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危房改造的方式

危房改造的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危房改造的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危房改造的方式

危房改造的方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卫生间防水;楔形口;防渗漏;排水;凿楔形口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3-0094-03

卫生间防水一直是建设者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也有很多关于如何做好防水的文章,这些文章阐述的观点前提都是在施工质量能得到完全保证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然而工程在建过程中,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受其它不可预知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建筑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特别是对于改造的建筑。在某综合楼改造工程,卫生间新的管道洞口与旧的管道洞口的位置不同,且原作法为卷材防水加细石混凝土,改造完成砖面层距楼板大约20cm左右。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先将老的管道洞口封堵,而新管道需重新开设洞口安装。原设计的防水施工方法比较笼统,在施工过程中和后期使用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合理疏导,预防为主,多道设防”的十二字方针。

一、综合处理原则

作为卫生间改造一项系统工程“合理疏导,预防为主,多道设防”这三方面既是独立的工序,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所谓“合理疏导”就是疏导楼面的水,这是防水综合治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合理疏导又可分为两方面:(1)截断水源,将水从地砖面层上截走,减少地砖面层水的下渗。这需要地砖铺贴时因利制导,使地漏位于房间的最低处,地表的水全部导入地漏。(2)排水,降水汇集于一处迅速排走,不使其聚积过深,以减小渗水压力和渗流量。“预防为主”就是对潜在的漏水点进行提前处理,采用注浆、嵌补等方法将楼板裂缝、空隙堵死,不让水有渗漏的地方。“多道设防”就是在关键部位分层设置多道防水措施。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改造工程卫生间漏水就能得到有效的防治。

二、防水施工方法操作工艺

某综合楼改造的卫生间防水的设计做法比较笼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我们细化了施工做法,特别是明确了新老给排水管洞口的细部处理。

(一)施工流程

(二)具体操作要点

1.凿楔形口。原有楼板老给排水管道洞口和改造给排水管新开洞口吊模前应将其凿成楔口形,如图1所示。凿楔形口时要注意保护给排水管,洞口周边应凿毛。

2.第一次浇筑细石混凝土时,应浇筑6cm左右,当有给排水管时,注意扶正给排水管。如图3所示:

3.待第一次细石混凝土密实后,剪掉铁丝,去掉模具后第二次浇筑细石混凝土,并留设圆型槽。

4.沿圆型槽做防水砂浆及密封处理。用劳亚尔防水剂与水泥按1:3搅拌成素水泥灰浆,沿圆槽涂刷一至两遍厚度2mm,待30分钟素水泥灰浆表干,此时在管口周围一圈打上密封胶(无给排水管洞口不需打密封胶),如图5所示。再在上面一层用劳亚尔防水剂与水泥、砂子按1:2:5.5搅拌成砂浆将圆槽做平防水面,并沿管道做成倒圆弧状。

5.在楼面层上做水泥砂浆防水找平层。

6.沿楼地面至套管间涂刷防水涂料。

7.蓄水试验,完毕后做一层砂浆保护层。

8.粘贴地砖面层。

三、出现局部渗漏的处理方法

以上的防水做法,是在完全理想状态下完成的,其防水效果绝对能达到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因工期问题而导致做防水的时间紧迫,比如在蓄水试验尚未完成就已经开始施工地砖面层和楼层吊顶。这就导致发现问题不及时。这样的话,渗漏问题就会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在我们发现渗漏问题时,房间已经在正常使用,地砖面层,下层吊顶也全部都已经完工。如何在尽量少影响使用者的情况下维修且达到良好的效果,是我们思考的

重点。

经过我们的探索,对于改造卫生间的渗漏的问题,处理方法如下:

1.首先检查一下是不是楼板存在裂缝,楼板要是存在裂缝,就采用注浆的方法修补裂缝。

2.一般的渗漏点都是在给排水管口周围,在下口将给排水管周围凿成楔形口,采用SCD高强型快速堵漏剂与水的比例按1:0.3配制,搅拌均匀成腻子状将其填充,并用劳亚尔防水砂浆做保护层。对于所有的新老给排水管洞口均进行同样的处理,以做到“预防为主”。具体做法参照图4、图5。

3.在上口,将给排水管道口处的地砖凿出,并凿至混凝土基层,按本文前文叙述的方法做好防水,在给排水管上戳出几个排水孔,以降低排水点的方法对渗入地砖面层与楼板基层间的水进行“合理疏导”,在降水点处防水需加强。

