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集团企业;信息化;信息交流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5-0000-02

1 集团企业管理中的问题

1.1 集团总部的管控决策能力较弱

在现代,随着集团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型企业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发展成为跨越省际、国际的经营集团。这种情况下,集团企业的下属企业则有可能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由于下属企业在地域范围内较为分散,集团企业的决策也很难通过传统手段向各下属企业传播,进而造成了信息传播的滞缓,影响决策执行效率。即是说,企业集团化的发展使得企业机构分布日趋分散,从而影响了集团企业总部与下属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而影响集团总部的管控决策能力。

1.2 下属企业的差异性难以兼顾

企业集团化的发展也使得下属企业的差异性难以得以兼顾。具体而言,企业向集团化发展之后,其不仅表现为企业规模的扩大,还表现为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的经营范围、经营模式、员工构成和企业文化各不相同。而在传统的企业关系中,基于信息传播手段的制约,为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管理者往往强调下属企业的整齐划一,从而使得下属企业缺乏活力,进而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

1.3 集团企业难以发挥整体优势

随着企业集团化的发展,集团企业还存在着整体优势难以有效发挥的问题。集团企业整体优势之发挥正如质变的过程,而质变的发生不仅需要事物本身在量上的增加,即企业的集团化,还需要事物内部资源和内部结构实现优化配置。而信息交流的不通畅是影响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的制约因素,企业采用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的技术将造成集团内部信息交流的不充分,进而影响到集团企业之整体优势的发挥。

2 集团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管理之必要性

2.1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能力

集团企业推行信息化建设,将可以有效地实现集团总部与下属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而信息交流正是科学决策和快速执行的基础。具体而言,而信息化条件下,下属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经营状况、员工构成及其变动、员工绩效考核等资料都得以迅速为集团企业所掌握。充分详实的资料将为集团企业总部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集团企业总部做出决策之后,其决策也能够通过信息系统而快速向下属企业传达,从而提高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能力和下属企业的执行效率。

2.2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集团的整体效能

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有利于实现信息内的信息资源共享,进而提高集团整体效能。一方面,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充分实现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从而使得下属企业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好的做法或工作模式得以迅速为其他企业所知晓而在企业内部推广。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建设也能够在包容各下属企业之差异性的基础上协调各下属企业的行动,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集团目标的达成。

3 推进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之管理路径

3.1 制定信息化战略规划

集团企业制定信息化战略规划是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集团企业应当对本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本企业的战略体系、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经营方略等,分析这些内容与信息化战略之关联性,并形成本集团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战略。这个战略要涵盖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组织保障、基本做法等内容,使之成为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蓝图。

3.2 建立集团企业信息化架构

在制定信息化战略规划之后,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首要任务即是将该规划予以落实,建立起本企业的信息化架构。具体而言,集团企业的信息化架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信息体系、技术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应用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者应当将全部财务信息和业务数据予以集中管理,将之记录在集团总部的服务器上,由集团总部统一调配。技术体系则需要根据已制定的信息化战略规划,对本企业之网络环境、软件基础和硬件基础进而整合,使之形成运行畅通的技术系统。信息安全体系则是维护本企业之信息安全的系统。应用体系则建立在业务流程的基础这上,将信息系统与业务办理相结合,使业务办理情况能够即时记录到信息系统中。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管理体系建立之目的在于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有序运行。

4 推进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之技术路径

一般来说集团企业随着多年发展,已逐步建设了各类应用系统,但这些分散的业务系统形成了许多分散的业务信息数据,为企业统一管理和协调带来了困难。依据集团信息化战略,需针对集团企业进行总体信息化规划,梳理已建系统以及将在今后仍然需要建设的重要业务系统,形成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技术路径。而在这条技术路径中有以下几项关键工作必须引起重视。

4.1 统一的基础设施标准

进行几乎设施规划,统一基础设施标准,尽量共享IT基础设施,避免重复投资建设。合理和规划和安排各项信息化基础设施,使之形成良好的IT环境,让各种业务解决方案、应用系统和数据能不受约束地在其上实现有效的配合。基础设施标准规划一般包括网络规划、硬件设备规划、基础软件规划。在当前随着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已经成为当前最流行的IT概念之一,越来越多的集团企业开始考虑如何运用云计算平台来构建自己的信息系统。云计算平台具有高可扩展性、超大规模、高可用性、成本低廉等特点。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以及针对未来发展的需要,以虚拟化为基础,构建企业自身的私有云可作为统一基础设施规划中重点考虑的方向,而且构建企业私有云已经有较多的成熟方案,这里不再赘述。

