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教学教研制度

学校教学教研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教学教研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教学教研制度

学校教学教研制度范文第1篇

然而中学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与运行现状不容乐观,教师校本教研扶持力量不足,教科室作用发挥不力,教研经费投入不足,教研活动内容、形式单一,低水平的教研活动带来的结果是教师的发展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寻求对策,使校本教研制度有效地推动新课程改革。

一、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的基本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校本教研制度的订立必须符合本校实际,使教师作为制度执行者能清晰地认识它的理念和意义,进而认可、接纳它。校本教研制度是需要教师在领会校本教研理念的基础上践行的,如不能付诸行动,就不是可操作的“制度”。

2.以教师为本原则。制度不在于约束教师,而在于为教师的教研提供指导与服务。学校要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指明方向,搭建平台。校本教研制度的制定要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参与,避免过于量化、细化而导致僵化。校本教研制度的完善,是学校文化的重建,它创造的是一种崇尚研究、共同探讨、共享经验的氛围,是有利于每位教师发展的机制,在这种机制和氛围下,教师间关系和谐,互惠、双赢,共同提高。

3.公平性原则。校本教研制度要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不能有特权。如只有少数教师有外出学习机会,只有骨干教师才能做课题研究等类似这些现象就不符合公平性原则。当然,公平不排斥竞争,良性的竞争是发展的动力,如激励教师参与教科研的奖励制度等,这些竞争必须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

4.开放性原则。全体教师都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而不应仅局限于部分骨干,还应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外界因素包括学生家长、校外的专业研究人员等,他们的作用不容忽视,将他们整合在校本教研制度之下将有利于这项制度有效地开展。

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的主要内容

1.完善校本教研组织领导机构。建立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是校本教研制度能否规范实施的首要保证,校长是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负责人,但校本教研并不是事无巨细都由校长过问。校长应充分调动其他领导成员,分学科、分课题,参加活动,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帮助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校长要确立“科研兴校”的理念,确保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所必须的经费投入,要整合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的力量,建立校本教研立体组织体系,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格局。

2.完善校本教研常规管理制度。确立教科室的教研管理职能,加强教科室对课题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管理,组建对学校发展和教学改革有重大意义的课题组,组织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为课题研究提供服务和指导,总结和推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型。

3.完善教研组、备课组管理制度。明确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职责,制订详细的工作要求。还可以交叉设置校本课程等适应新课程的综合教研组,改变学科本位的倾向,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活动,形成学习共同体,加强集体研究,分享经验与成功,让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快速成长起来,建立一种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合作的教研组文化,建立真诚的沟通,形成团结、向上的教师文化。

4.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为进一步凸显教师的教研主体地位,学校要建立具体、明晰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备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等。

5.建立课题规划及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要求学校建立起鼓励和帮助教师进行课题规划与管理制度,要制订包括课题规划、立项、开题、过程管理、结题、档案管理等内容的管理制度,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6.深化学校教研的交流制度和师徒结对制度。为了使同伴互助得到落实,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如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骨干教师帮带青年教师,明确规定师徒的义务,建立师徒档案,使新教师尽快成长。老教师在与新教师的交流中学习新思路。强调教研组的学术研究职能,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的状态,组织学术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校际观摩课、沙龙、教师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气氛。

7.强化教研服务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与完善必须建立在学校提供良好服务的基础上,包括校本培训、专业支持、信息、经费等多方面的服务保障。保证课题研究经费、外出学习经费和奖励经费,建立教研网络平台,设置教研活动专门场所等。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和专业研究组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聘请专业研究人员做学校的教研指导,开展专题研讨、学术报告、名师讲课等活动,发挥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和学校教研的层次,使学校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学校教学教研制度范文第2篇

一、教研组的地位

1、科组是在学校统一管理下,学科教师集体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科组的健全程度和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2、科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科教学工作,研究学科的教材教法和教学规律,研究学生的学习,并对本学科教学工作实施管理。

二、科组的组织

1、科组的设置要便于开展教学研究和进行教学业务的组织管理。中小学必须根据学校实际设置学科教研组。同科教师三人以上成立科组,不足三人的可与相近学科教师、相邻学校同科教师成立科组。教师人数较多的学科,可在科组内设立年级备课组。

