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赏识教育的涵义
赏识教育是以尊重、肯定等为原则的教育管理方法,通过鼓励与赞扬,来教会学生与外界互动,形成自信的人格。(1)尊重是赏识教育的前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尊重就没有爱,尊重与爱是受教育者的需要,也是教育者应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教育者真诚的尊重与爱,能唤起施教对象的尊重与爱,能点燃受教育者的希望。(2)肯定是赏识教育的表现形式。赏识就是给予施教对象比较高的肯定。教育者有无赏识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能否成功。“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表扬会使“好”学生们变得越来越好。
二、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赏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1)赏识教育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赏识性语言与动作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赏识导致成功,抱怨走向失败。很多学生因为老师的一句表扬甚至一个肯定的眼神而喜欢上一门课程;或者因为老师的一句鼓励而积极向上、勤奋努力。被关心被肯定的意识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2)赏识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赏识教育既可以是一种教育观念,又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对我们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转化后进生有重要作用。赏识教育就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逐步缩小差异,促进后进生转化。(3)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第一、职业学校实际上面对的是同龄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学习成绩和家庭社会背景方面具有明显的弱势特征。因此教师不仅要从教书育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更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对未来的信心。第二、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敏感而脆弱,却又趋于成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既要关注其能力提高等外部特质的形成,更要关注其内在的需要、动机、理想或困惑。如果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感到受尊重和被鼓励,就会获得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是最大的成功。
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实施赏识教育的方法
1、坚持正确的学生观。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作为教育者,面对一群有朝气、有活力但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学生,必须树立人人有才,人人能成才的观念;要相信学生有转变的可能,有成功的可能。职业学校的学生好比受过伤的小鸟,需要老师高看一眼、厚爱一层,付出加倍的努力;需要教师用爱心启发爱心、用希望点燃希望,用快乐感染快乐。帮助学生用真情实感来体悟自己周围的人间真情与社会责任,从而变得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2、日常教学活动是赏识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途径。日常的教学活动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大多数文化知识都来源于教学活动,所以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1)纠正学生厌学情绪,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职业学校教师的第一要务。渴望得到知识、学到技能本来是人们很小时就有的愿望,但这愿望在中学时代因为屡遭挫败,屡受打击而慢慢丧失。为此,教师帮助学生恢复教育最初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2)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不良的听课习惯,一节课很难始终专注于学习,因此任课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不要过多,要做到少而精,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是关键。(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用赞许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之后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进步。(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认知风格的了解与尊重,能使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需要联系起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3、赏识教育要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1)科学性。第一、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赏识教育必须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第二,赏识教育要求教师有耐心,能持之以恒。不少教师对困难生的教育一开始还蛮有热情,又是表扬又是帮助。但当付出一定劳动而得不到回报时,就开始失望、怀疑学生的能力。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信心,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第三,赏识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度,更不能滥用。赏识要在正确客观地分析之后,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表扬、鼓励。并且,赏识不能过度,需要因人的性格不同而适当操作。(2)艺术性。第一,语言上的艺术性。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多用肯定与表扬的语言,诸如“你做得很好”“下次一定会更好”等语言,虽简单,但效果却很好。第二,行动上的艺术性。赏识教育仅仅停留在语言上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行动让学生感受到。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加学习、讨论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肯定学生的观点,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适时点拨,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重视与肯定。第三,体态语言上的艺术性。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语言的作用反而显得乏力,比如,当学生成功了一件事时,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满意的微笑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当学生遇到痛苦或烦恼时,老师用手拍学生的肩膀、抚摸学生额头就能给学生以精神上的安慰。
结束语
职业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不仅使学生能掌握一技之长,同时也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因此职业学校要实现其培养目标,促进学生走向成功,在教学管理中需要合理实施赏识教育。
参考文献:
[1] 申艳红.探讨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J].情商,2010(3)
关键词:课改;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思考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近年来,随着普高教育的升温,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在不断地下降,职业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越来越难,教师的教学也越来越难以进行,抱怨声也越来越高。在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已经启动的背景下,这就要求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改思想推动下,寻求新思路、新方法,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新理念
职业学校的教育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或技能培训,也不是消极被动地应付教育。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有一定素质、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有用人才。而学校对学生的教学管理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保障之一。在目前职业学校日常的教学中,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四个系的任课教师都经常向日常教学管理部门反映某某班的学生上课不想学习、有睡觉的,玩弄手机的,甚至整节课、整天都不愿学习的都大有人在,教师们普遍感到很困惑,学生越来越难教,这个是不容争辩的事实。针对这些情况,是不是都可以全部归结为学生的原因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学生们不愿意学,是受其从小学就养成的学习习惯的影响,也有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普遍感到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设置落后、偏难,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等多种因素。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的背景下,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新课程实施的矛盾凸显,要求职业学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教学管理新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在教师中树立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材、成功的观念。