4.对给排水管进行检查,特别是蹲便器尾冲接口处,对这些潜在的水源点进行防水加强处理,以截断水源。

5.恢复地砖面层,在戳有排水孔的给排水管周围填充透水性极强的、不易流动的松散性材料,再贴地砖。地砖面层完成后,采用劳亚尔素水泥浆进行勾缝处理。并采用无毒,不燃烧,无刺激,渗透力可达1.2~3mm的有机硅防水剂将整个地砖面层喷涂。这样就使整个地砖面层构成一张不透水的“薄膜”,将地面水在地面导入地漏或排水管,为防水增加了一道防护。

以上几点渗漏的处理方法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合理疏导,预防为主,多道设防”的十二字方针。相比完全返工,这种办法对使用者的影响也是比较小的,且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结论

在改造工程中,卫生间渗漏问题一直是未能彻底根除的质量通病,是建筑渗漏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阐述的“合理疏导,预防为主,多道设防”的十二字方针不仅适用改造工程的卫生间防水做法及防渗漏,对新建工程的卫生间防水做法及防漏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02J301)[S].

[2] 楼地面建筑构造(01J304\03J304)[S].

[3] 建筑材料(第2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GB50207-2002)[S].

危房改造的方式范文第2篇

并在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前提下提出对策。

关键词:危旧房改造、成本控制、项目措施

引言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根据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程度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走扩大城市区域面积的外延式城市发展之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完善城市功能、布局、结构和合理、有效、集约化利用有限城市土地资源方面的作用,危旧房改造成为解决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和关键途径之一。

旧城改造主要包括城市危旧房改造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道路拓宽改造建设等,危旧房改造则是旧城改造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和老百姓切身利益最密切相关的部分。根据08、09两年,我们南京市江南八区共改造了300多万平米的危旧房,有约55万平米的安置房建设。随着改造面积的增加,推进工作中的困难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前两年各区政府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危旧房前期的拆迁改造,后期还要进行工程建设。加上今年剩余的80万平米的危旧房改造,政府还要继续投入,今年的资金压力仍然很大,所以,对项目的目标成本控制应该受到重视。

经过两年的数据统计和项目平衡测算统计分析工作,找出对危改项目实际运作成本影响较大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必要的措施,是危改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核心目标。下面我就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做个简要的阐述。

一、 组成项目成本的主要内容

我们知道,一个建设项目的投资通常由五大部分构成:1土地费用;2报建和单体规费;3前期工程费;4建安工程费;5室外管网及配套工程费;6其他费用(含营销费、管理费、财务费)。

二、 影响项目成本的敏感性因素

09年,土地费用约占总成本的60%(通过测算的几个项目,危旧房约占45-60%),建安费用约占20%,其他费用约占12%,三大费用约占总成本的92%(也就是说不管是商品房还是危改项目,成本比例是差不多的)。回头看06年,这个比例是:土地费用约占总成本的35%,建安费用约占39%,其他费用约占6%,三大费用约占总成本的80%。通过这两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土地费用不仅占比大,上升也最大,建安费用也在上涨,只是被掩盖了。有人要说是其他费用,其实也对,因为财务成本是随着土地费用上升的。(所以从这三大费用的所占比重和涨升情况看,土地费用是重中之重。)

三、 控制措施

(一)、土地费用

危旧房安置改造项目的建设用地,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这种方式并不是说就没有土地费用了,实际上在划拨土地上产生的拆迁费用,就是土地出让金中的土地开发投资费用。与出让地块的区别在于国家免去了土地使用期内的租金部分。

拆迁费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片区周边相邻房屋状况;2、周边商品房销售价格、二手房成交价格;3、片区周边的市政配套及交通情况;4、片区内房屋的使用功能。这4个是客观因素,是市场经济决定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减少拆迁矛盾,矛盾会延长拆迁周期,拆迁周期越长,消耗的人、财、力就越多,成本越高。所以要缩短拆迁周期,提高时间的资金价值。

