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成果转化服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工作方针,以创新型县区建设为契机,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基础,以加快科技进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以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和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为目标,强化科技服务,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技术水平,壮大产业规模,为加速*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科技成果产业化明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5%;专利申请量增长10%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占专利总量的25%以上;科技交流合作实效明显,科技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全社会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创新型县区建设得到实质性推进。
三、工作要点
(一)加强协调,稳步推进创新型县区建设。①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创新型县区建设协调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进一步明确职责。②出台文件。进一步完善《*县建设创新型县区规划》和《实施方案》,拟在本月底以县委、经开区、县政府文件正式出台。③突出重点。重点抓好创新型企业的试点、示范工作。
(二)创造条件,努力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①当好科技成果转化“媒介”。全面掌握基本信息,搭建“政产学研金”合作平台。②强化内部工作职能。加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加挂“县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的牌子,加大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③加快产业技术联盟建设。重点是先进制造业中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加强协调,提高工作实效。
(三)精心组织,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①认真安排本级科技计划。突出重点:科技成果转化、“政产学研金”结合的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及节能环保的技术提升。突出特色:工业方面,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科技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业方面,百里茶廊有机茶科技特色产业基地建设。②积极争取上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向上申报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项目,争取上级重大、重点项目来我县实施。③切实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认真执行专家评审制度、集体研究制度、项目公式制度、项目跟踪问效制度,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绩效考核评估体系。
(四)优化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①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有计划有选择地指导一批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②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抓好省级、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或企业设计中心)建设与申报。③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计划项目资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凝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广泛凝聚共识,提高道德修养,在全市卫生系统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为扎实深化医改和做好各项卫生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讨论内容
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如何认识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重点围绕祖国医学“大医精诚”和西方医学“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深入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大力倡导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幸福观。
(二)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对调动卫生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作用。重点结合卫生队伍建设展开讨论,处理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发挥崇高的道德和精神力量,维护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和解危济困的职业尊严,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三)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作用。重点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精神开展讨论,明确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教育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放到首位,用高超的技术、优良的服务,尽量做到少检查、少用药、少花钱、治好病,让“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德医风成为取信于民、赢得认可的法宝。
(四)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作用。重点围绕实现医改任务目标,研讨先进文化和精神力量的推动作用,使广大卫生人员深刻理解做好本职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完成中心工作的密切关系,激发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广大干部职工更加主动自觉地投身改革、推动发展,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人生价值。
三、活动步骤
此次大讨论活动将贯穿全年,分学习动员、讨论交流、深化成果三个阶段实施。
(一)学习动员阶段(6月上旬):主要开展组织动员、深入学习、撰写体会三项活动。