二、对学生的教学管理更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笔者所在的职业学校,作为一名基层的教学管理者,会经常听到个别教师由于某位同学多次不服从该任课教师课堂的教学管理,导致师生发生冲突等过激情况发生的事情。分析产生这些情况的重要原因,是一小部分学生缺少学校归属感,不愿意或者缺乏和老师、任课教师沟通。作为基层教学管理的一员,我们不断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做解决这些矛盾的沟通桥梁,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现代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更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也应该从自身原因查找,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记得华中师大郭元详教授曾经说过,“教师人生”要求教师不再把教育仅仅作为一门职业、一个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看待、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比普通教育学校的教师更具有耐心、更多一份关心,多方位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服从你的课堂管理。只有学生和教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真正想学,甚至喜欢上你所教的课程。
三、教学管理离不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家庭里往往是家庭的核心,地位优越,但是在学校往往是中学应试教育的失败者,这部分学生对学习已经失去了兴趣,对考试麻木,来读职业学校一般也是家长的一厢情愿,是父母认为孩子还小,舍不得让孩子出去工作,说到底是来学校混一张文凭的。因此,到我们职业学校来读书的孩子,一般也是处于无奈的心情来的,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也是一片茫然。进入职业学校后,这部分学生的自控力非常差,怕吃苦,上课经常迟到、喜欢上网、赌博等违纪现象也经常发生。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处于花季的年龄,正处在思想成长时期,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可塑性较大,所以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同样离不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认识到,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是十分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的,社会需要职业学校培养一大批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职业学校、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班主任、教学管理人员,更应该树立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为家长着想的意识,从思想根源上扫清学生不愿意学的原因,平时积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关心每一位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我系的近30个班级中,每一届招进来的学生差距本来不是很大,但是每一届班级学生在成绩、技能考核、考证等方面经过一、二年的学习都出现较严重的两极分化,但凡在各方面考核较优良的班级,班主任都非常关心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班级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生活环境。
四、打造受学生欢迎的一流职教师资队伍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建设一支“适应职业教育以教育为导向,满足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职教师资建设的目标。职业学校的师资建设在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差一点,但是还有大部分的学生实质上是愿意学习的,经过老师们的教育努力,他们已经明白学有一技之长对于他们今后的就业道路是多么的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职业学校必须要打造一支受学生欢迎的一流师资队伍。在笔者所在的职业学校,同样发现有一批要求上进,具有一定能力,迫切需要成长的教师队伍。我们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组织这些老师,根据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确定培养教师的培训方案,帮助他们参加岗位培训、顶岗实践等有目的地培养活动,鼓励教师持有多证,规定近三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必须参加市、区评课选优、技能大赛等,加强教科研的建设,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一大批业务精湛、结构日趋合理的一流职教师资队伍。
五、推行顶岗实践、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加大教学管理改革力度
职业学校的学生不愿意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不是很合理,学生毕业后有用的课程开设不多,很多课程理论性不强,课程内容落后;教师上课流于形式,还过多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改革是课改的重要保障之一。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必须进行改革,教学管理部门也应顺应这种形式的发展,经常教育教师要推行如顶岗实践、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愿意学的原因。当然,由于教学科目的不同,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也要灵活运用,重视新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能走极端化。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改革,同样也离不开学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管理机制。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建立了专门的校级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系部也建立了专业课程开发团队,这些团队经过近年来的开发,陆续开发出了多套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为了教学管理能落实到长效,相继建立了多项配套的管理机制。
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又细致的工作,它涉及到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又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因此,我们基层的教学管理工作者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要不断思考、总结,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管理服务,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技术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教学管理问题 改进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模式逐渐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明确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改进策略十分必要。文章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观点和浅见,希望能够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有所裨益。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问题
纵观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际情况,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实践教学活动相对不足、教学评价模式比较落后以及管理人员能力有待提升等方面。
(一)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能够使中等职业学校各类教学管理活动循序渐进的开展,为中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发展空间。但是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活动中,普遍存在着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管理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在中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活动中,很多学校与教师的管理思想较为落后,仍然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甚至有体罚的现象出现。致使不但教学管理的目标难以达到,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不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与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实践教学活动相对不足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需要特别关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真正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但是当前很多中等职业院校中存在着实践教学活动相对不足的问题,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2-3]。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中实践教学课时数量较少,实践场地不足,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融合。在这种问题影响下,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相对较差,难以真正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特色。