4.2 统一的主数据标准

主数据是指企业内能够跨业务重复使用并且需要共享的高价值数据,通过建立统一包括财务、人力、生产、销售、项目、资源、合作伙伴等领域的数据标准,是集团企业充分利用、挖掘集团信息化的业务价值,提升集团企业业务协同和战略分析能力,指导后续信息系统建设,提升集团企业信息化项目投资回报的重要工作。统一企业主数据标准并不容易,其难点体现在定义、流程、质量、共享等几个方面。要做好这项工作,除必须引起重视之外,必须启动企业主数据规划等相应工作,完成主数据模型确认、主数据整合手段确认、主数据管理模式和服务确认。并伴随整个集团企业信息化得全过程,不间断的进行主数据的演进和管理等相应工作。

4.3 管理和服务应用系统集中

对于集团企业来说,如何整合分散的系统和信息资源、打破系统隔离和信息孤岛将是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其中重要方法就是建设统一的员工协作平台(内部信息门户)。员工协作平台使用门户技术提供统一集中的访问入口,集中展示和快速检索集团内各种信息和资源,实现集团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协同工作、集团企业核心知识共享并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展现;同时,在信息繁杂以及工作节奏不断加强的现实下,员工协作平台整合各类沟通工具、统一流程处理形成真正的企业协同工作环境,以提高员工之间协同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再次,各应用系统的建设需要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以统一界面和操作方式并利于将来系统的顺利集成,员工协作平台不仅仅是业务工作平台,更是应用系统的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和整合平台,平台制定的各类技术标准规范是应用系统对接和集成的重要保障。

4.4 扩展和延伸

在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指导下,在统一基础设施、统一主数据标准、统一员工协作平台的基础上,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为设计理念,建设标准的统一用户管理、统一工作流、统一沟通、统一搜索、统一系统开发框架、统一移动应用开发框架、统一企业服务总线为设计目标,同时制定统一的软件开发接口标准、软件开发UI标准等为辅助,逐步建设企业统一的PAAS平台,为日后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组件和标准的支持,实现整个集团信息化业务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化;电子商务

一、背景

企业信息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经济建设的重点,且发展日益迅速。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化作为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复利器,其意义已愈加显现出来,推动着中小企业的创新转型。企业自身业务的多样化,以及同其他企业相互间经济合作的频次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长足发展的重要性。截至2009年中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家,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IT投资成长速度达到15%,2008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规模超过两千亿元,预计2009~2011年三年期间,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整体规模将接近五千亿元。随着企业的升级转型,企业的信息化也进入到了转型升级阶段。企业主要围绕人、财、物核心三要素来进行信息化建设,开发使用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资金财务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二、企业信息化过程

(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划分

1.初级信息化。企业在基础业务如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中实现IT初级应用:CAD/CAM、PLC、DCS普及率、覆盖率达30~40%,实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能对企业人、财、物、产、供、销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OA/MIS、MRPII与ERP普及率、覆盖率达30~40%。网络营销普及率、覆盖率达30~40%,实现非支付型电子商务。

2.中级信息化。企业在基础业务如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中实现IT中级应用:CAD、DC8、FCS等信息技术普及率、覆盖率达60~80%,基本实现MRP/II,ERP主要功能,初步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及客户关系管理(CRM);OA/MIS、ERP的普及率、覆盖率达60~80%。网络营销普及率,覆盖率达60~80%,实现支付型电子商务。

3.高级信息化。企业在基础业务如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中实现IT高级应用:高度生产信息化,实现协同设计协同制造、最优智能控制,CAD/CAM、DCS/FCS普及率达80~90%以上,高度管理信息化,在实现ERP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管理,ERP、8CM、CRM的普及率、覆盖率80~90%以上。高级经营服务信息化,电子商务覆盖率达80~90%,全面实现协同电子商务,网上订货与企业内部ERP结合,及时精良生产,实现零库存。

