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供应链技术创新

供应链技术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供应链技术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供应链技术创新

供应链技术创新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识供应链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

[分类号]G305

1 引言

目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之间竞争的本质是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生产方式与生产效率的竞争;同时,在持续多年的大量技术引进之后,国内产业集群已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能力,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在外界环境日益剧变和自身技术能力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不少产业集群已开始尝试自主技术的创新以期建立一定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组织充分利用各种来源知识,实现产品和工艺创新,内在表现为产业集群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因此,对自主性技术创新的产业集群知识供应链的研究,将提升我国产业集群在未来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乃至国家竞争力意义重大。

2 产业集群与其内部技术创新的自增强关系

技术创新行为与产业集群存在明显的互动机制。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温床,而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对企业产生了强大引力,吸引着企业集中,并加速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集群。

2.1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空间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机构和终端用户,在地理上的集聚,为技术在集群内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尤其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临近,可以使基础知识和创新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向企业传播。

首先,企业间交错的信息传播网络带来了广泛而频繁的信息交流,大大提高了企业对新技术的认知能力;其次,集群中的人才信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域内传播,再加上集群内企业文化的接近,使得人才的流动较频繁。人才的流动带来技术的流动,这是加速技术创新在产业集群内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专业市场巨大的商品流和人流,会产生大量的技术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使之成为专业性产业技术和其他各种信息交流的中心。因而产业集群内的技术创新速度大为提高,而高速、高频率的技术创新又促进了产业集群内上述三方面因素的发育。

2.2 产业集群内的分工合作与技术创新的强度

产业集群的分工合作对技术创新起到加强的作用。除了地理位置接近外,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具备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相互间比较了解和信任,使得技术合作更有可能、更为方便,合作成本也更低。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互动,有利于供应商和生产者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因而,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和合作协调加强了技术的创新,而通用性较强的技术创新又进一步紧密了集群内的企业协作。

2.3

产业集群内的二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质量

产业集群中大量采用通用性技术企业的存在促进了技术的二次创新。在采用新技术的过程中,众多使用者会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对技术进行改进,各种各样的技术改良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

3 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产业集群知识供应链模型

在一个集群中,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一家企业的存在成为另一家企业发展的前提,每一家企业只是集群式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或一个结点,由各个环节或结点联成一体就变成整个知识供应链。在知识供应链中技术创新能力强、掌握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的高端企业则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因而在知识供应链中的份额占有绝对比例。

在产业集群中,大量同行业企业及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在同一合作愿望下形成纷繁复杂的知识网络结构。集群中的企业处于知识网络的各个节点上,集聚效应和网络化的创新模式使得企业容易获得创新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多方参与又降低了创新的风险,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由于集群的外部效应,集群中企业容易把握市场需求,其创新也往往能顺应市场的需求。只有处于集群内的技术研发机构、科技中介、企业形成稳定的、相互信任的关系,知识在知识供应链中的流动才能通畅,并不断地增值。

知识供应链以知识为中心,以终端用户价值为导向,是一种需求拉动型供应链模式。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产业集群知识供应链模型一般是由知识供应源、知识协同战略、知识转化者和知识需求源组成。

知识供应源: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整个知识供应链的源头,包括知识母体和知识技术,是知识的主要供应源。

知识母体:知识母体是知识供应链中知识发酵得以产生的营养母体,知识母体的种类、质量不同,能够接受或创造新知识的种类和层次也就不一样。根据知识供应链中知识协同的战略要求,由知识的供应源大学或科研机构识别知识母体和不同知识域在组织内部的分布状况,确定组织及其业务环节的知识缺口。

知识技术:知识供应链中的知识转移、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过程中,知识技术发挥重要的作用。

知识转化者:核心企业是知识供应链上的核心主体,对整个供应链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知识供应链运作中,核心企业是知识供应链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决定着知识创新资源的配置与使用,协调和整合其他行为主体的创新获得。

知识协同战略: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协同性表现为产业集群内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协作,不同技术创新系统、数据资源、创新情景等全方位的知识整合。产业集群知识主体之间的有机关联,通过相互的学习和理解等知识的催化作用实现技术创新与知识对接。在知识酶的催化协同作用下,知识母体围绕知识酶形成知识母体一知识酶的结合物。当知识母体在酶合作用下与知识菌株进行反复作用后,中间结合物在保留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新的知识。

知识需求源:终端用户是知识需求源,他们是知识供应链得以运作的动力所在。

集群知识在组织间和组织内的流动过程形成网状的知识链,知识的流动形成不同的知识活动,集群的知识共享过程发生在知识流动过程中,不过不同的知识活动、知识共享过程有所不同。

4 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产业集群知识供应链运作

4.1 新产品构思阶段

知识可以分为体现市场需求的市场知识和技术进步的科技知识,包括体现在现有产品上的显性知识和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是现有知识的集中体现和产品创新的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产品创新的机会识别。新产品构思阶段首先是识别目标市场的需要,在产业集群创新中,创新企业群的内部知识流动在知识流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由知识供应源、知识获取、知识集成、知识选择和概念原型模块组成。

知识供应源: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整个知识供应链的源头,包括知识母体和知识技术,是知识的主要

