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路勘测设计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我国道路工程保障岗位技术人才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也逐渐由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这使得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型岗位人才对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必须更新理念和教学内容,开展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而SPOC在线教学模式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平台。其中,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就是较为典型的一种,在很多专业课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根据我校多年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了一套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专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道路勘测与设计是我校道路桥梁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内容涉及道路常识、路线线形设计理论、路线选线和勘测等部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道路工程创新思维能力。然而,传统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通常是一种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式与课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程序展开。这种教学模式,在能力培养方面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1],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传统的课程教学是基于教材和学科逻辑的平行式编排,重在培养学生对勘测设计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运用方法的掌握,而不是以道路工程勘测设计的实际需求出发实施教学,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现实需求和认知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意识。这也是工程案例式教学方式得以在许多专业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原因所在。
2.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使学生“坐中学”,而非“做中学”,授课中知识传授有余,能力培养不足。从概念上讲,道路勘测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工程实践过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要学会运用这些理论方法至道路勘测设计实践中去。尽管在开设这门课程时设置了课程设计环节,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课程实践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很难真正客观地评价每名学生的勘测设计能力,更谈不上创新思维能力了。
3.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教学往往是一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过程,许多学生即使平时不认真学习,只要考前“有效突击”,也能蒙混过关,致使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和主动性。
二、基于SP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1.基于SPOC平台的在线教学对翻转课堂的优势。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将常规教学顺序翻转,形成由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课上通过提问、讨论、实践等互动活动内化知识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的功能由单纯的讲授变为辅导、协作和对学生个性化指导[2]。这种教学模式需要依赖较为完善的网络资源平台供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在线教学平台就是一种用于小规模在线学习的典型网络教学平台。在此平台上,可以构建各类课程的网络资源平台,包括体现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视频、动画、课件、教案、微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评估,这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教学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的转变成为可能。作为师生交流的公共平台,SPOC教学平台还可以实现在线互动提问、答疑、交流和拓展提高[3]。
2.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总体设计理念是:借助SPOC平台的资源整合功能,紧贴实际工程需求、优化重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构建用于课堂翻转教学的SPOC平台;依托SOPC平台,及时组织讨论、交流和实践,使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建立开放互动、突破时空的翻转式教学过程,启发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学为主体,能力为本。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根本,优化教学内容,以实例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组织课堂讨论、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能力;二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紧扣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特点,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实践操作与理论探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工程案例相结合、工程应用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三是要注重实效。鉴于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具有主观性、实践性和设计计算复杂性、重复性的特点,要善于运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和教学手段解决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一是搭建SPOC在线课程教学平台。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优化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提炼本课程知识点和构建试题库。搜集视频、图片、论文、课件等参考资料制作微课,以用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测试。二是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学生课前在线自学,学生可以利用SPOC进行互动提问、教师答疑。三是组织课堂交流实践。通过交流,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通过各种实践形式的研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和教学的重难点。四是课后的巩固、反思与提高。通过针对性的巩固练习,对核心问题进行回味反思,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通过SPOC平台,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的课外学习资料和工程案例,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三、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做法
