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行业实习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范文第1篇

xxxx汽车有限公司(包括变速箱厂,车桥厂,发动机厂)

二、实习目的:

机械行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离开机械。它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四个化”:柔性化、灵捷化、智能化、信息化。即使现在电子技术那么发达,终究还是要通过机械来制造出来的,然而大多数人对本专业的认识还是不够,学校为了使我们更多了解机械产品、设备,提高对机械工程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机械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特意安排了我们到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工厂进行参观实习

1.了解了当代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生产目的、生产程序及产品供求情况。

2.了解了机械产品生产方法和技术路线的选择,工艺条件的确定以及流程的编制原则。

3.了解了机械产品的质量标准、技术规格、包装和使用要求。

4.在企业员工的指导下,见习生产流程及技术设计环节,锻炼自己观察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

5.社会工作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学会了企业中科学的管理方式和他们的敬业精神。促使自己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6.增进了我们的师生感情,从这次生产实习的全过程来看,自始至终我们都服从老师的安排,严格要求自己,按时报到,注重安全。

三、实习要求:

1、进厂前认真学习安全保护措施,总结所学专业课知识。

2、参观过程中,一切听从带队老师的安排,警惕厂内安全标志,遵守厂内的各项规定,车间保密很严,不准拍照,不准打闹。

3、参观过程中,务必要多听多记,但不可打扰技术工人的正常作业。

四、实习时间:

此次生产实习历经两周,参观时间为四天,其余时间整理实习报告。

2008-10-19:上午出发,下午抵达一汽大学生实习公寓。

2008-10-20:上午进行安全教育,下午参观薄板冲压和厚板冲压车间。

2008-10-21:上午参观xx汽车总装车间,下午参观xx车桥分公司。

2008-10-22:参观xx变速箱分公司。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机械加工;专业;实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43-0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机械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扩大。目前,技工院校机械加工专业人才难于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如何快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技工院校迫切解决的问题。实习教学成为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水平的重要途径。技工院校实习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优化和完善实习教学体系和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人才培养,为经济的发展和机械行业的持续进步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一、技工院校机械加工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差和自主学习能力弱。技工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初高中、技校等毕业生,普遍存在偏科严重、纪律意识不强、自学水平较低以及自主意识差的特点。实习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训练。

2.理论课程实践性较低。技工院校机械加工专业的理论与实习应用没有有效结合,理论课程没有结合行业需求,知识点远远落后企业生产技术等。

3.实习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有效开展机械加工专业教学需一批全面系统的实训设备和相配套的硬件设施,并且需要对实训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以及更新换代。目前实习教学经费投入较少,实习教学的硬件设施较差,影响实训的效果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强化技工院校机械加工专业实习教学的策略

1.完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性。首先教师要将设计实习项目作为切入点,把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重点,选择学生感兴趣并且兼具知识性和实践性的项目。这样的实习项目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要求,并且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在开展实习教学时,教师必须将实习重点有层次的传授给学生,并且进行专业的演示,为学生提供范例和榜样,重点强调严格规范自身行为,遵循良好的道德准则,重视安全生产。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全程监督和巡查,同时及时解答学生实习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学生实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实训结束后,教师必须对学生在加工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和考核,重点做好总结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升和发展。

2.制定实用性、时效性强的实习项目,提高教学针对性。目前,技工院校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实习教学设备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升。因此,编制时效性和针对性强的实习教材显得十分迫切和尤为重要。教师在设计实习教学材料和教学项目时应将专业技能和职业需要以及职业岗位作为重点。内容编排上应当以机械操作基础和专业化实践作为重点,重视实践环节。另外,教材要保证和学生的实际发展紧密相关,保证学生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实践的机会,提供解决实习操作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应急预案。

3.加强实习教学投入,建设实习基地。技工院校机械加工专业实习教学的开展离不开一套全面专业的硬件设备的支持和良好的实习基地保障。加大实训经费的投入是提高该专业实习教学水平和推进实习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力推进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的建立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为便捷和有效的实训平台,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另一方面,要建立广泛的机械加工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是联系用人企业和保持技工院校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学习,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先进的工艺,也能够在学习中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另外,校外实习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为毕业就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实习教学是技工院校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重要平台。通过有效的实习教学,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责任意识、劳动意识都会有显著提升,也能够更好的适应和满足机械加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叶海.技工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对策研究[J].

[2]闫辉,梁文波.技工院校机械加工实习“课堂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

[3]罗怀,许鹏.全面加强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1

[4]任春香.《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教学的分与合[DB].