供应源,拥有大量学科带头人和综合性高级人才,具有很强的知识和技术开发能力。

知识获取:主要是指企业从集群内外的科研机构、企业、个人获取知识。获取的知识既有以专利、知识产权等表现出的显性知识,又有企业员工在日常交往和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技术诀窍、操作技能、经验表现出的隐性知识,即“弥漫在空气中的知识”一一。

知识集成:召开创新企业群成员的会议、电子会议、社区论坛和建立创新企业群的知识库,由企业内部的显性知识或个人的默许知识转化为企业群的显性知识。供应链知识集成是对来自不同知识源的知识进行集成,包含了隐性知识之间的集成、显性知识之间的集成、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集成、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集成。沿着这个知识螺旋,个体知识被集成为群体知识,群体知识再被集成为组织知识,进而上升到组织知识被集成为网络知识。知识集成的结果是知识的新构造。

知识选择:选择员工参与组织的项目,项目组成员向组织各个相关部门搜取资料,从创新企业群的知识库系统中寻找相关资料,并将企业和企业群的显性知识以及个人的默许知识转化为企业的显性知识。

概念原型:新产品概念实物化。新产品构思阶段对于新产品及其特点的思想主要来自以下几种资源:市场营销和销售人员、研究和技术开发部门、已有产品开发团队、已有或潜在用户、第三方,如供应商、发明者和商业伙伴等。市场目标的评估后,需要对各种资源的知识进行吸收并转化到产品概念中,产生并评估备选产品的概念,为进一步开发选择一个概念。在概念形成阶段,作用于产品设计结果的因素有两个:企业研发人员的知识,包括显性和隐性知识以及以隐性知识形式存在的用户需求。由开发团队成员不断从用户那里得到产品需求,并结合已有的经验和公司技术能力将用户所描述的需求转化为团队知识,这些知识被团队成员共享,并内化为成员的隐性知识。最终,经过吸收与整合的知识成为团队进行新产品构思的重要依据。

企业在这个阶段通过知识供应链一方面获得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形成产品概念。通过制作概念原型,将形成的新产品概念实物化,在知识供应链上进行对产品概念的评价和改进意见的反馈。

在新产品构思阶段,企业通过对供应商的整合、分析竞争对手产品、与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合作等方式获取产品概念方面的知识,但创新的原始思想潜在于隐性知识,必须通过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相互转换,才能产生新知识。

4.2 新产品开发阶段

新产品开发阶段,实际上是技术知识的创造,主要完成知识形态的转化。包括设计新思想的产生、生产新技术的形成,最终体现在生产出不同的新产品,这是知识供应链上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决定着产品的价值结构,即物化劳动的比例与知识成分的大小。

在新产品开发阶段,制造企业的项目方案被转化成为各项要交付的具体指标和任务,这是企业新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此阶段技术创新在知识供应链上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知识内化的整合和扩散与知识外化的消化。

4.2.1 知识内化的整合和扩散知识的内化是指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企业各层次知识主体通过社会化和外部化获得大量隐性知识,并将一部分转化为显性知识,再经过融合的过程,促进了个人知识组织化、零散知识系统化,实现了知识的综合集成。

新产品开发实施阶段的主角是企业内部的设计团队,这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知识密集型专业组织。组织中专业人员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即专业技能,主要由隐性知识构成,因此在产品开发中进行知识整合和扩散难度更大。

企业内部设计团队的知识共享通常通过三种机制来实现:①正式扩散机制;②非正式扩散机制;③建立组织的联结知识。这使得组织内部成员能够通过这些关联知识来查询和使用知识库中的知识存量。

4.2.2 知识外化的消化这个过程主要是指将员工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企业的显性知识,如研发机构或供应商将他们的经验诉诸文字,让其他人员通过学习共享这些经验。

在整个开发阶段,仍然要听取终端用户和销售商的意见。这不仅保证产品试销对路,而且加速开发活动朝着正确的既定目标前进。通过邀请终端用户和销售商对产品的设计原型进行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可以降低重新没计造成的附加成本。竞争企业或行业领先者也是企业外部的知识源之一,通过获得竞争对手企业的产品设计原型,研究其产品中包含的新知识,可以解决企业知识存量不足的劣势,并从技术角度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其中的不足,从中获取本企业产品创新的来源。

4.3 测试与改进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研发人员对所有的相关、因果关系都已掌握,能非常全面的预知和控制研发的进程与结果。包括产品多个生产前版本的构建和评估。这是新产品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终端用户和销售商的大量参与。产品测试是对新产品的性能进行全面的验证,收集产品的测试数据,经过数据处理,提出改进方案,此阶段将交付最终正式产品。与新产品构思阶段类似,测试与改进阶段同样需要对终端用户和销售商进行识别;公司要挑选合适的终端用户和销售商进行产品测试。创新的过程与产品构思阶段相似,只是将终端用户和销售商的知识通过对产品使用情况的反馈与建议转移到团队,由团队成员组织研究及学习,得出产品改进意见。该阶段,最为重要的是生产知识和市场知识开始与科技知识实现联结,在此基础上,组织创造大量融合各类知识的产品知识;同时,知识进一步显性化。

