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学生工作调研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将研究性学习理念引入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有利于培养社团成员的创新素质,提高社团建设的层次和水平。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校方的支持,需要导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评价社团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是重过程、轻结果。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志趣相投、爱好一致的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体,具有自发性、自主性、专门性、开放性等特点,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非常契合。本文以江南大学行知教育调研团为例探讨研究性学习理念在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的应用。
一、培育新型的社团学习活动方式
研究性学习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获取知识并最终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一种积极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行知教育调研团将社团活动定位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按照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设定学习目标、研究内容、组织方式。
1.学习目标具有生成性
研究性学习注重鼓励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加工、组织,提出疑问并进行新的探索。行知教育调研团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后,选取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判断、推理、概括,最终生成问题的答案。调研团各项活动均以学习和发展为目的,其学习目标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具有生成性的特点。
2.研究内容具有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活动,研究内容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纵观调研团近五年的调研报告,学生的研究学科涉及教育、心理、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研究对象涉及大中小学生、教师、农民等不同群体,研究内容包括教育公平、中小学课程改革、青少年公民意识、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就业、新农村建设等内容。面对各类社会教育问题,学生自由思考、自由选择,研究内容真正体现了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充分满足了学生个体的探究欲望。
3.组织方式具有灵活性
采用探究性的活动方式,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文献收集、方案设计、实地调研、小组交流、报告撰写等
多个环节。在组织过程中,行知教育调研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活动情境。
二、建立“基于问题的学习”的运行模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指的是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具体过程为:提出问题或假设,针对问题或假设进行观察或实验,给出描述或解释、接受或拒绝假设、获得问题的答案。行知教育调研团采用“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结合社团自身特点,建立起一套健康的运行模式。
1.制定项目规划
每学年初,调研团都在师生中征集项目选题,要求选题要来自社会生活,具有非预测性、多学科知识交叉等特点,值得进行深度研究,且学生有能力驾驭。认真筛选后社团制订项目研究的总体计划,明确研究周期及工作推进时间表,研究一般以一个学年为一个周期。
2.组建合作小组
研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在遵循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考虑成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差异,进行合理组合,尽可能做到互补、互助。小组内根据成员的兴趣和特长,选取本小组的研究项目,并进行初步论证。
3.聘请指导教师
社团根据选题为各小组聘请相关专业教师或行业专家对项目研究进行指导。学生就项目研究主动与导师沟通、协商,对选题进行充分论证。
4.开展基础培训
由于社团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专业学习程度的差异较大,社团需对成员展开相关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5.制订实施方案
各组成员自主围绕研究课题收集相关资料,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共同围绕课题的有效开展与实现展开互动式讨论,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和制订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合作小组充分发挥成员专业互补的优势,尽可能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提倡和鼓励发散式的见解、观点。
6.实施与体验
根据实施方案,合作小组开始有序地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发放问卷等调研工作,并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抽象和反思。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小组成员可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直至研究目标的基本实现。
7.进行成果交流
在研究方案实施过程中,项目小组要通过中期汇报等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在调研完成之后,小组成员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提炼,形成调研报告。社团要组织答辩、讨论等,让成员研究成果、交流学习感受、进行体验。
三、形成健康发展的社团文化
1.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
调研团拥有自己的章程,制定了一系列管理细则,确保招新考核、导师聘任、课题开题报告会、中期汇报会、总结评奖、论文汇编等环节能够规范有序地开展,并且产生了一批优秀成果。
2.营造平等合作的氛围
小组合作是调研团成员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用的组织方式,一般由3~5名学生组成一个课题组,每个课题组均有专业导师。平等合作的氛围使各种观点能够在交流中碰撞,从而产生视角独特、思辨性强的调研报告。
3.培养踏实严谨的作风
调研团倡导“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的理念,要求成员尊重事实,独立思考。成员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要检索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艰苦的实地调查,还要处理成批的数据,这一过程也培养了社团成员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克服困难、不断进取的品质。
四、对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1.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配备导师
社团导师要在课题的提供、筛选、确定,研究方案的设计与论证,具体实施等过程中与社团成员一起进行研究探讨。导师应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尽可能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灵感和探索的热情,其职能是“指导”“引导”,而不是“领导”。