(二)企业信息化阶段的划分

1.起步入门阶段。主要是企业上网,建电子邮箱,网上商品信息:财务,人事管理,办公应用,计算机辅设计,生产控制等单项应用。

2.初级信息化阶段。主要业务局部监控,人财物管理及网络营销,初步集成应用。主要是对企业的核心应用逐步监控,人、财、产、供、销有一个初步的集成应用。

3.中级信息化阶段。主要业务综合监控,企业资源管理及网络支付,综合集成应用。主要是用信息化的手段管理、控制企业内外部集成的系统应用。

4.高级信息化阶段。主要业务智能控制,供应链管理及协同商务,协同、智能应用。

(三)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基本情况

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小企业法人单位营业状况总体良好。全国中小企业法人单位中,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为205.68万户,占企业法人的88.6%。非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占11.4%。整体而言,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情况持续好转,对信息化的投资能力不断增强。在2010年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中,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在全国层面上选定了26022家中小企业作为“样本企业”,其中既包括已经开展信息化的企业,也包括还没有开展信息化的企业。调查报告显示: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80.4%的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其中,44.2%的企业接入互联网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有16.7%的企业有自己的网站,14.0%的企业有建立企业门户网站应用。

电子邮件系统是中小企业的主要应用。32.8%的企业具有电子邮件系统应用,超过半数的企业已经开展信息化应用,52.3%的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但是核心业务应用普及率普遍低于10%。已经应用ERP的中小企业仅为4.8%,86.2%的企业没有应用ERP,另有9%的企业没有明确回答,9%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展电子商务。调查显示,20.1%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效果不明显,19.3%的企业反映是资金不足。此外,还有缺乏信息化规划、业务与信息技术结合不紧密等,反映出服务平台建设引导滞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在服务体系建设中加以解决。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在企业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技术日趋成熟的背景之下,中小企业虽然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但受制于传统信息化方式的过程繁杂与系统闭塞和电子商务功能的局限性,使得中小企业信息化效果普遍不明显,主要的集中在电子商务的开展上。企业信息化理论的发展和中小企业的切实需求,亟需一种新的实践模型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三、全程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全程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面向全球化供应链网络,将电子商务、企业管理、供应链协同融合为一体,实现企业贸易活动、内部运营管理及供应链上下游商务伙伴间协同等所有业务过程的数字化、电子化的一种全新的商务活动模式。以SAAS模式运行的全程电子商务能针对性的解决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加快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

(一)全程电子商务打通了企业外部贸易与内部管理之间的通道

当前许多中小企业同时在进行着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传统的企业信息化模式和电子商务都存在着一些弊端。传统的企业信息化模式注重于从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作业控制、生产计划、采购管:哩、人事管理、库存财务和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来精细控制企业运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优化管理。此模式下企业的计划与生产部门不能及时的接收到销售部门的订单数据,从而对该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分析市场前景,导致企业失去市场的主动权,封闭的系统也不能灵活的处理与众多供应商的联系,以节约采购成本。总之,传统的信息化模式不利于企业充分使用企业外部资源。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的运用只是停留在信息流层面,没有与企业后台资源之间实现数据流通,导致电子商务不能参与管理企业的内部核心业务。正因为关联业务无法打通,它所能起到的作用仅仅是简单的信息、网上洽谈,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业务发展和信息化需求。

由此可见,长久以来,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是分开来进行的,两个系统下的财务数据、采购数据和销售数据没有进行合并而造成部门间重复着冗余的工作,不能迅速及时有效的响

应客户需求,使企业工作效率下降以及运营成本上升,损害了企业的根本利益。全程电子商务以供应链为核心,为中小企业构建一条由内部业务、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客户链接而成的完整供应链条。将企业管理的内涵进一步延伸,从传统的财务、库存、采购、生产、销售等面向企业内部的管理扩展到企业向前向后包括供应商和分销商/客户在内的整个供应链与价值链,打通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统筹分配供应链各级资源,进行业务协同优化产业价值组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二)全程电子商务降低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难度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前三个阶段中,系统实施成本、开发周期、专业人才是阻碍企业信息化的“三座大山”。中小企业不像大型企业,有巨额的资金投入、专门的部门对系统进行调研、开发及维护以保障企业信息化的进程。采用以SAAS为应用模式的全程电子商务系统,能完善的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所面对的困境。