2、每个科组应设组长1~2人,负责全组的工作。年级备课组也应设组长。科组长应由思想好,教学水平较高,组织能力强,善于团结同志,在教师中有一定威信的骨干教师担任。

3、科组长是开展教研组工作的组织者,其主要职责是制订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组织开展本组教学研究活动及学科课外活动,协助学校检查和评估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好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团结本组教师全面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科组的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2、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明确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年级的教学要求,指导教师制订学期教学计划。

3、组织教师认真分析教学对象和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材,认真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在个人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讨论。高中每周应不少于一次集体备课。

4、经常分析本学科教师教的情况和学生学的情况。正确处理教学中加强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发展能力和培养个性及心理品质的关系。

5、组织和指导教师认真进行教学小结。搞好教学评价。

6、研究和确定有关检测的命题原则,按要求做好有关考试的命题组织和质量分析工作。

7、落实备课组、年级组以及教师个人学期或学年的研究课题和研究内容,开展相互听课和教学观摩活动,总结、交流和推广教学经验。

8、根据本组教师实际情况,制订教师进修的规划和措施,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知识,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关心培养青年教师,帮助教学有困难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9、发动教师制作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积极使用电教手段,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理科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研究,指导实验室提高管理水平。

10、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与学科有关的课外活动。

11、做好资料积累工作。教研组应积累的资料包括:科组的工作计划及工作小结,各年级试题及质量分析资料,研究课教案及记录,各级教研机构下发的有关教学指导和教学要求的资料等。

四、对科组的管理

1、学校应充分发挥科组的作用,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科组建设,每个科组必须有一位学校领导经常深入指导工作,参与教研活动,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2、学校每学年(期)都应对科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考核评估的标准,可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内容,结合学校实际,自行制定。

3、学校应明确科组长职责,支持科组长的工作,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有关学科教学的重大决策应听取科组长的意见。

学校教学教研制度范文第3篇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供同仁们参考。

一、阅读教学的任务

阅读是阅读者自己的事,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事。阅读教学必须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阅读。阅读和阅读教学是紧密相连的两码事。阅读教学既要注意某一个具体材料的阅读教学,更要注意一般性阅读行为(过程、能力)的阅读教学。而一般性阅读行为的阅读教学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材料的阅读教学来实现的。阅读教材的基本形式是文选。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识字,语言积累。

2、从文本中获取知识(与文本对话),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思维,促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等的和谐发展。

3、重读学写,为写作积累。

4、学会阅读,掌握操作阅读过程的方法、本领,提高感受、理解、欣赏、评判的能力。

5、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内容是阅读内容,但不等于阅读教学的全部内容。阅读教学离不开阅读,阅读时学生不懂课文内容,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理解,但阅读教学还有自身更重要的教学内容,这就是教学生学会操作阅读过程,这个内容在课文内容里是没有的。因此过去的阅读课把讲读课文内容作为最根本的教学内容,这是不对的。花时最多,收效甚少,其主要原因也在这里。阅读方法指导、学法指导是小学阅读内容改革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读书是学习,怎样读书就是学法问题。阅读教学应该教学生学会操作阅读过程(怎样读书),智能阅读。可是,传统的阅读教学却忽视了,或不认识。把学法指导引入阅读教学,这是阅读教学内容上的根本性改变,是历史性的突破。

阅读课的学法指导是学科内在的个性体现,不是外加的。因为,“运用语言并通过外部语言以实现交际”本身就包含了“读”这一实践活动过程的操作问题,方法是读的本身固有的。对学生阅读方法指导的主要内容有:

1、查工具书。2、抓重点,比较。3、联系上下文、生活等联想、推想。4、从事实材料看思想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5、把自己融进去,再造想象(把语言变成画面)。6、边读边提出问题。7、圈点勾画,以笔助思。8、列提纲,理思路。9、分段,概括段意。10、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11、体会写作技巧和修辞方法。12、朗读、复述、背诵、精读、略读、品读、回味读(正面想想,反面想想)。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学法指导”“学会学习”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低年纪的“读、说、背”课。

一种是古诗、韵文等,主要是读、背,或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诗句变成画面,说“画”。