2.评价社团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是重过程、轻结果
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应更重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得的成长,重视能力目标、情意目标和知识目标的实现。因此,对高校社团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必须用一种动态的眼光去考量过程,而不是用静态的目光聚集结果。
3.高校学生社团需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社团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避免出现社团组织松散、运作不规范、成员流动性大、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社团还要重视提高成员素质,在招录新成员时要注重考察他们的基本科研能力、课程学习情况以及个人综合素质,新成员招录来后要帮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凝聚力强的团队。
4.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学校的支持
高校学生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是社团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的创新,社团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学生社团特别是学术科研型社团通过研究性学习开展调查研究、科技创造活动,指导他们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丰富内容、扩大参与面,帮助他们聘请导师,并在经费投入、评奖评优中予以倾斜。还要努力在全校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采取开放、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为社团实施研究性学习创设更为理想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邹尚智.研究性学习指南[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关键词】学生评价制度;制约因素;分析
高校学生评价制度作为规范高校学生评价秩序、保障学生评价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制度,是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评价制度已取得很多成绩,但是,在本质上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重共性、轻个性,重鉴定、轻发展,严重制约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操作层面、保障层面探讨制约高校学生评价制度的因素,为加强和完善高校发展性学生评价制度提供现实依据。
一、观念层面:发展性评价理念认识不到位
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实施发展性评价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和落脚点。发展性评价具有促进教育教学发展、促进课程发展、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的职能。在构建创新型社会中,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教育需求,为了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实现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渴求,实施发展性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高校学生评价过程中,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教师、学生,对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作用均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使高校发展性学生评价流于形式主义,形似发展,本在应试。
高校在全面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简单地将素质教育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等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二者共同的目的,但其本质差别在于:素质教育评价实质上是以素质发展(或者说是学生素质发展)为导向的教育评价,而发展性评价是人的主体发展为根本的教育评价,后者是比前者更高层次的评价活动。与此同时,对素质教育本身的认识误区也直接导致对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歪曲理解。素质教育所指的素质是以人的个体全面素质为基础的,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是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是先天素质与后天发展的多维度、多元素的整体素质。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背下,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评价由单一的知识领域扩展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测评,增加学生的平时表现性评价、文、体、美、劳方面的综合考核,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突破单一的知识评价,但其本质仍然是应试教育理念下的选拔性评价,统一的评价标准、学生被动的接受评价、评价结果仍然是以分数来进行选拔和奖励。这种认识层面上的因素严重制约着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因而导致的高校学生评价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评价功能的真正发挥。
二、制度层面:学生评价规章制度不完善
学生评价工作是高校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学校管理的基础。高校学生评价作为学校层面的基本评价活动,具有明显的校本化特征。高校依据国家宏观的教育方针战略、教育评价以及人才评价制度的总目标,具体制定符合本校发展实际的学生评价制度体系,以保障高校学生评价工作的有据、有序、有效开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展性学生评价理念贯彻执行不彻底,学生评价的发展性缺失。主要表现在:高校学生评价的规章制度的目标不明确,学生评价只重视对具体的方案的操作性描述,缺少对学生评价目标的研究,导致评价方案与学校评价目的脱节,难以实现评价的作用;重视评价结果,忽视学生评价的过程,无论是社会、高校、教师还是学生本身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关注程度,无一例外都远远超过了对学生在学习中究竟“获得了什么、体验了什么”的关注。发展性评价的对象是人,是对人的综合性的、全面性的、经常性的评价,不仅是对外在显性发展情况的评价,还是对学生一些内隐的、潜在发展的评价,是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对学生评价结果的关注只会导致学生评价停留于浅显层次的评价,违背素质教育理论的发展要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初衷相悖。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学生评价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完善,高校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不健全。高校并没有明确学生评价的根本方向,也没有将学生评价工作纳入到学校管理层面的高度,高校领导对学生评价工作的重视不够,学生评价机构体制不完善,学生评价制度不健全,相应的对学生评价的结果反馈也缺少明确的指导。学生获悉学习评价结果后,只是当成对自已在某个阶段学习发展状况的简要概况,对于学习评价中所发现的问题知之甚少,也缺少必要的改进和指导。长期以来,导致学生对于评价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会对评价活动产生排斥效应,机械地为“评价”而“评价”。