1.采用租赁模式,按时按需付款。市场上各个管理软件厂商的产品价格都十分昂贵,例如金蝶KIS全功能包最低版本售价超过两万,再加上周边硬件基础设施投入,使得企业信息化的投资回报率不足以作为企业决策者推动信息化的理由。SAAS模式的全程电子商务应用按需定制每年只需几百元资金投入,且不需要增加任何其他的硬件设备,从源头上降低信息化成本。

2.即买即用,快速启动业务。由于中小企业的特殊性,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的生存,就必然要求信息化的实施过程要短,很难按照信息化标准要求流程经过调研、需求分析、编码、测试等阶段,而且中小企业的决策者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在良莠不齐的管理软件市场来挑选合适的产品。SAAS模式的全程电子商务应用只需在服务网站注册即可先试用,如果满意则可缴赞成为正式用户,快速切入企业工作流程。

3.专业数据管理,安全高效。按照企业信息化的传统思路,需要先后购买服务器、安装软件、托管服务器,每一环节都需要有企业专业的人员参与。特别是在企业信息化完成后涉及到的数据安全问题,更是需要企业组织专业的IT团队对信息化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SAAS模式的全程电子商务应用只需工作人员在一台普通电脑上打开浏览器录入公司运营数据即可,数据由服务商数据中心的专业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降低中小企业在IT专业人才方面的成本。

四、展望与前景

目前计算机已经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各种计算机管理系统不断涌现,如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资金财务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不难看到,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与核心业务关联度的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复杂性也在增加。中小企业的市场大,需求也难以规范,由于设备和人员的限制,简单、便宜、实用的方案是大家一直追求的目标,仅仅有高级的技术并不一定能满足国内中小型企业,必须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才能适应这些群体。全程电子商务模式打破了当前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中的诸多局限,利用在线或无线网络提供“全程化”信息服务,打通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低成本化的中小企业信息模式必将在实践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毛华扬.全程电子商务发展及构架模型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9):95~97

[2]范德明.制造企业B2B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应用研究与实现,电子商务,2007(4):93~94

[3]张伯涛.论ERP与电子商务整合的必要性电子商务,2009(9):19~20

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会计 信息化对策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进入信息化的基础,是今后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总的情况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会计信息化的形势和基础比较好,基本完成手工会计记账向电脑会计记账的转变。随着新的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应用,会计信息化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管理、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

一、新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概况

1.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会计信息化源于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会计电算化”一词是1981年8月,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提出来的,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

2.新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目前,一大批企业告别了手工账,基本实现了会计业务核算和管理的计算机化处理,并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然而,我们也看到,目前我区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还只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未能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即整个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不能与企业外部的其他系统充分共享和交换信息,不适应信息化的发展。

二、新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调查的结果分析

本文调查问卷主要针对新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和相关实施环境,以及政府之间的情况。问卷共分三个部分:企业基本情况、会计信息化实施相关人员情况、会计信息化实施环境,共设有41个问题。调查问卷采用纸质形式,共发出60份,收回50份有效问卷。以下是针对此次问卷做出地分析。

1.新疆中小企业基本情况,见表1、表2、表3。

通过表1分析出:目前新疆的会计电算化已经基本上得到普及,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手工记账的方式。

从表2分析得出:多数企业没有形成针对会计电算化的专门预算,如此看来没有专门的经费,一方面可能由于中小企业经费不足。而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不够重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也就是说企业还不了解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而这种认识度应主要由公司管理者带动,管理层对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了它的实施,见表3。

通过对表3的分析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化孤岛的问题,仅有60%以上财务部门内部实行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应该结合目前信息化的发展,将各部门有机的联系起来,更好地提高效率,提供及时的信息。

2.会计信息化实施相关人员情况。本问卷分析会计信息化人员情况主要从会计人员的学历,专业技术资格,电算化岗位设置情况及会计人员对网络熟悉程度情况进行调查。见表4、表5、表6、表7。

基于对表4、表5的分析得出:目前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最高学历中,本科占60%,说明企业财务人员文化层次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而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中,初级占56%,说明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大部分还在初级水平,需加大学习力度,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通过表6分析得出:大多数企业只对财务人员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只有少数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并取得了相应的资格证书。说明企业并不是十分重视电算化的培养。电算化人员对计算机水平及网络技术的了解也只是处于一般水平。

通过表7看出:中小企业对于会计信息化人才有鼓励政策的仅有30%,说明公司管理层不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度不够。

