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实践教学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管理 现状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94-02

一、高校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是高校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所采用的新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与理论课堂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管理的内容包含了很多方面,其管理方法也多种多样,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实施实践教学管理不仅能够适应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更有利于满足社会中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根据高校的教学目的来开展有规律的、有计划的实践教学活动。[1]

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现状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我国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学生数量多给高校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尤其近几年高校为了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多培养一些人才,进行不断地扩招,使高校的教学资源与学生的人数比逐年下降,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2]但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又开始陆续进行实践教学管理,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由于学生过多,很多实践课程也只能够泛泛而谈。例如高校都会在暑期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从作用上讲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学生过多,因此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得到锻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的视野永远停留在书本中,在社会上严重缺乏竞争力。可见,高校实施实践教学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一)从学生自身角度看,高校教学实践管理对学生各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的堡垒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对实践课程、实践活动等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其工作的性质主要是对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管理。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主动性,更多的是依靠学校的计划和组织。在众多学生的意识里,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积累更多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可以说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

2.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

实践教学管理具有独立性、实践性、踏实性等特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果高校依然墨守陈规的把学生束缚在理论的课堂上,那么学生是不可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众所周知,当代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已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在寻找工作时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和职业技能。而自高校开始实施实践教学管理已经使这一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可见,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的必要条件。

3.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帮助学生实现自主能力的催化剂[3]

目前,我国高校为了帮助学生培养其自主能力,陆续的开展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课,例如高校每年组织的实习,将学生们分组分别派往各大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际操练,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产的过程和规律,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可见,只有学校多组织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4.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促进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手段[4]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科技的先进,社会的进步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上也流传着“毕业等于失业”的口号,面对每年失业大学生的一些相关数据,无疑这句话就是现在大学生就业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善这一严峻的形式,我国的高校开始积极进行实践教学管理,积极开展多种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多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就目前来看,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从学校角度看,实施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对高校的自身建设也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可以促进学校的规章制度更加规范化

高校实践教学并不是随意开展的,而是学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学术的特色进行组织的,同时,这些教学活动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影响性。以往学校的制度仅仅把学生束缚在理论教学的课堂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就出现了逃课等现象,这严重影响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自高校开始组织实践教学管理(认知实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等),逃课的现象减少了,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通过实践真正明白了要想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必须先学好理论知识,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制度更加规范。

2.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高校进行现代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方法

现代化教学模式是通过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使课堂变得灵活多样。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也成为了高校实施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离不开这样的先进教学技术,它也恰好把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带到了理论课堂中去,以此来融合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高校能够及时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模式,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从社会角度看,高校实施实践教学管理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1.可以为众多企业提供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对吸纳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校还没有正式开展实践教学时,很多企业家表示只会书本知识的高校人才并不是企业最需要的,因为这些学生的工作思路完全被书本和理论知识所束缚,这样的人才只能成为书呆子。而这些企业需要的是懂理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校人才。因此,高校为了帮助学生改善就业情况,不断地组织创新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创新,在实践中明白责任的重要性。因此,近几年通过实践教学开展,高校培养出了很多有经验的毕业生,为众多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2.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资源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标志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会得到发展和改善,那么人们的自身素养和职业技能也要有所提高,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通过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出了很多的优秀毕业生,这些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因此他们在步入社会后非常容易地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可见高校通过实践教学的努力为社会提供了很多人才。

四、结语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实施和开展,不仅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更符合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因此,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在社会发展和学校建设的浪潮中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和影响也将越来越深远。

【参考文献】

[1]黎芳.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理论创新的有益尝试——《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研究》评介[J].现代教育科学,2005,(09).

[2]张婷婷.论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J].民营科技,2010,(03).