1.需求牵引,整合资源,搭建课堂教学平台。根据课程知识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以我国道路工程保障的现实需求为着眼点,在整合多年来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和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结构和知识点,包括10个一级知识点、29个二级知识点,三级知识点若干;以知识点为核心,完成了教学资源建设。根据教学总体设计和规划,按照每讲教学需求,共制作和优选了30多个动画、21个微课视频、3个视频公开课、12个多媒体课件、7个电子教材、270个专业图片,引入外部视频3部。组建了覆盖全部知识点、区分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216个,用于平时测试和竞赛的试卷10套,构建了道路勘测和选线网上模拟训练系统。这为翻转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依托平台,聚焦实战,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依托构建的道路勘测与设计课程SPOC在线教学平台,整体采用“课前在线学习、课上讨论探究、课后反思提高”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课前的在线学习。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组建教学内容,教学公告,推送各类教学资源供学生在线自学;对道路路线设计、道路选线、道路勘测等知识模块,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利用在线资源进行自学和自测,完成基础理论的学习,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学习,并在线讨论交流,聚焦问题,奠定课堂教学的基础。课前在线自学成效的保障,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逼真的动画、丰富多彩的课件、清晰的视频、功能强大的软件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兴趣;二是通过监控和公布在线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任务;三是通过SPOC平台自动统计的平时成绩来激励学生学习动力。
(2)课上的讨论探究。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测试和答疑等自主学习情况,设计并组织课堂导学活动,通过课堂讨论、互动、小组协作学习、课堂实训等形式,实现课堂的探究导学。一般是结合课前自学中反映出来的较为集中的问题,引导学生面对面的讨论,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都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于难于理解的较为复杂的路线综合设计、道路选线等教学内容,则根据构建的电子沙盘等课堂信息化教学环境,以相应任务或案例为牵引,进行针对性的课堂实训教学,有效解决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3)课后的反思提高。学生通过课后教学反思、测试和针对性练习等形式巩固学习内容,并完成阶段性自测、章节自测和期末测试等,自主检验学习效果。教师在线典型工程案例,供学生在线交流讨论,教师在线答疑,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以上这种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取得了预期教学效果。在课前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堂的交流讨论、课堂实训和竞赛等活动,不仅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问题,体现了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道路勘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269-01
0引言
哈工大(威海)素来重视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在2009年开始实施优秀课程建设项目。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对道路勘测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1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优秀课程建设之初,针对当前道路勘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组织在校学生座谈的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同时普遍认为教学中存在着知识点丰富但重难点不突出、师生缺乏交互、理论和实际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反馈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将当前教学中亟需实施改革的问题归纳如下:
1.1 课程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当前,高等教育扩大知识面的要求催生了繁多的课程体系,直接后果就是专业课授课时数的紧张。随着道路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不断修订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以及层出的先进科学技术,都进一步加剧了课程内容多与课时少这一突出矛盾。
1.2 多媒体教学手段存在不足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课堂教学方式逐渐脱离了早期口授结合板书的方式,甚而完全依靠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具有内容形象化、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重点不突出、知识面过于宽泛、内容走马观花的缺点,造成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课堂现象。
1.3 与其他课程缺乏学科联系道路勘测设计、测量学与路基路面工程是道路设计与施工过程的三个重要理论支撑。在现有教学计划中,存在着三门课程各自独立讲解、相互之间缺乏衔接的问题。
2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为适应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类学科发展的需要和突出专业主干课程的特点,必须进一步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具体的改革措施可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环节等方面逐一展开。
2.1 教学内容改革①完善课程体系。要综合考虑本专业各相关课程,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尤其要建立测量学、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勘测设计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课程整合和优化的综合体系改革。②精简课程内容。针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内容繁多的问题,应突出重点,删繁就简。重点放在平纵横设计、选线和定线,其次为平交、立交设计,再次为汽车动力性、沿线设施等的设计,三个层次要根据其重要性合理分配学时。③补充工程案例。鉴于学生基本上一直处于学校的环境内,极少有了解工程实际的机会,可利用视频、ppt等在授课过程中穿插讲解工程设计实例,以直观形象的实体方式展示给学生,便于其加深理解。
2.2 教学方法改革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普遍反映课堂教学内容枯燥,难以集中精神。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学生尚未认识到课堂知识的适用场合、应用方式。因此,在授课之初,可考虑聘请在职的设计和施工专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强化课程在工程实际中的重要性,凝聚学生的学习热情。②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道路勘测设计内容多、学时少,为推进课堂讲授进度,教师被迫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疲劳,进而产生抵触情绪,教学效果差显而易见。
