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第1篇

广西壮族民歌的特点及其传统传承的方式

1.广西壮族民歌的特点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除了娱乐作用,在社会生活中还具有教育与传承、人生礼仪、祭祀与驱邪、交际等功用。③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及其周边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勤劳勇敢的壮族人民创造和积淀了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其中以民间歌曲尤丰。壮族民歌以男女对唱为主,亦有独唱、合唱、同声二重唱等演唱形式。所唱内容,情爱方面占绝大部分,包括生产劳动、道德礼俗、历史传说、社会生活、、时事政策诸多方面的内容题材。演唱场合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筵席、劳作之余、赶路当时、醮会祭典、民歌比赛等,各演唱场合功用大同小异,以娱乐、交际为主,兼有传播知识、教化民众、消除疲劳等作用。

2.广西壮族民歌的传统传承方式壮族民歌渊源流长,内容丰富,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主要是通过本族人代代口耳相传,即口碑传承;其次依靠民间手抄歌本记载。现今,学校音乐教育也被纳入其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1)口碑相承。大致通过家族传承、社会传承和师徒传承三大途径来实现。①家族传承,传者为祖、父辈,承者为子孙。从子孙牙牙学语伊始,祖父辈便有意无意地教他们习唱本地民歌;此外,又利用嬉戏、歌圩等各种机会刻意给予点拨,尽可能将编唱技巧及各类题材内容传授给子孙。②社会传承,其传承主体和客体均为同一群体。在各类喜庆宴请、劳动歇息间隙、各级民歌比赛以及许多传统节日(诸如歌圩、庙会)等对歌场合,歌手们常竞相盘歌酬唱,尽情展示自身歌才。无形中每个歌手都身兼二角——既是民歌的传播者,又是民歌的传承者。③师徒传承。为进一步提高歌艺,部分求知欲强的年轻歌手主动投师技艺高超的歌师门下学艺;出师的徒弟不久成了师傅,又将自己的歌艺传给下一代徒弟。如此代代相袭,构成了特有的师徒传承系统。(2)歌本记载。属于辅传承方式。壮族没有文字,歌本记载采用他族文字,只能小部分歌师(歌手)使用。⑤(3)学校音乐教育传承。主要指普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本文主要探讨后两者,即纳入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民歌传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壮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其民歌却一步步走向衰退。原有的歌师(歌手)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而年轻人已不再愿意习唱民歌。为了让壮族民歌继续传承下去,将其纳入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并进行学科建设,已呈现出不可逆转的态势。此种传承方式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对壮族民歌的传承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壮族民歌所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传统意义上的壮族民歌正逐步走向衰亡。壮族民歌只有通过学校音乐教育或民间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才能获得新生。由此可见,学校音乐教育将逐步成为壮族民歌传承的主要途径。

运用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壮族民歌传承的探索

1.运用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壮族民歌传承的可行性如前所述,工作坊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性、参与性、互动性及形式灵活等特点。壮族民歌多在传统节日、喜庆筵席、劳作之余、赶路当时、醮会祭典、民歌比赛等场景中,以男女对唱(主要形式)、独唱、合唱、同声二重唱等演唱形式出现。也就是说,壮族民歌亦强调参与性、互动性,且形式灵活。“‘音乐’是存在于许多不同音乐实践或音乐中的一个多样化的人类实践。”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埃里奥特如是说。⑥相同的特质,使运用工作坊模式在高等音乐艺术院校进行壮族民歌传承成为可能。壮族有1500多万人,广西占了95%。特有的民族环境,培养了一批活跃于高校的壮族民歌研究、演唱与教学的专家学者,人数虽然不多,却已为壮族民歌在高校传承奠定了基础。特有的民族环境,也必将使广西高等艺术院校招收的壮族生源占有一定比例。师资与生源条件的满足,使运用工作坊模式在高等音乐艺术院校进行壮族民歌传承具有了可行性。