[3]石媛.浅谈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发展[J].华章,2012,

(22).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16-03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颁布实施,全国高校在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开展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潍坊学院也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坚持“一创、三改、二试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考试考核方式改革、教学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组织实施教学单位和专业改革试点)的改革工作重点。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中心工作是教学,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是深入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因此,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我院作为潍坊学院综合改革的唯一试点单位,在教学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改革探索。

二、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开展教学管理改革,首先要开展教育管理思想大讨论,通过学习和讨论,认识到传统的教学管理的局限性和现代教学管理的先进性,大家只有达成思想上达成的共识,才能在行动上保持步调一致。通过讨论,我们认识到传统的教学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强调教学计划的统一,注重对学生共性的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约束和监督,忽视激励和引导;教学质量的监控偏重于课堂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教学管理过于强调规范性和统一性,影响了教和学的积极性。通过讨论,我们在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方面达成共识:在人才观方面,应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在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鼓励个性发展;在知识观方面,既要注重知识积累,更要重视知识的综合和创新;在教育观方面,应“以人为本”,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突出培养人的独立人格;在质量观方面,应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面质量观;在教学管理方面,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研究性学习,促进教师从组织传授灌输式教学转向参与式、研究性教学,促进考试考核以检验知识的掌握为主转向更多创新意识的检验和、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就业教育由择业转向自主创业。因此,教学管理改革首先要革除旧有的弊端,用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武装头脑,调动教、学、管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三、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进行教学管理改革必须从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入手。近年来,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教学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聘任制和目标责任管理,形成了教学管理人员之间既分工又合作的良好工作机制。目前,我院教学管理团队已形成三个梯队和一个委员会,三个梯队是以院长、副院长为成员的第一梯队、以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的第二梯队、以教学秘书为成员的第三梯队,一个委员会是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委员会。教学管理团队绝大多数成员属于“双肩挑”,既从事教学,又从事教学管理,他们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较高,成为专业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的推动力量。为搞好单位和专业改革试点工作,采取了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1.加强教育培养,进一步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教学管理是一项任务繁杂,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意味着牺牲和奉献,需要教学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境界。因此,要培养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高等教育及教学管理工作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培养他们“以人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在纷繁的管理工作中,面对各种各样的服务对象,能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承受各种挫折、委屈和误解,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从教学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为广大师生提供全面及时的帮助和服务。

2.加强业务培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既熟悉业务,又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既懂科学管理理论,又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因此,要采取措施,根据岗位工作实际,分层次、分阶段,通过短期培训、在职进修、组织考察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我们的主要做法体现在:学习高等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以指导实践;熟悉研究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及各教学环节的有关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教学基本规律,熟练掌握日常教学管理业务;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和方法,熟悉计算机应用、多媒体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熟悉各种常用软件,并在教学管理中熟练应用,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教学管理工作周而复始,有其相对稳定性,但也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学管理人员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加强协调,把每一项教学要求落到实处;在工作中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四、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创新、制度约束,减少和避免教学及其管理工作中的人为随意性,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化,是搞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潍坊学院唯一的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我院在学校已有的诸如学分制、辅修制、项目导师制、教学检查督导制度等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使各项改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在改革实践中,我们首先出台了《教师岗位聘任与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对全院教师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及待聘管理政策,遵循“鼓励先进、多干多得、拉开档次、按绩分配”的原则进行津贴分配,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制定了《教学传帮带制度》和《青年教师校内实践锻炼实施办法》,旨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其业务水平,促进其快速成长。第三,制定了《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和《课程建设负责人制试行办法》,以此来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和课程建设,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和科研工作上新台阶。第四,制定了《辅导员工作考评办法》和《辅导员助理制度》,建立辅导员自我约束与激励机制,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职化和专家化建设,;通过聘任辅导员助理,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有效发挥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作用。第五,制定了《学业导师工作规范》,在本科生中推行学业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学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第六,制定了《课堂考勤管理办法》和《学风建设暂行规定》,加强学风建设。上述各项规章制度,既有约束监督,也有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教、学、管各方面的积极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将进一步更新、完善和优化这些制度,使之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五、构建一套规范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根据潍坊学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管理重心下移,实行学校和二级学院两级办学、以二级学院为主的管理体制”,。我院提出了“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明确各级教学管理的责任范围:学校把握宏观调控,二级学院是相对独立、负责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组织管理的主体,教研室是落实学科专业建设、完成教学任务的基层组织单位。这一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是主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使各级管理单位正确行使权力,承担责任,充分发挥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开展教学改革、教学组织、提高教学质量。二级学院作为专业改革建设的主体,要建立一套规范完善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保证专业教学改革措施的落实,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