3.会计信息化实施环境情况。本问卷分析会计信息化硬件情况主要从人均计算机是否满足财务需求情况、处理的工作、财务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措施等方面来研究。以下是基于调查问卷对会计信息化实施环境情况的分析:

(1)硬件情况,见表8、表9。

由表8分析得出:目前多数中小企业计算机平均1人1台,还有少数企业2人及以上1台,基本能满足企业处理财务需求。多数企业使用局域网络,少数使用互联网,极少数使用单机计算机。调查结果说明,企业信息化不深入,没有形成网络资源共享。

由表9分析出:有72%未建立管理硬件的机房制度,64%未设立专门的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并做好操作的日志记载。说明企业硬件管理制度并不完善。

(2)软件情况,见表10、表11。

由表10分析得出:大多数中小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为网络版商品化软件,很少有进行二次开发或自行开发,一方面说明企业缺乏开发软件型人才;一方面说明,软件对本企业没有针对性,因此会出现财务软件有些功能用不上,或不符合单位财务状况的情况发生。

三、新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新疆一大批企业告别了手工账,基本实现了会计业务核算和管理的计算机化处理,并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下将阐述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所发现的在新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足。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层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只是简单地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只是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的简单处理,只是使会计人员减轻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工具。

2.企业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在会计领域,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会计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实施环境存在的问题

1.会计软件开发针对性差。计算机水平目前在新疆正处于稳步发展之中。所以,软件开发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其他城市相比会略显落后。并且开发会计信息化软件的计算机人员大多不懂会计业务,他们开发软件多数是在大型企业会计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的,其开发的软件通用性强。而针对特定部门,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发的特定软件较少,不少财务软件厂商,基本是一套软件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对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导致不少实行会计信息化的中小企业仍要会计人员做大部分的辅助工作。

2.保障信息安全性力度不足。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实行会计信息化时间较短,缺乏对会计信息化档案的管理经验,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或者归档内容不完整,没有会计信息化档案保管人员,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损坏和泄密。会计数据盘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这些都为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性埋下了隐患。此外,病毒的入侵也可能会造成计算机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谢学情.会计信息化: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0,(7)

[2]李朝.我国会计信息化现存不足的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0,(16).

[3]吴黎明.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及其存在问题探讨[J].中国对外贸易,2011,(20)

[4]罗丽红.浅论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3)

[5]肖宇.如何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J].商场现代化,2011,(17).

[6]王春华.略论信息化会计的发展趋势[J].现代会计,2010,(2).

[7]张开元.浅谈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9).

[8]徐晓鹏.新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问题及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11,(2).

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矿;自动化;管控平台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174-03

1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核桃峪煤矿基本情况

核桃峪井田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西南部,行政区划属正宁县宫河、周家乡和宁县中村乡管辖。根据宁正矿区总体规划,井田范围由20个拐点坐标圈定,东西长约15 km,南北宽约12 km,面积183.19 km2。

井田东部为无煤带边界;南部为陕、甘省界;西部与本矿区新庄井田相邻,其中西南部为宁县、正宁县的县界(无日天沟沟口位置);北部以探矿权边界为基础取直后与宁中勘查区相邻。本矿设计可采储量1 229.53 Mt,设计生产能力8.0 Mt/a,储量备用系数按1.4考虑,则矿井的服务年限为109.8 a。

2 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的日益重视,“数字矿山、智能矿山”的概念越来越普及,其意义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集成化基础上的,由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管控一体化系统,它综合考虑生产、经营、管理、环境、资源、安全和效益等各种因素,以如何提升生产要素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先进的检维修策略为载体,全员的行为全规范化为过程,以企业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在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集成化基础上的,综合考虑了生产、设备、安全、管理、环境、资源和效益等各种因素,使信息化逐步由辅助生产经营管理,转变为推动和引领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经营决策水平,保障安全、清洁、高效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平台建设的核心思路就是“管理模式的转变、检维修模式的提升”。

2.2 项目必要性

2.2.1 国内技术发展现状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资源总量为5.5万亿t,其中已查明的资源储量1万亿吨,排在俄罗斯(2.5万亿t)和美国(1.5万亿t)之后,居世界第三位。

而中国的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煤矿数量多,超过世界上其他主要采煤国家的煤矿总数。

