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铁路安全管理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当前安全管理的现状
1、管理方式缺乏创新
现在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其主要特点就是:宣传灌输和监控处罚。方法虽然很多,但缺少调动职工内在积极性的方式,缺少深入实际的调研分析,缺少对职工素质提升和作用发挥的机制和动力。
2、干部职工心态不稳
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干部职工心理压力大。从路局到站段都特别强调作业过程控制,不断加大处罚力度,严格追究责任,使一部分干部职工产生了惧怕心理。二是一些干部身体透支情况比较严重。日常管理工作中,在岗位工作时间长,间休时间短,身体得不到很好的恢复。三是职工收入偏低,福利待遇不高。铁路职工的工资收入明显低于其他垄断企业和当地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尤其是在大中城市,职工的工资收入仅能维持生活,根本就购不起房,导致职工心理失衡,承受能力下降,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好人主义严重
一是执行层督导不力。有的行为明明属于违章,管理人员也不时看到,但因怕得罪人而轻描淡写,避重就轻。二是不认真定责考核,有的不良现象应该落实到位,但有意模糊其人,有的考核时重时轻,上级抓时考核重,自己抓的考核轻。三是管理只要人情,不讲原则,不求科学,只要没有出事,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自我感觉不错,实际上问题不断积累,等到造成不良后果时后悔莫及。
4、责任意识淡薄
一是管理层有章不循,严格管理喊得很凶,相关的制度办法也不少,但对照落实做得很不够;二是管理者安于现状,只求平稳,不求发展,对工作只求过得去,对上级只当传声筒,应付了事,对下级漠然置之。
5、以罚代教,以罚代管
一是日常工作中对职工泛泛提要求多,缺少具体的指导,对职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问情由,不分析原因,不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一律严格考核,甚至不时加重考核,对由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尤其如此,认为考核重就是管理严,其实是管理粗放和简单化,其后果是恶化了干群关系,加深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二是经济考核越来越重,而职工“两违”却不断发生。经济考核作为管理工作的一种手段是无可厚非的,但过度依赖,认为考核越重越好,确是不可取的。过重的经济考核有时会妨碍了考核制度的落实。
6、活动频繁,检查泛滥
一是把检查当作例行公事。有的检查组6、7人,真正起作用的也就两三个,其他的人只是象征性参与,检查走形式,没有认真去发现问题,没有认真地解决问题,检查成了名副其实的走过场。二是认为多检查就是严管理。同样一件事,各提各的要求,各自独自检查,基层接待频繁,穷于应付,基层正常工作受到冲击。三是日常检查集中对一线。无论哪一级,检查大都到班组检查违章违纪,而纠正管理上的问题少。日常通报的,一般都是现场违章违纪,真正通过看现场、抓管理、促班组的少之又少。四是活动开展多,成果效能低。往往是上一个活动未完,下一个活动又开展起来,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次次有组织,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分散了大家精力,影响了基本制度落实,结果是活动常常搞,问题次次提,隐患时时在。
二、几点思考
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人是安全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管理者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成就人,尽力减少使用管、卡、罚的手段,注意用正面引导激励人、用团队精神凝聚人、用企业文化陶冶人,激发广大干部职工抓安全、保安全的积极性。处理好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认真解决有关职工和生产现场的实际困难,不断增强职工对站段的信任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使职工能自觉地按标准完成本职工作。
2、充分发挥激励功能
管理的激励功能就是要研究如何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来提高人的积极性。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条件下,要激励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一是搞好宣传教育,让职工知道铁路企业的发展前途和自身责任;二是掌握职工的内在需求,努力实现职工的劳动保护、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等基本需求;三是增加职工学习培训和职务晋升的机会,满足职工实现自我需要;四是加强“四小设施“建设,改善办公、食堂、休息、娱乐环境,为职工创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五是准确把握管理力度。如果过度“强化”管理,不但起不到必要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3、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作为加强安全生产的要素之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造安全文化氛围,首先要注意对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培训,使其真正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等安全理念,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其次要规范安全行为,从日常行为抓起,通过自我约束和纪律约束,逐步养成自觉的“安全习惯”,从源头上保证安全生产;三是要营造安全环境,改善工作条件,美化职场环境,充分利用安全标语、标识、警句,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4、现场是检验安全管理的唯一标准
一个单位的安全管理好坏,决不在于资料的好坏、制度的多少,不经过现场这个环节,安全就无法控制。基层必须对当前体制下的安全管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真正提高现场作业的可控能力。
5、把握规律,注重预防