2.运用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壮族民歌传承的优势壮族民歌通过学校音乐教育或民间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进行传承,不是新事物。无论是中央抑或地方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近30年来甚至更早一直在研究、探索,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内蒙古、新疆、云南的高等艺术学院已经找到一条适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传承方式。壮族民歌在政府的干预下,通过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南宁国际民歌节、地方民歌品牌的打造等方式也有较大发展。但是,在高校的传承方面却见效甚微。因此,在艺术高校选择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壮族民歌传承,成为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经过理论研究与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实践,笔者认为,与目前民歌教学相比,运用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壮族民歌传承具有其独特的优势。(1)从特质来看——强强联手。工作坊的参与性、互动性满足了壮族民歌表演与传承方式的需要。(2)从对话模式来看——单一转向多元。从单一的师生对话模式转为师生、生生围绕实践的多元模式。(3)从教学成效来看——知识结构更合理。不仅获得演唱的技能技巧,了解并参与更多的演唱形式,更获得相关的风俗民情知识,全方位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4)从知识获取渠道来看——跳出书本与教师传授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参与者们的积极互动,书本知识、教师知识与经验、参与者们的知识与经验、现代辅助教学设备,通过具体的实践,衍生出多元化的知识获取渠道,教师、学生各取所需。(5)从能力获取来看——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而非单一的演唱人才。通过多样化的教与学的形式,学生的表演能力、组织能力、演讲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协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得到了全面提升。

3.运用工作坊进行壮族民歌传承的操作方式工作坊教学模式如何操作呢?笔者认为可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1)个别课与声乐个别课相同,即教师与学生一对一进行教学,学生获取专业技能知识(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2)小组课理论教学模式:同一地区的壮族学生编为一个组,由一人或多人从多方面围绕同一主题,使用课件进行演讲,其他学生即兴参与,并展开讨论。可在个别课之前开展,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该地区的相关音乐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促进学生较好地把握民歌的演唱风格、形式并较深入地领会民歌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在此模式中还可锻炼学生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能力(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实践教学模式:同一地区的壮族学生编为一个组,围绕同一题材,运用多种演唱形式进行展示。可在个别课之后开展,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民歌的演唱风格和形式(教学模式如图4所示)。(3)集体课专题教学模式:若干个小组同时参与,每个小组综合展示小组课的学习成果,含当地相关音乐文化及各种表演形式。某一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参与学习、讨论。目的有二,其一再次巩固所学知识;其二吸收其他小组的知识经验(教学模式如图5所示)。赛歌教学模式:若干个小组同时参与,进行对歌、赛歌,目的在于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教学模式如图6所示)。专家教学模式:聘请国内外专家及各地壮族民歌歌师走进课堂,所有小组成员参与,即兴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模式如图7所示)。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所有小组走出教室,走向各级各类舞台展示所学民歌,传播壮族音乐文化,并接受来自社会的多元评价。此模式操作得当将会培养一批壮族民歌的观众甚至未来的传承人(教学模式如图8所示)。图8社会实践教学模式(4)田野采风田野采风模式:所有学生到壮族民歌的发源地采风,实地体验、感受壮族民歌赖以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调查当地民歌的传承情况;运用摄影摄像器材采集当地民歌。采风结束后,撰写总结,整理采集的民歌,学习其优秀、经典曲目,并进行展示。展示的操作方法可参考集体课专题模式。也可以晚会的形式出现,其要求更高。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是灵活多样的,以上所设计的方式仅仅是笔者的拙见,还有多种可能,有待继续探索。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第2篇

(1)通过科研论文向社会表达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的深思熟虑的观点、意见,启发人们关注与努力解决有关教育问题的热情与智慧。

(2)通过科研论文与他人交流学术见解,互相争鸣研讨,促进教育学术领域的繁荣与以个人学术水平的提高。

(3)通过科研论文撰写过程本身,提高研究者本人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这对于研究者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极其有用的。

教育论文应较系统和专门地讨论与研究教育科学领域中某种现象或问题,思考和动笔都是从科学研究这个目的出发的,比一般论说文更富理论色彩和专门性。它涉及的范围较广,在教育科学这个辽阔的领域中,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观察和分析有重要价值的现象和问题。它不象一般论说文那样,可以就具体事件议论得失,评定是非。它的生命力及其价值,是在于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内容上的创新意义。它比一般论说文更强调新意(即新见解、新成果、新思想)。它主要有如下特点:

1.学术性

教育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是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产品。它侧重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地、概括地叙述或论证,其内容是系统性的、专门化的、因而,这种文体必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它不是教育现象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而是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它具有深思熟虑的学术见解,但又不是偶感式的杂谈或社会性议论。教育论文中,某一教育现象也不象“经验”那样完整、具体、形象地反映着,而是按照思维的认识规律被解剖、抽象地反映着。它致力于表现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性。它与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相比较,它是理论的。虽然它要取材于某一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但不叙述其细节,只是经过提炼,“抽象地反映”并上升为理论,写成论文。教育论文如果没有学术性也就失去了教育论文的资格。所以,学术性是教育论文最起码的条件。

