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妇产科理论知识

妇产科理论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妇产科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妇产科理论知识

妇产科理论知识范文第1篇

1 在妇产科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也越来越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妇产科学作为一门外科性的临床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内容过多,但实际安排的课时量较少,而且没有足够的实验训练时间,实习期较短,同时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对学科的了解程度不够。因此,在进行妇产科学教学时,学校要在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目前,我国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护士上岗考试等专业性考试都对实践技能操作有着一定的要求。另外,医学专业在进行课时分配时,总会将妇幼、助产专业理论与实验课时控制在1:1,而临床专业则控制在2:1,这充分显示了医学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2 加强妇产科学教学实验技能训练的相关措施

在妇产科学的实际教学环节中,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训练:

2.1 制定实践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针对不同专业制定出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操作项目考核与评分标准。采取随堂抽查、期中测试、期末抽考等形式,记入妇产科总成绩。对学生严格要求,使学生重视每一次实验课,熟练掌握每一项操作。

2.2 充分利用实验课进行技能训练 要求学生明确技能操作的目的,学会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规范各种操作规程;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各种器械。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反复练,为今后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产科检查中腹部四步触诊及骨盆外测量,平产接生,妇科常用检查方法,计划生育手术等操作都在实验室模型上进行模拟操作练习,达到初步掌握操作方法步骤。要求认真分组,专人指导,手把手矫正后进行测试,以提高达标率。

2.3 合理安排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是学生与临床接触的第一步。见习分组以每位学生都能有1-2次听、看和做的机会为准则,一般4-5人为一组。见习中要求学生熟记理论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德风尚。如学到“妇科病史及体格检查”一章时,带学生到妇科门诊见习。初次接触病人,学生不知道该问什么,怎么问?做什么?可以先听老师怎么问,按什么顺序问。然后带教老师细心诱导学生,注意少用医学术语,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逐步掌握主诉、现病史的采集,做出初步诊断、处理,进而完成门诊病历的书写。同时学生应仔细观察老师做各种妇科检查,遇到典型病例听老师讲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效果很好。

2.4 采用病案讨论,巩固理论知识 选取典型病例,打印后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病例,然后提出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如当学习到“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一章时,先让学生熟悉病史资料,提出问题:该病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主诉、现病史)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初步诊断、发病机理)还需要哪些检查支持你的诊断?(辅助检查、鉴别诊断)。接着提供查体资料及辅助检查资料,逐步把学生领入诊断程序,使学生逐步掌握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发病机理、鉴别诊断,使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衔接。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学生积极思考,在讨论中获得锻炼。通过分析、讨论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5 安排实习前专项训练 在下点实习前学校应安排1-2周时间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强化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妇产科门诊、住院病历书写格式;妇产科常用检查的操作方法;常用手术器械名称及其使用方法等;以便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为实践技能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2.6 合理运用辅助教学手段 利用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多媒体教学,动画、声色并茂,演示分娩过程、新生儿处理方法、会阴切开等妇产科手术过程。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手术过程,学生乐于接受,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理论知识,弥补了学生多,进入产房、手术室见习参观困难的不足。

妇产科理论知识范文第2篇

1.1成立领导协调小组

本研究课题领导协调小组由5名组员组成,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主要负责拟定研究主题,编制专家咨询表,遴选咨询专家,以及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1.2遴选专家

根据Delphi法的特点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对象,拟订选择专家的条件:(1)具有高级职称临床产科医疗和护理专家,包括高级职称助产士和高级职称医师;(2)从事专科、本科的妇产科护理教学15年以上,并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育者;(3)具有助产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4)熟悉妇产科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或长期从事妇产科护理学专业教育研究;(5)愿意参加本研究并回答专家函询问卷;(6)能保证在课题研究的时间内持续参加本研究的几轮函询。本研究依据遴选专家条件,共聘请了专家20名,分别来自10个地区的10个单位(4所医学院校,6所三级甲等医院),且分别来自妇产科临床护理和医疗教学医院、大专及本科妇产科护理专业教育及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临床带教老师等领域。专家组成员于本课题研究内容相关性较好。

1.3初拟指标体系草案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情况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后,研究小组成员制定了专家函询表,包括说明信、问卷正文及专家基本信息。初步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分解为6项(表1),二级指标23项。专家按照Likert5级评分进行评价。(最重要赋值5分,最不重要赋值1分)