拆迁资金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亿、十几亿,这些资金的时间价值是非常可观的,所以,拆迁实施方案不仅是给拆迁主管部门看的,更是降低财务成本的重要措施。那么,在制定拆迁方案时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做好做细拆迁准备工作:重视拆迁前的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民情民意,理解掌握政策,群众工作做细做好,好事办好。避免出现出现拆迁公示无人反对,拆迁实施无人搬家的局面。2、拆迁方案与施工方案结合:在丘号图上标出施工现场的主要进出口、先开工楼栋上的位置,在此位置上房屋,应集中力量动员住户尽早搬离。拆一片,交付一片,施工一片。3、拆迁时间与规划条件的协调:在规划条件不明确,或拆迁期内也没把握搞定规划条件的,不能启动拆迁,否则只能晒地皮。4、尊重媒体的声音:当今社会是网络传媒的信息时代,任何事件经过媒体网络的,都会形成几何级别的放大,真假难辨。危旧房改造工作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当媒体对我们的工作出现质疑时,项目实施单位应在第一时间与媒体沟通并回复,避免事态扩大,延长拆迁时间。

(二)、工程规划及设计费

工程规划设计费属工程前期费用

1、规划设计费虽然占总成本的比例微乎其微,但是,对建安造价影响很大。所以对容积率、商住比例、套型比例、人防面积、配套用房等指标要精打细算,对规划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优化设计。在不违规的情况下,突破容积率,增加房源。例如建邺2号地占地面积2.8万,容积率如果突破0.1,即可增加2800建筑面积,对项目平衡帮助很大。2、控制设计质量,严格按照概算指标进行设计。3、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对基础选型、套型搭配、钢筋含量、功能配套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避免超标准设计。

(三)建安成本

1、建立各类型的合格承包商库和材料供应商库,最大满足比选和竞争要求。2、充分利用市场竞争优势进行公开招标,实行准入制度,选择资质过硬、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入围,让承包商实现报价让利,成本下浮,降低工程造价。3、对主材和用量大的材料实行集团采购的方式,争取供应商的最大优惠,降低采购成本。4、建立合同与付款、结算联动审核体系,实现合同订立执行的最优化。避免合同的订立、执行与付款、结算、工程现状脱节,造成资金超付或预算失控。5、建立设计变更、签证限额审批制度,使得变更签证一经确立,即能预估费用,修正其对造价的影响。6、建立结算审核体系,使得任一合同的结算经过适当级别的审核,充分防范因低价中标而带来的低中高结隐患,合理确定结算价并使结算资料具备可复查性。7、建立施工现场管理、质量、进度、安全控制体系,避免因质量和进度延缓工期,不仅产生负面影响,并增加资金成本。

(四)、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中,重点讲财务费用即降低资金成本,有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税收与贷款政策,与银行、税务等部门充分交流沟通,争取税收和贷款优惠,在可控范围最大限度降低资金成本。2、合理安排资金计划保证项目资金供求平衡。3、财务、工程、程控各部门紧密协调,制定合理的资金拨付比例和拨付节点。

危房改造的方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凝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改造方法

中图分类号:U664.113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很多企业自备电站和中小型电站所配备的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都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这些因素既包括煤、电价格矛盾突出,企业因生产经营活动处于亏损状态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热要求参数与抽汽参数匹配度不足,无法满足热需求而导致的长期闲置,也包括因为凝汽发电部分比例过大、热效率无法满足政策要求而导致的政策性停运。例如,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两台抽凝机组,就因为煤电比例失衡,燃煤成本高于发电效益而不得不将其停运,并通过减温减压对外供热来弥补自身的经济损失。为了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发挥这些闲置机组在满足供热需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公司将其改造成为背压式汽轮机,并在实际工作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2 实际案例

受某热电有限公司的委托,笔者所在单位对该公司的一台C15-4.9/0.981型抽凝机组进行改造,目标是将其改造成为仅供补水用的低背压、小排汽抽背式汽轮机。在对改造工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工作人员进行了改造方案的论证和设备结构的设计,并完成了对于气动热力的计算,最终在保留喷嘴数目和级数的基础上明确了改后的结构形式,并对方案进行了具体的实施。设备改造结束并投入运营数月后,证明了改造工作的可行性。由于在改造中,去掉了原有的循环水系统和冷凝器,所以减少了循环水泵和冷源方面的能量损失,使机组的热效率和热电比都得到了明显提升,真正满足了“以热定电”的要求。与改造前的抽凝式汽轮机相比,改造后的设备在满足相同供热需求的同时,获得了更好的节能效益,有效的响应了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号召。