2.科学性

教育科研的任务是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建立和丰富教育理论,使之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这就要求作者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对引进的教育理论、经验,都要采取“一分为二”的科学分析态度,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带个人偏见,不能主观臆断或凭空说教。在立论上,应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即必须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思想,论点的提出必须以切实、准确、真实的科学依据为前提;论据,要求要在周密的观察、调查、实验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以最充分、典型、新颖、确实有力的材料(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论证上,应是系统的、完整的、首尾一贯的,是经过周密思考,严谨而富有逻辑效果的论证。它包含在内容上的充实、成熟、先进、可行;表述上的准确、明白、全面,无懈可击,如果失去了科学性,也就不成其为教育论文。所以,我们说科学性论文的生命。

2.创造性

教育论文要求作者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革新陈腐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有创新意义。能在对教育领域的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涉及的新问题;能对别人研究过的问题采取新的角度或方法,提出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新观点或新结论;能在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或经验)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开掘新意;能在别人争论的课题中或出现分歧的问题上进行比较分析,在弄清彼此的分歧争鸣点的基础上,做出与已有结论不同的结论;能用新鲜的材料(事例、数据、史实、观察所得)来证明已证明过的问题,探索新意向;能运用中外教育领域里的最新信息资料、情报,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经验理论、概念,增强教育论文的时代色彩或现代化意识,从而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设想,探索新体系、新方法,开辟出新的改革之路,推动教育发展的新进程。所以,创造性是衡量教育论文价值大小和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独特的真知灼见,没有创新,只有继承,那么,教育改革也就难于深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也就是一句空话。

4.理论性

教育论文的理论性是指论文的理论色彩,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科学观点和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形成有理论高度的论文。在具体表达科研成果上,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新要求;要从具体事物出发,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做出科学的结论,做到以理服人;要在教育领域的现象和问题的探讨论论证和表述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管理学和专家对教育的论述以及专业性名词术语、理论概念,并溶化或融合为论文的内容,使论文具有较浓的理论色彩。所以,理论性是教育论文深度的标志。但一定要深入浅出地表述复杂的科学道理;要用通俗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让读者感到平易能读,平实易懂,使论文发挥交流、传播、推广科研成果的作用,进而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5.探索性

探索就是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新的观点进行探讨、寻找、搜索、求取,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没有探索,也就没有科研成果。因此,探索性是贯穿教育论文始终的一条红线。即在撰写教育论文中,对教育科研中涉及比较复杂的现象和问题,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多层次的比较,并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研究,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或意见和办法;要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党的教育方针为客观指导,根据传统教育的经验教训和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教育领域里我们还未明白还未掌握的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未来的教育教学到底是什么样子,应当怎样实现新的目标。此外,针对现实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研究成果,这本身就是探索性工作;而正确地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寻找论证的新角度、新方法,寻找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教育论文应体现出作者的探索个性(特点),探索个性越鲜明,论文越有创造成果。所以,探索是科研的前提,也是撰写论文的前提。

6.实用性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第3篇

巫文强(1994.07-),男,汉族,湖南浏阳,本科在读,湖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文章介绍了郭思乐先生的《教育走向生本》的内容概要,着力分析了《教育走向生本》的写作意义,并就读《教育走向生本》后的思考展开了探讨,旨在引导大众对生本教育理念的解读和内化。

关键词:教育走向生本;学生;生本教育;改变

引言

在传统的师生教育体系中,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应试教育束缚和教师的“灌输“下日销殆尽,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生本教育引起了广泛关注,生本教育是使教育返璞归真、回归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学活动将学习主观能动性、学习责任感以及学习创造性归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体验自身的成长、快乐,感悟学习的价值、意义。

1.《教育走向生本》的内容概要

郭思乐先生在《教学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依靠学生,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生本教学模式与师本教学模式完全相反,其要求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先学而后教,通过先学后教的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则起到引导作用。

《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的主要内容包括两种教育体系的对比、生本教育体系的若干理念、关于生本教育体系的哲学思考、生本教育的课程观、生本教育的评价与管理以及若干问题的思考。下篇主要为正确认识学生、深化教育改革,枯叶蝴蝶――关于学习天性,教育之道,启发潜能等理论基础。

2.写作意义

2.1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始终贯穿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高度关注学生,充分依靠学生”的新型理念。该书主要强调生本教育的价值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生本教育的伦理观(高度关注学生),生本教育的行为观(充分依靠学生),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少学多)等。书中还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相关管理、评价方式方法。《教育走向生本》所提倡的思路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张扬学生的天性。鉴于此,郭思乐教授指出,推行生本教育,能很大程度消除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教师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压负担重以及学生高分低素质等。《教育走向生本》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对我国各个地区教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2实现“师本”向“生本”教育体系的转变