1.4专家咨询

在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草案基础上,课题领导协调小组设计出专家咨询表及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亲自发放或E-mail方式发放并回收专家咨询表。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3和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用频数、构成比、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权威程度用指标的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及协调系数表示。缺失值处理:及时审核咨询表信息,减少缺失值的出现;对出现的缺失值,赋予均值以减少数据的损失。

2结果

2.1专家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两轮函询的14名专家均为副高级或以上高级职称,职称结构:教授、主任护师、主任医师共8名,占57.14%;副教授、副主任护师、副主任医师6名,占42.85%。年龄结构:30~39岁1名,占7.14%;40~49岁9名,占64.28%;50~59岁4名,占28.57%。学历结构:大专1名,占7.14%;本科10名,占71.42%;硕士2名,占14.28%,博士及以上1名,占7.14%。

2.2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2.2.1专家的积极程度

积极系数主要反映在专家函询表的回收率上,回收率的高低能说明专家对该项目研究的关心程度,也是进行专家咨询的关键。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函询,两轮均发放专家函询表20份,每轮均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每轮函询均认真完成表格,部分专家还对指标内涵及指标分级提出建议和意见,并通过书面或来电等方式针对一些问题给予指导和探讨。

2.2.2专家对本研究课题的权威系数(Cr)

Cr取决于专家自评熟悉程度(Ca)及判断依据(CS),Cr=(Ca+Cs)/2,一般认为Cr大于0.70即为信度较好。本研究中Ca=0.92,Cs=0.84,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

2.2.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分析

协调系数反映全部专家对全部指标评判意见的协调程度,用W表示,W越接近1,表明专家对指标结构认同的一致程度越高,所有指标的协调程度越好,结果越可靠。显著性检验是专家一致程度的可信检验。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8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713。同时,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4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经过两轮调查、整理和分析,确定了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3.1运用Delphi法的科学性

Delphi法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后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并主要作为决策分析、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再通过综合、整理、归纳后反馈给专家并提出新的论证,多轮论证后得到一个可靠性较大且比较一致的意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初步拟订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Delphi法搜集妇产科领域专家和妇产科专业教育者对评价体系进行咨询论证,依据咨询结果构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果分析显示: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熟悉系数、专家判断系数等均表明专家参与积极性较高;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可以认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13,说明专家意见认可程度非常高,协调性好。

3.2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6项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理论学习能力赋值最高,包括了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文献检索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4个方面。在本科教学中,专家认为要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并掌握除开专业理论知识外的英语、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同样,专家们认为妇产科护理学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外,临床学习能力也十分重要,包括临床上主动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病情和用药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这说明专家认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强化巩固理论知识,另外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要培养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和观察能力。在一级指标中专业精神和慎独素质被认为仅次于理论和临床学习,强调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慎独性,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目前随着健康定义的扩展,需要临床将患者的生理、心理作为整体来护理,所以对即将转型为临床护士的护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患者需求。护生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要求护生自己学会自我调节,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为患者提供护理。另外专家们认为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是在妇产科教学中需要被关注的方面,这包括关爱妇产科病人,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将护理伦理学知识运用到妇产科护理中,并且要学习和掌握与母婴相关的法律知识。

4小结

妇产科理论知识范文第3篇

妇产科学专业属于临床医学专业,通过5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学生需要保持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特色和要求,同时具备妇产科学专业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加大人文知识学习

医学生综合能力是指具备人文知识、专业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1-3]在课程学习时,安排系列人文选修课包括医学发展史、医学导论、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循证医学和医学思维与创新等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德,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懂得医生的特殊社会角色和地位,充分理解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解除人类病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医学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培养他们追求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诚实、严谨和正直的科学态度。一旦进入社会,能够很快适应医生的角色。在学习临床课过程中,设定师生交流的固定时间,促进教师和学生学习过程的交流。在强化人文课程学习的同时,强化外语学习,并设置包括临床研究方法、医学专业英语、临床医学进展、英语网络自学等课程,为将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全面发展。

(二)理论课模块的建立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学校后,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安排辅修内容学习,而且不影响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学习,这是医学教育存在的共同矛盾。辅修妇产科学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三年级临床课学习妇产科课程时,可以把妇产科学一门课程拓展为妇产科学课程模块,妇产科学课程模块包括产科学、妇科学、妇产科手术与治疗学、生殖医学与计划生育,通过妇产科学课程模块的学习,拓展辅修学生的妇产科专业知识,夯实妇产科学基础知识,提供最新妇产科学知识进展,使辅修妇产科课程的学生在妇产科知识结构方面达到住院医师水平,有利于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