3 改造工作的实施

3.1 确保改造工作的科学与合理性

原有设备的尺寸和结构设计是根据抽凝式汽轮机的使用需求进行的,所以与改造后的使用需求之间存在着的很大的差异。原有设备的排汽压力为0.005828MPa,容积流量约为1.3×106m3・h-1,处于高度真空的状态,末级对通流面积的要求较高,所以叶片相对较长。在改造成低背压(<0.02MPa)、小排汽量(<10t・h-1)抽背式汽轮机后,末级排汽的容积流量降低为原来的1/20,约为0.065×106m3・h-1,所以对于排汽管道尺寸、末级通流面积的要求都大幅减小。另外,原机组的焓降理想值为12222kJ/kg,由12级构成,级数相对较多。改造后,焓降理想值降低约60%,为750kJ/kg。各级理想焓降按照最佳速比原则配置,对于级数的需求大幅降低,因此要将后面的若干级数去除。

改造后,汽轮机的背压和排汽温度都会增加,后汽缸温度会因此上升,若采用后汽缸和后轴承座一体结构,就必然会导致后轴承因上扬而出现振动,降低机组的安全运行系数。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工作人员在去掉末级叶轮车后将其改为轴套,并在被摘除隔板的位置加设了专门设计的带轴封装置的隔热挡板,确保后汽缸始终处于合理的工作温度。

若对外供汽的压力<0.5MPa,可将其改造为背压式汽轮机,对外供热由排汽直接进行;若对外供汽压力和温度相对较高,对外供热则需由原抽汽口进行,在保留其后若干级的基础上,将压力通过少量的蒸汽控制在<0.2MPa的水平,以发挥降温的作用。利用原有的低加抽汽口能够将排汽直接输入低压加热器当中,以发挥其作为加热补水的作用,满足机组的自身需求。

在本次工作中,所采用的改造方案为:根据原有的结构尺寸和当前的实际需求,重新进行了相应的计算与设计。首先,通过计算对汽轮机在改造后所需级数、抽汽口位置进行确定。其次,按照设计及相关参数,对整体焓降进行确定,再重新分配所保留各级的焓降,使各级速比尽量处于最佳范围内。第三,逐级进行更加全面的计算。最后,在满足各级冷却流量的前提下,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保留各级的喷嘴数和通流面积,并对多余喷嘴进行处理。

3.2 改造工作的具体实施

3.2.1 本体改造

隔热挡板采用了隔板的形式,水平中分为上下两部分,接合面即为中分面,加工制作仍按照原有的配合尺寸与隔板位置进行。由于改造后,背压和漏汽量都会提高,所以对于汽封轴的尺寸要求也大幅增加,为此,工作人员设置了五道梳尺汽封,并在挡板加强筋的两侧位置留置了疏水孔,以便凝结水能够在启动时被排出。除末级外,拆除级均进行了叶根和叶轮的保留,以防止出现槽道冲蚀的现象。去除喷嘴的位置依据上下缸的温度均匀性来决定,转子在改造后重新进行了动平衡。

3.2.2 系统改造

系统的改造主要是在原有抽凝系统的设计和布局上进行,所以改造的时间大幅缩短,改造费用也随之降低,有利于改造结束后的运行操作。例如,对外供热仍沿用原有的一段抽汽,同时在保留二、三段抽汽的基础上加设联通阀。排气口选择为原有的三段抽汽口,对除氧器和低压加热器进行补水的加热。若去除氧器的抽汽压力在低负荷工况时有所不足,则可将联通阀关闭,以原有的二段抽汽满足除氧器的用汽供应。改造结束后,原凝汽器中的喷水装置仍发挥对系统进行补水的作用,同时负责原机组均压箱改道后往凝汽器中输入蒸汽和隔热挡板汽封漏入蒸汽的凝结任务。凝结水会通过水泵被先后输往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最终被加热到104℃。改造结束后,机组原有的两台27kW射水抽汽器水泵和三台280kW循环水泵被停用。

4 效益分析

改造结束后,机组获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与效益,经测算,热效率、热电比、煤耗、经济效益等指标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4.1 热效率