传统教育体系,全然属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即便我国就这一教育体系开展了相关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环节上的改革,然而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仍处在被动的“师本”教育体系中,缺乏教学思路、教学课程、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治标不治本”,因而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师本”向“生本”教育体系的转变。基于此,我们应当制定一套“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生本教育体系。《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指出:素质教育,是回归生命本体的教育;生本教育体系可极大挖掘学生内在学习知识及经验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资源的作用,学生的资源价值被教师有效应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能量。《教育走向生本》强调推行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便是实现从“师本”向“生本”教育体系的转变。

2.3.使素质教育具有可操作性和彻底性

现如今,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然而一些学校深受“师本”教育体系影响,素质教育推行仅仅停留于表层工作,就算一些教学工作者想根据相关理念去开展教育改革,但还是会被“师本”教育体系所束缚。难以逾越各方重重阻挠,从而形成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和谐共处”的现象。《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指出,以生本教育理论作为教学指导,全面改革教学思路、教学课程、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价等内容,一方面在教学方向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在全面教育体系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教育走向生本》帮助教师掌握生本教育理念,通过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达到教师与学生一同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目的,使素质教育具有可操作性和彻底性[4]。

2.4使学校教学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

《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提到,即使在不对学校、教师及学生进行特定选择的前提下,通过对生本教育体系的始终贯彻,结果都能促进学校办学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改善,学生主动、快乐及高效学习,短时间内实现令人咋舌的教育发展。就以广州市天河北路商务中心区华阳小学为例,该校三年级实验班现已吸引了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师生前来听课观摩,限定全班学生于25分钟内即席完成命题作文,每一学生所完成的作文质量都令人称赞。

2.5紧密联系实际

《教育走向生本》为不同教学层次的人员提供了必需的学术理论。郭思乐教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深有专研,在现有理论基础上不断结合实践提出理论创新,同时以新的理念来推动教学科研的开展,因而使得《教育走向生本》一书的理论具有深刻的哲学基础与现代化视野,具有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与现代化基础,能够大大推动教育改革的进步[5]。

3.读《教育走向生本》后的思考

3.1实现五个转变

3.1.1教学观念转变

实现从“师本”向“生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者参与者、引导者角色。课堂上,教师要预留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自主学习。将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不强加个人意识于学生,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3.1.2师生角色转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汲取知识,学会学习的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进而持续保持思维的活跃。因此,教学活动应该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的地位,凸显学生的地位,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1.3教育模式转变

师本教学模式是一种忽略学生自我与自主能力的教学模式,而生本教学模式是强调学生的自主与自我型模式,对学生独立的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在生本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是教师起引导作用。与传统师本教学模式不同的是,

生本教学模式难以在短期内获得高效率,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3.2例子入手,让思维作胚胎式发展

《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提供了很灵活的例子对策,将例子作为着手点,通过以全面性例子为媒介意义转移至学生身上。教学活动基于例子展开,这些例子可以是一段历史、一项任务、一个问题亦或是一个活动等等。不同于零零散散的学习知识点、学习考点,虽然例子是代表着个别想象的,但是例子属于具备完整特性的事物。这一对策有效运用了全息思想,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全息思想的全息技术中,一张全息图片中的各个分离小块均涵盖了全面图片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育走向生本》一书还提到,每个人并非通过单纯的叠加或者积累方式来发展自身思维的,而是表现为胚胎式的思维发展,其中意义单体属于思维发展不可或缺的思维胚胎,此类思维胚胎往往来自于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常接触的事物,可见思维胚胎一定程度可激发学生全面心智投入到学习当中。

3.3先做后学,让体验成就感悟

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的方法论方面,书中指出了应当采取“先做后学”的学习方式,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事先不对学生作条文规范,而是引发学生进行自身体验,为学生营造较为自由、灵活的学习氛围,基于此,再展开教学学习活动。在这一学习方式中,“做”属于实践行为,“做”需要行为人身心完全的投入,在这个环节上,学生会接触到一系列想法、信息及问题,学生可全面、系统地体会事物内在关联,还可一定程度地衍生到“学生熟悉了各种规则,学生了解了个中行为,但学生还不能够进行准确表达”的情形。例如,将这一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中,第一步不是直接教给学生溶液的定义,而是先引导学生进行溶液的配制,通过让学生完成相关实验,以使学生体验溶液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并掌握个中联系。先做后学,让体验成就感悟。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认识的形成是呈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非线性趋势发展的,整体化学习与人的认知规律有效契合,整体化学习来源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促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极具生命力、成长性,学生在体会到内在意义的状态下学习,带动心智,将学习主观能动性、学习责任感以及学习创造性归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体验自身的成长、快乐,感悟学习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伯爱. “生本课堂”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J].现代教育论丛,2010,(01):57-58.