学校教学教研制度范文第4篇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基本思路,可用24个字来概括:“亦督亦导、以导为重、旨在提高;督中有评、评中寓导、意在服务”,它蕴涵的是两种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和“优质服务”理念。依据“督中有评”理念,将督教工作分为“检查”和“评估”两个层面。一方面,教学检查工作,以获取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手数据和信息为目的,如跟踪听课、环节检查、专题调查、师生座谈等,通过这些活动可提供一般信息服务。另一方面,教学评估工作,以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为目的,客观、公正评估教学现状,可为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为管理层提供监控依据;为教师寻找到“教研”课题;为大家找到改革“切实口”。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二个方面:即“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既是教师思想水平、业务能力、教学效果的集中反映,也是学生掌握系统知识,发展创造能力和个性展现的基本学习形式。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教学督导的基本任务之一。督导员不定期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的内容、方法、态度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实施督导,如检查教学内容是否与教学计划或教学日历相符;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互动效果好不好;教学态度和仪表是否和蔼可亲或端庄严谨;学生对教师上课效果的评价如何等。所以,课堂教学理应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教学则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深化,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角度讲,实践教学更重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目标。而实践教学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点应该对实践教学的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进行监控。对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实施督导,同时也可以包括课程设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及社会实践等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的督导,必须细化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明确各实践环节和活动的具体目标;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创建品牌实践教学环节或活动。规范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是督导应该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实践教学的质量理应成为教学督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个性特征分析

1.高职院校督导体制应与本校管理体系相适应

学院内部建立教学督导体制必须能立足本校教学的需要,构建与校内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教学督导体系;明确对全校教学工作行使督查、调研、评估、指导、咨询等职责。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都有未来的发展计划,有自己一套管理体系和模式。所谓办学理念是指人们对自己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它是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它决定着学校群体的教育行为,指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它以一种精神力量、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理性目标熏陶着学校的群体成员,一所学校逐渐生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办学理念,它既指导着学校快速健康的发展,也体现出对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待。一所先进学校的办学理念,应该是学校历史的传承、学校文化的积淀、现实经验的总结、传统特色的创新、发展目标的前瞻、科学理论的支撑和校长理念的提炼,应该是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教学相长、有利于学校发展,能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并且能用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各项实践的应用理论。而教学督导的过程就是监督学校教学实施过程与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相符合的过程,使之不偏离宗旨。办学目标的执行,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各项措施的合理安排等,是保证办学质量的制度保障。因而,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督导体制。

2.高职院校督导内容应遵循全面质量管理原则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原则,就是督导内容应涉及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与微观的各个方面。即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统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学校教学质量要求的总体目标,为实施更好的教学方针和保证教学质量提供合理化改革建议。在督导过程中,要兼顾学校的实际情况,理清主次矛盾,分清轻重缓急,配合学校当前教学工作重点,与学校发展的步调统一,找到存在问题的适当切入点,形成具体的阶段性督导工作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思路才能更清晰,策略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督导工作的开展才更具主动性、计划性和导向性。

从宏观运作机制看,教学督导工作需要不断地完善自身,为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从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来看,教学督导包括计划督导、管理督导、质量督导、效果督导等方面。即PDA运行过程:计划P(Plan):制定督导的工作计划和工作依据;实施D(Do):实施监控的过程;管理(Action):对督导进行管理和评价,以寻求下一步的改进路径。在督导工作机制运转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如下图:

从微观运作机制看,督导工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信息的整理耦合过程,即在检查中搜集教学实施的反馈信息,然后对教学情况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发现问题,找出应对办法,提供教学改善建议,并将意见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师和学校领导。见图如下:

通过每一次的信息流转,都完成了一次督导任务,实现了对教学的监管,同时也推动着督导工作质量的提升。

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反馈过程是督导体系内部的子循环。督导中多次的微观督导过程构成了整个宏观督导工作的进程。其运行过程如图:

经过一个个微观的教学细节的检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使宏观教学过程的不断发展。教学细节的汇总,是宏观督导工作的必要环节和关节点,从而使整个教学督导过程更加流畅和明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教学督导还不能单纯地只是针对教学秩序、课堂教学、教师授课等方面,还要重视对学校办学及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实践及其他教学环节、学生的学风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督查与评价指导。