安全的精髓就在于防范于未然,安全工作虽然头绪很多,但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有的如季节性、阶段性的安全工作等。出其不意的事件常常看起来很突然,难于捉摸,但事实上是有迹可循的,是有一定规律的,也是可以预防的。努力摸索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安全预警具体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预测、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6、考核和分配要体现公平公正
考核和分配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考核要能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分配要利于调动全员的工作积极性。考核过重或者过轻、分配关系不合理都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影响教育效果和职工的积极性。因此,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和分配关系对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促进是必不可少的。
7、明确职责
严格按职责做事,最关键的是落实逐级负责制,切实解决安全生产中“谁主管,谁负责,不负责怎么办”的问题,决不能互相推诿或者越级包办,只有这样做才有利于发挥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形成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局面。
8、形成管理闭环
要求管理过程完整,布置、检查、督促、定责、考核一个都不能少,做到有据可依、有标可抓、有责可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得安全生产问题的妥善解决。
关键词: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工程施工不断推进,国家对工程安全施工与生产技术管理的研究不断深入,结合当前的工程施工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程施工安全及生产技术管理规范,不断从技术手段与宣传教育方面促进工程的安全施工与管理,不断推进技术的升级与完善,实现工程的顺利开展与完美竣工。只有执行好工程施工安全及生产技术管理措施,我国的工程施工才能以最少的物资与人力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一、铁路工程概述
1、我国铁路工程特点
首先,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地势西高东低,铁路网跨越整个国土。甚至到达青藏高原、新疆等地质条件和气候恶劣的地区。这也决定了我国铁路建设穿越各种复杂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经历多变的气候和不同的人文。其次,铁路工程量巨大施工工期长、投资大、面对的条件复杂,容易遭受各种未知和不可抗力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较大的风险。再者,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材料和设备的供应,还要保证施工人员始终处于合格的工作状态。这是一件任务艰巨的工作。需要保证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当地政府和沿途居民之间密切配合施工工作,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并且,铁路施工建设是露天作业,施工环境受天气影响很大,条件艰苦,尤其是在气候和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有较强的忍受能力,能抵抗恶劣的天气,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保证铁路工程的顺利完工。
2、铁路施工中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铁路在整个工程的进行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风险众多,各种风险因素贯穿整个铁路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铁路的安全风险管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决策单位、施工单位、当地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重视,使安全风险降低到最低。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首先能够有效地控制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在事故发生前,能够有效地识别出事故,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能够增强工程施工方的安全风险管理能力,面对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并为行业提供有效的经验和解决方法,为以后的安全施工提供可行的防范措施。其次,能够明确工程目标,高效有序地进行施工,降低成本,节省工期,保证铁路工程的质量,使每个工程参与者都具备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二、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施工计划提报、审批存在漏洞
首先是部分单位为了有效地避免超范围之内的超计划施工,经常性的提报大计划,把维修作业提级,按照等级施工来进行上报,施工的范围也得报大报全,各个级别的审批部门把关不严,最终就会使得等级施工“泛滥成灾”,过多的等级施工,就会使得监督管理的人员检查力度不够,安全盯控不到位,施工安全失去应有的保障。再次,则是施工单位与设备管理单位提报“假计划”,月度施工计划在日计划中不兑现,尤其是部分的委外工程,和相关的部门签订相应的施工安全协议,统一的由设备管理部门协助提报计划,部分工程跨度大、工期长,受到了专运与行车等等因素的影响。
2、施工计划临时调整变更
个别的部门、单位对施工计划管理的重视度不够,未深刻的认识到施工计划的重要性与严肃性,对于计划的变更与取消不够严谨,随意性相对比较强,最终导致计划落空,本来可以用到安排其它单位的施工作业而实际却不能安排,使得施工的时间也就浪费了,最终影响到施工作业及其运输生产的效率。临时变更施工的计划,就会带来相对比较多的不安全因素,铁路施工所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各个部门的全部施工及管理的人员对于变更的施工技术很难做好普遍性,也非常难在短时间之内作出相应的反应,其中存在着信息滞后的情况,针对随意变更的施工计划,没有办法及时的制定出来相应的安全措施,在施工作业之中非常容易漏掉一部分关键的作业程序,部分环节失去卡控。
