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②
2.2 建立室内活动场所
幼儿的学习环境对于其智力的开发、良好习惯及重要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室内是幼儿学习和认知的主要场所。因此,对活动室的整体布置和环境特色必须加以重视,还应该通过不同区域活动充分发挥不同环境的潜在价值,满足不同儿童的发展需要。
创设与幼儿活动需要相符区域。对于室内环境和空间的创设,更要体现新意。例如,可以建造不同的活动教室,以不同形式分隔开来,由此用于放置桌椅的空间会变得非常小。当我们进入活动室的时候就可以发现空间优势是非常鲜明的,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不同材质构成的活动区,这样也可以为孩子互相交流提供多种间隔式的空间。最小的空间是为了孩子独处或者一对一的活动所建立的;较小的空间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参加到集体活动中,互相聆听和交流,使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思考能力,培养其交流和表达能力;较大的空间能够让孩子在大群体合作中,通过协商、交流、竞赛以及合作等方式,提高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学会更多社会行为规则;最大的空间为学校的教师以及孩子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场所,所有的教师和孩子都能在那里交流学习或者集会,从而能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意识,形成良好的表达意识和思维习惯。为幼儿的合作学习和思维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③
创设障碍式的活动场景。设计这些空间的最大特点是间隔物要灵活多变,基本上不会有明显的道路通向各个活动室,通过重新排列障碍物,寻找到达目的地的道路。这也是对孩子进行早期协作能力培养的好方法,能有效培养孩子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开始之前,教师把屏风拉开,把所需要的材料分配好,做到资源共享。每一个教师和幼儿都可以随时进行跨班指导和学习,这样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得以体现,教师教学也变得灵活,空间间隔形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创设与幼儿相互作用墙饰: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那么作为早期教育机构的教育者就应该注意周围环境的设置。例如墙上的各种装饰,应以兴趣为主导,以一定的教育主题为基础,以鲜艳的色彩和鲜明有趣的图案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这些墙饰为依据进行教学,在认知过程中了解不同孩子的兴趣,从而在实际的针对性教育中使用不同的教育和教学方式,实现对孩子的引导,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允许差异化发展。同时,教师还可让孩子们自行装饰墙面,比如利用木头、塑料等材料装饰墙面,使孩子们通过各种感官进行操作,引导幼儿对人造或者自然的材料进行区分,把他们探索的过程在墙面上展示出来,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也增加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
这里的活动区安排,孩子得到驾驭材料的能力,得到无限探索和创造的空间;活动气氛宽松、活泼、和谐、自由,那种常见的“排排坐、老师讲、幼儿听”的景象将不会再出现,努力建造一片真正属于孩子的乐园。
2.3 教育资源利用
仅仅依赖早期教育机构的资源很难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找新的教育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加大对家庭教育资源的重视,拓展幼儿的教育空间,促进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其实,家庭和早教机构的环境对于幼儿的教育是一样重要的。家长应该花出更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有计划地带孩子去公园、图书馆、商店、超市、博物馆、农场等场所,拓展孩子的视野和见识,培养他们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幼儿期的早期教育是孩子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神经系统和各种潜能都是发育最快的最佳时期,因此早期教育的核心在于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玩水,玩纸等等都是引导孩子早期教育的很好方式,家长不应该制止,而是有耐性地陪同一起探索和认知。
3 结语
早期教育机构是专业对孩子进行初期健康成长的培育机构,早期教育依旧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还未形成规范和系统的发展体系。当前部分直辖市和发达的城市有着相对规范的早期教育机构,例如亲子园等,其他地区的早期教育机构大多未形成规范化的开展模式和体系,其规模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其教学环境也各有不同。由此在早期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应重视早期教育机构的规范发展,提高相关机构的教育水平,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要在启蒙类、思维类、运动类和益智类等方面有所提高,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积极探索,为婴幼儿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早期教育环境,为孩子今后的成长提供更加优良的保证,为他们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④
注释
① 吴亚妮.引导幼儿园孩子爱上读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9).
② 贾玉珍.寄宿制幼儿园早、日、晚间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2).