1.实行学分制和学生弹性学籍管理,开展学生选课制和专业辅修制,为培养个性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创设机制环境。

2.实行重修重考、淘汰预警和降级试读制,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推行项目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业选课、科研项目以及学科竞赛指导,以适应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4.完善主讲教师、教学督导、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制度,建立实践教学监督检查机制,建立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教学质量。

5.强化日常教务管理,实行任务定岗,以岗定责,过程监督,目标考核,确保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6.坚持领导听课制,有利于掌握教学一线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同时对任课教师起到一定的约束与督促作用。

7.进一步规范学生学习档案、教师业务档案,以及各类教学管理档案,使之更加科学规范。

8.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引导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考核形式力求多样化,注重过程考核、能力考核,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教学管理的改革实践,用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武装头脑,建设了一支稳定、精干、高效的教学管理队伍,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采用现代教学管理方法与手段,构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动了教、学、管各类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和高效运行,为单位综合改革试点和专业改革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实践;应用型人才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实践教学日益成为各大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实践能力为基本目的所实施的各种教学活动,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和技术性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图稿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然而,经过多年的应用,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逐渐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遇到了难于突破的瓶颈,必须通过不断地创新研究与实践应用来推动实践教学模式的发展与进步。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有待完善

当前,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环节,但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仍然不够完善。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和高素质的人才,通常需要借助实践平台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然后将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带到社会,较好地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尽管目的与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不尽如意。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与实践教学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各大高校教学中,课程依然遵照“公开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三段式模式,课堂教学更加偏重于理论讲授,不利于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尤其在文科教学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

(二)管理体制尚未完善

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实践教学的具体教学活动也会相应有所不同,以致于尚未形成较为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尽管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不可能形成将管理模一直和模式统一化和规范化,但应当结合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模式,有助于按照模式的大致步骤和原则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就目前各大高校情况来看,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仍然不能做到这一点。

从另一角度考虑,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培养的人才仍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具有相当大的距离。校企办学作为实践教学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教学经费投入较少、实习单位联系不密切、思想方面不够重视,以致于校企办学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有效性。面对这样的一种状况,我们不得不将其与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联系在一起。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实践教学的效果自然不会被充分挖掘出来。

(三)缺少优秀的师资队伍

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要想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必然不能缺少优秀的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相关活动的开展,需要社会企业单位支持,也需要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应用强的指导老师。这样,教师才能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带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有效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然而,各大高校的师资队伍仍然以教研型教师为主,教师多从事于教学研究,忽视实践方面的研究,导致自身一定程度上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实践

面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结合国内外实践教学发展成果和趋势,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对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创新。素质教学改革以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一直是高校教书育人的宗旨,但是在具体实践方面依然有所欠缺,并没有形成与实践教学相匹配的、能满足实践教学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或运行机制。只有构建出与实践教学真正相匹配的运行机制,实践教学的效果才会被充分挖掘出来。为了使实践教学管理一直满足于实践教学的需求,真正实现教学宗旨与目标,本文提出了以下创新意见。

(一)结合国内外实践教学成果,吸取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

与国外一些高校相比,实践教学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程度不够深入。只是一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根本没有得到切实地落实,课堂教学也是多以理论为主。通常我们认为美国一些西方国家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相对较强一些,我们国家学生的思想则相对固化一些。之所以形成这样一种现象,固然与东西方文化差异有关系,但与先进和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道路上应当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和科学的经验。当然,并不是完全地照搬照套,必须做到弃之糟粕取之精华,才能真正将这些成功的管理经验为我们所用。

当前,我们国家教育改革中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理念正是向西方国家借鉴、学习的最佳体现。在实践教学中,应当将传统的“教本位”变为“学本位”、“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展开应当更加以学生为主,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多进行实验课、开展一些竞赛活动等。