三、操作层面:发展性学生评价实践主体性缺失
发展性评价不是单一的评价,而是具有多元的评价标准、动态的评价过程、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全面的评价内容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评价对象的主体性,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征。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目的、标准、内容、方法、结果都应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对高校现行的学生评价制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高校学生评价制度的实践无论是在评价前、评价中、还是在评价后,学生都处于评价活动的边缘地带。具体表现在:
(一)制定评价方案环节。教育评价方案是实施教育评价工作的计划,是实现教育评价目的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是教育评价的纲领性文件。高校学生评价方案在制定前缺少必要的调研工作,缺少对现行学生评价优势与不足的分析,忽视学生对评价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与建议权,使教育评价方案的制定往往只体现管理者、决策者以及教师的意志,评价并没有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评价实施环节。目前高校的学生评价主要采用考试、测评、评比等方式进行,评价的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都是既定的,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只是被动的执行者,教师很少告知学生评价目标是什么,导致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盲目、被动的发展。
(三)评价结果反馈环节。学生评价结果是发现学生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的依据,是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基础。现行学生评价的结果利用只局限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分析,评价是为改革教学服务的,学生的发展则次之。
四、保障层面:教师、学生评价意识和评价素养滞后
发展性学生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学生评价活动实践中,教师和学生是学生评价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执行者,教师和学生对评价的理解,以及参与评价的能力素质直接决定着发展性学生评价工作的成败。
一方面,高校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重科学研究轻教育教学的现象,直接导致教师对教育教学研究的动力不足,教师教育评价素养不高。教师很少主动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理念,忽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探索,课程教学形式因循守旧,难于创新,忽视评价工作对学生、对课程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制约发展性学生评价活动开展的关键。
另一方面,学生作为现代学习评价活动的主体、重要参与者,与传统的学生评价中学生的角色完全不同。发展性学生评价主张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合作学习评价等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学生有效地参与评价是发展性学生评价区别于其它评价方式的重要特征。目前,在学生评价活动中,学生对于发展性学生评价本质认识不足,对于自己在评价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不清晰,评价带有片面的主观色彩和情感因素,难以客观的反映学生评价活动的事实。这两个方面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高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评价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对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关注不够,造成教育评价观念与教育评价实践不相适应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邢维全.美国高校考试评价制度的启示[J].高教论坛,2009(6).
[2] 韩德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内涵[J].科技信息(科学教育,2008(17).
[3] 戴家干.从考试到评价:教育改革的时代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07(2).
作者简介: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实践研究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抓手。在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是遵循大学生教育规律和成人成才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生公寓文化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校园文化教育工作实效的有意义探索。
一、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1.1项目管理的内涵
项目通常是指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服务或结构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项目侧重于过程。一个项目通常包括三个因素:确定的目标、明确的开始与结束时间、既定的预算。
项目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科学,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科学管理方式。它以系统论为指导,以现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特有的组织形式,实现项目全过程的总和动态管理,从而有效完成项目任务。[1]项目管理对项目进行组织管理,可以更好地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或困难,最大程度地优化所需资源配置,做到项目在特定的范围、有限的时间、预定的成本及质量之间的相对平衡。
1.2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是指以学生公寓为主要载体,形成、体现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伴随大学生思想、认知、性格、追求的不断碰撞、磨合直至互相融合,最终形成极富凝聚力的文化氛围。[2]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是依托学生公寓这一载体免费论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的一次性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起止时间明确、参与对象明确、活动预算简单等特点。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是指将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的各项具体活动视为一个个项目,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对具体活动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以具体的项目带动物力、人力方面的资源整合,通过建立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控制、收尾、考核评估的管理体系,增强校园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工作运行模式。具体而言,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学生工作处作为学生公寓主管部门,在制定学生公寓文化教育工作计划时进行项目统筹规划,提出总体要求,实施目标化管理,建立文化活动时间安排表,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采取招投标制度进行立项操作,通过公平竞争、公开评审,采取项目负责人制度,做到目标到位、责任到人。