关键词:早期教育;重要性;发展原则;早教内容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20-02收稿日期:2016-04-19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幼儿阶段接受启蒙教育乃是教育的基础,幼儿早期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幼儿时期是人的智力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尽量多地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促进其智能发展,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生活不断地升级变迁,近现代我国逐渐开始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目前,对幼儿早期教育进行系统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早期教育 广义的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侧重点是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狭义的早期教育,主要指0~3岁幼儿阶段的早期学习。这里以广义的早期教育为例加以论述。
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1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
早期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早期教育可以使幼儿的脑力思维、语言、动作得到很好的发展。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大脑更好地发育,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幼儿坚持按照早期教育计划接受教育,会使得其智商大大高于同龄的孩子。经过科学验证,早期教育可以让儿童更加聪明。在同一个班级里,对孩子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比起没有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某方面的成绩更好。4岁的孩子的智商大概是成人的一半,有的甚至达到百分之七十,因此,在4岁左右对幼儿智力进行开发最为重要。
2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潜能
人的很多重要习惯都是在6岁以前培养起来的。因此,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充分激发孩子的潜能,是十分重要的。潜能开发的时间与年龄成反比。潜能在幼儿早期如果获得很好的开发,就可以比较充分地被开发出来。潜能开发的时间越晚,开发的效果就越不好。若是超过了10岁,无论怎么开发,都不能够完全地将潜能开发出来。孩子的潜能开发就是要在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时期,对事物有着兴趣和积极性时进行,这样潜能开发的效果就会更好。[1]所以,要想开发儿童潜能,就必须在幼儿早期进行,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3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
在婴幼儿时期,婴幼儿与成人之间会建立起一种依恋行为。这种早期的依恋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后来的人格,以及与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婴幼儿时期安全的依恋行为让其更容易接近别人,不依赖别人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和别人亲密接触,不利于交朋友。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还需要陪伴孩子成长,给予孩子温暖,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
三、早期教育的原则早期教育一定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在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中,应力求直观、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动静配合,多采用讲故事、听音乐、唱歌、手工劳作来进行,采用和幼儿生活接近的教材。除了掌握早期教育的一般原则外,还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人类的思维在婴儿期开始形成,具有具体形象性。在早期教育中,我们应发展幼儿的思维动作,满足他们既陌生又新鲜的心情。爱问、爱动、爱想是幼儿的典型特点,在进行启发教育时不可以不加理睬,更不可粗暴地扼杀掉幼儿的这些特点,要对幼儿的思维进行启发。[2]为了促使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好用比较法进行学习,使孩子感知同类事物的各式各样的属性,从而更好地掌握新鲜事物。
2树立榜样,坚持正面教育
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应尽量用“榜样”来教育孩子。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最善于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习惯性格等都对儿童有着巨大的影
响。例如,有的幼儿存在打人、骂人等不文明行为,大多数是由于父母的不文明言行所造成的。所以说,父母要以身作则,不断地为幼儿提供可以学习的榜样;同时,注意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3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认识事物的老师,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在幼儿早期,家长和早期教育的工作者们,需要用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尤其对幼儿难于理解的抽象概念,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幼儿主动、活泼地学习。
4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活动方式,也是发展幼儿想象力的好手段。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具体地学习社会生活。幼儿在游戏时常常用语言和动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仅促进其身体的健康发育,还能促进情感和意志的发展。[3]家长或者早期教育的工作者指导幼儿做一些游戏,使幼儿逐步获得与游戏相关联的知识,进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品德等。
四、早期教育的内容1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处在发育成长的初期,健康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对于幼儿而言,健康的身体是幼儿其他方面良好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家长和早期教育工作者要经常组织幼儿参加一些体育游戏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例如,通过游戏发展大动作:走、跑、跳、平衡等技能。结合一年四季的不同气温,选择合适活动量的游戏,使孩子们的身体棒棒的,同时辅以健康知识的学习。
2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能力
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口语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因此,早期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的重点应该是注意丰富幼儿的口头语言,以它为奠定思维发展的基础。有关实验证明,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未曾学会口语,今后的学习就会出现问题,甚至很难学会相关知识。印度曾发现的“狼孩”,说明了错过最佳关键期的口语学习,后期无论如何弥补,都无济于事。因此,家长和学前教育工作者要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练习说话,努力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美好情感与良好品德
早期教育还要注重孩子美好情感与良好品德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讲述故事、情景剧、故事表演等方式,向幼儿传达美好的情感以及良好的品德,使幼儿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逐步形成美好的情感。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等,提高幼儿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幼儿情操。
参考文献:
[1]金祖涌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2,(3).
开展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是实践科学发展的民生工程,为确保我区人口早教工作和独生子女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根据《厦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厦门市计划生育协会关于积极开展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20__—20__年人口早期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根本措施,也是新时期人口计生和协会工作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区、镇(街)、村(居)计生部门以及各相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做好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不断增强抓好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区、镇(街)要成立早期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并制定具体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方案,将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摆上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与人口计生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各早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升早教工作水平。
二、制定工作方案,抓好试点工作
为确保人口早教工作的开展,要抓紧起草制定《集美区人口早期教育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等。今年,要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示范点。先在集美区实验幼儿园建立早教指导中心并建立示范点,摸索人口早教工作经验,然后再全区各镇(街)普及。
三、整合各类资源,健全服务网络
充分利用、依托、整合现成的公共资源和人口计生技术服务机构,逐步搭建区、镇(街)、村(居)三级早教服务网络,本着辐射家庭、家园一体(以家庭教养为主、以婴幼儿服务机构为辅)的目标,加强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发挥早教服务机构的主渠道作用,为辖区内家庭提供婴幼儿早期发展系列、全程、综合服务。
四、依托载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充分依托“四个载体”,加大对人口早期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育儿理念,提高科学育儿技能。依托节日宣传。利用元旦、春节、“六一”儿童节、“7.11”世界人口日、“9.25”《公开信》发表纪念日等传统节假日和计生纪念日,举办广场宣传服务活动,广泛宣传生殖健康和科学育儿知识;依托媒体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台、集美区基层计生网站等媒体开设早教专栏,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青春期性健康知识、新婚知识、优生优育优教知识等;依托阵地宣传。利用人口文化园、生育文化园、婚育新风园等大力宣传人口文化、婚育新风尚,在辖区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依托宣传品入户宣传。围绕群众的所需所好,区、镇(街)、村(居)计生部门继续制作含有避孕节育、优生优育优教、生殖保健、青少年健康等知识的计生宣传品,印制早教和“三优”宣传册,结合计生工作人员和协会小组长的入户随访工作,进村入户广为发放,将科学育儿理念传播到每家每户。
五、组织专业培训,开展入户访视
认真组织开展人口早教专业知识培训,使计生管理员和协会小组长初步掌握人口早教基本知识和如何入户开展工作,让群众了解人口早教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和基本做法,满足群众的咨询需要。结合宣传访视开展对有出生缺陷的发展迟缓儿童的初级筛查,帮助父母尽早发现有健康问题的婴幼儿,及时送到专科医院进行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