3、违章施工
首先是施工的相关负责人其安全风险意识不强,对于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十分的欠缺,一味的为了赶进度、抢工期,单方面的追求施工速度,而忽视其安全生产,对于安全设备的投入也相应的减少,简化施工流程,没有相应的制定出来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没有建立起来相应的应急方案。其次则是相关的作业人员的安全规章制度不了解,简化作业程序,违章蛮干,很多都是由于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违反劳动纪律与作业纪律而造成的。
4、施工的各单位准备工作不足、配合不当
铁路营业线施工是一项复杂的联动工作,其中的任何一个单位与部门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均会严重的影响到整个施工的顺利进行,一般都是其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出错,均会牵连之后所有的环节,最终影响到后序作业的进程,十分的容易造成施工延点,假如因为其中的个别单位疏于管理,准备工作应付了事,存在着侥幸的心理,主管领导与人员在施工前不亲临现场,对材料准备、既有设备的数量、型号、质量心中无数,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要求进行施工准备,轻则耽误施工,重则造成施工事故。
三、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在铁路施工前期严格做好准备工作
充分做好铁路施工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是保证工程顺利完成施工目标、确保工程运输安全的前提条件,所以就要求施工企业要提前制定好合理的施工程序,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前,对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搞清楚工程作业中存在的疑点,严禁带问题进行作业。同时,铁路运输企业也要针对施工过程中运输组织的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运输事故等,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理预案,成立领导小组,搞好施工协调工作。另外,铁路运输企业还要同有关的运营线路作业的单位,签订相关的施工安全协议,明确各自的义务与责任。同时对施工的关键内容进行核对,确保施工过程中采取的相关安全措施准确到位,保证施工安全。
2、建立完善的施工监督检查责任制
这就要求铁路施工单位同有关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理的公司、进行铁路运输安全监管的人员,各自明确其责任,各司其职。若质量监理公司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的,要及时向铁路施工单位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有关安全监理的人员一旦发现工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也有权利要求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如果施工单位不能及时停止施工,对各种问题进行整顿的话,那么之后发生的安全事故则由施工单位一人来承担后果,但是对于因监督不力导致的工程事故,就要由有关安全监理的人员与施工单位一起来承担其责任,另外,如果由于铁路交通质量埋下的交通事故隐患,引起交通事故的,就要由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理公司共同来承担责任。
3、进一步强化铁路施工中各单位和部门的整体配合
目前,在我国的铁路建设工作中,存在施工企业与相关管理部门“脱钩”的现象,由于各方立场不同,所以对问题进行考虑的角度也不同,铁路施工企业通常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施工方便,而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则重点考虑减少施工过程中影响其正常运输的因素,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双方企业的要求,就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最优施工方案。在铁路的施工过程中,要涉及到施工、设计、建设、监理、供电、电务、工务、机务、车务等众多单位,这也需要各部门能够在统一指挥下,树立保整体、促大局的意识,不随意拖延时间,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可以更加有序、安全地推进。
4、铁路施工过程中有关领导要严格把关
进一步加强现场控制,是铁路进行安全监管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有关的单位施工领导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等级,亲自组织并且召开相关施工安全的预备会,确保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要参加。其次,对施工命令严格把关,主要包括施工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施工项目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最后,有关领导还要亲自监控施工中关键环节的作业,掌握和了解施工进度,并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处理,严肃施工纪律,协调好各单位、环节和工种的作业,为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完善经济处罚制度
为了确保铁路施工的安全,施工单位与有关监理(管)的单位不仅要签订安全协议,还要在协议中明确相关的处罚标准和内容,在违反规定而造成的施工事故和安全隐患问题上,要达成统一共识,经济处罚制度可以很好地约束各单位的施工行为,从而可以减小施工风险,实现良好的施工安全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任务,它关系到铁路行车的安全性,关系到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正常运转,我们认识到了我国目前铁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应该积极寻求改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康元忠.谈如何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J].山西建筑,2013.