(三)教学评价模式比较落后
当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评价活动中,仅仅通过期末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在这种教学评价体制下,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特点,不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背景下,需要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未来发展制定全面的教学评价方案[4]。
(四)管理人员能力有待提升
中等职业院校中教学管理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工作能力以及教学管理理念等均会直接影响中等职业院校整体教学管理的质量[5]。当前在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中,存在着较多关注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而忽视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而造成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思想较为落后,管理方式较为单一粗陋等情况,不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也难以展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意义。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改进策略分析
新时期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可以通过创新教学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注重管理人才培养,提升教学管理的总体质量等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创新教学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
素质教育理念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活动也需要结合时展的具体要求,不断创新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理念,构建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改变传统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活动中,单一的教学管理模式,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6]。
例如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听证会或者设置投票建议箱等方式,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构建的过程中,广集建议和意见,使更多教师的建议、学生的建议能够融入到教学管理体制中,推进教学管理的民主化水平。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相关专家、学者参与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体制制定活动中,保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构建的科学性、有效性,真正凸显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价值。
(二)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当前企业及社会中的用人单位均较为关注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针对于这一现象,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活动中,可以重点关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践教学指导,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学习平台,增强每一位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突出职业学校教育的特色。
中等职业学校首先需要保证学校中实践课时的有效开展,科学设定实践教学指导课时时间,保证实践教学指导活动的有序开展;其次,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定期到校为学生进行技能知识指导,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内容、实践技能发展情况与实际工作活动相结合。
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近些年来所新兴的教学实践管理方式,即为在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共赢的前提下,实现合作与互动。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学生可以将自身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充分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检验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培养“订单型”人才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快速了解未来的实际工作需要,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新时期背景下更为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评价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点,无法满足当前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所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例如学校可以将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成绩、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综合成绩评价活动当中,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分配,适当降低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更多的关注学生课堂表现以及综合素质。
(四)注重管理人才培养,提升教学管理的总体质量
优秀的教学管理人才队伍构建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管理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注重教学管理人才的培养,进而不断提升教学管理的总体质量。
中等职业学校内部应该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培训指导活动,邀请相关的教育管理专家、学者到校为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同时,学校可以指导教师多阅读一些先进的教学管理书籍,学习科学的教学管理方式等,使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都能够掌握先进的教学管理方式。
另外,中等职业学校还可以从外部引入更多的教学管理人才,将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式融入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基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模式设计创新。
三、结束语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方式的创新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新时期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可以通过创新教学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注重管理人才培养,提升教学管理的总体质量等方式,有效改善当前中等职业学生教学管理活动中,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实践教学活动相对不足,教学评价模式比较落后以及管理人员能力有待提升等方面问题,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空间,真正展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价值,凸显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特色,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肖力. “3+2”高职教育两段式衔接的调查与分析――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2):28-32.
[2] 伍欣,彭文胜,江波.省教育厅全省中职学校教学标准开发――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21):274-276.
[3] 胡学兰,林韶春.基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兼论中职公共基础课的课程管理制度的缺失[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16):21-24.