全国煤炭产量25亿t/a,其中大型煤矿的产量13.5亿t,比重54%,大型煤矿企业近600家;中型煤矿的产量4.5亿吨,比重18%,中型煤矿企业近900家;小型煤矿产量控制在7亿吨以内,比重占28%,数量控制在1万家。

2.2.2 国外技术发展现状

作为世界主要产煤大国之一,美国也曾经历过安全状况恶化、伤亡事故严重的年代。

煤矿安全专家估计,自从有煤矿以来,美国大约20万矿工被事故吞噬了生命。20世纪前30年,美国煤矿每年平均事故死亡2 000多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伤亡人数才迅速减少, 2 000年死亡40人。

从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生产指标百万吨死亡率来看,美国的这一指标已下降到0.035左右。从总的历史趋势看,美国的煤矿安全状况在100多年中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死亡率甚至比渔业、农业、建筑业和零售业还要低。

3 项目实施方案

核桃峪煤矿综合自动化管控平台是一个集现代管理理念、现代化技术、资源和管理手段融合为一体,能够支撑核桃峪煤矿实现经营和管理战略发展目标,满足全矿范围内各个业务对口部门的多媒体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和加工处理需要的企业综合数字化信息系统,使其网络、软件、数据、应用均能符合企业级标准与规范,体系结构符合国际标准或国家工业标准。

4 项目目标及执行计划

采用高可靠性、机电一体化采掘设备,并建立管理与控制一体化综合自动化系统,将矿井建成一个自动化、信息化、安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管控一体化”矿井,是矿井建设的总体目标。依据这一总体目标,矿井综合自动化建设内容包括: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自动化控制,矿井安全生产环境、人员分布、视频信息监测监控,调度通讯。

矿井自动化控制与信息通讯集成网络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矿井综合管理业务系统和决策信息分析系统三个层次内容。

实现矿井安全生产远程集中监测监控、统一调度管理和高效、现代化的经营决策管理。

为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的生产,建设完善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实现全矿井的规范化、科学化的调度、指挥、管理。

5 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5.1 经济效益分析

①此系统投入运行后,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全要素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环节的数据共享分析,减少安全生产的中间环节,降低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提高了矿井生产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有效的对系统设备的监测监控,能准确的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并通过人员作业行为,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有利于设备的维护,减少设备的资金投入。

②设备购置费用低:平台设备购置费用(含软件平台)为350万元,同类型的管理信息化平台购置费用在大概在800万元以上,本系统的购置费用为同类型产品的45%,可节约最少55%的投资。

③系统运行费用低:在建庄煤矿采用了综合自动化管控平台后,减少了各区队各类信息的统计人员1人,减少生产过程岗位工1人,人力资源的各类数据统计1人,全矿节省岗位工最少15人,按公司年均工资8.9万计算,每年可节约开支133万元,同时设备的不必要的损耗,减少设备运行故障的发生,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事每年可节约设备运维费及备件费58万元;

使用人员作业行为系统之后,大大提高了区队对现场人员作业过程的管控,减少班中串岗、离岗等现象的发生,提高区队工作效率,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④监控跟踪设备的开停情况以及设备运行情况、降低设备运行能耗、从而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有效使用现有生产资源。

⑤提高生产安全性。通过大量使用工业控制设备与系统,可以减少人工差错与干预,依靠技术手段提高安全性。

⑥精细化管理,降低企业生产过程成本。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减少人工需求,降低人员成本。另外,应用系统为管理者提供良好的工具,来改进和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消耗。

5.2 社会效益分析

①本项目投资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特点,有利于促进结构升级并形成新的优势。

②本项目产品使用先进的图形技术、数据采集技术、视频技术、完善的班组建设规范以及各种标准规范,有利于该技术在煤矿行业的发展。

③使用系统之后,从整体上提高了煤矿整体信息化水平,并为煤矿培养了一大批信息化专业人才,从事系统的运维工作,同比外包系统售后服务费近百万元。

④本项目使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全面地设备故障分析方法,全新的设计思路来完成系统,完成后可以在行业内推广,推动我国煤矿信息化、数字化系统的发展。

⑤该项目完成后可以作为“智慧矿山”和“数字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6 项目预期成果