2.3 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当前,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教学手段已由板书加挂图的方式转变为完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本课程的讲授对象主体是道路,是一种三维空间构造物,非常适用于利用多媒体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然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带来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学生完全跟着课件走,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复习时,都参照课件,教师的指导作用被弱化。教学手段的改革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改善:①采用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的结合方式。多媒体不像黑板、粉笔一样,只是教学的工具,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多运用于理论和概念的叙述,目的在于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知识脉络;板书则偏重于公式推导,其作用在于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且在板书过程中给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多媒体课件所授内容应自成体系,涵盖所有需要掌握的内容。部分内容虽然由板书的方式讲解,但在课件中亦应有所体现。某种程度而言,课件是对教材内容、技术标准更新内容和其他补充内容的一个精简和完善。
2.4 实践环节的改革实践环节的改革受制于匮乏的教学资源,需要一个渐进式完善的过程。改革实践环节,需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①构建实践环节体系。实践内容包括课程设计、室内实验、野外认识实习、录像、软件学习等。通过建立教学网站,提供参考资料,实现师生交互的平台;完善实验实习内容和方法;建立保障实践环节顺利开展的管理办法。②引入工程实际。通过录制野外道路勘测设计的过程录像,可将实际工程背景引入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伊始就建立道路勘测的直观印象。③增加设计和施工的实习内容。鼓励教师多参与工程实践,吸收学生加入相关科研项目或道路设计施工工程方案的探讨。④加强道勘应用软件的学习。实践环节可增加涉及计算机应用的内容。
3总结
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不断总结经验、转变观念的积累过程。为了满足社会对毕业生在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语言表达强等方面的需求,应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供更多的工程实践机会,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关键词】道路勘测设计;教学改革;项目驱动;课堂教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市政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主要研究道路的路线线形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掌握公路、城市道路的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方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相应的道路工程也在迅猛发展。为此,应根据交通土建专业的学科特点,进一步完善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方向。而道路勘测设计是道路工程的基本工作,是道路基本建设的重要环节,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面对21世纪教育形势,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特点,在教学计划、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面对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对人才培养模式与能力的思考,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教材内容与现行标准、规范不一致;②课程内容多而学时数少;③实践教学环节薄弱;④学生普遍觉得课程内容较枯燥,部分内容难于理解;⑤对学生的考评方法单一,无法体现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考察。具体表现如下:
二、《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1)开放式教学模式。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要突破教材的束缚,变教材的主导地位为辅助地位。在理论教学中可开展本科生“科学专题报告”活动。科学专题报告活动主要由5个环节组成,即咨询与选题、查阅文选、阅读文献、提出研究报告及制订设计方案、汇报答辩。
(2)强化实践环节,培养综合能力。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本课程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可选用公路(包括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纸上定线,设计时间为一周。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独立使用工具书、查找资料、正确使用新规范和标准图集及创新意识的能力,掌握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要求路线线形平面顺适、纵面均横、横面合理,计算有理有据、图纸表达清楚准确,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在课程设计中,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打开思路,在多种方案经过比较后,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进行设计。
(3)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市政工程专业培养注重宽口径,平台课较多,课程内容多与学时数少的矛盾是很多课程都普遍存在的。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精简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的分配较多课时,不够重点的分配较少课时,次要的甚至不分配课时;另外,在别的课程中涉及到或重点讲述的内容,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中可以适当减少课时。如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道路等级与技术标准的确定、可行性研究、交通量与通行能力、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等内容是《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在讲述时要深入、用足课时。而道路选线与方案的确定虽然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是道路辅助设计课程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可以简单地讲述基本原理,而在道路辅助设计课程中以实际工程的形式加深理解并进行实训,《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得到缓解,而且教学效果较好。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加强课堂启发式教学、精简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对学生的考评方法进行改革,比较好地解决该课程的内容多而学时数少、实第2期邓绍玉:《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47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兴趣不足、考评方法单一等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较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独立完成二级及以下公路的道路选线和几何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国富,冯马必,刘运通,等.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数字化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6):74-77.
[2]王龙,解晓光.道路勘测设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8-79.