关键词:铁路客运安全监管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我国旅客首选的出行方式为铁路,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铁路客运规模将逐年增加,并有国际化发展趋势。旅客运输过程中如有事故发生,将导致人员伤亡、运输设备破坏等严重后果,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必定会在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带来负面影响。2013年我国铁路行业实行政企分开后,加强铁路监管局对铁路旅客运输安全质量的监管,对维护广大旅客的利益和安全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一、铁路企业客运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2013年以来,国家铁路局设立7个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负责管界内的相关铁路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对一个地区铁路监管局管辖内的铁路局客运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调研,了解到以下客运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1.管理现状。在客运安全管理方面,各铁路局始终把确保广大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有安全风险管理意识,能够从安全管理、监控、考核三个方面抓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各铁路局都能根据自身旅客运输特点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各站段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客运安全方面实施细则;有的铁路局以加强现场控制为重点,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并构建三级安全检查监督体系;有的铁路局构建安全考核机制,整理专门的安全风险管控考评领导小组,设立考评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局的安全考评工作。
2.存在问题。经过对三个铁路局调研,各铁路局在保证客运安全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和详细的规定,如安全风险研判及控制办法、设备设施管理办法、安全监管考核办法、职工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办法、应急保障等,同时进行了实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缺乏统一的铁路客运安全标准。虽然三个铁路局都有客运安全管理方面相关的措施和详细的规定,但是每个铁路局的规定都只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比较全面,有的比较好的管理辦法只在一个铁路局内推行,使得在同一个地方铁路监管局内客运安全管理出现“各有所长”的局面。同时,在同一铁路局的各个站的管理规范又有不同,这样会使得各个站段在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时不能全面保证各个环节的安全或是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甚至可能漏掉部分安全管理的关键风险点。
2.2部分安全责任不明确。铁路旅客运输涉及人员较多,旅客素质参差不齐,不同工作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不明确,不易监管。这导致很多铁路职工认为安全方面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或者即使疏忽了但没有发生意外就无人追究,因此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法做到尽职尽责。
2.3安全管理文化建设工作不到位。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的实施至今仍然存在漏洞,管理仅看做在外力控制下的一种简单的劳动。面对这样缺乏道德高度和人文视野的安全管理,管理领导层担忧发生铁路安全事故,而职工又无法调动起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部分职工抱着应付的态度。由于局限的管理方式,铁路安全管理缺乏双向信息交流,大多仅是服从上级部署,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则少有,因而无法及时评估管理措施在现场的效果。
二、加强铁路客运安全质量监管的建议
铁路客运安全质量监管工作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管标准并实际推广是首要考虑的内容。要确保各项规章的执行、各项工作的落实,监督评估机制是其重要的保证。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可以使客运安全质量监管工作运行的更加“安全、平稳、有效”。
1.制定统一标准,助力监管局客运安全监督检查。目前,我国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安全基础制度多达120余个文件,如此庞大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必然产生相互交叉、重复,甚至相互抵触和不实用的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技术规章也存在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以电文代替技术规章的临时性措施办法过多,专业规章繁杂、相互抵触、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结合部的规章制度比较薄弱等。建议监管局在实际工作中依据法律法规围绕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建立和落实、铁路设备质量等方面编制统一的检查标准,制定客运安全检查工作具体事项及标准;同时也对铁路运输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等在确保铁路旅客运输安全方面提出要求并提供指导。还可定期在所辖铁路局中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专题研讨交流会和评比活动。