1.3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意义
将项目管理引入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管理,有利于优化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管理,充分调动大学生组织和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校园文化真正地走到大学生生活中去,增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近几年来,莆田学院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中也尝试实施项目化管理模式,如每年一届学生公寓文化节就是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中运用项目化管理的成功案例。通过组织“好学风”优秀宿舍评选大赛、“宿舍文化风尚大赛”、“寝室舍标设计大赛”、“安全知识知多少”之社区安全教育主题海报设计大赛、“迎奥运、树新风”之社区文明标语征集大赛、“节约我先行”之社区节能宿舍评选大赛等活动,运用项目管理的目标导向、过程控制、团队激励、绩效评估等专业理论,充分利用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做到责任到人、专款专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流程
2.1酝酿准备阶段
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学生工作处负责牵头组织实施,专家组经过调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总体构想,明确教育总体目标,确立正确导向。其次免费论文,进行目标任务分解。对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任务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选择适合项目化管理的任务,确定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制定并公布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申报指南,面向全校师生公开征集公寓文化活动方案,营造“人人可以申报,人人可以参与”的氛围。。
2.2项目申报与审批
在立项通知公布之后,申报活动的学生团体必须在了解学校的情况以及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各项具体规定的基础上,深入调查学生的活动意向和需求、活动场地情况,并对活动的开展时间、地点、规模、主题、内容、形式作出详细的计划或实施方案,在充分论证之后向学生工作处投递活动计划书,参与项目申报。活动计划书须体现时代特色,能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对广大学生具有吸引力,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一定的校园影响力。
在审批环节中,由学生工作处统一组织活动立项评审,对所有活动项目计划书的可行性、影响力、内容、活动形式、安全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核,保证审批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立项。
2.3项目实施与监控
项目实施与监控是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主体部分。通过审核的立项活动项目,由学生工作处与活动主要负责人签订《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立项协议书》,以协议书的方式确保活动任务的正常开展和配套经费的及时落实。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立项的计划书不得擅自改变,在活动的实施阶段,学生工作处组织立项活动督查小组对活动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及督导,检查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及活动组织者是否按照计划开展活动,活动进度是否符合计划的要求,活动经费是否合理使用。学生工作处对活动项目进行中期评测,如发现活动项目负责人未按计划开展活动,或是活动方案执行难度大,或是活动经费不合理使用,则可以中指活动项目的实施,停止拨款、撤销立项的处理,做到尽量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2.4项目验收与评价
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与传统活动管理方式的最重要区别之处就在于活动项目的验收与评价环节。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运行结束之后,活动项目负责人应做好活动项目的工作总结,全面总结出活动的成功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向学生工作处提交文本材、图片、DV等多种形式的资料,积极配合学生工作处进行活动项目的审核与验收工作。学生工作处组织验收专家组对活动项目进行全面的、最终的评审和反馈,根据活动项目的开展情况、成效、影响力等,评选出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精品项目、优秀项目、合格项目以及不合格项目;同时对活动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次该负责人或团体申报立项的参考指标。
项目验收结束后,学生工作处要做出公正的评价免费论文,及时兑现奖励和处罚,及时表扬和奖励开展得好的活动项目;批评不合格项目的负责人及申报团队。活动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宣传,可在校内媒体中开辟学生公寓文化活动专栏,广泛交流活动项目开展的经验,也可对成功的活动项目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推动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把握的原则
3.1坚持资源整合原则
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常常出现部门之间、院系之间各自规划,各行其事,未能形成有效的“齐抓共管”的局面,资源整合也无法得到实现。在有限的资源得不到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重复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组织内外的各种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化解项目矛盾与冲突,提高项目资源利用效率。[3]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深入调研,精心规划,围绕大学生的成人成才需要科学设置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总目标,完善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具体项目的申报指南,严把活动立项审批关,对申报的同类相似的活动项目,采取合并立项的方法,倡导竞争与合作,避免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重复开展的情况出现,有效地整合资源,以最低的成本去达到最好的效果。
3.2坚持强化负责人责任原则