1、组织动员。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方案,组织召开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深入学习。要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卫生部部长陈竺和党组书记张茅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利用集中学习、分散自学等形式,做好学习笔记。
3、撰写体会。每一名干部职工要结合学习,深刻反思,查找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差距,并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
(二)讨论交流阶段(6月中旬至7月份):主要开展主题研讨、征文交流、演讲三项活动。
1、组织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围绕“提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主题,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科务会等多种形式,组织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活动,做到单位不漏科室,科室不漏个人,并提出我市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的建议,并于7月5日前上报市卫生局。要把研讨过程作为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提高思想道德的过程。
2、开展卫生职业精神征文活动。7月底前,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各单位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征文评选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挖掘深入。对评选出来的优秀征文在院刊院报、内部网络上进行刊载。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单位要选送不少于3篇的优秀征文上报。市卫生局将对优秀稿件在局网站上刊载。
3、举办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演讲比赛。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各单位要总结大讨论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和做法,在本地、本单位召开一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演讲比赛,充分展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忠诚团结、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三)形成成果阶段(7月至年底):主要开展总结提炼、成果转化。
1、进行总结提炼。7月前,市卫生局将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建议情况,进一步提炼全市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并组织专家学者、医务人员、管理干部和服务对象,进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成果。
2、搞好成果转化。要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进医院、进科室、进病房活动,把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融入到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引导卫生人员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理解。要结合医疗服务、免费义诊、健康教育等途径,让广大群众亲身体会到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成效。
四、工作要求
开展医疗卫生精神大讨论活动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各地、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上扎实推进大讨论活动,增强活动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落实责任。市卫生局成立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党办室,负责大讨论活动的检查指导。各县(市)区卫生局、局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注意把握时间节点,有步骤地开展大讨论活动。
(二)紧密结合实际,确保活动效果。要紧密结合卫生工作实际,统筹兼顾,做到开展大讨论活动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与推进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廉洁从医行风提升年”活动相结合,真正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学校校办产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历经20多年,多数还没有形成规模,方向也比较分散,学科优势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不多,有的企业长期亏损,有的企业投资无回报,成为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两年来,学校加紧进行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紧紧围绕以提高校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质量为目的,做了一些思考,形成了一些思路,开展了一些工作。
以企业改制为契机,加速产业资源整合
思想重视,组织落实
企业改制,首先要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今后校办产业的定位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首都医科大学把校办产业工作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首都医科大学2004~2020年战略发展规划》中。《规划》提出了“两个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规定在2010年前要重点完成第一阶段基础平台的搭建任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机制。其中对于产业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建设思路,即:要形成产业集团的构想,建立必要的模式和机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在服务社会同时,形成学校主要的产业基础,加强产业创收能力。增强自主造血能力。
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的要求,学校从校办产业的现实情况出发,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进一步明确校办产业的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即:尽快建立校办产业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平台。提高资产公司运行管理能力,既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学校挡住麻烦又要为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走出一条快速高效发展之跷校办产业要努力成为学校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学校筹集建设与发展经费的一种重要渠道。更好地服务学校和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