在机组改造前后,均在65t・h-1的条件下对外供热,改造前后的热效率分别为55.8%和79.5%,热效率提升了23.7%,使能量的利用更加合理。

4.2 热电比

在机组改造前后,均在65t・h-1的条件下对外供热,改造前后的热电比分别为5.42和13.55,提升近250%,这主要是因为凝汽发电部分被去除的原因。

4.3 煤耗

在机组改造前后,均通过热值平均为20935kJ/kg的原煤对发电的煤消耗量进行计算,改造前后的煤耗分别为553.6g(kW・h)-1和166.2 g(kW・h)-1,较大机组发电煤耗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4.4 经济效益

按照每年运行7000h,上网电价为0.5元(kW・h)-1、以及煤耗、发电效益进行比较,改造前后的经济效益分别约为240万元和1103万元,经济收益增多近870万元。

结语

进行背压式汽轮机的改造是特定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的一种折中之选,并不是节能的发展方向。不过在当前的实际条件下,改造后机组的经济、节能效益对于某些企业而言的确具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本次改造所获得的经验对于解一时之急仍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危房改造的方式范文第4篇

一、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

(一)目标任务。年,省下达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350户。根据上级要求,农村危房改造优先考虑生存条件恶劣、灾害频发、生态重点保护区域的贫困村。

(二)工作原则。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最贫困、最危险优先的原则;统筹规划、重点安排的原则;与“两区同建”相结合的原则;农户自愿自主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补助对象、资金来源和管理

(一)补助对象。居住在危房中或无房的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及其他贫困户。优先帮助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农户解决最基本的安全住房。

(二)资金来源。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各级政府补助为辅,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中央财政平均每户补助7500元。

(三)资金管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资金管理制度和规定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

三、实施要求

(一)改造方式。拟改造农村危房属整栋危房(D级)的应拆除重建,属局部危险(C级)的应修缮加固,原则上以农户自建、分散分户改造为主。农户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可结合“两区同建”,在社区集中建设安置房。

(二)改造标准。

1.建筑面积。在满足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建筑面积和总造价。纳入政府补助的危房改造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60平方米。

2.房屋结构。住房主体为砖混(木)结构,并设置构造柱、圈梁等抗震构造设施。

3.配套设施。水、电、路等生活设施基本齐全,能满足居住对象生活需要。

4.设置标识。纳入农村危房改造的住房,要在醒目位置设置全县统一的农村危房改造标识。

(三)技术服务。各乡镇(含街道办、红云高新区,下同)要组织人员深入农村了解情况,编制安全、经济、适用的农房设计图和施工方案,免费发放给农户参考。要组织技术力量,对危房改造施工现场开展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

(四)档案管理。各乡镇要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知》要求,完善农村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实行一户一档,批准一户,建档一户,规范信息管理。

四、实施程序

(一)个人申请。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农户,由户主自愿向所在村(村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身份证、户籍、五保、低保等证明材料。

(二)集体评议。村(村组)接到申请后,召开村民会议或经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初定危房改造对象,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对符合条件且公示无异议的,填写《省农村危房改造农户建(修)房申请表》,报乡镇审核。

(三)入户审核。各乡镇接到村(村组)的申报材料后,及时进行审核,必要时,可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住房和家庭经济情况等进行调查核实、拍照。符合条件的,报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审核结果在乡镇政务公开栏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

(四)县级审批。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接到各乡镇上报的材料后,进行实地复核,根据《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组织人员上门进行房屋鉴定核查。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根据住房危旧程度,核定资助方式及标准。审批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天。

(五)签定协议。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将确定的危房改造户反馈到各乡镇后,组织乡镇(甲方)、村(乙方)、农户(丙方)三方签定危房改造协议书(协议书一式四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报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一份),明确三方责任、改造后房屋结构面积、开工时间、竣工时间、补助资金、资金拨付方式等内容。

(六)组织实施。县政府根据省、市下达的年度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和补助资金,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七)竣工验收。改造住房竣工后,县住建局牵头,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参与,对改造后的住房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填写验收合格报告表,并向市住建局提交验收情况报告。改造住房经验收合格后,县住建部门与资助对象办理交接和入住手续,并在改造住房的显著位置设置“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标识。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各乡镇组建机构,确定补助对象,将任务落实到农户,建立工作台账和农户档案,落实补助资金,配合住建部门核定农户资金补助方式和补助金额。