4.4 市场营销阶段

经过测试与改进阶段,新产品、新技术首次投入市场,创新成果得到应用并向市场扩散。同时,产品的市场信息也从组织外界最终反馈到研发部门。市场营销阶段是新产品的商业化。

并非所有的新产品都能在这一阶段取得成功。那些成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往往需根据市场信息,反复微调,以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该阶段,知识创新实现组织边界跨越,跨组织学习和合作成为主要的整合方式,将研发人员与市场人员一同派往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获取新产品的市场信息,是非常有效的办法。相应地,终端用户和销售商也参与知识创新当中,尽管他们不执行知识创新的工作,但毫无疑问,终端用户和销售商知识及产品知识将成为需要创新的两类知识。

从创新过程的产业集群知识供应链的4个阶段可以看出,产品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流动、叠加和转移的过程。知识供应链就是将知识的供应者、知识的创新者、知识的使用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源源不断地向产品创新提供理论知识、应用知识和产品模式等各种知识。并保证其连续供应的有效性,从而使知识的价值通过使用得到实现。因而知识供应链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知识供应的有效通道,是实现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

5 结语

供应链技术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概述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增长的极限”引起学术界的大争论,导致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今天,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升到全人类共同发展战略,已普遍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并推行。从系统角度而言,供应链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子系统,没有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供应链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其可持续发展状况不仅决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而且决定其质量与可持续性。供应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主体,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基于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2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供应链,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论文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将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通过完善供应链运营机制、协调各方利益,满足顾客可持续地需求,不断提高供应链发展的稳定性、成长性和创新性,同时兼顾与供应链运行相关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涵。a.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Fairness)。b.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Sustainability)。c.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Common)。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依据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解析为持续性、生态性、公益性,协同性以及公平性。

2.1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内涵

持续性是指供应链具有持续造血功能,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其发展不能超过供应链内部支持系统及外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获得依赖于供应链内部个节点供应链中宽松和谐的学习及工作环境,完备的激励机制,以及其为各级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等。宽松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可以培养组织成员的持续学习及持续创新能力,形成持续性的人力资本;持续性的人力资本促使供应链自身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完善的激励机制和丰富的培训机会,有利于提高和巩固组织成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2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内涵

生态性是指供应链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引入绿色经营理念。从原材料选择到产品废弃物的排放及再循环利用,始终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置于供应链发展战略的中心地位,通过节约成本、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手段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供应链所遵崇的文化是绿色文化,它不仅包括传统供应链文化所注重的信仰意识、形态价值与规范等,更强调文化的绿色化,要求供应链员工要为保护环境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付诸行动。供应链的技术创新涵盖了绿色创新理念,它强调在技术创新过程的每一步都要贯彻绿色的要求,即不仅要最终生成绿色产品,而且从创新源、R&D投入到设计、制造和销售都要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争取把污染降至最小。与传统技术创新相比,绿色创新具有生态性、人文性和预防性的特点。供应链所倡导的营销方式是绿色营销,它是指供应链产品和服务应实施一种旨在兼顾供应链利益、消费者与市场需求、社会公共利益与环境保护在内的营销方式。如积极推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产品包装上推广“绿色环保标志”、制定包括环保支出在内的绿色价格等。绿色经营理念的引入使得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以更具有可持续性的方式完成,有利于满足环境友好性需求。

2.3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内涵

公益性是指供应链积极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加强供应链伦理建设力度。供应链伦理是指:供应链及其成员在从事供应链经营活动时一贯遵循的道德准则及价值观。它包括正确处理供应链的环境保护问题、公司改革重组引发的裁员和冲突问题,供应链内部种族、民族、性别冲突问题,员工隐私问题、跨国经营中的贿赂问题,掠夺性不公平、不正当竞争问题,知情者内部交易问题,反托拉斯法问题等。供应链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主动承担起供应链的社会责任以满足法制法规、道德、习俗等社会环境的要求。

2.4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性内涵

协同性是指供应链与竞争对手之间加强合作,实现双赢或多赢。可持续发展供应链的思维方式应从对立竞争思维转变为合作竞争思维,供应链与竞争对手有共享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生存发展的权力,单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以妨碍甚至断送其他相关供应链的生存与发展为前提和代价。

2.5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内涵

公平性是指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应该体现代际公平原则。供应链各利益相关者当前需要的满足应该以不损害供应链各利益相关者的未来需要为代价。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应保证供应链所需资源的持续利用及相对稳定的资源基础,应保持盈利的持续增长及运行效率的不断提高。

3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

3.1环境维度

经济学的角度认为,供应链运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围绕这一原则下的产量、销售额和利润等经济数量指标一直是评价供应链发展的惟一标准,从根本上说还是源于发展等于增长这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而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包括供应链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包括供应链对社会、环境、资源等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供应链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是整个宏观经济的一部分,它的运营要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实现人与环境、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供应链的长期运营依赖于与政府、顾客、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考察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性不仅要重视供应链的经济数量指标,更要重视供应链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程度,后者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环境维度主要由供应链的环境意识、供应链的社会贡献、供应链整体形象、供应链的社会责任及和谐度等因素构成。