立项项目的实施与管理过程中能否按计划开展,人力物力是否到位、经费是否合理使用,这些都与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是紧密相连的。活动项目通过立项之后,倘若项目管理部门放开初期管理,项目负责人责任心不够,待到活动中后期才开始管理,则会延误了活动项目实施的最佳时机,活动效果可想而知。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如何提高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如何变活动项目负责人的被动管理为积极管理?总的来说,只有坚持强化负责人责任原则,加强负责人的项目管理技能和经验培训,结合往届优秀项目案例,培养负责人项目管理所需要的策划、组织、公关等方面的能力,强调负责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宣传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管理的规则和实施办法免费论文,以及项目成果的鉴定办法和具体标准。通过强化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促使项目负责人在通过立项审批时,能够明确其工作职责,能按照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管理的具体要求,及时着手开展工作,如进行活动人员安排、进行活动的前期宣传、协调解决活动场地的使用问题、合理安排经费预算等等。在项目的实施与监控环节,通过立项活动督查小组的不定期抽查与督导,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全局意识、进度意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加强,有利于项目负责人有效地、保质保量地开展活动。
3.3坚持过程监督原则
在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监督是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实施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化管理过程中,应坚持过程监督原则。学生公寓文化立项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给予重视和监督,任何一个环节的完成情况都可能影响到其他环节的完成,进而导致整个活动项目无法按时保质完成。项目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有立项活动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和督导,与活动项目团队进行有效沟通,直观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意见,协助解决问题。
项目管理应用到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管理中,实现了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对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生公寓文化活动项目的具体实践,搭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平台,激发大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卫兵,王务均.大学生廉洁教育项目化管理的基本内涵及运行机制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
[2]刘建荣.探索公寓文化建设途径,强化公寓文化功能[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
[3]郝丽丽,宋岩,蔡慧慧.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品牌 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心·阳光”微公益活动
学生工作是高校实现优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建设优良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形势下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对高校克服同质化倾向、合理定位并办出特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品牌、走特色发展之路,不仅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选择,已经成为体现高水平学生工作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厘清“高校学生工作品牌”的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以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心·阳光”微公益活动为例,介绍活动的主要做法,并对取得的经验作深入剖析,为高校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一、高校学生工作品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品牌的英文释义Brand,源出古挪威文Brandr,意为“烧灼”,人们最初用这种方式来标记家畜等需要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私有财产。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一书中采用了美国营销协会对品牌的定义,他指出:一般意义上,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
学术界对“高校学生工作品牌”的内涵至今没有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工作品牌”是以品牌管理为工具,对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且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具有优质性、独特性和稳定性的学生工作载体以品牌的形式固定其模式,它是高校学生工作领域优秀成果的积淀和浓缩。当前,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化建设在理论上推陈出新、在实践中深入发展,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项各类基金将“高校学生工作品牌”作为研究课题予以资助,各高校则紧密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提出诸多品牌发展战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认为,将“品牌”的概念引入高校学生工作,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现实意义。
1.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导趋势,是符合教育发展方向的教育理念,学生工作品牌的创建不仅体现了高校特色,更全面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总的要求。通过关注学生的全面需求,将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教学方法、团学活动等作为重点项目进行品牌打造,为其不断注入最新的科技、文化成果,调整、充实和完善其内容和方法,发挥适应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此外,品牌打造本身就是创造力的竞争,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的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从而改变“应试教育”下亦步亦趋的局面,在传播高校学生工作有益经验与办学特色的同时,顺应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实现教育规划提出的既定目标。
2.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创建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全面进行素质教育为核心内容,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一项综合性工程。创建高校学生工作品牌,要求高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包括素质教育、综合测评、社团活动、就业创业、生活学习、学风建设等在内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成才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和教育,从而积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通过创建学生工作品牌,既保证了学生工作品牌从实践中来最终回到实践中去,又为下一个品牌创建的周期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后备军,而作为首要目的的人才培养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路和理念,则始终贯穿其中。