2.重视客运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能和监察技能培训。建议铁路监管局运输监察处建设成立客运安全专家库,对旅客运输安全保障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事故调查,并要求各铁路局推进标准化安监室建设工作,正确履行职责,规范检查行为,强化安全监督。同时,建议监管局详细规定客运安全监察员的工作职责和应具有的能力及专业知识。通过讲座、测试、去其他监管局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安全检查员的专业技能和监察技能培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例如,每年开展客运安全监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及表彰活动。
3.丰富客运安全监管的方式和手段。可以采用现场检查、暗查、抽查、铁路局自查等方式并使其常态化。建议各铁路局建立安全质量自查制度,每月自查一次,并向铁路监督局提交自查报告;铁路监管局建立安全质量巡查制度,每季度检查一次,春运、黄金周等客运高峰期进行不定期抽查,同时组织对重点单位开展安全质量抽查,抽查每年至少开展两次。铁路监管局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存在问题较多、安全质量薄弱的单位加大安全质量监督工作的力度,采用听取工作汇报、查阅书面资料、召开基层员工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适当提高安全质量自查、巡查、抽查的频次。
4.完善客运安全质量监督信息管理制度。建议完善安全质量监督信息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和手段,在内部网上即时相关检查及整改结果,使检查信息公开、透明,充分发挥检查信息的价值,激励各铁路局互相学习、良性竞争。地区铁路监管局运输监察处负责收集、分析本地区客运安全质量工作情况简报,简报内容应当包括客运安全质量监督组织与开展的基本情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整改意见和建议以及整改落实情况等内容,并向安全质量领导小组汇报,每季度以简报的形式在本地区进行通报;各铁路局在遵守信息保密等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安全质量监督信息的共享与交流,提高安全质量管理的水平。
5.加强客运安全监管文化建设。铁路客运安全的技术保障只能实现最低层次的基本安全,要实现最高层次的长效安全则需要唤起人们安全的本能意识。尤其是铁路客运运营时期,作业人员基本上是一岗一人,对新技术、新要求的学习和考试培训抱着应付的态度。因此,建议加强监督各铁路局客运监管的安全文化建设,使员工主动进行自我监督学习和对他人的监督,明确安全责任,严格自我工作要求,主动把安全作为工作的目标和宗旨。
此外,公民的安全监督意识也有待提高。建议监管局加强对民众客运安全知识方面的宣传,如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蕊,蒋武新,仲夏夜.提高铁路客运安全的几点思考[J].科学论坛.2009(10).
[2]陈卓.试论民航空管系统安全监管工作的发展与创新之路[J].科学时代.2012(4).
关键词 矿区铁路 安全管理 影响因素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22 文献标识码:A
矿区铁路作为矿区物资运输的动脉,对整个矿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多年来,由于矿区铁路专用线设备比较落后,职工的业务素质不高,安全管理的体系还不够健全,从而造成事故频发。近些年来,许多矿区铁路运输企业都加大了安全管理的力度,对于运输设备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和改造,虽然使运输安全的控制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预防与控制矿区铁路行车事故的发生,依然是铁路运输部门所要加强的重要工作内容。由于铁路运输安全不仅影响着企业本身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对整个矿区的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所以要是确保矿区铁路运输安全,就必须应建立起相应安的全管理措施及安全管理机制。
一、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
1、由车、机、工、电、辆5个部门组成的铁路运输系统,受人员、管理、设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运输生产的过程始终是动态、全天候、开放的过程,意外事件、非正常情况时有发生,每一起伤亡事件的发生都会给铁路运输企业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
2、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管理粗放,主要表现在:“安全第一”的意识淡薄,制度棚架,管理上“软、松、散”;安检部门对站段指导检查、交流不足,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站段重复出现,信息不对称;很多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仅凭经验,安全操作标准不清楚,习性违章时常发生;甚至个别单位管理无序,没有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
二、出现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的原因
首先表现在作业人员平时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不遵守安全规章和作业标准、人为大意等往往会导致发生行车事故。对于运输生产来说,仅仅依靠安全技术系统与人的可靠性,往往不能杜绝安全事故。在设备因素方面,因为设备老化和维修不及时,造成机车运行技术状态不佳,这不仅仅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的效率,也容易造成行车事故发生。其次是部门和工种之间分工不够明确,配合不够协调也很容易产生行车事故。另外,受到气候的影响,雨雪、大风和浓雾天气很容易使设备产生故障,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视觉和知觉。加上严寒酷暑使作业不很方便,个别作业人员常常会由此简化作业程序,或凭感觉臆测行车,就容易造成行车事故。再次,因为铁路运输线路长、停靠点多、覆盖面广,社会治安不好,厂矿车辆和装卸车人员不了解铁路行车的相关规定和人为破坏铁路行车设备等诸多问题时有发生,从而给行车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三、实现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