3.2创新维度

创新性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之一,是供应链打破发展障碍,重新获得活力的重要法宝。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本质上看是供应链的一种持续创新能力。提出技术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因此,创新能力的培育对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首先,供应链要转变观念,增强技术创新意识,率先抢占市场份额;其次要加大创新的投入,如研发经费、技术装配投入,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再次要建立适合供应链自身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各节点企业积极创新;最后,要持之以恒地关注和提升供应链的创新成效,通过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供应链独特而持久的核心技术能力。这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维度就由创新投入、创新活力和创新成效这3个方面来进行衡量。

3.3制度维度

制度经济学派在新古典经济学派关注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上加了制度安排,他们认为经济的组织和控制体系并不仅仅包括市场因素,在任何社会中,决定资源配置的因素是社会的组织结构,即各种制度安排。供应链的制度维度主要有核心能力、管理、组织、文化等方面组成。供应链的制度安排、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完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形成供应链内合理的分工协作、有效整合供应链的有限资源。供应链核心能力能够帮助供应链占有稳定的市场地位。现代知识管理理论认为,供应链的核心资产是知识要素,知识是供应链组织控制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的自变量。供应链所掌握的知识资本的含量和结构决定供应链物质资本的积累及能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要保持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供应链内部创建学习型组织,以学习和创新的供应链文化塑造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理念。以制度创新能力推进供应链随着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及时调整和变革管理理念和方法、组织结构和价值观念、文化。在评价体系的制度维度中,本文选取了管理能力、核心竞争力、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供应链文化作为关键成功要素。

3.4利益相关者维度

供应链与一般的企业不同,他是由所有权分离的不同企业构成,在运营过程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维护好供应链各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是保证供应链长期发展的保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信息共享、沟通交流、互相信任。节点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公平性常常是供应链能够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利益永远是企业运营的根本目的,因此设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供应链健康、稳定地发展。供应链的高效运营不仅依赖于合作伙伴之间密切的配合,更总要的是节点企业信息共享,构建健全、高效的信息系统是保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评价体系从合作伙伴关系、利益分配、信息共享这3个方面来考察。

3.5财务维度

财务指标是产生最早、至今仍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评价模式。财务指标易于获取、最为简便而且可比性、可操作性强,因此广受青睐。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良好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增长。财务子系统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表现为供应链财务指标的增长。本评价体系从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信用度这5个方面来考察。

4结论

随着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发展,供应链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系统的重要微观单元,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情形。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应该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通过供应链管理完善供应链运营机制、协调各方利益,提高供应链发展的稳定性、成长性和创新性,同时兼顾与供应链运行相关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解析为持续性、生态性、公益性,协同性以及公平性,并可从环境维度、创新维度、制度维度、利益相关维度以及财务维度等五个方面对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然后据此可构建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小军.论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58-60.

[2]吴应宇、于国庆.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46-49.

[3]朱开悉.企业可持续成长分析与财务成长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6):14-16.

[4]汤亚莉、任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6(7)54-56.

[5]李明生、李炳秀.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商业研究,2009(10)309.

[6]陈耀,马岚.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上海统计,2002(4):36一38.

[7]权锡鉴.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5)23-27.

[8]郭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五维度模型[J].企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2006(2)149-152.

[9]曾樵夫、陈向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9,8(4)61-64.

[10]焦长勇.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探讨[J].软科学.2001,15(3)52-54.

[11]Vittorio,C.Raffaella,M.Giulinao.TowardsaSustainbaleViewoftheCompetitiveSystem[J].LongRangePlnnaing,Vol.32,Oct.1999.519一530.

供应链技术创新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供应链金融是一个金融创新的全新领域。分析我国供应链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业务模式,根据我国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信用制度建设、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和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构建我国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设想。

近年来,我国金融界兴起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金融创新业务。随着现代物流业发展对金融服务创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务于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实践越来越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业务实践

在我国,对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的探索,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第二个阶段,从“仓单质押”业务的尝试到“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到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发展上,我国形成了两条业务发展的主线模式:

其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结合生产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而提供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通过货权质押、信托收据、保险及公证、货物监管、提货通知、货物回购、资金专户管理、期货保值等一系列结构化设计来掌握货权、监控资金,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这种业务融资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更创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二、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问题

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比较活跃,特别是在国内,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在不断进行尝试。随着业务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凸显出来,信用管理问题阻碍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用替代的局限。目前以银行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所谓的核心大企业的信用替代而成立的,这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表现得很突出。即需要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必须和一家值得银行信赖的大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从而得到“某种资格的认定”或者借用大企业的信用,使其达到银行认可的资信水平。实际上是中小企业利用大企业的良好信誉与实力以及和银行稳固的信贷关系来为其提供间接的信用担保,从而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虽然在发展中,通过供应链管理建立了诸如“1+N”或者“N+1+N”这样的业务关系,然而这种融资组织管理方式的效果是使更多的金融资源向那些核心集团性企业归集,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来支持该业务的创新开发,这样,信贷风险的聚集扩散效应往往会扩大。因此,仅仅依靠这种信用替代来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也会招致更大的风险,最终阻碍了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第二,信用管理的局限。在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主要是基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银行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合作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虽然这两种创新模式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但目前也显现出发展创新动力不足的态势。在目前的融资模式中,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企业抵、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市场和销售对象以及承销商的情况等,还要查看各种权利凭证的原件、辨别真伪。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大大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与专业范畴。另外,目前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模式的最高收益往往还超过不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收益。因此,以银行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是动力不足的,很难成为银行的主流业务。