[3]冯冬菊,虹,徐占国.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2(6):25-27.
关键词: 《公路测设技术》 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
公路测设技术是交通高职类学生就业岗位必需的技能之一,《公路测设技术》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目前,我院开设此课程的学生数每年达600名。该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公路的几何设计计算、识图与绘图、线形测设能力,2010年起,我们加大了对《公路测设技术》课程改革的建设力度,本文就《公路测设技术》课程地位和作用、教学设计及教学改革成效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一、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路的几何设计计算、识图与绘图、线形测设能力,是专业核心能力之一。《公路测设技术》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识读公路路线设计图纸的能力、参加公路外业勘测设计的能力及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公路线形测设的能力。该课程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并为后续的《路基工程技术》、《路面工程技术》等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主的教育,人才培养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基于这一原则,我们结合施工现场对公路测设技术的要求,对该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主要是学习公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及公路放线的相关知识,突出了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课程目标如下:
能力目标包括:(1)进行一般公路平、纵、横设计计算,具有一定的公路路线设计能力;(2)识读和绘制公路路线施工图的能力;(3)具有公路路线线形测设的能力。
知识目标包括:(1)表述公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形成及相互关系;(2)运用公路平面设计原理进行路线设计;(3)表述路线放样的基本原理及方法;(4)运用路线放样的原理进行路线放样;(5)表述公路纵断面设计的原理及方法;(6)运用公路纵断面设计的原理进行公路纵断面设计;(7)表述公路横断面设计的原理及方法;(8)运用公路横断面设计的原理进行公路横断面设计;(9)表述公路选线和定线的原理及方法。
素质目标包括:(1)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科学、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2)培养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3)培养与别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能力;(4)培养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三、课程改革的成效
1.重组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根据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进行教学设计,先讲解公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公路线形结构形成非常清晰的认识,然后将测量仪器的使用与路线中线放样原理相结合讲解路线中线放样,并进行实地测设,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一进入单位就能胜任测量放线工作。
重组后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实用性强,不仅使学生觉得学习内容很连贯,很容易理解掌握并融会贯通,而且让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先进的测量仪器结合起来,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搭建了一个实用、先进的平台。
正因为重组后的课程实用先进,所以同学们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很高,这正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大目标:有效的教学内容能够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逻辑规律,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改革了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学生应用能力的形成不是教师讲授的结果,而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项目训练的结果,本课程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合理采用工程案例分析、模拟工作情境、启发式提问等教学方法。如:在学习“公路平面超高与加宽”之前先创设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任务进行中,尽量采用一些启发式的提问,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强化学习效果,在学习任务结束时,教师要做总结,以一条主线将学习内容串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条理性,同时可以通过这个总结引出下次的学习任务。教师还应经常鼓励同学们自己查找一些课外资料,逐步提高同学们的文献检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改革者,更是课程的实施者,只有称职的教师才能有效地贯彻课程改革的意图,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本课程课题组的全体教师经常一起研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轮流出去培训,回校后共享培训的内容和先进的理念。这些教研活动有效提高了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
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课程改革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所收获的成就也是双份的:一是把学生培养成交通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二是自己也成长为本专业的教育人才,不愧于教师这一崇高的称号。
3.情景教学使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形成清晰而客观的认识:学生将来的发展,更多的是取决于他们的工作态度。积极上进,不甘落后,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能力及面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对同学们将来的发展非常有利。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从小生活条件比较好,可是毕业后路桥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环境都非常艰苦,因为没有路的地方才需要修路,没有桥的地方才需要修桥。一部分学生在工作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致在工作初期不能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从而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状态及自身后续的发展。
本课程教改后强调要经常采用情景再现的教学方法,除了能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之外,更是在润物细无声中慢慢地浸透将来工作环境的艰苦,使同学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以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振华.赵晓燕.刘珊珊.试论高职课程改革方式、动力和本质[J].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东梅.项目教学法在公路测设技术课程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