[5]郝德勇,钟永锋.浅谈机械加工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新课程(教研版),2012,42(1):46-47.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专业 卓越工程师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陈新(1977- ),女,江苏常熟人,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常熟 2155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25-02

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卓越工程师”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于2011年被列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计划,通过与企业的广泛和深度合作,不断探索面向工程一线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行业支撑,必须制订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阶段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回归工程本质,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达到知识与技能的整合。而一般高校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虽已将企业实践过程纳入,但仍侧重于学校阶段理论知识和实训技能的传授培养,企业实习和工学结合只是流于形式。目前部分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仍存在政策不健全、理念陈旧、企业参与乏力、合作内容空泛、教学管理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校企双方人才培养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着共同发展,因而合作过程中双方在目标利益、思想理念、体制权属等方面存在差异。二是学校教学安排与企业人才需求时间不同步。学校的教学安排有严格的计划性,时间安排环环相扣,而企业生产和人才需要是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效益来决定。三是校企双方在获得利益方面不对等。企业为学校师生提供学习先进生产和管理经验的机会,校方受益明显,而学校在技术开发研究方面经验少,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有限,毕业生择业就业的灵活性使得企业人才需求得不到保障,影响了企业与学院合作的积极性。四是合作企业不能胜任学校教学计划要求,合作流于形式,影响教学质量。部分高校仅是为了完成学生培养的教学任务,随便选择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合作关系,不考虑企业资质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仅安排时间较短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学生难于真正融入企业当中去,只能依靠学校老师的现场指导,因此企业不能胜任学生实践教学的任务。

二、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明确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注重学理、亲近业界”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工程实践基地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基础,加强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为机械行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如何建立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行业支撑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构建“观念创新是先导,培养方案是核心,课程建设是基础,实践环节是重点,队伍建设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障”的基本思路,开展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各项内容建设。

(二)改革企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卓越计划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一种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模式,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总体目标来制定的,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要求的高技能工程应用型人才。

按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突出工程实践教育特色,突出企业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协作、人际交流及工程表达能力、获取知识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符合企业实际的特色鲜明的“学校主导、企业参与‘订单式’联合培养合作机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培养方案实施层面的基本任务包括:以回归工程教育本真为基础,明确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按照目标要求组织制定校企双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建立校企人才培养组织机构,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定期总结培养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讨解决方法,完善培养方案。

(三)构建和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工程技术教育是企业教学阶段的主线,而课程体系是主要载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构建机械类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着力将实践性教学环节与技能相结合,完善系列选学课程模块体系。采取现场实践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程系统集成理论与实践的训练,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企业实践学习部分分为认知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六个层次。按照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需要达到的工程能力要求,选择机械工程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为企业学习阶段提供场地和条件;同时,聘请实践教学基地一定数量的企业工程师作为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提供全面指导。累计企业学习实践时间不少于40周(1年),使学生逐步形成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学生对企业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四)培养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建设工程教学团队

根据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及机械类专业人才特点,教师除了必须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必须成为企业和高校的信息、知识与技能的连接体,将企业生产、管理服务、技术开发、文化内涵等信息与知识吸收消化,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培养一批一专多能、掌握现代机械工程系统理论、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的中青年师资,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企业导师团队,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有计划地派遣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企业和研究机构访问和学习,特别是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研究;通过教师走进企业进行实践能力锻炼,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水平,尽快实现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二是引进高水平专兼职企业教师,加强工程教学团队建设。建设一支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组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工程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技术储备强,集教学、科研和工程应用为一体的,能为行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完成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的优秀教学团队。三是创新工程型教师的选聘制度和任用标准,形成校内专业教育、企业实践锻炼的指导合力,保证教师队伍具备工程实践背景。受聘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校内授课教师,必须有不少于五年的工程实践经验,每年应有3个月以上的工程实践(包括现场实习或指导现场实习、参与机械相关项目开发、在机械行业挂职等)经历。担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学任务的企业教师,应为在企业一线工作5年以上,具有机械工程相关专业的丰富工程经验,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企业教师按三个层次选聘:第一层次是主要以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为主的“企业实习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践,保证学生实习质量;第二层次是拥有较为深厚的工程实践背景的“企业授课教师”,一般是具备本科学历的工程师及以上职称或中高层领导,主要结合自身工程实践经验为学生授课;第三层次是具有较为深厚宽广的工程实践背景的“企业导师”,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级工程师或企业中高层领导担任,对工程实践具有全面、系统的掌控能力,主要指导学生开展工程实践和完成毕业设计或相关研究。四是深化奖励制度改革,按劳分配,优劳优酬,提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骨干教师的待遇。