(二)综合考虑我国教学环境实际情况,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另外角度思考实践教学,改变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不是对过去教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一种否定。因此,在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完全摒弃以往教学模式的优势,坚持一直有价值的管理内容。另外,每个国家都具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环境,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不能脱离中国实际的教学环境。在做到与之俱进的同时,还要考虑我国教学的实际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使其满足各大高校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抓住实践教学重点,创新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运行机制

实践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了有效实现这个目标,应当紧随目标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管理体制或运行机制,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行。例如,可以根据高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某一专业的特点成立实 践教学部,用以管理实践教学的有关活动和内容。实践教学部应当是一个独立的部门,直属于院领导,且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主要承担实践教学、培训、职业认证等各项工作。同时,还要配备从事实践教学、职业鉴定、职业培训的教师和其他人员,其中不能缺少重要的教学设备。

对于实践教学部来讲,其工作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建设实践基地,既包括实验实训室,也包括企业实习单位。倘若建设实验实训室,就需要采用项目管理制、确定项目负责人、编写项目建设方案,由实践教学部组织相关单位评审建设方案等。其中,还要选用适合专业教学特点的实验实训设备,充分发挥实验实训室的作用;对于企业实习单位来讲,学院和企业应当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简单说,企业不仅是学生实习单位,还可以参与学院研讨课程内容、研究实践教学组织模式等,使实践教学更加满足社会、企业单位的需求。

(四)加强实践教学成果监督与评价机制建设

实践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高效的实践教学质量才是根本。为了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应当建立相应的教学成果监督与评价机制。有助于通过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预测、考察、追踪和控制实践教学因素,及时发现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有效改善,使实践教学达到最优化状态。

实践教学成果监督与评价机制的考核指标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是否符合专业特色;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教学是否满足每次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指导是否到位;学生是否掌握一种或几种实践操作技能;等等。通过这些因素的考察,合理评判实践教学的效果,根据结果对实践教学做出适当地调整,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五)大力培养和引进实践教学教师,打造一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老师

教师做到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在实践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毕竟没有真正地走入社会,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科学的指导,尤其在实习期间。为了改变高校多是教研型教师的现状,应当十分注重实践教师的建设问题,加大对实践教师培养和引起力度,优化教师结构。另外,实践教师还应具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岗位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各司其职、各管其位,有效完成实践教学的各项教学任务。

三、结束语

在素质教学改革浪潮中,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模式,为了使其能够真正发挥出自身的有效性、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当前实践教学正处于瓶颈期,管理体制或运行机制方面村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高校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不断改进和创新。除了文中提出的建议,还需要不断在思想观念方面进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全面、系统地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玲. 树立能力本位观念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J]. 职教论坛. 2005. (09).

[2]屠萍官,张荣庆,王喜忠. 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01).

[3]纪淑娟,刘玲,魏宝东. 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S1).

[4]李桂芳,杨晓献,孙辉. 面向21世纪生命科学类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管理[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3).

[5]李欣,宋立军,庄树范. 关于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的若干思考[J]. 长春大学学报. 2008. (04).

[6]谢旭阳,胡兴福.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创新[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8. (06).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教学 教学管理 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延伸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管理的一种重要理念、模式、文化和方法。但高校毕竟不同于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必须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善加利用,以期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管理效果。多年来,我院按照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日常教学管理各项工作进行深入研讨,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院系“精细化”管理思路和操作方法,并逐步将精细化管理工作思路和方法落实到管理工作中。做到精在作风上、细在细微处、化在过程中,在管理作风上脚踏实地,追求精益求精;在管理环节上注重细小环节、职责分明;在管理理念上突出流程明细、服务育人。