1、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应建立、修订、完善各项技术标准,范围应涵盖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检修等各方面技术管理,不仅使技术管理更加全面系统,而且更具可操作性,从而使各项工作程序化,程序规范化,规范流程化,达到事事有规范、有标准,各项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管理标准化。
2、规范职工安全操作行为。根据生产条件的变化,不断完善职工岗位安全标准,明确每个岗位的安全卡控措施,使职工明确安全禁止事项;完善岗位作业标准,建立岗位《一批作业流程》,用流程图的形式规定一批作业的详细步骤、时间标准、内容及要求,解决了职工如何做的问题。
3、加强设备的维、管、用,使设备始终处于质量良好的状态,从而保证安全生产。设备管理主要是加强日常的维、检修质量和力度。根据季节变化、运输规律、设备特点制定管理计划;根据经营效果,逐步淘汰落后设备,更换先进的设备。如信、联、闭设备改造;使用 TDCS、调车监控、平面灯显设备等,以设备的先进性、稳定性来更好的保证运输安全。细化机车质量保养标准、自备车辆保养标准、线路桥涵质量标准、信号设备质量标准、通信设备质量标准、行车任务质量考核标准,按照检查表逐项对照标准检查,做到不漏项,不漏查。
4、强化铁路运输安全工作评估 以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对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性或危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然后分别进行月度安全综合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措施、调整设备、操作、管理,实施专项整治除隐患、安全分析查原因,系统安全评价定目标,使安全管理不断适应现场生产条件的变化,从而杜绝事故的发生。为确保“动态”作业的安全,可以查防结合,在各工种中推行车机联控用语,在车站、道口等重要场点安装了监控装置,实现了实时盯防及历史回放;再就是处段两级超前预防,两级层面对发现的问题均出具隐患整改通知单或工作质量整改通知单,按照五定“定责、定人、定时间、定资金、定措施”的原则,执行安全管理。
(作者单位: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路运输处 )
参考文献:
[1]李庆凯.精细化管理在矿区铁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资治文摘(管理版). 2011(05)
[2]汤雪唯,王佰顺,张向阳.管理者行为对煤矿事故影响性分析[J]. 陕西煤炭. 2010(02)
关键词:铁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既有线
中图分类号:U673.38文献标识码:A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尖锐
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化施工程度不断的提高,机械设备数量和科技含量不断的增多,新型机械设备的不断出现,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机械操作人员却是十分的短缺,并且现有的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安全知识和意识淡薄,已经无法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对于现有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由于繁重、工期紧的施工任务来说显然是行不通的,简单的短期培训就成为了提高操作人员业务水平的主要方法,但是一边操作一边培训,这无疑又增加了安全隐患。因此在现阶段的铁路建设机械化施工中安全的首要问题就是平衡机械设备的发展、机械作业的高强度和人力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二)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这几年来,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铁路施工单位也在不断的深化改革,随之很多施工单位也撤销了机械设备管理这个部门,所以这些机械设备就处于没人管理的状态,那么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就更无从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施工单位能够实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大部分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都不够健全,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建立,有的建立了但是关注度也不够,所以也就根本无法保证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施工机械设备自身的质量问题
一般情况下,机械设备自身的安全设施、技术水平以及零件质量等问题,也是会对设备的运转情况造成重要的影响的。其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首先是机械设备的设计不够合理,机械设备设计厂家机身的技术水平很差,设计制造的产品本身质量就不过关,而施工单位采购时又没有注意,那么就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其次,设备零件的质量问题,在一台机械设备中,有千千万万个零件和配件,如果一些部件的质量不过关,也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后就是制造设备的材料质量不过关,比如制造过程中使用一些劣质油料等质量较差的材料,都会导致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无法工作,甚至会突然发生事故。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专业人员培训
从我国目前的机械设备管理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因为管理过程中的认为失误造成的设备安全事故占据整事件发生原因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由此可见,人为因素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体制的完善,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从而达到促进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善:
在操作管理人员的选择上要严格、专业
首先需要保证操作人员的严谨认真,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并且要选择具有安全意识和较强责任心的人才。其次是在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机械设备管理和操作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机械设备操作管理人才