[4] 殷海涛,闫志利.中职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认知差异研究――基于河北省唐山、秦皇岛两市中职学校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4,10(22):64-69.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工学结合;双师型教师;项目化教学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地的中职学校都在大力进行职教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让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实现工学结合。因此,怎样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已成为当今职改的热门话题。
一、对工学结合的认识
工学结合教育是指职业学校同企业紧密合作,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作为重点,把工学结合做为载体,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习和工作的结合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培养适合各类用人单位需要的具备较高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教育方式。其主要形式为: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项目导向教学、顶岗实习、校企融合等教学模式。
二、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依据
1、政策依据。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度的增加,一些相关的政策也随之出台,尤其是与工学结合相关的文件,更是中职教育改革的强心剂。2005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学校要大力推广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密切联系,积极让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2006年印发的《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也提到:大力推动各地中职学校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理论依据。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包括三点:第一,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二,建立“五育”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第三,建成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的教学管理体系。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体现了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3、实践依据。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经验。该教育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企业和学校是构成“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本质要素。企业着重进行实际动手技能的训练,学校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时兼具学徒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学习也分为两个部分,即在工厂接受实践操作训练和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课程与一般课程的学习,使得理论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
三、怎样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
1、培养“双师型”教师。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是决定中等职业教育将来命运的关键所在,而中等职业教育最为宝贵的资源和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师资力量,因此组织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中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重中之重。
双师型教师不仅应具备良好的师德、扎实的理论功底、广泛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综合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实践经验。想要培养“双师型”教师应从两点做起:首先教师应至少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次,学校应把教师送到企业培训、挂职,由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亲自指导。另外,还可以选送教师到示范性院校挂职锻炼;对新进的老师采取“结对子”的方式进行一对一对的指导。
2、推动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贯穿始终,教师将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项目,以英语教学为例,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写作、组织、演示讲解、团队协作、沟通等基本能力。中职院校应该把项目化教学应用到日常教学上,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进而提高整体的中职教学质量。
合理的选择项目,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项目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要符合用人单位的最新理论,同时所选项目要包括各学科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完成项目。此外,项目的完整性也需要保证,项目从构建、实行到成功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成果出来,把成果作为检测学生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推动工学合作。要想将中职学校工学结合做到长期有效和稳定的发展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从中职院校本身来说,要加强产学结合内部机制建设,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产学结合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打造出中职教育的特色、优势和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科学设置专业,完善自身管理。职业学校科学的设置专业,完善的教学管理,才能使教育真正面向市场、贴近企业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职业教育送来源源不断地技能型人才来发展和壮大。因此学校还需要提高师资的水平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服务,找到工学结合的共同点,实现校企双赢。
【关键词】成人;学历教育;管理
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成人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分支,是以成人教育系统为对象,为贯彻国家的成人教育方针政策,执行成人教育法规,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有目的的连续活动。成人教育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有脱产和业余形式,在具体教学形式上有面授、自学、远程教育等形式。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在我国很普遍的,大多数学校都开展此项工作,它可以使学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职学校成人教育的学历层次一般有本科、大专、中专三种层次,本科、大专主要与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联办,尽管不是国家提倡的,但客观上由于节约学生成本,市场是很广扩的。中专层次主要面向农村培养在职人员。