三、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是一种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模式,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而校企合作培养教育的关键是工程实践,要求高校从封闭的校内培养走向开放式的校企合作培养。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与以往校企合作模式相比,新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突出了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突出校企合作内涵建设。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紧密追踪和瞄准机械工程方向发展的前沿理论和实践,依托相关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以社会需求为主,以能力培养为根本,基础理论扎实,专长明显,富有创新意识的理论基础知识应用实践与工程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两年厚基础教育、一年双导师制的机械工程专业教育和一年工程实践的“2+1+1”人才培养模式。即大一与大二学生进行两年学科基础教育,各学科建立导师组开展学业规划与指导;进入大三后,学生选择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在双导师指导下,进行一年机械工程方向专业理论学习和一年的实践课程、工程应用和工程实践学习,完成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学习任务。在新的培养模式下,企业成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主角,全程参与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校企双方共同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规划师资队伍、实习实训条件、课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考核、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教育教学水平监控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卓越计划校企合作模式以坚持互利多赢、共同发展为基本原则,企业通过合作,全程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各环节,可以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量身定做的人才。学校利用企业里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除了在人才培养方面得到互惠外,校企在产品研发、科研项目、技术改进等方面也可进行广泛深入的产学研合作,推动双方事业的可持续快速方展。

四、结语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是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在于构建以工程教育为核心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承担卓越计划实施的高校,应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和环境,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深度合作,不断总结成果积累经验,探索出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庆堂.深化校企合作 突显办学特色[J].实验室科学,2011(6).

[2]胡庆贤.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7).

[3]梁利东.机制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案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

[4]李松柏.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企业实践阶段本科培养方案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CATIA软件 机械制图 教学探索

机械制图课程是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飞机制造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毕业生将来的就业岗位是航空制造企业的制造岗位和装配岗位,这决定了本课程教学内容应比传统的机械类制图课程更侧重于航空零件和装配知识的讲授。机械制图课程目标是要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机械零件读图和画图的基础上,熟练识读航空零件图。现在国内外的大部分航空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制造过程都少不了CATIA软件,所以我们把该软件引入机械制图课堂,以期帮助学生顺利开展学习。

CATIA软件简介

CATIA是法国达索公司的CAD/CAE/CAM 一体化软件,它能为数字化企业建立一个针对产品整个开发过程的工作环境。产品整个开发过程包括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程分析、成品定义和制造,乃至成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使用和维护。CATIA系列产品已经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厂房设计、电力与电子、消费品和通用机械制造这七大领域里成为首要的3D设计和模拟解决方案。国内外航空制造企业和较大的汽车研发和制造单位都在使用CATIA软件,可以说CATIA已成为当今先进制造企业的主流工具软件。

教学中使用CATIA软件构建三维实体

我校机械制图课程授课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普遍感受到的问题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空间构型能力不强。空间观念是发展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是教学中的一项主要任务。而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缺乏的就是想象力,复杂几何体,特别是切割几何体的三面投影的学习成为他们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使用挂图和实物教具等手段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是挂图和教具有制作周期,在新产品日新月异的现代,这种实物的手段存在严重滞后性,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为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CATIA软件构建几何体的建模,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充分思考和设想后,把数学虚拟实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得出正确结论和归纳总结经验。另外利用软件,教师可建立更复杂有趣的实体,带领学生做大量的练习,从而跳出了教具的限制。

教学中使用CATIA软件模拟现场环境

本专业所开设的制图课程要求毕业生能够识读航空机械相关图样,如果想要顺利读懂航空装配图样,包括零件图样、装配图样和工装图样,必然要求学生对航空行业及相关机械原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要想更多了解飞机制造单位的情况,让学生走进工厂去体验是最佳的选择,但是因为航空行业和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安排大批学生进厂实习存在诸多困难。但完全靠教师描述,不能给学生直观的展示,对学生理解上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

现在我们可借助CATIA软件,借用它资源库里自带的制造业常用设备,借用这个平台快速地打造虚拟的工作现场。使用三维仿真软件建立虚拟仿真的工厂车间,在车间中可以看到工作的工人,看到具体的工作,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工厂实际操作情形,这可取代学生必须要去参加工厂实习,不但节约了成本,同时也给学生统观全局的机会。

课程内容中安排对CATIA软件的学习

传统的课程中工程软件教学内容安排的是Auto CAD软件,该软件属于普遍应用的基础工程软件,用于二维绘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装饰装潢、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电子电路、机械设计、服装鞋帽、轻工化工等诸多领域。但是当代的航空航天行业,CATIA软件凭借其强大的三维造型能力和公认的完美曲面造型能力已能成为行业的主流。