(三)加强课程学习过程中评估

国内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一门课程的学习只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考试,平时缺少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和监控,有些学生往往平时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只是学期末才突击,因而知识的掌握往往不尽如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辅修妇产科学生妇产科模块课程学习过程中,最终成绩由多个部分构成,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安排两次测验,各占总成绩20%,期末考试占60%,以促进学生自我努力,不断学习。

二、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包括人文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临床实践技能包括临床疾病诊断和处理能力[6,7]。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医学教育中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一)调整现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紧紧围绕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和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调整和安排理论考试模式、题型使其与执业医师考试接轨。建立了妇产科学试题库、试卷库从而使得考教分离,并优化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开展引入PBL教学法,在妇产科课程开展以临床病例为主导的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觉得妇产科课程学习生动有趣;融合临床医学基础课知识如解剖学与妇产科手术,组织胚胎学与妊娠、流产、不孕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临床处理联系起来,有助于临床理论知识的贯穿和了解,并易于掌握。

(二)安排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早接触临床

安排学生在大二和大三暑期到医院了解和熟悉医院的工作流程,体验医院工作氛围,特别是与病人的沟通技能,通过暑期在医院的短期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妇产科工作的复杂性、严谨性,同时也为后期的妇产科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安排学生参与查房、门诊及手术,通过早接触临床病例,使学生得以改善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在临床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爱心,培养与病人交流的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了解和掌握临床技能的意识。

(三)实施四级技能培训

当前,社会医疗环境不太宽松,学生在临床动手机会明显减少,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临床技能学习和训练平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临床四级技能培训,将基础护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及儿科学常用诊疗技术整合分成四级培训内容,在技能实验室进行内外妇儿各项临床操作培训,突出临床技能的基本功训练,体现临床技能培训的阶段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在不同的学期开设不同的训练课程,让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就通过训练初步熟悉临床技能。

(四)实习前培训

在进入长达一年的临床实习之前,对学生进行短暂的实习前培训,内容包括实习前教育,再次利用模拟器具强化临床基本功训练和规范化培养,有利于学生进入临床后能很快进入实习医生的角色,适应临床工作。

(五)强化临床技能培训

辅修妇产科学生按照实纲,在妇产科科室实习长达4个月,强化妇产科临床技能培训,分别安排在妇科、产科、计划生育手术室轮转,实行导师制一对一带教,使其完成实习教学计划规定的实习任务,熟练和掌握妇产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出科考试包括妇产科临床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如产科的四部触诊、骨盆检查、妇科的双合诊、后穹窿穿刺等。

三、多种考核模式

辅修妇产科学专业方向的考核包括理论和实践能力考核。除以上多种理论考核方法,在临床实践环节采取以下方法来评估实习过程和结果。

(一)监控实习带教质量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辅修妇产科专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和辅修妇产科专业学生座谈会,了解和发现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予以调整和完善培养体系,使教学和管理更科学化和合理化。在学生一年的临床实习期间,要求实习学生按照实纲完成相应的临床工作,如20份以上临床病历的书写,参加外科、妇产科手术及内科、儿科操作,具体到每一项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的数量、参加手术的种类和次数,所有这些操作均需记录在实习手册上,并要求老师签字。

(二)分阶段考核及综合

在实习期间,进行三轮理论实习考试,考核通过不同时间、不同科室实习所需掌握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能力,最终作为实习理论毕业考试成绩,毕业考试不及格则延长实习时间推迟毕业。

(三)毕业前培训和考试

妇产科理论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妇产科实习生;多元化教学模式;带教

妇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临床医学课程。该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妇产科学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实习生进行带教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可借助各种有利的条件帮助其熟练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1]。为了进一步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对妇产科实习生进行带教中的应用价值,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某医院实习的100名妇产科实习生。根据采取带教方式的不同将这些实习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名实习生。在观察组实习生中,有男性19例,女性31例;其年龄为21~26岁,平均年龄为(24.2±2.4)岁。在对照组实习生中,有男性18例,女性32例;其年龄为23~28岁,平均年龄为(24.7±2.6)岁。两组实习生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带教方法