此系统投入运行后,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全要素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环节的数据共享分析,减少安全生产的中间环节,降低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提高了矿井生产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有效的对系统设备的监测监控,能准确的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并通过人员作业行为,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有利于设备的维护,减少设备的资金投入。

7 结 语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数字化、自动化技术,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的,并且可以长时间领先的综合智能化、数字化应用管理平台,以煤炭企业的“人、机、物、环”为基础,PDCA模式为驱动,打破信息孤单,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并依据企业管理理念,持续对系统进行改进,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控效率,进而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7.1 实现矿井管理的职能化,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提 供信息保障

建立包括完整的地质信息、危险源信息和生产信息的矿山模型,以人员作业管理为基础,实现包括安全隐患的预先显现,根据各种监测监控系统和检查检测系统返回的动态数据,利用“煤矿综合自动化管控平台”系统提供模型库、方法库对生产过程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实时分析,对各种安全隐患进行超前预测预报,对不安全因素提前进行整改,同时对有危险性较大的区域进行重点监控,对无法避免的灾变可以快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救援,依据井下人员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灰色理论和故障树模型等多种分析法,结合危险源(已知危险源和决策支持系统实时分析出的危险源)实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预警,减少物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作业人员伤亡。

7.2 实现生产过程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为打造高产高 效矿井提供决策手段

在各个业务专业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据仓库提供的完整信息和智能化分析工具,将现场的环境监测数据、设备动态监测数据、人员定位数据、视频监测数据等,通过工业以太网及无线通讯网进行全方位集成分析,实现数字化矿山的深层次管理。

7.3 高产高效、减员增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综合自动化管控平台的建设将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高产高效,配置了自动化技术水平较高的全矿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立现代化的、覆盖矿井各生产系统的实时调度监控网络,实现煤炭生产、采、掘、运的综合调度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切实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换算成经济效益约合1000万/年。

参考文献:

[1] 彭常青.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2] 熊晓元.企业信息化投资策略与评价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2002.

[3] 陶溪.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 学,2006.

[4] 袁清文.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模式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

2004.

[5] 谢新洲.论我国企业信息化与信息环境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0,(05).

[6] 马国芬.企业产业信息化及定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1,(10).

[7] 刘红雨.试论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现代 情报,2000,(01).

[8] 章吉林.有色金属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4.

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范文第5篇

xxxx专业生产铸件已有20年历史,主要以生产低合金钢和高锰钢材质铸件为主。xx公司主要面向矿山、钢厂、废旧金属回收等行业生产制造各种耐热耐磨铸件。关于矿山领域,我们从露天采矿到井下施工,从矿石粉碎到选矿等工序都可以看到我们白云的产品。钢厂高炉、烧结、连铸、轧机等工序主要设备备件是xx公司发家创业所擅长的领域。PSX废钢破碎生产线等废旧再生资源领域,从20xx年xx公司开始接触这个行业并出口开始,我们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终与全球几大巨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终在全球废旧金属再生回收领域站得一席之地。随着国内外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xx公司随即于20xx年6月新建成年产5万吨出口铸件生产基地。

近几年,通过与国内知名科研机构、享誉全球的耐磨铸造厂的合作,xx公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更新升级。我们在让客户收货降低成本的喜悦同时,xx公司也取得了PSX系列废钢破碎生产线的世界上新一代合金耐磨锤头的发明专利。范文写作截止到目前为止,白云拥有各项专利仅11项,申请中2项。xx公司不仅生产机器配件,在重大设备国产化领域,我司成功为攀钢集团钒制品公司成功国产化价值上千万的引进德国的钒制品成套生产线多镗炉等主要生产设备。

xx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攀枝花民营企业50强、攀枝花市合金技术及装备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是宝钢、武钢、重钢、攀钢、昆钢、柳工等国内知名企业合格供方。

主要装备:碱酚醛树脂砂生产线一条;消失模生产线一条,5吨中频炉、2吨中频炉、1吨中频炉、5吨电弧炉、炉外精炼装置、直径5m的大型抛丸机、热处理电阻炉10台、德国斯派克直读光谱仪、荧光磁粉探伤仪、布氏/里氏/洛氏硬度计、超声波探伤仪、金相显微镜等检测设备。

产品领域:PSX废旧金属(汽车)破碎生产线领域,PSX-6080,PSX750等型号废钢破碎生产线备件;矿用工程机械领域;钢铁冶金领域。主要出口市场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1.思想汇报专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xx公司正处于大发展时期,有着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公司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效益驱动”的原则,逐步推进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和应用。