遵循上述思路,学校采取切实措施,加紧推进产业改制与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资产公司董事会,充实了管理骨干,为企业改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干部保障;对于企业改制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多次进行研究。并区别不同情况给予了政策支持。帮助解决在规范化建设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以发展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和统一有效的领导体制,为企业改制和发展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使产业工作面对种种困难,不松劲,不懈怠。
摸清“家底”,拓清基础,制定方案
结合经济整顿、国有资产清查、企业改制等工作,对开办各类经营性实体的情况进行了多次调查。制定了“先装后改”分两步走的改制方案:先装即先装筐,弄清实有情况。统一纳入改制范围;后改即后改制。2007年上半年,又发动全校各二级单位对开办经营性实体的情况进行清查,基本摸清了底数,明确了重点工作对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校产业分类管理和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报经学校批准执行。
三年来,学校提出并推进了“两个撤出”。即“企业撤出学校,学校撤出企业”,实现企业与学校的相对分离。其中,很重要的工作是要清理问题。拓清基础,建立“防火墙”,使新组建的资产公司能够轻装上阵。主要措施是:
对于长期经营不善、品种不对路的企业坚决关闭;对于因校办企业关联产生的社会企业,尽快脱钩等;区别不同情况,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启用中介单位清理关闭企业税务等问题对于关闭及脱钩企业的首医在编的老职工,结合产业人事制度改革和首次产业岗位聘任,予以妥善安置,确保稳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
在清理整顿基础上,将具有一定优势的全资和控股企业。以及部分清理关闭企业的经营性资产重新整合。目前,顺利完成了第一步“装筐”工作,已将6个企业“装”入首医大资产经营中心,并开始第二步“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
依托学科优势,构建服务平台,在改革基础上加快建设进程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一方面加紧进行校办产业的改革与改制工作,另一方面,加快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努力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为校办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将开展如下工作:转变市场运作方式,建设CRO服务平台
CRO是一个新兴的行业(Contract ResearchOrganization,简称CRO),即“合同研究组织”。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是通过合同形式向制药公司提供新药非临床研究和新药临床研究服务的专业公司。
学校建设CRO平台的主要内容是:
临床前研究的CRO,主要从事与新药研发有关的化学、药理学及毒理学实验等业务内容;临床试验的CRO,依托学校众多附属临床医学院和跨院学系专家学者及其研究成果和动物实验中心等资源开展研发服务新药研发咨询、新药申请报批等业务内容的CRO。
学校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设成为从创新药物市场分析――临床前研究――制剂工艺研究――新药申报――临床样品的制造――新药的临床实验服务――创新药物及技术知识产权的申报――产权交易中介服务的CRO服务平台,实现从医药研究开发到产业化“一条龙”的全流程服务。使学校科技企业市场运作方式向为北京和境内外医药企业提供PDS全程服务发展,从而摆脱传统的思路和运行管理模式,努力将学校产业发展与运行融入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中,尽快实现与国际生物药产业的接轨。进而提高科技贡献率。
加强企业认证建设工作
学校临床诊断制剂企业在取得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基础上,2007年又获得ISO9000体系认证。
学校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2007年已经启动GLP国家级实验室认证和国际CAP认证准备。计划在2008年底前后完成GLP国家级实验室认证和AAALAC的认证。不断提升竞争实力。
加强临床检验中心建设工作
学校临床检验中心还与诊断试剂企业等有关方面,联手共建,努力把检验中心建设成为面向首都各社区医疗站点提供标准化临床检验结果的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可以对在校各层次医学生提供医学检验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的教学实训基地。
继续建设和运行新医药北京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
依托学校牵头建立“新医药北京技术转移中心”的优势,联手在京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医院以及医药企业,为科研成果转化、临床制剂向新药研发转化、中小医药企业孵化等“搭桥铺路”;作为发展战略的需要。通过新医药技术转移中心平台,使学校与北京地区相关院所和医药卫生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推进地区生物医药事业做贡献。
积极探讨医药科技园区建设
为落实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和任务,首都医科大学将进一步加强调研,依托学科优势。整合现有优势资源,覆盖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积极探讨,并争取上级领导支持逐步落实首医大医药科技园区建设工作,为医药科技企业“筑巢”、“引凤”。以推进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加强研究,为企业转型后的规范化运行与管理做好准备
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促进规范化建设
坚持实践中研究、研究中实践的思路,2005年以来,在改制实践中,抓住学校企业改制工作的重点、难点,产业系统已先后申请到学校校长基金4个课题的资助。通过调研和实践验证,完成了《首都医科大学产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并在学报发表了《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的文章,就学校产业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提出建设思路;2007年又获准三个延伸课题研究的资助。包括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企业转型期的会计事务到现代企业财务制度。以及企业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培训,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2007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产业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进行了首次产业职工岗位聘任,增聘了资产公司兼职副总经理以及公司企管、财务、综合三个部门主任和必要的工作人员。初步建立了资产公司运行框架;同时制定并启动了“2007~2010产业人员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培训。全面提升产业人员素质,为产业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准备人力资源。