第三,技术手段的局限。目前供应链金融仅仅停留在银行和企业的层面上,供应链管理所依赖的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在银行和企业中很难同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会造成信息不完整准确、业务衔接不顺利流畅,往往还会引致风险的发生,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基础的创新问题亟待得到解决。由于供应链管理数据库对于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产、供、存、销、资金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需要具备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满足多方面查询的要求。因此,技术创新问题的解决是供应链金融创新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的技术手段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第四,信用组织的局限。目前的供应链融资仅仅局限在作为银行对传统业务的一种创新与补充。实践证明,在供应链金融组织中,银行为主体的融资组织形式是有极大局限性的。供应链融资往往会比传统的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传统的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并且,从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来看,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不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易在市场上变现。因此,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而目前的信用组织形式很难满足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需求。

三、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建设

目前建设好信用管理体系是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必须加快供应链金融管理环节中的信用制度建设

1.建立中介信用机构,完善社会征信服务体系。供应链产业的信用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供应链产业参与者众多、行业和地区跨度大,容易产生供应链内生性的混乱和不确定因素。体现在既有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周期频繁、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又有诸如自然灾害、战争与恐怖袭击等外部事件的影响,同时也会遭遇到企业战略的调整冲击,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增加供应链自身信用问题的风险。二是供应链产业的白发性扩散作用。由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基础是基于供应链整体管理程度和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实力,因此,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也会相应扩散。如果供应链上某一个成员出现了融资方面的问题,就会迅速地蔓延到整个供应链,这对于供应链自身的资金管理和综合管理是非常大的考验,也是对银行信贷管理的极大挑战。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征信信用管理体系,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问题凸显,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引发大的金融灾难。因此,建议尽快建立供应链金融中介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基于供应链产业的新型的中小企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服务机构,完善供应链产业的社会征信业务体系。

2.加快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法律规章制度建设。目前,我国有关供应链信用管理环节中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严重滞后。有关仓单质押、动产质押和票据业务的法律法规尚有许多空白,期待完善的地方很多。现实法律中,合同法中没有明确地规定仓单的法律地位,真正的仓单流通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般物流企业签发的仓单又没有权威机构认证和监管,仓单的标准化程度低,使用和流通范围十分有限。同时,从我国的“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到“物流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金融创新发展模式来看,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金融风险预警和防范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制度还须进一步健全。

(二)必须把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各层次的金融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偏好对资源分配起引导作用。它通过准确计量各类风险确定经济资本,通过经济资本的分配决定各类资产规模,改善业务组合的风险与收益配比关系,将有限的资源从效益较差而风险较高的业务上释放出来,为效益更好而风险可控的业务腾出空间oE6]由于供应链涉及不同的行业、不同技术领域和不同的行政区域,这就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金融风险。因此,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必须纳入到金融全面风险管理之中,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供应链出现的风险。

供应链技术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Shapley值;创新激励因子;“快时尚”服装产业;供应链;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利益分配机制;贡献度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4-0076-05

一、引言

伴随着创新潮流的风起云涌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单打独斗式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各大企业开始选择供应链联盟这样一种新兴模式开展经营活动。然而,由于构成供应链的各个企业都是以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与稳定。企业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依靠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利用,提高了响应速度,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比各企业分散经营时更多的利润。这些利润是各成员企业共同创造的,各企业对这部分利润的贡献没有明确的形态和数量,很难有完美的分配方法。因此,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是供应链联盟合作共赢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中翁莉等以具有Stackelberg博弈特征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供应链知识共享收益,以期发现实现不同信息结构下合约的最优机制[1]。罗宜美借助合作博弈理论,通过分析主体间的博弈过程,对利益分配模型进行了探索[2]。杨之雷等通过建模仿真,对提前期压缩对供应链及其成员收益的影响程度以及如何实现供应链的渠道协调加以分析[3]。公彦德等构建了Shapley值与利润增长率间的关系,证明了供应链合作下的利益比传统竞争状态下的利益大的结论[4]。

其他一些学者利用Shapley值法进行理论探讨并给出应用案例,如雷勋平在Shapley值法的基础上,探讨了收益、承担的风险、投入的资源及其利用资源的效率对收益分配的影响,运用半结构模糊数学理论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提出定额定量测算方法[5]。吕晖等综合考虑了资源依赖、信任承诺等多项因素对利益分配结果的影响,并对当前已有的关于虚拟企业伙伴利益分配的策略进行了改进[6]。

宋韬等学者分析了该行业的特点,阐明了“快时尚”服装供应链的成员企业多是以设计见长的创意性节点企业,因此如何评价各方对联盟的贡献,分配联盟所带来的合作收益仍然是一个敏感而棘手的问题[7]。Robert Angel等发现在以创新知识为主导的供应链联盟中,每个成员都会贡献自身的知识,并期望得到与贡献相称的利益分配,但由于知识流动和共享的模糊性与隐蔽性,因此很难准确评定各方的知识贡献,也很难根据知识贡献来分配联盟成员间的收益[8],从而有必要对知识性创新性联盟供应链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二、问题描述