二、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心·阳光”微公益活动的探索实践
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心·阳光”微公益活动作为金科院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学生工作品牌活动,是一项针对社会特殊群体的公益项目,以关注聋哑儿童、农民工子弟、留守儿童为主,利用师生的专业优势,定期进行义务艺术培训,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通过美育手段帮助这些特殊人群化解心理危机,顺利就业,尽快融入社会。活动自启动以来,已多次深入幼儿园、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志愿服务,举办各种公益海报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项目化运作,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是学生工作一直以来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心·阳光”微公益活动以项目化模式开展,较为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将“心·阳光”微公益活动设计为绘画疗法——关心他(她)成长、微博空间——关爱他(她)心灵和公益海报——关注他(她)世界三个子项目,将美术、电脑、绘画、唱歌、舞蹈、朗诵、工艺品制作、插花艺术、服装设计与裁剪、篮球、科技与生活等培训班,以及法制宣传、环保调研、主题参观、访问资助贫困生家庭、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各项活动整体打包、融入到各个子项目之中,每个子项目又将时间、地点落实到人员,并详细列出经费预算,对要注意的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都以“注意事项”的形式一一列出。这些做法,为激发大学生参与热情、达到预期目标夯实了基础。
2.专业化引导,提高学生深入实践活动的水平和效率。在当前高校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中,有的项目跟大学生的专业结合得不紧密,无法真正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这样就很难使实践活动的水平和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心·阳光”微公益活动在设计之初就紧扣学生的专业特点,扬己之长、避己所短,真正做到实践活动水平和效益“双赢”,不仅达到了活动预期的效果,还让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绘画疗法——关心他(她)成长活动,是让绘画者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在绘画过程中获得缓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微博空间——关爱他(她)心灵活动,是开通“心·阳光”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介绍绘画疗法,实时报道团队活动情况,选取典型案例进行交流分享。公益海报——关注他(她)世界活动,是以“海报展”的方式,通过志愿者的视角将人们的视觉引入特殊儿童这一群体,引发更多团体和个人的关注。这三个专业化子项目的举办,发挥了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社会化深入,发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大学生实践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是这项活动本身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感染力,只有具备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一项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的实践活动,才能将育人功能得以发挥,否则就成了“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其效果就很难得以保证。然而,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青年学生,如果不走入社会、不融入社会,就很难对社会有更加理性的认识。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心·阳光”微公益活动紧扣“社会化深入”的思路,将主要活动放在了“校园外、社会”上。“心·阳光”微公益活动启动实施以来,长期在学校所在的南京市江宁区幼儿园开展支教活动,2012年暑期还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赴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中心小学、扬州市宝应镇安宜泰山东村社区等单位举行实践活动,以生动的现实、鲜活的事例作为教育学生的载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关于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创建的思考
1.项目化运作,是品牌建设的前提基础。将项目化管理的方式用于培育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就是把学生工作具体活动视为“项目”,进行项目设计:通过项目申报、项目审批、项目运作、项目检查、项目验收等程序,实行项目化管理。学生工作项目化管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引入竞争机制、强化主体地位等特点,决定了学生工作可能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项目化运作中要突出“三贴近”原则。“三贴近”原则的核心就是要立足于基本国情,把深化和增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作为中心任务,使大学生的品牌活动更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就是要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使大学生的品牌活动富于生活气息,反映生活本质。
2.专业化引导,是品牌建设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毕竟是“纸”上的设想,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展开时,现实是生动、丰富、复杂、变化的,大学生的思想也显得异常活跃。为防止游山玩水、放任自流,甚至走向预期的反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专业化引导必不可少。专业化引导的过程,在内容上要体现思想性,在方法上要体现因势利导,在载体上要紧扣学生的专业特点。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较浅,观察、分析问题时,难免表面化、片面性,缺乏全面、深刻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样的社会现象,他们会得出各种不同的答案。因此,要用正确的标准、正确的价值判断体系亦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事物做出判断,帮助学生结合实际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了解国情,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全面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
3.社会化深入,是品牌建设深化的有效推力。大学生社会品牌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还要深入到“内心”,触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这是大学生开展活动应当达到的深度。深入“内心”,就要深入社会、深入实际,将理论所学与实际运用在“社会化”的框架下得到有机融合,引导学生联系所学,有所触动、有所警醒、有所觉悟、有所行动、有所提高,最终达到认识社会的目的。其次要在方法上体现因势利导,避免说教,避免“大话、空话”,应当从学生的思想状况、认识水平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事实的客观性和雄辩性,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肖永忠.关于高校打造学生工作品牌的若干思考[J].管理教育,2008,11.