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制度建设
1.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医学的概念是新的,但其理念、内容并不是新的。我国汉代的名医华佗早在两千年前就从植物麻黄中提炼出麻沸散并用于临床治疗中。青霉素的发现、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及胃病防治等都是经典的转化医学范例,其共同特点是他们的科研成果造福了广大的临床患者。由此,这些研究人员也理所应当的成为了诺贝尔奖的青睐者。可以看出,转化医学倡导以病患中心的理念,从临床工作中去发现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提出问题,然后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和分析问题;随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解决问题,造福患者[1]。如今,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临床需求与产业化及开发应用技术的脱节已成为阻碍生物医学发展的壁垒,人们意识到必须要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以产学研一体的模式推进临床研究及时向产业转化,服务于病人。为此,转化医学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医学理念被重新提出。目前多数学者都支持转化医学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双向互补的,不断螺旋上升的,永无止境的研究过程,一方面把实验室研究获得的成果,迅速有效的应用于临床;另一方面把临床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又及时反馈到实验室,通过两方面双方的沟通和协作,不断地完善、推进或开展新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诊断、治疗和预防水平。这个双向互补的过程涵盖了与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相关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中继点和加油站,环环相扣的每个环节都不可少,最终的目的是高效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2]该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二是就来自临床医生的观点和假设,设计基础研究实验并加以检测和验证[3]。
2.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科研模式的转变
转化医学从实践个体研究到系统化、综合各个学科研究的医学发展模式,对传统的医学模式提出挑战,也为医学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转化医学的中心目标之一,通俗的说就是要大幅度促进和推动从实验台到病床(From the bench to the bedside)的研究模式。然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它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这就意味着首先要有一个囊括多个基础学科及临床医生的研究团队,他们之间需要彼此紧密协作,才可能实现转化医学的主要目标。具体而言,传统医学研究模式向转化医学研究模式转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各自为营或有限合作到团队科学。转化研究强调,要实现科研成果迅速地成为临床可应用的技术、产品或方法,就必须主动从研究的最初阶段开始,让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在一个平台上开展团队工作,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走开放联合之路,拓展交叉合作领域和国际合作的渠道。二是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转化医学的医学研究模式倡导以患者为中心,构建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之间的双向通道,有利于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最终使患者受益。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以系统生物学的思路,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即从临床问题出发,将相关的生物学和多学科手段集中在一起,有计划、由点到面的破解难题,加快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相互转化,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形式,推进临床应用新技术的发展。三是从医生、科学家独立个体到医生科学家。传统上,临床医生与基础研究人员是通过迥异的训练方式培养而成的,二者之间很少交集。或许在很多时候,个别医师由于个人兴趣再接受专门训练而成为具备一定基础研究能力的研究者,然而就一个临床机构的主要人员而言,还是以单纯的临床医师为主。然而,成规模的转化研究,其核心是一批具备临床医疗资格的科学家,他们通晓各自学科的临床实践技能,因而可敏锐的发现问题之所在;同时,他们也完全掌握相关基础研究的手段和语言。因此,这些医生科学家成为纯粹的医生和基础研究人员之间的桥梁,可以将临床问题顺畅地转化成为基础科学问题,并同样流畅的将基础研究获得的成果转化为临床技术[4]。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视转化医学的同时,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转化医学的实现,不是以牺牲基础医学研究为代价,而是要求科研工作者更应该在基础研究的方向选择和深入程度上深思熟虑、仔细斟酌。
3.科研模式转变对科研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有句话是:“科研工作三分研究,七分管理”。足见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对推动科研建设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转化医学模式为科研管理提供了一体性的、系统化的解决思路。转化医学提示:必须打破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然后是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研究和管理模式,坚持医学科研活动的衔接和延续性,建立新的科研管理模式。第一,转变观念。作为执行科研管理的主体――科研管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正确引导和宣传,切实做到从管理者到科技人员都要以患者为中心,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造福病患为检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形成医学研究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再从实验室推广到临床验证的良性双向转化。第二,人才培养。转化医学需要在所有参与研究人员当中,有一些专业的、具有国际视野并精通国际领域问题的“领航者”,负责指导整个研发过程。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改革,有一整套完善的转化医学人才培养机制看,储备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熟悉转化程序的规范性、通晓转化医学研究的规则章程的转化医学研究人才,使转化医学可持续稳步发展。第三,做好桥梁。医院的科研管理部门责无旁贷应是医院转化研究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科研管理人员不仅应该从管理的层面去指导临床科研人员进行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还应该通过提供多种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促进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的之间沟通与交流,着实做好转化医学的桥梁。[5]第四,加强成果转化。在选择了正确的基础研究方向并得到有价值的科研结果,并对临床需要有了深切了解和把握之后,下一步便是把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即B2B的转化。此时,科研管理工作者需要为之提供指导性的思路、决策和办法。