3.高职院校督导方式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教学督导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根本,善于保护教师的教学热情,善于与师生沟通交流,善于换位思考,善于做师生的良师益友,着力构建和谐的教学督导工作环境。以人为本教学督导理念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教学督导的功能定位,是高度重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关心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潜力与积极性。这种定位转变,突出了督导和评价的激励性、促进性、发展性,使教师拥有绩效感和成就感,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教师职业发展和人本价值的重视态度。以人为本的教学督导理念,主要包含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关心三大要素。

4.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应突出高职“职业能力”培养而展开

高职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学督导工作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督导工作。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立足地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教育,督导工作就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质量与实效的监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6号文件同时还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因此,高职院校安排大量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督导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三、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发展路径分析

1.从咨询机构模式转向职能处室模式

高职院校督导机构发展趋势,应由咨询机构模式转向职能处室模式。我国以及国外的实践都清楚地表明,教学督导机构的建立和职权的行使,即使在教学管理系统内部,也必须处于相对独立的位置。由学校的行政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独立组建和主导教学督导组织,明确其职权范围,其工作直接对校领导和校务委员会负责。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责、权、利”不清及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机构的设置,包括职能处室模式和咨询机构模式两种形式。职能处室模式是指学校将教学督导部门定位为相对独立并具有监督权的一个处级单位,是监控全校教学过程的职能部门,可由教学督导组、学生评教系统、各专项评估专家组等部门组成。它是单独的行政机构,具有行政管理(检查)权力,与教务处相互协同,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办事效率高,督导结果落实快。但由于医学院校教学的特殊性,此模式在该类学校中较少实行此种模式。目前,大多医学院校采取的是咨询机构模式,咨询机构模式是指学校将教学督导体系设定为咨询机构,其中又可分为校级咨询机构和处级咨询机构两种。前者指学校将教学督导体系设定为直接对校长负责的教学督导委员会,与校学术委员会、校教学委员会并列,有利于督导组开展各项工作。

2.从检查型督导转向服务型督导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督导已成为学校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世界各国教学督导都在向指导服务型方向发展,他们不仅指导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还协助教师的课程准备过程,如一起讨论教材教法,甚至和教师合作编写课程计划,制定课程,这样使得督导人员与教师的关系由以往的监督和控制逐步转向帮助和指导。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已经开始向既督又导的方向转变。这就要求教学督导人员应具有服务意识,以服务统领教学督导的各项职能,为一线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服务,并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需要调整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此,督导人员要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参与教育管理,为学校和教学提供各种教育咨询,把教育咨询作为服务的主要内容,提高教育咨询的专业性。转变督导的工作方式,从检查式督导向服务式督导转变,真正做到为教学工作服务,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在督导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问题的存在,而且要研究问题发生的根源,寻找解决的办法。要站在教师和学生的立场上,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任务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领导和管理者做好咨询服务工作。树立督导人员的服务意识,才能摆正位置,扮演好咨询者角色。

3.从督导机制无序化转向常态化、规范化运作

长期以来,教育督导工作一直处于基层探索的阶段,究竟谁来督导、怎样督导、督导什么,亟需用系统的规章制度来明确。目前教学督导工作随意性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保证。制度是教学督导工作健康、有序和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建立完善的督导工作制度并使之形成制度和规范化,学校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构建形式相对独立、人员配置健全、运作制度化的校、系两级教学督导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健全的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各级督导组织结构和职责,教学督导的质量管理标准,督导员的具体职权范围及责任要求,教学督导人员的主要任务与内容,教学督导行为的准则规范,使教学督导在制度上得到保证,使之能真正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相关的制度建设,使教学督导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道路,以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督导的效能。

未来的教学督导应从“督而不导”走向“既督又导”。应从一般的问题检查,转变为解决存在问题、提供合理改进方案,并从依附教务部门完成临时性任务中解脱出来,对教学管理活动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教师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善、教学效果的显著为目标,创新教学督导工作。

参考文献:

[1]赵风.论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创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

[2]姜文.教学督导: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当代教育论坛,2011,(9).

[3]申金霞.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创新与发展的路径探析.中国大学教学,2012,(4).