近年来,“快时尚”服装品牌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服装市场中新的亮点。“快时尚”品牌的特点在于快和时尚,通过快速地捕捉时尚,快速地推出新的服装设计,快速地更新销售终端的产品等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较低价格获得时尚服装的需求。“快时尚”服装产品供应链包括从零部件的供应到二次设计再到最终交付用户手中的全部流程,既包含采购、初次设计、二次设计、加工配送等物理流程,也包含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交换。“快时尚”服装产品供应链协作关系如图1所示:

随着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快时尚”服装供应链参与者意识到行业内部的竞争其实是联盟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创新联盟之间的竞争。“快时尚”服装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关系形成于供应链中具有特定目的和利益的企业成员之间,以期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合作方之间操作的一贯性,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组织,供应链成员目标往往与供应链的总体目标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合作中,就必须协调好成员企业的目标与供应链的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于以快速响应和时尚新颖为核心特点的联盟体系,成员的创新程度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要在最终的利益分配中得到体现。为了激励各成员企业迅速、保质保量地完成合作任务,确保供应链高效运行,就必须设计一套合理的分配机制,使各成员企业在为自己目标努力的同时,实现多方共赢。

笔者以“快时尚”服装供应链联盟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比分析了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下供应链成员的决策手段和定价策略,证明了相对于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更容易实现整个系统成员的共赢。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知识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提出合作博弈下基于创新协调因子的Shapley策略,以期优化供应链成员间利益分配。

三、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下的决策方法和定价策略

(一)问题描述

由图1所示的“快时尚”服装供应链协作体系可知,供应链节点企业包括制造商和零售商,制造商向零售商供应产品,零售商向消费者提品及服务。“快时尚”服装供应链本质上是由成员企业构成的博弈过程。这里假设制造商为领导者,零售商为跟随者,双方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双方信息充分共享的前提下构建主从博弈模型,即制造商首先宣布批发价格,零售商随即对此做出反应,确定零售价格和订货数量[9]。其中,零售商从制造商处批发的产品进价和市场售价分别为p1和p2,产品的边际成本为c1,库存成本为c2。Q为零售商的订货量,随着销售价格和市场需求量的变动而变动,满足Q=?琢p2-?茁的关系,其中?琢>0为换算常数,?茁>1为价格敏感系数。

制造商的利润为:?仔1=(p1-c1)Q(1)

零售商的利润为:?仔2=(p2-p1-c2)Q=?琢(p2-p1-c2)p2-?茁(2)

供应链系统的总利润为:?仔=(p1-c1-c2)Q=?琢(p2-c1-c2)p2-?茁(3)

(二)非合作博弈模型

在非合作决策模式下,根据Stackelberg博弈理论,决策双方以各自利润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制造商确定了批发价格p1后,零售商依据该进价确定销售价格p2或订货量,匹配市场需求,以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可见,制造商确定销售价格主要依据于从制造商处批发的产品进价,由Stackelberg逆向求解可得到制造商和销售商博弈均衡时的相应指标。

最优订购量:Q*=?琢(c1+c2)-?茁■-2?茁(4)

最优批发价和市场售价:p1*=■,p2*=■(5)

制造商最大获利:?仔1*=■■-2?茁(6)

零售商最大获利:?仔2*=■■-2?茁(7)

供应链总利润为:?仔*=?仔1*+?仔2*=■■-2?茁(8)

从(6)~(8)式可以看出,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获利水平主要取决于系统中的变动成本。通过降低总成本,使订货量相对扩大,产量会随之提高,在价格没有显著变化时方可实现双方利润的最大化。

(三)合作博弈模型

区别于非合作博弈模型,合作博弈着眼于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制造商和零售商联合决策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以使系统的总利润最大化。在信息充分共享的前提下,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信息共享,双方协调以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为使总利润?仔=?琢(p2-c1-c2)p2-?茁达到最大化,由最大化的一阶条件■=0得到纳什均衡:

最优订购量:Q?驻=?琢(c1+c2)-?茁■-?茁(9)

最优市场售价:p2?驻=■(10)

供应链总利润为:?仔?驻=■■-?茁(11)

比较非合作博弈模型和博弈模型下得到的最优订购量、最优市场售价、供应链总利润等指标,可以得出p2?驻-p2*0;?仔?驻-?仔*>0。可以看出,合作博弈模式下零售价格降低,产品销售量增加,系统利润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通过降低零售价格、提高销售量来增大系统的利润,虽然售价降低了,但由于销量增幅更大仍可以保证利润最大化。最终,供应链成员能够实现多方共赢,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可从中受益。

然而,维持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关系的关键是解决供应链成员间的收益分配问题,使得供应链成员方的利润不低于非合作时的利润。特别是针对“快时尚”服装供应链这一具体产业联盟,需要将创新激励因素对供应链整体利润的贡献加以考虑,构建合理的分配机制。为此,笔者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合作博弈下改进的Shapley值法在“快时尚”服装供应链下的利益分配模型。

四、合作博弈下考虑创新激励的Shapley模型

(一)基本Shapley模型

Shapley值法是由Shapley L.S.在1953年提出的解决n人合作对策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当n个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时,对于他们之中若干人组合的每一种合作形式,都会得到一定的效益,当人们之间的利益活动非对抗性时,合作中人数的增加不会引起效益的减少。这样,全体n个人的合作将带来最大效益,Shapley值法是分配这个最大效益的一种方案[10]。