4.医院科研管理的对策
转化医学对医学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探讨转化医学的科研管理,推动我国转化医学发展,医院科研管理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4.1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
科研管理者作为医院科研管理活动的实践者、服务者和信息反馈者,其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医院科研管理水平。要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归根结底要有一支懂科研、善管理、能指导科研的管理队伍。一要制定好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通过在岗学习、短期脱产培训、继续学习深造,开展管理类课题研究,以此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二要让管理者深入到基层单位中,了解各个岗位科研管理流程,了解各个科室的研究进展和方向,以便提高服务水平和协作水平;三要增强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信息网络即时地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科研课题招标信息等科研动态,即时提供给科研人员,起到事半功倍的服务效果。
4.2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平台
学术交流活动是遵循科研规律与开拓创新的重要途径。积极组织与国内外兄弟单位与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基础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提供宽松的信息交流平台,为不同专业的科研人员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互通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情况,以便更加系统、更加有效地开展转化医学教学科研工作,在沟通中产生思想火花,达成共识,以期促成成果转化。建立便捷的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标准化样本库,构建现代化科研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的运行能够更加高效的促进资源的共享、支撑创新发展,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可以随时调取符合科研设计需要的疾病标本,随即用最新的科技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使临床资源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基础研究。此外,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数据库的建立与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
4.3认真抓好科研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在转化医学研究中人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树立竞争靠科研、水平靠人才、人才靠培养、管理出成果的观念,不断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改善科研条件,为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条件保障。选派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医生、优秀的基础科研人员去国外深造,带着问题去学习,将医院的科研与国际接轨,推动本单位转化医学科研水平的发展和相关人才的培养。同时也鼓励年轻有作为的学科带头人承担科研管理工作,使他们科研与管理工作两头肩,使其熟悉科研管理工作流程,更加有效的进行科研管理工作,促使医院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得到充实和提高。
4.4建立适应转化医学发展的一整套管理规范
医学转化过程是由一系列连续的活动构成的,包括从最初的概念诞生到最后的临床试验并最终成为商业化的药物或医疗技术等整套流程。这么多的过程需要涉及不同领域,不同技术。每个领域都有不同挑战,因此,科研管理应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完善管理制度,鼓励科技创新为转化提供保障。医院应完善和修改管理制度,加强对课题申报、研究制度、中期检查制度、奖励激励制度等方面的管理,制定出详细周密、完备系统、合理有效的制度及奖惩方案,使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另外,加强过程管理,加强审定与协调,提高科研质量,为转化提供平台;医院在过程管理上确保人员、项目、经费、条件四落实,确保课题研究质量,采取有效的监督和跟进并及时调整,杜绝了经费浪费、科研造假等现象。最后,关注成果申报,强调转化产出。
4.5在大型科研型医院和医学高校基础上,建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1.1新技术有助于药物研发
传统慢性病新药临床研究时间长、费用高、风险大。基于转化医学模式的“多向药理学”(polyphar-macology)与“网络生物学”(networkbiology)等新理论、新技术,为疾病成因通路上的低丰度、瞬时、弱亲和力的节点靶标(nodalproteins)的富集与同步化研究及其功能确证,提供了极大的可能。个体化预防、诊断、治疗方案的医疗模式,成为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发展的方向,有助于针对性地探索药物疗效判断、疾病疗效评估、康复预后展望的分子标志物,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由于强调临床工作者参与新药研发,临床实验成功率提高,研发成本降低,研发周期缩短,个体化治疗将催生新兴产业。
1.2干细胞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干细胞技术是再生医学的核心。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可以应用于临床,形成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或“药物”。从事干细胞研究的国家,已批复一批具有特定适应证的干细胞产品用于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干细胞涉及人类胚胎等敏感问题,其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等尚未获得确证。人体组织细胞来源渠道的合理、合法,以及生殖技术领域直接面临的道德与伦理冲击,使之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探索。