1. 中职学校的成人教育管理机构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尽管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已有较长历史了,但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成人教育管理机构,相关工作大多由相应职能科室承担,但职能科室主要是承担全日制学生的管理工作,因而成教工作成了这些科室的附属工作。这对教学管理和学生学籍管理等都造成困难,甚至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因而,成人学历教育管理在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规范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成人教育的管理机构不一定像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一样,有较多层级管理机构,但必要的管理机构是要建立的。首先要有校级领导分管,其次要有专门的科室负责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再次就是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只有机构健全,职能明确,才是搞好成人教育管理的关键。
2. 中等职业学校成人学历教育的特点
(一)学历层次多 中职学校成人教育的学历层次有本科、专科和中专三个层次,各学历层次的学生进校的渠道不同。本科、专科通过国家成高校入学考试,由高校办理录取手续入校,此种形式名职学校相当于高校成人教育的办学点。中专层次主要是培养基层在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不通过任何考试手段,一般是由项目承接机构组织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招生入校,与普通中职学生一样实行学籍注册。
(二)联办机构多 成人学历教育有学校自主招生的,但学生数量有限,与其他机构联合办学的学生数量较多。大专和本科主要与高等院校联办,中专层次较为复杂,有行政主管部门、政府、其他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由于不同联办单位学生来源不同,目的不同,管理要求有差异,在管理上带来的问题相对较多。
(三)专业多、各班级人数差异大 各中等职业学校一般都与高校联合办学与自主招生相结合开办成人学历教育,专业数量比较多,专业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但有的专业、班级人数多,有的人数少,甚至有的专业、班级一个级只有几个人,因此有时一个班有100多人,甚至200多人,有时有的班级只有几个人,给教学安排和教学管理都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3. 中等职业学校成人学历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学生学习目的不统一 参加成人学历教育的学生来学习的目的多种多样的,多数学生是因为晋升职称、晋升职务和晋升工资的需要,目前也有相当一部份年龄较小的学生是因为求职的需要,只有极少数学生是为了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由于学习目的不同,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也就不同,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不同。
(二)成人教育学历文凭社会认可度低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国家成人教育管理混乱,社会教育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降低教学质量,使成人教育文凭含金量下降,造成目前社会对成人教育学历认可度越来越低。现在国家对用成人教育学历参加各种考试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有的晋职、晋升也受到限制。
(三)学生工学矛盾突出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解决起来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来参加成人学历教育的学生大多数是中年人,已经拖家带口,在单位还是业务骨干,一到脱产学习就问题多多。有的单位支持不够,请假困难,或是工作岗位特殊无法脱身;有的身怀有孕、临产或在产褥期;有的家庭有特殊事务等,总之都是不能正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和考试。
(四)没有专业成人教育教师 无论在高校还是在中职学校,成人教育的教学工作都是由全日制教师来承担,但教师主要精力是集中在全日制教学上,研究的也主要是针对全日制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少顾及成人教育。教师在观念上也不重视成人教育,安排到教学任务就采取应付的办法,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4. 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质量
(一)管理原则
原则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管理原则是决定整个管理系统的结构和运转的基础。成人教育管理原则是成人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指导原理和行动准则,是进行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从本质上说,成人教育管理活动是国家意志和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体现,因此我校成人教育管理活动所遵循的管理原则,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为依据。为了实现特定的成人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学校根据不同联办机构的要求、成人教育规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共性、切实可行的、便于操作的管理措施。
(二)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制定较为完善的、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教学管理制度要根据管理原则进行,它必须切实可行,便于操作,且要符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在制定过程中需要科学规划、充分准备、多番讨论。管理制度至少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学籍管理制度,包括学生入学与注册、请假制度、考勤制度、违纪的处理与处分;二是教学管理规定,包括教师选派制度、教学计划、排课制度、教师职责、考试制度、教学督查制度、学生成绩管理;三是教学评价制度,对教学过程怎样进行评价等。管理制度规范了学校校对成人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从学校内部本身而言,管理各部门和教师知道了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相当于“有法可依”。作为学生而言,他也知道自己在学校学习期间应该怎样学、怎样完成学历。
5. 讨论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势在必然
1、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师得到充分利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成人学历教育,是在完成全日制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进行的,成人学历教育一般都安排在寒暑假,那段时间教学设备是闲置的,教师是休息的,因而不影响全日制学生的教学。充分。
2、学生就近入学,学习成本低 成人教育学生一般都是在职职工比较多,多数已成家立业,到省城或外地学习,花费高,而中等职业学校一般各专业在地区所在地就有,如能就近入学学习,成本则大大降低。
3、社会需求大 在职职工中低学历是普遍现象,而社会的发展对学历的要求较高,无论职务晋升、职称晋升、工资提高等都与学历挂钩,因而提升学历是这部分人的利益诉求。
(二)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规范成人学历教育管理
1、中等职业学校只能开办与学校专业相关的专业 中职学校只能利用好自身资源优势,培养合格的、有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注重社会效益。不能什么专业都可开办,不管有无实验条件、师资条件,只顾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审查办学资格,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