第二阶段。各乡镇根据建设任务,组织拆旧建新和修缮加固等工作。

第三阶段。对各乡镇农村危房改造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总结经验。同时,做好迎接上级年度绩效考核等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住建、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统筹协调。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农村危房改造的审核、检查和竣工验收等工作。

危房改造的方式范文第5篇

一、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

(一)目标任务。年,市里下达给我县农村危房改造的任务是1330户,要确保在年底全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要优先考虑生存条件恶劣、灾害频发、生态重点保护区域的贫困村,优先保证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优先安排省、市“第一书记”帮扶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沿河沿线和矿山塌陷区旧村居。

(二)工作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原则。农村危房改造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确保改造的住房满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要求。已经纳入整村迁建计划的拟搬迁村庄,不再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

2、坚持最贫困、最危险原则。不搞普惠制,把经济最贫困、住房最危险作为危房改造对象确定的必要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经济上最困难(五保、低保等)和居住危房两个条件。

3、坚持就房、就地、就近原则。修缮加固的在原住房基础上实施,拆除重建的可根据情况就地、就近实施重建。

4、坚持统筹规划、重点安排的原则。在不违背国家和省、市危房改造政策的前提下,统筹规划,重点安排,贯彻原址、就地就近改造原则,避免财政资金浪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5、坚持突出地方特色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强调尊重传统习惯、使用传统工艺,突出地方特色。

6、坚持公开公平原则。规范操作程序,公开扶助政策、公开申请条件、公开审批程序和审批结果,阳光操作,接受社会监督。

二、补助对象与补助标准

(一)补助对象。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优先解决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农户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合理确定补助对象。

(二)补助标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中央每户平均补助7500元,省里实行资金配套。

三、资金管理

各乡镇(街道、开发区,下同)要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的实际出发,参考农村危房改造方式、成本需求和补助对象的困难程度,自筹资金能力,在确保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分类补助标准。要避免平均分配资金,对修缮加固的根据实际资金需要确定补助标准,对需拆除重建、自筹资金困难的,可视情况适当提高补助标准,要结合农村住房建设、小额贷款、农户自筹等方式,解决困难群众的改造资金筹集问题。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补助资金要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并按有关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使用,健全内控制度,执行规定标准,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财政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及时下达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要定期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要公开曝光,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各乡镇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安排,不得占用中央和省补助资金,具体包括培训、检查、鉴定、拍照、复查、新房标识牌、有关设备等费用。

四、基本要求

(一)改造方式。拟改造农村危房属整栋危房(D级)的应拆除重建,属局部危险(C级)的应修缮加固。坚持以分散分户改造为主,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危房集中村庄的危房改造,积极编制村庄规划,统筹协调道路、供水、沼气、环保等设施建设,整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农村危房改造应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1、原址重建。重建房屋原则上以农户原址自建为主要方式,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乡镇人民政府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建。

2、修缮加固。对房屋局部构件进行修缮或更换的方式进行改造。修缮加固由农户自行联系施工队伍,确有困难的农户,乡镇人民政府协调帮助联系施工队伍建设。

3、集中改造。对于生存条件恶劣、灾害频发、生态保护、水源地保护和压矿搬迁等重点区域的贫困村,可实行整村易地搬迁建设。整村改造村庄中,对改造前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且改造标准符合国家规定的,可按规定予以补助。

(二)改造要求。农村危房改造要充分考虑抗震等防灾设防要求,在满足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建筑面积和总造价。翻建新建或修缮加固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至60平方米以内。要组织技术力量编制可分步建设的农房设计方案,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引导农户先建40到60平方米的基本安全房,同时又便于农民富裕后扩建。地方政府要积极引导,严格控制标准,防止出现群众盲目攀比超标准建房的问题。

五、操作程序

(一)个人申请。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农户,由户主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身份证、户籍、五保低保等证明材料。

(二)集体评议。村委会接到申请后,召开村民会议或经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初定危房改造对象,并予以公示。对符合条件且公示无异议的,填写《省农村危房改造农户建(修)房申请表》(附件2),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对不符合救助条件或评议、公示有异议的,应及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三)入户审核。乡(镇)人民政府接到村委会的申报材料后,要及时进行审核,必要时,可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住房和家庭经济情况等进行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报县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不符合条件的,将材料退回所在的村委会,并说明原因。审核结果在乡(镇)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四)县级审批。县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材料后,进行实地复核。县危房改造督导组按照建设部《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的标准,到申请户实地进行房屋鉴定核查。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根据住房危旧程度,核定资助方式及标准。不符合条件的,将材料退回所在乡镇,并说明原因。审批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