定义1:设有限集合N={1,2,…,n},如果对于N中的任何一个子集S,对应一个实值函数V(S)满足V(?椎)=0,则称(N,V)为n人合作对策,V称为对策的特征函数。

定义2:如果对策满足V(S1∪S2)≥V(S1)+V(S2),S1,S2?哿N,S1∩S2=?椎,则称该对策是超可加性的。这说明当企业合作的收益大于不合作的收益时,对策是超可加性的。它表明了联盟存在的合理性,因此通常我们考虑的对策都具有超可加性。

定义3:在N人合作中,各个成员所得的利润称为Shapley值,它由特征函数V确定,记作?椎(V)={?椎1(V),?椎2(V),…,?椎n(V)},其中i∈{1,2,…,n}。?椎i(V)表示在N人合作下成员i所得的利润分配,其计算公式为?椎i(V)=∑i∈Sw(S)[V(S)-V(S/i)],i=1,2,…,n;其中w(S)=(n-S)!(S-1)!/n!其中,Si是集合N中包含成员i的所有子集,S是子集S中的元素个数,w(S)是加权因子。V(S)为子集S的效益,V(S/i)是子集S中除去企业i后可取得的效益。

Shapley值模型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公理:

公理1:有效性。∑i∈N?椎i(V)=V(N),说明集合N中所有成员获得的分配利润之和必须等于全体n人联盟的总收益,即最大收益。

公理2:对称性。如果对于N集合中所有不包含i和j的子集S,V(S∪{i})=V(S∪{j}),则有?椎i(V)=?椎j(V),说明如果集合N中两个成员对N所有的子集联盟S都具有相同的边际贡献,那么它们是对称的,在利润分配中享有相等的份额。

公理3:可加性。对于集合N上的任意两个对策A和B,其对应的特征函数分别记为V和V′,均有?椎i(V+V′)=?椎i(V)+?椎i(V′),假定不同对策的Shapley值之间的关系应与特征函数的关系保持一致。

公理4:零局中人。如果对于N上所有不包含i的子集联盟S,V(S∪{i})=V(S),那么i是零局中人,他将获得零收益,即?椎i(V′)=0。可以证明,满足以上四个公理的Shapley值是唯一的。

Shapley值考虑了各合作企业对联盟整体所做的贡献,如果贡献大,则所得多,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也反映了联盟中的企业在联盟中的重要程度。

(二)创新激励参数的Shapley模型

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新产品研发期越来越短,“快时尚”服装行业是这些特点的集中体现。为此,在供应链利益分配时应对具备设计创新的成员企业加以奖励,对没有设计创新或设计创新低的企业进行惩罚,实现供应链利润配比的有效评估。

联盟的创新能力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1]:(1)各成员企业的努力程度。有的企业加入技术联盟以后,可能变得比自己单独研发时投入更少,对技术联盟产生不利影响。(2)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和专有技术能力。如果企业的核心创新能力较强,对联盟上下游的控制力就比较强,那么其对联盟的贡献就较大。因此,可以通过对Shapley值法进行调整,以实现对供应链中企业创新性努力的激励。供应链收益分配方法是以事前合同的形式确定的,事前合同中成员企业拥有收益分成的份额越大,则合作过程中其愿意付出的创新性努力就越多,对创新性努力的奖励可以激励企业的创新行为[12]。

设i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收益为qi,∑qi为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创造的收益。根据供应链所处行业对技术创新的要求不同,在供应链契约中设定一个各企业可以接受的激励指数j(01/n时,企业i将因技术创新获得奖励;qi/∑qi

五、案例分析

假设某“快时尚”服装产业供应链包含四个核心企业A、B、C、D,企业间可以进行联盟,不同联盟能够获得相应的总利润,设A、B、C、D四个企业通过设计创新为供应链创造的收益为2、0、1、3,四个企业事前商定的激励指数是20%,伴随其创新而来的风险分别为3、0、1.2、4。根据上面介绍的带有创新激励因子的Shapley值算法,计算利益分配方案。合作联盟的获利指数如表1~表5所示。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在创新性要求高的“快时尚”服装行业,创新性是度量利益分配时的一项重要指标。由四个企业的激励指数可以清楚地判断出四个企业的创新风险承担程度,从而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提供定量计算。

六、总结

随着竞争格局的演变,企业的竞争模式由单一的竞争发展为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涉及多个企业的利益,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做好利益分配工作对于协调供应链企业的利益关系,维持供应链动态稳定,实现总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最大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选取创新密集型的“快时尚”服装行业,运用博弈论的有关研究方法,提出用Shapley值法解决供应链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问题。为使Shapley值法适合“快时尚”服装行业的实际情况,真正体现贡献越大收益越高,对服装产品设计创新型高的供应链成员加以激励的原则,在原始Shapley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创新激励修正因子来改善和调整分配机制,并辅以实例证明。通过对各成员企业的利益分配比例进行了再调整,以达到激励成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目的。这一分配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供应链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翁莉.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模式研究[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1-4.

[2]罗宜美,纪宝泉,杨玉红.基于Shapley值的联合采购利益分配方法改进研究[J].企业管理与信息化,2010,(11):13-16.