[2]鲁良.论学生工作的品牌战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VOL7(1).
摘要: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颁布,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规范与标准。高校可以借鉴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对辅导员的行为风险进行系统梳理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参照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遵照“思想为先、调研为基、学习为本、实践为要、总结为重”的职业能力提升策略,着力增强辅导员的风险价值认同度,努力提升辅导员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和风险监控能力,从而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寻找着力点和突破口。
关键词:
风险管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路径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建设的依据和标准,为全面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提供了重要保障。《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等进行了规范与要求。依据职业能力标准,如何快速提升辅导员自身的职业能力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因此,选取合适的视角,选择科学的方法,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载体和路径开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风险管理理论为视角,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行为风险进行分析,并据此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路径进行探讨,以期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提供借鉴。
一、风险管理理论与高校辅导员的行为风险
关于风险的定义,学术界讨论颇多,界定也不尽一致。美国学者威特雷认为,风险是关于不愿意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的客观体现。美国经济学家奈特指出,风险是可测的不确定性。美国教授威廉姆斯认为,风险是在给定情况下和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日本学者武井勋认为,风险是特定环境和特定期间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1]。目前,国内经济学界认为,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统计学界认为,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决策理论界认为,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2]。综合以上几种观点不难发现,风险本质上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因此,笔者认为风险是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的损失不确定性。“风险管理”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所罗门•许布纳于1930年首次提出,是指风险管理者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方法,消除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所带来损失的管理过程。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以学科的形式发展起来,目前作为一门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管理科学,已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基本程序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和风险监控四个环节,构成了风险管理周期循环的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运用感知、判断或归类的方式,系统、连续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是风险管理过程的起点,也是其他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风险评估是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定性或定量分析各类风险源对损失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分析各类风险源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大小,从而筛选出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风险。风险决策是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达到减轻风险事件发生时的损失或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决策过程,此环节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的关键。风险监控是对决策方案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客观评价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反馈信息,为未来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借鉴,此环节助推风险管理闭环良性循环的形成[3]。四个环节相互独立,存在着依次递进的逻辑关系。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在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过程中,预期的工作目标与实际的工作效果难免存在偏差,由偏差带来的损失也是不确定的。笔者将这一损失的不确定性定义为辅导员的行为风险。辅导员的工作实践存在风险,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从风险管理的视角研究辅导员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风险扫描
风险是与生存实践相伴随的普遍现象,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高校辅导员工作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当今时代,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日益多样,高校辅导员在教育、管理、服务学生过程中的风险更是不断凸显,涉及诸多方面。笔者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工作积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日常服务三个维度全面梳理了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风险类型。如表1所示。按照引发风险的载体不同,将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为主体风险、客体风险、环境风险和媒介风险。按照风险产生的环境不同,将高校辅导员在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为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和制度机制风险。按照风险带来的损失不同,将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日常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为责任风险、道德风险、信任风险和声誉风险[4]。
三、风险管理与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耦合性