采用常规模式对对照组实习生进行带教。方法是:带教老师为本组的实习生进行授课,1次/周。在每天的晨会上,带教老师向实习生提问,并对其回答做出点评。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对观察组实习生进行带教。方法是:1)带教老师选取经典案例,结合相关的教学知识进行教学。带教老师以选取的经典案例作为中心,让实习生结合既往学习的知识探讨解决的方案[2]。2)带教老师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借助文字、表格、影音资料向实习生展示教学的知识点。3)带教老师选取具有显著差异的病例资料,要求实习生对比两个病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使其掌握易混淆的知识点[3]。4)在教学前,带教老师选择好典型病例,将本组的实习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名实习生组成。带教老师指定1名实习生担任患者的角色,由另2名实习生担任医生的角色,对“患者”进行问诊,必要时由带教老师及时进行补充问诊内容[4-5]。

1.3带教效果的评定标准

1)带教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内容,每部分的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实习生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越好。2)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实习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该调查表分为完全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总满意率=(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的比较

带教后,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得分和操作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实习生对带教方法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详情见表2。

妇产科理论知识范文第5篇

1男生在妇产科实习中的现状

1.1男实习生缺乏实习积极性

妇产科所有患者均为女性,且检查往往涉及患者的隐私,男生毕业后大多不愿从事妇产科工作,部分男生认为学了也无用处,放弃妇产科实习;另外,部分男生在诊疗中缺乏信心,害怕病人不接受,遭到拒绝后觉得尴尬,甚至少部分男实习生因个人心理作用,不愿在妇产科实习中积极表现;还有一部分男生因为专升本、就业等因素与实习时间冲突而忽视妇产科实习,这些原因均导致了男实习生在妇产科实习阶段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1.2教师缺乏带教意识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医院不同程度的存在重医轻教的现象,把医疗工作作为主要任务,教学工作为次要任务,加上男生在妇产科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教师认为其今后从事妇产科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不重视对男生的妇产科临床教学;另外,近年来病人的维权意识加强,医患隐私纠纷加剧,部分临床教师因本身医务工作繁重,更加不愿动员病人配合临床教学,临床操作能不带学生就尽量不带,更不用说在临床操作中耐心讲解。还有,教师本身的带教能力高低也直接影响实习质量,初级职称教师带教经验相对缺乏,不如中级职称教师带教经验丰富,而高级职称教师工作繁忙带教时间又相对不充裕。

1.3社会影响及患者抵触

妇产科存在其专业的特殊性,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检查及操作常涉及病人隐私。受传统观念影响,女性患者往往对男性妇产科医师存在抵触心理,更加不能接受男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检查。其次,专科男生由于学制短、基础知识不牢固,缺乏医患沟通的能力及技巧,往往造成患者不信任,有被实习的感觉,对实习生很抵触。有的患者家属甚至拒绝实习生进行教学观摩,认为侵犯其隐私,这一现象在产科患者中更为常见,致使部分学生失去了产科实习的教学机会。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部分医院出于对医疗安全和规范管理的考虑,不准实习生书写正式病历或其它医疗文件,并限制了部分临床技能操作,实习生的实际操作机会减少,严重影响了实习生的积极性,降低了实习质量。

2改善实习现状的对策

2.1提高男实习生对妇产科实习重要性的认识

妇产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女性生殖系统只是整个人体的一部分,它和人体的其他系统不可分割,那么妇产科学和其他临床医学学科间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交叉。临床医学学科间是相通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有许多疾病需要与妇产科疾病进行鉴别。另外,就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专科生毕业以后,很大一部分学生将会到基层就业[1],成为一名全科医生,他所面临的是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科疾病的病人,没有全面的医学知识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实习生要摆正实习、专升本和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到平衡,临床实习和理论知识学习同等重要,临床经验欠缺必然会使自己在今后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加上专科生本身学制短,基础理论知识不牢固,通过实习可以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2.2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带教意识

临床带教教师应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对待带教工作,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由于世俗观念的影响,男实习生在妇产科实习中往往存在较多的顾虑,带教教师要宣传妇产科届的楷模[2],例如曹泽毅、郎景和、沈铿等优秀的妇产科界男专家,增强男实习生学好妇产科的信心,消除其对学习顾虑,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告诉他们摆正思想,对待病人有同情心、责任心,摈弃世俗观念,树立高尚的医德,救死扶伤。加强医患沟通,转变患者思想,使其认识到带教工作是培养下一代医学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在医生面前没有性别差异,一切以缓解患者的痛苦为目的,积极的配合临床教学工作。同时,鼓励男实习生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在病人面前要充满自信、从容镇定,加强医患沟通,树立良好的医生形象,赢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另外,带教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督促其遵守实习纪律,严格执行出科制度。实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考评,不符合要求者应适当延长其实习期限,以确保实习质量。

2.3教学方式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