(五)签订协议。县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将确定的危房改造户反馈到乡镇后,要组织好乡镇(甲)、村(乙)、户(丙)三方签订危房改造协议(协议书四份,三方各一份,报县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份),明确三方责任、改造后房屋结构面积、开工时间、竣工时间、补助资金、资金拨付方式等内容。

(六)组织实施。乡镇人民政府根据省、市、县下达的年度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和补助资金,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七)竣工验收。房屋竣工后,由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翻建新建、修缮加固住房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向县级相关部门提交验收报告。改造住房经验收合格后,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与资助对象办理交接和入住手续,并在改造住房的显著位置设置“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标识。县住建、发改、财政部门对县验收报告进行复查,并向上级相关部门提交验收报告。市住建委、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对改造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六、项目要求

(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各乡镇要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知》要求,建立完善危房改造农户纸质档案,要实行一户一档,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农户纸质档案内容应包括:档案表、家庭成员有关身份证件、五保(低保、残疾)等证明复印件,农户申请、危房鉴定、危房改造前中后的照片、公示、审核审批、竣工验收、协议等有关材料。其中档案表必须按照信息系统公布的最新样表制作。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户纸质档案表信息化录入制度,确保农户档案及时、全面、真实、完整、准确录入系统。危房改造农户档案录入情况及相关数据是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县农房办要加强对已录入农户档案信息的审核与抽验。改造后农户住房产权原则上归农户所有,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产权登记。完全由政府出资新建、免费提供给分散供养五保户居住的住房,其产权归村集体所有。

(二)强化质量安全管理。要严格执行《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积极探索抗震安全检查合格与补助资金拨付进度相挂钩的具体措施。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开展危房改造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加强乡镇建设管理员和农村建筑工匠培训与管理,提高其农房建设抗震设防技术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编印和发放农房抗震设防手册或挂图,向广大农民宣传和普及抗震设防常识。开设危房改造咨询窗口,面向农民提供危房改造技术服务和工程纠纷调解服务。各乡镇要健全和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机构,提高服务和管理农村危房改造的能力。农房设计要符合抗震要求,可以选用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推荐使用的通用图,也可使用有资格的个人或单位的设计方案,还可由承担任务的农村建筑工匠设计。农村危房改造必须由经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或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承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农村建筑工匠或单位要对质量安全负责,并按合同约定对所建房屋承担保修和返修责任。乡镇建设管理员要在农村危房改造的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等关键施工阶段,及时到现场逐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发现不符合抗震安全要求的当即告知建房户,并提出处理建议和做好现场记录。

(三)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县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镇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情况一旬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十一月下旬检查考核。各乡镇要严格执行工程进度旬报制度,于每月6日、16日、26日前将《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任务旬进度表》报县农房办。县发改、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汇总并上报有关农村危房改造计划落实、资金筹集、监督管理等情况。各乡镇要组织编印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信息,将建设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和工作建议等以简报、信息等形式,及时向县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

七、具体实施

各乡镇要认真编制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在综合考虑实际需求、管理能力、用工量、农户自筹资金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将改造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居),各乡镇于前将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任务分解情况,报县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八、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宣传发动阶段。主要任务是成立危房鉴定委员会、鉴定小组,进行调查摸底。研究政策,进行人员培训,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任务等。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各乡镇将任务落实到农户,组建机构,培训人员,落实补助资金,核定农户资金补助方式和补助数额,组织拆旧建新和修缮加固等工作。

第三阶段:检查考核阶段。主要任务是检查验收,总结经验,做好中央、省、市检查验收工作准备。

九、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和协调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县发展改革、财政、民政、房产、扶贫、残联、国土资源、教育体育、交通运输、农业、卫生、审计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共同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建设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抓好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技术指导、情况调度、建房数量认定等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安排年度投资计划,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市级投资补助;财政部门负责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补助,并做好专项资金的监管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做好农村低保户的认定工作;扶贫办负责做好贫困户的认定工作;残联负责做好贫困残疾人家庭的认定工作;房产部门负责会同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的确权发证工作;审计部门负责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和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查和监督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并明确村居责任,推动这项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