[2]李巧萍. 生本教育理念来源于实践 服务于实践――谈生本教育实验与《教育走向生本》[J].现代教育论丛,2002,(05):6-8,20.

[3]韩月红. 整体化学习:成长性蕴含其中――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J].中国教师(上半月版),2013,(05):77-78.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第4篇

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历史沿革

从教育理念层面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观点中外历史上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于1900年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中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他们组织起来。”这是挑战传统教育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论”的宣言。

随后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于1952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46年后,1998年10月5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又提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各国高等教育界、经济界及政府机构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规模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在我国春秋时代,孔子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主张“因材施教”;针对封建传统教育无视学生特点,违反其身心发展的自然法则,束缚其个性发展而提出了“崇尚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观点,均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涵

西方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论”,强调尊重人类自由的天性、尊重心灵和遵循教育的规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包括: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既着眼于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也要关注未来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至此相应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教学模式在不同纬度的国家开始推广应用。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意图是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但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听课来获得这种理解,学生无须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他们的知识观念或已有的观念。为了改变已有的观念,学生需要自己建构他们的知识结构,为此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按照这种标准来分析当前的课堂教学,大多数课堂教学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而且是认认真真、辛辛苦苦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课堂教学应该是老师点燃学生追求真理思想的火焰。

从教育本质论,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使教育达到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而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人文性”、“地域性”、“社会性”和教育本质所具有的客观性、必然性、内在性、不可替代性、唯一性等等。

从实践层面探究,党的十强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体到高等教育,就是加强内涵建设,具体到学校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赤峰学院“十二五”改革发展规划中提出,着力构建“尚德行、厚基础、重应用、求创新”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融入赤峰、服务地方,把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高层次实用性人才作为办学的基本定位。把提升质量、办出特色,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把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凝练特色和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放在中心地位。实行学分制,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不论是古代教育家,还是现当代东西方教育学者们,对于以学生为中心,使教育回归教育本质,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深化落实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研究“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

教育学理论强调,教育领域呈现两类规律。一是教育的外部规律,主要内容是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教育的内部规律,主要内容是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前一类规律人们比较熟悉,也容易采纳;后一类规律则往往被人们接受。强调外部规律的教育属于社会本位教育,其教育理念被称为工具教育论。强调内部规律的教育则属于个人本位教育,其教育理念被称为本体教育论。在中国,由于封建主义集权制社会的长期存在,再加上较长时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社会本位教育和工具教育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教育的内部规律逐渐引起注意并且日益受到重视。为了遵循教育的内部规律,教学活动必须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的健康发展。基于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符合教育内部规律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在学校里的主体地位,揭示了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换言之,假若学校现行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管理制度、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成分,就应该尽快地加以改进。

2、“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意义

随着教育的国际化和市场需求具有多样化,大学只有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制度才能满足学生们的复杂要求;由于教育信息化和网络一体化的实现,使以开放性、自主性、数字化、个别化等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在大学得到应用,它也要求大学有更加开放灵活的制度以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的今天,学生来源多样化,需求多样化,而且学生缴费上学,对自己学什么、怎么学有更大的选择权,大学应当以更加开放灵活的制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教育成为一种服务,学生由教育对象转变为教育服务的对象,学校成为一个提供服务的主体。基于价值取向的变化,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体现的自由理念就是要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创造性,增加学习的选择性,加强管理的弹性,满足学生学习的愿望,实现学生的学习自由。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表明了高校的领导者和广大教职工对“为什么办学”这一根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在我国高等教育价值观发生重大的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部分高校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口号,正是体现出了高等教育观念上的转变,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办学理念的内涵,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亦称“人性化的管理”。它是在尊重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激发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事业开拓创新。

当今大学教学管理应属于“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以重视人的情感、培养人的综合能力为着眼点,形成培养主体性强、自主自律、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自主人才的能力。其核心在于营造“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建立易于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各种潜能和创造性的有效机制。加强大学管理的人性化建设,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贯穿于大学管理的每个细节中,建立联动机制。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与教育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思想基础、实践认识、历史变迁和发展走向,以及在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把握了解高等教育的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是随着主体教育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但是,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如何准确地阐述其内涵、把握其精髓、指导办学实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结束语:

办学理念是对学校办学思路与方略的高度概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并用以指导学校教育、管理和发展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想和观念体系,是为了实现办学目标,依照教育规律而确立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则反映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未来。“以学生为中心”应体现在管理服务上,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朱欣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审视与价值定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2,04.