一、营造精细化管理的氛围,培养广大师生的精细化管理意识。

实行精细化管理前提,需要创设良好的精细化管理氛围,首先必须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得到转变,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教师和学生既是高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又是高校教学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推行精细化管理需要师生主观上的认同,客观上的积极配合。如果师生对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显然就难以真正落实到位。精细化管理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其效果可想而知。特别是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初期,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行为上的不习惯,的确会给管理人员和师生增加很多工作量,“舒适度”下降,师生表面上服从而内心抵触的情况更容易出现[1]。因此,高校实行精细化教学管理必须注意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统一思想认识,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制度保障,让每位师生员工都能心悦诚服地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为此,我们多次召开教师会议,传达学校精细化管理相关文件精神,座谈、交流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及建议,并研讨院系精细化管理工作措施,提高了全体师生精细化管理意识,增强了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制定周密的工作流程,精细管理教学全过程。

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核心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重要保障。精细化教学管理不单纯是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大量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工一起完成,这就要求人们要努力克服一切凭经验办事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传统思维,用创新的理念和思维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流程和组织系统等进行持续的改进和不断的优化。首先要注意创设能够体现广大教职员工主人翁意识,能够心情舒畅地自觉履行岗位职责的良好文化氛围,使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每位教师均能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备课、上课,精心组织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使每一堂课、每堂课的每个步骤以及各个教学环节都科学、规范、高效,并能将每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其次,把教学质量管理从传统的质量检查、“事后把关”、“秋后算账”转移到质量形成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上。这就要求制订周密的工作计划和流程,明细的业务工作流程能使教职工知道该项工作如何做。就日常教学而言,每学期初,院系首先要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表,该计划表中注明每周院系主要工作、要求及责任人,教师能够按照院系计划,有针对性地制订个人工作计划,增强了工作的计划性,减少了随机性;院系对每项具体工作均有明确的流程和要求,制定有详细的毕业论文(设计)、毕业作品等十余项日常教学工作具体流程,增强了工作目的性,减小了盲目性。这样,将教学管理任务具体化、明确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并降低管理的成本,达到管理效益最优化。

三、建立考核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

要使学校各项工作都有成效,必须建立精细的考核制度。精细的考核制度体现在各个管理层面,体现在可操作性,体现在奖惩分明等方面。在制度建设中,扩大激励性规章制度的比重。主张将线性评价、立体交互式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让评价主体具有广泛性,体现评价的民主、平等,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旨在使全校师生员工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展的快乐和贡献的自豪[2]。这样考核制度才能更科学、更有效。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准确客观的监控、评判与调整,以有效的手段约束和激励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能够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并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就教师业绩考核而言,我们在不断规范考核量化标准及考核方法,从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同行评教到管理人员评教,从教学资料建设到专业建设等方面均制定了详细的管理、量化考核标准及方法。

总之,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涉及诸多层面,从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教学流程等方面无不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对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提升。它要求管理人员对教学管理活动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工作目标要明确,重点要突出,要求要具体,流程要优化;“细”则是指教学管理要贯穿于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将管理规则和要求系统化和细化,做到工作细而精,管理细而实,流程细而畅;“化”则是指教学管理作为一种过程,要将“精”、“细”的要求贯穿始终[3]。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将不只是一种管理体制,也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向琳.教学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人性化[J].四川教育,2007(06):77-79.

[2]杨显贵,张昌民.精细化管理与大学管理精细化[J].上海管理科学,2008(2):82-85.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范文第5篇

一、理论基础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是通过构造一个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将每一层次的各因素两两比较,按照标度理论,得到相对重要程度的比较标度并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特征向量,得到各层次要素对上层次要素的重要性次序,从而确定权重向量。此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①构造比较判断矩阵A。②将A的各列归一化处理。③求A各行元素之和Wi。④对Wj归一化处理。⑤根据A・W=λmax・W,求出最大特征根。⑥一致性检验。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应用模糊理论和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进行深入和客观地描述。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模糊评价模型的设计可分为七个步骤:①定义指标集U。②根据层次分析法定义权重集W。③定义评语集V。④定义合成算子・为矩阵间的乘运算。⑤定义模糊关系矩阵R。⑥定义确定评语的原则。⑦根据定义计算评价结果S=W・R,确定评语。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实践教学工作是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因此构建实践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应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的评价进行整体设计,以形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评价系统。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可以把实践教学系统分成受动、驱动、保障三个评价层次,因此可以把实践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分成学生学习绩效、教师教学绩效和实践教学管理三个一级指标。立足于对当前实践教学绩效现状的认识和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总结,笔者构建出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特征的实践教学绩效评价指标。(见表1)