学习CATIA软件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学生在熟练运用软件后就可自主学习,同时可在练习使用软件的过程中,通过构建课程或习题中的实体来提高知识掌握能力,使理论学习和软件学习相辅相成。其次,对于学习制图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而言,CATIA软件的“工程制图”模块是非常有用的,这个模块可以通过数字三维实体直接生成所需要的二维视图,方便使用者,也可使初学者直观地看到三维立体到二维平面的转化过程,对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大有裨益。最后,CATIA软件曲面造型能力强大,学生可以根据喜好建立喜欢的复杂曲面实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

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CATIA软件制作机械行业基本零件和航空零件的三维模型,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在教室中看到飞机制造单位所使用的工具,制造的零件,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另外,课程中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学习内容加入了CATIA软件学习,熟练运用该软件,学生不仅可以帮助自己对制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能因为熟悉航空行业主流软件,为将来进入航空企业快速看懂CATIA制作的工程文件,甚至是制作工程文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机械行业实习总结范文第5篇

一、分段式教学法

在教师对专业技能教学要求的全部内容非常熟悉,对技能训练的整个体系脉络非常清楚的基础上,有效地对总目标进行分段,富有实效地进行分段技能训练,用系统的思想指导教学,克服以往的随意性,加强技能训练的整体性,同时在学生技能学习形成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训练中存在的缺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促进学生的技能更好地发展形成,这就是分段式教学法的动机和目标。

在分段式教学法的实施中,可以先把整个课题训练件的形位公差、尺寸公差要求进行分解,然后重新组合成一个个训练阶段。每个训练阶段要求在一次课上完成,做到课课有要求,课课有重点,要求学生每完成一个阶段,都进行自查和互查,并做出记录,使学生每完成一次课堂任务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通过自评和互评,学生对自己训练中的缺陷和错误有了明确的了解,做了详细的记录,便于及时纠正,还可以在下一步制作过程中,对上一次的误差进行补救。通过自查和互查,可以进一步提高工量具的使用能力,进一步明确每项训练的精度和要求。通过目标分解可使每一课的任务更加明确,对学生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没有完成上一堂课的制作任务,就无法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由于每一堂课的目的和结果都是开放的,符合学生追求自主的心理,可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得到共同提高。

二、课堂组织

具体的课堂组织是:(1)说明本堂课的实习任务,讲解与分析工艺,提出质量和工时标准要求。在讲解中分析对比各种工艺方法的利弊关系,对加工步骤讲清楚、讲透彻,在技术理论指导下,让学生弄清楚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以后的顺利操作及保证质量打好基础。(2)对本堂课需要用的设备、工具、量具材料提前做好准备,教育学生爱护设备、工具和量具。(3)巡回指导。巡回指导的目的是观察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如何,对个别不良的操作方法及时给予纠正,对普遍出现的问题可暂停训练,及时指出,加以纠正,也可以在结束总结时进行纠正。(4)结束总结。每次课结束前,要留几分钟时间对本次课上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实习课上发扬优点,纠正错误。要表扬成绩好的学生,对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抽出时间及时补课,以使整个班级共同提高。

三、增加实训内容

在实施分段式教学法时,应根据机械行业发展的情况、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对《钳工生产实习》的课题进行适当增减。增加《机构与零件》《机床维护与故障排除》《液压及气压传动》等教学内容,并设置相应的实训模块。将机修钳工专业课程划分为动力源、传动链、电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机床新技术五大模块。各大模块按系统机构的不同,分设各个专业课题,如在传动链模块中,分设两大系统(主轴箱、变速箱)五大传动(皮带轮传动、齿轮传动、齿条传动、螺旋传动、光杠丝杠传动)的课程,每个课题按专业技术的实用性和参照国家技能鉴定规范要求,再设分课题。尽量使实习内容更全面,并且紧跟行业发展,顺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应层次分明,易于实施。

四、强化教师内功

所谓内功是指教师的技能示范水平。技能指导老师的示范操作是学生技能形成的第一感知动作,根据技能形成的特点分析,学生钳工技能形成的认知、定向阶段,以及技能的形成、完善阶段,与技能指导老师示范操作的质量休戚相关,与技能指导老师对钳工技能的理解、领悟和研究的深度密不可分,而且教师的操作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钳工技能教学中,指导老师只有练好内功,掌握丰富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领悟钳工技能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的技能技巧,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只有自己熟练掌握钳工技能才能在学生中树立技能的示范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求知的欲望和动力。

五、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