2、饶志华 论构建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动力机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3、刘秀峰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生观教育如何可能[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3)

4、程星,周川主编 院校研究与美国高校管理[M].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传统教育论和现代教育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时期;重要性;教学改革;教学为主体

一、 新时期、新局面,幼儿教育

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飞速发展,打工族队伍逐渐庞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新问题。中央政府对教育机制进行了改革,用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义务教育将不收取任何费用,对家庭贫困学生进行生活补助,这些措施政策的实施为农村留守儿童上学的经费问题提供了保障。

在我国的农村教育中,大部分的老师都是以前的民办老师转型产生的,他们是农村教育的主力军,然而,他们不论从知识还是从思想上都难以适应农村教育的发展趋势;他们了解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却没有能力创新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的幼儿教育出现的问题,通过我国农村就可以看出我国幼儿教育出现的缺陷。为了改变这个现状,笔者提出和谐教育促进幼儿前面发展。

二、和谐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第三条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教法规给我们指引了方向,在幼儿教育阶段,只有创设良好的和谐教育情境,深入探索和谐教育模式,使幼儿在学习、生活、交往各方面和谐发展,才能全面促进幼儿发展,并使其一生受益。可见,在幼儿教育中实施和谐教育是有法可依的。

2.和谐教育可以造就幼儿积极性

社会性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同情心、爱心,友好、合作,具有责任心,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活泼开朗、充满自信等等,对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这也是时代与社会的要求,更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现代教育建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展教学改革

首先,要加强教学环境的硬件建设,建设实用的多媒体教室,建设集广播、演示、在线讨论为一体的网络教室,加大幼儿园内部网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有线电视信号网、录像机、DVD、计算机等设备。

其次,软件方面,幼儿园可根据办园特色开发自己的园本多媒体资源库,开发相关的教学软件、多媒体资源库,可以由素材库、课件库、教学案例库等部分组成。多媒体素材库包括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如各类教学所需的各种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动画、声音、视频等,可以方便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电子教案的制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和自然环境等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逐步完善开放性的幼儿教育课程体系。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积极地推动着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正在引导、加速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这就要求这场变革必须有先进的、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这里特别强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是因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20世纪60年代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与当代大家广泛认同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价值取向相吻合。建构主义为新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学习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动摇着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根基,给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与教改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和谐教育需要创设欢乐和谐的情境

幼儿教育中,创设欢乐和谐的情境是和谐教育的必要条件,是通过和谐的物理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的。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需要这种情境,即要和谐,又要欢乐。

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需要一个快乐的空间与时间,幼儿的天性是活泼、童贞,我们不能将幼儿的这种快乐抹杀,要利用可利用的空间、时间来为幼儿创造一个无拘无束的发挥及发展平台,让幼儿在这种不加修饰的物理环境中找到一种欢乐和谐。同时,和谐的一际关系包括:教育者对幼儿的一种亲和力、爱心奉献;幼儿之间的和平、友爱共处;家庭中的和睦;公共社会的和平等等,都将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人际关系的和谐。

五、和谐教育应该注重以教学为主

教师从同幼儿某些行为之间的不和谐、从学习基础与教材要求的不和谐出发,通过教学活动使之实现和谐。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潜课程、微型课来实现对幼儿的学习过程。

1、潜课程、微型课程是幼儿主要课程之一,我们配合录音机、电脑、电视等教学设备,让幼儿全天候、全过程学习。

2、各种活动应互相影响、渗透,潜课程、微型课程教学和领域教学内容要注意有机结合。如:上下楼梯、户外行走等环节,要安排成语接龙、唱诵儿歌、古诗、绕口令、歇后语等背诵内容。

3、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也是潜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应严于律己,以正派自然的形象影响幼儿。

总之,基于以上对幼儿园和谐教育重要性及实施过程的认识,我们作为一线教育者更应该努力去通过多方途径积极探索实施和谐教育,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师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研究和探讨幼儿园教育教学与玩教具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玩教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