随着公司不断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过去单靠人工的管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仓库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等等信息孤岛,已经严重的阻碍了公司的发展,为此公司决定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公司快速发展。

市场要求企业在第一时间内,将产品投入到准确的市场,并通过(高效)的信息反馈,进行新一轮的设计投入——即实现以“产品为中心”的过程逐步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而这些方面的实现就需要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突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被推向运用的前沿。

在国际化的竞争面前“贸易壁垒”逐渐被“技术壁垒”所替代,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知识密集型企业的面前显得更加的乏力,了解用户的需求、把握市场的技术前沿、不断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已成为企业生存、壮大的命脉。

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以及投资、贸易自由化,给企业扩大了资源配置空间,盘活和共享社会资源成为企业信息化的迫切需要,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我公司与xx国际通团队一起携手打造国际化的信息及品牌推广平台,力求进一步突破,在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进一步发展。

2.信息化具体实施方案及投入

为推进我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公司预计将总投入约228万元,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施两化融合项目。

目前已建设应用管理系统四套,主要包括:①行政管理及自动化办公OA系统“蓝天白云专业内网”;②万维网xx国际通xx公司独立服务器;③xx公司车间生产线电子监控系统④“蓝天白云”财务储存物资管理软件系统。

现公司在南山工业园区的总部正在筹建自有标准化机房、数据处理中心。现有的信息协同管理平台包括采购、加工制造、仓储管理、物流配送、分销、公司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及车间生产线高清监控摄像头线路等,建成后系统将涵盖供应链上、中、下游和决策管理的全过程,实现流程顺畅,数据精准和“三流”同步的目标。公司已建立信息化建设和两化融合的制度和流程,范文TOP100为两化融合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两化融在20xx年底将成为公司科学决策和高效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信息化建设具体方案及措施

(一)、信息化应用系统模块及技术方案

1、OA系统功能模块

2、财务管理软件功能

(二)系统硬件配置

1、独立兼容xx国际通OA服务器一台,客户端180个。

xxxx有限责任公司两化融合示范企业“xxxx国际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检测控制服务器一台。

3、光纤接入转换器40个。

4、xx国际通独立服务器矩阵柜一套。

5、车间高清模块化监控接入设备。

(三)、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应用状况

1、信息化建设在办公上的应用

目前公司配备电脑89台,涵盖公司各个部门、车间,公司办公基本实现电算化。组建了内部局域网,实现了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共享,同时实现了公司文件、通知通过网络上传下达。公司的生产调度会议采用电子版报告方式,方便、直观的反映公司的生产情况,格式简单,内容明了,用数据说话,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信息化建设在网络上的应用

公司网站通过改版,逐步向国际化靠拢;已委托全国最大的商务网站“阿里巴巴”推行网络推广共同搭建国际通平台,有效地拓宽了国际市场,国外客户纷纷来电、来函联系洽谈业务。为企业打开国际化市场提供了便捷的信息通道。

3、企业ERP物流平台建设

(1) ERP在物资管理方面的应用;通八达我公司引进ERP进销存模块,有效地管理库存的物资,实现了在各个客户端都可以查询公司的物资库存、在制品存量、安全库存、成品存货情况。达到了数据唯一、实施共享、多路径查询功能。为公司的生产计划、销售决策、财务核算等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2)ERP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ERP财务模块,真正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实行电脑记账、打印凭证、电脑管理固定资产;月底、年底自动结转,自动生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大大简化了财务的结算工作,提高了效率;(3)ERP在生产管控方面的应用ERP生产模块,进一步管控生产,标准化公司产品编号、名称;真正意义上实现按销售订单生产,按订单安排生产计划;简化了公司计划管理的工作,大大增强了企业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四、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1.已建成投入试运行成项目:

目前行政管理及自动化办公OA系统“蓝天白云专业内网”已建成投入8万;xx公司车间生产线电子监控系统既车间高清模块化监控接入设备、“蓝天白云”财务储存物资管理软件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总计投入约48万。

2.16年在建项目:

xx国际通xx公司独立服务器矩阵柜及标准化接入机房正在搭建中预计将投入172万左右,预计20xx年底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国际用户的访问速度,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及销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