三、实证研究

(一)定义评价指标集U

首先,定义一级指标层评价指标U=(U1,U2,U3),其中U1为学生学习绩效;U2为教师教学绩效;U3为实践教学管理绩效。然后,定义二级指标层评价指标集Ui=(Ui1,Ui2,…,Uik),(i=1,2,3)。例如U1=(U11,U12,U13)其中,U11=学习态度;U12=学习纪律;U13=学习效果。

(二)定义权重集W

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间权重。首先根据调查访谈,综合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和实践课程任课教师的意见,获得指标间重要性比较数据,采用1-9标度法构造一级指标层的判断矩阵。(见表2)

然后对判断矩阵作归一化处理,求其各行元素之和,再作归一化处理得到Wi={0.681,0.201,0.118},即一级指标层评价指标U1,U2,U3的权重系数依次为0.681、0.201和0.118。根据A・W=λmax・W计算得到最大特征值λmax=3.026,CI=λmax-N/N-1=0.0128,CR=CI/RI=0.0247。由于CR〈0.1,符合一致性检验的要求,说明指标权重系数是可以接受的。同样按照以上步骤,计算得出其它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学生学习绩效的权重集为(0.229,0.353,0.418);教师教学绩效的权重集为(0.104,0.327,0.289,0.280);教学管理绩效的权重集为(0.336,0.302,0.362)。(见表1)

(三)定义评语集V

笔者将评价等级分为五级,定义评语集V=(V1,V2,V3,V4,V5)。其中V1,V2,V3,V4,V5分别表示实践教学绩效水平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很差。

(四)实践教学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

根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分别向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50份。调查的内容主要是统计各指标在评价等级V上的数量所占比例,从而确定模糊关系评价矩阵R。例如在“学习态度”这一指标的统计中,选择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很差的分别有5人、18人、20人、5人和2人,则该项指标的模糊统计结果为(0.10,0.36,0.40,0.10,0.04)。同样获得其余各二级指标的模糊统计结果,并将这三个指标汇总,得到学生学习绩效模糊评价矩阵。

运用评价模型S=W・R,计算得到学生学习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S1=(0.134,0.315,0.331,0.185,0.035)。同样获得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结果S2和教学管理绩效评价结果S3。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首先确定一级指标模糊评价矩阵。

然后根据评价模S=W・R,由已知的一级指标权重集Wi=(0.681,0.201,0.118),计算得到该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S=[0.132,0.314,0.319,0.203,0.032]。由于S向量中第三项数值最高,因此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该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绩效评价结果为一般。按加权平均的原则,如果对评语集赋值V=(90,80,70,60,50),则由C=S・VT可以算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绩效的评分:C=90×0.132+80×0.314+70×0.319+60×0.203+50×0.032=73.03

四、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绩效的对策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案。因此,依据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实践教学管理各维度的评价结果,对该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绩效进行具体和深入地分析,提出提高绩效水平的对策。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在学生学习绩效这个维度上,对“学习纪律”的评价为较好,而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均为一般。由此可以看出,该专业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实践课程的相关内容,但是学习情感与学习效率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学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

(二)努力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教师教学绩效这个维度上,除了“教学氛围”的评价是一般以外,其余指标的评价均为较好。这表明该课程教师授课准备比较充分,具备较好的工作责任心,需要改进的方向是如何培养良好的教学氛围。今后老师应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多花工夫,因材施教,努力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三)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

在实践教学管理这个维度上,对“管理流程”和“教学条件”这两个指标的评价较好,对“课程设置”这个指标的评价为一般。表明该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条件已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而“课程设置”这个指标则有待改进。今后应结合旅游专业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邀请专家过来现场指导和派遣教师出去学习访问的方式,积极开展学科建设,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实践课程教学计划,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