1.3疾病相关基因分子研究及临床应用
通过生物标志物测定判断机体生物学状态或疾病进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早期诊断及预防,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以及不良反应监控。在疾病的预测、诊断与治疗评估、个体化治疗方面具有广泛前景。但临床方案的监管审批、起始场所、志愿者募集、临床数据库建立与维护等相关分子基因领域的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准入管理,需要科研伦理介入评估。现阶段,强调上述三方面的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医学转化,已经积累了30年的基础和临床探索,将直接改善医疗和促进健康,更具竞争力和现实意义。随着移动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医学直面个性化、跨地域的大数据最优化方案,新技术的更新促使制药企业不断随之进步。
2转化医学直面诊疗健康服务
中国医学卫生事业在过去30年改革开放中,提升了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夯实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卫生科技管理中的现代医学理念,为科技型新创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原动力。综观国际转化医学发展的热点,我国整体实力并未处于劣势,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生命科学界,直面历史契机,通过各层面的整合、协调与管理,完全可以创新“中国模式”。
2.1政府直接主导健康卫生事业
诺贝尔奖得主诺斯教授指出“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具有相似性,同样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泉;技术设定了经济发展可能达到高度的上限,但它实际上能达到多少,则由制度决定;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必须与政府创造良好创新环境和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制度相结合”。此说与我国创新型国家学说不谋而合。政府主导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统一管理基础研究,参与投资大、风险大、跨学科、综合性技术及公共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和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对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给予税收优惠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建立了60个转化研究中心以及国立转化医学推进中心(NationalCenterforAdvancingTranslationalSciences,NCATS),投入制药公司既没意愿,也无资源实施的临床研究工作,促使潜在商业项目走出象牙塔,实现产业化。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科技产业强调市场调节,在“市场失灵”关口及时补位,依托强有力的经济与科技法律、法规,培育科技进步的大环境。与过去在文化体育上的国家投入体制相比,政府在现今涉及健康民生的生物医学变革中应担当重任。政府作为总体规划者从国家层面组织专家设计、论证发展蓝图,确立近、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重大疾病和医学科研项目,制订战略并成立协调部门,提供发展资助基金,如国家与地方自然科学基金、产学研专项研究基金、成果转化奖励计划和各级科技发展基金等。通过财政专项预算,加大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矫正引导“市场失灵”。转化医学内涵跨度大,政府要承担卫生战略规划中的“托底”功能。我国科技发展资源的实质投入,与目前公众对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出期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实质是科研成果转化链上存在管理缺陷和环节缺失。国外职业专利买家因此乘虚而入,热衷于购买国内“点子”而非已形成的专利。笔者认为,转化医学的关键应是“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重构”,由卫生行政部门、医学高等校院所、医院的管理者和生物医药产业经营者提供“黏合剂”和“油”。比如,研究资金要长期投入,不仅鼓励争取纵向、横向科研经费和单位自筹资金,也鼓励专业技术服务收益、技术转让收益、专利收益以及社会捐款等全方位集合资金、人力和设备的日常运营。多部门、多学科的交叉合作中,引领创新思想碰撞是关键。政府设立转化医学人才培训中心、建立人员流动机制、组建联合科技攻关团队、指导高校博士培养体系改革、促进专科人才过渡到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重要手段。我国科研人员信息辅助管理系统和信用评估动态跟踪系统,保存了历年科研经历和诚信档案,据此选择专家可有效降低风险成本。通过科研成果转化配套优惠财税政策,疏导有利临床科研的医患关系,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在“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思路中协调主观能动性和执行力,强调团队协同力。由此建立的学科梯队在人员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上配备合理,提供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和学科技术骨干参加继续教育的学术自由和创新空间,将个人学术兴趣向学科建设方向引导。鼓励学科带头人以战略科学家为奋斗目标,拓宽学术视野,把握学科前沿,始终走在发展前端。政府作为转化医学环境的构建者,要协调利益、化解矛盾,修正“大包大揽”的治理方式。调动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如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志愿者组织、慈善基金及科技中介机构协助政令执行、弥补政府管理缺位,发挥实际操作作用。政府除了立法与规划,同时也是转化医学规范的监督者,营造有利投资的法治和人文环境,维护医学信息标准及汇集,保障数据信息的对接共享和国际认可,在国际合作项目中掌握规则和话语权,增强全球科研竞争力。以国际学术交流为契机,借力他山之石,在消化吸收新技术、新理论中实现二次创新。依托国际知名同行组成的学术评审委员会,使人才、项目及成果的评议具备国际水准。
2.2学科管理面临现实挑战
由于交叉学科众多,转化医学研究机构需翻越传统壁垒。“孵化器”形式有利人员、技术、方法、信息、设备、管理的整合。《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强调“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体制,即围绕产业链系统部署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大学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整合、开放和共享各类科技资源,设立区域共性技术创新平台、试验平台、面向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等,面向社会开放运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精尖仪器设备为生命科学研究节约了时间和精力,政府统一购置高端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库(包括大样本病例收集、随访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学科间、医院与合作单位间的专业科研网络及其信息技术,加速研究渗透和深度应用,催化智能、融合和普适为特征的新一轮变革。