[4]万思志.高等学校教学督导制研究综述.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

学校教学教研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督导;高职院校;工作职能;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15-02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督导工作,是提高学院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又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教学督导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监控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应更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原则

教学督导是为了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从整体上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方向性的原则。新形势下教学督导工作必须树立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高职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去指导教学督导工作,以推动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2.“以人为本”的原则。传统的督导观念是“找问题”“挑毛病”,其结果督导人员和被督导对象之间容易关系疏远,冷淡,甚至还会产生矛盾。新形势下教学督导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注重培养教师,始终把教师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充分尊重教师,重视培养教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使教师的成长与学校的改革发展紧密相连。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工作的宗旨,赋予教育督导新的内涵。

3.科学性原则。坚持科学的督导是搞好教学督导工作的关键。学校教学督导要根据教学督导评价及有关教育科学的理论、法规、条例去指导教学督导工作。督导员必须坚持以教育理论去指导督导工作。教学督导员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同时坚持经常性学习、交流,对许多问题达成共识。督导人员要尽可能使评价客观、公正、准确。对督导对象的评价要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查结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克服定性评价所在某些问题上出现偏差。有时对某一问题难以作出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把它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用量标来说明问题,使督导工作目标明确,概念精确,避免无依据的争辩,减少主观随意性。对教师的评价应该包括教师的态度、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启发性,教学的深度、广度、难度等方面。

二、教学督导机构的职能职责

教学督导机构作为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的一个管理机构,其工作职权不同于具体职能部门的管理,要行使的是对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监督、检查、指导和建议权。教学督导的职能职责是针对学院的一切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督”“导”,根据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可以分为: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学管理质量三个方面。

1.教学质量督导。主要是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评价、引导与指导,一是对教师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相关教学文件、制度、质量标准等的持有和掌握。二是对教学全过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包括备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教改、科研、教师辅导答疑等,进行督查、引导。

2.学生学习质量督导。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评教、教学信息反馈的了解、引导、沟通,听取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3.教学管理质量督导。对教学质量管理职能部门主要指教务处、学生处、系(部)、学工办、教研室、团委等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如何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怎样严格教学信息反馈管理,进行检查、督促、评价、引导。

三、形成科学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必须健全教学督导运行机制。要形成科学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主要解决好教学督导机构定位准确、加强督导队伍的建设、以督促导,以导为主、实行民主督导四个关键问题。

1.教学督导机构定位准确。教学督导机构是学院领导的咨询机构和参谋机构,是连接学校教学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肩负组织、安排、管理整个教学工作的职责,保证教学过程的正常运转,它具有决策和执行的行政职能。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应及时向教学督导部门通报教学情况,教学督导部门也要及时向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反馈教学督导的信息。

2.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教育督导队伍是一支专业化的队伍,这支队伍对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教育部越来越重视教育督导工作,对教育督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督导队伍也急需加强内部建设,使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以更好的适应新的教育制度的需要。督导机构应配备一定数量和职级的专职督导和兼职督导,形成以专职督导为骨干,专职督导与兼职督导相结合的人员结构。培养教育督导人员专业意识,加强教育督导人员自身建设。督导人员的整体应该是年富力强的。专职督导必须以中年为主,实行老、中、青结合。兼职督导的年龄可以适当放宽,但必须身体健康,能够完成督导任务。督导人员必须熟悉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工作,同时根据督导工作的需要可以吸收其他教育工作的人员。

3.以督促导,以导为主。在教学督导工作中,应正确处理并把握好“督”与“导”的关系,“督”是前提,“导”是目的。要真正做到督与导相结合,以督促导,以导为主。着力于正面的引导与指导,推动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达到教学督导的最佳效果。

4.实行民主督导。教学督导只有以教师为本,实行民主督导,强化指导、服务、咨询功能,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学督导工作,是学院针对教学工作进行质量管理的一种手段。加强教学督导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管理中的督导工作,作为一个监控体系,就是要强化教学管理中的监督、指导职能,对教学中的各项决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和指导,将信息及时地反馈。从而使教学督导工作的功能与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更好地促进学院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督导体制与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就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逐步完善学院的教学督导制度,使之更适合我国的国情,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海,王晨燕.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督导新思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100.

[2]唐秀丽.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探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6).

[3]宋建伟,李保丽,杨天明.论高等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