通过对各类风险进行系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风险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敏感性、危害性等典型特征。全面识别、精准评估、科学应对、系统监控日常工作中的各类行为风险,是高校辅导员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保障。作为高校辅导员顺利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备技能,风险管理能力归属于高校辅导员的“危机事件应对”职业功能范畴。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明确将“危机事件、突发事件应对与管控的相关知识”作为高校辅导员必备的职业知识予以界定,将“危机事件应对能力”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了强调。可见,风险管理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有力抓手和可靠载体。此外,风险管理在国内外的企业管理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但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应用程度上却有所差异。在国外,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美国密执安大学为代表的多所高校便开始研究高校事务管理中的风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借鉴。在国内,风险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本世纪初,国内一些高校就提出了“高校学生工作风险管理”的概念,但只是针对一些风险事件,仍停留在应对实践层面,缺少深入的理论分析。而现实出现的风险事件,不断地挑战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可见,高校辅导员以风险管理为视角,不断拓展工作思路、不断提升职业能力也是进一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客观要求。由上述分析来看,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四、风险管理视角下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风险类型多样,形态复杂,唯有创新运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才能有效规避风险,增强工作实效。参照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笔者提出了“思想为先、调研为基、学习为本、实践为要、总结为重”五位一体的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一)思想为先:强化风险管理价值认同
众所周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升辅导员风险管理能力的前提是辅导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在感情上充分认可风险管理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辅导员日常工作风险梳理,我们不难发现风险事件遍布育人全过程,涉及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长期保持危机感,充分认识辅导员行为存在的风险以及由此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端正风险态度,切实将风险意识融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形成自觉认同的风险观念。辅导员不仅要对其工作中潜在的风险有清晰的认识,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切实将风险管理能力作为职业能力的核心进行培养,还要把握好学生工作的时代性以及学生思想的复杂性,注重风险管理文化的凝练与培育,积极确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工作思路,切实将风险管理入脑、入心。
(二)调研为基:不断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世界第一击剑手并不害怕世界第二击剑手,他害怕的是那些从未拿过剑的未知的对手。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也是一样,我们并不害怕已经知道的风险,担心的是未被识别出来的隐性风险。为了防范隐性风险,辅导员应该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深入学生班级,及时调查走访,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准确识别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的风险。同时还要深入学生活动,密切关注学生行为特征,准确识别学生在行为方式上的风险。经常性开展学情调研,密切关注学生学习风气,准确识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风险。不定期组织意见反馈,密切关注自身的工作质量,全面认识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总之,辅导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围绕教育、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经常性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摸清实况,了解实情,准确地把握工作中的各种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从而不断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三)学习为本:不断提升风险评估能力
风险识别后,接着要做的就是风险评估。即对风险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估算、测量。这一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过硬的理论知识、夯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作为支持和保障。因此,在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辅导员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首先,辅导员要努力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衡量当代大学生思想风险的能力;其次,辅导员还要努力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评估的能力;再次,辅导员还应该努力学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断提升行为风险评估的能力。除此之外,辅导员还要努力学习风险评估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准确估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损失的大小,及时科学地提出风险应对策略。
(四)实践为要:不断提升风险决策能力
在风险管理中,具体的应对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风险预防、风险保留、风险转移和损失抑制四大类。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实践中可以通过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行为规范教育、规章制度制定等多种途径进行风险预防。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既要严格管理,但又不能苛刻要求,对学生的小问题、小错误不能揪住不放,对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潮不能盲目否定。针对这一类问题,辅导员可以适当进行风险保留,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的聚集和扩散。在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同时,高校辅导员还要学会向学校和家庭寻求帮助,形成育人合力,恰当转移风险。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工作事无巨细,纷繁复杂,总会有些事情是不能控制的,风险总是存在的。因此,在抓好事前预防的同时,辅导员还要做好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置。一旦危机事件发生,辅导员就要沉着冷静,快速响应,及时处置,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的程度和影响的范围。
(五)总结为重:不断提升风险监控能力
风险监控作为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风险管理方案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由于风险具有可变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风险可能衰退也可能增大。因此,辅导员在关注育人效果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育人方案的实施过程,对解决风险的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全程跟踪已识别风险的发展态势及风险残余情况,及时处置新的风险因素和新的风险事件。定期组织开展风险排查活动,不定期检查学生班级、学生干部对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客观评估各项应对策略和措施是否适当,成效是否显著。经常总结反思,适当调整工作思路,更新决策方案,确保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范道津,陈伟珂.风险管理理论与工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2]刘钧.风险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武晶,贾洪雁.论我国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学术交流,2010,(6):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