上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不仅有利遵守国家规范性标准,也有益于扶持民营、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担当公益性的专业孵化器角色,据此培育和聚集研发与管理人才,又能提供自主创新成果及专业性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技术咨询,循环往复,促进市场和科研的结合,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及时调整传统学科建设中的象牙塔情结,在学科管理中融合国家行业标准制订、规划指南,体现时效性和灵活性,开阔思路,催生创新增长点、新理念和新设想,学科大类、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引进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助推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参考美国NIH对转化医学研究T1、T2和T3阶段的划分,科研战略措施与自身资源紧密结合,深入研发全新或改良医疗产品、开展循证研究获得最佳诊疗方案,促进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3个不同阶段,集中多方优势,针对特定疾病,开展项目攻关。学科发展定位布局超前,建设目标细化,即阶段任务和实施计划体现系统性、综合性、开放性及可操作性,保障学科建设目标顺利达成。在此过程中,创新文化、诚信环境、尊重知识、宽容失败都是不可忽视的文化内涵。将基本绩效管理与时代要求和国际水平对接,为个人、团队设立清晰的工作标杆作为激励,在医院科技发展的战略性变迁中,实现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成就感。横向上可衔接高校、研究院所、医院、社区医疗中心、科技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社会学术团体,与产业、企业和科技中介等合作共建的责、权、利共同体,建立长效、互信、互助机制。纵向上从基因、分子、细胞、动物水平,再到药物临床试验Ⅰ~Ⅳ期,直至延续临床循证研究、社区推广和政策咨询研究等。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转化医学研究对海量医学信息数据的“破译”、对规模化生物样本库的“活用”,获得外部优势资源并融合利用,发挥嵌合体的作用。打通基础医学、临床应用和公共卫生的固有屏障,由此形成创新研发的良性循环,提高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例如,根据死因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等基础工作,梳理出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及高疾病负担的民众健康问题,结合国民经济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和风险基准评估,做出转化医学研究规划等。“十一五”期间启动的传染病防治重大科技专项和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就是典型的转化医学规划案例。
3伦理调适护航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研究以人为对象,带有实验性和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对人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伤害和潜在危险。过去半个世纪,由于缺乏对此问题的客观认识,干扰了技术发展的临床应用,或者干脆中断了技术的研发,在人工授精和优生优育技术发展中尤为突出,宗教与社会等形而上的因素,影响了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对生命、人权、人本的敬畏是社会文明法则与国家政治伦理的体现,1974年贝尔蒙报告(BelmontReport)确立了进行人体实验的科研基本伦理原则———尊重个人、善行及公平等。报告阐述了科研和行医的区别,强调当科研是用来评价一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时,科研和行医是并存的,但该行为须以保护受试的人体对象而接受评审。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ouncilfor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ofMedicalSciences,CIOMS)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联合修订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规范了各国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政策,根据各地情况应用伦理标准并确立和完善伦理审查机制,这一指南成为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在第18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被采用修订,当科学的利益与人的利益产生矛盾时,要以人的利益居先,其主要包括“知情同意”及“有利无伤”两项原则。2000年,中国卫生部成立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依据《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和《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负责重大医学伦理问题的咨询和审查,但这些法规仍存在操作上的不完善。以风行一时的干细胞研究为例,我国只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与《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且比较宽泛,并没有规定从事干细胞研究的机构需要进行审批获得许可证,也没有规定相关人员所需具备的资质,更没有要求从事干细胞研究的机构,对胚胎来源、干细胞株系建立、克隆胚胎或杂合体和嵌合体如何形成和毁掉等细节进行备案,缺乏有效管理。
我国成体干细胞临床试用超越临床试验阶段,出现了一系列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卫生部2009年颁发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规范,也有待细化,其原则是基础研究要宽松,临床试验要规范,医疗准入要严格。当前,医学伦理监管不善主要表现在伦理审查质量参差不齐,难以真正实现对研究项目的约束,医学研究者对生命伦理学不伤害原则的了解,正确率为78.33%;对生命伦理学基本范畴的审慎认识,正确率只有61.67%;在生命伦理的基本权利选择中,选择医生权利的占到51.67%,大大超过选择患者权利的41.67%。研究对象从了解知情同意书内容到签署知情同意书用时不足1日,难以深思熟虑。由于自身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医学伦理的进步,部分来自外界倒逼,如投递论文因缺少伦理审查程序,而遭遇国际专业学术期刊质疑和拒绝。生命科技回答能够做什么,伦理维护解决可以做什么。除了医学界通常思考的医生与患者、研究者与志愿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快速发展的技术进步为生命科学提出了科学伦理的要求。学者对科研方向和研究项目的选择,符合当下伦理或者违背社会伦理,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例如,克隆技术带来了疾病相关基因的细胞研究模型和实验动物模型,受益良多。但是现阶段没有国家政府与主流组织公开支持人体克隆。尽管无数的科幻小说和电影特技已经不断演示冲击大众传统认知的新技术,但在影响到每个个体的产业化决策中,如转基因粮食,社会共识同样面临最大的科学伦理障碍,而不是技术障碍。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