[3]杨之雷.基于Shapley值法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博弈分析[J].经济论坛,2009,(4):14-16.

[4]公彦德,李帮义,刘涛.基于Shapley值和相同利润增长率的供应链协调策略[J].系统管理学报,2009,(18):61-66.

[5]雷勋平.Shapley值法的改进及其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7):28-32.

[6]吕晖,叶飞,强瑞.供应链资源依赖、信任及关系承诺对信息协同的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12):7-15.

[7]宋韬.“快时尚”服装品牌的营销特点及其对中国服装产业升级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166-167.

[8]Robert Angel.Putting an Innovation Culture into Practice[J].IVEY Business Journal,2006,(1):1-5.

[9]张捍东,严钟,方大春.应用ANP的Shapley值法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策略[J].系统工程学报,2009,(2):205-211.

[10]马士华,王鹏.基于Shapley值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间收益分配机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4):43-45.

供应链技术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汽车技术;供应链;组织效率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02-01

一、洗车供应链的组织效率评价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技术供应链是指把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以技术领导企业为基础,所形成的研发与管理相结合的协作创新流程。从世界上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技术供应链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趋势,目前在业界已经初具规模。而当前我国汽车技术供应链正外在逐渐形成扩大的阶段。而组织效率则主要用来考察产业或者企业的组织方式手段在资源配置上所产生的作用效果。在供应链构建过程当中,会受到职能组织结构、利益分配冲突、主体协作参与多方面的影响。供应链体系越完善、其结构与影响分子越复杂。

技术供应链为达到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以创新为主体的网状结构,它的组织效率的核心取向应该是协作创新,其重要优势是在广阔范围内挖掘新思路。最终达到降低研发的成本和缩短研发的周期之目的。而供应链的主体意愿是受创新的困难程度与供应链的复杂影响因素决定的。以传统供应链分析为基础,对技术供应链组织效率进行评估,对于的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影响汽车供应链组织效率的原因

(一)链接能力

从理论上来讲,供应链组织效率同参与进来的企业的链接能力有密切关系。参与企业个体的链接能力越强,供应链越能达到高效稳定的状态,其组织效率也就越高。供应链各个企业主体的链接能力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决定的:

1.企业本身在人才、技术、资金、市场地位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参与优势。

2.各供应链企业成员参与相关成员之间的决策过程让企业产生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的强弱亦会对链接能力产生影响。

3.各供应链企业成员对参与决策的其它成员的了解与信任。了解与信任的程度越高,越可以缩小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4.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公司绩效制度因素通过影响供应商的参与热情,而对供应链链接能力产生间接影响。

5.各供应链企业成员的协作能力。

6.供应链信息平台建设能力以及预测未来不确定需求的能力。

(二)链接愿望

企业参与到供应链当中来,并不是自然而然的意愿,它需要有利益的驱使才能完成。另外还需要有市场竞争力与运行绩效等多方面因素的引导。链接意愿可以分成主动意愿与被动意愿。

1.主动意愿是在长期信任的基础上达成的合作意向。在链接完成的初期,链接各方因为互相间的信任基础,通过沟通表达出合作意向,结成链接关系。此种信任关系包括了供应链各成员对对方利益的关注还有不做损害对方利益的动作。

2.被动意愿是缘于链接双方在技术上差距,因为差距而产生的合作意向。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有可能逐渐提高,究其原因,是供应链成员在构建维护供应链关系过程当中,投入了大量资本与技术,若对供应链关系进行改变,投入会变成浪费。为获取投入回报,供应链各成员间依赖关系会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下去,并随投入增加而加强这种依赖性。

(三)链接制度

链接制度是影响供应链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供应链协作制度主要有信息技术与共享、契约制定和联合决策等等。汽车技术供应链链接制度可分成下面两方面:

1.沟通制度。不管是信息系统整合还是信息的共享,根本目的都是为沟通效率的提高做准备。可以把联合决策、信息技术和

信息共享这三种重要机制进行整合,成为统一的沟通制度。

2.契约制度。供应链运行的最主要动力是有利于效益的增加,而效益增加的根本保障则是契约,不管是风险均担还是是利益共享,都只有在完善的契约基础上才可以实现。

(四)链接风险

不可否认的是,供应链关系具备不确定性因素,再稳定的供应链也是如此。这会使得合作伙伴不可能完全实现整体协调的目的,并对供应链绩效产生直接影响。因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供应链沟通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根据现代技术供应链特点,链接风险可以分为三种:

1.市场需求不可预见所带来的风险。

2.企业内部技术研发功能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3.企业满足于现有生产状态与技术条件不思进取而带来的惰性风险。

三、总结

当前,链接风险对于我国的汽车企业尚无明显影响,但对此不可不加以预防。多数汽车企业的问题在于链接中的被动愿望,即便在技术合作里处在不利的地位,也不想摆脱或者无力摆脱。如何解决这个境况,使主动愿望充分调动起来,达到链接主体的均衡,无疑是我国汽车技术供应链持续健康发展下去亟需解决的问题。汽车技术供应链的组织效率对于汽车技术的研发与发展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它展开评价分析,使之更有效率,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后忠.再造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2]现代物流管理课题组.物流库存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