2、加强培训,提高操作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
从当前的管理现状来看,专业人才是严重缺乏的,因此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一方面增加了他们的管理技能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增加了工作人员对施工单位的归属感。在施工过程中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和前辈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促使工作人员熟练的掌握操作管理技巧,适应不断变化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需求。
3、完善奖惩制度,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施工单位内部的工作积极性和管理效率
由于在传统的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这一重要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偏离,工作的责任心不强,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可以提高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效率。
加大监督机制的建立
监督机制作为一种外部约束力量,在内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施工单位完善了内部竞争机制的基础上,加大监督机制可以大大提高内部管理的效率,进一步推动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二)消除机械设备的不安全因素,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陈旧老化的机械设备的使用给施工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对达到报废条件的要坚决强制报废,不能抱丝毫侥幸心理去继续使用,否则将得不偿失,建设单位也可建立有关制度,对施工单位老化陈旧机械设备,拒绝进场签证。
2、在机械设备从进场到使用完毕调出的整个过程中,要强化基础管理工作,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机械设备进场前,要检查其性能的优劣和可靠程度的高低,对于某些功能失灵、安全保护装置不全或失效的机械设备要严格检修,检修后检查合格,方可进场,否则坚决拒绝进场。
(2)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与拆除要严格遵守规定,事先要根据现场情况制订方案,并报上级部门审查批准,严禁无资质人员擅自拆装。
(3)安装好的机械设备还要由项目部的安检人员进行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行。
(4)机械设备运行中,要坚持进行开机前、作业中和停机后的三查和例行保养,对于班作业的设备,还应建立交接班制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和便于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
(5)使用完毕退场的机械设备要及时进行保养和维修。
(三)既有线施工要确保有序进行
在既有线的施工作业的机械,尤其是大型的机械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中,对行车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若是疏于管理,侵入到列车运行线路的界限,就会造成车毁人亡的后果。因此,在铁路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限制施工机械作业的区域;严格执行有关施工安全责任制和“天窗修”作业安全措施;检查把握好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防护以及施工后的验收,有效的制止在施工准备中的工作超限,施工中的违章作业和施工后降低放行列车条件的行为发生。所以,在既有线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合理的配置并且有序的组织,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对列车安全运行的影响。
(四)做好机械设备技术档案的建设工作
我们所需要建设的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主要包括设备维修保养记录、修理方案、修理记录以及交接班记录等内容。整理档案资料时,应先进行分类,并遵循一台机器一个档案的原则,做好对应的标记工作,这样在调整设备时,也能够更加的方便。对于设备调整的变动数据,应及时的进行登记,这样机械设备的维修人员和保养人员才能准确的了解到设备性能上所存在的问题,他们才能及时并且快速的对设备进行诊断和修理。还应整理好机械设备的原始资料,总结以往机械设备各个环节的实践经验,收集好机械设备的相关数据,大幅度的提升机械设备的管控能力。
结语
综上,在现代化的铁路施工中,由于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施工技术不断
发展以及对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铁路建设存在的安全问题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机械作业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的高低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铁路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铁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设备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云杰.浅议铁路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9.
[2]王小锋.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探讨[J].发展,2007.8.
[3]彭宾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8.
[4]张大洪,周立双.浅谈机械设备安全管理[J].粮食流通技术,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